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画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动画艺术的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三)动画艺术特征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理论有其共同性和普遍性,但动画片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它有着单一的固有的美学特征,动画片的美学特征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
即除了拥有美术本身的美学特征、电影的美学特征外还有戏剧、音乐、舞蹈等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学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的艺术特征。
动画的艺术特征分为4个方面:假定性、制作性、综合性、抽象性。
1.假定性动画影像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在面对观众之前完全是动画创作者的假设,即创作过程是假定性设想,包括形象假设、动作假设、表情假设、环境假设、声音假设等。
(1)技术上的假定动画电影中的空间是非现实的,是靠画出来或制作出来的空间的假定;动画电影中的时间观念与实拍电影不同,其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动作都与现实中的时间不同,这是时间的假定性。
相对传统的纯粹动画而言,动画电影中的角色是非现实的,都不是以真人实物而是以胶片上的影像来吸引观众的,这其中不包括真人动画合成的影片,这又形成了它的角色假定性。
(2)思想上的假定动画片来源于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依靠一些模拟真实的表现形式,制造出真实的现实生活或高于现实生活的影像。
动画片与现实中的生活不同,但又依赖于真实的生活。
它可以把现实生活高度想象化,使物体按照创造者的意图来任意发展,不受自然规律等其他规律的限制。
但是这假定的影片出现在银幕上时又让观众觉得真实可信,观众看后认为它是存在的或是发生过的,其欣赏与读解也是假定性的。
也可以用一些技术或形式来象征所要表现的对象和说明故事,也正是因为运用这些技术和形式使得动画的表现力非常丰富。
动画片这种不同于真实生活的假定性,正是它吸引观众的魅力所在。
2.制作性动画片有很强的制作性,这种制作性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比如制作精致的木偶与剪纸等,其本身就是艺术品,把这些艺术品再组成另一种艺术形式,也就是制作成动画片,能给观众带来制作材质与制作工艺产生的美感,而这种材质与制作工艺又强调了动画片的假定性,使得动画片具有了特殊的审美艺术价值。
动画作品的特性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性和魅力。
优秀的动画作品能够通过精细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深层次的思考。
下面将介绍动画作品的几个特性。
1. 呈现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动画作品不受现实限制,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创造丰富多样的想象空间。
通过动画的表现手法和特效,画面中出现的人物、场景和动作可以超出现实的限制,使得观众可以在影片中尽情探索与想象。
例如,在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通过魔法和神奇的元素,创造出了一个神秘而令人着迷的奇幻世界。
观众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冰雪的美丽、皇室的神秘和姐妹情深的感动。
2. 刻画出生动的角色形象动画作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来表现角色形象的。
通过精细的绘画和形象设计,动画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动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在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主人公千寻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孩,她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表情来表达。
观众可以通过这个形象与她产生共鸣,感受到她的成长和冒险过程中的挑战和勇敢。
3. 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动画作品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情绪,通过细腻的画面和音乐,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在皮克斯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主人公米格尔的内心纠结、为梦想奋斗的情感,通过动画的表现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
观众能够在电影中与米格尔一起感受到对家庭和梦想的深深的情感和渴望。
4. 通过动画细节传递信息和意义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仅仅是一堆形象的堆砌,而是通过每一个细节来传递信息和意义。
动画可以通过画面、角色动作和对话等方面来传递隐含的信息和深层次的含义。
比如,在《狮子王》中,主人公辛巴通过成长和冒险的过程,探索着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电影中的每一个动作和对白都传递着成长、担当和勇敢的意义,这些意义通过动画细节的展现更加生动而深刻。
5. 具有教育和启发的功能动画作为一种媒介,具有教育和启发的功能。
动画的特征(动画概论)_动画是一种动态的视觉艺术。
它包纳了造型,声音,摄影与电脑图形技术等的创作,而结为一体的视听语言艺术。
由于创作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其他艺术创作形态截然不同的艺术特征:一.综合性;二. 假定性;三.幽默性;四.极简与夸张性。
一.综合性动画是一门结合着文、理、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学科。
它的诞生,发展和革新,不仅涉及文学、戏剧、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的艺术元素,同时涉及到摄影,电脑图形技术等的科学技术手段。
它有着文学的内涵,戏剧的叙述,造型艺术的形象,电影的语言结构,音乐的灵魂……正是这些不同艺术门类的特性最大程度的集中并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之上,才构成了动画这一特殊的综合艺术。
根据学习《视听语言》的课程,我们知道在动画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就是多种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合作的过程。
例如,在画面中的角色设计是造型艺术的产物,背景空间是建筑的临摹,角色的动作调度是戏剧的引申,而景别、角度与运动的影像语言的应用,是摄影科技带来的结果,同时,这些经验都是来自电影艺术。
声音介入到创作,是自然与科学的组合。
在后期的剪辑中,视听语言的合成创作更能体现着综合性。
影像(画面)的叙述剧情的剪辑,影像和声音的合成,包括语言,音响,音乐引入创作。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创作的探索性的延续进展,它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也将趋向更综合,多元化的扩展。
二.假定性动画是假定性的。
它比电影电视拍摄现实的再现性更假定化,作品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是完全的假定设计。
假定的剧情,假定的角色,假定的时空,假定的声音和假定的摄影机运动等。
1 假定的剧情既然动画化的表现,必然是假定性的。
无论在任何题材的选择上,我们都是具备着高度的假定性能。
根据我们的观影经验,动画题材的选择更多时候是在神话,童话或者传说间建立起来,具有幻想色彩功能,它更虚幻于记实电影的模拟性。
剧情的一切都是假定性,无论是时间,地点,角色和事件。
比如,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的时间是未来的2029年,万赖鸣的《大闹天宫》的地点是花果山和天宫,约翰.雷斯特的《玩具总动员》的角色是玩具胡迪和巴斯光年,安德鲁·斯坦顿的《海底总动员》的剧情是小海鱼父亲玛林在澳洲海洋里寻救自己儿子尼莫的故事。
自考动画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动画的定义和特点1. 动画的定义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物体或其他物体的技术,来制造出一种看似有连贯动作的视觉效果的艺术形式。
动画可以通过手工绘制、计算机图像处理或其他方式制作。
2. 动画的特点(1)主要通过图像和声音来传达信息;(2)可以表现出各种生活、科幻和其他虚构的场景和情节;(3)对于绘制时长动画片,需要经过大量的辛勤劳动和耗时;(4)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达信息,如画面、背景音乐等。
二、动画的历史1. 早期动画的发展早期动画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早的动画技术是以手工绘制每一帧图像,然后通过快速的播放来制造出动画效果。
2. 默片时代的动画在电影时代的默片时期,动画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娱乐形式。
卡通片和动画短片成为当时电影院的常客。
3. 彩色动画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彩色动画开始兴起。
这种新的技术使得动画片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4. 计算机动画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动画开始兴起。
由于其制作成本较低、生产速度快等优势,计算机动画成为了动画制作的新趋势,催生了一批优秀的动画作品。
三、动画的分类1. 按制作方式分类(1)手绘动画(2)计算机动画(3)立体动画(4)停格动画2. 按受众群体分类(1)成人动画(2)儿童动画3. 按主题分类(1)幽默喜剧动画(2)冒险动画(3)科幻动画四、动画的制作流程1. 剧本构思2. 角色设计3. 分镜头设计4. 动画制作5. 音效制作6. 后期剪辑五、动画的发展趋势1. 融合新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制作将会与新技术进行更多的融合,如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
2. 增加故事深度未来的动画作品将会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深度和故事角色的塑造,以吸引更多的成人观众。
3. 多媒体传播未来的动画作品将会更多地面向不同的媒体传播,如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
4. 文化交流未来的动画作品将会更多地融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1金色的曙光照亮了无垠的大地,欢乐的消息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传递。
走兽四蹄奔腾,鸟儿展翅飞翔,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到荣誉石下,祝贺狮王木法沙的儿子—小王子辛巴生日大典。
巫师——一只充满智慧的老狒狒为小辛巴举行洗礼。
他高高举起小王子,动物们则发出了响彻云霄的吼鸣,向狮子王国未来的领袖俯首跪拜。
但情境急转之下,木法沙的弟弟刀疤心怀叵测,暗下毒手,导致了一出人类悲剧在动物王国的重演……31994年,根据名剧《哈姆雷特》的故事演绎,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了经典动画片《狮子王》,作品一经公映,就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并一举拿下了1995年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
《狮子王》的成功绝非偶然,这部被称为“动物界的《哈姆雷特》”的动画片有着难忘的音乐、奇异的画面、情结缠绕的故事和亘古的母题,每一个观众都被一种无形的魔力紧紧抓住,每一个观众心中都荡漾起那永不消解的古老心曲,其实,这正是影视动画独有的艺术魅力,《狮子王》摄人心魂的也就是这种魅力。
在本章中,我们将从艺术体系中的动画开始分析,追本求源,理清影视动画艺术的品种,提炼影视动画艺术的特点,捕捉影视动画那神态仙姿的艺术魔影。
4第一节艺术体系中的动画初期的动画以造型艺术的动态追求推动了电影的诞生,又以逐格摄影技术表达电影的语言、造型和叙事,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动画电影,即中国人惯称的“美术片”。
二十一世纪前后,由于现代媒体特别是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数字化的视觉文化进入到每一个家庭,动画随之走出电影的大门,进入“大众第一媒体”——电视,随后又迅速进入到网络、多媒体、手机等媒体,成为最时尚的大众媒体艺术。
“动画艺术”也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和艺术门类为人看重。
5一、什么是动画艺术●(一)什么是动画●汉语中的“动画”一词源于英文单词“animation”,这个单词的拉丁文词源有“赋予……生命”之义,“动画”便借用了其“使……动起来”的引申意。
●聂欣如《动画概论》这样解释:动画片是一种以“逐格拍摄”为基本摄制方法,并以一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其内容载体的影片样式。
动画作品的特性动画作品是一种通过将静止的图像连续播放产生运动效果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使其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绘画等)有所区别。
以下是动画作品的几个主要特性:1.运动表现:动画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表现随时间变化的连续运动。
通过一系列静止的图像(帧)在快速连续播放的过程中,观众能够看到图像中的对象以自然、流畅的方式移动。
2.创造力和想象力:动画作品可以创造任何形式和内容的现实或想象中的世界。
它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可以在绘画、构图、角色设计和主题上展现极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符号化和夸张:动画作品常常借助符号化和夸张手法来表达信息和情感。
通过夸张的动作、形象和表情,动画可以更直观、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意义。
4.色彩和细节:动画作品可以通过色彩和细节的丰富性来增加视觉效果。
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细节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为故事情节和角色表达提供更多的维度和层次。
5.动画表现手法:不同的动画作品可能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传统手绘、计算机生成(CG)、物体动画、停格动画等。
每种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为动画作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形式。
6.模拟和追求真实:尽管动画作品通常是虚构的,但它们也常常通过模拟和追求真实感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例如,通过准确的物理运动模拟、逼真的角色动画和环境细节等,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动画作品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富有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术和风格,动画创作者能够创造出多样化的作品,满足观众的需求,并在视觉和情感上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动画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节动画艺术的特性
动画是一种活动的视觉艺术形式,而运用动画所制作的影片,则是一种集美术、电影于一体的视听结合艺术。
因此,动画艺术的独特形式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性:
一、造型性
动画片是美术与电影相结合的影片。
与一般电影电视以拍摄现实中真人实物为对象不同,动画中所有的形象,包括角色或是背景,都是运用造型艺术手段以及夸张、变形、寓意和象征等手法人为塑造的,其像视结构是以美术造型元素为材料的视觉经营,都要进行角色与背景的景仰结构设计,无论是平面的绘画风格或是立体的偶象,都不能脱离作为美术形态的范畴。
因此,美术是动画影像设计及导演创作的基础,造型性是动画的根本特性之一。
但是,由于动画是活动的视觉艺术,动画中的造型又有别于一般的艺术造型,是一种具有影视特征和影像性质的艺术造型。
二、技术性
动画片中的形象,无论是平面的绘画或是立体的偶象塑造,也无论是采用夸张、变形、寓意和象征手法的造型,就其本身,都还是静止的艺术造型,与一般的造型艺术并无根本区别,只有当它们成为能够在屏幕上活动起来的影像即动画,才具有了电影形象的特征和功能。
而使静止的造型转化为活动影像所产生的质变,却有着一系列的技术过程。
此外,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除了借助现代技术使其运动外,动画的造型与通常美术造型呈现的方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动画中的所有视觉形象,都不是直接供人观赏的,它还必须运用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光电影像并通过屏幕才能发挥它所独具的视觉效果,离开了技术和相关的技术设备,动画就无法实现,动画艺术也就不复存在。
由此可见,动画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它是一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活动起来的造型艺术,技术性是动画艺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动画电影或电视片的拍摄与通常影视片采取连续拍摄、真实再现实体运动的技术不同,采用的是“逐格(帧)拍摄”技术,即将一系列人为绘制的连续变化的画面,通过一幅、一幅地逐格(帧)拍摄,记录在胶片(或磁带)上,再以每秒24格(或25帧)的速度放映到屏幕上,使所创造的形象获得栩栩如生的活动效果。
逐格(帧)摄制,是动画最关键的制作技术,也是动画片区别于其他影视片制作的重要标志。
动画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些类型,如剪纸、木偶等,还带有很强的工艺技术性,其制作技术不仅是该类型动画存在的前提,也直接影响着动画作品的艺术效果。
动画艺术的技术性,决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着动画的发展,因此,历来动画技术的进步,都为动画艺术带来新的面貌。
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更是给动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甚至概念的改变。
近年来,动画艺术日新月异,高科技在其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假定性
由于动画中所有的形象都是动画工作者人为创造的,因而能够使所创造的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象,按照创作者的需要活动起来。
观众在动画电影电视中所看到的影像及其动作,与一般电影电视拍摄真人实物影像的纪实本性大相径庭,都不是现实的再现,完全是创作者的假定设计。
这些假定的影像,包括角色的假定和景色的假定。
正是动画的这些种种假定性,决定了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夸张、变形等手法占有特殊的地位,从而为想像和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成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殊的时空艺术,能够无拘无束的以它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感染力,做出现实中种种人们无法做到甚至难以想像的奇特、怪诞的动作,使动画艺术家得以从一个在行动上具有局限性的世界,跨越到另一个行动随意而无限制的梦幻世界。
动画这一具有高度假定性的四维艺术形式,因此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夸张和虚幻的
事物。
在动画片的题材中,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占了很大的比例,就是因为这些题材都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具有鲜明的寓意、假定与象征的因素,它们的艺术规律与动画有许多共同之处。
所以神奇虚幻的故事借助动画的假定性,不仅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且动画艺术的特性也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者相辅相成,大有用武之地,从而成为一种人们充满幻想而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片的影像视觉,是活动的假定性美术形象,是在假定性造型艺术空间中的综合视觉表现,它虽然有别于真人实物影视片带给观众现实物理场景的真实感受,观众明知不是真的,但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却能够以其真实的情感和视听的艺术魅力,为人们所认同并被其真情所感动。
四、综合性
动画是一门新兴的文、理、技、艺综合的学科,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不仅涉及文学和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成分,又涉及到科学技术,综合了摄影、计算机等许多科学技术手段,是一门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的学科和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有着文学的内涵、造型艺术的形象、戏剧的叙事、电影的语言结构和音乐的灵魂——正是这些不同艺术门类特性最大程度地集中并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才构成了动画这一非常特殊的综合艺术样式。
动画片的创作和制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多种艺术门类与科学技术的综合过程。
例如,在动画片的后期制作中,画面编辑与组接时,电影语言与手法的运用,人物对白配音,音响、音乐的录制,以及声画与视听的组合等等,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综合性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多视角的需要,动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也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其综合性还会不断加以扩展。
五、时尚性
回顾动画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动画不仅与科技进步而且和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密切关联。
例如,16~17世纪,运用当时发明的“诡盘”、“魔术幻灯”等机械以及视觉玩具、“魔术画片”之类创造的早期原始动画,虽然造型和动作极为简单,但由于带有明显的新奇和神秘色彩,而成为一种时尚的戏法与游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动画的模糊认识和好奇心态。
其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照相术的发明,西洋镜、活动幻灯的出现,动画进入游艺场所,遂成为大众的时尚娱乐。
1895年电影的诞生和1906年动画影片的上映,创造了一种以现代手段为基础的全新艺术形式,分别运用纪实和夸张的手法,诠释着人们的时尚生活和精神世界。
而电视这一最大众化的媒体出现,使得动画能够以更强的时尚性,特别受到追求时尚的青少年们的青睐。
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深广地进入动画,不仅大大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和表现功能,更成为人们憧憬未来最为时尚的工具。
纵观动画艺术的发展和横向与其他艺术相比较,动画无论从艺术形式或是表现内容,都更为突出地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时尚精神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