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主要监测数据统计汇总表(一)
- 格式:docx
- 大小:41.48 KB
- 文档页数:6
1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产、子宫肌瘤。
附件2:2017年第四季度全市各二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汇总表
(疾病名称:胆囊炎胆石症)
2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
3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
4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
5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
6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
7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产、子宫肌瘤。
8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产、子宫肌瘤。
附件2:2017年第四季度全市各二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汇总表
(疾病名称:子宫肌瘤)
9 / 10
10个单病种名称: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肺炎(成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平产、剖宫产、子宫肌瘤。
10 / 10。
XXXXXXXX医院XX月数据统计简报一、医疗服务工作量(一)总诊疗人次数X月,全院总诊疗人次数达xx万人次,同比上升xx%。
表1 总诊疗人次相同期对比表(单位:万人次)注:表2 总诊疗人次数前20位门诊科室统计表(单位:人次)(二)入出院人数xx月,全院入院人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其中xx、xx、xx科出院人数较多。
表3 入院人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4 出院人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5 出院人数前20位病区统计表(单位:人次)(三)手术人次数xx月,全院手术人次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
表6 手术人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四)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xx月,全院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其实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分别为xx人次(同比上升xx%)、xx人次(同比上升xx%)、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前xx 位病区详见表8。
表7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人次)表8 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前20位病区统计表(单位:人次)(五)医技科室工作量xx月,医技科室工作量增加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同比上升xx%。
增加比例最低的科室是xx ,同比上升xx %,见图6。
(六)内科实验室工作量xx月,内科实验室工作量增加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 ,同比上升xx %。
减少比例最高的科室是xx ,同比下降xx %,见图7。
二、医疗服务效率(一)病床使用率xx月,全院病床使用率为xx%,较去年同期上升xx%,其中xx 病床使用率最高(xx%),见表9。
表9 病床使用率同期对比表(单位:%)(二)病床周转次数xx月,全院病床周转次数为xx 次,同比增加xx次,其中病床周转次数最高xx,达xx 次,病床周转次数最低xx,为xx 次,见表10。
表10 病床周转次数同期对比表(单位:次)(三)平均住院日xx月,全院平均住院日为xx 天,同比上升xx %,除平均住院日大于xx 天外,平均住院日均小于xx天(),见表11。
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汇总表医疗质量和安全监测指标汇总填报日期: 本次数据采集的时间段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一、住院患者医疗质量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表8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重点疾病名称例数死亡例数二周内再住院例数* 一月内再住院例数1. 急性心肌梗塞2. 充血性心力衰竭3. 脑出血和脑梗塞. 创伤性颅脑损伤5. 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6.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7. 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 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10.结节性甲状腺肿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12.前列腺增生13.肾功能衰竭14.败血症(成人)15.高血压病(成人)16.急性胰腺炎17.恶性肿瘤术后化疗18.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 这18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 两周和一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两周和一个月以内因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病例。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表9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的重返手术室再手术例数1.甲状腺切除术2.半月板摘除术3.子宫摘除术4.剖宫产术5.腹股沟斜疝修补术6.阑尾切除术7.乳腺手术* 这18种手术的具体ICD-9-CM-3编码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
(三)麻醉监测指标麻醉总例数1.麻醉总例数2.由麻醉医师实施镇痛治疗数3.由麻醉医师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例数4.麻醉复苏管理数5.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例数6.麻醉分级(ASA病情分级)管理例数(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类指标10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类指标并发症与安全事件发生率(%)* 严重程度1. 住院患者压疮2..医院内跌倒/坠床3.择期手术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4.产伤发生率5.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率6. 输血/输液反应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8.医源性气胸9.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第二诊断)* 在计算手术并发症与病人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时,分子和分母请参照所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的相关说明。
***人民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二级综合医院必须上报材料(第一部分: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第二部分:住院患者病种监测指标;第三部分:单病种质量指标;第四部分: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第五部份:合理用药监测指标;第六部份: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附表格第一部分、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概述】通过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监测与了解医院日常运行的基本情况。
【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医师数、护士数、医技人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质量1.年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年急诊人次、留观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住院手术例数、年门诊手术例数。
4.手术冰冻与石蜡诊断符合例数。
5.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
6.住院患者死亡与自动出院例数。
7.住院手术例数、死亡例数。
8.住院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9.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10.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
(三)工作效率(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
(四)患者负担(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五)资产运营(项目及数据引自医院财务报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4.资产负债率。
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7.人员费用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六)科研成果(评审前五年)1.参加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调查研究。
(可选)。
2.完成培训社区及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数。
表1 资源配置(负责部门:人事科)* “全院员工总数”包括在编和非在编人员,但不包括外包服务人员。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为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管,结合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要求,现制定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控制指标如下:1、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比1:1.3-1.5(100-500床)2、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医院岗位总数80%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6、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50%。
7、首次病程记录完成≤8小时。
8、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完成≤48小时。
9、抢救记录在抢救结束后完成≤6小时。
10、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在术后即刻书写完成。
11、死亡讨论记录于患者死亡后完成≤7天。
12、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出院记录、死亡记录≤24小时。
13、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正确率≥98%14、手术离体组织、肿瘤切除组织送检率100%15、重大手术、非计划再次手术报告率100%16、病情告知、病危通知、输血、有创诊疗、手术、麻醉等知情同意书执行签署率100%17、手术安全核查表落实并签字率100%18、手术记录由术者完成≤24小时。
19、CT检查阳性率≥60%。
20、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
21、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22、医学影像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符合率≥90%23、危急值报告率100%24、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每百张床年报告≥10件25、治愈好转率≥90%。
26、麻醉死亡率≤0.02%。
27、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28、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29、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0%(使用≤24小时)3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
3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32、医院抗菌药物品种≤35个;3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50%;34、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DDD/100人/天35、住院病历记录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医嘱≥95%36、库房发出药品质量合格率100%37、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95%38、每张处方开具药物≤5品种39、普通处方每张用量≤3日,慢性病处方用量≤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