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幼儿教育法及香港、澳门学前教育法档

台湾幼儿教育法及香港、澳门学前教育法档

台湾幼儿教育法及香港、澳门学前教育法档
台湾幼儿教育法及香港、澳门学前教育法档

台湾幼儿教育法https://www.doczj.com/doc/9e11461077.html, 2009-08-11 15:06

想让您的孩子上清华吗?

第1条幼儿教育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为宗旨。

第2条本法所称幼儿教育,系指四岁至入国民小学前之儿童,在幼儿园所受之教育。

第3条幼儿教育之实施,应以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伦理教育为主,并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达成左列目标:

一、维护儿童身心健康。

二、养成儿童良好习惯。

三、充实儿童生活经验。

四、增进儿童伦理观念。

五、培养儿童合群习性。

幼儿教育之课程标准,由教育部定之。

第4条幼儿园由直辖市、县(市)政府设立或由师资培育机构及公立国民小学附设者为公立;其余为私立。

第5条幼儿园之设立应符合左列标准:

一、园址适当且确保安全。

二、园长及教师符合规定资格。

三、私立者应宽筹基金,其资产及经费来源,足供设园及发展之需要。

四、园舍、面积、保健、卫生、游戏、工作、教学等设备符合幼儿园设备标准;其标准由教育部定之。

第6条公立幼儿园由师资培育机构附设者,应报请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备查。

私立幼儿园应由设立机关、团体或创办人拟具设园计划载明左列事项,报请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准后筹设之:

一、拟设幼儿园之名称。

二、拟设幼儿园之园址、面积、园舍图。

三、拟设立班级。

四、经费来源。

五、拟设幼儿园所需经费概算。

六、创办人姓名、住址及履历;经捐资人推荐者其证明文件。

私立幼儿园筹设完竣,应报请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立案,经核准后始得开办招生。

私立幼儿园如不对外募捐经费,且未超过五班者,得不设董事会或办理财团法人登记。但均应指定负责人,并报请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备。

设董事会者,其章程由创办人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备。

第6-1条私立幼儿园依前条第三项之规定筹设完竣后,由设立机关、团体或创办人检具左列文件,向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申请立案:

一、园则:包括儿童之人数、班级数、儿童入园出园之手续及免费名额等。

二、设园园址、园舍所有权证明或租用或借用三年以上经公证之契约。

三、园舍平面图及设备一览表。

四、财产目录。

五、基金存款证明文件;其属财团法人者,以法人名义专户储存;非属财团法人者,应以负责人,并列幼儿园名义专户储存。

六、园长及教职员名册。

第6-2条私立幼儿园依第六条第四项之规定设董事会者,其董事会应依左列各款办理:一、董事名额五人至十一人,并互推一人为董事长。

二、第一任董事,除由创办人担任外,其余由创办人遴选适当人员充任,并召开董事会成立会议,推选董事长。

三、董事会成立后三十日内,应检同左列文件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备:

(一)董事会组织章程。

(二)董事名册。

(三)董事受聘同意书。

(四)董事会成立会议纪录。

四、董事会之职权如左:

(一)董事会组织章程之制订及修订。

(二)董事之选聘及解聘。

(三)园长之选聘及解聘。

(四)园务发展计画及报告之审核。

(五)基金之保管及运用。

(六)经费之筹措。

(七)预算、决算之审核。

(八)财务之监督。

五、董事会每学期应开常会一次,必要时,得召集临时会,董事会由董事长召集,并为主席。第6-3条私立幼儿园园址迁移,应先由董事会或负责人开具左列文件、资料,报请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准后办理:

一、拟迁往之园址、面积及园舍平面图。

二、园舍及设备一览表。

三、园址及园舍所有权证明或租用或借用三年以上经公证之契约。

第7条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幼儿园之董事或负责人:

一、曾犯内乱、外患罪,经判决确定或通缉有案尚未结案者。

二、曾服公务因贪污渎职,经判决确定或通缉有案尚未结案者。

三、曾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刑之宣告,服刑期满尚未逾三年者。

四、褫夺公权尚未复权者。

五、曾任公务人员受撤职或休职处分,其停止任用或休职期间尚未届满者。

六、受破产宣告尚未复权者。

七、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

第8条幼儿园教学每班儿童不得超过三十人。

幼儿园儿童得按年龄分班,每班置教师二人。

幼儿园行政组织及职员编制,由各该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定之。

第9条幼儿园置园长一人,综理园务,专任,得担任本园教学。但学校、机关、团体附设之幼儿园园长,得由各该单位遴选合格人员兼任。

第10条直辖市、县(市)政府设立之幼儿园,其园长由各该政府派任。

师资培育机构附设之幼儿园,其园长由该机构遴选合格人员聘任,并报请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备查。

公立国民小学附设之幼儿园,其园长由校长遴选合格人员报请该管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派任。私立幼儿园,其园长由董事会遴选合格人员聘任;未设董事会者,由设立机构、团体或创办人遴选合格人员聘任,并均报请所在地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备。

港澳幼教政策法规比较

作者:童宪明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2008-12-14) 阅读数:371 网友评论:0 条

[摘要]香港和澳门虽然都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法,但自回归以来,两地特区政府都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对学前教育目标、性质、师资等作出了明确的法律或政策规定,为两地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这对大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不无启示。

[关键词]香港;澳门;幼儿教育;政策;法规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港澳两地曾被割离祖国。港澳回归之后,两地的幼儿教育均有了较好的发展,这与两地幼教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密切相关。本文所谓政策主要指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其发展当地经济、文化任务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所谓法规主要指港澳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比较分析这两地幼教政策法规的内容与特点,可以为我国正在紧张进行中的学前教育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一、香港的幼教政策与法规

在香港,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机构有幼儿中心与幼稚园。幼儿中心又分为育婴园和幼儿园两种,其中育婴园为0-2岁的婴儿提供照顾,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教育和服务。它们都要到香港卫生福利局辖下的社会福利署注册。幼稚园主要为3—6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须向教育署注册并接受其管辖。

(一)关于幼教的法规与政策

香港没有独立的《幼儿教育法》或《学前教育法》,有关幼儿教育的基本法律条款主要在《教育规例》中。香港法律第279章《教育规例》对学校的建筑设施都规定了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标准。如通风、照明、防火,对课室的层高、窗高、走道的栏栅、天台操场都有具体的尺码规定或结构要求。第40条规定幼稚园的课室“须使每名学生有不少于0.9平方米的楼面空间”;第46条规定幼稚园“所有膳食及茶点均须按常任秘书长批准的膳食表妥为预备”:第88条规定“任何提供幼稚园教育的学校。一名教员在同一时间内教导学生的人数不得超过30名”。这些法律条款充分考虑了对幼儿健康与安全的保护。

香港政府在1995年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教育署及社会福利署的人员,并汇集了幼稚园、幼儿园及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各资深工作者的意见,把《幼稚园课程指引》及《日间幼儿园活动指引》合并成一册适用于两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这份文件明确指出,广义上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儿童在园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全班及分组学习活动、音乐、故事、美劳、游戏、在户外内进行的各种活动、排洗、进食、休息和健康检查等。2000年9月香港政府颁布《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香港幼教界也据此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自2005年新学年起,香港政府进一步规定社会福利署按《幼儿服务条例》管理幼儿中心,教育署按《教育规例》管理幼稚园,从而统一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2006年8月,教育署又颁布了《学前机构办学手册》,以取代现行的《幼儿中心守则》和《幼稚园办学手册》。这份文件从楼宇设计、家具和设备、安全措施、健康、卫生、营养和膳食、课程与活动、教职员、费用及收费、家庭与学前机构、注册与规管等11个方面对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并注明该手册适用于幼儿中心、幼稚园及所有学前教育机构。

(二)政策法规中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

2005年6月,教育署颁布了新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咨询稿)》,对原有的课程指引做了修订,并对香港学前教育的宗旨、学习范畴、目标等作了新的规定。如学前教育的宗旨被确定为:培育幼儿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生活做好准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学前教育的学习范畴被确定为6个: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学前教育的目标由此是实现幼儿身体的发展、幼儿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幼儿情意和群性的发展、幼儿美感的发展。

(三)政策法规中关于幼儿教师的规定

1995年以前。香港幼儿园教师入职的最低学历为中三(即初中肄业),幼稚园教师的最低学历为完成中五课程(相当于高中二年级,香港学生在完成中五课程之后就可参加中学会考),并在香港中学会考中获得不低于两科的E级或E级以上成绩,其中一科必须为中国语文或文学科,可见,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十分低,也没有专业训练的要求。

香港回归以后,学前教育得到政府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逐渐有所提高。2000年12月,教育署颁布第54/2000号通告,规定从2001年9月起,幼稚园教师必须曾在不多于两次的香港中学会考中获得至少五科不低于E级的成绩,其中两科必须为中国语文或文学科、英国语文或文学科。才算具备最基本的学历要求。此外,教育署还鼓励幼稚园教师修读曲指定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专业培训课程以获得“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只有具备这一资格的教师才能申请幼稚园校长的职位。2002年6月,教育署颁布第27/2002号通告,进一步提高了幼稚园校长与教师的入职资格。这份文件规定,从当年9月起,所有新入职的幼稚园校长的最低学历由“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提升至“幼稚园教育证书”水平。并且所有在职校长必须在2006年7月以前获得“幼稚园教育证书”或同等学历。在教师资格方面,这份通告规定,从2003年9月起,所有新人职的幼稚园教师均须在入职以前具备“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并且从2004年9月起,各幼稚园必须在规定的教学人员编制内(以1:15的师生比计算)全部聘用合格幼稚园教师。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香港众多在职幼儿教师提升学历的需要,政府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教师只要在政府指定的高等教育机构修读一些专业培训课程,就可获得“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幼儿中心则为“合格幼儿工作员”资格)。在此基础上,2006年初,一些商等教育机构又开设了三年制在职“幼稚园教育证书”课程教育,让“合格幼稚园教师”可以通过此种培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资格。

二、澳门的幼教政策与法规

根据澳门政府1991年颁布的《澳门教育制度》,学前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预备班两部分。幼儿教育的对象是3—4岁儿童,年满5岁的儿童可进入小学教育预备班,两种教学都在幼稚园进行,由幼稚园教师负责。澳门的幼稚园可分公立和私立两类,教学语言有葡语、华语及英语等,所有幼稚园都由教育署辖下的学前暨小学教育处负责指导并协调运作。长期以来,澳门的学前教育属于自愿性质,但政府给予办学机构一定的资助,并对清贫学生提供援助。以保证所有幼儿都能受到教育。2006年后,幼儿教育成为免费教育。

(一)关于幼教的法规与政策

与香港一样,澳门也没有独立的《幼儿教育法》或《学前教育法》,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条文均分布在其他法令中。1991年8月16日颁布实施的澳门第11/91,M号法律即《澳门教育制度》是澳门教育的基本法律。更是澳门教育制度的总纲。它规定了幼儿教育和小学

预备班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明确了教师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延缓培训的宗旨和基本要求,明文强调“幼儿教育对晋升方面,无须进行知识的评核。”另外,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界定作了明确说明,并对私立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为了统一各幼稚园的教学内容。澳门政府于1994年7月颁布了澳门第38/94/M号法令《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预备班及小学教育课程组织之指导性框架》,规定了小学教育预备班课程计划系幼儿教育之延续,为升读小学教育作准备,并建议从小学教育预备班开始,以游戏方式教授第二语言,但以不影响发展其所用教学语言之交流能力为限,还专门设立了专家组,制定各级及各学习范畴的教学大纲和活动内容。课程计划制定后,1995年至1996年间在公立幼稚园试行。经评核后于1997年、1998年度在全澳门推行。同时在1999年7月将教学大纲推介至私立幼稚园。

2006年,澳门政府颁布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该法规定,免费教育由原来10年正规教育拓展为15年,即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由此,澳门的免费教育制度延伸至幼儿教育,而且免费范围由“学费”拓展到“补充服务费以及与报名、就读、证书等有关的其它费用”,由“倾向性免费教育”向全面免费教育过渡。为此。澳门政府行政会讨论通过了《教育发展基金制度》,并修改了《免费教育津贴制度》。根据新规定,居住在澳门的特区居民,加入免费教育系统的学生,均为免费教育津贴受益人。自2007至2008学年起,幼儿教育阶段津贴由每班37.02万元调升至40万元。

(二)政策法规中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

《澳门教育制度》第五条规定,澳门幼儿教育的目标为:协助家庭教育子女:促进儿童体能与智力的发展,以及情绪情感的平衡;致力发展母语的运用能力,特别在理解及口语表达方面;致力于儿童的伦理观念、兴趣与创造力的发展;使儿童养成个人和集体的卫生与保健习惯:给予儿童接触社会日常不同生活经验的条件;留意幼儿是否有不适应或弱智、弱能的情况,并给予儿童适合的指导。

《澳门教育制度》第七条规定,小学教育预备班的目标如下:继续幼儿教育的目标;提供文字及数字方面的基本知识;发展就读所使用的教学语言的能力。以使儿童能顺利地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

(三)政策法规中关于幼儿教师的规定

20世纪50年代初期,澳门初中毕业生通过两年的职前幼师课程,就能做幼稚园教师。到了80年代,要求高中毕业生修读一年制幼师课程,毕业后方可到幼稚园任教。1985年,中华教育会、华南师范大学与澳门教育司曾协办过三年制的在职学习课程,培养了部分幼稚园教师。从1987年开始,政府委托东亚大学(后改名为澳门大学)开设师训课程,培训在职的幼儿教师,并逐步延伸到职前培训及学位课程。

1991年颁布的《澳门教育制度》第27条是关于教师职前培训的条款,明确规定“幼稚园教师及小学教育教师的培训在教师培训学校进行,入读者最低限度须具备高中毕业学历”。1996年政府宣布,学校不能聘用未获专业资格的幼稚园教师,在职而未受训者必须在指定期限内参加培训。1997年起,又将基础培训由文凭课程提升到专业学位。与此同时,从80年代中期开始,每年暑期政府均与澳门大学联合开设补修课程,供在职教师学习。

澳门回归之后,政府对中小幼教师愈加关注,社会文化司司长在澳门第50/2000号令中批示“为了向在澳门专职从事教育工作逾20年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预备班、小学教育及中学教育或等同教育程度之教师致以感谢,特以颁发感谢状”,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更大的提高。

三、启示与借鉴

大陆《学前教育法》起草的基础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目前已经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具体立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上述港澳幼教法律法规及其特点对大陆的幼教立法有不少借鉴,笔者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香港十分重视幼儿的安全问题,在其教育基本法中有具体化的安全措施和标准,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立法思想。这一点值得大陆立法者借鉴。

第二,澳门的幼儿教育目标出现在其教育基本法中,足见其被重视的程度。目前大陆幼儿教育的目标只出现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层级较低,约束力较弱,因此将来出台《学前教育法》时,有必要将幼儿教育目标明确写入其中。以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保证学前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与质量。

第三。港澳两地对幼儿教师的入职资格都有了调升,而且加强了职后培训。大陆现行的法律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入职资格为中等师范学历,这与当今快速发展的幼儿教育是不相衬的,将来的《学前教育法》应考虑提高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此外。还应规定政府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并制定针对性条款,由政府负责平衡发展城乡学前教育,以保障每个儿童平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编辑:dj)

香港的幼教政策与法规

转载:https://www.doczj.com/doc/9e11461077.html,/Page/2008-12/12223320081214151409.html

在香港,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机构有幼儿中心与幼稚园。幼儿中心又分为育婴园和幼儿园两种,其中育婴园为0-2岁的婴儿提供照顾,幼儿园为2—3岁的幼儿提供教育和服务。它们都要到香港卫生福利局辖下的社会福利署注册。幼稚园主要为3—6岁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须向教育署注册并接受其管辖。

一、关于幼教的法规与政策

香港没有独立的《幼儿教育法》或《学前教育法》,有关幼儿教育的基本法律条款主要在《教育规例》中。香港法律第279章《教育规例》对学校的建筑设施都规定了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标准。如通风、照明、防火,对课室的层高、窗高、走道的栏栅、天台操场都有具体的尺码规定或结构要求。第40条规定幼稚园的课室“须使每名学生有不少于0.9平方米的楼面空间”;第46条规定幼稚园“所有膳食及茶点均须按常任秘书长批准的膳食表妥为预备”:第88条规定“任何提供幼稚园教育的学校。一名教员在同一时间内教导学生的人数不得超过30名”。这些法律条款充分考虑了对幼儿健康与安全的保护。

香港政府在1995年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成员包括教育署及社会福利署的人员,并汇集了幼稚园、幼儿园及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各资深工作者的意见,把《幼稚园课程指引》及《日间幼儿园活动指引》合并成一册适用于两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这份文件明确指出,广义上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儿童在园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全班及分组学习活动、音乐、故事、美劳、游戏、在户外内进行的各种活动、排洗、进食、休息和健康检查等。2000年9月香港政府颁布《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香港幼教界也据此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自2005年新学年起,香港政府进一步规定社会福利署按《幼儿服务条例》管理幼儿中心,教育署按《教育规例》管理幼稚园,从而统一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2006年8月,教育署又颁布了《学前机构办学手册》,以取代现行的《幼儿中心守则》和《幼稚园办学手册》。

这份文件从楼宇设计、家具和设备、安全措施、健康、卫生、营养和膳食、课程与活动、教职员、费用及收费、家庭与学前机构、注册与规管等11个方面对学前教育机构的举办做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并注明该手册适用于幼儿中心、幼稚园及所有学前教育机构。

二、政策法规中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规定

2005年6月,教育署颁布了新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咨询稿)》,对原有的课程指引做了修订,并对香港学前教育的宗旨、学习范畴、目标等作了新的规定。如学前教育的宗旨被确定为:培育幼儿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生活做好准备;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学前教育的学习范畴被确定为6个: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学前教育的目标由此是实现幼儿身体的发展、幼儿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幼儿情意和群性的发展、幼儿美感的发展。

三、政策法规中关于幼儿教师的规定

1995年以前。香港幼儿园教师入职的最低学历为中三(即初中肄业),幼稚园教师的最低学历为完成中五课程(相当于高中二年级,香港学生在完成中五课程之后就可参加中学会考),并在香港中学会考中获得不低于两科的E级或E级以上成绩,其中一科必须为中国语文或文学科,可见,对幼儿教师的学历要求十分低,也没有专业训练的要求。

香港回归以后,学前教育得到政府的重视,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逐渐有所提高。2000年12月,教育署颁布第54/2000号通告,规定从2001年9月起,幼稚园教师必须曾在不多于两次的香港中学会考中获得至少五科不低于E级的成绩,其中两科必须为中国语文或文学科、英国语文或文学科。才算具备最基本的学历要求。此外,教育署还鼓励幼稚园教师修读曲指定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专业培训课程以获得“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只有具备这一资格的教师才能申请幼稚园校长的职位。2002年6月,教育署颁布第27/2002号通告,进一步提高了幼稚园校长与教师的入职资格。这份文件规定,从当年9月起,所有新入职的幼稚园校长的最低学历由“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提升至“幼稚园教育证书”水平。并且所有在职校长必须在2006年7月以前获得“幼稚园教育证书”或同等学历。在教师资格方面,这份通告规定,从2003年9月起,所有新人职的幼稚园教师均须在入职以前具备“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并且从2004年9月起,各幼稚园必须在规定的教学人员编制内(以1:15的师生比计算)全部聘用合格幼稚园教师。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香港众多在职幼儿教师提升学历的需要,政府为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教师只要在政府指定的高等教育机构修读一些专业培训课程,就可获得“合格幼稚园教师”资格(幼儿中心则为“合格幼儿工作员”资格)。在此基础上,2006年初,一些商等教育机构又开设了三年制在职“幼稚园教育证书”课程教育,让“合格幼稚园教师”可以通过此种培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资格。

广东省学前教育

2009-9-24

【关闭窗口】

蔡国雄:京台两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异同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09年05月25日09:27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蔡国雄

尊敬的各位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专家,各界人士,新闻媒体的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邀请到这里来发言,跟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是基础。学前教育作为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不仅仅是培养学习兴趣,挖掘智力、潜能这样的重要时期,也是受到人格品质,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

学前教育质量的好坏,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学习义务教育,培养国家动量之材培养和国民整体素质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台盟就是我们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我们这个民主党派,在大陆的台湾机构,台湾民族自治同盟也历来高度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08年为进一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台盟结合自身特点,因为我们台盟各界人士都是台湾人,他们同时又是北京人,因为我们是北京台盟。所以我们以北京和台湾为背景,在两地开展题为京台两地学前教育比较与研究,刚才有许多同志介绍了国外的情况,我们介绍的是国内的情况,因为台湾也是我们国内。台湾毕竟和我们大陆有不同,不同在哪里,我们进行了这样的比较研究。调研组先后对台湾的学前教育现状进行了入岛考察,什么叫入岛考察呢?我们台盟,我们坐在那里是高山族的台盟的常务副主委,专门到台湾当地收集资料,看看台湾是怎么样搞学前教育的,进行了这样的入岛调查,走访和资料收集,并且邀请了台湾幼教专家,和幼教机构负责人来北京进行交流座谈,同时还走访了北京市与部分城区的教委和卫生局,以及公办、民办、台资和港资的幼儿园,我们知道现在大陆改革开放以后,有许多台湾的企业家到大陆,到北京,北京有一部分,在北京按照他们的理念来建的幼儿园有许多是双语幼儿园,我们对他们都进行了总的调查研究,同时对200多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3600余份的问卷调查。要掌握了解这一情况。所以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我们搞的许多调研,我们要了解国外的情况,我们也要了解境外的情况就是台湾的情况。我们的许多调研不能光光在我们国内搞,在大陆搞,我们很多情况要走出去,了解他们的做法,了解境外的,国外的做法,作为我们借鉴。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教育中心,学前教育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北京在2001年制定出台了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并在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列为首都的教育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北京学前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教育质量也稳步的提升。园所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随着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才竞争日益的激烈,北京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仍然是滞后于不断增长的市民的许久,教育体制、管理、师资等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依然是十分的突出。这制约了北京市学前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台湾地区历来是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也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保障举措,从立法到施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我

们可以借鉴。下面我想讲第一部分。

京台两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异同。就是北京和台湾两个地方学前的教育不同在哪里,又相同在哪里?

第一、在管理体制方面,京台两地是同中有异,有共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首先北京和台湾都是把学前教育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都没有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点是一样的。北京市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形成了当今政府办园占26%,社会力量办园占74%这样的一个格局。其次,北京市除教育部门以外,卫生、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这些部门,都对学前教育机构负有相应的管理职责。台湾的学前教育管理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内政这样两部门,公立的幼稚园,和私立幼稚园并驾齐驱,各约占50%。政府对公立幼稚园给予较充足的财政投入。

第二、想在政策法规保障方面看他们的异同。北京市学前教育专门法规比较少,仅有相关的法规是11种。而且有一个特点原则性的条款居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不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不够清晰,不太清楚。台湾的削减教育规章相对比较齐备,相关法规14种,且相关政策都通过法律程序加以规定,各县市台湾是按县市都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相关配套措施也较为齐全、详尽,可操作性强,可操作性强是说我们这边的可操作性不太强,对各类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有明确的保障措施。

第三、在师资配备和培训方面,北京市开设有幼教专业的高校仅有几所,对幼教教师学历要求较低,中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了,就当幼教老师了,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而且没有保障,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教交织的积极性和整体的水平。台湾设有幼教专业的高校有20多所小小的一个台湾20多所,幼教师必须取得师院幼教学科学士资格,才能从事幼教工作,他是有资格要求的。而且明确规定的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为在岗教师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第二部分,我想说一下,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足在哪里,北京市?

第一、政府的管理只能还尚未到位,首先是多头管理,政策不到位,教育、卫生、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都对学前教育机构负有管理的职能,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缺乏统一的协调。其次就是责任不清楚,职责不到位,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有些规模较小的民办园所既没有在教育部门登记,也没有注册,产生了监管盲区。批管分离体制不健全。负责审批的部门不进行具体的管理。

二、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北京市2001年已经开始实施北京学前教育条例,但没有出台上位法,配套政策和制度也没有及时跟进,无法保障条例的落实和实施。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例如,卫生部门管理托幼最高政策文件是卫生部的托幼部门管理意见,可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未讲卫生保健内容纳入其中,也没有强制性规定托幼在卫生部门登记,造成一些不规范,规模小的园所不服从卫生部门管理的现象。

第三、幼教师资,保育队伍参差不齐。幼儿园教师编制没有纳入国家教师编制之中,对于幼教和保育人员的比例也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民办园所教师聘任等工作没有依法的规范。幼教师资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幼教质量相对中小学而言较低,高校培养的本科及以上的幼师毕

业后多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工作,而真正担任幼师的多为中专和高职生,还有部分社会合同工,幼师之间水平相差较大。我在日本我说我拿了博士,我可不可以教幼儿园,人家告诉我,你不行,你没有资格,你以为有博士学位就可以教幼儿园吗?不是这样,你没有资格教幼儿园。

第四、城乡园所差距明显。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公办园和一些优秀园所大多数都集中在市内,而乡镇农村较少,园所办学质量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儿童的入园率仅有60%左右,尤其在通州,大兴和昌平等外来人口聚集区,聚集的这样的地区,这个比例那就很显然,就更低了。庞大的外来人口不仅给数据统计上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也造成了儿童入学紧张的问题,许多民办园由此应运而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民办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安全的隐患多,收费的标准不统一,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等等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园所之间的不均衡发展。

第五、财政体制有待完善。学前教育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也没有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体制当中,财政部门没有专项经费,使得民办园收费标准偏高,上午有的演讲当中就说到钱的问题,指示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入园难,而收费相对偏低,综合条件较好的公办园也因为数量有限,幼儿较多,难以承受,同样出现了入园难这样的问题。更谈不上托幼保健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均可成为学前教育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和谐的因素。

总体来看,北京市学前教育在体制与管理,法规建设与政策保障,教师培养与再教育还有公共财政投入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刚才说了这些不足,应该怎么办?我想在下面的第三个大部分,对推动学前教育发展提几点建议。

几点建议:第一、完善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应进一步明确教育、卫生、工商等学前教育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多头管的话,那就要把职责搞清楚。优化管理程序,对于公办园、民办园、单位办园,体改园和合资园等各类的园所以及学前教育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机构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减少管理盲区,完善行政体制,增强管理的透明度,由政府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上午也提到这个问题,政府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切实发挥引导与监督这样的职能。政府要提高他应有的作用。

第二、改善学前教育法治的环境。目前学前教育相关法律的有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建议对他们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尽快制定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就是刚才我说的上位法没有,我们希望有这样的上位法,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的审批部门和管理部门,细化责权及制约机制。一定要有制约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细化学前教育机构的确立条件和办学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机构周边环境建设,细化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机制。

第三、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为学前教育机构提供充分的、高水平的师资保障。应着力解决城乡差别和园所属性,刚才说了有很多属性,导致的幼教师水平不均衡和队伍不稳定等问题,重点就幼儿教师编制、职称、待遇、社会保障这些方面,给予社会办园,包括民办园相应的政策支持。完善幼儿教师再教育培训机制,并结合一线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和长期的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第四、提高政府公办幼儿园的比例。政府公办幼儿园园所环境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综合质

量较高,对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但目前公办园所占的比例过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建议调整市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目标,转变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办园模式,不断提高政府公办园的比例,同时对于社会办园,特别是民办园乡镇园等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业务指导和师资培训,建立规范的督导评估制度,切实提高全市整体办园水平。

第五、制定实施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政策。由于城乡建园条件,办园主体经营性质等方面的不同,目前北京市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差异较大,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将会导致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教育的公平,不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均衡的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改变目前的财政投入体制,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到公共财政之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实施鼓励社会、企业资助学前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希望国家有优惠政策,对社会、企业资助学前教育事业的优惠政策,并根据不同的园所和家庭情况,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和措施,让政府的教育投入公平地惠及到每一位的适龄儿童。

以上是我们台盟在通过对北京、台湾两地学前教育比较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随着大三通基本实现,和台湾即将大三通实现,两岸教育界交流交往日益的密切,将来会更加密切,吸收和借鉴台湾学前教育的有益经验,将会对北京市,乃至全国实现学前教育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各有关部门的有效工作,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三十年代北京的幼儿园

点击次数:17 作者:

清末为了落实“新政”、“兴学育才”的内容,清政府在1901年8月“上谕”中,命令各县州“多设蒙养学堂”。1903年颁行癸卯学制,把蒙养院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一段。同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对蒙养院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打这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办起了学龄前幼儿教育机构——蒙养院,先是湖北、湖南,然后是京师、上海、江苏、广东等地。

“蒙养”二字是中国的传统说法,所谓“蒙以养正”,就是重视人生的正本慎始,主张当婴幼儿智慧蒙开之际就施加正面影响,开发其智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创立蒙养院,按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制定的《湖南蒙养院教课说略》的说法,就是要达到“将贫贱家儿童养成美材,富贵家父母当不虑其子弟同处染坏气习;有此感情,将来小学堂不分贫富贵贱,可施共同教育”的目的。

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两次学制改革重视女子教育并兼及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比清末有了较大的发展。如据有关部门的调查,1911年上海只有幼稚园2所、幼稚生100余人,1918年已有幼稚园12所、幼稚生400余人,1926年则有幼稚园21所、幼稚生800余人。同时,北京及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人提出的“幼稚教育案”7件;其中《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设立幼稚园案》规定从该年度起实验小学必须创办幼稚园。193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组织法》,规定“小学得设幼稚国”。这些都有力

地推动了当时学前教育的发展,到1936年,幼稚园、幼稚生数已分别达到1283所、约8万人。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学前教育遭受重创。抗战胜利后,我国的学前教育恢复较快。1947年的幼稚园、幼稚生数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分别为1301所、约13万人。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 、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 、"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 6 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 、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 、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 、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 、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 、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 、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 、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蒙台梭利其人: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人。学前教育之父:福禄倍尔,创办幼稚园。 学前教育之母: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儿童之家。 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需要。“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教育理念,这是蒙氏教育和我园现行教育相一致的地方。“一切从观察儿童和研究儿童及家庭环境”入手,同时“以儿童和家长的忠实朋友”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一切以儿童的生活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设计出适合孩子的环境,根据有效的科学程序,配合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明了实用有效并且闻名遐迩的教育材料——蒙氏教具。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教育技巧,培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儿童的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如:她强调教育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也是我园现正实行的“瑞吉欧”教育理念相一致的。她的教育目的是:“尊重儿童自我需要和价值,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三、以“体、智、德、美、劳”为核心的教育内容。蒙氏的教育内容与现行幼儿教育内容虽然在内容的划分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容却是紧紧围绕体、智、德、美、劳这几个方面的。相对来说,蒙氏教育活动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更深入地考虑到儿童的需要。比如区域的设置,蒙氏和传统活动区域都有语言、科学文化、计算、美工、阅读等区域。但蒙氏最有特点的是生活和感官区域。生活区的材料全部取之于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也全部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抓、舀、插、倒、吸、捞、夹、剪、切、开锁、筛、穿孔、编织等生活中所有用到的手的动作,都在蒙氏生活区找到相应的教具。蒙氏说,生活、感官是学习的基础,是进入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手段。记得在我园学期初的计划中,张园长就提到让幼儿自理自立,并提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三个阶段,我想,这也是同蒙氏的教育理念相结合的。蒙氏教具最有特点的是感官教育和数学教育,感官教育内容包括视、听、尝、嗅、触、辨别实体、音乐训练等。数学内容包括理解1-10的量与数,认识数量和数字,10以内加减,十进位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等。四、教学形式:蒙氏的教学形式以“工作”的形式表现,同时和我们的教学形式一样,有团体、小组、和个人的独立活动。蒙氏还有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在我园也存在,那就是混龄教学。五、蒙氏教育法怎样与我园的“瑞吉欧”教育法相结合。虽然我现在没有组织过方案教学(北京叫做项目工程),但从日常听到老师们讨论的和观看一些观摩教学活动中,以及张园长发放的资料中,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我曾问过一些老师,在方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什么问题是最难解决的。我想,最难解决的是孩子有兴趣的课题(内容),老师怎样延伸到各个领域,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发孩子在活动中保持孩子的兴趣。这在蒙氏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运用。如:“花”的活动。蒙氏教学是这样渗透的:1、寻找花的共性。花有花托、花叶、花瓣、花蕊等。2、蒙氏教具中有“花”的镶嵌板。3、花的三段卡。(如:花的名称)4、花的个性:花的种类(大小、颜色、花瓣的多少、形状等)、生长环境(山、水、沙漠、室内)、温度(阳生、阴生等)5、做有关花的小书。(可根据花的共性与个性,孩子的兴趣)在蒙氏区域中是这样渗透的:生活区:插花、种植、护理、绣花、编织等。感官区:闻花的香味、触摸花瓣、赏花、尝花等。数学区:颜色的分类、花的大小、花瓣的多少以及单双数的学习、排序(从大到小)等。美工区:制作干花、画、剪、手工制作(用各种各样的纸)等。语言:儿歌、故事等。艺术:唱歌、跳舞等。体能:跳起来摘花等。这就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目的所在,孩子的兴趣第一。可能会有老师说,这不是以前的主题活动吗?我想,任何活动,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不管以什么活动形式出现,都应该是可以的。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怎样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蒙氏教育思想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和延伸。只要你领会了她的教育思想,掌握了蒙氏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你的思维就会放开,思路开阔,教学方法也就会源源不断。(简述)1、活动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来自于幼儿本身

蒙台梭利教育法目的

蒙台梭利教育的目的 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近百年来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一岁到六岁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的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一)、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这样一来,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要想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

《美丽的宝岛台湾》教案

美丽的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点: 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 师生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好的地方。请猜一猜: 轮廓状如芭蕉叶,叶柄朝南尖朝北。 西太平洋枢纽带,看着版图猜一猜。 对,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读题) 二、学习了解台湾。

(一)、台湾在哪里 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然后用尺量一量(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一算实际距离。) 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台湾岛的形成。 (二)、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 1、(课件或者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教师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对于台湾的美丽,老师建议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一游台湾岛。领略台湾的“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 5、老师小结。 (三)、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人们千百年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台湾香港和澳门

台湾香港和澳门 2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学习目标 1.了解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理解三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形成。 3.掌握台湾省地形、自然资源、旅游景点和主要城市。 学海导航 一.台湾自然地理特点及经济特征 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一大岛,海上交通便利,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水稻及热带、亚热带的各种水果。 台湾被誉为“祖国的宝岛”,是因为这里的农林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1)“森林宝库”: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南部、北部分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台湾山脉海拔较高,森林资源丰富,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森林,树种很多,其中以樟树最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2)“水果之乡”:香蕉在台湾被称为“果王”。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水果都有分布,如椰子、菠萝、龙

眼、桃、梨等,四季鲜果不断。茶叶是外销特产中的“不倒翁”。 (3)“东方甜岛”:甘蔗是热带经济作物,台湾南部位于热带,所以台湾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蔗糖产量很大。 (4)“海上粮仓”:西部平原,土壤肥沃,水稻种植普遍,所产“蓬莱米”历史上大量出口。 (5)优良渔场:台湾四周广阔的浅海是东海鱼类与南海鱼类的交汇处,又是近海鱼类和外洋鱼类的捕捞场,渔业发达、水产品丰富。 (6)矿产多样:台湾山脉是金、铜等金属矿产地;西部平原地带是煤、石油的蕴藏地;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天然硫磺。 (7)“祖国东南盐仓”:西海岸沙滩广布,晴天多,日照充足,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布袋盐场位于台湾西海岸沙滩地带,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 台湾地狭人稠,海上交通便利,十分有利于“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工业的发展。 【例1】阅读分析祖国宝岛一一台湾岛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归纳该岛相关的区域地理 特征。 2003年台湾岛内产业部门及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感悟

浅谈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感悟 一提到蒙台梭利,几乎无人不知,,它的理念和它的精华以被数人认可,他以是中国大陆最圣行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我工作的五年中,对蒙台梭利的基本理念及教育法我也有许多感悟,我认为蒙台梭利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缺点。 蒙台梭利曾说过:“人不是动物,而是社会产物,教育过程中个体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如果科学教育学不能影响新一代成长的环境,那么,他寻找改良新一代教育的努力也是徒劳”。也正是这种思想构成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基础,并由此产生了举世闻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可以说蒙台梭利科学的幼儿教育发是在“发现”与“试验”交替研究的过程中,加上她的“慧眼”各“仁心”而得到的。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深有体会。 一儿童和儿童发展观——以孩子为中心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或称之为“内在潜力”;或把他总括为“人类具有的潜能”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孩子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的规律或的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蒙台梭利主张不给把孩子看作是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孩子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

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可以任意刻画的木块;不是教师和父母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确在工作中,教师应仔细观察,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揭示孩子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热爱孩子,尊重孩子个性,在孩子自发和自由的活动中,帮助孩子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蒙台梭利理论体系的精华是: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孩子即不能发展自己,也不能收到有意的研究!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较少干预孩子主动活动或自发活动的基础上,他培养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人类的潜能”的发展,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独立工作,并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保持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促进人类和平的强有力的新一代。所以蒙台梭利教育要求我们教育的原则一定是要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孩子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育,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和工作习惯。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刚出生的婴儿肚子饿,他会闭着眼睛找,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解决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我们注意不到这个事实,不能明白孩子会因“内在需要”而驱使他“主动活动”,反而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我们填塞,就会出现养育上的“差错”了!孩子需要我们的“援手”,但不需要填塞;需要我们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内在需求”,帮助好好的长大成人。这些成果的获得,与教师在孩子学习发展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有极

大班社会宝岛台湾1

第五周 活动内容社会:宝岛台湾授课日期 9 月 29 日 活动目标 1、知道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特产。 2、积极主动地参与收集资料,并能大方地与同伴交流。 3、对高山族的服饰、生活感兴趣,萌发对台湾岛及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台湾是我国的领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难点:了解台湾的物产和风景名胜。 活动准备:1、中国地图,配套磁带或CD。 师幼共同收集的介绍台湾的资料:图片、图书等。 方法与手段:提问法、师生互动法 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1、幼儿在中国地图上寻找台湾,了解台湾岛的地理位置。 观察中国地图,请幼儿找出陆地和大海。 师:中国有一个最大的岛屿,谁能在地图上找出来? 引导幼儿找出台湾岛的位置,知道台湾四面环海,是中国最大的岛屿。1、幼儿观察中国地图,找出 大陆和大海。 2、在地图上找出最大的岛 屿——台湾,了解台湾四面 环海,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通过在地图 上寻找台湾导入 主题,吸引幼儿的 注意,了解台湾岛 的地理位置,知道 台湾岛四面环海, 是中国最大的岛 屿。 2、教师和幼儿共同了解台湾的风土民俗。 (1)幼儿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台湾的资料,介绍、交流台湾的风情民俗、风光美景、特产等。 (2)了解高山族的民俗风情。1、幼儿交流有关台湾的风 情民俗、风光美景、特产等。 2、了解高山族的民俗风情, 重点了解他们的服饰特点 在此环节中,教师 引导幼儿通过相 互交流介绍,将自 己收集的关于台 湾的资料与大家 分享,使个人经验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重点引导幼 儿观察高山族的服饰特点。 转化为集体经验。 3、师幼共同小结。 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四周都是大海。台湾岛上的高山族人穿着鲜艳的服装,喜欢唱歌跳舞。那里物产丰富,盛产稻米和甘蔗等,地下矿藏丰富,海中盛产鱼、盐。台湾风景秀丽,有美丽的日月潭、阿里山,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1.小结:知道台湾是中国最 大的岛屿,四面环海。岛上 的高山族人衣着鲜艳,物产 丰富,风景优美,是我国的 宝岛。 通过教师小 结,帮助幼儿梳理 知识经验,更好地 掌握并巩固新学 的知识。 4、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并朗诵诗歌《我去台湾岛》幼儿欣赏并朗诵诗歌《我去 台湾岛》。 在朗诵诗歌的过 程中,萌发对台湾 岛以及台湾人民 的美好情感。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寻找台湾的的地理位置,引出台湾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岛屿。在下面的环节,我请幼儿将带来的许多关于台湾高山族的民俗风情介绍给大家,了解了高山族能歌善舞和服饰的特点。接着,我也为幼儿展示了台湾的一些著名风景,最后进行小结台湾是个风景秀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萌发了幼儿对台湾岛的美好感情以及向往之情。诗歌的欣赏更增强了幼儿的这种美好情感。

第九章蒙特梭利与蒙特梭利教育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29 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 在哪个国家成立 ( ) A. 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丹麦 2.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 最具特色的部分是 ( ) A. 日常生活训练 B.感觉教育 C.文化科学教育 D.数学教育 3.1909 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 ()。A. 《精神教育》 B. 《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 C.《儿童符号的形成》 D. 《智慧心理学》

4.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 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的是()。 A. 蒙台梭利 B. 皮亚杰 C.加德纳 D.马拉古兹 5.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 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A.团体线上教育活动内容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内容C.区域教育活动内容D.文化科学教育活动 6.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个别教育活 动实现的形式是 ( ) A. 主题教育活动 B. 线上活动 C.区域活动 D.圆圈活动 7.1907 年,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

“公寓幼儿学校”,又称()A.儿童之家 B .幼儿园 C.儿童的花园D.快乐之家 8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A.有准备的环境 B .导师 C.工作材料D.活动 9.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集体教育活 动的主要方式是 ( ) A.主题教育活动 B .区域教育活动C.专题教育活动 D .艺术教育活动10.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 ) A.心理胚胎期B.生理胚胎期

C.精神胚胎期D.文化胚胎期11.蒙台梭利提倡儿童的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活动中,这体现了 ( ) A.内在奖惩的原则B.顺序操作的原则 C .自动控制错误的原则D.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12.“儿童之家” ,此名称起源于()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意大利 13.蒙台梭利提倡在设计儿童“工作材料”时,一种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对家庭环境的创设的启示 【摘要】:被誉为“儿童世纪代表”的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旧的教育有两个要素:教师和儿童。【1】在新的教育体系中,除了教师和儿童发生关系外,教师、儿童都要和环境发生关系。环境成为新教育的一个新要素。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因此,她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可以说。环境,是贯穿蒙氏科学教育方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亮点。 【关键字】:教育体系蒙台梭利环境适宜环境 一、对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的阐释 在蒙台梭利有关环境的论述中,一直反复强调“适宜的环境”。因此,这无疑可视为蒙台梭利对环境创设的最高要求,也是衡量环境优劣的以一项最高标准。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中,蒙台梭利对”适宜的环境”作了阐术:“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这种环境充满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对它有害。”“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2】 阅读蒙台梭利关于环境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在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一)“适宜的环境”的核心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的发展。 蒙台梭利十分注重环境对儿童精神即心理发展的作用,她曾以伊塔教育“阿维龙野孩”的事例说明,“我们若在一个远离人烟、与世隔绝的地方将孩子养大成人,只给他们物质食粮,别的什么也不给,那么孩子的身体发育会是正常的,而大脑的发育却受到严重损伤。”蒙台梭利主张利用环境予儿童大脑神经丰富的、适合与其年龄特点的刺激。虽然环境有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分,蒙台梭利却并不赞成将这两种环境隔离,开来,而是主张将人文的、精神环境的成分,溶入于物质环境之中,从而形成能真正内化与儿童心灵、促进其心理正常发展的养分。 (二)“适宜的环境”需要成人用爱心为儿童提供心理上的温暖、安全和自由。 蒙台梭利的“适宜的环境”,是一个用爱营造的充满安全、温暖和自由地精神氛围。因而,她所提倡的“适宜的环境”,绝非仅仅指单纯的静态的物质环境,而是一种赋予了精神成分的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复合型环境。这种环境不是纯硬件的物,而是附加了成人情感、智慧等对儿童心理变化起到直接作用的要素。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儿童心态平和,能够得到安全、温暖、自由等愉快的精神体验,从而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儿童的发展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得儿童心里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充满丰富的刺激,能够引起儿童强烈的活动动机,成为儿童打开主动性大门的钥匙,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只有儿童的自身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的作用才能内化于儿童的心灵。真正实现儿童心理的发展。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依赖的是获得。

社会活动:台湾、香港和澳门

社会活动:台湾、香港和澳门 活动内容: 活动一:社会活动:台湾、香港和澳门 活动二:区域游戏 活动一:社会活动:台湾、香港和澳门 活动目标: 1.知道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有美丽的风光和特产。 2.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等信息资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台湾、香港、澳门的图片及资料,并做成小报。 2.材料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小报,中国地图,有关台湾、香港、澳门的视频。 3.环境创设:师幼将共同收集的相关图片、照片等布置成“台湾、香港、澳门展览馆”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一找”: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 1.引导幼儿观看中国地图,并找出台湾、香港、澳门的位置,说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 2.小结:台湾、香港、澳门都在中国地图的下方(南方),台湾四面环海,香港和澳门临海。 二、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台湾、香港、澳门美丽的风光和特产,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交流分享,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太旺、香港、澳门的风光和特产。 2.幼儿分组交流自己手机到有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资料: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一部分,你们知道那里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吗?和小组里的同伴说说吧! 3.集体交流,教师归类整理:(1)太旺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四周都是大海:阿里山、日月潭非常有名,台湾气候比较热,特别适合大米和甘蔗生长,水果特别甜,台湾有许多珍贵的蝴蝶。(2)香港由一些小岛组成,那里高楼大厦,有“东方明珠”等等美称,有古老的有轨电车——香港岛电车,有世界上最长的自动行人电梯——中环半山行人自动梯,有世界上最大的户外青铜坐佛——天坛大佛等。(3)澳门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教堂,还有众多的保护文物以及优美的海滨胜景等。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精髓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教育精髓 (一)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内在需要。 在她看来,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表现和满足;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基于这种儿童观,蒙台基于这种儿童观,蒙台梭利课程由一系列操作活动来实现,这些操作活动按其目的与所发展的儿童能力,分为不同的领域,主要有日常生活、感官、数学、语言、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表现7个领域,强调儿童主动学习和自我纠正,顺应儿童生命力发展的内在需要,促进其自我发展。 儿童发展存在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0-6岁) (二)秩序敏感期(2-4岁) (三)感官敏感期(0-6岁) (四)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五)动作敏感期(0-6岁) (六)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七)书写敏感期(3.5-4.5岁) (八)阅读敏感期(4.5-5.5岁) (九)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认为要根据研究的九个敏感期的划分,把握儿童的敏感期,进行适当的教育,在适当的敏感期内给与幼儿相应的适当的刺激,才能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幼儿与外界世界的接触和探索,从而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发挥幼儿敏感力的环境。正是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了蒙台梭利的教学和教具。 (二)特别重视教育环境的设置与运用。 蒙台梭利非常强调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与“有准备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有准备的环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物质环境,二是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蒙台梭利教具、各种符合儿童体形尺寸的室内设施以及教师自制的各种教学材料;人文环境则主要是指各种有价值的人类文化遗产。 三、蒙台梭利教学与教具 1.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在她的教学法的内容里,有五个教育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秩序法则。秩序法要求孩子的物品摆放要规范、要有秩序。,这种规范要及早建立,应该满足儿童对秩序的追求,促进儿童秩序的完善,实施这一法则,教师应该首先做到,维护和制造这种环境有秩序感。 第二个是独立法则。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者少帮助孩子,应让孩子独立的做事情。所以,蒙台梭利在她创造的教具里,就训练孩子独立,如生活教育部分,孩子自己会脱衣服,会扣扣子,系带子,在生活教具中,如味觉筒,拧瓶盖,拧螺丝钉,这些教具都是让孩子学会动手后独立。孩子一般拒绝成人帮助,喜欢自己探索。 第三个法则是自由法则。蒙台梭利认为应让儿童自由的选择工作,不要老师或成人去选派,自由选择可以增加自信心,可以导致自我控制,应提倡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不是你硬压制他,给他种种限制,蒙台梭利认为要改变他律为自律,让孩子学会自律。 第四个法则是专心的法则。由于儿童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就导致了专心的法则。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里做了一个实验,当一个孩子在玩插座圆柱体时,当他在专心工作时,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是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近百年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一直对世界幼儿教育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 一、蒙氏教育的十大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2、“不教的教育”。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0- 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二、自由—蒙氏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含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含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培养对台湾岛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初步了解有关台湾岛的基本知识,知道台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台湾岛的基本知识,知道台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初步培养幼儿对台湾岛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包括台湾岛)、风光图。 蝴蝶标本。 教师编排高山族舞蹈。 教学挂图“宝岛台湾”。 活动过程 让幼儿欣赏诗朗诵“我去台湾岛”。 在低低的乐曲声中,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然后提问:“诗歌中的小朋友要到哪里去?他是怎么去的? 让幼儿学习有关台湾岛的知识。 了解台湾的地图位置。 @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指出台湾岛的位置(或帮助幼儿找出),让幼儿知道他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台湾岛的位置,让幼儿知道,台湾岛四面环海,人们可以从海上坐船去台湾,或乘飞机去台湾。 了解台湾的风土民俗。 @让幼儿看教学挂图,认识高山族,知道高山族是生活在台湾的一个少数民族;引导幼儿观察高山族人的服装特点,知道他们勤劳勇敢,并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告诉幼儿台湾还生活着很多汉族人,他们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一起为建设祖国宝岛作出了贡献。 了解台湾的风光美景。 @出示有关台湾的风景图片,告诉幼儿台湾的山多、树多,非常美丽,让他们重点认识阿里山、日月潭,知道这些都是台湾署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出示蝴蝶标本,引导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知道台湾有很多品种的蝴蝶,有的品种非常珍贵,只有台湾才有;科学家吧蝴蝶制成了标本,供人们欣赏、研究。 了解台湾的特产。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14篇

1这就是我 活动目标: 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面镜子。 幼儿操作材料“这就是我” 活动过程出示表格一份,与幼儿一同讨论操作方法。 介绍表格的名称、作用:这是一张介绍我们自己的表格。 与老师本身为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表中的标记。 提问:表中眼睛的标记是起什么作用的?(请你选择)你们看看老师的眼球是什么颜色 的? 老师示范,在对应的地方打钩。 幼儿边照镜子边利用自己的小表格进行选择、绘画。 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分小组互相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4、每个幼儿将表格贴在墙上,相互观察、比较。进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征。 2祖国各地特产活动 目标使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一张大的中国地图平放在桌上。 幼儿操作材料“祖国各地特产”。 请给幼儿讲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产(名称和用途)请幼儿与一同收集土特产布置成“特产觉” 活动过程请幼儿看中国地图,启发谈话,引导幼儿介绍祖国特产的兴趣。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请你在地图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及自己家乡的位置, 并向别人介绍这座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请你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 教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特产。哪些特产可列举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 德镇瓷砖),与挂图对应起来。 请个别幼儿向集体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各地特产,要求幼儿说出他的名称、产地、特点、 用途等,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 “小小旅行家” 让幼儿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摆放各地的特产,并介绍哪些城市有哪些特产。 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挂图上各种题材的产地。 3你会怎么办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幼儿操作材料:“你会怎么办?” 活动过程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不说谎、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蒙台梭利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 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和语言、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的教育。蒙氏教育中有特殊的教具和方法,使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这些知识领域的学习。 1. 日常生活教育 a. 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 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c. 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d. 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 e. 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f. 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 g. 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h. 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i.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 自己操作生活用具,如拿奶瓶、小汤匙、玩具等。 ? 照顾自己,如洗手、洗脸、穿衣等。 ? 爱护环境,如浇水、扫地、开窗、关门等。

? 实际操作,如穿珠、倒水等小肌内的手眼协调动作。 ? 礼节,如小声谈话、请安、一起吃饭的习性培养。日常生活练习,一面训练儿童肢体活动,各刺激神经的协调发展;一面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自信与次序观念,渐次展开家庭和社会活动的奠基 2. 感官教育 感官训练是认知乃至辩异的开始培养人类智力的基础。利用各种精美的“教具”,把握各项官能和敏感期,由浅而深,先让孩子由耳聪目明,由概略到精确的逐渐启开儿童知性智力的门窍,并培养他样认真、精确敏锐的认知、辩异、比较分析等习性。感官训练也是数学教育的预备教育。 a. 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b. 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c. 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 d. 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e. 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f.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 3. 数学教育 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孩子藉实物及蒙氏教具的接触,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观念,决不让孩子感到繁和难,以致厌恶数字,害怕数字。也就是说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 a. 培养幼儿初步的数量概念

大班社会宝岛台湾教案.doc

大班社会宝岛台湾教案 【篇一:《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设计】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祖国的 宝岛台湾》。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我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在小组内交流 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由此培养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解决问题,拓展课程资源。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有更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 生谈内心真实感受,这样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 生共鸣,深刻地感受到台湾的美丽与富饶,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台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方面: 利用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位置、美丽与富饶,并明白台湾 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分不开。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宝岛台湾 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了解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 国大陆和台湾根脉相连。技能方面: 通过学生观察地图和师生互动活动,多角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 美丽富饶,培养学生识图、指图、认图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多角度地了解台湾,通过学习交流,感性体悟学习内容。树立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感受台湾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宝岛,祖国大 陆与台湾根脉相连,树立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 土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四、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教学准备:

蒙特梭利及蒙特梭利教育法试题.docx

一、单项选择题 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哪个国家成立( ) A. 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丹麦 2.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重要而且 最具特色的部分是 ( ) A. 日常生活训练 B.感觉教育 C.文化科学教育 D.数学教育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 ()。 A. 《精神教育》 B.《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 C.《儿童符号的形成》 D.《智慧心理学》

4.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的是()。 A. 蒙台梭利 B. 皮亚杰 C.加德纳 D.马拉古兹 5.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 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A.团体线上教育活动内容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内容C.区域教育活动内容D.文化科学教育活动6.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个别教育活 动实现的形式是 ( ) A. 主题教育活动 B. 线上活动 C.区域活动 D.圆圈活动7.1907 年,蒙台梭利开办了第一所

“公寓幼儿学校”,又称()A.儿童之家 B .幼儿园 C.儿童的花园D.快乐之家 8.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 A.有准备的环境 B .导师 C.工作材料D.活动 9.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集体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 A.主题教育活动 B .区域教育活动C.专题教育活动 D .艺术教育活动10.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和动物共有的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即( ) A.心理胚胎期B.生理胚胎期

C.精神胚胎期D.文化胚胎期11.蒙台梭利提倡儿童的每一种“工作材料”都应该能够满足儿童内在发展需求,能够长时间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在操作“工作材料”的活动中,这体现了 ( ) A.内在奖惩的原则B.顺序操作的原则 C .自动控制错误的原则D.困难度孤立的原则 12.“儿童之家” ,此名称起源于() A. 德国 B. 法国 C. 英国 D.意大利 13.蒙台梭利提倡在设计儿童“工作材料”时,一种材料只发展儿童某一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多个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法介绍

蒙台梭利教育法介绍 自由---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础 自由是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蒙台梭利在教育上公认的贡献之一就是为自由下了明确的定义。蒙台梭利称她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其教育又被称为”自由研究的教育。”因此,把握”自由”的内涵是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本质的前提。 1. 关于自由 蒙台梭利认为,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生命力的自发性受到压抑的孩子绝不会展现他们的原来本性,就像被大头针钉住了翅膀的蝴蝶标本,已失去生命的本质。这样教师就无法观察到孩子的实际情形。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孩子,先要给孩子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研究。 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蒙台梭利说:”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2、关于纪律 蒙台梭利认为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像哑巴那样的安静,像瘫痪的人那样的一动不动,不能算是有纪律的,这种人是在被”消灭”。积极的纪律包括一种高尚的教育原则,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完全不同的。 她说:”一般学校给每个儿童都指定一个位置,把他们限制在自己的板凳上,不能活动,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纪律教育,要求儿童排队,保持安静等等。这样的纪律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纪律的培养不能靠宣传和说教,也不能靠指责错误,而是在自然的活动中发展起来。她认为儿童的活动应当是自愿的,是一种自然的潜在趋势,不能强加给他们。重要的是使儿童在活动中理解纪律,由理解而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区别对和错。因此,真正的自由也包括思考和理解能力。她多次强调一个有纪律的人应当是主动的,在需要遵守规则时能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靠屈服于别人。 在蒙台梭利学校的活动室内,允许儿童自由地活动、交谈、交换位置,甚至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移动桌椅。她认为这种自由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室里的儿童有目的地,自愿的活动,每个人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会造成混乱,

大班社会:宝岛台湾

张家港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的幼儿教师园本培训研究”课题开题研讨活动 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 万红幼儿园曹慧 活动目标: 1、知道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无限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2、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绵绵情谊,升起台湾回归的强烈愿望。 3、萌发出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中国地图、宝岛台湾、乡愁;创编快板;海峡两岸节目现场布置、台湾图片若干;音乐:《大中国》彩带、实物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伴着《大中国》音乐入场。 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什么?(中国) 2、结合中国地图,说说: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 二、了解台湾,走进台湾。 1、创设“海峡两岸:——宝岛台湾”节目现场(教师是节目主持人) 2、、欣赏台湾风光无限: 自由欣赏图片,个别讲述 3、课件风光片引导幼儿对台湾风光有整体的印象(介绍阿里山、日月潭、蝴蝶谷、稻米、甘蔗、服饰等) 4、主持人要来考一考大家,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判断(幼儿说对错,课件揭示答案) 第一题: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第二题:台湾盛产稻谷、甘蔗、梁丰牛奶。 第三题:台湾有阿里山、日月潭。 第四题:蝴蝶谷是台湾的,对不对? 第五题:台湾岛上住着很多维吾尔族的人。(高山族的人能歌善舞,一起欣赏并参与表演高山族舞蹈阿里山的姑娘。) 三、夸夸台湾,自编快板:宝岛台湾 四、情谊绵绵:欣赏课件《乡愁》)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他在想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五、盼望统一,和和美美:幼儿讲讲自己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让台湾人民和祖国人民团聚(课件及时把孩子的想法架起一座彩虹桥)。 延伸活动: 展望未来:相信台湾一定会早日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彩带舞:大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