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联案例示范-国美(1)
- 格式:pptx
- 大小:4.75 MB
- 文档页数:24
《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课程案例案例题目:国美电器ERP设计案例分析专业:经管会计学号:姓名:二○一二年六月企业信息化案例报告目录1.引言 (1)2.企业简介 (2)3.信息化背景 (6)3.1 行业背景 (6)3.2 信息化起因 (8)3.3 前期工作 (10)4.信息化的实施 (12)4.1 信息化实施的整体思路 (12)4.2 信息化实施的历程 (14)4.3 信息化实施中的问题 (19)5.效果评价 (21)6.信息化最新状况 (25)7.启示 (25)8.结语 (27)参考文献 (30)1.引言国美电器(英语:GOME)是中国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也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
2007年,国美电器不仅将永乐电器成功整合在麾下,而且还全面托管了大中电器,全国门店数量一下子突破了上千家,达到了1074家的巨大规模,可谓盛极一时。
然而,在竞争尤为激烈的家电零售业里,如何长久保住家电连锁领先的宝座依然在考验着国美电器的每一位高层。
在2007年之后的两年中,国美高层对彻底改造信息系统的迫切性越来越强。
到2009年,经过两年马拉松式的选型工作,国美最终敲定上线SAP最新版本的系统,不仅如此,国美将在业务、财务、物流、售后、HR、CRM(Customer Relationship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全面预算等方面的系统升级作为大战第一阶段的攻坚任务。
2010年,国美宣布启动ERP Leader 领航者工程,由集团总裁王俊洲亲自作为总指挥,并从全国各业务体系精选调出500人,特别组成一个实施团队,共同打造这套国内最领先的“高效神经系统”。
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论证,国美首先选择在河南、河北两分部进行试点。
与之前选型花了两年的时间相比,整个新ERP系统从蓝图设计、需求整理再到系统实践竟然只用了16个月的时间,打破了一般的全套ERP建设至少需要25个月的常规。
2011年11月,经过前后16个月的奋战,国美新ERP系统成功完成全面上线工作,一次性实现了新旧系统的彻底切换,而且差异性为零。
云连锁(Cloud Chain)是指在商业运营中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将各个环节、节点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云连锁成功案例的分析。
### 案例背景:**公司名称:** XYZ餐饮集团(化名)**行业:** 餐饮业**实施云连锁时间:** 2019年### 1. **业务流程优化:**XYZ餐饮集团在实施云连锁之前,其多个餐厅之间的运营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导致了许多问题,如库存管理不精准、销售数据无法及时对接、人员调度不协调等。
通过引入云连锁,公司成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
-**库存管理:** 引入云计算技术,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术实时监控库存情况。
各个餐厅的库存数据自动同步到云端,实现了库存的智能化管理,降低了存货损耗。
-**销售数据整合:** 云连锁系统集成了POS系统、订单系统等,将销售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这样,集团总部可以实时获取各餐厅的销售情况,为总部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 **人员调度协同:** 通过云平台,实现了餐厅之间的人员调度协同。
当某个餐厅人手不足时,可以通过系统发起调度请求,其他餐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派遣人员,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灵活运用。
### 2. **智能化营销:**XYZ餐饮集团在云连锁系统中引入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深度分析,实现了个性化、智能化的营销策略。
- **会员管理:** 通过云连锁系统,对顾客的消费行为、喜好等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形成客户画像。
基于这些数据,集团可以推出个性化的优惠、活动,提高客户忠诚度。
- **智能推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消费记录和点菜习惯,智能推荐菜品,提高了销售转化率。
- **优惠券活动:** 根据不同餐厅的销售情况和库存状况,云连锁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智能化的优惠券活动,吸引顾客前来消费。
目录一、前言 (2)二、国美控制权之争背景归集 (3)三、国美股权结构及未来变动分析 (7)四、近五年国美电器的业绩变化状况分析 (11)五、黄光裕VS陈晓 (15)六、融资手段与控制权 (19)七、谁来控制国美重要吗? (21)八、黄光裕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 (22)九、狱中黄光裕的权利 (25)十、管理层股权激励 (26)十一、挺黄派VS挺陈派 (30)十二、国美事件对中国电器零售业格局影响分析 (32)一、前言国美股权争夺战,这场由创始人、职业经理人、战略投资者三方引发的利益博弈,已经成为中国商企的一个经典案例。
作为旁观者,一系列关于企业管理的问题,渐渐地引起人们的思考:创始人一定要当老大?引入战略投资有多危险?股权激励作为控制权争夺手段的特殊地位体现在哪里?第一大股东与小股东是否在同一战线?……本文我们将从国美控制权争夺战的背景资料出发,通过分析国美电器股权结构和业绩状况,讨论黄光裕、陈晓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并通过此事件分析股权激励在公司控制权之争中的作用,最后通过公司治理理论分析国美事件对中国家电零售业格局的影响。
二、国美控制权之争背景国美电器控制权的争夺战是近来最吸引公众眼球的事件之一,在这场企业内部动乱中,以陈晓为首的职业经理人,与大股东黄光裕家族已势同水火。
下面,我们从这纷乱喧嚣的争夺战中,将该控制权之争的背景材料做一归集。
第一,事件开端——黄光裕否决贝恩董事,董事会强行委任。
①2008年底,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羁押,2009年1月18日,黄光裕正式辞职,陈晓出任董事局主席。
②2009年6月22日,国美电器与贝恩签订合作协议,贝恩认购国美电器发行的2016年到期的可转换债券人民币15.9亿元,以约2.33亿美元(相当于约18.04亿港元)结算,贝恩资本将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
③2010年5月11日,在国美电器借助贝恩资本正在走出危机恢复正增长的情况下,拥有31.6%股权的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突然发难,向贝恩投资提出的三位非执行董事(竺稼、王励弘、雷彦)投出了反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