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流域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钱塘江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7.12•【字号】浙政办发[2005]60号•【施行日期】2005.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钱塘江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60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
加强钱塘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的部署和钱塘江流域污染整治目标要高于其他流域、整治要求要严于其他流域、整治进度要快于其他流域、整治成效要好于其他流域的工作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钱塘江流域整治工作通知如下:一、整治的目标要求按照“811”环境污染整治的要求,钱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的3年目标是:到2005年底,流域水质达标率达48%以上,跨界水质达标率达56%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80%以上;到2007年,流域水质达标率达60%以上,跨界水质达标率达7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85%。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要求全面达标,城镇及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全面提高,水域富营养化状况全面改善。
流域内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其中:萧山东片印染染化工业和衢江沈家化工园区2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于2006年底前实现“摘帽”;东阳南江医化工业区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于2007年如期“摘帽”。
力争提前完成“两个率先”的建设任务,其中:2005年完成县级以上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2006年完成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快启动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力争提前建成并投入运行。
二、治旧控新,切实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科技成果——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
技术开发单位
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原浙江省钱塘江管理中心)、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果简介
1、三维可视化场景展示技术。
构建流域一体化三维场景,解决了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和TB级海量数据加载渲染问题。
2、历史水文大数据挖掘技术。
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70多年的历史水文数据,实时展现水雨情时空间分布特征。
3、高精度洪水预报模型。
动态实现未来3天洪水预报。
4、河口地区洪、台、潮情差异化预报技术。
构建洪台潮差异化预报模型,提升预报精度。
5、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技术。
基于综合风险、临界雨量对比法,提前24小时发布山洪灾害危险区沿河村落预警信息。
6、流域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
建立流域多水库联合调度模型,构建优化模型求解算法库。
7、云计算技术。
利用政务云资源、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各模型计算速度和稳定性。
应用情况
平台在2020年浙江省的“长梅”防御,尤其是新安江洪水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浙江省委省政府、各地市政府、防指部门会商研判,各项功能模块全面应用,通过精准调度,实现了防
灾减灾效益最大化、暴雨洪水影响最小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和水利部的全国通报表扬。
平台实现了浙江省所有公务人员均可浏览查看;访问量大于9000人次/月;为12万人次公众提供钱塘江涌潮滚动预报信息查询服务。
平台实现了全省水利行业三级业务纵向贯通,共有超8万人登录平台作业。
平台通过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两大模型,实现省级部门横向业务协同。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修正文本)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1.27•【字号】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40 号)•【施行日期】2020.11.27•【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修正文本)(1997年12月31日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7年5月26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0年11月27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水文管理条例〉等五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条为加强钱塘江河道管理,发挥钱塘江水资源综合效益,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钱塘江流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钱塘江河道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水害防治及相关的活动,适用本条例。
钱塘江河道内通航河段,同时适用航道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本条例所管辖的钱塘江河道包括平湖金丝娘桥与慈溪庵东的连线以上的钱塘江干流和支流。
第四条钱塘江河道管理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合理利用。
钱塘江河道实行流域统一管理与区域分级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认真贯彻实施钱塘江河道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增加投入,支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水害防治工作。
第六条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是钱塘江河道的主管机关。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钱塘江河道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钱塘江河道管理的相关工作。
过几天要到沪浙一带组稿。
所以想先要搞明白当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
以前很奇怪浙江省这个名字的由来,因为地图上似乎没有一条叫浙江的大江,而在浙江省境内,最大的河流当属钱塘江(英文作Ch'ien-t'ang Chiang或Qiantang River)。
翻阅了一些书籍,才知道自己确实孤陋寡闻,其实钱塘江也就是浙江。
书上说,钱塘江古称浙江、之江、渐江,又名罗刹江,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
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浙江省最大河流,杭州著名旅游景点。
不过,再仔细研究我才知道,浙江的概念要大于钱塘江,钱塘江只是浙江下游的一段。
《山海经》上就记载,浙江起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拔l600多米的怀玉山主峰浙岭六股尖,从发源地始,她的第一个名字为大源河。
(起源浙岭,叫浙江是很合适的。
)再往后,它换了第二个名字,叫做率水。
至于大源河与率水在哪儿分界,我没有查到。
率水到了黄山市屯溪区的率口,一条叫横江的河流汇合入了率水。
从屯溪的率口往下,一直到浦口,这条河流有了第三个名字,称为渐江。
有人认为,渐其实是浙的异体字,古代那个地方的人“浙”“渐”是不分的。
在浦口,渐江与练江交汇。
练江在浦口与渐江交汇后,往下,河流就有了第四个名字:新安江。
新安江一直往下流,在歙县的深渡注入千岛湖。
然后,河流在千岛湖的怀抱流经浙西的淳安、建德,跌出千岛湖大坝,到梅城止。
在梅城,与从金华兰溪方向来的兰江汇合。
从梅城到桐庐,这条河流有了第五个名字,叫做桐江。
从桐庐经富阳一直到萧山的闻家堰,这条河的第六个名字叫富春江。
也有人把桐江和富春江统称富春江,不过我宁愿分细致些。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当是这一段的美景。
这条河流过了杭州市萧山闻家堰直到大海这一段,才是第七个名字:钱塘江。
许多人误以为钱塘江即浙江,这是不全面的,其实浙江下游的杭州段才称钱塘江。
钱塘江水道曲曲折折,形如反写的“之”字,美丽的西湖正好是“之”字上的一个点。
钱塘江文化的三大内涵作者:马智慧来源:《杭州》2019年第24期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在漫长历史时期里,钱塘江流域涌现出了无数的风流人物,其地的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卓越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们的总和,便是我们所说的钱塘江文化。
但由于钱塘江流域较广,整体文化研究薄弱,钱塘江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长期未有精准表述。
钱塘江文化内涵是对钱塘江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核的科学概括,既体现着历史的沉淀,又反映着现实的存在,还包含着未来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
因此,阐释和提炼钱塘江文化内涵,应立足历史积淀、现代传承、未来展望,寻找依据并予以科学论证、系统分析。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徐吉军研究员主持了《钱塘江文化内涵的形成发展和未来展望》课题研究,课题组认为,根据“坚持一脉相承、坚持开拓创新、坚持特色差异、坚持简洁包容”的原则和方向,钱塘江文化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
内涵一:“勇立潮头”的鲜明个性钱塘江文化具有鲜明个性——“勇立潮头”的精神气概。
面对汹涌的钱塘潮水,两岸百姓勇于迎接挑战,历代抗潮筑塘从未间断。
“弄潮儿”精神在钱塘江流域特别是杭州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得到了高度的体现。
正是敢争一流的“弄潮儿”精神,激发了众多先进文化——活字印刷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冲浪运动和金鱼文化,钱塘江海塘、钱塘江大桥、新安江水电站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课题组认为,“弄潮儿”精神,作为钱塘江文化的重要内核和特色,既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担当、文化智慧,也是浙江精神的象征。
进入新时代,钱江两岸将更加秉持“弄潮儿”精神。
改革开放后的钱塘江流域特别是下游地区,是中国改革创新、勇于实践的最前沿。
勇立潮头的改革精神调动起了钱江两岸成千上万人的积极性,“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创造出了举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了改革开放中的“模范生”。
钱塘东临安北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钱塘江与临安的关系2.钱塘江的地理位置与特点3.临安的历史文化背景4.钱塘东临安北的故事传说5.结论:总结钱塘江与临安的历史文化意义正文(篇1)钱塘江,古称浙江,是中国浙江省最大的河流,被誉为“浙江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流经浙江、安徽两省,最终汇入东海。
钱塘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集中的地区。
临安,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杭州市的一个区。
临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史书记载,临安建制始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 1800 多年的历史。
南宋时期,临安曾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东南一瑰宝,天下第二府”。
钱塘江与临安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浙江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
钱塘江为临安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使得临安的农业、商业得以繁荣发展。
同时,临安的历史文化也影响着钱塘江,为这条河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钱塘东临安北的故事传说是浙江地区著名的民间传说。
传说发生在南宋时期,当时的临安城内有一位名叫钱塘的青年,因为家道中落,被迫离开家乡,流落到了北方。
在北方的日子里,钱塘饱尝人间冷暖,立志要回到家乡,重振家业。
最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钱塘终于成功回到了临安,并且带回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
这个传说寓意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浙江人。
钱塘江与临安的历史文化意义深远。
钱塘江为临安带来了繁荣发展,临安的历史文化又赋予了钱塘江灵魂。
它们共同见证了浙江地区的历史变迁,成为浙江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总结起来,钱塘江与临安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地理传奇,更是一段历史文化的传承。
目录(篇2)1.引言:介绍钱塘江和临安北2.钱塘江的历史与文化3.临安北的地理位置与历史4.钱塘东临安北的故事5.结论:总结钱塘江与临安北的故事正文(篇2)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钱塘江春行知识点归纳总结钱塘江是中国最大的潮汐河流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每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和雨水增多,钱塘江的春季景色迷人,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以下是关于钱塘江春行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钱塘潮1. 钱塘江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河流之一。
每年春秋两季,受月球引力影响,潮汐差异很大,形成了壮丽的钱塘潮景观。
2. 潮水涨落的时间是根据月亮的位置和时间而定的。
当月亮处于地球的两侧位置时,潮汐差异最大,被称为大潮。
反之,当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潮汐差异最小,被称为小潮。
二、钱塘江大桥1. 钱塘江大桥是连接杭州市和宁波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它是中国第一座跨越大江的公铁两用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梁。
2.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2003年,总长约36公里,其中公路桥部分长约32.5公里,铁路桥部分长约2.6公里。
3.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工程史上的一项壮举,不仅提高了杭州与宁波之间的交通便利性,还成为了杭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三、世界遗产1. 钱塘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河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 钱塘江沿岸的西湖与苏堤、白堤一起,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3. 钱塘江流域还有许多古代建筑和遗址,如刘公岛、六和塔等,这些古迹见证了钱塘江流域悠久的历史。
四、文学作品1. 钱塘江自古以来就给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不少文学作品的创作题材。
2. 清代文学家陆游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写钱塘江春季景色的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赢得了广泛赞誉。
五、旅游景点1. 钱塘江春行是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钱塘江,欣赏沿岸的美景和江面上壮丽的潮水。
2. 钱塘江畔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景点,如宝石山、钱塘江大桥等,游客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了解历史文化。
综上所述,钱塘江春行是一段美丽而令人难忘的旅程。
杭州的自然地理环境
杭州市,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武林,是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六大古都之一。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
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
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
[浮泛江海运]从潮涌之江谈钱塘江文、图/曾江宁▲钱塘江大潮36 地球 Earth►浙江“潮涌之江”号彩车新中国7()华诞之际,浙江彩车“潮涌之江”号,承载着5600余万浙江人民对祖国 的深深赞美和真切祝福,华丽 驶过长安街,向祖国汇报,在天安门前讲述着“浙江故事”,反映着“浙江精神”O钱塘江的前世今生之江,是钱塘江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至闸口段的别称.江流曲折似“之”字,故而得名。
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而得名,钱塘就是今天的杭州。
钱塘江古名浙,全名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为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亦为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更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自北源新安江起,河长588.73千米;自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河长522.22千米。
自源头起,流经今天的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58半-¢:世色风常帝-抽:交ii*ME:核0城市风华区运动休用风閒区加两人文风(IE掾谷蒂3(风光区丿I组团:(i市组团与生志址团fifitt交锚▲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概念规划供图/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每千米,注入东海。
钱塘江流域位于东经117。
4"一120°40'){北纬28。
()5,—30。
1"之间,西起黄山山脉,乐临灵江流域,南倚仙霞山脉,北接苕溪水系,河流发源于安徽境内的青芝竦尖。
钱塘江流域年径流I.:为434x108立方米,而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达8944x109立方米,钱塘江流域径流量仅为长江流域的0.485%o钱塘江自上游至下游,三段分称为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
一般从屯溪到浙江梅城,叫新安江.从梅城到浙江闻家堰之间,钱塘江的这一段叫做富春江.以下直至钱塘江口通称钱塘江。
2()11年,《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概念规划》成果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展出.谱写了钱塘江、富春江和新安江“三江两岸”的动人乐章,如同一条锦带穿玉环.将三江两岸整体按照“一带一轴四区八组团”的空间结构,打造成为一条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的世界一流的风景廊道。
钱塘江上的“十桥两隧”钱江一桥(钱塘江大桥)地理位置:位于六和塔附近。
建设情况: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
1937年12月23日,大桥通车第89天,因抗日战争战事急迫,为阻止日军向钱塘江南岸进攻,茅以升接到命令炸桥。
1954年3月,大桥全部恢复使用。
结构特点: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全长1453米,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
2006年5月,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意义: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钱江二桥(彭埠大桥)地理位置:北起杭州四堡,南至萧山盈丰。
建设情况:1988年4月21日开工,1991年12月建成,1992年4月1日通车结构特点:铁路、公路并行“双桥”,铁路桥北接沪杭线乔司站,南接浙赣线萧山站,全长2861.4米,公路桥居下游,全长2112.1米,4车道。
建设意义:是铁道部“中取华东”连接沪杭、浙赣、宣杭、萧甬铁路的重点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强涌潮河段上修建的一座公路、铁路在同一平面,而又完全分离并列的特大桥。
钱江二桥建成,缓解了钱塘江大桥压力,推动了钱江南北两岸乃至华东经济发展。
钱江三桥(西兴大桥)地理位置:位于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和庆春路过江隧道之间。
建设情况:1993年奠基,1997年1月28日建成通车。
结构特点:总长5700米,主桥1280米,南北高架引桥4420米,双向6车道。
建设意义:是连接杭州主城区与滨江、萧山两区及萧山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之一。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地理位置:位于钱江一桥下游4.3km处,北与中河高架相接,南与滨江区相通。
建设情况:2002年3月28日开工,2004年10月16日通车。
结构特点:双层双主拱的钢管混凝土组合系杆拱桥。
上层设双向6条机动车快速行车道,下层设地铁、公交车专用道及行人、非机动车通道和8个观景平台。
钱塘江流域围垦区盐碱地绿化实践与探索摘要:钱塘江50年围垦了160万亩滩涂,有效解决了杭嘉湖、萧绍宁平原人地矛盾。
但是围垦的滩涂地土壤含盐量普遍较高,在进行绿化前需要对土壤及水进行测量以提供基础依据。
了解植物的抗盐机理并提出相应对策。
筛选绿化树种,提出绿化技术措施。
关键词:土壤改良、电导率、抗盐机理、树种选择、技术措施钱塘江在近50年来围垦了160万亩滩涂,有效解决了杭嘉湖、萧绍宁平原人地矛盾。
但是围垦的破坏性也不容小觑:水域面积减少,防洪形势严峻、河流纳污能力下降、河流生态系统也遭到破坏。
钱塘江流域围垦区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咸泥土属,土层深厚,质地均一,土壤含盐量高,一米土体平均含盐量在0.1-0.3%之间,高者可达0.5-0.8%,pH值为8.0~8.5。
开展围垦区盐碱地绿化,关键是做好土壤改良、树种选择和研究采取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措施。
一、盐度测量及土壤改良围垦区土地大都属于泥质海岸,其土壤特点是地形平坦、地势低洼、受海潮浸渍,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必须首先进行水和土壤的盐度监测及土壤的改良工作。
加强对水和土壤含盐动态监测这两项基础工作,才能保证绿化工作整个过程的“经济、合理与科学”,也才能为决策提供支撑。
土壤改良可以分为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
水和土壤的盐度测量,我们采用电导率仪。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测溶液盐度(一)电导法Y=0.6192X-0.4515X:电导率;Y:盐度(‰)测土壤盐度:1、lgy=lgx-0.5304(T=25℃,x>1.03)2、lgy=(lgx-0.6835)/1.2407(T=25℃,x<1.03)x:电导率;y:盐度(%);T:温度(℃)土壤物理改良主要是对土层的整改。
有平整地面、深耕、客土抬高地面、微区改土,大穴整地等方法。
钱塘江海潮钱塘江海潮的形成与涌潮的壮观景象与杭州湾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
古时的钱塘江从富阳鹳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涨落,天长日久,北面的长江从上游挟带泥沙逐渐在杭州湾北岸形成太湖冲积平原,与相对稳定的南岸形成独特的河口形状。
现在,杭州湾口从北岸的南汇咀至南岸的镇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盐官,江面竟缩小到2.5公里宽,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喇叭形的河口结构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汇入杭州湾,推动湾口附近沉积的泥沙向湾内移动,慢慢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坝,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一个个沙坝的阻碍,前锋变陡,涌出水面,不断涌来的后浪又推动着受阻的前浪滚滚向前。
与此相同,由于受喇叭口形状的约束,河口越往里缩,潮水与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涌潮就此形成。
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长驱直入的潮水至达海宁盐官附近时,潮头最高可达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
钱塘江涨潮的一种故事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
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
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
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
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
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
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
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
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
量。
当时对取土做了相关规定:一是强调挖掘黏土,禁止挑挖沙土充数;二是泥块要敲碎,其中的草根、瓦砾要清除干净;三是取土应在塘内三十丈外,不能损伤塘脚;四是因海塘取土困难,竣工后在海塘上堆积土牛以便日常岁修取土。
海宁塘工议事会在给海塘工程总局的函中这样描述:“塘工取土之难,已非朝夕。
而柴塘用土尤多,有柴无土不能兴工。
前经职会禀,准开浚备塘全河,原为一举两得之计。
迄今尚未实行,何以为秋汛之备,若欲迅速成功,唯有援价买民田,成案择离塘稍远者,由工程局购取之。
惟豁免粮税案,须奏明。
若地归局购而累民间,完纳空粮无此政体。
再四思维,惟查有沿塘泊岸租一项,向为营弁入己之私。
今准充职会经费,数目尚未查明。
应请由工程总局,于此项租钱内扣款认粮,余归会用,则以公地垫税,所得移纳所购民地之粮,名正言顺。
职会虽减少岁入,为数当不甚多。
”柴塘损坏太甚,必须备土抢修也。
查柴塘办法,全在槽深、柴实、樁钜、土坚,乃近年厅备承办,开槽浅而且窄,是为致病之原。
樁木全木不如式,上粗下细倒置,以掩饰外观。
所取池沼湿土,并不堆积淋干。
凡新修而即见游走,皆湿土害之也。
前因沿塘取土之难,禀请开浚备塘一河,原冀一举两利,而于挑土堆积一端,尤为注重。
乃队中以工忙为辞,延不举办,实则队兵闲时仅令修治草路,何如酌派开浚工亟之时,即有干土用乎。
材料易购,干土难求,此亟宜设法挽救者也。
”[6]6 结 语柴塘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水利技术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钱塘江古海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基础材料支撑。
参考文献:[1]脱脱.宋史河渠志(卷十)[M].杭州:中华书局,1975.[2]方观承.两浙海塘通志[R].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3]李续德,严彦,王秀芝.道光朝东西两防海塘全纪[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313.[4]韩曾萃,戴泽蘅,李光炳.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3:325.[5]蒋师辙.江苏海塘新志(卷6 )[M].海口:海南出版社,408.[6]海宁塘工议事会. 塘工议事会禀稿议案附收支清册[Z].海宁:海宁塘工议事会,1909:20 - 23.(责任编辑郎忘忧)袁 淼,等:钱塘江柴塘修筑技术浙江省水利厅开展钱塘江流域防御超标准洪水演练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对超标准洪水防御工作的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检验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和钱塘江干流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的可操作性,2020年6月19日下午,浙江省水利厅联合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开展钱塘江流域防御超标准洪水演练。
钱塘江流域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第一大河,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江- 简介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
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
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
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
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
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
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以1.5/100 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闻堰。
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
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干流依势向东北注入杭州湾。
河流呈羽状水系。
钱塘江- 水系组成
钱塘江河道曲折,上游为山溪性河道。
束放相间;中游为丘陵;下游江口外呈喇叭形状,江口逐渐展宽。
主要支流有乌溪江、婺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阳汀、曹娥江等。
(1)乌溪江:源出福建省浦城县东部山区。
东流经浙江省龙泉县西北部,于衢县樟潭镇入衢江。
径流全长150km,流域面积2590km2。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76亿m3。
自然落差802m。
水能理沦蕴藏量18.38万kW。
河道发育,主要支流有周公源、湖山源等。
(2)新安江;源出安徽省黄山西南麓。
西南流经歙县、休宁二县,在黄山市临溪镇汇合率水之后始名新安江。
曲折东南流折向东流。
经安徽省南部边界.浙江省淳安等县境,穿行新安江水库,经建德市城西南,在梅城镇东汇合兰江水系后,东流称富春江。
干流全长261k m,流域面积11772km2。
安徽省境多年平均流量166m3/s。
总自然落差1240m。
水能理论蕴藏量55.2万kW。
主要支流有寿昌江、东源江、丰乐河、武强溪、昌溪、休宁河等。
新安江属山溪性常年河,含沙量少,清彻见底。
新安江水电站未建前,河床比降大,沿江多峡谷险滩。
电站建成后,紫金滩以下形成一个面积为580km2的新安江水库(又称千岛湖)。
富春江水电站建成后,富春扛水库回水已达洋溪。
梅城水位稳定在22-23,5m之间。
紫金滩以下的急流已消失,50t货轮和200客位客轮自梅城可达白沙。
洪水受新安江水电站调蓄控制,最大流量为13200m3/s。
(3)浦阳江:源出自浦江县大园湾,流经渚暨市城绍兴市北,在萧山市闻堰镇附近注入钱塘江。
全长50km。
流域面积3431km2。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6亿m3。
上游河宽22—75m,下游河宽80~120m。
主要支流有大陈江、开化江、枫桥江等。
上游建有安华、青山、石壁等中小水库1037座。
总库容3.1亿m3;中游建有高湖分洪闸;下游截弯取直,开挖新河,灌溉面积23万亩。
(4)婺江:又名金华江,又溪。
上源由东阳江、武义江流至金华市汇合而成。
干流沿金华市与武义县边界(界河)东北流、至兰溪市西北郊人兰江。
于流全长33kin。
河源起全长179km,流域面积6551km2,多年平均流量153.4m3/s。
年径流量53亿m3。
自然落差458m,理论蕴藏量2.37万kW。
可能开发装机容量3.75万kW。
(5)分水江:正源为天目溪,源出安徽省绩溪县荆州附近山区,东流穿经天目山峡谷入浙江省临安县境。
主河道折向南流称旦溪。
南汇颊口溪,过昌化镇称天日溪。
至桐庐县境始名分水江。
南流汇入富春江,全长174km,其中安徽省境长11.6km,总流域面积3430km3。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3亿m3。
自然落差1142m。
水能理论蕴藏量)0.07万kW。
流域已建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75万kW。
主要支流有八都溪、十一都溪等。
(6)曹娥江:源出磐安县东部天台山脉大盘山东南麓,经新昌县西北至嵊县,接纳左右岸支流又经上虞县至绍兴市东人杭州湾。
全长192km,流域面积5922km2。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5.3亿m3。
自然落差515m。
水能理论蕴藏量19.6万kW。
流域多山,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新昌江、长乐江、小舜江、黄泽江等。
钱塘江- 流域自然特征
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7C,冬季盛行西北风,天气晴冷干燥;夏季多东南风,气温高,光照强,空气湿润;春秋两季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大。
春季及初夏多锋面雨,夏秋之际多台风,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主要山脉走向基本正交,山脉起着阻滞北方寒流和台风的作用。
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雨,占50%,易发生洪、涝灾害;7~9月占20%,早灾频繁。
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化较大。
如富春江芦茨埠站(控制面积31700km2)实测丰枯年径流之比为5:1。
钱塘江- 治理与开发
据推测,8世纪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筑有土质海塘御潮。
10世纪初,杭州附近筑捍海塘,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进一步发展为鱼鳞大石塘,沿用至今。
钱塘江河口整治始于1X世纪。
1747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间开挖中小门,试图以此为中泓,稳定河势于两山之间,但不久复淤。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治理钱塘江水旱灾害,并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先后修筑江堤319kin,海塘403km,建成库容大于1000万m3的大中型水库4 2座,总库容285亿m3。
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镇、黄坛口、枫树岭、青山殿等大、中型水电站以及小型水电站1000多座,总装机130多万kW。
现有水利设施在—般干旱年份可
灌溉农田41万hm2。
修筑的江堤海塘已能抵御10一20年一遇洪水位和10级台风暴潮。
在河口区通过修建/顷堤,抛筑丁坝群结合围垦稳定河势。
30多年来共计围涂100万亩。
盐官以上河宽已固定在1~2.5km之间,河势已趋稳定,闸口至仓前段河底刷深1—1.5m,可候潮行驶100—200t级船舶。
此外,在杭州建成了可通300t级船舶的三堡船闸,沟通了钱塘江与京杭运河的航运。
旅游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开辟了新安江一富春江风景游览区。
根据钱塘江自然条件、水能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干支流的开发均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渔业效益。
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力389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262.8 4万kW(包括安徽境内47.74万kW)。
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200.14万kW,年发电量60.3 8亿kW·h。
已建成的水电站(其中安徽境内1座),装机容量146.51引万kW,年发电量43.3 8亿kW·h,其中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湖南镇、峡口5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0.1 7万kW,年发电量35.56亿kW·h,均占82%。
近年来,大量挖沙船云集钱塘江,虽然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对渔业资源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量底栖生物被挖、大片水生植物被毁、大批产卵场所被破坏,鱼类失去了大量的饵料基础和繁衍场所,使利用底栖动植物作为饵料的鱼和利用沙质或水草作为产卵基质的鱼数量锐减。
大量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严重破坏了水质,水上建筑逐年增加对渔业资源也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钱塘江渔业资源量尤其是种类数量急剧减少,一些名贵鱼类如鲥鱼、四鳃鲈等已基本销声匿迹,小鰛鲸、白鲟已多年不见,鳗苗资源量逐年下降……许多土著经济鱼类产量日趋稀少,产量下降刺激价格上扬,捕捞者更加趋利滥捕,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加剧了资源的衰竭。
而绝大部分土著经济鱼类未采取放流增殖措施。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著名大潮之一。
涌潮的形成和地形关系密切,杭州湾是典型的喇叭形河口,宽度自湾口向里急剧收缩,湾口宽达100公里,至澉浦水面宽20公里,至杭州仅宽1公里。
潮水上溯时,水体受到急剧约束,潮波能量高度集中,潮差显著增大,最大潮差出现在澉浦,达8.93米。
一般而言,钱塘潮在农历每月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出现,而农历八月十八因潮水最为壮观成为最佳的钱江潮观潮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