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一轮复习西亚和北非
- 格式:ppt
- 大小:18.28 MB
- 文档页数:5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7讲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考纲要求]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埃及[知识讲解]一、西亚和北非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士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2高原为主的地形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3炎热干燥的气候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
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
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2、居民和经济(1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是圣城。
(2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储量占世界的1/2,产量占世界1/4,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大浅多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A 油田地中海、红海沿岸路线 B 波斯湾西欧、北美(运输量最大C 波斯湾日本北非摩洛哥一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3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
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第二节西亚、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巩固夯实基础一、西亚、北非1.简况(1)重要的交通位置①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
②古代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在有海峡、运河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2)以高原为主的地形:大部分为高原,平原面积狭小。
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是死海。
(3)炎热干燥的气候①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常年炎热干燥少雨,故河流稀少。
②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③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资源丰富。
2.居民和经济(1)人口与宗教:西亚和北非以白色人种为主。
半数以上的居民是阿拉伯人,被叫做“阿拉伯世界”,多信仰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2)矿产:世界石油宝库与磷矿库。
①世界石油宝库:是目前世界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向南北延伸。
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拉克。
北非:撒哈拉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主要产油国: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西亚、北非所产石油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
输出路线:“见理解·要点诠释”。
②磷矿库:北非富藏磷矿,摩洛哥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磷酸盐出口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3)农牧业①畜牧业:畜牧产品有土耳其的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地毯。
②灌溉农业:农产品有伊拉克的椰枣、摩洛哥的油橄榄。
3.重要国家——埃及(1)重要的地理位置:非洲东北部,东、北分别临红海和地中海,亚洲的西奈半岛属其领土,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2)气候:埃及90%以上是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
(3)河流①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M,是世界第一长河。
两岸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城市人口集中。
西亚、非洲考点1西亚1.宏观区域认知(1)经纬网:在上图中标注经纬线的度数。
答案(2)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国家的名称。
①土耳其②伊朗③阿富汗④沙特阿拉伯⑤巴基斯坦(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水域的名称。
⑥里海⑦黑海⑧地中海⑨红海_⑩阿拉伯海⑪波斯湾(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峡、河流、地形的名称。
a.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b .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c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d .底格里斯河,e.幼发拉底河,其中,d 、e 河流流经的平原为f.美索不达米亚平原;g .曼德海峡,沟通红海和阿拉伯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2.微观区域认知读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伊朗高原B .霍尔木兹海峡C .阿曼湾D .阿拉伯半岛E .黑海F .小亚细亚半岛G .地中海H .土耳其海峡I .里海J .德黑兰(城市)K .波斯湾L .死海1.西亚区域特征(1)自然地理特征要素特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交界之地,战略位置重要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很少,蒸发强烈地形以高原为主,沙漠广布,边缘分布着许多高大山系植被以热带和亚热带荒漠及半荒漠草原为主,植被稀疏、种类少;典型植物:枣椰树水文内陆流域及无流区面积大,地表径流贫乏,河流短小、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河网稀疏资源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约占全球探明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以波斯湾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带(2)人文地理特征要素特征人口以白色人种为主,多民族聚居,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大宗教发源地产业农业: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工业:制造业落后,以石油开采、加工业为主交通东西方交通要道,海上石油运输的主要航道2.西亚地理特征对其社会的影响——成为长期热点地区3.分析西亚地区虽然临海但气候干热的原因因素具体影响分析大气环流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干旱少雨;北部受西风影响范围小,降水较少7月,本区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较少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绝大部分处于40°N 以南的中低纬地区,气温高海陆分布阿拉伯半岛地势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阿拉伯半岛虽西临红海,但红海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小地形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4.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1)西亚重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
第二讲西亚、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闯关训练一、选择题阿富汗是亚洲东、西、南、北地区的衔接点,地理位置非常独特。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接连遭受恐怖袭击,令全世界震惊。
不久之后,美英国家就开始对据称是支持恐怖袭击的阿富汗塔利班实施军事打击。
据此,并结合下列图示,判断1~3题。
1.阿富汗是西亚的一个内陆国家,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阿富汗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高山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解析:阿富汗距海远,地处中纬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B2.与阿富汗接壤的省(区)及该省区在图中的代码是A.西藏、MB.新疆、FC.云南、ED.青海、G解析:新疆与阿富汗接壤。
答案:B3.北京时间2001年10月8日0时27分,美英两国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67.5°E)的当地时间(地方时)为A.10月7日0时27分B.10月7日20时27分C.10月7日20时57分D.10月7日19时03分解析:根据东加西减的法则计算。
答案:C4.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地气候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且都是干(旱)季气温较湿(雨)季偏低B.两地所属气候类型在南北半球都有大面积分布C.①地干(旱)季时降水比②地干(旱)季时多D.②地湿(雨)季时降水比①地湿(雨)季时多解析:②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于①地(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D读“某地等温线图”(单位℃),据此回答5~6题。
5.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大致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解析:由等温线状况判断B点温度高于A点,原因是A处受海洋影响大,而此时据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是南半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且A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有降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