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内容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1)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0万人,城镇化水

平为62%;

远期2020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7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5万人,城镇化水平

为74%。

(2)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00万人;

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360万人。

(3)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远期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核一圈五轴”。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城镇密集区为重点发展圈层,沿主要交通轴线向东、北、西、西南、东南辐射的五条

拓展轴。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市域城镇体系将形成四级结构。包括:

(1)一级城镇:合肥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规模360万人;

(2)二级城镇:店埠、上派、水湖、双墩、撮镇等5个城镇,人口规模为10—35

万人;

(3)三级城镇:主要是各重点镇,包括桥头集、三河、梁园、长临河、高刘、岗集、下塘、小庙、山南、紫蓬等10个城镇,人口规模为2—10万人;

(4)四级城镇:一般建制镇共16个,人口规模小于2万人。

3、空间分区管制

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文物保护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在合肥市域范围内原则划定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适宜建设地区。

4、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市域铁路系统

规划形成六条线(北淮南线、南淮南线、西西宁线、东西宁线、合九线、沪汉蓉铁路),衔接七个方向(淮南、蚌埠、南京、芜湖、九江、西安、武汉),具有以合肥东站为编解系统,以合肥高铁站、合肥站、合肥西站为客运系统和以合肥

北站为货运系统的枢纽格局。

(2)市域公路系统

市域对外公路主要由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一环十射”的对外公路

网络骨架。

在市域内规划形成“双墩—元疃—桥头集—长临河,丰乐—柿树岗—山南—官亭—高刘—吴山”的市级公路环路,促进市域各经济区及各旅游区之间的横向交通

联系。

(3)航空港

在肥西县高刘镇建设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搬迁骆岗机场。

(4)水运及港口

在南淝河下游段规划集装箱码头。在店埠河合裕路南侧和派河合安高速路西侧规划综合货运港。在巢湖沿岸规划建设旅游客运码头。在滨湖新区规划设立一处水

上搜救中心。

(5)物流园区规划

合肥市物流基础设施采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货运站”分层次总体布局,建成“4园区、4中心”。建设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园区;设立工业、建材、农业、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

三大平台。

5、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2020年中心城区和市域重点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在满足中心城区供水的前提下向周边乡镇供水。规划2020年三县供水能力达到97万m3/日。

(2)排水工程

中心城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市域重点城镇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3)能源供应

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比2010

年降低30%。

(4)电力工程

2020年合肥市总装机总容量为8872MW,供电总能力达6373MW。合肥电厂、合肥二电厂、热电联控电厂装机总容量为2464MW,供电能力为2218MW。其余用电由区域高压输电网提供。现状500kV肥西变增容至3204MW;规划新建500kV肥东

变电所,容量为3204MW。

(5)通信工程

到2020年,市域固定电话普及率在40部/百人以上,移动电话普及率在70部/百人以上,局用交换机容量达390万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80万户;小灵通用户40万户;互联网用户120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家庭入网率达到60%以上。

建成实物传递、电子邮政和信息服务等具有较大规模的综合业务体系。

(6)环卫工程

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市域范围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处理工艺以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最终保证措施,混合垃圾不再进入垃圾填埋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地区无垃圾污染。

(7)防洪排涝工程

中心城区:近期100年一遇,远期200年一遇;

店埠、撮镇、上派、水湖、双墩:20—50年一遇;

其它26个城镇:10~20年一遇;

6、城镇密集区规划协调

(1)主城与外围城市组团

外围组团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次中心,通过快速交通网络与主城便捷联系;

生态廊道穿插其中,与主城形成有机联系。

(2)主城与周边城镇

周边城镇沿对外交通轴线拓展,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特色,并与城市形成良好的

协作关系。

(3)主城与两个风景名胜区

主要协调主城与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之间的关系。

主城与巢湖风景名胜区:协调滨湖新区与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关系,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结合防洪设施建设,恢复滨湖生态湿地,促进巢湖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