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猪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14.89 KB
- 文档页数:2
怀孕母猪能喂麦麸吗?
有关怀孕母猪的饲养知识,在母猪怀孕期间必须保证饲料营养的均衡,以促进母猪与胎儿的健康生长,那么怀孕母猪能喂麦麸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给怀孕母猪喂麦麸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来了解下。
怀孕母猪能不能喂麦麸
1、能喂麦麸
可以给怀孕母猪喂食麦麸,麦麸能为母猪妊娠期及哺乳期补充营养,防止母猪过瘦或过肥。
在怀孕中后期和哺乳期母猪的营养需求激增,可以在母猪产仔前1天或当天,给母猪喂麦麸、盐和红糖水,以帮助母猪增强体质。
2、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麦麸中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麦麸还有利于提高猪的胴体品质,产生较多的白色硬体脂。
注意,但麦麸粗纤维多,不好消化,一般不能用来作为仔猪的饲料。
3、促进胃肠蠕动,防止母猪便秘
麦麸中含有较多纤维素和磷的有机化合物,质地膨松,具有轻泻性,在母猪生产前后适量喂一些麦麸,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宿便排出,可以防止母猪便秘。
怀孕母猪喘气急促不吃食怎么办?
有关母猪的养殖知识,母猪怀孕之后,出现了喘气急促且伴有不吃食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怎么办,以下是怀孕母猪喘气急促不吃食的处理方法,一起来看下。
怀孕母猪可以驱虫吗?
有关怀孕母猪的驱虫,当母猪怀孕之后,尽量不要进行驱虫,也不要对猪场进行消毒,以防止怀孕母猪出现流产的问题,但可以在母猪怀孕前期进行驱虫。
母猪怀孕后期与产后的饲养管理怀孕母猪后期应适时增加营养母猪在妊娠期,从饲料中取得的营养物质首先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然后再供给本身需要,并为将来母乳贮备部分营养物质,对于青年母猪来说,还需用部分营养物质供本身生长发育。
如果妊娠期营养不足,不但胎儿得不到良好发育,而且会使青年母猪发育不良,体躯矮小,即使以后加强饲养,也难以补救。
在妊娠80天以后,胎儿生长加速,应当适当增加饲喂量,每天饲喂2.5~3千克精料比较合理。
后期增加饲料,仔猪的出生重大,同时饲料量应当与饲料的营养浓度、猪舍温度相适应。
饲料营养浓度低,饲料量要增加。
在冬天,母猪需要较多的能量维持,饲料量可适当增加。
母猪在分娩前一周应调整日粮,增加保健药物体质发育及乳房发育良好的母猪,从分娩前一周开始减料,逐渐减少到怀孕后期水平的1/2~1/3,并停止饲喂多汁和发酵饲料,以防产乳过多,而出现母猪乳房炎,进而带来因过食引起仔猪下痢。
与此同时,饲料中可加入药物阿莫西林、痢呼速治等,按每50千克饲料加入上述药物各50克,预防母猪子宫炎、仔猪痢疾等疾病。
分娩当天不喂食由于母猪分娩时间较长,体质消耗较大,精神疲乏,胃肠功能活动能力较差。
一般不提倡喂食,可供给足量的饮水,冬季饮温水,适当加盐、电解多维等,必要时可饮麸皮水。
分娩后2~3天喂稀食,并逐渐增加供食量母猪分娩后2~3天,对哺乳母猪更要注意饲喂方式,由于分娩带来的胃肠功能下降,这时饲喂过度,最易诱发母猪产后不食病的发生,前2~3天要少喂勤添,喂流汁食物。
而后逐渐增加饲料供给量,5~7天达到正常饲喂量。
母猪分娩后4~5天,注意增加母猪的活动母猪生产后,由于体质较弱,再加之仔猪频繁的哺乳,这时应当增加母猪的运动,有利于体质的增强,减少疾病,增加泌乳。
可采取母猪出圈活动,而后入圈再行哺乳。
注射适量药物,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大部分母猪的分娩时间都比较长,特别是胎衣很长时间暴露外部,甚至胎衣不下,生产后易感染继发子宫内膜炎。
妊娠母猪饲养怀孕母猪可细分为三个阶段:怀孕前期、怀孕中期、怀孕后期,其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怀孕前期0-30天是受精卵附植期,是怀孕母猪饲养的第一个关键时期,该期主要目的是保胎。
这时受精卵要附植在子宫不同部位发育,从12日龄开始至怀孕24-30日龄结束,并逐步形成胎盘,在胎盘尚未形成之前,胚胎呈游离状态,易被吸收或死亡。
该期的饲喂方式——实行限饲,从配种后第一天就开始使用怀孕母猪料,每天采食量不能超过1.8-/日,尤其是配种后7天内的母猪不要过量饲喂,妊娠早期过量饲喂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因为这时随饲料摄入增加会引起血流增加和肝脏性激素代谢增加,从而导致外周的性激素减少,特别是孕酮减少,使受精卵的存活率减少,但这阶段在每吨饲料中增加250-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受胎率,同时注意的是对于消瘦的母猪不足2.5分膘配种后可适当增加采食量对提高受胎率是有益的。
2怀孕中期怀孕30-85天该期的目的是调整好母猪的体况。
该期的饲喂方式——实行限饲,每天采食量为1.8-,目测评分为3.5-4分偏肥体况。
妊娠中期母猪不要过量饲喂,过量饲喂会降低泌乳期的采食量,这些过肥的母猪其血液中会有高浓度游离脂肪酸和低浓度支链氨基酸,这会大脑的食欲中枢从而减少采食量,最终导致产乳量下降。
妊娠中期的母猪适当供给低能量的高纤维的日粮,如草粉、青料等,这既可以锻炼和增大胃肠容积,又可防止母猪肥胖,减少便秘,增加泌乳期的采食量。
3怀孕后期怀孕85-产前3天是胎儿快速生长期,该期主要目的是使胎儿达到标准的初生重和使其产后有良好的泌乳性能,这阶段是怀孕母猪饲养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该期的饲喂方式——加料攻胎,改喂哺乳料,这阶段逐渐增加饲喂量,以增加母猪的营养储备,满足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和乳腺发育的营养需要,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加0.2饲料,若限饲减食太过,则易引起母猪患胃溃疡和便秘。
1、母猪配种后,经过一个发情期18-22天,未表现发情或至第二个性期再观察一次,若仍无发情表现者,即说明已妊娠对一般情况而言。
母猪营养需求一览表一.后备母猪营养水平青年母猪的发育时期,不可喂含有全价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饲料是很重要的,从开始选育到巴克夏猪,应改用自由采食方式,提供营养成分日粮中有关成分的最低含量值,即蛋白质14%(最好为16%)。
氨基酸0.7%,钙0.95%,磷0.80%。
(见表3-1母猪营养资金需求一览表根据母猪体况,区别对待,肥母猪饲养模式是“前粗后精”(孕前及孕初期喂得粗糙一些,孕后期多加料);瘦母猪要“抓两头带中间”(配种前及孕前期浓厚饲养,孕中期一般,孕后期又加料);第一胎肉食母猪由于自身尚未商业化,胎儿发育也可能需要营养,故采用“步步登高”(不断加料)。
日采食量:0.8-2.0kg(20-50kg体重),2-3kg(50-110kg体重)。
二.妊娠母猪营养1.营养需要(1)蛋白质:粗蛋白质控制在13%-14%,赖氨酸0.55-0.6%,与经产母猪相比,初产母猪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和赖氨酸以确保自身的生长发育。
(2)能量:消化能3000千卡/千克,其参量需要量是其维持母猪增重及胎儿对能量需要量的总和。
(3)脂肪:在妊娠作期添加可增加母猪产奶量,初乳和常乳中脂肪含量及初生奶期间仔猪存活率。
(4)维生素:维生素A:可不断提高种猪繁殖力,促进激素的形成,缺乏时母猪表现为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及胎盘难下。
维生素E:能推升分泌性激素,调节性腺的退化和功能,利于受孕和着床,防止流产。
维生素B2:缺乏可激起母猪极之早产或产异常猪,有时还爆发胚胎被母猪吸收的现象。
维生素B11:匮乏缺乏可引起胎儿畸形及死胎。
生物素:可改善猪的肢蹄病,提高受精率,延长繁殖年限等。
(5)矿物质:a.常量矿物元素:钙含量0.85%-0.90%,总磷0.60%,有效磷0.35%。
b.微量元素:铁:仔猪易出现缺铁,给妊娠母猪口服苏氨酸铁,可预防分娩后的仔猪贫血。
锌:锌对种猪繁殖机能的作用明显,不但影响性器官的长时间发育,幼体而且还直接影响卵子的质量和数量。
妊娠母猪的营养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在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其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与产仔猪的数量、仔猪的健康状况等息息相关,而且对于母猪的机体状况、使用年限等有重要影响。
因此,做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也利于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饲养妊娠母猪时,需要重视其营养物质的供给,因为只有为妊娠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才能保证其自身机体的发育,保证其乳腺的发育,保证其为分娩后的哺乳储备一定的能量。
所以,给妊娠母猪提供所需的营养是妊娠母猪饲养非常重要的环节。
同时,还需要关注妊娠母猪圈舍的温度、通风、饲养密度等,这样才能确保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
1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及表现1.1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与空怀期母猪相比,饲喂的日粮相同时,妊娠母猪的增重大于空怀母猪,这是因为妊娠母猪不仅自身组织在增长,而且子宫及其内容物也在增长;同时,给妊娠母猪提供的营养物质不仅要用于母猪自身的需要,而且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其对饲料的利用率会提高;当然,代谢能力增强也是妊娠母猪的又一生理特点,在妊娠初期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控制加强,之后是由于要提供给胎儿所需的营养。
妊娠期母猪比较敏感,容易爆发一系列疾病,尤其是便秘,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继发其他疾病,甚至造成母猪死亡。
1.2妊娠母猪的表现一般情况下,18~23天是母猪正常的发情周期,如果在21天后配种母猪仍未出现发情症状,则基本可以肯定母猪已经受孕。
受孕后的母猪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比如动作迟缓、贪睡、神情安详等;在妊娠中期,母猪腹围增大,乳房开始发育;在妊娠后期,腹中胎动情况肉眼可见,手触有感觉;在妊娠末期,母猪会出现阴户慢慢松弛等现象;在母猪分娩前1~2天,母猪乳房经手挤可出现浓稠的初乳。
此外,母猪撷草做窝、频繁排粪尿也是其临产前的现象。
2妊娠母猪的营养供给2.1配种前的营养供给妊娠母猪配种前营养供给主要是指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为后备母猪提供合理优质的营养有利于其体型和生殖系统的良好发育和成熟,从而保证母猪在之后生产繁殖过程中能够发挥最大潜能。
妊娠母猪的饲养“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是把母猪怀孕期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即把配种后的前30天称为前期,怀孕30天~80天称为中期,怀孕80天后称为后期,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成年母猪。
由于上一胎产子哺乳使母猪较瘦弱,从干乳后到怀孕30天时,应给予良好的饲养。
此时增加优质精饲料和优良的青绿饲料,除保证胚胎的需要外,还可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和增加膘度,以便更好地担负起繁殖任务。
进入怀孕中期的怀孕母猪,由于本身体力较好,胎儿所需营养物质也不太多,此时多饲喂一些青粗饲料,节约部分精饲料。
母猪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需要许多营养物质,这时母猪的消化器官因受子宫挤压,不能吃体积过大和难消化的饲料,为此只有减少青粗饲料,增加精饲料的喂量才能保证胎儿的营养需要。
这就是抓母猪怀孕期前后两头、带动中间的饲养方式,把有限的精饲料用在刀刃上。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将母猪整个怀孕期分为前期和后期。
怀孕后的前80天称为前期,80天后称为后期。
这种方法多用于断奶后母猪膘情较好的怀孕母猪,怀孕前只需增加优质的青粗饲料就能满足胎儿和母体的营养需要;到怀孕后期提高饲养水平,保证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步步高”的饲养方式这种方法是随怀孕母猪怀孕日龄的增加而提高饲养水平,到产前一个月饲养水平达到最高峰。
一般配种后应立即限制母猪的采食量,怀孕的最初三周内,母猪的日采食量不能超过2.0千克,怀孕3周以后,逐渐提高母猪的采食量,达到每天2千克~3.5千克。
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青年怀孕母猪,使母猪本身和胎儿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
母猪怀孕前期可小群饲养,怀孕后期可一头或两头同圈饲养,严禁追赶惊吓,防止越沟跳栏;怀孕后期应增加饲喂次数,减少每次的喂食量,严禁吃食冰冻、变质、霉败和有毒饲料。
要做好怀孕母猪的管护,防止机械性流产。
如圈舍地面要平坦,不能采用深坑大圈,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冬季要防寒,夏季要避暑,并有供母猪自由运动的运动场。
不同阶段猪只的精准营养需求及饲喂(附表格)规模猪场精准营养调控是建立在饲料加工精准管理和猪场精准管理基础之上的,在饲料加工环节从原料质量控制、加工管理以及原料和成品的储运,形成了饲料管理系统。
对猪群进行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实行精准管理和营养调控,进而实现猪群的精准管理。
依据猪群状态、饲料营养调控,开展科学饲喂,真正实现猪场的精准营养,这也是未来猪场营养探索的方向。
1.1 后备母猪营养及饲喂管理后备母猪的培育,旨在合适的体重和日龄条件下,获得正常发情的后备母猪,使之转变成母猪。
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其体重生长与日龄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常见的后备母猪生长节点见表1。
建议后备母猪从40kg后开始选育;其目的为了尽早补充繁殖营养,为后期高产做准备并减少疾病的感染。
引进品种后备母猪达到配种的条件通常在210日龄以上,体重135~150kg之间,背膘厚为16~18mm,通常在第二次发情后配种。
第一次发情后,后备母猪的饲喂策略需要根据其体况进行调整,以确定是采用自由采食或脉冲式限料。
为获取良好的排卵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配方调整,从而尽可能满足后备母猪配种时的体况要求及体组织沉积需求。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推荐如下:日粮中猪净能值大于9.87MJ/kg;粗蛋白大于16%;可消化赖氨酸大于0.8%。
特别关注配方的原料组成,使用优质膳食纤维和油脂;繁殖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要足够;配种前15d要进行优饲,日粮能量和氨基酸进行相应的上调,使用优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提供优质的动物蛋白质。
小母猪在第1情期和第2情期之间增加采食量,可提高排卵数,在配种前10~14d,提高新母猪的采食量,保持能量的摄入量,有提高头胎母猪繁殖成绩的效果。
1.2 妊娠母猪精准营养及饲喂管理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其对能量和蛋白的需求不高,但是对维生素、矿物质和某些氨基酸的需求远高于其他饲养阶段。
初产母猪氨基酸需求高于经产母猪;妊娠后期高于妊娠前期。
妊娠后期代谢压力较大,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同时体内毒素蓄积,需要开展精准营养调控。
摘要介绍了妊娠母猪的诊断方法、妊娠母猪体重变化及胚胎生长发育规律,总结了妊娠母猪的营养需求及典型日粮,以期促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场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妊娠母猪;发育规律;营养需求中图分类号S82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3-0271-02妊娠母猪的发育规律及营养需求王相帅(山东省高密市畜牧局,山东高密261500)提高猪场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搞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2]。
其饲养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方面:保证初产的青年母猪自身的正常发育;为保证哺乳期的泌乳,母猪在妊娠后期应保持良好的膘情;保证受精卵、胚胎与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防止死胎与流产现象的发生,获得初生重大、数量多而健壮的仔猪。
1妊娠诊断1.1超声波诊断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配备超声波,仪器规定只测妊娠30~60d 的母猪,母猪妊娠后的25~80d 内均能用仪器测出,用超声波诊断仪进行妊娠诊断可取得良好效果。
1.2外部观察法阴门缩(阴门下联合的裂缝向上紧缩成一条线)、夹尾走、行动稳、性温驯、皮毛光、易上膘、食欲旺、贪睡等均为母猪妊娠后的表现。
2妊娠母猪体重变化及胚胎生长发育规律2.1妊娠母猪体重变化母猪妊娠期间,体重增加很快,是由该阶段要为产后泌乳进行必要的营养物质储备,子宫与其他器官的发育以及胚胎的生长发育等原因造成的。
根据试验用1头约克夏母猪资料:该母猪临产前称重为201kg ,产后称重为185kg ,由于产仔而减重16kg ,又由于哺乳而减重37kg (仔猪断奶后母猪体重为148kg ),产仔与哺乳合计减重53kg 。
这就要求在下一个妊娠期来弥补所损失的体重,以保证母猪连续稳产、高产。
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整个妊娠期经产母猪可增重40~50kg ,初产母猪可增重50~60kg (表1)。
2.2胚胎生长发育规律在妊娠初期,胚胎重量很轻,绝对增重不高,自60d 以后增重速度逐渐加快,自90d 以后胎儿增重十分迅速,绝对增重较大,该时期胎儿体重增长60%左右(表2)。
怀孕母猪后期用哺乳料合适吗在饲喂量上注意:配种后三天内要控料在1-1.5kg,不要喂饱,否则会化胎。
也就是说喂多了会冲击产仔头数,坯胎死了被吸收了,本来可以生12、13头,结果因为你喂多了只生了3、4头。
这样的话你注意不到的话就会怪母猪不到不好。
三天后加料到2.5kg左右。
90天以后用哺乳料,每天用料在3kg左右。
但晚期用哺乳料最合适真的合适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看看哺乳料的基本:正常哺乳料粗蛋白16-17%、代谢能量3-3.1千卡(与怀孕料比较一下,粗蛋白13-14%、代谢能2.7-2.8千卡)属于高能卵磷脂料。
哺乳料,顾名思义是自慰时候用的施虐料。
有的要加油脂来达到能量指标,满足哺乳时产奶的须要。
但在重胎期要满足必需的是胎儿生长的需要。
两者目标是不保持一致的。
重胎期的营养需求应该是界于怀孕和哺乳之间的。
也就是说用分娩哺乳料时过多的蛋白、能量最后都会在母猪上累积下来(值得一提的是油脂有可能会沉积在卵巢)。
更确切的说要就是怀孕后期膘情的控制会有难度——偏肥。
大家都知道膘情肥了对母猪生产来说意味着麻烦。
大家在我看来会需要说那我就不喂那么多,对吗?更糟糕,不喂那么多胎儿需要的微量营养元素又不足生出的胎儿肯定。
那就用再婚料加大量,行吗?不行。
猪体的宽敞有限,后期呼吸道子宫不断分节挤压胃肠道空间。
怎么办呢?目前专业人才在市场上是很难看到专业的重胎期用饲料的(某种意义上为说是围产期饲料),对于有一定资产规模的猪场,他们采用的方式会是在母猪上产房这种方式才开始用自慰料。
当然这样他们产出的无腺重可能没有90天就用哺乳料的非常大,但他们更多的程序是考虑到工作流程上的便利(哺乳料只在产房消失,工人好运作)、控制膘情、满足产前乳腺泌乳的需要和产力的储备。
在没有专业用重胎期饲料大家建议时在重胎期可以用哺乳料+怀孕料按6:4的比例使用。
这个不会添麻烦,不要买机器来蒸煮。
自己知道一勺史俊大概多少,比如每日两餐、每餐一勺哺乳料(1公斤)+半勺怀孕料(半公斤)。
与畜业技术丨资源育繁母猪妊娠期间饲养管理要点宋艳玲(山西省长治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046000)摘要:母猪是猪只生产的源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猪肉生产效能问题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养殖户必须要做好妊娠期母猪的日常管理工作才可以有效确保母猪能正常产仔,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妊娠期的母猪免疫力较弱,每日所需营养物质较多,如果养殖人员不能根据母猪的繁殖周期来科学地进行母猪饲养管理,会使母猪生理代谢和繁殖体况受到很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根据母猪生理阶段可分为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同阶段的饲养方式也不相同,养殖人员应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养殖遥关键词:妊娠期母猪;饲养管理;科学养殖在规模化养猪场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养殖人员会从母猪空怀期、妊娠期着手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减少母猪流产、产仔数减少的情况。
具体地,养殖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本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空怀期母猪的饲养管理空怀期由于受到产仔季节的影响,很可能会岀现母猪性成熟但体未发育成熟的情况,并且由于怀孕损耗掉母猪自身过多的营养,所以为了更好地保证母猪健康,饲养人员应仔细分析空怀期母猪的实际情况,做好母猪配种记录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母猪进行饲养管理,实行短期优饲计划,在确定配种前一个月给母猪增加营养,尽可能地选用一些营养物质高的精饲料来饲喂,这样可以保证母猪每日都能充足地摄取到所需的营养物质,让其尽快的恢复体质及妊娠性能,增加再次受孕的概率,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
另外,如果母猪体质较弱也可以适当增加饲料量,并且要在第二次发情时进行配种,提升母猪产仔数。
2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2.1妊娠前期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般来说,我们将母猪从怀孕开始到第84天称妊娠前期,在这段时期,胎儿的发育比较缓慢,从母体内获取的营养物质也不是很高。
饲养人员可以在确定母猪怀孕后的一个月饲喂妊娠母猪料,且保证母猪每日摄取到充足的饮水。
怀孕母猪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选择
编辑:买卖益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母猪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环
节的经济效益。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母猪妊娠期日粮营养,可改善母猪体况、延长其
使用年限、提高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所产仔猪初生窝重等生产指标,为充分发挥母猪的
泌乳期的生产性能。怀孕母猪的饲养,必须从保持母猪的良好体况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两个
方面去考虑。所以必须满足其营养需要,特别是对热能、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需要。
(一)热能的需要根据畜牧专家代谢平衡试验,母猪怀孕的第一个月末,每日体内只沉
积热能21大卡,第二个月末也只有76大卡,说明母猪在怀孕前期,对热能的需要是很少
的,一般多喂些青粗饲料,就可以满足它的需要。但从母猪怀孕的第三个月起,体内沉积热
能迅速增加,到怀孕的最后一个月,每日体内沉积热能可达272大卡,这说明母猪在怀孕
后期,特别是怀孕的最后一个月,对热能的需要量是很多的。如果加上母猪怀孕后期因代谢
增强(一般代谢率可提高25%~40%)而消耗的热能,其需要量就更多。因此,对怀孕后期的
母猪,必须加强饲养,增加营养,除了保证供给青饲料之外,主要应当减少粗饲料,增加精
料,充分满足其需要。
(二)蛋白质的需要母猪在怀孕期间,需要供给大量品质良好的蛋白质,因为它们的胎
儿和子宫内容物的干物质中含有65%~70%的蛋白质,而且其中含有各种必须氨基酸。一
般一窝仔猪的初生体重为6~15千克,含蛋白质为11.9%~19.4%,即需要蛋白质1.3~2
千克。饲料中所含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60%~65%,则母猪生产一窝仔猪需要2~3
千克可消化纯蛋白质。此外,母猪本身在怀孕期间所?备的蛋白质,往往比胎儿所含的蛋白
质还要多,就按相同数量计算,母体和胎儿共需要4~6公斤可消化纯蛋白质。如果再把此
数换算成饲料中的蛋白质,则母猪每产一窝仔猪就需要更多的饲料蛋白质,才能满足整个怀
孕期内母体本身及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矿物质的需要矿物质,特别是钙和磷,也是怀孕母猪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因为
胎儿的骨骼形成需要矿物质,如初生仔猪平均含矿物质3.0%~4.3%,其中主要是钙和磷(约
占矿物质的80%左右);同时母猪本身在怀孕期间体内也需要贮备大量的钙和磷,一般为胎
儿需要量的1.5~2倍。因此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时,势必影响胎儿骨骼的形成和母猪体内钙
和磷的贮备,甚至导致胎儿发育受阻,流产死胎或幼猪生活力不强,先天性骨软症以及母猪
健康恶化,产后容易发生瘫痪,缺奶或母猪骨质疏松症等。因此,对于怀孕母猪,必须从饲
料中供给充分的钙和磷,而且要求比例适当,即怀孕母猪钙磷比以1~1.5∶1为最好。
(四)维生素的需要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它们不仅是怀孕母
猪体内强烈代谢活动的保证,同时也能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如果饲料中胡萝卜素或维生
素A缺乏时,往往引起子宫、胎盘的角质化或坏疽,因而影响胎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
成母猪流产或产死胎,或者胎儿畸形、怪胎、眼病、抗病力和生活力降低。维生素D缺乏
时,母猪和胎儿的钙、磷代谢障碍,营养不足,直接影响到胎儿骨骼的正常形成,甚至造成
流产、早产、畸形或死胎。维生素E缺乏时,胚胎会早期被吸收,或胎盘坏死、死胎等。
因此,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对于怀孕母猪非常重要,必须注意充分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