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尤文氏肉瘤治疗案例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尤文氏肉瘤治疗案例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尤文氏肉瘤治疗案例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尤文氏肉瘤治疗案例

海外就医-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尤文氏肉瘤——治疗案例2000年4月,7岁的梅根·埃文斯被诊断出患有尤文氏肉瘤,她开始在MD安德森儿童癌症医院接受为期半年的治疗,并在这里接受半个学期的入门级教育。在那段时间里,她被推荐去参加一个名为“儿童艺术”的项目。自那以后,她便成为了小小帽子设计家。

由Joann Ater博士带领的儿童癌症医院小儿科,对于儿童癌症幸存者的后期跟踪治疗已经超过30年了。除了Joann Ater博士之外,梅根非常敬重的肿瘤学家,Cynthia Herzog学博士,也是小儿科的一名医生。

为她加油

我第一次遇见梅根是在2001年假期聚会上,这次聚会主题是帽子摄影大赛。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梅根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她希望德州A&M大学攻读生物医学专业,将来能成为一名儿科肿瘤学家。我们都在安德森等着她,希望有一天她以医生的身份回到安德森来。

安德森癌症中心每年投资超过4亿美元进行医学基础研究,并且拥有最多的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资助研究项目。中心目前拥有10个NCI优势研究项目的资助,包括:脑瘤、胰腺癌、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肺癌和黑色素瘤,大部分癌症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80%以上。每年都有1100多位临床住院医生到安德森癌症中心接受癌症研究和治疗的专业培训。

医院实景由五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海外工作人员当地实拍

2020晚期肺肉瘤样癌患者对特瑞普利单抗呈现持续缓解的案例

2020晚期肺肉瘤样癌患者对特瑞普利单抗呈现持续缓解 的案例 肺肉瘤样癌(Pulmonarysarcomatoid carcinoma, PS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的不到1%,这类肿瘤多为低分化特征,对常规化疗不敏感,具有较强的侵略性和频繁耐药性,超过70%的患者初次就诊已是晚期,其总生存期不足半年,整体预后较其他非小细胞肺癌差,即使在较早期,其总体预后也较差,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是PSC肿瘤细胞中常见且重要的分子特征;此外,与非小细胞肺癌其他类型相比,PSC显示有更高水平的肿瘤突变负荷(TMB,20% versus 14%, p = 0.056),PD-L1高表达也见于超过一半以上的PSC中。而既往多项研究显示高TMB 或PD-L1高表达与免疫治疗疗效可能呈正相关。 今日和大家分享一例PSC患者,在使用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后,获得PR,随后加入局部放疗,持续缓解的案例,这也给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案例介绍

一般情况 男性,79岁,于2019年4月因右侧牙龈肿物、右侧胸壁肿物、头晕1个月入院。 影像学检查 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上叶巨大占位性病变累及胸壁,伴肋骨骨质吸收改变。 病理检查及诊断 牙龈肿块活检组织病理染色结果显示:CK(+)、Vimentin(+)、 CK7(?)、CK8/18(+)、TTF1(弱+)、NapsinA(?)、CK20(?)、绒毛蛋白(?)、SMA(+/?)、Desmin(?)、S-100(?)、Calponin(?)、HMB45(?)、Melan-A(?)、Ki67(40%)。病理诊断考虑为肉瘤样癌。CT引导下右肺占位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染色显示:CK(+)、CK7(?)、CK8/18(+)、CK5/6(?)、P63(?)、P40(?)、SMA(?)、S- 100(?)、Desmin(?)、Calretinin(?)、Ki67(50%)(图1),病理示(右肺)肉瘤样癌。 NGS综合基因组分析 肺穿刺组织中发现KRAS G12C突变(等位基因频率47.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L1过表达(≥50%)。 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估 给予患者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12mg,每日1次,连续14天,随后休息7天),期间出现顽固性高血压。一个周期后,胸部CT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举行“癌症绿色治疗论坛”

海外肿瘤学研究生招生、胰腺癌冷冻治疗、癌症预防康复以及华医学 在复大启航 “揭牌仪式暨癌症绿色治疗论坛”在复大肿瘤医院举行 2014年12月6日下午,暨南大学主办的“揭牌仪式暨癌症绿色治疗论坛”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举行。 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文祥、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北京301医院和清华大学董宝玮教授、国际冷冻治疗学会荣誉主席NIKOLAI N. KORPAN教授、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谈东风教授和Karen教授专会。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菲律宾等国和中东地区的媒体朋友也参与了此次揭牌仪式及论坛。 活动现场 总院长徐克成教授致欢迎词,并携手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主持了“暨南大学-复大肿瘤国际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揭牌仪式。林如鹏副校长发表致辞,表示未来国家将给予奖学金,用于在复大培养硕士、博士。

左图:徐克成教授(左)和林如鹏副校长为“暨南大学-复大肿瘤国际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 右图: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致辞 在紧接着的“国际胰腺癌冷冻治疗中心(中奥日合作)”、“复大肿瘤预防与康复中心(中美合作)”及“李朝龙华医学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上,徐克成教授、NIKOLAI N. KORPAN教授、KAREN BASEN-ENQUIST教授、李朝龙教授同时拉下了牌匾上掩盖的红布,三个中心正式落成。 徐克成教授(左)、NIKOLAI N. KORPAN教授(左二)、李朝龙教授(右二)、KAREN BASEN-ENQUIST教授(右)共同为三个中心揭牌 北京301医院和清华大学董宝玮教授、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文祥就揭牌仪

式分别致辞,表示祝贺。 北京301医院董宝玮教授(左)、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张文祥(右)分别致辞揭牌仪式后,奥地利、美国及国内5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癌症预防治疗和康复展作了专题演讲。 国际冷冻治疗学会荣誉主席NIKOLAI N. KORPAN教授以“胰腺癌冷冻的基础与展望”为题发表演讲。作为在世界上第一个创新性地提出并应用冷冻治疗胰腺癌的专家,他提到,胰腺癌为“癌王之王”,长久以来传统疗法对胰腺癌并无显著成效,而冷冻消融技术的出现,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延长。特别是复大肿瘤医院,数据显示经皮冷冻消融联合碘粒子植入使患者1年总生存率达到63%,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他赞赏复大肿瘤医院更率先引进消融新技术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并于2013年8月12日开展亚洲第一例纳米刀治疗胰腺癌手术,该疗法具有消融彻底、时间短、不受热效应影响、不伤及胃肠道、血管及神经等优势。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病理和分子病理科谈东风教授讲述了“与癌共存”。谈教授建议重视癌症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民众了解预防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乐意接受更有效的癌症规范化治疗,达到与癌共存的目的。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 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 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恶性肿瘤临床DCCK治疗手册

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手册 肿瘤的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应用的报道已近10年,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细胞治疗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卫办医政发 [2009] 84号)。结合我公司治疗数千病例的经验,总结制定本治疗规范,以方便临床使用。一、产品知识 肿瘤生物治疗简述 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三种传统的常规模式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迅速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生物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异性、有效性,对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主要器官无负面影响和明显毒性,被认为是本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生物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 重建的独特作用。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主要有5 类: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技术、基因治疗、过继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治疗。其中,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过继细胞治疗方法,而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肿瘤疫苗治疗方法。 细胞 1、基本信息 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 3 +和 56+ 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样 T 淋巴细胞,兼具有 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细胞的非限制性杀瘤优点。该细胞对肿瘤细胞的

癌症治疗的4种方法

癌症治疗的4种方法 说到癌症,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切掉”。手术治疗肿瘤的概念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治疗癌症却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放疗、化疗、中医治疗等方法都被应用到癌症治疗中,关于这些方法你了解多少?环球创客赴美医疗布王建专家为我们整合了几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 手术 适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癌症病人都适合手术,一般来说,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早、中期癌症,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瘤体一般较小,都适宜手术治疗。 风险: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如肺癌患者肺叶切除后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骨肉瘤患者截肢后影响行动能力等。 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70%左右的肿瘤病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适用范围:放疗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局限的实体肿瘤的根治治疗,例如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等对化疗不敏感,单用放疗就可以根治。对于其他肿瘤,放疗多作为综合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可以使得肿瘤缩小范围,达到减期效果,为手术创造条件;术中进行姑息治疗;术后对于切得不彻底的部位放疗,可以防止复发。对于白血病等全身性肿瘤放疗作用有限。 毒副反应:放疗的毒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与放疗射野有关。例如头颈部放疗会出现口干、咽喉肿痛、颈部纤维化、味觉功能减退等;胸部放疗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改变、放射性食管炎等。随着放疗技术进步,以前经常出现的放射性脑损伤、截瘫等则较少发生。 化疗 化疗是应用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等)治疗恶性肿瘤。常用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将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来杀灭肿瘤。目前化疗药物大致有三大类:传统的细胞毒药物、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发展最快的是靶向药物,除了胆道系统肿瘤,目前几乎所有肿瘤都有靶向药物。不过,现在多数靶向药物还不能完全取代细胞毒药物,还要和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 适用范围:化疗是针对对化疗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乳腺癌、胃肠肿瘤、肺癌及生殖系统肿瘤等。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身各处,不光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晚期肝细胞癌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

晚期肝细胞癌临床试验终点 技术指导原则 2020年11月

目录 一、背景 (2) 二、晚期肝细胞癌常用终点指标 (4) 三、探索性试验设计及终点考虑 (9) 四、关键注册试验设计及终点考虑 (14) 五、结语 (18)

一、背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为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的第四位。中国HCC病例占全球病例的55%,为我国致死率第三位的高发肿瘤,由于HCC发病隐匿[1],高达80%的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属不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晚期阶段,总体上晚期HCC患者疾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12.1%[2],我国晚期HCC 的中位生存时间不到1年[3,4,5,6],改善生存状态一直是晚期HCC重要的治疗目标,因此,在治疗晚期HCC新药研发中,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一直是最常用的主要研究终点,为临床获益的金标准。 伴随新药研发进展,部分新药在早期研发阶段显示出了突破性的疗效,晚期HCC患者的OS不断延长,对晚期HCC 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带来了挑战。研究者和申办方都希望通过合理的替代指标和创新的试验设计来支持新药注册,包括替代终点、中间临床终点和采用其他创新终点的试验设计。 现有的指导原则内容尚不能涵盖和专门针对晚期HCC 的临床试验终点的选择与考虑,本文旨在阐述当前晚期肝细胞癌临床试验终点的一般性设计与审评考虑,期望为抗肿瘤药物研发人员在晚期HCC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方面提 第3页/共20页

供参考,提高研发效率,使患者早日获益。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支持晚期HCC适应症注册的临床试验设计及其终点选择。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抗肿瘤药物试验设计同样应遵循临床试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armonization,ICH)所发布的E81、E92、E103和E174等指导原则,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已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和《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内容。 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观点代表当前NMPA对晚期HCC 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的审评认识,不能涵盖在抗肿瘤新药研发中遇到的所有情况,鼓励研发人员探索科学创新的终点和试验设计,并及时与NMPA的审评部门沟通和交流。 二、晚期肝细胞癌常用终点指标 目前晚期HCC临床试验中广泛应用的研究终点主要包括三类,基于死亡事件的终点,如OS和OS率;基于肿瘤测量的终点,如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缓解持续时间(duration 1E8《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Clinical Trials》 2E9《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sign of Clinical Trials》 3E10《Choice of Control Group in Clinical Trials》 4E17《General Principl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u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s》 第4页/共20页

国家癌症研究中心(IRAC)致癌物分类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致癌物分类(2005) 1类(95种)+2A类(66种)+2B类(241种) 天然的黄曲霉毒素 4-氨基联苯 砷及其化合物1 石棉 硫唑嘌呤、氮杂硫嘌呤 苯 联苯胺 铍及其化合物2 N,N-双(氯乙基)-2-萘胺(萘氮芥) 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工业品) 1,4-丁二醇二甲烷磺酸酯;白消安;马利兰 镉其化合物 苯丁酸氮芥 1-(2-氯乙基)-3-(4-甲基环己)-1-亚硝脲、赛氮芥 铬化合物(六价)2 环孢霉素 环磷酰胺 己烯雌酚 EB病毒、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 毛沸石 环氧乙烷3 鬼臼乙叉苷与顺氯氨铂和博来霉素合用 甲醛 砷化镓 幽门螺旋菌(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含麻兜铃碱的草药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人乳头瘤病毒18型 人T-细胞亲淋巴病毒Ⅰ型 左旋苯丙氨酸氮芥;米尔法兰 8-甲氧基补骨酯素加长波紫外线 MOPP及其他包括烷化剂的联合化疗 芥子气;硫芥 2-萘胺

中子 镍化合物2 绝经后的雌激素治疗 非甾族雌激素1 甾族雌激素1 麝猫后睾吸虫(感染) 联合口服避孕药(注:也有结论性证据证明本品有保护作用对抗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序贯口服避孕药 32磷,作为磷酸盐 239钚及其衰变物(可含有240钚和其他同位素),作为气溶胶 放射性碘的短寿同位素,包括因原子反应器事故和核武器爆炸来源的131碘 核素,发射α粒子,体内沉积 核素,发射β粒子,体内沉积 224镭及其化合物 226镭及其化合物 228镭及其化合物 222氡及其化合物 埃及血吸虫 二氧化硅,结晶型(职业接触吸入的石英或方晶石尘) 日光辐射 含石棉状纤维的滑石 三苯氧胺、它莫西芬(注:也有结论性证据证明本品可降低对侧乳房癌危险) 2,3,7,8-四氯二苯-对-二噁英、TCDD3 噻替哌 232钍及其衰变物,以二氧化232钍胶体溶液静脉注射 苏消安 氯乙烯 X-射线和γ射线 混合物: 酒精饮料 含非那西汀的镇痛合剂 槟榔果 槟榔与烟草同嚼(含烟草的萎叶) 不含烟草的萎叶 煤焦油沥青 煤焦油 未处理和稍处理的矿物油 咸鱼(中国式咸鱼) 页岩油 烟炱 无烟的烟草制品 木尘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癌症报告:乳腺癌为宫颈癌的三倍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癌症报告:乳腺癌为宫颈癌的三倍 导读:中国最新癌症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差异较大,其中乳腺癌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为女性癌症发病首位,并且由于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乳腺癌防控形势严峻,防治难度巨大。 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乳腺癌为女性癌症之首。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恶性肿瘤死亡占女性居民全部死因的17.1%,且近十几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扩大乳腺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覆盖面,为降低我国乳腺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发病率为宫颈癌的三倍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目前基层医院最为重视的宫颈癌甚至都排不上前五。 数据显示,乳腺癌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17.10%,而宫颈癌为6.24%,乳腺癌发病率将近是宫颈癌的三倍。

大城市女性乳腺癌风险最高 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城市地区发病率约为农村地区的2倍。 报告表明,城市地区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等,农村地区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分别占城乡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80%和79.50%。 其中乳腺癌在农村与城市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表现在城市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乳腺癌死亡率高于城市。 这可能与城乡生活差异有关,农村地区相较城市生活节奏慢,工作压力小,因此乳腺癌发病率较少,但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诊治水平低、居民健康意识不足,导致乳腺癌生存率相对偏低。与之相反的是,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大,乳腺癌发病率高。但城市医疗条件好,相比农村,城市对癌症的科普比较全面深入,因此死亡率低。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及早预防 据国家癌症中心专家介绍,癌症有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缓解,只要有针对性的检测,个性化疗养保健,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营养治疗的原则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是希望满足患者的机体需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放疗、化疗的耐受力。 能量能量供给过多易引起患者肥胖,且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能量摄入过多有关;过少又易引起或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甚至导致恶病质。 能量供给要适量,应视患者营养状况、活动量、性别、年龄而定,以能使患者保持理想体重为宜。 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成人供给能量 2019 keal/日即可。 蛋白质肿瘤状态下,患者有效摄入量减少,加之肿瘤高代谢,蛋白质消耗增加,手术、放疗、化疗也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组织的修复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因此,蛋白质供给量要充足。 供给量应占总能量的 15%~20%,或按(1. 5~2) g/kg 日)计算,其中优质蛋白应占 50%以上。 脂肪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动物性脂肪摄入过多有关。 脂肪供给量要限制。 应占总能量的 15%-2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为 1: 1 / 4

1: 1。 碳水化合物主要供能物质,应占总能量的 60%~65%。 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保证蛋白质的充分利用。 另外,如果胃肠道条件允许,还应增加膳食纤维的供给。 维生素和矿物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都与机体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密切相关。 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予以补充和调整。 若膳食调整不能满足需要,可给予相应制剂,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他肝功能不全时应限制水、钠摄入,肾功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接受放疗、化疗时饮食宜清淡。 对于伴有严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者,可选用经肠要素营养和(或)肠外营养,防止出现恶病质状态。 宜食用的食品在保证患者膳食结构合理、营养素摄入平衡的前提下,经常性食用一些目前认为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对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菇类如香菇、冬菇等,富含蘑菇多糖,有明显的抗癌、抑癌作用。 木耳类如银耳、黑木耳等,其提取物中的多糖类有很强的抑癌作用。

抗癌药物I期临床试验概述

抗癌药物I期临床试验概述 I期临床试验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受试患者的安全性,尤其在试验新型抗肿瘤治疗方 法时,新治疗方法能够带来减缓疾病进展甚至治愈疾病的希望同时,患者也可能处于治疗带来潜在的毒性风险中,安全性问题尤为现实。 近期,Medscape医学新闻转载了美国H.Lee Moffitt癌症研究所的医生Amit Mahipal 和Danny Nguyen共同撰写的综述,文章对患者参与I期临床试验的获益与风险进行了探讨,文章同时亦发表在Moffitt癌症研究所期刊Cancer control的2014年7月期。 保障患者参加临床试验的安全及权益的规定与法规都已经付诸实施。选择预期生存时间足够长的癌症患者参试验来确保数据的获取,这种操作目前仍具一定的挑战性。研究人员验证了新型的预后模型,以帮助医护人员来选择那些有可能从I期临床中受益的 患者。患者选择参加I期临床试验,也可能产生一些长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对恶性肿瘤经一线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而言,现代的I期临床试验代表了一种治 疗选择。近期的一些靶向性治疗I期临床试验确实提高了缓解率,参与试验的患者患病 类型各不相同,此前接受多线治疗均失败。尽管患者入选I期试验后仍将面临多种风险,以及不同获益,但与过去的细胞毒药物治疗时代相比,在趋于理性的靶向治疗时代,治疗缓解率已有所提高。 临床试验获得的结果有助于回答执业医护专业人员的问题,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临床试验的严格设计方法直至二十世纪才得以标准化,但几个世纪前的医生们便已经掌握并应用了现代临床试验的一些理念。医学古籍《医典》一书中阐述了用于医学实验的一些指导原则。试验新药疗效的原则在此书中也有叙述,其中便包括了试验药物必须没有任何外源性的偶发质量问题,以及试验必须在人体进行等。这些指导原则的精髓形成药物试验的科学方法。 导致药物开发临床试验在美国受到严格管制的转折点出现在1937年,制药商 S.E.Massengill公司(布里斯托尔,田纳西州)的第一个特效药物磺胺公开上市期间,抗生素磺胺在当时已确认具有抗链球菌所致的喉咙感染活性。然而该公司的磺胺药上市出售给消费者前并未经过动物或人体试验。 从历史来看,I期临床试验的聚焦点已明确为获得新药可安全用于人类的最大耐受 剂量(MTD),MTD与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相关。 MTD是用于下一步的临床试验的剂量,它可以是治疗剂量或是可安全使用的最大剂量。在当前的靶向药物时代,最大耐受量常常被生物有效剂量取而代之。由于试验主要目的不针对疗效,故保持患者群体的同质性和获得可测量的肿瘤反应并非必需;尽管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方案中仍然包含这些因素。 KRAS突变状态可预测EGFR抑制剂的无疗效,常规放化疗也没能获得很好的治疗结果。靶向新药RAS抑制剂安卓健的有效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因此在临床试验中表现 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初步的有效性。目前正于FDA进行二期临床试验,预计2016年初发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定稿版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就医指南篇

MD安德森就医指南:治疗技术篇 1、神经肿瘤遗传缺陷研究 神经肿瘤中心还对遗传缺陷进行专门研究。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驱动神经系统肿瘤生长的遗传缺陷。来自神经肿瘤中心、神经外科中心和实验癌症治疗中心的专家组成了一个神经纤维瘤病工作组,该工作组不仅为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提供特殊护理和治疗,还通过转化研究为这些患者寻找更出色的治疗方法。 2、积极寻找胃肠癌症更准确的诊断和筛查手段 为患者提供先进的治疗方法和参与临床试验的机会是胃肠肿瘤中心的使命,提高胃肠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中心的目标。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专家正在努力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以及可以尽早检测出胃肠癌症的更准确的诊断和筛查手段。 3、为患者施细胞减压术 妇产肿瘤中心可治疗所有类型的妇科癌症,包括卵巢癌、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交界性肿瘤、阴道癌、外阴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妇产肿瘤中心还可以对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为患者实施细胞减压术。 4、世界最大的质子治疗中心 安德森癌症质子治疗中心依靠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电脑模拟和核磁共振影像方面的先进技术,结合质子治疗,在肺癌早期诊断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质子治疗对前列腺癌、肺癌、部分儿童肿瘤、头颈部癌症及眼部肿瘤都有很明显的治疗效果。 5、其它先进医疗技术 泌尿中心的医师在冷冻手术、腹腔镜检查术和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手术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MD安德森就医指南:费用篇 去美国看病的费用主要包括医疗费和生活费。 很多朋友想了解国外看病的具体医疗费用,但是医疗费用因个体因素差异很大,所以很难预估。由于医疗费用因为个体因素差距很大,同一所医院相同的疾病也可能治疗费用相差数倍,所以此价格单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具体治疗费用还是以医院评估为准。医疗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医生、护士及护工等的看诊、护理等人工费用,一部分是检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费用。 美国的医疗费用是国内的6倍左右,门诊费用需要500美元左右,美国医院的不同专家所收费用也会有差距。不同医院收费也有不同,比如美国非盈利的梅奥诊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医院收费会便宜一些,私立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治疗费用会高一些。在美国癌症治疗需要10-20万美元,美国内科治疗费用一般在3万美元之内,手术治疗一般需要5-8万美元,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40万人民币,髋关节置换需要5万美元,麻省总医院的质子治疗需要90万人民币左右,美国的外科手术费用较贵,心脏瓣膜修复需要12万美元,心脏搭桥手术需要16万美元,肾移植需要30万美元,心脏瓣膜置换需要18万美元。梅奥诊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LINX磁环手术需要2.5万美元。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具体情况有很大关系,所以实际的费用可能会相差很多。 美国的生活消费根据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主要花费为住宿、饮食和交通方面。 一般情况下,在美国停留一个月,生活方面花费总额约为8000美元,合计约为5万元人民币;若是因为病情需要,在美国停留三个月的话,住宿费和生活费总额大约是24000美元,合计约为15万元人民币。当然,具体花费情况也会根据每位客户自身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存在差异,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个,西部地区87个。覆盖人口共288243347人(包括男性146203891人,女性142039456人),占全国2014年年未人口数的21.07%,其中东部地区164062330人,中部地区81477272人,西部地区42703745人。 恶性肿瘤发病总体情况 据估计,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讲义

第四章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 巫云立 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40%~80%,在诊断时约有一半的肿瘤病人已有体重下降,其中以食道癌、肺癌、胃癌及胰腺癌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约有20%以上的肿瘤病人的直接死亡原因是因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肿瘤病人对放化疗的耐受性下降,直接影响放化疗的疗效。另外,由于营养不良导致消瘦、体弱等原因,严重地影响了肿瘤病人的体力及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重视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改善营养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一、恶性肿瘤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 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障碍以营养摄取降低的消化道进展期癌尤为显著,最终发展到恶病质(cancer cachexia):临床上表现为极度消瘦,食物摄取减少,呈无力状态,贫血,抗感染能力降低及各个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引起恶病质与下列因素有关:1. 食欲不振,味觉异常及嗅觉的变化,高乳酸及高酮体血症,疼痛及发热症状,焦虑等精神因素;2. 癌症晚期特有的代谢异常,如:热量消耗增加及分解代谢亢进,葡萄糖消耗代谢亢进,脂肪、肌蛋白分解代谢亢进;3. 消化道梗阻,消化吸收障碍,体液丢失;4. 手术侵袭,肝转移(肝脏的乳酸代谢能力降低而血中乳酸浓度增加),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癌贫血诱发物质(AIS)。

二、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症 肿瘤病人如果体重下降在3月内超过平常的5%,6月内下降超过10%,就被认为有营养不良的存在,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临床上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肿瘤病人包括: (1)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胃肠排空障碍等并发症病人。 (2)化疗、放疗等抗肿瘤治疗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肠炎的病人。 (3)头颈部恶性肿瘤、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导致吞咽障碍及肠梗阻病人。 (4)需手术、化疗、放疗而伴有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 (5)晚期癌症伴恶病质或临终关怀病人。 三、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 包括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鼻饲或口服营养素称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静脉输注营养素称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支持溶液必须包括水、热量、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对多数病人,其水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出来:体重中的第1个20kg需补水1500ml,超过20kg,每千克再补20ml,其他的丢失量则应以等量的水取代。计算公式为:1500ml+20m l×(体重-20)+其他丢失量(ml)。按成年人平均面积算,液体需要量大约是30~35ml/kg。 热量:1. 蛋白质:蛋白质和热量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大多数病人每日给予蛋白质0.8~1.2g/kg,即可提供适当的热量。中、重度营

临床试验分几期

临床试验分几期? 癌症临床实验分为四个部分,即四个期。每期有有一个特定的目的。在每一期顺利完成之后,该实验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 第Ⅰ期 在小范围的病人中实验某项治疗方法以确定(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 它的安全性 合适的药品剂量 给予治疗的最合适的途径 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病人看该治疗方法是否会出现副作用。 第Ⅱ期 在稍大一些范围的病人中实验某项治疗方法以确定(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 该治疗方法是否有效 该治疗方法效果如何 研究人员继续观察病人在Ⅱ期以及整个实验中的安全性 第Ⅲ期 如果Ⅱ期的结果是理想的,该实验将进入Ⅲ期。 实验在Ⅲ期是随机进行的,即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对。 在随机实验中 实验组由接受实验治疗方式的病人组成。

对照组由正在接受最佳标准治疗的病人组成。 每隔一段时间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对。 美国药监局将批准那些通过阶段Ⅲ,达到安全性要求的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必须 比标准治疗更为有效 与标准治疗效果一样但产生较小毒副作用。 第Ⅳ期 在这一阶段,实验中涉及的治疗方法已经获得了美国药监局的批准。Ⅳ期的研究一般是为了达到下列目标 为已获批准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确定一种附加的用途。(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 从更广范围的病人当中收集附加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信息。 在子群病人(如年龄超过65岁的病人当中确立有效性。 在Ⅲ期和Ⅳ期的部分随机研究中,按照研究协议,病人和保健服务提供者会被告知被研究的治疗方式。有的时候这两个阶段的临床实验会以单盲或双盲的形式进行。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实验结果没有偏差。在单盲研究中,病人并不知道他们正在接受的是实验治疗还是标准治疗;在双盲研究中,病人和临床工作者(医生或护士都不知道某个病人正在接受何种治疗。为了真正做到匿名,双盲实验中的用药都由研究人员配置和编码,而他们在研究中不会亲自治疗病人。

如何选择肿瘤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终点(综述)

如何选择肿瘤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终点(综述) 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终点应当结合治疗方法和癌症类型,因为这些因素能够影响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期望值。来自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 Princess Margaret 癌症中心的 Wilson 等联合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研究者,在综述中探讨肿瘤临床试验结果与终点的问题,文章于 2015 年 1 月发表于 The Lancet Oncology。 作者在综述中就临床试验设计的终点问题展开论述:如何明确终点的重要性、如何使终点为患者所了解、患者报告结局的结果怎样提高使用、如何预测终点发顺应试验设计变化和治疗性干预、以及如何将这些改进整合到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 临床试验终点必须反映患者的获益,表明肿瘤大小的变化具有临床相关性,无论是绝对值大小(缓解和进展)或与对照的相对值(进展)。临床试验设计的改进应同时改进现有终点指标。临床试验各方需共同决定研究的最佳手段,确定责任并优化现有资源的使用。 背景 癌症治疗优先关心的问题是患者生存时间更长或生活质量更好,能够兼顾二者是最理想的。讨论肿瘤试验的结果和终点,就必须考虑癌症类型和治疗方法,因为这些参数可影响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期望。本综述讨论了总生存期作为临床试验终点的长处及挑战,包括交叉的作用、疾病进展后的治疗、支持疗法的采用。 这带来了一些重要问题:谁来决定什么是合适的终点、应该如何向患者解释临床试验所选择的终点、患者报告结局在肿瘤临床试验中是否未受重视也未得到充分利用、应该更好的应用终点指标来反映患者的临床获益、这些终点指标应该如何纳入临床试验的设计和临床实践中 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和开发需要可重复的、有效的、合适的终点指标。能够最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以及有临床获益的明确终点,在设计临床试验时同等重要。如采用中间或替代终点,需评估以确保有效的替代性。替代终点的有效性可能随时间而改变,新治疗方法临床试验中使用替代终点需要不可测的假设。 一篇跨越 20 年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药品审批的综述显示,在药品审批中越来越多使用时间事件(time to event)终点,如进展时间或无进展生存期(PFS),2006-11 年有 43%的批准药物采用时间 - 事件终点,而在 6 年前这个数据为 33%(即 2000-2005 年),之前十年(1990-1999 年)更低,仅为 13%。 鉴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新治疗方法的出现,一种方法可能要定期再评估,以确定替代终点是否仍有临床意义。本综述根据癌症类型讨论评估试验结果的重要注意事项和局限性,为前进方向提供导航。 谁来决定什么最重要 临床医生、患者、监管机构和企业是决定哪些终点具有临床相关性的试验各方。监管机构拥有负责药品批准的最终决定权。这种决定是安全性和疗效数据的全面审查与使患者得到更好治疗选择的宗旨之间所取得的平衡。虽然首先目标是证明生存期获益,但 FDA 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等监管机构也承认替代终点,在特定疾病中能够客观地衡量患者获益的终点。 作者在第一篇综述中介绍了缓解率,它在 FDA 的突破性药物审批过程中尤为重要,可使新药尽早用于患者。但这种策略有研究者质疑也有研究者拥护,是否恰当仍有待商榷。试验设计和适当的终点选择强调的是监管部门批准新药时要求提供的论证证据。尽管越来越多的意见分歧导致了药物的超适应症使用(off-lable),但对于多数国家,药物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被视为药品合理使用的通道。 应该如何对患者解释临床试验所选择的终点指标 临床试验终点选择的争论点是患者的生存与死亡的问题。临床试验的开展原因对于研究者来说显而易见,但对于普通大众可能却不是那么清楚,对患者乃至其治疗医生可能也不具吸引力。 总生存期对预后较好的疾病可能并非现实的测定终点。因此试验可能会选择能够替换真实终点的替代性终点。试验的参加者不一定需要了解中间终点的意义。患者需要能够反映他们的体验、能够获得最相关治疗的终点。替代终点的验证可以在线进行,如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 CancerLinq 为这类活动提供了平台。 在上千名患者参与的大型试验中,新药与标准治疗可能只有 1-3 个月的小幅生存期差异。虽然结果差异显着,但药物的作用可能并没有临床意义。目前没有任何指南规定治疗性新药获得批准所需达到的临床获益的门槛。 其他终点,如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事件,对患者也有重要意义,生活质量终点能够真实反映患者的日常身体机能。最重要的是,药物毒性对患者的临床获益无害,但如果临床试验中发现和报告的药物毒性,其毒性评估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