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医疗医学)
- 格式:ppt
- 大小:10.31 MB
- 文档页数:47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成份】
鸦胆子油。
【功能主治】
抗癌药。
用于肺癌、肺癌脑转移及消化道肿瘤。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
一次10~30毫升,一日1次(本品须加灭菌生理盐水250毫升,稀释后立即使用)。
【不良反应】
本产品无明显毒副作用,少数患者有油腻感、恶心、厌食等消化道不适的反应。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本品无明显毒副作用,但有少数患者有油腻感,恶心,畏食等消化道不适的反应;如有分层,应停止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贮藏】
密闭,避光,置冷暗处保存。
【有效期】
18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21020639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鸦胆子油最显著的药理作用是抗肿瘤[1],一方面它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常用的治疗肿瘤的药物之一,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常用于肝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癌症的治疗[2]。
另一方面它的原药材却是一种有毒物质,易损害肝肾功能,不可过量[3-4]。
但有学者[5] 使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认为,鸦胆子油乳对肝脏并无毒副作用。
当前,关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抗肿瘤机制的相关研究也较多,有效性已得到普遍认可[6-7],但其不良反应等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较少[8],尚未形成临床用药规范指南或相关影响因素情况下推荐的个性化用药方案。
1 抗癌机制研究文献鸦胆子油抗癌机制研究一般为细胞、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
细胞实验证明鸦胆子油能够抑制Hep G2细胞;鸦胆子油乳对多药耐药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并能明显抑制 TOPOⅡ的活性。
动物实验也证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正常光节律和异常光节律下均有一定抑制肿瘤的作用, 药物在暗相期给药治疗效果更佳。
白冰等[9]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鸦胆子油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鸦胆子油能够使Hep G2细胞和Huh7细胞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周期实验中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细胞凋亡实验中Hep G2和Huh7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比例均有增加,结论是鸦胆子油能够抑制Hep G2细胞(见图1)。
汤涛等[10]通过MTT 法测定鸦胆子油乳体外对敏感和耐药细胞株的杀伤作用;TOPOⅠ介导的负超螺旋 pBR322 解旋反应和TOPOⅡ介导的 kDNA 去连环反应检测鸦胆子油乳对TOPOⅠ和TOPO Ⅱ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鸦胆子油乳浓度为 0.025 g/L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 K562/ A02、MCF-7/ ADM 和KB/ VCR 等细胞的耐药性。
鸦胆子油乳能抑制 TOPOⅡ酶活力,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加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齐锦宏, 张丽珍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肿瘤科(476600)【摘要】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11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分割剂量,DT60~66GY,治疗组放疗开始时每日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20~30ml 静滴,疗程30天。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RR)63.93%,对照组有效率(RR)42.8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KPS评分增高比例57.4%,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且副作用少,患者耐受性好。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局部晚期食管癌;适形放疗2010年统计资料表明,发病率排在前几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食管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5%以上,而同样的调查资料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前几位是肺癌、胃癌、肝癌,而食管癌排在第4位,由此可见食管癌是发病率高治疗效果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1]。
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已经不能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年龄大,体质差,合并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放射治疗成为主要的,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手段。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为纯中药抗癌制剂,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3年11月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静滴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47~78岁,中位年龄61.8岁。
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有可测量的病灶,其中鳞癌97例,腺癌13例。
入组患者KPS≥60分,均能进流质以上饮食,辅助检查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手术适应症或家属拒绝手术治疗。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表1。
4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8 No.12·医院药学·中药鸦胆子是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苦寒、有小毒。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鸦胆子抗肿瘤作用明确,抗肿瘤有效成分主要是苦木苦素类和鸦胆子油类。
精制鸦胆子油与精制豆磷脂、甘油及注射用水按一定工艺制成的水包油型乳剂即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其作为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广泛[1]。
文献研究表明鸦胆子油乳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周期分布、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破坏肿瘤细胞结构、逆转多药耐药等多种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起到抗肿瘤作用[2-3]。
为规范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了解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应用情况,本文对我院2019年1月~6月使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院2019年1月~6月所有使用了鸦胆子油乳的出院患者电子病历资料。
1.2 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患者的住院号、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疾病(肿瘤发生部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用法用量、稀释溶媒、使用天数、使用前后的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是否与化疗药物联用等资料,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分类、统计及分析。
点评依据参考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说明书、卫生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4]、《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5]等资料。
2 结果2.1患者年龄、性别及使用情况2019年1月~6月我院共有242例出院患者使用了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其中男163例(67.4%),女79例(32.6%),年龄38~85岁,平均(63.6±8.9)岁。
2.2肿瘤发生部位242例患者肿瘤发生部位不同,其中消化道肿瘤117例(48.3%),包括食管癌17例,胃癌26例,胰腺癌9例,胆管(囊)癌8例,肝癌17例,结肠癌40例;肺癌92例(38.0%);乳腺癌12例(5.0%);妇科肿瘤8例(3.3%),包括卵巢癌3例,子宫颈癌3例,子宫内膜癌2例;胸腺肿瘤5例(2.1%);其它肿瘤8例(3.3%),包括肾恶性肿瘤4例,淋巴管肿瘤3例,鼻咽部肿瘤1例,详见表1。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及意义。
方法将130例进展期胃癌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对照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治疗前后疗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度。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t=2.33、3.45,p>0.05);两组治疗后(t=4.30、5.02,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药物、器械及试剂盒来源①对照组注射用奥沙利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 mg/支;国药准字h20000337);注射用亚叶酸钙(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1 0.1 g/支);替加氟(齐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0033294 0.2 g/支);观察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浙江九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3831、20 ml/支)。
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试剂盒(上海将来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③癌胚抗原(cea)试剂盒(上海将来生化试剂有限公司)。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3 h,第1天;注射用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5天;替加氟15~20 mg/kg,静脉滴注2~3 h,第1~5天。
每3周重复1次, 2个周期后进行对比试验。
以上药物均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20 ml/d,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配制,三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所有入组患者治疗期间不采用其他抗肿瘤药物。
1.2.3 观察方法及项目入院后抽取静脉血5 ml送检,治疗2个周期后抽取静脉血5 ml送检,elasa法检测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参照who恶性肿瘤疗效标准,判定两组治疗后疗效、参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判定治疗期间两组药物毒性反应度。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解 丹,尹寿祥,姜 鹏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摘 要:目的 分析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检索1990年1月—2016年9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医药数据库,下载关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ADR的文献报道,并结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上报的4例ADR,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共收集到76例ADR病例,其中老年患者多见,男性居多(61.84%),用药各时段均可发生ADR,最主要的表现为过敏反应(27.71%)、消化系统损伤(26.51%)和皮肤及其附件损伤(19.28%)。
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会引起多种ADR,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该药的合理使用及临床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76 (2017) 02- 0258 -04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17.02.025Literature analysi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Brucea Jananica Oil InjectionXIE Dan, YIN Shou-xiang, JIANG Pe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Peoples Hospital of Ma Anshan City in Anhui Province, Ma′anshan 243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nduced by Brucea Jananica Oil Injectio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ational use in clinic. Methods With retrospective case study, analyzed ADR induced by Brucea Jananica Oil Injection, which were searched from revelent domestic pharmaceutical database from January 1990 to September 2016. Results Totaliy 76 cases were collected, and most were middle-aged and aged patients. Males patients were more than female patients (61.84%). ADR appeared in every period. The main ADRs of Brucea Jananica Oil Injection were allergic reactions (27.71%), digestive system damage (26.51%), and skin and accessories damage (19.28%). Conclusion Brucea Jananica Oil Injection can induced various ADR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Rs wa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factors. Clinical monitoring should be enhanced, so as to ensur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edication.Key words: Brucea Jananica Oil Injec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literature analysis; safety of medication鸦胆子油是鸦胆子的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亚油酸,临床常用制剂包括口服乳剂、软胶囊及注射液3种剂型[1]。
鸦胆子油经动物和人体实验,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可见药液的小油滴与癌细胞有较好的亲合力,癌周粘附时间长,在体内有定向分步的作用,为其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所和潴留,使肿瘤药物在该处有较高的浓度。
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对癌细胞的G1、S、G2期均有一定的损伤或抑制作用,抑制癌细胞DNA合成,因而可能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除直接杀伤癌细胞外,对维持人正常代谢功能的骨髓有保护和升高白细胞作用,在体内分布比较广,主要从尿和粪便中排泄,24小时排出46%。
主要用于治疗肺癌及肺癌脑转移、消化道肿瘤等。
由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主要成分为油酸,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
新型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不仅外源毒性低,乳剂“粒度”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um)(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739-97其最大粒度不超过15um),稳定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1.鸦胆子油乳(包括注射液和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油酸,它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TOPOII)活性,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
2.鸦胆子油乳对肿瘤癌细胞具有选择性,即选择性破坏癌细胞膜和线粒体等膜性系统,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对正常细胞无损害。
3.鸦胆子油乳对肿瘤癌细胞具有靶向性,用药后药物浓度集中,并与癌细胞具有特异性紧密的亲和力。
4.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
5.它具有促进骨髓干细胞的造血功能作用。
乌骨藤神奇的“乌骨藤”“乌骨藤”是产于西南云贵高原地区的珍贵藤科植物药材,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收载《滇南本草》等中药名典,由于其药用价值极高,被当地人奉为治病的“神藤”。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研究所在对“乌骨藤”进行了长达10年的药理研究后发现:“乌骨藤”中含有一种神秘的抗肿瘤物质——乌骨消癌素(C21-甾体甙和乌骨总碱),它可以对肿瘤细胞分裂的根源——微管排列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能阻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而切断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