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的新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868.00 KB
- 文档页数:14
心脏病的分类与诊断心脏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由于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引起。
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心脏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需要通过专业的诊断方法来确定具体的分类。
本文将重点探讨心脏病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一、心脏病的分类1. 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心脏病,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诊断心肌病需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磁共振等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2.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等心脏病。
根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冠心病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肌病等。
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手段。
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性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房颤动等。
通过心电图、心脏监测和运动心电图等检查手段,医生可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由胎儿期发生的心脏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和法洛四联症等。
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可以确定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程度。
5. 心包疾病心包疾病是指心包膜发生炎症或其他病变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疾病,包括心包炎、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等。
心包疾病的诊断需要进行心脏听诊、心脏超声和心包穿刺等检查。
二、心脏病的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作频率、症状等。
随后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心脏听诊、测量血压和观察水肿等体征。
2. 心电图心电图是一种简便无创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以判断心脏节律和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等异常。
3.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通过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观察心腔大小、心肌收缩和舒张等参数,是心脏病最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之一。
4.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插管注入造影剂,显影冠状动脉的形态和内腔狭窄程度,以评估冠心病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需要。
第一节扩张型心肌病【定义与分类】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和(或)心电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心室肥厚或扩张。
该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亦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
由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的心肌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所致的心肌病变。
目前心肌病的分类具体如下。
遗传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糖原贮积症、先天性传导阻滞、线粒体肌病、离子通道病(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短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室速等)。
混合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
获得性心肌病:感染性心肌病、心动过速心肌病、心脏气球样变、围生期心肌病。
本章未将离子通道病纳入叙述,3种常见的心肌病比较见表3 -6-1。
表3-6-13 种常见心肌病比较表第一节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类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
该病较为常见,我国发病率为13~84/10万。
病因多样,约半数病因不详。
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
本病预后差,确诊后5年生存约50%,10年生存约25 %。
【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数DCM病例的原因不清,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性。
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非感染的炎症、中毒(包括酒精等)、内分泌和代谢紊乱、遗传、精神创伤。
(一)感染病原体直接侵袭和由此引发的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是造成心肌损害的机制。
以病毒最常见,常见为RNA家族中的小核糖核酸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B、ECHO病毒、小儿麻痹症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部分细菌、真菌、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也可引起心肌炎并发展为DCM,如Chagas病(南美锥虫病),病原为克氏锥虫,通常经猎蝽虫叮咬传播。
心肌疾病考纲重点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特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表现(杂音强弱影响因素);超声特点---SAM现象;治疗(避免使用的药物)心肌炎: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肌病的概念和分类心肌疾病是指除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心肌病的分类(1)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功能障碍。
(2)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通常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3)限制型心肌病:单或双心室舒张功能低下及舒张容积减小,室壁不厚,收缩正常。
(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
扩张型心肌病特征: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易产生血栓大,衰,乱,栓一、临床表现症状:起病缓慢。
充血性心力衰竭(最主要表现),栓塞和猝死。
体征: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二、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心影明显增大,肺淤血。
2)心电图心律失常,ST-T改变,低电压,T波低和病理性Q波。
3)超声心动图心腔大,室壁运动差,房室瓣返流和收缩功能下降。
(最重要最常用检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道感染B.室性心律失常C.心力衰竭D.晕厥E.房室传导阻滞诊断心肌病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是A.心电图B.超声心动图C.冠状动脉造影D.心内膜心肌活检E.胸部X线检查三、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上看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时,如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心腔扩大与心脏弥漫性搏动减弱,即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应除外各种病因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及各种继发性心肌病等后才可以确立诊断。
男性,32岁,劳累后心悸、气促、下肢水肿6个月。
查体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区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底有小水泡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心腔增大,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