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3O例
- 格式:pdf
- 大小:75.18 KB
- 文档页数:1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观察目的:分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西医组30例,采用多潘立酮口服治疗,8mg/次,3次/d;中医辨证组30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西医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中医辨证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
中医辨证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
结论: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增强胃部蠕动功能。
标签: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疗效糖尿病是老年患者常见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报道显示全球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目前在1%-1.3%[1-2];胃轻瘫作为糖尿病消化系统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因糖尿病诱发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胃蠕动功能减弱,排空障碍的一种疾病;临床西医多采用促进胃动力药物治疗,效果一般[3]。
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30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探讨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60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临床诊断标准[4],且胃镜显示胃部蠕动乏力,钡餐滞留时间异常增加;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30例)和中医辨证组(30例)。
西医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为(57.1±6.5)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为(7.4±1.2)年;中医辨证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为(57.1±6.5)岁,病程4-11年,平均病程为(7.4±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研究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韩庆革(吉林省舒兰市人民医院,吉林吉林 132600)【摘要】目的 为提高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本文采用了中医辩证对其治疗并研究其取得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50例,分组方式采取电脑随机选取,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及胃排空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具备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
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进行治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加快了患者胃排空速度。
【关键词】中医辨证;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8.170.02糖尿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胃轻瘫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主要采取药物治疗[1]。
为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篇文章中详细研究了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5±1.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患者中位年龄在(69.0±1.8)岁。
组间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患者三餐前30分钟口服吗丁啉10 mg,每日三次,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辩证治疗,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分析,脾虚气滞型症状表现主要包括恶心、嗳气、脉细弱、舌苔薄白、脘腹痞满及乏力等,则给予消痞方进行治疗,组方主要为党参30g,枳壳、白术各15 g,黄芪、茯苓、厚朴各10 g,甘草、木香6 g;胃阴亏虚型症状表现主要包括食后饱胀、胃脘满闷、脉细数及舌苔薄黄等,治疗采用麦门冬方,组方主要包括25 g葛根,15 g太子参、15 g莲子、15 g麦冬及15 g 山药,3颗红枣,10 g玉竹、10 g半夏、1.6 g木香;湿热中阻型症状表现为舌苔黄腻、脘腹痞闷及大便干结等,治疗采用黄芩滑石方,组方主要为茯苓15 g,滑石、豆蔻、黄芩各10 g,半夏12 g,苍术6 g。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摘要:糖尿病性胃轻瘫 (Diabetie Gastroparesis,DGP) 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西医治疗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及措施,且具有一定副作用。
而中医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已显示明显优势,前景广阔。
本文就近年来学者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医外治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药治疗;研究现状;综述糖尿病性胃轻瘫又称糖尿病性胃麻痹或糖尿病性胃潴留,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的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以胃动力减低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为胃脘部胀满、早饱、嗳气、厌食、恶心呕吐、反酸等,为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1 病因病机中医学没有对本病名称及专门论述,根据其症状可归为“消渴”、“脾积”等范畴,但根据其长期伴随胃脘胀满、食后胀增、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故也将其归纳为消渴病兼有反胃、呕吐、痞满的范围。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灵枢·本脏》提出“脾脆则善病消瘅”。
《古今医统·呕吐哆门》中指出:“久病呕者,胃气虚不纳谷。
”《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阴虚专责于脾”。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脾气不足,则津液不能升,故口渴欲饮”。
《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曰:“痞满,脾病也。
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胀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
”《圣济总录·消渴门》曰:“能食者,未传脑疽背疮;不能食者,未传中满臌胀。
”这些均说明其病位在胃,与脾肾密切相关,消渴日久,脾肾亏虚,运化无力,气阴两虚,导致反胃、呕吐等。
张帆[1]认为其病机是以消渴日久,致脾胃虚弱,胃阴亏虚,中气耗散,运化无力,脾胃升降失调所致。
魏昭晖等[2]认为本病由于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最终导致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其病机为痰浊、气滞、湿阻中焦气机而致气机升降失衡。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02例
李革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07(016)005
【摘要】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合并胃肠神经病变时可出现胃运动异常。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614-615)
【作者】李革
【作者单位】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凤城,118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
【相关文献】
1.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2.沙参麦冬汤为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103例
3.古代文献中关于糖尿病胃轻瘫的辨证治疗
4.从脾虚湿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7例疗效观察
5.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辨证治疗及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11从脾胃失和论治糖尿病胃轻瘫90例吴敏田商丘市虞城人民医院(476300)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脾胃;中医药疗法糖尿病性胃轻瘫(D G 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表现为早饱、腹胀、嗳气、纳呆、恶心呕吐等,有研究证实,50%的糖尿病患者,有胃轻瘫的症状,它影响着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致人健康生活质量下降,血糖难以控制,且使糖尿病发生诸多并发症。
笔者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轻瘫大多为脾胃失和,采用健脾和胃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9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门诊患者,15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90例,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到36~66岁;糖尿病病程6~18年;胃轻瘫病程3~10个月。
对照组60例,男性27例,女33例,年龄36~69岁,糖尿病病程7~17年,胃轻瘫病程4~9个月。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
D G P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病程≥5年。
②早饱、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的症状,且持续4周以上。
③胃排控检测:胃排空明显延迟。
④经B超、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以及生化检查,排除肝病及上消化道的器质性病变。
1.3剔除标准①有其他影响胃动力的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如幽门梗阻、胃肠肿瘤、溃疡病等。
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3)电解质紊乱者。
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
2治疗方法本组90例患者全部均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以及皮下注射胰岛素基础上,从脾胃失和论治予健脾和胃法中药治疗。
处方:党参12g、炒白术12g,制半夏10g,茯苓15g,砂仁6g,木香6g,枳壳15g,丹参20g,柴胡10g,桃仁10g,檀香10g,生甘草10g,焦山楂15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对照组60例:口服吗丁啉片(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每次10m 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疗程4周。
逍遥方合二陈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80例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方合二陈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44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随机合成两组。
治疗组80例给予逍遥方合二陈汤加减;对照组64例用西药多潘立酮、大黄苏打片、维生素b。
两组病人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相同。
2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
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药汤剂逍遥方合二陈汤化裁在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关键词逍遥散方二陈汤 2型糖尿病胃轻瘫2002年以来,运用逍遥散方合二陈汤化裁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80例,并与常规治疗组的64例进行对照,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将所观察的144例门诊病人,按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80例中,男20例,女60例,年龄35~72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8.8年。
对照组64例中,男16例,女48例;年龄34~70岁,平均42.5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9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按照wh0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
近半年来伴有胃脘部胀满不适、饭后更甚、嗳气频作、纳呆厌食、早饱吞酸、口黏无味、情绪不稳定等临床表现。
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造影,显示胃蠕动缓慢或排空时间延迟者。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相同。
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mg/次,3次/日,饭前半小时口服;大黄苏打片,4片/次,3次/日口服;维生素b6,30mg/次,3次/日口服。
治疗组:给予逍遥方合二陈汤加减:柴胡10g,白术15g,茯苓20g,白芍15g,陈皮10g,半夏15g,当归15g,广木香l5g,枳壳10g,厚朴15g,苏梗15g,太子参10g,山药30g,乌贼骨30g。
水煎服,日1剂,2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予以结果判定。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动力指标、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临床疗效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胃动力检测指标、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恶心呕吐、厌食、胃脘痞满、暖气返酸、胃胀及胃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辩证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糖尿病胃轻瘫治疗中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中医辩证疗法;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胃轻瘫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代病理学研究发现,其发病与高血糖、胃肠激素分泌紊乱等有显著相关性,本文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介入中医辩证疗法,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25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平均年龄(59.7±2.6)岁,糖尿病病程在4-17年之间,平均病程(10.6±1.7)年,胃轻瘫病程在3-9个月之间,平均病程(5.9±1.4)月,观察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5±2.2)岁,糖尿病病程在5-14年之间,平均病程(10.2±1.9)年,胃轻瘫病程在2-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6.1±1.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临床观察标签:糖尿病胃轻瘫;香砂六君子汤;中医药疗法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合并胃轻瘫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0%以上,它不但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使患者血糖难以控制,致使糖尿病多并发症发生。
笔者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6月~2007年6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4~72岁,平均53岁;病程5~17年,平均(11±2)年。
以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平均血糖水平、胃排空情况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定。
糖尿病性胃轻瘫诊断标准:(1)糖尿病病程>5年;(2)有餐后饱胀、恶心、厌食及上腹部不适症状;(3)胃部饱满,震水声阳性;(4)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收缩力减弱,排空延迟;(5)无胃溃疡及幽门梗阻。
排除病例:(1)有其它影响胃动力的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如幽门梗阻、胃肠肿瘤、溃疡病等;(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3)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木香9g,砂仁3g,半夏9g,陈皮6g,太子参30g,白术12g,茯苓129,鸡内金12g,焦三仙各9g,枳实15g,丹参30g,甘草6g。
以上中药由本院制剂室制成煎剂,每剂150mL×2袋,每日2次,每次150mL,分别于早、晚餐后2h服用。
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30min服用。
15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