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河南省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河南省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河南省新郑市高产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 知 【法规类别】污染防治 【发文字号】商政[2017]30号 【发布部门】商丘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6.28 【实施日期】2017.06.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商政〔2017〕3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6月28日 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全国重

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商丘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由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土壤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为切实保护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2017〕13号)精神,结合商丘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市场驱动、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城乡美、生态好、百姓富的魅力商丘提供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 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2019年河南省新郑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河南省新郑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游乐园 1.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mièyìrán kān cèqiào b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īxiào suìdào miǎo shìsùxi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火眼金睛,这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征服白沫愉快 B.情趣照跃单调 C.激荡动荡阻止 3.用“静”字组词填空。 ①家长会结束了,但大家的心却久久不能________。 ②我和爸爸一起漫步在________的林间小道上。 ③冬天的夜晚,乡村里格外________。 ④图书室里,大家都沉浸在书海,________极了。 ⑤遇到紧急情况,我们首先应当________,千万不要慌张。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帐篷一________轮船一________海风一________围巾 一________山羊一________荒岛一________破帆一________火柴 一________星星一________拖鞋一________火光一________墙壁 5.读下面的句子,用加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就像绿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鹿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

土壤养分

西南林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10届) 题目:澜沧江中游典型植被土壤养分特征研究教学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2006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副教授) 评阅人

澜沧江中游典型植被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摘要: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和营养元素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澜沧江中游典型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分析,对该区域4种不同森林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4种典型的植被群落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林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比较。并对不同森林类型植被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定与分析,在获取大量土壤养分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不同典型植被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养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种养分的变化规律也不一致;不同海拔同一种森林类型下的土壤养分也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差异明显;枯落物对土壤养分有一定的影响等。通过探讨植被类型、海拔、土壤类型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改进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应经营技术,提高林分的生产力提供依据,更为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恢复提供依据。关键词:植被;土壤养分;澜沧江 英文摘要

目录(目录字体太小) 目录 (3) 1前言 (4) 1.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7) 2.1研究区概况 (7) 2.2 研究方法 (8) 2.2.1样品的采集 (8) 2.2.1测定项目和方法 (10) 3 结果分析 (12) 3.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 (12) 3.2不同海拔常绿阔叶林的养分状况 (14) 3.3同一海拔不同植被类型的养分状况差异 (15) 3.4 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16) 4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指导教师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研问卷模板】关于河南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和治理措施研究的问卷调查

【调研问卷模板】关于河南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和治理措施研 究的问卷调查 1. 您的年龄区间为? 10岁以下 10-20岁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60岁 60岁以上 2. 您的居住地点为? 城市 农村 3. 您的职业为? 农民 工人 养殖户 学生 环保工作人员 4. 您在河南省居住的时间? 10年以下 10-20年 20-30年 30年以上

5. 您了解土壤污染种类吗? 非常了解 了解 较少了解 不了解 6. 您觉得本地土壤污染情况如何? 没有污染 较轻 较严重 严重 没注意 7. 您认为本地当前主要的土壤污染类型是?有机废料 无机废料 污水污染 生活固体垃圾 8. 您平时有没有向田边倾倒垃圾? 经常 偶尔一次 从来没有 9. 本地养殖场的废物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沼气利用 自己找地方倾倒 不经处理直接还田 10. 当地的农业产量近几年来有无下降趋势?

无明显变化 有轻微下降 有大幅度下降 有上升趋势 11. 您对国家出台的“土十条”政策有无了解? 没听说过 听说过有一些了解 很了解 12. 本地是否开展过“土十条”的学习? 从来没有 有过吧?不是很清楚 开展过 13. 本地政府或环保局针对土壤污染是否提出相关条例和应对措施? 没有提出或不了解 做出措施但成果较小 做出措施且成果显著 14. 您平时有没有关注过土壤污染或其危害的相关报道? 从来没有 些许关注 很关注 15. 您对于土壤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是什么看法? 没什么影响 有影响但很小 有很大的影响

16. 您对于土壤保护的知识是否了解? 不了解很少关注 了解一点 很了解 17. 您身边有无发生由土壤污染引起的影响甚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 有,比较严重 有,但不严重 没有 18. 您知道的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生物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 19. 如果政府或者其他公益组织在当地举行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讲座,您会参加吗? 一定会 应该会 视情况而定 不想参加 20. 您认为村委会在本地土壤保护方面应该怎么做? 改变村民随意处理垃圾的行为 帮助村民学习土壤保护与治理的知识 制定保护土壤的一定措施 21. 您觉得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治理土地污染?

土壤养分分级

土壤养分分级 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其含量的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第二次土壤普查,对北京市土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养分调查测定工作,获取了大量的农化分析结果,涉及的样品约有13000多个,对全市土壤养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但由于土壤速效养分具有易变的特性,其中氮素养分变化相对磷钾的变化要更大些,土壤氮素需要适时监控,进行养分的及时调控,磷钾养分一般采用衡量监控,指导养分管理,一般3-5年进行一次即可,因此土壤养分氮素状况的调查可更密集一些,磷钾的相对少些。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级标准将土壤养分划分为六级: 表1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很高高中等低很低极低 >44-33-22-11-0.6<0.6 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2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项目有机质 %全氮 % 速效氮 PPM 速效磷 PPM(P2O5) 速效钾 K2O 级别含量 1>4>0.2>150>40>200 23~40.15~0.2120~15020~40150~200 32~30.1~0.1590~12010~20100~150 41~20.07~0.160~905~1050~100 50.6~10.05~.07530~603~530~50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黄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下面就从其分布,性质,利用改良这几个方面一一介绍, (一)黄棕壤: 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河南省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 性质:脱盐基酸化和弱脱硅富铝化,体现过渡特点。粘化作用明显:形成大量粘粒并产生明显淋淀粘化,形成粘化层(Bt)。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大,自然植被下的表土层为20~40g/kg,耕地土壤表层一般仅10g/kg左右。 利用改良:黄棕壤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丘陵区还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于稻、麦、棉和油料等作物的生长。黄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防止内涝,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土壤。地形平缓多为农耕地,山地黄棕壤则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利用上应注意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低山丘陵荒地的上半坡土层浅薄,可栽植耐瘠的马尾松、刺。槐、山杨和桦木等,下半坡和坡麓土层较深厚,可以发展栓皮栎、麻栎、杉木等,也可辟为茶园或栽植油茶、油桐、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二)黄褐土: 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其地域范围大致在秦岭-淮河以南至长江中下游沿岸,与黄棕壤处于同一自然地理区域。据统计,黄褐土的面积为5714.6万亩,以河南和安徽的面积最大,其次为陕南、鄂北、江苏和川东北;在赣北九江地区沿长江南岸丘岗地也有小面积分布,这是黄褐土分布的南界。黄褐土分布在北亚热带湿润的东部(江北区)和半湿润的西部(秦巴区)地区。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4-16℃,年平均降水量760-950毫米,由西向东逐增。降水季节多集中在高温期的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河南省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南麓与沙河一线以南至桐柏-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多为海拔在300m以下的岗丘和沿河阶地。信阳市区、信阳县、光山、商城、息县、罗山、潢川、淮滨、固始、卢氏、项城、漯河市区、郾城、舞阳、南阳市区、镇平、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方城、叶县、桐柏、唐河、社旗、新野、邓州、驻马店市区、西平、遂平、确山、泌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鲁山、舞钢。 性质: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具有相似的形成特点。黄褐土由黄土状沉积母质发育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弱富铝化土壤。粘粒Ki为3.0左右。盐基饱和度高,呈中性、微碱性反应。A层:pH5.5~6.5 ,C层:pH在7.0以上。黄褐土的淋淀粘化作用强,粘聚层(Bt)厚,一般甚在50厘米以上,至形成粘盘层。 利用改良:黄褐土因土质粘重,结构紧实僵硬,胀缩性强,耕性和通透性差,土壤不耐旱涝。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的现状及发展 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 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总数量,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就业人员总数量,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郑州新郑市人口及就业人员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于污水、废气、垃圾等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污染,而对于具有隐蔽性的土壤污染却很难察觉。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壤污染产生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壤污染污染源措施 一、土壤污染概述及现状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而农村土壤污染则指农村区域内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受到污染。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到2013年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到严重污染。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土壤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二、土壤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大气污染土壤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生活取暖排出的有毒气体,它的污染面大、覆盖范围广,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废气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大气和水滴中转化为硫酸、硝酸等随雨雪落地,形成酸雨。酸雨不仅直接腐蚀农作物,而且降低土壤缓冲能力;二是固体颗粒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二)废水污染土壤 使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农田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尤其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N、P、K等成分的肥效使农作物增产,因此大量农村农田灌溉用水来自于污水。但是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酚、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它们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在灌溉渠中形成污染带。 (三)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污染土壤 化肥及农药的使用能大大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但是氮、磷等化学肥料的长期大量使用却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致使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生物残体和牲畜排泄物对土壤的污染 1、我国农村有大量的散养或小规模集中养殖牲畜的现实状况,由于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数据研究报告 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重要指标即年末总户数,年末总人口数量等,把握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和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占全省年末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郑州新郑市年末总户数同全省年末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郑州新郑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摘要:从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做了阐述,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发展及不足。通过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方法的分析,认为结合GIS的地统计学方法是现在应用最多的方法。从近年来报道的文献可以知道现在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主要分为:第一,对土壤中各养分的变异度的研究;第二,对土壤养分变异原因的研究。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方法 The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for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 Huang Hai-lv Teacher:Fan Yan-min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tudy i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 about study methods and content , Research methods for analysis,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inadequate from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Think the combination that GIS and Geostatistics method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 through analysis for study methods from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 Know from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the study i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 main divided into: First,the study to variability for each nutrient in soil; Second, the study to the cause of variability for soil nutrient. Key words : soil nutrient; Spatial variability; Research Methods 土壤学家将土壤特性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属性称为土壤特性的空间变 异性。土壤特性的变异性普遍存在,并且情况比较复杂。成土母质、地形、人类活动等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均有较大影响,但在特定区域内,由于气候条件等比较一致,经过长期比较一致的种植和管理后,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将趋于缓和,即由于母质差异等引起的空间变异逐渐减小[1]。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是指的在一定区域内,同一时间,不同点的土壤特性存在着的明显差异性。土壤是一个生命连续体,土壤特性在空间分布上既表现出地质结构特性又表现出统计学的随机特性,因此,土壤属性是区域化变量。土壤养分与作物生产力、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土壤质量变化最基本的表征和核心研究内容。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对植物的生长起关键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植被生长发育。空间变异是土壤本身存在的一种自然特性,认识土壤空间变异对于评价和有效地利用土壤,开展精准农业实践都是十分重要的。 1研究方法 1.1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 以往人们在做田间试验时,常常沿用Fisher 创立的古典统计方法,即研究人员先在田间选择一块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地,将之划分成若干小区,然后随机地布置各种不同处理的试验,每个试验至少要有三个重复,以减少随机因素对试验处理的影响。由于气候因素影响,一个试验通常需几个周期或几年,以便从中找出代表性年分的典型数据,然后进行常规统计分析,计算试验数据的均值、方差,以及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得出试验的最终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在样本少、材料多样和环境多变情况下获取最多的信息,因此我国的大多数土壤工作者至今仍沿用这种方法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但其严重缺陷就是,实际中土

以临空产业为主导河南新郑主动融入中原都市圈

2019年1月2日 以临空产业为主导 河南新郑主动融入中原都市圈 在“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大格局下,河南省新郑市经济结构与产业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调整内因。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研后认为,县域产业发展既要巩固和提高自身实力,也要注重区域的协同发展。新郑市在巩固传统三大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塑造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服从于郑州城市总体城市发展规划,主动承接郑州机场临港产业辐射,以做好空港经济的配套、服务和支持为主体功能,从而确定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平稳增长。

目录 一、以传统产业为根基,积极谋划临空临港经济 (2) (一)新郑市“三城”发展定位 (2) (二)全力打造“3+3”产业格局 (3) (三)积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 (4) (四)确立以临空拉动为核心的产业路线 (6) 二、新郑市产业发展中的困难与瓶颈 (7) (一)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7) (二)产业结构不优,有龙头无集聚 (8) (三)区域联动不足,互联互通存在短板 (9) 三、新郑市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10)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 (11) (二)紧扣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投资结构 (11) (三)省市级牵头,建立空港经济协同机制 (12)

以临空产业为主导 河南新郑主动融入中原都市圈 近几年,河南省新郑市深入实施“融入大郑州、融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承接郑州产业辐射”的“双融入、双承接”发展战略,以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为统揽,以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郑州南部生态绿城建设为载体,全面加快新郑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步伐。 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规划,新郑市在201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分别位居第40、37位,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蝉联全省县市首位,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2018年12月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8)》中,新郑市排名第40位。 在“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大格局下,新郑市经济结构与产业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调整内因。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调研后认为,县域产业发展既要巩固和提高自身实力,也要注重区域的协同发展。新郑市在巩固传统三大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塑造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服从于郑州城市总体城市发展规划,主动承接郑州机场临港产业辐射,以做好空港经济的配套、服务和支持为主体功能,从而确定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平稳增长。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生产总值合计,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综合情况和人均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合计指标分析 (3) 一、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合计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生产总值合计现状统计 (3) 三、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合计占全省生产总值合计比重统计 (3) 四、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合计(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合计(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生产总值合计(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生产总值合计(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郑州新郑市生产总值合计同全省生产总值合计(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郑州新郑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郑州新郑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郑州新郑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郑州新郑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郑州新郑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西南土壤污染问题梳理

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污染地块、受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东北老工业基地 (1)土壤污染状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生产煤炭、钢铁和石油。其中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黑龙江以石油和煤炭为重。由于长期进行重工业、采矿及石油开采活动,使得重金属、石油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长期累积,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严重的土壤问题。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重工业分布密集且类型较多,其由于工矿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工业冶炼与采矿区土壤污染。开采于1972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的辽河油田周边土壤中石油含量为4789.86-32491.31mg/kg,是国家农业标准临界值(500mg/kg)的9.6-65倍。辽宁省东部山区岫岩、宽甸、凤城3个县重污染区占30.05%,中污染区域占29.42%,主要原因是当地受到高度频繁的采矿和冶炼活动影响。辽宁葫芦岛八家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镉(Cd)超标率达100%,铅(Pb)超标率达66.7%;丹东市青城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铅(Pb)超标率达到66.7%。二是城市典型工业区土壤污染。城市典型工业区的大部分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史较长,“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高且种类繁多,城市土壤环境作为大气、水体和固体废物重污染物的重要受纳体,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在土壤中长期滞留。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周围土壤表层土壤(0-20cm)中镉(Cd)、铅(Pb)、铜(Cu)和锌(Zn)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的74.92,2.27,4.07和3.15倍,土壤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下面整理了新郑风景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郑市名胜古迹盘点新郑风景名胜古迹1:黄帝故里黄帝故里,为有熊氏少典及轩辕黄帝的故有熊之国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少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河南省新郑市古为有熊国,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

有熊,初制冕服。 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西汉年间,为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 明朝,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在祠前建轩辕桥。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 《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20世纪90年代后,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至今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被评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我国土壤污染问题

关于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总超标率仅16.1% 威胁食品安全 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为新疆某地的一处农田采用机械回收田地里的塑料残膜。汪铁锁摄在我国一些重金属排放大省,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对农田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图为湖南省临武县三十六湾被重金属污染的田地。资料图片 福建省安溪县最近建立了国内首个乡镇茶园“土壤医院”,“医生”对茶农送来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据此开出“处方药”,指导施肥和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茶叶品质。 河南省济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卢一富近几年来也一直忙于为土壤做“治疗”。自2011年底至今,他在当地一家铅冶炼企业周边开展了小规模的污染农田修复试点项目,调查并治理了约17亩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在这些农田里,铅、砷、镉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浓度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土壤确实“生病”了。 根据日前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从点位监测来看,我国土壤总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其中耕地点位超标率更高达19.4%,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过去数十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土壤环境的损害,至此明确地显露出来。而在此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期间,间或爆出的“镉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也为我国土壤污染与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不过,早在此次调查之前,全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一些地区,已开展了为数不少的农田土壤修复实验。在修复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和数据,将为即将开展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支持。 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诊治”已经拉开了大幕。 土壤污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随着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其实在三四十年之前,我国农业还是一个创造正外部性的行业。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因为和自然性状直接结合,是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农业生产除了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之外,也带来了第二重正外部性:保障食品安全。 “那时候几乎听不到类似今天这么多的食品不安全事件,或者叫食品质量事件。”温铁军说。 但如今,上述两重正外部性已逐渐消失。农业生产不但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也因此产生了越来越严峻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根源在于土壤。随着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 “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比如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也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中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严重超标。 农业生产活动也成为了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比如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也导致了耕地土壤污染。

农村土壤污染现状

农村土壤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农村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国至少有1 300 万hm2~ 1 600 万hm2 耕地受到农药污染, 约占全国耕地的10% 以上, 污水灌溉污染耕 地216. 7 万hm2 , 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 3 万hm2 , 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 200 万t,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 亿元。 2. 1农业土壤中肥料(主要为N, P) 元素的污染 与城市土壤的污染有所不同的是, 农业土壤中无机肥料元素 的污染最为严重。由于农业土壤长期使用肥料, 致使农业土壤中 积累最多的污染因素为肥料元素, 即N, P 及其营养盐的累计。大 量的肥料残留造成土壤酸化的加速, 破坏原有土壤结构, 导致土 壤盐渍化。尤其是超量使用氮肥, 造成农业保护土壤的次生盐渍 化问题的加重。 2. 2农业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中的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镉( Cd) 、汞( Hg) 、铬( Cr) 、铅( Pb) 、铜( Cu) 、锌( Zn) 等重金属和砷( As) 、硒( Se) 、氟( F) 等非金属 物质。2001 年国家环保局对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4 个! 菜篮 子?工程试点城市一些区域的种植生产基地的砷、汞、铅、镉、铜、滴滴涕和六六六等土壤因子进行的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表明: 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富集, 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只有

84. 9%。 北京某些地区, 30 个土壤、水质监测点位中有5 个监测点位 菜田耕层土壤中汞含量超标, 超标率为16. 7%, 最大超标倍数为 3. 1 倍; 天津市11 个土壤、水质监测点位中有3 个监测点位超标。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 在约140 万hm2 的污水灌 区中, 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 8%, 其 中轻度污染的占46. 7%, 中度污染的占9. 7%, 严重污染的占 8. 4%。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伴随着化肥的生产, 有许多重金属 被引入肥料中, 从而进入农田土壤。以磷肥为例, 磷肥的生产原 料为磷矿石, 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 和As, 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 程还会带进其他重金属Cd, Hg , As, F, 特别是Cd。另外, 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此外, 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 废水的灌溉, 导致部分重金属进入农田。 2. 3农业土壤的有机污染 造成农业土壤有机污染的, 主要是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 此 外还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杀虫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而农业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与积 累的主要原因是农药的使用。我国农药产量和使用量居世界前 列, 1997 年农药总产量为66. 6 万t, 使用量131. 2 万t, 平均用量为14 kg/ hm2, 比发达国家高出1 倍, 但利用率不足30%。农药的大量使用, 虽然对病虫害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但那些未发挥

土壤养分状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养分状况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烟草在线专稿土壤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生态条件之一,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宜种烟具有良好结构和肥力状况的土壤是提高烟叶品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土壤养分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微量元素以及土壤PH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旨在探明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为生产优质烤烟提供理论基础。 1.土壤有机质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不仅含有各种营养元素,而且还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源,对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调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可耕性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香气质、香气量,减少杂气和刺激性[1-8]。种植烤烟适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北方烟区为10-20g/kg[8-10],南方烟区为15-30g/kg[8,11]。我国对主要植烟土壤养分普查结果表明,黄淮烟区、中南和西南烟区、两湖和东北烟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4、27.0、33.0g/kg[10]。因此,在黄淮烟区应适当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或采用秸杆还田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但不增加土壤有机氮的含量;在一些有机质偏高的烟区,当季少施或不施有机肥,或将有机肥施用在烟草的前茬作物上,既能够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还能保证在烤烟生长过程中能很好地控制土壤氮素的矿化[10]。 2.土壤氮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土壤中的氮素是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异很大,我国农田耕层平均全氮含量为1.05g/kg。碱解氮作为土壤有效氮指标常被采用,与土壤全氮呈正相关[12]。适宜种植优质烤烟地区土壤全氮0.076-0.168%,速效性氮45-135g/kg[8,12]。在土壤含氮量较高的植烟区常常因为土壤供氮能力过强,导致烟株生长旺盛,叶片较厚,主脉变粗,含氮化合物增多,品质变劣。因此,在这类土壤上种植烤烟要注意控制氮素的施用量。 3.土壤磷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磷是烤烟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虽然烤烟对磷的需求量不大,且磷素在整个生育期的吸收较均匀,但磷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4,7,9]。磷素不足时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烟叶香吃味下降;磷素过多时,烟株生长浓绿,烤后叶片过厚变脆,油分差、僵硬。也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磷素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7]。适宜种植烤烟的土壤全磷含量为0.60-1.83g/kg,速效磷含量为10-35g/kg[4,8,10]。目前,我国28.7%植烟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低于10g/kg,处于非常却磷的状态,另有33.2%的土壤速效磷在10-20g/kg之间供磷丰富的土壤仅占38.1%[10]。在制定烟草专用肥配方时,还需要根据各地土壤供磷能力的实际情况和土壤速效磷的变异状况,有针对性调整肥料配方中磷的含量。 4.土壤钾含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