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2.过程与能力目标: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合国情,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合乎国情、顺乎民心,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要求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
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上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充分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因此,教师备课的重点要放在:设计出有思维含量、有探讨价值的场景和活动。
鉴于此,本课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体验式、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根据教学导案,了解有关历史、地理知识;搜集西藏自治区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材料;搜集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料。
、教师准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任务识别五个自治区的地理位置;上网查阅相关视频资料等。
【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一:情境导入,启动思维视频材料展示:视频《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播放多媒体材料)教师总结:通过视频,同学们可以感受到今天的西藏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谓是西藏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那么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党和政府所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一制度,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案 安庆外国语学校 胡开琼
教学课题 7、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懂得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能力目标 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感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坚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显著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评价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和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观看视频《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年回眸》 问:大家观看这一视频后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说说: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年发生了那些可喜的变化?你觉得产生这些变化应得益于哪些因素? (板书)7.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是什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板书)(PPT展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板书) 前提 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 核心内容:自治权 (PPT展示)出示相关材料案例让学生回答材料分别是自治权中的哪种自治权的体现? 观看完视频后谈谈切身感受,思考相关问题。 学生回顾已学的政治制度,自主归纳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学生先思考什么是自治? 从三方面把握该含义: 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内容。 学生主体活动,检验对自治权的把握。
创设情境,展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性的跨越,引导出本课主题。
从学生切身感受谈起讲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让学生对自治权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教学环节 过渡:讲到自治权,我们国家的香港也是实行自治,民族自治区的自治和香港地区的自治是一样的吗? 学生思考,学会比较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新课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