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秋整地”
- 格式:wps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秋整地的作用与好处作者:姜敬纯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年第05期摘要:深松整地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科学的整地方法,坚持明确的质量标准。
可以建立“土壤水库”,提高耕地的抗旱涝能力;可以抢农时、增积温,减少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可以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秋整地;作用;好处中图分类号:S2331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ki.njwx.2017.05.075秋季机械整地作业可以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深松整地,极大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在抵御自然灾害中,是消灭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在生产管理上,是提高土壤墒情、保苗、抗旱、防涝的关键措施。
在经济效益上,更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之所在。
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上都有显著的效果。
1耕作制度(1)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我县根据土壤结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以培肥地力为中心,以松旋耙相结合的耕作制度。
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创造一个上虚下实,虚实结合,土碎墒适,抗旱抗涝,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使农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条件和环境。
建立“三、三”土壤轮耕制度,使全部耕地三年轮耕一遍,整地前,科学规划,把秋整地任务落实村屯、地块,县乡村统一规划,并制定规划图。
(2)采用科学的整地方法。
采用以深松为主,松旋耙相结合的整地方式,园区地块全部采用大型机械整地,采取复式作业,即:第一遍机械灭茬,第二遍采用21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深松联合整地,第三遍对角耙,第四遍起11 m大垄,达到良好效果。
(3)坚持明确的质量标准。
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垦大型机械作用,大力推进连片整地和深松整地。
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进行作业,推行“三、三”土壤耕作制度,充分发挥大中型农机具和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作用,做到作业一次成型,达到待播状态。
秋整地的好处与质量标准作者:闫淑红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年第07期摘要:为了建立新的耕作制度,达到土地耕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增强土壤蓄水抗旱能力,重点要抓好秋整地工作,了解秋整地的好处和质量标准,为秋整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秋整地;好处;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S341 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ki.njwx.2017.07.082为了建立新的耕作制度,达到土地耕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增强土壤蓄水抗旱能力,重点要抓好秋整地工作。
秋整地工作是五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一季管两年。
秋整地技术近年来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上都被证实,是一项抗旱保墒,节本增效的好技术、好措施。
1 秋整地的好处1.1 秋整地增强了土壤的通透性秋整地能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改善了耕地的理化性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据专家测定:表土耕层每加深1 cm,每亩可增加2 t蓄水能力,储存3 mm降雨。
实施深松联合整地,若一次降雨40~50 mm,地表也不会有明水。
深松达到30 cm的地块比未深松的地块每公顷可多蓄水400 m3左右,相当建立了一个“土壤水库”。
深松地块伏旱期间平均含水量比未深松的地块提高7个百分点,作物耐旱时间延长10天左右,而且深松能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抗倒伏能力。
1.2 秋整地能打破犁底层,提高产量多年来,大部分农户常常用小四轮拖拉机带小型铧式犁或旋耕机进行浅翻、旋耕作业,致使在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形成了一层坚硬、封闭的犁底层,其厚度可达6~10 cm,阻碍了耕作层与心土层之间的水、肥、气与热量的连通性,土壤板结严重,耕层越来越浅,出现“荒、薄、瘦、硬”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秋整地能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提高产量。
近年来我省通过推广大马力拖拉机深松整地作业,打破了犁底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我县欢胜乡玉米园区为例,2012年秋季深松整地起大垄作业,2013年在春涝严重的情况下,及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秋收玉米大面积产量平均每亩达900 kg左右,增产幅度15%以上。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秋整地作业是为了保持和改善土壤质量,为来年的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以下是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1. 时间选择:通常在秋季,也就是农作物收获之后进行整地作业。
具体时间要根据土壤状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最好在土壤温度降至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整地,不要过早或过晚。
2. 土壤湿度控制:整地前需要考虑土壤的湿度,过湿或过干都不利于整地。
如果土壤过湿,会导致土壤粘稠,难以进行整地;如果土壤过干,又会导致土壤硬化、容易结块。
整地前应该尽量避免雨水过多或长时间的干旱,确保土壤湿度适宜。
3. 土壤松散度:整地后的土壤应该保持一定的松散度。
通过翻耕、耕作等方式,使土壤颗粒之间形成适当的间隙,有利于氧气和水分的渗透,便于作物根系的生长。
可以利用农机进行翻耕,也可以采用手工松土的方式。
4. 秸秆管理: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剩余物,在整地作业中需要妥善处理。
如果秸秆多而且浓密,可以先将秸秆割碎,然后耕入土壤中,以便有机物分解,提供养分。
但是要注意,秸秆的添加应该适量,过多的秸秆会导致土壤含碳量过高,影响土壤的肥力。
5. 施肥:整地后的土壤营养含量通常会下降,因此需要施加适当的肥料补充养分。
施肥的具体种类和用量需要根据农作物种类、土壤质量和营养需求来确定。
应该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6. 土壤保水:整地后要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防止水分蒸发和土壤的流失。
可以通过覆盖农膜、植物秧苗等方式来保持土壤湿润。
还可以在整地后进行水田渗灌,提高土壤含水量。
秋整地作业的要点是选择合适的时间、控制土壤湿度、保持土壤松散度、妥善处理秸秆、适量施肥和保持土壤湿润。
只有合理把握了这些要点,才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秋整地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秋整地工作总结秋整地工作是农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湿度,还能够预防作物病虫害,为来年的农作物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秋收季节,我们的整地工作也已经展开,下面我将对我们的秋整地工作进行总结。
一、整地前的准备工作在整地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农田进行了必要的修剪和清理,将残留在地表上的作物秸秆和杂草清理干净,避免影响整地机具的使用。
我们对整地机具进行了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我们对整地的范围和深度进行了认真的规划和布局,确保整地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
二、整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整地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整地机具的使用技巧,我们要根据土壤的种类和湿度来选择合适的整地方式和深度,避免出现因整地不当导致的土壤结实或翻耕不彻底等问题。
其次是整地作业的速度和节奏,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整地机具的速度和作业时间,确保整地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是注意安全,我们在整地作业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整地作业的安全。
三、整地后的处理工作整地完成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工作,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保护环境。
首先是对整地后的土壤进行施肥和调整,我们根据土壤的情况和作物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进行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
其次是覆盖草皮或秸秆,我们将残留在地表上的废弃作物秸秆和杂草覆盖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保水、保温和遮荫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土壤流失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最后是对农田的墙围和路面进行修缮,确保整个农田的环境整洁和美观。
我们在秋整地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为来年的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整地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块的土壤质地比较坚硬,整地效果不理想,或者有些地块水源不足,整地时遇到了困难。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整地工作流程,加强对土壤和环境的保护,做好农田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整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秋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也是农田整地的关键时期。
秋季整地作业是指在秋季进行的耕地、淤地、沟渠和排水设施等设施的修整和重建。
通过秋季整地作业,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那么,在进行秋季整地作业时,应该把握哪些要点呢?以下是秋季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
一、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秋季整地作业秋季整地作业的时间应该选择在秋秧后和秋种前的适当时期。
这个时期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份到10月份,这个时候正是天气凉爽、湿度适中,气候适宜,适合于进行土壤的整理和修整,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在进行秋季整地作业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避免在雨水过多或者土壤过于干燥的时候进行整地作业,以免对土壤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进行土壤的深松和翻耕秋季整地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土壤进行深度的松耕和翻耕。
在进行土壤深松和翻耕的时候,要选择适当的农具和机械,进行深度松耕和翻耕,使土壤得到有效的解耦和破碎,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生长,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在进行秋季整地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土壤进行深度的松耕和翻耕,保证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三、合理安排丰水期秋季整地作业还要合理安排丰水期。
秋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丰水期往往是在9月份到10月份,这个时候土壤湿度较高,容易形成土质粘稠,适合进行水旱田和水田的整地作业。
在进行秋季整地作业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丰水期,根据地形和水源,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整地作业,保证整地作业的进行顺利,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四、合理选择整地设备秋季整地作业还要合理选择整地设备。
秋季整地作业一般需要用到拖拉机、耙耳、深翻耕机、开沟机、排水泵等农机具和设备。
在选择整地设备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地形地貌,选择适当的整地设备,确保整地的效果和质量。
要对整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保证整地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加强土壤养护六、做好整地作业的记录和评估秋季整地作业之后,还要做好整地作业的记录和评估。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
秋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也是进行整地作业的重要时期。
正确的整地作业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是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
1. 时间选择:秋季整地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在秋季雨季结束后,土壤含水量合适的时候进行。
这样可以保证土壤湿润,有利于整地质量的提高。
2. 土壤调理:在进行整地作业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调理。
可以利用秸秆还田和翻压作物残留物来改良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肥力。
还可以施加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土壤松土:秋季整地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在进行整地作业时,要注重对土壤的松土处理。
可以利用翻耕机进行整地,并适当调整翻耕的深度,使土壤能够松散并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4. 土壤平整:整地之后,要对土壤进行平整处理。
可以利用平整机和耙子进行土壤平整,使土壤表面平整,有利于种植作物的生长和管理。
5. 土壤保水:秋季整地后,还应该采取措施保持土壤的湿润。
可以利用覆盖膜或植物茬余物来覆盖土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6. 动物害虫防治:秋季是一些害虫滋生的季节。
在进行整地作业时,要注意防治害虫的发生。
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喷洒农药或种植抗病虫的品种,防止害虫对农作物的侵害。
秋整地作业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时间选择、土壤调理、土壤松土、土壤平整、土壤保水以及害虫防治,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86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第5期秋整地的作用与好处姜敬纯(青冈县农机管理总站,黑龙江青冈151600)摘要:深松整地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用科学的整地方法,坚持明确的质量标准。
可以建立“土壤水库”,提高耕地的抗旱涝能力;可以抢农时、增积温,减少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可以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秋整地;作用;好处中图分类号:S 233.1文献标识码:Adoi : 10.14031 /i . cnki . niwx . 2017.05.075秋季机械整地作业可以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深松整地,极大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在抵御自然灾害中,是消灭病虫害的有效方法。
在生产管 理上,是提高土壤墒情、保苗、抗旱、防涝的关键措施。
在 经济效益上,更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之所在。
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上都有显著的 效果。
1耕作制度(1) 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我县根据土壤结构实际 情况建立了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以培肥地力为中心,以松旋耙相结合的耕作制度。
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 地,创造一个上虚下实,虚实结合,土碎墒适,抗旱抗涝,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使农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条件和环境。
建立“三、三”土壤轮耕制度,使全部耕地三年轮耕一遍,整地前,科学规划,把秋整地任务落实村屯、地块,县乡村统一规划,并制定规划图。
(2) 采用科学的整地方法。
采用以深松为主,松旋耙 相结合的整地方式,园区地块全部采用大型机械整地,采取复式作业,即:第一遍机械灭茬,第二遍采用21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深松联合整地,第三遍对角耙,第四遍起 1. 1 m 大垄,达到良好效果。
(3) 坚持明确的质量标准。
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合作 社、农机大户和农垦大型机械作用,大力推进连片整地和深松整地。
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标准》进行作业,推行“三、三” 土壤耕作制度,充分发挥大中型农机具和科技含量高的农机具作用,做到作业一次成 型,达到待播状态。
水稻田整地的关键技术作者:孙丽华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5期摘要:由于老稻田的连续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通透性极差,为了水稻生产不断提档升级,必须加强水稻秋整地的力度来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水稻田;整地技术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36-1俗话说:“秋天划破一层皮,胜过春天翻一犁”,也就是:宜秋翻且能秋翻则不春翻,翻旋结合。
水田整地从整地时间上分,有秋整地和春整地;从方法上分为旱整地和水整地。
秋整地主要是秋季旱翻、旱耙,在干旱年份、缺水地区或井灌地区采用较多。
秋整地有利于土壤熟化,并能节省泡田用水。
在丰水和盐碱地区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和田块,多采用秋旱翻春旱耙。
这样有利于晒垡熟化土壤,灭虫灭草。
春整地多数地区采用旱翻、旱耙、旱平地,包括旋耕整地。
旱整地包括旋耕、翻地、旱耢平和激光平地等作业。
其作业标准时耕整地要到头到边、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
旋耕是在水稻收获后至上冻前,使用大中型水田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搅浆整地机、水田犁等进行,翻地的也可用履带拖拉机。
旱涝平时第二年的春季4月份,当土壤化冻10厘米左右时,用拖拉机配套不同的平地机具进行旱整平。
一般旋耕地粗耢一遍,翻地耢两遍即可。
这样具有降低后期整地成本和节省泡田用水等优点。
水整地一般是春季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水整地。
其作业标准是: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地表有5~7厘米泥浆。
1 水稻田秋整地的优点水稻田在秋季进行整地,有很多好处,一是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经过土壤耕作,可促进水稻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脱盐碱或转化,对于土壤生化性质的改善作用也比较明显的;二是秋整地能让田间的耕垡进行充分的冻晒,对于耕层的风干作用明显,使得土壤耕层微生物活动加强,利于土壤分解。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秋整地作业是农作物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和处理,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在进行秋整地作业时,应该把握以下要点:1.土壤改良:秋整地作业是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环节。
可以通过耕翻、翻晒、翻浆等方式,破碎土壤块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在此过程中,适当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2.除草处理:在秋整地作业中,要及时清除杂草。
杂草会竞争土壤养分和水分,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可以选择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的方式,彻底清除存在的杂草。
3.病虫害防治:秋整地作业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田间地块的整理和清理有助于清除病虫害的栖息地和遮蔽物,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可以针对作物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4.水利设施修缮:秋整地作业时,应检查和修缮田间的水利设施。
保证田地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和涝灾的发生。
可以清理水渠和排水管道,确保水流畅畅通。
5.整地深度和模式:整地深度和模式的选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整地深度和模式。
一般来说,浅松是适宜大多数作物的整地模式。
6.整地时间选择:秋整地作业的时间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适宜的整地时间是在收获作物后的秋季。
此时土壤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休养,进行整地作业有利于土壤的养分供给和水分积累。
7.土壤保护:在秋整地作业中,要注意保护土壤资源。
避免过度人工整地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可以通过保留秸秆、添加有机质等方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
秋整地作业是农作物种植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除草处理、病虫害防治、水利设施修缮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保护作物安全生长。
在秋季选择合适的整地时间,注意土壤保护,也是秋整地作业的重要要点。
90农机使 用与维 修2017年第4期秋整地的作业标准和关键环节姜敬纯(青冈县农机管理总站,黑龙江青冈151600)摘要:从秋整地的重要性入手,说明秋整地的时间及作业标准,指出秋整地的关键环节,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关键词:秋整地;作业时间;作业标准;关键环节中图分类号:S 233.1文献标识码:Adoi :10.14031/j .cnki . njwx .2017.04.081秋整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通过大机 械标准化作业,建立起以深松和浅翻深松为主的耕作方式,突出早整地、早起垄,实现春墒秋储,秋雨春用,春旱秋防,有效 抵御自然灾害,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 效、农民増收打下坚实基础。
1秋整地作业时间秋整地作业时间一般为9月20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水田整地在10月20日前结束。
2秋整地作业标准秋整地是一季管两年的关键作业期,制定各项作业的检验考核细则,认真执行作业质量标准,才能为下一年丰产丰收 奠定基础。
(1) 旋耕灭茬作业:适用于前茬为深翻或深松基础的旱田软茬地或水田的浅层耕作。
深度应达到12 ~ 14 cm ;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每平方米耕层内大于5 c m 的土块不得超过 5个;4 m 宽地面上高低差不大于4 cm ;根茬破碎长度应小于 8 cm ,其合格率应大于80% ;均匀一致,无漏耕,到头到边,不 拖堆;相邻作业幅重耕量小于15 cm 。
(2)翻地作业:要达到耕深一致,误差不超过1.5 cm ;耕堑直,100 m 直线度左右偏差不超过5 cm ;耕幅一致,实际幅宽与设计幅宽误差不超过4 cm ;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残株杂草覆盖率大于95% ;不漏耕,不重耕,地头整齐。
(3 )旱田深松整地作业:必须打破犁底层,深松深度必须达到35 cm 以上。
首先地头要打横堑,一个往复(两个工作幅宽),位置距地头1.8 ~ 2个机具长度;深松要求耕深一致,各行深度误差不超过2 cm ;松到头到边,不漏松;作业后地表平 整细碎;残茬覆盖率大于65% (免耕除外)。
秋整地的好处和质量秋整地是指在秋季进行土地整理和准备工作,为下一季的种植做好准备。
这一步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秋整地的好处和质量。
秋整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在种植季节结束后,土壤中会残留一定量的根系、秸秆等有机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下一季的种植。
通过秋整地,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质彻底清除,避免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作物的根系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秋整地有助于杀灭害虫和病菌。
在秋季土壤温度逐渐降低的时候,很多害虫和病菌会在土壤中越冬,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对下一季的作物造成危害。
通过深翻土壤、翻耕覆土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杀灭这些害虫和病菌,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物的生长。
再者,秋整地可以有效减少土壤结壤现象。
在种植季节结束后,土壤表层会因为种植作物的压实和水分蒸发而出现结壤现象,这会影响土壤通气性和根系生长。
通过秋整地,可以打破土壤结壤层,使土壤更松软,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作物的吸收养分,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秋整地还可以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和矿化。
在整理土地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会被分解成养分,为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通过深翻土壤和翻耕覆土,还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养分的矿化和释放,提高土壤的肥力,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秋整地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及时进行土地整理和准备工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杀灭害虫和病菌、减少土壤结壤现象、促进养分释放和矿化,为下一季作物的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农民朋友们在秋季务必认真做好秋整地工作,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丰收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秋整地的重要性,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秋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季节,也是土地整治的关键时期。
秋季整地作业是为了优化耕地结构、改善土壤质量、增加耕地产能而进行的。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高质,提高耕地的利用率,秋季整地作业非常重要。
下面就是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
一、地块的选择在秋季整地作业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地块的选择。
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无病虫害和其它污染源的土地。
同时,也要结合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进行作业。
另外,在选择地块时也需要考虑到后续农作物的轮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配合等因素。
二、整地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整地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应对农田进行测量,确定农田面积和需整理的地块面积。
然后,根据所需的整地深度和作业类型决定使用常规农机还是特殊农机进行作业。
同时,还需要对农机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在整地过程中运行平稳、耗能低。
三、整地作业的操作整地作业的操作包括翻耕、耕地、起垄等,不同的整地作业方式可以根据作物类型和土壤条件计算、选择。
若土壤比较坚硬、密实,可以进行深翻加压的耕作方式,这样可以保证其渗透性和通气性。
若土壤过于松散,则可以采用简单的犁耕或挖深浅壕的方式来进行整地。
在整地时,还应注意机械的载重和行程,避免造成土壤压密和其他损坏。
四、整地后的处理整地作业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土壤进行加工和塑造,使得土地达到预期效果。
操作方式包括:括草、上草、沟路防水、平整等,在生长季节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利于降低水分蒸发,减缓土壤水分流失,增加土壤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
在加工和塑造时还可以进行土地复合材料的添加,增加土壤肥力。
总之,秋整地作业的成功要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良好的土壤质量、适当的选择土壤类型、正确操作的农机和设备等等。
如果遵循以上的要点和操作指南,可以大大增加耕地产能和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业经济收入和农民生活质量。
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整地技术摘要:玉米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基础,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整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土壤质量对于玉米生长影响至深,优质的土壤环境是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
所以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整地工作,认真把细节落实到位,确保玉米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为高产优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玉米;整1玉米种植整地的作用1.1 提高透性,加深活土层土壤经过翻整后,土壤颗粒之间变得疏松,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能,同时也加深了活土层,使原本坚实的土壤变得松软。
玉米根系容易发育,深扎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旱、抗倒能力,特别是进行深翻后的土壤,对于增产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1.2提高蓄水保墒的能力土壤翻耕后,上松下实,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加大,可以容纳较多的雨水,从而提高土壤墒情,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利于作物生长。
1.3提高土壤的理化特性翻耕后的土壤与空气充分接触,特别是秋翻地,将土翻到地表,经过风吹日晒,能加速土壤的熟化,翻后的土壤疏松利于吸收热量,提高地温,利于春玉米的早播。
翻耕后的土壤,水、气、热变得协调,利于微生物活动,使养分得以分解转化,利于作物吸收养分,促进玉米苗期的健壮生长。
1.4 能消灭害虫及杂草翻耕土壤时能把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破坏掉,降低其繁殖的机会,同时把一些越冬虫卵破坏,降低虫口率,同时也能把一些杂草的种子深翻在土壤之下,起到灭草的效果。
2理想的土壤状态玉米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环境,土壤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玉米的长势,同时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整地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使土壤的状态达到理想的程度。
理想的土壤状态一是要达到耕层上虚下实,这利于保水,上虚是指翻耕后土壤变得疏松,起到含水作用,透性增高;下实是指翻耕后的土壤底部,也就是没翻耕到的深度仍然处于坚实的状态,这样能达到阻水的作用,避免水分过度渗漏,起到保肥、增加地温的作用;二是土壤的团粒结构多,土质的松散度要适度,有一定的疏松度,但并非一盘散沙,既有一定的粘性同时土壤间还有孔隙形成,这样水分、空气能在其间移动,有利改善微生物的活动及理化性质;三是土壤的肥力要高,肥力高不但指土壤自然的肥力充足,而且还要具有保肥能力,应当具备用养结合条件下形成的较高含量土壤有机质;四是土壤要具备良好的土体构造,耕层深厚,犁底层间断式被打破,有利于蓄水保墒,增加抗旱能力。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秋整地作业是农田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保证农田高产的关键。
下面是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1. 时间选择:秋整地作业的时间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农田的情况来确定。
通常来说,若秋作物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收获,那么最好在秋收后尽快进行整地,这样可以提前准备好土壤,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2. 土壤调理:秋整地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
在整地前,可以先进行深翻或犁耕,把土壤中的杂草、秸秆等残留物清除掉;然后进行压实处理,可以利用拖拉机或压路机等工具将土壤进行压实,有助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在整地后可以施加有机肥料或化肥,提供养分,改善土壤肥力。
3. 定量施肥:整地后的土壤肥力通常较低,因此需要施加适量的肥料来提供养分。
施肥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土壤质量、作物需求以及施肥地的特点来确定。
通常来说,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进行施肥,有机肥料可以提供丰富的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结构,而化肥可以提供更直接有效的养分。
4. 土壤保护:秋整地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土壤,避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土壤,如根据地势和土壤状况进行合理的开沟和修筑沟壑等。
在整地后可以适当留下农田或作物残留物,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
5. 病虫害防治:秋整地作业也是防治农田病虫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整地后,可以对农田进行彻底清理,清除掉病虫害的病株和虫害卵,减少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为了加强病虫害防治,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雾处理。
秋整地作业对于保证农田的高产是至关重要的,掌握好这些要点,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环境,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进行秋整地作业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把握这些要点,进行合理的操作。
秋整地作业应该把握的要点秋整地作业是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步骤之一,它针对的是秋季气候条件下的土壤环境,旨在为下一季的作物生长提供理想的土壤生长环境。
在进行秋整地作业之前,需要认真了解秋季气候的特点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合理选用作业时间和操作方式,以确保整地质量和后续作物的生长效果。
一、作业前需进行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秋整地作业之前,需要认真了解优选作物生长的土壤性质,如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含水量等。
此外,也要了解当地的气象情况,包括气温、降雨量、风力等,以便在预测到不良天气时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在确定好作业时间、位置、方式等基本要素后,需要选择适宜的整地工具和设备,如耕地机、犁耙、拖拉机、挖掘机等,以便达到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
此外,还需在作业现场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规划好行车路线、借助和配备合适的安全设备、保障工人的安全卫生等。
1. 预留适宜的土层厚度。
在进行秋整地作业时,应根据作物需求,对土层厚度进行测量和预估,并按照预留相应的深度进行整地。
一般情况下,耕地深度应达到20-30厘米左右,并在整地之后,及时进行耕培和翻耕等后续作业,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地肥力。
2. 统筹考虑气候和土壤情况。
在进行秋整地作业时,必须特别注意气温和雨量的变化。
为了保证整地效果,建议在天气比较稳定、雨量较少的时候进行。
另外,秋季土壤含水量较高,所以整地的时机也需要根据土壤含水量来确定。
否则,过早或过晚地开始整地都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通透性,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3. 合理选择整地工具。
在选择整地工具时,需要量身定制,根据所要整地的面积、土质、生土理性等各种因素来选择。
而且,作业时需按照作业路线,逐渐逐渐改善土壤结构,保证土壤松散、通透,且要保证每块地逐渐逐渐整平,不留垄痕。
4. 完成后续作业。
整地后,还需要继续进行耕培、翻耕、松土等后续作业,保障土壤肥力、通透性和透气性,以便创建理想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在进行后续作业时,应注意不要损坏作物根部,并要及时排除土中杂质。
为什么要进行“秋整地”
秋整地是农村秋季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季管两年的重要环节。
秋整地的项目有深松、翻地、旋耕、耙地、起垄、秸秆根茬粉碎还田等多项作业,它们的作用与好处各有各的不同。
秋整地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
一是深松整地可以建立“土壤水库”,提高耕地的抗旱涝能力。
深松度要达3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能,扩大“土壤水库”容量,可接纳大量的雨水,增强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
据专家测定:表土耕层每加深1厘米,每亩可增加2吨蓄水能力,储存3毫米降雨,若一次降雨40—50毫米,地表也不会有明水。
二是深松整地可以抢农时、增积温,减少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
通过秋季深松整地,达到待播状态,第二年春季可以适时早播,争取有效积温在200℃以上,并且春季寒气散发快,地温高于未整地的地块,有利于作物生长,促早熟,降低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是深松整地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深松能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三项比例,培肥地力,增产10%—20%。
特别是实行连片整地可降低油耗,减少堑沟的耕地损失,大幅度地增加
产出效益。
四是深松整地可以保护耕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看,农民种地忽视养地,土壤耕层逐年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这是关系农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据专家介绍,开成1厘米厚的土层要需很长的时间。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扩大深松面积,减少耕地的风蚀、水蚀。
也可在深松的基础上,实行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又可扩大根茬秸秆还田面积,增加有机质含量。
五是深松整地可以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标准化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
土壤耕作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最初环节。
整地达不到标准,农业标准化就无从谈起。
只有把耕地整好,才具备实现播种、施肥、植保等农业标准化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抓好深松整地,才谈得上农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