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站用直流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781.50 KB
- 文档页数:20
变电站直流系统稳定性提高解决对策变电站直流系统稳定性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直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 设备优化升级:可以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设备进行优化升级。
对变电站的直流输电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其电气性能和可靠性。
可以增加直流输电线路的数量,提高供电线路的冗余度,减少供电中断的可能性。
可以优化直流输电设备的电气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 控制策略优化:可以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可以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对直流输电设备进行精确控制。
可以通过增加自动控制和监测设备来提高控制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可以采用多级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
3. 技术培训和管理提升:可以通过技术培训和管理提升来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加强对直流系统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
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引入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考虑引入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直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直流系统进行预测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稳定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需要从设备优化升级、控制策略优化、技术培训和管理提升以及引入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20kVXX变电站UPS不断电系统培训一、UPS不断电系统介绍我站UPS系统采用珠海瓦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WMP5KVA 的UPS装置,共配置两台专用UPS组屏,为双机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单台额定容量为5KVA,UPS电源系统主要由输入隔离变压器、输入断路器、整流器、逆变器、输出隔离变压器、静态开关、监控单元、馈线单元等核心部件和机柜等部件组成。
二、UPS工作原理1、市电输入正常状态如上图所示,红色箭头为电源走向,交流电源输入滤波器滤去杂波后送到整流器进行整流调整,经过整流的直流电源再送到逆变器变换成稳定的交流电,经过静态开关切换到滤波器进一步滤波,然后在输出端得到一个纯净稳定的交流电源供应给负载。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电池不对外输出。
2、市电停电状态如上图所示,红色箭头为电源走向,当市电输入停电时,电池通过隔离二极管理向逆变器供电,再由逆变器变换成稳定的交流电,经过静态开关切换到输出滤波器进一步滤波,最后在输出端同样得到一个纯净稳定的电源供应给负载。
从市电断电到电池供电的整个过程UPS输出完全没有间断时间。
如上图所示,红色箭头为电源走向,当出现下列情况时,UPS会自动切换到旁路状态供电。
输入市电经过滤波器后不再通过逆变器转换,而是直接送到静态开关,经切换后再送到滤波器滤波后输出交流电源。
1、前面板“ON”按钮开关未经按下触发开机,或触发后未经过20秒检测延时;2、UPS输出过载;3、UPS机内逆变电路出现故障。
三、UPS外观结构前面板外观,如上图所示逆变器启动开/关键7,按一下即可启动逆变器或关闭逆变器;市电输入指示灯用绿灯表示,亮表示市电输入正常;不亮表示市电输入异常且机内发出间断告警声;旁路指示灯用黄灯表示,点亮表示通过自动旁路直接向负载供电,当机内逆变器未启动或机器故障时均通过自动旁路供电;逆变器正常启动指示灯用绿灯表示,发光表示逆变器已启动或逆变器正向外供电,逆变吕启动20秒自动切换到输出供电;故障指示灯用红灯表示,点亮时表示机内逆变器故障或负载设备有短路性过载现象,同时切换到自动旁路状态供电; 液晶屏可显示多种状态指示,包括市电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负载电流、电池电压、输出频率和UPS状态等;按键5进行菜单选择,按下按键5可以选择不同的显示变量;按键6开启或关闭蜂鸣器,按健7开关逆变器,按住此键超过1秒钟,机内逆变器启动,按住此键超过3秒钟,关闭逆变器。
DC1500V直流开关柜、负极柜、轨电位送电培训一、送电前检查1.检查断路器手车分流器两侧高压线接线是否接紧固;2.检查断路器熄弧罩上的塑料膜是否被去掉,熄弧罩内是否清洁;3.检查断路器大电流本体跳闸定值是否正确(详见五、保护功能);4.检查断路器分合闸是否正常,馈线柜可用直接合闸按钮测试;5.检查开关柜母排上方电压变送器高压线是否紧固;6.检查开关柜柜门面板上的保护装置定值是否正确(详见四、定值操作)二、直流开关柜操作说明1.进线柜操作1)将手车摇把插入开关柜断路器室前的操作孔,顺时针旋转摇把,将断路器手车摇至工作位;2)将开关柜控制室柜门上转换开关旋至就地位置;3)按下开关柜控制室柜门上红色合闸按钮,进线断路器合闸,合闸操作成功;4)按下开关柜控制室柜门上绿色分闸按钮,进线断路器分闸,分闸操作成功;5)若使用遥控操作,则将转换开关旋至远方位置,由综合监控处进行遥控操作。
2.馈线柜操作1)将手车摇把插入开关柜断路器室前的操作孔,顺时针旋转摇把,将断路器手车摇至工作位;2)将开关柜控制室柜门中间保护装置上的转换开关旋至就地位置;3)按下开关柜控制室柜门上红色合闸按钮,馈线断路器启动线路测试,待线路测试成功后馈线断路器合闸,合闸操作成功;4)按下开关柜控制室柜门上绿色分闸按钮,馈线断路器分闸,分闸操作成功;5)若使用遥控操作,则将转换开关旋至远方位置,由综合监控处进行遥控操作。
3.负极柜操作1)检查负极柜控制室柜门上操作允许灯是否为绿色常亮,若为绿色常亮,则允许合分闸操作,否则禁止操作;2)将负极手动隔离开关操作拉杆带勾一侧,放入手动隔离开关拉环中,用力向斜上方推动拉杆,将手动隔离开关合闸,观察负极柜柜门上手动隔离开关指示灯变为垂直红色,则该隔离开关合闸成功;3)将负极手动隔离开关操作拉杆带勾一侧,放入手动隔离开关拉环中,用力向斜下方拉动拉杆,将手动隔离开关分闸闸,观察负极柜柜门上手动隔离开关指示灯变为水平绿色,则该隔离开关分闸成功。
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可靠性措施
1. 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直流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包括清洁、紧固、接线端子
的松紧度检查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故障。
2. 温度监测: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等设备,对直流系统的关键部件如
整流器、电解电容器等进行温度监测,及时发现过温现象,预防设备故障。
3. 定期巡视和巡检:定期对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进行巡视和巡检,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电缆、连接器的磨损程度、绝缘状况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防止故障扩大。
4. 建立故障预警系统:通过安装故障预警设备,如震动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监
测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避免设备故障。
5.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直流系统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提高故障预测和诊断能力,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6. 实施监控和保护措施:在变电站直流系统中设置监控和保护措施,如过电流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保护设备免受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的影响。
7. 增强设备的冗余性:在关键设备如整流器、控制器等方面增加冗余配置,以保证
设备故障时的备用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8. 加强防雷措施:对变电站进行雷电防护,安装避雷器、接地网等设备,保护直流
系统不受雷击影响,提高系统可靠性。
9. 做好备品备件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及时补充和更换需要维修
或更换的备品备件,保证在设备故障时能够迅速进行维修和更换。
10. 培训和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管理和运维人员的培训,提
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为提高系统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持。
站用交、直流系统浅析摘要:变电站交、直流系统是变电站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交直流系统的运行良好性关系到整个变电所所有设备可靠运行。
一旦交直流系统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严重时可能造成全所失电的特大事故的发生。
目前变电站的交直流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发生故障时不容易很快发现,容易造成误判。
本文从站用交、直流系统的作用、配置原则、操作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原则四个方面对站用交、直流系统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字:站用交流系统;站用直流系统一、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的作用变电站的站用交流系统是变电站安全可靠地输送电能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主变压器提供冷却电源,为断路器提供储能电源,为隔离开关提供操作电源,为硅整流装置提供变换用电源,另外还提供站内照明、生活用电以及检修等电源。
站用电失电将严重影响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引起系统停电和设备损坏事故。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是独立的操作电源,为变电站内的控制系统、继电保护、信号装置、自动装置提供电源。
同时作为独立的电源在站用电失去后,直流电源作为应急的备用电源,即使在全站停电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控制及信号装置和断路器可靠动作。
综上所述,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是变电站的控制和操作能源,为所有的操作系统、控制系统、保护装置、自动化系统、通信设备、消防系统、通风制冷系统等提供电源,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全站一、二次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在站用交直流系统发生事故、异常时,应及时、正确处理,尽快恢复站用交、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变电设备安全运行。
二、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系统配置原则1、变电站站用交流系统配置原则站用交流系统应保证安全可靠而不间断供电,当一台站用变电源失去时,应有一个备用电源能立即替代工作,因此变电站的站用电应至少取用两个不同的电源系统,配备两台站用变压器。
通常两台站用电源分别取自两台不同变压器低压侧所供母线。
当一台主变压器或由此主变压器供电的母线及站用变本身故障时,另一台站用变就能立即替代,带全部站用电负荷。
一、电工基础名词解释:1.电压: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用符号“U”来表示。
2.电流:电荷的有规律的运动称为电流,用符号“I”来表示。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符号“r”来表示。
4.电容器:任何两块金属导体,中间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隔开,就形成一个电容器。
被绝缘材料隔开的金属板叫做极板,用来隔开极板的绝缘材料叫做绝缘介质.5.电荷:电的量度,习惯上把带电体本身简称为电荷。
6.电容的并联:几个电容的两端分别接在一起,称为电容的并联。
7.直流电: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8.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或电压等统称为交流电。
9.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动势振幅相等、相位互差120电角度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做三相交流电。
10.周期:交流电每变化一周所需的时间叫做周期。
11.频率:每秒钟内交流电变化的次数。
12.相电压:三相电路中,每相头尾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13.线电压:三相电路中,不管哪一种接线方式,都有三根相线引出,把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或工程上常说的两火线之间的电压。
14.对地电压:为带电体与大地零电位之间的电位差。
如电气设备发生某相接地时,其接地部分与大地零电位处的电位差称为接地时的对地电压。
15.接触电压:当接地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大地表面形成分布电位,如果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0.8m的地方与沿设备垂直向上距离为1.8m处的两点被人触及,则人体将承受一个电压,这个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16.跨步电压:如果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之间有电位差,当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则在人体上将承受电压,此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最大的跨步电压出现在离接地体的地面水平距离0.8m处与接地体之间。
17.相电流:三相电路中,流过每根电源或每相负载的电流叫做相电流。
18.线电流:三相电路中,流过每根端线的电流叫做线电流。
19.相序: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序。
UPS教程北京开元浩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录序言 (3)一、简述UPS分类: (4)二、UPS 基本结构和功能 (6)2.1整流器 (6)2.2逆变器: (7)2.3电池组 (8)2.4静态旁路开关 (9)三、在线式UPS基本工作方式 (10)3。
1单机工作 (10)3。
2串联备份 (12)3.3并联热备份 (13)3.4并联冗余工作方式 (14)四、电力UPS电源 (14)五、维护 (16)七、故障诊断及处理 (18)六、外置维修旁路使用 (20)序言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系统,通常指的是交流电供电系统。
众所周知,UPS技术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但是,在交流供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电气设备的因素,诸如:停电、瞬时断电、电压波动、电压浪涌冲击、尖峰脉冲干扰、波形畸变等。
对于传统的电器设备,如:白炽灯、电动机,电视机、音响设备等,人们关心的主要是设备安全和长时间停电问题,而对于以秒为单位的停电或干扰,并不在意。
但对于以数字电路为基础的信息及计算机类产品来说,大于10ms的断电,会使运行的设备程序中断,数据丢失;电压浪涌的冲击、尖峰干扰等,会造成设备开关电源的损坏、数据错误;甚至电源零、地电压高,也会对数据传输造成障碍。
因而,对于现代信息设备而言,UPS除解决不停电的问题外,还要供给负载不间断的、稳定的、无干扰的、完全符合信息工程要求的绿色交流电.所以现代的UPS,不再是单纯的不间断电源系统,而应当是电源保障系统。
一、简述UPS分类: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UPS标准EN50091—3的规定,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分为三类,即后备式(Passive standby)、互动式(Line interactive)、在线双转换式(Double conversion)。
后备式UPS是指在市电正常情况下,市电(经过简单滤波、稳压)通过UPS 直接供给负载。
电站培训记录怎么写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电站培训计划》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篇一:变电站20某某年日常培训学习计划二0一二年度变电日常培训学习计划编制:审核:变电运行部二0一二年元月变电运行人员20某某年度日常培训学习计划一、日常培训管理1培训要求:1)各操作队(变电站)要依据局《职工年度培训工作意见》及变电运行部《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制订本单位年度培训工作计划,还应根据运行方式的改变,季节性供电、事故通报、缺陷管理、设备预试、设备检修、设备评级、两票填写、现场运行规程制定等工作,结合设备实际及人员业务水平现状,制定出本队(站)季、月度详细培训计划,培训情况应记入培训记录,并应有年、季、月培训总结;2)月培训计划应做成培训教案形式,内容应包含:《省网变电运行管理规范》要求的考问讲解、倒闸操作票的填写、默画二次图、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内容;年度培训计划内当月需要实施的培训内容;上级部门安排的阶段性安全及业务学习内容;结合本单位运行情况、人员技能状况等订出的针对性强、需逐步实施阶段目标的具体内容等。
各单位应根据培训教案组织职工学习,集中进行讲解授课;3)每周由站长组织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考试;每月由运行部培训专责到变电站组织对每月学习内容进行考试,范文写作考试方式以闭卷考试、现场口答或模拟操作等为主;每季度由运行部组织对变电站全体运行人员进行集中闭卷考试,考试成绩记入个人培训档案;4)建立以操作队为培训点集中所辖站人员按季度轮流组织进行的现场培训管理,由运行部列出培训提纲,操作队长组织安排培训授课,授课人员在队长、站长、值长及优秀正值中选拔,授课时间、授课人员在集中授课前报运行部培训专责,运行部组织人员到现场考核培训效果;二、分月培训内容:二-三月培训内容:四月培训内容:五月培训内容:六月培训内容:七月培训内容:篇二:光伏电站培训光伏电站的培训计划-、光伏电站培训计划1、应知部份(1)了解光伏电站的选址及工程慨况。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管理细则1.总则1.1为规范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的运行管理,控制电源设备的运行风险,特制定本细则。
L2本细则的主要内容为电源设备的专业技术、运行维护、定检核容等管理要求。
1.3本细则适用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35kV-500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设备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细则的引用而成为本细则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然而,鼓励根据本细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1引用文件《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规程》(DL/T 724-2000)《中国南方电网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 0001-2004)《中国南方电网变电运行管理标准》(Q/CSG 2 0001-2004)《中国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Q/CSG 2 1002-2008)《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规定》(Q/CSG 210019-20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风险评估管理办法》(Q/CSG 210016-201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办法》(Q/CSG 210015-2014)4.2应用文件《广东电网公司二次设备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工作方法》(广电运部(2013) 74 号文)3.术语和定义3.1电源设备本细则中的“电源设备”是指变电站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交流不间断电源的相关设备,不包括变电站通信专用直流电源设备。
3.2运行管理单位负责电源设备运行管理的单位,包括地市供电局、县(区)级供电局。
3.3运行维护部门负责电源设备运行及维护的部门,包括地市供电局和县(区)级供电局的变电部门。
3.4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基建、技改和修理工程项目的部门,包括地市供电局和县(区)级供电局的基建部、生产设备管理部和系统运行部(调控中心)。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技术原则要点直流电源是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向电网供电、给保护设备和自控设备供电。
如何配置合理的直流电源系统,对于保证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配置的技术原则要点进行介绍。
一、直流电源系统简介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主电源一般分为两级,包括高压整流、低压整流和高低压隔离等设备,用于向电网供电;备用电源则包括蓄电池组和备用发电机,用于在主电源故障或停电时提供有限的备用电力支持。
直流电源系统的配置涉及到电源选择、电源质量、电源互备、电池容量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配置的技术原则要点。
二、直流电源的选择在直流电源的选择方面,应首先考虑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选择。
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一般都需要选择可靠性高、稳定性好、能耗低的直流电源。
高压整流器和低压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应该稳定,并且需要具有较低的波动度和噪声,以确保供电的质量。
备用电源一般应选用容量较大、自放电率低的蓄电池组和可靠性高的发电机。
三、直流电源的质量直流电源的质量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直流电源的质量,应尽可能在变电站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上采用精密的电源质量监测仪器或设备,监测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及时发现电源的质量问题并进行处理。
此外,在购买直流电源的过程中,应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厂商和品牌。
四、直流电源的互备变电站的直流电源需要配置备用电源,以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或停电时,保护设备和自控设备能够继续工作。
备用电源通常选用蓄电池组和发电机,必须配置合理的充电和放电装置,确保备用电源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在配置上,还应设置一些自动切换装置,以实现主备电源自动切换,避免手动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的错误。
五、直流电池的容量蓄电池组是备用电源的核心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到备用电源的可靠性。
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根据变电站设备用电负荷量的大小及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来确定。
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本文将探讨变电站运维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该主题非常重要,因为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变电站运维人员需要接受深入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并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电力供应问题。
一、培训在变电站中,人工错误可能导致供电中断或设备损坏。
因此,培训变电站运维人员至关重要。
运维人员应具备以下技能:1. 电气技能:运维人员需要了解变电设备的各个方面,例如输电线路、变压器、断路器和发电机。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检查和保养这些设备,并知道如何应对设备故障。
2. 安全技能:变电站运营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因为设备的工作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电击。
运维人员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如何避免电击和火灾,并知道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正确方法。
3. 知识技能:运维人员应该了解电力供应量的需求,熟悉各种交流和直流电源以及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他们应该知道如何读取和解释工程图纸和电路图,并具备解决问题和手动调整的技能。
4. 团队技能:团队工作是变电站运营的关键。
运维人员应该知道如何与其他人合作,如何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如何协调决策并解决不同观点之间的深层次分歧。
运维人员应该经常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跟上变电站技术和发展的变化。
变电站管理应提供培训机会,让运维人员学习新技术,协调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此外,他们应该提供机会接受培训,包括安全、紧急情况处理、组织和团队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二、考核在变电站管理方面,考核运维人员的表现非常重要。
考核程序应确保安全、可靠性和最佳绩效。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确保变电站运维人员得到提高和调整:1. 操作培训:可以通过设备故障、事故或紧急情况来测试运维人员的技能。
这种培训不仅允许运维人员实际操作设备,而且可以对其技能和知识进行评估。
2. 在线考试:变电站管理可以通过在线考试来测试运维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在线考试允许管理方便地监视运维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过程,并提供运维人员所需的及时反馈和改进措施。
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问题分析摘要:变电所的工作电源主要采用直流系统。
目前,大中型变电所所用的电源均为直流电,将交流电输入到直流屏蔽中,可由直流电供电,也可由蓄电池作为动力,提高了直流电供电的可靠性。
在供电电源供应不正常的情况下,次级电路的运行也会受到影响,这对变电站是很不利的,而且会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做好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问题1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问题1.1绝缘监测装置故障在运行过程中,绝缘监测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将受到直流系统中回路或接线的影响。
若DC系统出现问题,则会妨碍绝缘监测设备的运行效果,而且会浪费更多的资源,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如果运行中的绝缘监测设备出现了异常,总线上将发出警报,但更多的变电站将通过分支线路断开来消除接地位置,这将导致绝缘监测设备崩溃,损坏内部组件,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直流系统中的绝缘监测设备受网络拓扑结构的影响,必须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防止绝缘监测设备内部元件的碰撞和损坏。
1.2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直流系统分支庞杂,电缆构成繁琐,存在室外部分与室内部分,极易受到环境、设备、人为、动物等因素影响,导致直流接地故障的发生。
(1)环境因素造成直流接地。
大雨、潮湿、昼夜温差大等均可能增大湿度,造成箱体内部凝露或积水,电缆沟积水等问题,影响直流系统的绝缘性能,产生直流接地故障。
(2)设备因素造成直流接地。
设计不合理、设备绝缘质量差、设备长时间运行产生绝缘老化、技改扩建产生寄生回路等问题均有可能发展为直流接地故障。
(3)人为因素造成直流接地。
设备技改或新站基建时,接线人员对二次线缆绝缘包扎不完整、线缆破损导致误碰金属外壳、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等均增加了接地故障发生概率。
(4)动物因素造成直流接地。
变电站内防小动物封堵破损造成小动物侵入,动物爬入运行设备造成导电元部件松动脱落,动物啃咬电缆等均有可能产生直流接地故障。
变电站内发生单点接地故障不会对设备运行产生致命影响,但是一旦发展为两点甚至多点接地,将会使断路器拒动、误动,产生越级跳闸、负荷损失等电网事故,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