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题库

《结构化学》第四章习题

3001 H 2+的H ?= 21?2- a r 1 - b r 1 +R

1, 此种形式已采用了下列哪几种方法: ------------------------------ ( )

(A)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B) 单电子近似

(C) 原子单位制 (D) 中心力场近似

3002 分析 H 2+的交换积分(β积分) H ab 为负值的根据。

3003 证明波函数 ()()()

()b a b a ψψψψψψS S s 1s 121u s 1s 121g 221221--=++=

是相互正交的。

3004 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 )

(A) 等于真实基态能量

(B) 大于真实基态能量

(C) 不小于真实基态能量

(D) 小于真实基态能量

3006 什么叫分子轨道?按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做了哪些近似以后才有分子轨道的概念?

这些近似的根据是什么?

3007 描述分子中 _______________ 空间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称为分子轨道。

3008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中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B)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

(C)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

(D)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

3009 试述由原子轨道有效地形成分子轨道的条件。

3010 在 LCAO-MO 中,所谓对称性匹配就是指两个原子轨道的位相相同。这种说法是

否正确?

3011 在LCAO-MO 方法中,各原子轨道对分子轨道的贡献可由哪个决定:

----------------- ( )

(A) 组合系数 c ij (B) (c ij )2

(C) (c ij )1/2 (D) (c ij )-1/2

3012 在极性分子 AB 中的一个分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在 A 原子的φA 原子轨道上出

现的概率为80%, B 原子的φB 原子轨道上出现的概率为20%, 写出该分子轨道

波函数 。

3013 设φA 和φB 分别是两个不同原子 A 和 B 的原子轨道, 其对应的原子轨道能量为

E A 和E B ,如果两者满足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 原则可线性组合

成分子轨道 = c A φA + c B φB 。对于成键轨道, 如果E A ______ E B ,则 c A ______ c B 。

(注:后二个空只需填 "=" , ">" 或 "等比较符号 )

3014 两个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两个分子轨道。在能量较低的分子轨道中,能

量较低的原子轨道贡献较大;在能量较高的分子轨道中,能量较高的原子轨道贡献

较大。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3015 凡是成键轨道都具有中心对称性。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3016 试以 z 轴为键轴, 说明下列各对原子轨道间能否有效地组成分子轨道,若可能,

则填写是什么类型的分子轨道。

3017 判断下列轨道间沿z 轴方向能否成键。如能成键, 则在相应位置上填上分子轨道

的名称。

3018 AB 为异核双原子分子,若φA yz d 与φB y p 可形成π型分子轨道,那么分子的键轴为____轴。

3019 两个原子的 d yz 轨道以 x 轴为键轴时, 形成的分子轨道为--------------------- ( )

(A) σ轨道 (B) π轨道 (C) δ轨道 (D) σ-π轨道

3020 若双原子分子 AB 的键轴是z 轴,则φA 的 d yz 与φB 的 p y 可形成________型分子

轨道。

3021 现有4s ,4p x ,4p y ,4p z ,32d z ,3 d 22y x -,3d xy ,3d xz ,3d yz 等九个原子轨道,若规

定z 轴为键轴方向,则它们之间(包括自身间)可能组成哪些分子轨道?各是何种分

子轨道?

3022 以z 轴为键轴,按对称性匹配原则, 下列原子轨道对间能否组成分子轨道?若能,

写出是什么类型分子轨道,若不能,写出"不能",空白者按未答处理。

3023 若以x 轴为键轴,下列何种轨道能与p y 轨道最大重叠?-------------------------- ( )

(A) s (B) d xy (C) p z (D) d xz

3024 以 z 轴为键轴,下列"原子轨道对"之间能否形成分子轨道?若能,写出是什么轨

道,若不能, 画"×" 。

原子轨道对 分子轨道

p z ─d xy

p x ─d xz

d 22y x -─ d 22y x -

2d z ─2d z

p x ─p x

3025 CO 分子价层基组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磁性________________。

3026 在 z 方向上能与 d xy 轨道成键的角量子数 l ≤2 的 原子轨道是 ____________ ,

形成的分子轨道是_________轨道。

3027 在 x 方向上能与 d xy 轨道成键的角量子数l ≤2 的原子轨道是 ______ _______ 。

3028 写出N 2分子的基态价电子组态及其键级,说明原因。

3029 用分子轨道表示方法写出下列分子基态时价层的电子组态:

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30 写出N 2基态时的价层电子组态,并解N 2的键长(109.8?pm)特别短、键能(942 ?

kJ ·mol -1)特别大的原因。

3031 写出下列分子的分子轨道的电子组态(基态), 并指明它们的磁性。

O 2 , C 2

3032 C2+的分子轨道为_________________,键级___________________;

HCl 的分子轨道为________________,键级___________________ 。

3033 按照简单分子轨道理论:

(1) HF 分子基组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级_______________,磁性________________。

(2) O2-离子基组态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级_______________,磁性________________。

3034 Cl2分子的HOMO 是_______________,LUMO 是_________________。

3035 写出CN-的价电子组态及键级。

3036 CF 和CF+哪一个的键长短些。

3037 请写出Cl2,O2+和CN-基态时价层的分子轨道表示式,并说明是顺磁性还是反磁性。

3038 下列分子或离子净成键电子数为1 的是:-------------------------- ( )

N +(E) Li2

(A) He2+(B) Be2(C)B2+(D)

2

3039 下列分子中哪一个顺磁性最大:-------------------------- ( )

(A) N2+(B) Li2(C) B2(D) C2(E) O2-

3040 写出NF+的价电子组态、键级和磁性。

3041 下列分子的键长次序正确的是:-------------------------- ( )

(A) OF-> OF > OF+(B) OF > OF-> OF+

(C) OF+> OF > OF-(D) OF- > OF+> OF

3042 OF,OF+,OF-三个分子中,键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043 比较下列各对分子和离子的键能大小:

N2,N2+( )

O2,O2+( )

OF,OF-( )

CF,CF+( )

Cl2,Cl2+( )

3044 CO 是一个极性较小的分子还是极性较大的分子?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3045 OH 基的第一电离能是13.2?eV ,HF 的第一电离能是16.05?eV ,它们的差值几乎与O原子和F原子的2p 轨道的价轨道电离能之间的差值相同,请用分子

轨道理论解释这个结果。

3046 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OH 基的结构。

(1) 写出OH 基的电子组态并画出能级图;

(2) 什么类型的分子轨道会有未成对电子;

(3) 讨论此轨道的性质;

(4) 比较OH 基和OH-基的最低电子跃迁的能量大小。

3047 HF 分子以何种键结合?写出这个键的完全波函数。

3048 已知H 原子的电负性为2.1 ,F 原子的电负性为4.0 ,H2的键长为74 pm ,F2的键长为142 pm 。现由H 原子和F 原子结合成HF 分子,

(1) 写出HF 分子的电子组态;

(2) 利用共价半径及电负性差值计算HF 分子的键长。

3049 在C2+,NO,H2+,He2+等分子中,存在单电子σ键的是______________ ,存在三电子σ键的是______________ ,存在单电子π键的是______________ 。存在

三电子π键的是______________ 。

3050 用分子轨道理论预测N22-,O22-和F22-能否稳定存在?它们的键长与其中性分子相对大小如何?

3051 用分子轨道理论预测N2+,O2+和F2+能否稳定存在;它们的键长与其中性分子相对大小如何?

3052 用分子轨道理论估计N2,O2,F2,O22+和F2+等是顺磁分子还是反磁分子。

3053 判断NO 和CO 哪一个的第一电离能小,原因是什么?

3054 HBr 分子基态价层轨道上的电子排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55 下列分子的正离子和中性分子相比,解离能的大小如何:

N2,NO,O2,C2,F2,CN,CO

3056

(1) 写出O2分子的电子结构,分析其成键情况,并解释O2分子的磁性;

(2) 列出O22-,O2-,O2和O2+的键长次序;

(3) 有三个振动吸收带:1097 cm-1,1580 cm-1和1865 cm-1,它们被指定

为是由O2,O2+和O2-所产生的,指出哪一个谱带是属于O2+的。

3057 下列分子中,键能比其正离子的键能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能比其负离子的键能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2,NO,CN,C2,F2

3058 下列各对中哪一个有较大的解离能:Li2与Li2+;ㄧ与C2+;O2与O2+;与F2+。

3059 O2的键能比O2+的键能_____________ 。

3060 说明H2+的键长比H2长,而O2+的键长比O2短的原因。

3061 用紫外光照射某双原子分子,使该分子电离出一个电子。如果电子电离后该分子的核间距变短了,则表明该电子是:-------------------------- ( )

(A) 从成键MO 上电离出的

(B) 从非键MO 上电离出的

(C) 从反键MO 上电离出的

(D) 不能断定是从哪个轨道上电离出的

σ时,它出现在键轴上距某一氢40 3062 求H2+分子中的电子,当处于成键轨道

s1

pm 处的两点M 和N 上的概率密度比值。

σ=N (e0/a r a-+e0/a r b-)

(已知键长为106pm,a0=52.9pm,

s1

3063

σ时,它出现在键轴上距某一氢原子40 pm 求H2+分子中的电子处于反键轨道*

s1

处的两点M 和N 上的概率密度比值。

σ=N(e0/a r a--e0/a r b-)

(已知键长为106?pm,a0=52.9 pm,*

s1

σ,它出现在距其中一个氢原子22.4 pm ,距3064 求H2+分子中的电子处于成键轨道

s1

键轴10.0 pm 处的概率密度。

已知:键长r=106.0 pm,a0= 52.9 pm。

σ= N(e0/a r a-+ e0/a r b-) ,

s1

N = 8.210×10-4?pm-3/2。

3065 试写出在价键理论中描述H2运动状态的、符合Pauli 原理的波函数,并区分其单态和三重态。

3066 H2分子的基态波函数是:-----------------------------( )

(A) 单重态(B) 三重态(C) 二重态(D) 多重态

3067 在价键理论中,H2基态双电子轨道─自旋完全波函数为_____________ 。

3068 试述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对基态H2分子的轨道部分波函数的表达式,说明它们间的主要差别。

3069 写出氢─氦离子体系[He─H]+中电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

[用原子单位表示]

3070 分子光谱是由分子的______________ 能级跃迁产生的。其中,远红外或微波谱是由_______________ 能级跃迁产生的;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带是由

_______________ 能级跃迁产生的;紫外可见光谱带是由_____________ 能级跃

迁产生的。

3071 一个分子的能级决定于分子中电子的运动、原子骨架的平动、振动和转动,将四部分运动的能级间隔分别记为?E e,?E t,?E v和?E r。一般而言,它们的相对大小

次序是:----------------------------- ( )

(A) ?E e > ?E t > ?E v > ?E r

(B) ?E r > ?E v > ?E t > ?E e

(C) ?E t > ?E e > ?E v > ?E r

(D) ?E e > ?E v > ?E r > ?E t

3072 就体系相邻能级间的能级差随量子数的增加而增大、减小和相等的体系各举出一例。

3073

CO2有_____ 种简正振动,_________种简正振动频率,_______种红外活性的正振动频率。

3074

写出CS2分子的四种简正振动方式,哪种振动方式有拉曼活性?哪些振动方有红外活性?

3075

分子H2,HCl,CH4,CH3Cl,CH2Cl2,H2O,H2O2,NH3,NH4Cl 中不示

纯转动光谱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

3076 双原子分子的纯转动光谱相邻谱线间的距离?ν~是多少?为什么相邻谱线间的离相等?

3077 分子H2,HCl,CO2,H2O,CH3CH3,CH4,CH3Cl,N2,N3-中不显示外吸收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 。

3078 假定HCl 分子和DCl 分子键长相同,相应于同一转动能级间跃迁,试推求ν~(HCl)和ν~(DCl)的关系。

3079 作图示出刚性转子转动能级排布。

3080 谐振子的零点振动能是:----------------------------- ( )

(A) 0 (B) 21 h ν (C) h ν (D) 2

3 h ν

3081 用刚性模型处理双原子分子转动光谱,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相邻转动能级差为 2B (J +1)

(B) 相邻谱线间距都为 2B

(C) 第一条谱线频率为 2B

(D) 选律为?J =±1

3082 下列分子中有纯转动光谱的是:--------------- ( )

(A) O 2 (B) (C) H 2 (D) HCl

3083 双原子分子的振─转光谱,P 支的选律是:---------------( )

(A) ?J = +1 (B) ?J = -1

(C) ?J = ±1 (D) 都不对

3084 对溴化氢分子在远红外区测定吸收光谱,得到一系列间距为 16.94 cm -1的谱线。这

种吸收光谱产生于:----------------------------- ( )

(A) HBr 的转动能级跃迁

(B) HBr 的振动能级跃迁

(C) HBr 的平动能级跃迁

(D) 以上三者都不是

3085 在空气中对某样品进行红外分析时, 下述气体中对样品的红外光谱有干扰的是:

----------------------------- ( )

(A) N 2 (B) O 2 (C) CO 2 (D) H 2O

3086 测得一个三原子分子 X 2Y (非环型) 红外光谱有两个吸收谱带,其频率分别为 667

cm -1和 2349 cm -1。

(1) 若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红外吸收谱带, 推定该分子的构型(简单说明理由)

(2) 作图表示出对应于这两种吸收谱带的振动方式

(3) 列举出另外两种实验方法(不必说明实验步骤)以验证你的判断

3087 画出 SO 2的简正振动方式, 已知与三个基频对应的谱带波数分别为:1361,1151,

519 cm -1,指出每种频率所对应的振动,说明是否为红外活性和 Raman 活性。

3088 2, 2', 6, 6'-四烷基代联苯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苯相似, 但 3,3',5,5'-四烷基

代联苯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比苯的波长长得多, 试解释之。

3089 已知一双原子分子的两条相邻的转动光谱线为 a cm -1和 b cm -1 (b >a )。设 a cm -1

谱线是E J-1 →E J 跃迁所产生,则该谱线对应的J 为:----------------------------- ( )

(A) a /(b -a ) (B) (3a -b )/(b -a ) (C) 1 (D) (2a -b )/(b -a ) (E) (2b -a )/(b -a )

3090 由 HF 的纯转动光谱,可以取得的数据是:----------------------------- ( )

(A) 力常数 (B) 化合价 (C) 氢键 (D) 核间距

3091 在讨论分子光谱时, Franck-Condon 原理是指 ______________ 。

3092 已知0~ν(CN -)为 2068.61 cm -1 ,0

~ν(CN +)为 1580 cm -1,μ = 1.0737×10-26 kg 。 求 CN -和 CN +的力常数比 k (CN -)/ k (CN +) 。

3093 HBr 的远红外光谱中相邻两谱线间距为 16.94 cm -1, 求 HBr 的键长。

( 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8,B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9.904 )

3094 根据谐振子模型, 计算 H 35Cl 和 D 35Cl 的:

(1) 振动频率之比 (2) 零点能之比

3095 在 1H 37Cl 气体红外光谱最强谱带的中心处,有一些波数为:2923.74 cm -1,2904.07

cm -1,2863.06 cm -1,2841.56 cm -1的谱线,其中,2923.74 cm -1对应的跃迁为:

----------------------------- ( )

(A) P 支2→1 (B) R 支 1→2 (C) R 支 2→3

(D) P 支1→0 (E) R 支 0→1

3096 实验测得 HI 分子基本谱带和第一泛音带的带心分别为 2230 cm -1 和4381 cm -1。

求:(1) HI 的力常数,(2) HI 的光谱解离能D 0。

( H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I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

3097 实验测得 12CO 转动光谱的第一条谱线ν~ = 3.842 cm -1,求 12CO 的键长,并估计 13CO

转动光谱第一条谱线的波数。

(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 ,O 为16.0,13C 为13.0 )

3098

在 CO 的红外光谱图中观察到 2169.8 cm -1 强吸收峰,若将 CO 的简正振动看作谐振

子,计算 CO 的简正振动频率和摩尔零点能。

3099 一氧化碳 ( 12C 16O ) 的近红外光谱在 2168 cm -1处有一强带,试计算:

(1) CO 的力常数;

(2) CO 的摩尔零点能。

3100

在 1H 80Br 分子远红外光谱中观察到下列谱线:118 cm -1, 135 cm -1, 152 cm -1, 169

cm -1, 186 cm -1, 和 203 cm -1。

试求:

(1)1H 80Br 分子的转动常数 B ;

(2) 转动惯量I和核间距r e;

(3) J=8 时转动能级的能量。

3101

已知1H127I 振转光谱的特征频率为2309.5 cm-1,转动常数为6.55 cm-1,请求算力常数、零点能、转动惯量和平衡核间距。

3102 2D35Cl 的振动基频为2144 cm-1,试计算其零点能和力常数。

3103 已知HCl 分子的第一和第二泛音带(即v=0 到v=2 和v=0 到v=3的跃迁)的波数分别为5668.0 cm-1和8347.0 cm-1,试求HCl 的力常数k。

(已知H 的相对原子量为1.008,Cl 的相对原子量为35.45 )。

3104 由1H35Cl振动光谱测得其最强吸收带和相邻吸收带带心的波数分别为2885.9 cm-1和5668.0 cm-1。

(1) 求1H35Cl的非谐性常数;

(2) 求1H35Cl的力常数;

(3) 求1H35Cl的零点振动能。

3105 已知HCl 气体的转动吸收光谱线如下:

83.32 cm-1,104.13 cm-1,124.74 cm-1,145.37 cm-1,165.89 cm-1,186.23 cm-1,

206.6 cm-1,226.86 cm-1。

求其转动惯量和键长。(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

3106 实验测得“热” HF 分子的红外发射光谱有如下几条谱线:

3958.38 cm-1( 1→0 ),3778.25 cm-1( 2→1 )

求HF 的平衡解离能D e和零点振动能。( 1J=6.242×1018 eV)

3107 在1H35Cl 振动吸收带的中心处,有一些波数为:2925.78 cm-1,2906.25 cm-1,2865.09 cm-1,2843.56 cm-1的转动谱线,其倍频为5668.0 cm-1,试计算其键长。

3108

CH3OH 中O—H 的伸缩振动频率为3300 cm-1,试推算该键的力常数k和CH3OD 中O—D 的伸缩振动频率。

3109

N2,HCl,HBr 混合气体的红外光谱中,头几条谱线的波数为16.70 cm-1,20.70 cm-1,

33.40 cm-1,41.58 cm-1,50.10 cm-1,62.37 cm-1,这些谱线是由哪几种分子产生的?

计算产生这些谱线的分子的核间距。(相对分子质量为Cl:35.457;Br:79.916;N:

14.007)

3110 NO 分子键长为115 pm,求出它的转动惯量。

3111 CN 的转动光谱相邻两谱线间的距离为3.7878 cm-1,求CN 分子的键长。

3112

已知19F35Cl 分子振动光谱基本谱带带心的波数是313.5 cm-1。求:

(1) 力常数k;

(2) 19F37Cl的振动频率( 波数)。

3113 已知H2的振动频率为4160 cm-1,试估计HD 和D2的振动频率。

( 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

3114 一些氢卤化物的基本振动频率如下:

H19F (4141.3 cm-1) H35Cl (2988.9 cm-1)

H81Br (2649.7 cm-1) H127I (2309.5 cm-1)

求这些氢卤键的力常数。

3115 分子的D e= 955.42 kJ·mol-1,基态振动波数为2331 cm-1,试求D0值。

3118 在HI 的振动光谱图中观察到2309 cm-1的强吸收峰,问HI 分子的零点能是多少。

3119 已知1H37Cl 红外光谱中最强谱带的中心处有一些波数为2773.82 cm-1,2797.01 cm-1,2819.56 cm-1,2841.56 cm-1,2863.06 cm-1,2904.07 cm-1,2923.74 cm-1,2942.79 cm-1,2961.13,2978.80 cm-1的转动谱线。请用计算结果说明1H35Cl处

于v=1 振动激发态时,键被拉长。

3120 绝热电离能是指:(a) 。

垂直电离能是指:(b)。

3122 已知氧化铝的XPS 在Al 2p 区只有一个峰,而铝的XPS 则有两个相距3 eV 的峰,这是因为有:------------------------------------- ( )

(A) 轨道间偶合(B) 轨道—自旋偶合

(C) 自旋—自旋偶合(D) 不同价态的铝

3123 硫代硫酸钠的XPS 谱在硫的2p 区有两个双峰,这是因为有:---------- ( )

(A) 自旋—自旋及自旋—轨道偶合

(B) 自旋—轨道及轨道—轨道偶合

(C) 自旋—轨道偶合且有不同化学环境的硫

(D) 自旋—自旋偶合且有不同化学环境的硫

3124 下列说法有错的是:------------------------------------------ ( )

(A)HF,HCl,HBr,HI 都是卤化氢分子,最高占有轨道都是非键轨道,次高占有

轨道都是成键轨道,因此它们的UPS 十分相似

(B) UPS 谱带振动序列长说明是 轨道电子电离

(C) I v=I a的谱带一定对应于非键或弱化学键轨道电子的电离

(D) CH4分子的UPS 有两个价轨道谱带

3125 下列分子的UPS 与N2的UPS 十分相似的是:------------ ( )

(A) O2(B) (C) H2(D) CO

3126 银的XPS 谱中,最强特征峰是:------------------------- ( )

(A) Ag 4s峰(B) Ag 3p峰

(C) Ag 3p峰(D) Ag 3d峰

3127 一氯代甲酸乙酯的XPS 谱中,碳的1s结合能最大的峰是:-------( )

(A) 甲基峰(B) 次甲基峰(C) 羰基峰(D) 一样大

3128 三氟代乙酸乙酯的XPS 谱中,有四个不同化学位移的碳1s峰,其结合能大小次序是:-------------------------------------------- ( )

1 2 3 4

(A) 1>2>3>4 (B) 2>1>3>4 (C) 2>1>4>3 (D) 2>3>1>4

3136

CO2有四种振动方式,在红外光谱中,观察到二个强的基频吸收峰,其对应波数分别为:2349 cm-1和667 cm-1,试指出这两个吸收峰各对应于哪种振动方式。

3138

“由CH4分子中4 个C-H 键键长相等推测CH4分子的8 个价电子能量相等,故其UPS 只有一个价电子谱带。” 是否正确?

3140

[ Fe(CN)6]3-中的强场使3d 轨道分裂,这种分裂的观察可借助于------------ ( )

(A) 核磁共振谱(B) 电子吸收光谱(C) 红外光谱(D) 拉曼光谱

3141

红外光谱测得S-H 的伸缩振动频率为2000 cm-1,则S-D 的伸缩振动频率为:------------------- ( )

(A) 2000 cm-1(B) 1440 cm-1(C) 3000 cm-1(D) 4000 cm-1

3142

电子的自旋朗德因子(g) 是:------------------- ( )

(A) 1 (B) 1/2 (C) 1.5 (D) 2

3143

示意画出CO 分子的光电子能谱图,并标明相应的分子轨道。

3144

用原子单位写出HD (氘化氢) 分子的Schrodinger 方程,说明作了哪些假定。

3145

在地球的电离层中可能存在下列物质:

OF+,NO+,PS+,SCl-,ArCl+

预言其中最稳定(即存在最强的键)和最不稳定的物种。

3146

在NO2+,NO+,NO,NO-系列中,哪个具有最强的键?

3147

写出一个键级为3/2的双原子分子或离子。

3148

σ轨道是指具有____________特点的轨道。

3149

π轨道是指具有____________特点的轨道。

3150

δ轨道是指具有____________特点的轨道。

3151

成键轨道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52

反键轨道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53

非键轨道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54

在羰基化合物中,CO 的哪一端和金属原子结合?

3155

s-s 轨道重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键。

3156

p x-p x轨道迎头重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键。

3157

p x-p x轨道并肩重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键。

3158

d xy-d xy轨道沿x轴或y轴重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键。

3159

d xy-d xy轨道沿z轴重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键。

3160

利用远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同核双原子分子的键长,对吗?

3161

Raman 光谱本质上是一种吸收光谱,对吗?

3162

质量为m、力常数为k的简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为______________。

3163

质量分别为m1和m2、核间距为r的双原子分子的转动能是_______。

3164

物质颜色的产生是由于吸收了:---------------------------- ( )

(A) 红外光(B) 微波(C) 紫外光(D) 可见光

3165

用红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是基于分子的:---------------------------- ( )

(A) 形状不同(B)相对分子质量不同(C)转动惯量不同

(D) 基团特征振动频率不同

3166

有一混合气体含N2,HCl,CO,O2,可观察到转动光谱的是:----------------- ( )

(A) N2(B) O2(C) N2和O2(D) HCl 和CO

3167

下列分子转动光谱中出现谱线波长最长的是:---------------------------- ( )

(A) HF (B) HCl (C) HBr (D) HI

3168

在振动光谱中下列基团出现谱线的波数最大的是:---------------------------- ( )

3169

对于C-Cl 键振动光谱特征频率最大的是:---------------------------- ( )

3170

由下述实验方法可验证分子轨道能级顺序的是:---------------------------- ( )

(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C) 质谱(D) 光电子能谱

3171

含奇数个电子的分子或自由基在磁性上:---------------------------- ( )

(A) 一定是顺磁性(B) 一定是反磁性(C) 可为顺磁性或反磁性

3172

某双原子分子在微波区测得下列谱线:118 cm-1,135 cm-1,152 cm-1,169 cm-1。求:

(1) 转动常数B ;

(2) J=10的能级的能量是多少J?

(3) 谱线169?cm-1是哪两个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3173

水分子有____种简正振动,____种简正振动频率,____种红外活性的简正振动频率。

3174

HCN分子有__种简正振动方式,其中有__种是具有红外活性的。

3175

已知H原子的电负性为2.1,F原子的电负性为4.0,H2和F2的键长分别为74和142pm,由H原子和F原子化合形成HF分子。

(1)写出HF分子的价层电子组态;

(2)计算HF分子的键长。

3176 一个质量为45?g的弹簧振子,以频率为2.4 s-1、振幅为4.0?cm在振动。

(1)求此振子的力常数;

(2)如果这一体系可用量子力学处理,其量子数v为多大?

3177 举例说明什么是σ轨道、π轨道和δ轨道。

3178 N2O分子的结构有N—N—O或N—O—N两种可能,其红外光谱呈现三个吸收峰,由此可推断N2O是哪种结构?

3179 H2能量曲线中(见图),线段ac,dc各代表什么物理量?

3180 用变分法解H2+的Schr?dinger方程时,能量E1及E2是否包括核排斥能?

3181 下图示出Ar的UPS第一条谱线的自旋一轨道分裂情况,两个峰的面积比为2:1。

(1)通过推测,说明该UPS峰对应的是从何种轨道上被击出的光电子?

(2)写出Ar 和Ar +的光谱支项

(3)说明两个电离能分别对应的电离过程

3182 红外光谱中的指纹区源于:---------------------------- ( )

(A) 分子中特征基团的振动

(B) 分子骨架振动

(C) 分子的所有简正振动

(D) 分子的转动

3183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的UV -vis 与苯相似?为什么?

(1)

(2)

3184 (1) 写出CO 的分子轨道表示,计算其键级,指出分子所属点群;

(2) 比较CO 2,CO 和丙酮中C —O 键键长顺序,并说明理由;

(3) 根据18电子规则,写出下列羰基络合物分子中n 的数目,并画出其络合物的

立体构型:Cr(CO)n ,Fe(CO)n ,Ni(CO)n ;

(4) 在CO 的振动光谱中,观察到2169?cm -1强吸收峰,若将CO 的简正振动视为

谐振子,计算CO 的简正振动频率;

(5) 在CO 的红外光谱中,纯转动谱线间隔为3.86?cm -1,计算平衡核间距。

3185 求N 2中s 1σ轨道近似能量。(假设忽略s 1σ轨道上两个电子相互作用)

3186 用He Ⅱ线(40.08?eV)作光源时,N 2分子三个分子轨道1σu , 1πu 和2σg 轨道上的

电子电离后产生的光电子的动能,与光源改为He Ⅰ线(21.21?eV)相应的光电子动

能会有什么变化?(??? ??s 2u σ,??? ??p 2u π,??? ??p 2g σ三个分子轨道上的电离能分别为

14.01?eV , 16.53?eV ,和19.6?eV )

3187 已知H 2的转动常数B H 2=59.31cm -1,计算HD 和D 2的转动常数。

3188 写出OH 的电子组态及基谱项。

3189 写出CO 的电子组态及基谱项。

3190 写出HF 的电子组态及基谱项。

3191 写出He 2+的电子组态及基谱项。

3192 写出H 2的电子组态及相应的基谱项。

3193 写出C 2的价电子组态及基谱项。

CH 2CH=CHCH=CH 2

3194 用λ=435.8?nm 的汞线激发H 35Cl ,计算H 35Cl 振动拉曼光谱斯托克斯线的波长,

已知H 35Cl 的基本振动频率是8.667×1013 s -1。

3195 在H 2+中,电子从s 1σ轨道至*s 1σ 轨道的光谱跃迁是否允许,

在NO 中,电子从π2 轨道至σ6轨道的光谱跃迁是否允许?

3196 35Cl 2振动拉曼光谱的斯托克斯线和反斯托克斯线两支间隔为0.9752?cm -1,求35Cl 2

的键长。

3197 乙炔分子有多少种简正振动?乙炔的下列7种简正振动中哪些是红外活性的? 乙

炔有多少种简正振动频率?有多少种红外活性的简正振动频率?

3198 实验测得1H 35Cl 基本光带R 支二条波数最小的谱线的波数为2906.2?cm -1,

2925.9?cm -1,求基本振动波数、力常数和键长。

3199 实验测得1H 35Cl 基本光带P 支二条波数最大的两条谱线的波数为2865.1?cm -1,

2843.6?cm -1,求基本振动波数、力常数和键长。

3200 HCl 分子的势能曲线可以很好的用摩斯曲线来描述,D e =5.33?eV ,ν~e

(HCl)=5205?cm -1,ν~e (DCl)=2689.7?cm -1,假设势能对于氘化合物不变,计算

(1)HCl ,(2)DCl 的光谱解离能D 0(相对原子质量: H :1,D :2,Cl :35.5)

3201 一些氢卤化物的基本振动频率如下:

HF(4141.3?cm -1) H 35Cl(2988.9?cm -1)

H 81Br(2649.7?cm -1) H 127I(2309.5?cm -1)

利用这些数据,估计相应的氘卤化物的基本振动频率和力常数。

3202 如同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可视为刚性转子的转动,线性多原子分子的转动亦可视为刚

性转子的转动,16O 12C 32S 的微波谱在24.32592 GHz ,36.48882 GHz ,48.65164 GHz ,

60.81408 GHz ,求该分子的转动惯量。能由此光谱求键长吗?

3203 HI 的纯转动光谱是由一系列间距为13.10?cm -1的谱线组成的,求该分子的键长,

H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I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3204

证明原子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键长为r 的双原子分子的转动惯量:

I =μr 2 (μ=B

A B A m m m m +) 并求H 2和127I 2的转动惯量,已知H 2键长为74.16pm ,127I 2键长266.7?pm 。

3205 下列哪些分子可以显示纯转动拉曼光谱:

H2,HCl,CH4,CH3Cl,CH2Cl2,CH3CH3,H2O,SF6

3206 求下列分子的约化质量和转动惯量:

(1)H35Cl (2)D35Cl (3)H37Cl

3207 为了区分12C16O和13C16O的转动光谱的1-0谱线(即J=1到J=0间跃迁的谱线),从而确定这两种碳的同位素的相对丰度,需要测量仪的分辩率是多大?

3208 已知H35Cl的转动光谱是

83.32 cm-1,104.13 cm-1,124.74 cm-1,145.37 cm-1,165.89 cm-1,186.23 cm-1

求DCl的转动光谱前四条谱线的波数。

3209 自由基35Cl16O的光谱解离能是1.9?eV,基本振动频率是780?cm-1,计算其平衡解离能。

3210 12C16O的基本光带带心位于2143.0?cm-1,第一泛音带带心位于4260.0?cm-1,求12C16O的ν~

,x e和D e。

e

3211 已知H35Cl的基本振动波数是2990.0?cm-1,估算D35Cl的基本振动波数。

3212 O2分子的D e=8.16×10-19J,ν~e=1580.0?cm-1,求O2的光谱解离能D0。

3213 79Br2的力常数是240?N·m-1,计算79Br2的基本振动频率和零点能。

3214 39K35Cl的远红外光谱在378.0cm-1有一条很强的谱线,计算39K35Cl的力常数。

3215 H35Cl的转动光谱中谱线间的间隔是6.350×1011Hz,计算H35Cl的键长。

3216 H127I的平衡核间距是160.4?pm,计算转动常数。

3217 刚性转子所得结果亦可用于线型多原子分子,已知HCN的转动惯量是1.89×10-46 kg·m2,试估计H12C14N的微波谱。

3218 SO2分子的特征振动频率有ν~1=1151.38?cm-1,ν~2=517.69?cm-1和ν~3=1361.76?

cm-1。试说明产生1875.55?cm-1,2295.88?cm-1,2499.55?cm-1三个吸收带的原

因。

3219 已知H79Br的ν~e=2649.7?cm-1,x=0.01706,计算前三个泛音带的波数

3220 下列哪些分子可显示红外振动光谱:

N2,CH2CCl2,CCl4,HCOOH,Cl2CO,BF3,C2N2,HCN

3221 下列哪些分子可显示纯红外转动光谱:

N 2,CH 2CCl 2,CCl 4,HCOOH ,光气Cl 2CO ,BF 3,氰C 2N 2,HCN

3222 下列哪些分子可显示纯转动拉曼光谱:

N 2,CH 2CCl 2,CCl 4,HCOOH ,Cl 2CO ,BF 3,C 2N 2,HCN

3223 下列哪些分子可显示纯红外转动光谱:

O 2,PCl 3,SO 2,H 2S 2,CH 2CH 2,H 2CO ,N 2O ,Ni(CO)4

3224 下列哪些分子可显示红外振动光谱:

O 2,PCl 3,SO 2,H 2S 2,CH 2CH 2,H 2CO ,N 2O ,Ni(CO)4

3225 下列哪些分子可显示转动拉曼光谱:

O 2,PCl 3,SO 2,H 2S 2,CH 2CH 2,H 2CO ,N 2O ,Ni(CO)4

3226 已知6Li 19`F 分子的r e =156?pm ,力常数k =250?N ·m -1,求6Li 19F 分子的基本光

带P 支和R 支前三条谱线的波数。

3227 CO 的转动常数B =56000MHz ,ν~e

=2143.0cm -1,计算CO 振动-转动光谱中P 支和R 支前三条谱线的波数。

3228 39K 127I 分子的微波谱由一系列间隔为3634?MHz 的谱线组成,求39K 127I 分子的键

长。

3229 双原子分子分子轨道计算的能量曲线(A) 及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中的非谐振子(或

Morse)位能曲线(B) 本质上是否代表同一意义?有何区别?

3230 HCl 中混有少量的DCl 时,研究其红外转动光谱,在光谱谱线主线ν~1旁有一较弱的线ν~2伴生,设HCl 的折合质量为μ1,DCl 的折合质量为μ2,试推出主线与弱线的波数差?ν

~与折合质量的关系式。

3232 σ分子轨道中,键级j i μμij c c P 2=,若为负值,是否一定不成键?与π分子轨道中键

级为负值有什么不同?

3233 给出下列分子轨道的g ,u 性质:------------------------------ ( )

(A)F 2中的π* (B)NO 中的σ*

(C)Tl 2中的δ (D)Fe 2中的δ*

3234 解释NO 容易被氧化成NO`+`+`!`的原因。

3235 在有机化合物中,C═O(羰基)的偶极距很大(μ=7.67×10-30C ·m),而CO 分子的偶

极距却很小,解释原因。

3236 下列哪一组中两个分子都是顺磁性的?------------------------------ ( )

(A) O2,B2(B) C2,O2

(C) Be2,F2(D) H2,He2+

3237 用VB法表示氢分子的基态完全波函数,其中自旋波函数是:--------------------- ( )

(A) α(1) α (2)

(B) α (2) β (1)

(C) β (1) β (2)

(D) α (1) β (2) - α (2)β (1)

3238 写出下列分子基态的价电子组态和键级:--------------------- ( )

(1) N2+(2) CN-(3) O2+

3239 运用刚性转子模型处理异核双原子分子纯转动光谱,一般需知几条谱线的ν~(J),就可计算其核间距?

(A) 1 (B) 2 (C) 3 (D) 4

3240 指出下列各分子简正振动中哪些是红外活性的,哪些是非红外活性的:①②

③④H←C→N

3241 实验测定H2+的基本振动波数为2233?cm-1,键解离能为255.9?kJ·mol-1,请计算H2+的平衡解离能。

3242 计算H35Cl分子在v=0,5和10振动态时,非谐性能量占总能量之分数,已知ν~e=2989.7cm-1,ν~e x e=52.05cm-1。

3243 HCl的前二个振动能级如下:

1331.84?cm-1,3917.44?cm-1

求分子的光谱解离能D0和力常数(HCl视为非谐振子)。

3244 NaI的前二个振动能级为142.81cm-1,427.31cm-1,求其力常数和光谱解离能。

(N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视NaI为非谐振子)

概率论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数字特征 一、选择题 1、(中等)设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且X ,Y 分别服从参数为1,4的泊松分布,则D (X -Y )= ( ) A.-3 B.-1 C.3 D.5 2、(中等)设随机变量X 与Y 不相关,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E(X+Y)=E(X)+E(Y) B.D(X+Y)=D(X)+D(Y) C. E(XY)=E(X)E(Y) D.D(XY)=D(X)D(Y) 3、(易)设二维随机变量(X,Y )~N 22 1212 (,;,;)μμσσρ,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ρ=( ) A .-1 B.0 C.1 D.2 4、 (易)设随机变量~(,)X B n p ,且() 2.4,() 1.44E X D X ==,则参数n ,p 的值分别为( ) A. 4和0.6 B.6和0.4 C. 8和0.3 D.3和0.8 5、(中等)设X 为随机变量,E (X )=2,D (X )=5,则E (X +2)2=( ) A.4 B.9 C.13 D.21 6、(较难)设随机变量X ~B(10, 1 2 ),Y ~N(2,10),又E(XY )=14,则X 与Y 的相关系数ρXY =( ) A .-0.8 B .-0.16 C .0.1 D .0.8 7、(易)设随机变量2~(,)X N μσ,Y 服从参数为(0)λλ>的指数分布,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 的是( ) A.1 ()E X Y μλ -=- B.22 1 ()D X Y σλ-=- C.1 (),()E X E Y μλ == D.22 1 (),()D X D Y σλ== 8、(中等)已知D(X )=1,D(Y )=25,ρXY =0.4,则D(X -Y )=( ) A .6 B .30 C .22 D .46 9、(易)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0;10,2)(其他x x x f 则E(X )= ( ) A.3 1 B.32 C.1 D. 3 10

第四章习题解答

第四章要点 1.溶液的依数性 =?f f B f =B B m T K b K M ? b b B b B B m T K b K M ?== == B B B n c RT RT M V ∏ 2.拉乌尔定律 ** A A A A A A p p a p p x =?=(针对溶剂) 3.亨利定律 B B B B p ka p kx =?=(针对挥发性溶质) 4.理想溶液的热力学状态函数计算 混合时的状态函数变化:

0mix V ?= 0mix H ?= mix m B B ln S R x x ?=-∑?mix G m = RT ( x 1 ln x 1 + x 2 ln x 2 )

若组成为X1(A)和X1(B)的溶液共n1mol,添加nmolB成为组成为X2(A)和X2(B)的混合溶液(共n2mol),则恒温恒压下混合自由能等的计算可看作下述过程: I

对于步骤I ,相当于11()x A n mol 的A 与11(B)x n mol 的B 混合,多于的B 不考虑对自由能改变的贡献,有: 111()()() I (B)[]A A B G n RT x x x x ?=+mix 11ln ln () 对于步骤III ,有: 12222()()() (III)()B [()]A G n n RT x x x A B x ?=++mix ln ln 对于步骤II 有: ()()()()()() mix mix mix mix mix mix G I G II G III G II G III G I D +D =D ?D =D -D 若是溶液与纯溶质混合,则按照该公式计算(4-15)。 混合熵的计算类似。 5.偏摩尔量的定义及其计算

毛概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4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章习题(带答案)

第四章判断题 F1 FTP服务器提供文件下载服务,但不允许用户上传文件。(判断)P191 T2 FTP服务器要求客户提供用户名(或匿名)和口令,然后才可以进行文件传输。 F3 从理论上说,所有的密码都可以用穷举法破解,因此使用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实际上毫无意义。(判断) T4 存储转发技术使分组交换机能对同时到达的多个包进行处理,而不会发生冲突。 F5 防火墙完全可以防止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行为。(判断)P202 F6 分组交换必须在数据传输之前先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固定的物理连接线路。 T7 分组交换机是一种带有多个端口的专用通信设备,每个端口都有一个缓冲区用来保存等待发送的数据包。(判断) F8 分组交换网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数模转换。(判断) F9 光纤传输信号损耗很小,所以光纤通信是一种无中继通信。(判断) T10启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软件防火墙,能限制或防止他人从因特网访问该计算机,达到保护计算机的目的。(判断) F11 任何FTP服务器只要以anonymous为登录名,自己的电子邮件帐户名为口令均可登录。 (判断) F12 使用光纤进行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安全性不高。(判断) F13 双绞线常用作计算机局域网传输介质,但它不可用作本地固定电话线路。P151 T14 用户可利用自己的计算机通过因特网采用远程登录方式作为大型或巨型服务器的用户,使用其硬件和软件资源。(判断) F15 在传输信号时,同轴电缆比双绞线更容易受到信号干扰。(判断) T16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被电信号调制的光信号。(判断) F17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带宽与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传输距离密切相关,与采用何种多路复用及调制解调技术无关。(判断) T18 在移动通信和IP电话中,为提高传输效率,需要采用更有效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法。 (判断) F[02]. ADSL可以与普通电话共用一条电话线,但上网时不能打电话。(判断) F[03].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能为上行流提供较下行流更高的传输速率。(判断) F[04]. 只要不上网,PC机就不会感染计算机病毒。(判断) T[05]. TCP/IP标准中的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端-端通信协议。(判断) F[06]. 在TCP/IP协议中,IP 数据报实际上只需包含目的地地址,而不需要源IP地址。 T[07]. ADSL为下行流提供较上行流更高的传输速率。(判断) F[08]. 若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就会立刻显示出异常的情况,如错误的系统时间、死机等。(判断) F[09]. 研制针对所有已知计算机病毒的防病毒软件,就能有效防止新的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侵害。(判断) F[10]. 在一台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读取CD-ROM光盘中的数据,该光盘也有可能被感染病毒。(判断) T[11]. 用户在使用Cable MODEM上网的同时可以收看电视节目。(判断) T[12]. 计算机病毒一般是一段计算机程序,它会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能象生物病毒那样复制、传染、潜伏和激发。(判断) F[13]. ADSL技术是xDSL技术中的一种,也是目前家庭宽带上网使用最广泛的技术,由于

PMP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项目整合管理 1.项目整合管理是指( )。 A.识别和选择项目的资源配置方案B.平衡相互竞争的项目目标,如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C.协调项目管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D.以上都是 2.下列关于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项目或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 B.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都需要进行产品核实,都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更新组织过程资产 C.合同收尾通常在行政收尾之后进行 D.整个项目通常只需要做一次合同收尾和一次行政收尾 3.对项目管理各过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根据管理层的管理偏好来执行项目管理过程 B.在各项目的管理中同等程度地加以严格实施 C.经验很多的项目经理可以凭直觉就决定不采用某个项目管理过程 D.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考虑每一个项目管理过程,并决定其具体实施水平 4.以下哪个是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A.项目管理信息系统B.偏差分析C.分析技术D.挣值管理 5.在结束项目时,项目经理需要审查什么信息,确保所有项目工作都已完成,确保项目目 标已经实现( ) A.待验收的可交付成果B.待移交的可交付成果C.项目管理计划D.以前各阶段的收尾信息 6.以下哪个文件授权项目经理为开展项目活动而动用组织资源( ) A.项目章程B.项目管理计划C.项目工作说明书D.项目文件 7.以下哪个是结束项目或阶段过程的输入( ) A.可交付成果B.验收的可交付成果C.核实的可交付成果D.移交的可交付成果 8.对于外部项目,谁负责提供项目工作说明书( ) A.项目启动者或发起人B.高级管理层C.客户D.项目经理 9.以下哪个不是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A.专家判断B.会议C.变更控制工具D.项目变更评审 10.对于在完工前就提前终止的项目,应该在哪个过程中调查和记录提前终止的原因( ) A.结束项目或阶段B.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C.制定项目管理计划D.适用于项目所处阶段的具体过程 11.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发起组织为何要对商业论证进行定期审核( )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4 组合逻辑电路 1.4选1MUX(数据选择器)如附图所示,其逻辑功能如下表所示。试仅用4选1数 据选择器分别实现二变量和三变量异或逻辑函数。 , " 答: 2.试用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设计一个全减器,它能完成二进制减法运算S=(A —B—C),CO为借位输出,写出设计过程,画出逻辑电路。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 表和符号图分别见功能表和附图。 4选1数据选择器74153功能表 输入 选通地址数据 ST A1A0D3~D0Y 1 ×××( Z ) 0 0 0 D3~D0D0 0 0 1 D3~D0D1 表0 1 0 D3~D0D2 0 1 1 D3~D0D3 } 答:S:D0=D3=C,D1=D2=C CO:D0=D3=C,D1=1,D2=0。 4选1数据选择器功能表 E S1S0Y 1 X X 0 0 0 0 D0 0 0 1 D1 0 1 0 D2 0 1 1 D3 1 A B — ! A B

A 1=A ,A 0=B 3.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一个全加器,试画出其连线图。4选1数据选择器惯 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 答:S :D 0=D 3=C ,D 1=D 2=C | CO :D 1=D 2=C ,D 3=1,D 0=0。 S 1=A ,S 0=B 4. 用两个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分析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4 选1数据选择器惯用符号及其功能表如下:: [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E D 1 》 D 2 D 3 S 1 S 0 Y 1Y 2Y 1D 0 1D 1 1D 2 1D 3 [ 2D 1 2D 2 2D 3 S 1 S 0 1E 2E S CO · E S 1 S 0 Y 1 X X 0 0 0 0 D 0 0 0 1 D 1 0 1 0 D 2 0 1 1 D 3 Y ? S 0 S 1 S 0 S 1 E E ≥1 1 1 &B D C F D 0D 1D 2D 3 D 0D 1D 2D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蔡元培“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采用 B.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 “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 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A.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4.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 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6.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 在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与工农群众结合开始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五卅运动时期 D.一二·九运动时期 8.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张国焘 D.毛泽东 9.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辛亥革命 10. 著名学者胡绳说:“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诸多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人在()成立了中国工人阶 级政党最早的组织。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12. 代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理论刊物是()。 A.《共产党》 B.《劳动界》 C.《新青年》 D.《劳动音》13.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14.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了第一个农民协会。 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 B.广东陆丰县

第4章习题答案-(1)

10.根据下表的数据,求下列投资方案的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0i =10%)。 (单位:万元) 动态投资回收期341434.4 p T -=年=4-+ 11.某项目初始投资为8 000元,在第一年末现金流入为2 000元,第二年末现金流入3000元,第三、四年末的现金流入均为4 000元,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净年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0i =10%)。 解:如图所示:NPV =2052元 0(/,,) 20520.3155647.4NAV NPV A P i n =?=元= 净现值率2052/80000.257NPVI == 动态投资回收期700 1 3.32052 p T -=年=4-+ 经过试算可知,112215%,925;20%,35.9i NPV i NPV ====- 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IRR ,1 12112()19.81%|| NPV IRR i i i NPV NPV ==+-+

12.在某个项目中,有两种机器可以选用,都能满足生产需要。机器A 买价为10 000元,在第6年年末的残值为2 000元,前三年的年运行费用为5 000元,后三年为6 000元。机器B 买价为8 000元,第6年年末的残值为1000元,其运行费用前三年为每年5 500元,后三年为每年6 500元。基准收益率是15%。试用费用现值和费用年值法选择机器。 解:两方案的费用现值为: 1100005000(/,15%,3)000(/,15%,3)(/,15%,3) 000(/,15%,6)100005000 2.28326000 2.28320.6575 20000.432310000114169007.2864.629558.6PC P A P A P F P F ?=+?+??-?=++-=(元)=++6-2 280005500(/,15%,3)00(/,15%,3)(/,15%,3)000(/,15%,6)80005500 2.28326500 2.28320.6575 10000.4323800012557.69757.8432.329883.7PC P A P A P F P F ?=+?+??-?=++-=(元) =++65-1 两方案的费用年值为: 1229558.6(/,15%,6)29558.60.26427809.429883.7(/,15%,6)7895.3AC A P AC A P ?=?=?=元元=() =() =6 441(元) 根据费用最小的选优准则,方案1优于方案3。 14.某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试求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若基准收益率0i =12%,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 (单位:万元) 解:当112%i =时, 1000(/,12%,1)60(/,12%,2)40(/,12%,3)0(/,12%,2)(/,12%,3)8.26 NPV P F P F P F P A P F ?+?+??==-2+4+8 当115%i =时, 1000(/,15%,1)60(/,15%,2)40(/,15%,3)0(/,15%,2)(/,15%,3)8.03 NPV P F P F P F P A P F ?+?+??=-=-2+4+8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知识讲解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

4 第四章 习题 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P 135 7. 1)用OLS法建立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线性模型。create u 20; data consump income; ls consump c income Dependent Variable: CONSUMP Method: Least Squares Sample: 1 2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INCOME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 Durbin-Watson stat Prob(F-statistic) 线性模型如下: CONSUMP = 5389 + *INCOME 2)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i) X Y -图:是否有明显的散点扩大/缩小/复杂型趋势 scat income consump ii)解释变量—残差图:是否形成一条斜率为0的直线 scat income resid^2 或者 genr ei2=resid^2; scat income ei2 由两个图形,均可判定存在递增型异方差。 还可以用帕克检验,戈里瑟检验,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怀 特检验等方法。 iii)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共有20个样本,去掉中间1/4个样本(4 个),剩余大样本、小样本各8个。 Sort income ; smpl 1 8; ls consump C income Smpl 13 20; ls consump C income 21 0.050.05615472.0126528.3 4.86 (,)(81,81) 4.28 11 811811 1111RSS RSS F F F n k n k n k n k = ==--=>= --------------,存在异方差。

马克思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B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D )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 A、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 )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D )

第四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不变资本是指( D )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B ) 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 4.根据在剩余价值形成中作用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C)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6.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A ) A.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8.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B ) A.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多 B.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少 C.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多 D.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少 9.在资本总量增大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C ) A.不变资本不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总资本按相同比例增长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10.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4章习题 4-1 对信源?? ????=??????01.010.015.017.018.019.02.0s s s s s s s P S 7654321 进行二元编码,编码 方案为 (1)计算平均码长L ; (2)编码后信息传输率R ; (3)编码信息率R '; (4)编码效率η。 解:(1)()14.3L s p L i q 1 i i =?= ∑=(码元/信源符号) (2)()61.2S H =(比特/信源符号) ()831.014 .361 .2L S === H R (bit/码元) (3)logr L R ='=( bit/信源符号) (4)831.0R R max == η 或者()831.0R S H =' = η 4-2 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414 3 s s S 21 P ,若对信源采取等长二元编码,要求编码效率96.0=η,允许译码错误概率5 10-≤δ,试计算需要的信源序列长度N 为多少

解:信源熵为 ()81103 4 log 434log 41S .Η=+= (bit/符号) 自信息量的方差 ()()()[] 2 2 i q 1 i i 2 S H logp p S -=∑=σ4715.0811.041log 4143log 4322 2=-?? ? ??+??? ??= 因为编码效率96.0=η,由 ()()ε += S S H H η 可得 ()3379.0811.096 .004 .0S H 1=?= -= η η ε 可得 ()7 5 2221013.410 3379.04715.0S N ?=?=≥-δεσ 所以,信源序列长度达到7 1013.4?以上,才能实现给定的要求,因此等长编码没有实际的意义,一般统计编码都是采用不等长编码。 4-6设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概率空间为?? ? ? ??=??????1.09.0s s S 21P ,对信源进行N 次扩展,采用霍 夫曼编码。当N=1,2,∞时的平均码长和编码效率为多少 解: (1)N=1时,将1s 编成0,2s 编成1,则 1L 1= 又因为信源熵 ()469.0))logp(s p(s S H q 1 i i i =-=∑=bit/符号 所以 ()469.0L S H 1 1== η (2)N=2时,编码过程如下 2S 概 率 霍夫曼编码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基础会计题库第四章

————————————————————————————————作者: ————————————————————————————————日期: ?

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发现的是()。 A、漏记某个会计科目 B、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C、错记某项经济业务 D、借贷方向颠倒 2、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有借方余额的账户是()。 A、成本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损益类账户 D、费用类账户 3、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应该在( )。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在借方或贷方 D、无余额 4、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借方 B、贷方 C、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 D、无余额 5、下列各项中应该由会计科目贷方核算的是()。 A、资产的增加额 B、资产的减少额 C、费用的增加额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6、借贷记账法是以( )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A、“借”和”贷” B、“增”和”减” C、“收”和”付” D、会计科目 7、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被称为( )。 A、一级账户 B、对应账户 C、总分类账户 D、明细分类账户 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A、借贷记账法 B、收付记账法 C、增减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C、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 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0、借贷记账法的余额试算平衡公式是()。 A、每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每个账户贷方发生额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D、全部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1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从某个企业看,其全部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科目的贷方余额合计不一定相等B、从某个会计分录看,借方科目与贷方科目之间互为对应科目 C、试算平衡的目的是验证企业的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 D、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12、在借贷记账法下,“投资收益”的增加额登记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借方或贷方 13、“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 D、无余额 14、下列会计科目中,如月末有余额,一般在贷方的是( )。 A、银行存款 B、长期借款 C、材料采购 D、应收利息 15、资产类账户的借方一般登记( )。 A、本期增加发生额 B、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增加或减少发生额 D、以上都对 16、下列有关借贷记账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 B、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表示增加 C、借贷记账法中的”贷”表示减少 D、借贷记账法下,负债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17、“一借多贷”会计分录属于()。 A、简单会计分录 B、复合会计分录 C、单项会计分录 D、多项会计分录 18、复式记账法是以()为依据建立的一种记账方法。 A、试算平衡 B、基本会计等式 C、会计科目 D、经济业务 19、企业接受追加投资180万元,款已到并存入银行,该项业务使得企业()。 A、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写出分子式为C 9H 12的单环芳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CH 2CH 2CH 3 CH(CH 3)2 CH 3 CH 2CH 3 CH 3 CH 2CH 3CH 3 CH 2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H 3C 3 (1) (2) (3) (4) (5) (6) (7) (8) 答:(1)正丙苯;(2)异丙苯;(3)1-甲基-2-乙基苯;(4)1-甲基-3-乙基苯;(5)1-甲基-4-乙基苯; (6)1,2,3-三甲苯(连三甲苯);(7)1,2,4-三甲苯(偏三甲苯);(8)1,3,5-三甲苯(均三甲苯)。 (二)、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哪些构造式是表示同一化合物。 C 2H 5 CH 2CH 2CH 3 CH 3 (1) (2) (3) (4)(5) (6) (7)(8) CH 3 CH 3 CH 2CH 2CH 3 C 2H 5 CH 3 CH 3 CH 3 CH 2CH 2CH 3 CH 2CH 3 CH 3 偏-C 6H 3(CH 3)3 CH=CH 2 CH=CH 2 CH 3 CH 3对-C 6H 4(CH=CH 2)2 CH 3CH 3 CH 2CH 2CH 3 CH 2 CH 2CH 2CH 3 CH 3CH 3 (9) (10) 答:(1)1- 甲基-2-乙基-5-丙基苯;(2)1-甲基-2-乙基-4-丙基苯;(3)1,2,4-三甲苯;(4)1-甲基-5-乙基-2-丙基苯;(5)1,2,4-三甲苯;(6)对二乙烯基苯;(7)1,2,4-三甲苯;(8)对二乙烯基苯;(9)1,2 –二甲基-4-丙基苯;(10 )1-甲基-5-乙基-2-丙基苯。 (3)、(5)和(7);(4)和(10);(6)和(8)分别表示同一化合物。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CH(CH 3)2 (1) (2)AlCl 3 Cl 2C(CH 3)2 Cl Cl +

第四章部分习题答案

习题四 3、何谓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的动态链接? 答:(1)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 (2) 装入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3) 运行时动态链接。这是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的链接。 6、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 答:(1)在连续分配方式中,必须把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装入一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在系统中只有若干个小的分区,即使它们容量的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这种不能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为“零头”或“碎片”。为了消除零头所以要引入动态重定位。 (2)在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相对地址,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地址变换过程是在程序执行期间,随着对每条指令或数据的访问自动进行的,故称为动态重定位。 14、较详细地说明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是为了满足用户哪几方面的需要。 答:1) 方便编程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是从0 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因此,希望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函数 4.1 C++中的函数是什么?什么叫主调函数?什么叫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如 何调用一个函数? 答案: 把相关的语句组织在一起,并给它们注明相应的名称,利用这种方法把程序分块,这种形 式的组合就称为函数,也称为过程,通常将相对独立、经常使用的功能抽象为函数。 函数的使用是通过函数调用实现的,调用其它函数的函数称为主调函数,被其它函数调用 的函数称为被调函数。二者之间是调用和被调用关系,但是一个函数很可能既调用别的函数又被另外的函数调用,这样它可能在某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主调函数,而在另一个调用与被调用关系中充当被调函数。 函数调用时需要指定被调函数的名字和调用函数所需的信息(参数)。 4.2 函数原型中的参数名与函数定义中的参数名以及函数调用中的参数名必须一致吗? 答案: 不一定,只要参数个数、次序和类型一致即可。函数原型中可以不写参数名,函数定义和 函数调用时,参数名也可以不同。 4.3 编写函数把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公式为C = (F – 32) * 5/9;在主程序中提示用户 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转化后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 答案: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float trans(float n); void main() { float f; cout <<"please input a temperate:\n"; cin >>f; cout << trans(f) <2; fib(1) = fib(2) = 1。 答案: #include

第四章习题答案

习题四答案 4.1画出图P4.1由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输出端Q 、Q 的电压波形,输入端S 、R 的 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 图 P4.1 解答:已知或非门构成的RS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如下: ?? ?=+=+0 1RS Q R S Q n n 根据输入端S 、R 的波形图,得出输出端Q 、Q 的电压波形见图A4.1。 4.2 在图P4.2电路中,若CP 、S 、R 电压波形如图中所示,试画出Q 、Q 端与之对应的电 压波形。假定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Q 。

图 P4.2 解答: 见图A4.2 图A4.2 4.3一种特殊的RS 触发器如图P4.3所示。 1) 试列出状态转换真值表; 2) 写出次态方程; 3) R 与S 是否需要约束条件? 图 P4.3 解答:1) ① CP=0时,SS=1,RR=1,期间n n Q Q =+1,状态保持。

② CP=1时,?????+=?=?==R S R S RR S SS R RR 即在CP=1的情况下:若R=0,S=0。则RR=1,SS=1,有n n Q Q =+1,状态保持。 若R=0,S=1。则RR=1,SS=0,有11=+n Q 。 若R=1,S=0。则RR=0,SS=1,有01=+n Q 。 若R=1,S=1。则RR=0,SS=1,有01=+n Q 。 电路的状态转换真值表如下表所示: 2) 求次态方程:由上述状态转换真值表,不难得出次态方程: )(1S Q R CP Q CP Q n n n +??+?=+ 3)R 与S 无需约束条件。 4.4 已知主从结构JK 触发器J 、K 和CP 的电压波形如图P4.4所示,试画出Q 、Q 端对应 的电压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Q 。 图 P4.4 解答:见图A4.4

(完整版)第四章试题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角色 2、护士角色 3、患者 4、护患关系 5、角色行为消退 二、填空题 1、角色行为由——来完成。 3、焦虑的患者常表现为——、——、——、——等。 4、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时,常表现为——、——、——、——。 5、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6、护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是——、——、——。 7、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模式以——为基础。 8、为维护医护患三者的良好关系,医护间应——、——、——,以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医护照顾。 9、角色是指社会关系中特定位置上的——行为和——行为。 10、患者常见角色适应问题有——、——、——、——。 11、护患关系从发展过程看可分为三期,为——、——、——。 12、角色特性是指——、——。 13、当人们感到身体或心理方面异常时,可能出现或延缓行动——、——、——和等行为反应。 14、影响患者角色适应的因素有:疾病的—和——,症状的——,人际关系的——,及患者的——等。 15、历史上护士角色经历了——,——,——,和白衣天使形象。 16、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为了医疗护理的而发生的——。 二、填空 1、个体 3、紧张、食欲不振、失眠、坐立不安 4、烦躁不安、烦恼、茫然或悲伤

5、专业性 6、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7、平等合作 8、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共同努力 9、期望、要求 10、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消退 11、第一期(初始期)、第二期(工作期)、第三期(结束期) 12、、角色之间相互依存、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13没有行动、寻求帮助、犹豫不决、抵抗 14、性质、严重程度,可见性,舒适感,医院规则,社会特征 15、民间形象、宗教形象、仆人的形象 16、共同目标、互动现象 三、单项选择题 1、要执行学生的角色,必须有教师角色的存在,这体现了角色的哪一特性:(A) A.、角色之间相互依存 B、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 C、角色行为需要共同完成 D、角色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E、角色转变 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对患者角色的概括不包括:(E) A、患病的人可以免除正常的社会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B、患者有治好病的义务 C、患者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 D、患者应主动寻求专门技术的帮助 E、患者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健康 3、患者不承认自己患病,进入不了患者角色,这种行为是:(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