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7.36 KB
- 文档页数:3
武广高速铁路跨线列车运输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彭文高
【期刊名称】《铁道运输与经济》
【年(卷),期】2018(40)12
【摘要】武广高速铁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骨干运输线路,承载的旅客运输任务逐年提升.目前武广高速铁路开行跨线列车数量较多,占用了较大的车站和线路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过能力的提升.在阐述跨线列车的比例、速度、始发终到站分布、停站方案和越行方案等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分析跨线列车对车站能力的影响,以及跨线列车的接入时间、运行调整、比例和分布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结合武广高速铁路客流高峰小时与非高峰小时的行车特点,提出跨线列车的组织模式为高峰期单一模式、非高峰期混合模式的建议,为优化武广高速铁路跨线列车组织模式、提升综合效率效益提供基础支撑.
【总页数】7页(P6-12)
【作者】彭文高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处,广东广州 51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8;U293.1
【相关文献】
1.架桥机跨武广高速铁路时的抗风稳定性研究 [J], 刘树堂
2.武咸城际铁路连续梁跨武广高速铁路转体施工技术 [J], 袁定安
3.武广高速铁路跨花都大道悬灌连续梁施工安全防护 [J], 鲍俊捷
4.武咸城际铁路跨武广高速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综合防护技术 [J], 袁定安
5.客运专线跨线列车运输组织相关问题探讨 [J], 黎志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车站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探讨850000摘要:目前我国在进行铁路工程建设时,已经逐步扩大了施工规模,也增加了流通量。
铁路运输属于长途运输主要方式,便利性更强,具备连续性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输压力。
在对铁路运输情况进行组织和设计时,需要提高整体生产效率,从而为铁路部门带来更多综合效益。
因此铁路部门需要加大相关工作监管力度,要在现有运输组织形式基础上,对各项技术进行全面创新和优化,从而对运输组织方式进行创新性应用。
本文就铁路车站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车站;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探讨近几年在我国现代交通技术不断发展,铁路运输技术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各个地区通过对铁路网络进行联通,构建了跨区域运输体系,并且扩大了运输覆盖范围。
在进行区域性铁路网建设时,可以为我国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运输产量。
在进行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时,要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对其进行定期更新,才能构建功能更加健全的网络体系,并且对全国各地客流进行有效疏通。
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并且出台专门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扶持[1]。
一、铁路车站旅客运输组织要求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轨道交通领域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区域内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铁路等车站在对旅客进行运输时,如果较短时间内旅客人数不断增加,已经达到了车站设计运输能力极限数值,就属于大客流。
如果管理部门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滞留旅客进行及时疏散,就会对车站运行产生阻碍。
在对大客流问题进行解决时,主要存在可预见大客流和不可预见大客流两种形式,需要根据不同形式制定不同疏散方案[2]。
二、铁路车站旅客运输组织问题(一)安检存在问题在对旅客进行管理时,为了保证旅客出行安全,并且促进铁路高效运行。
需要选派专门人员对所有旅客进行安全检查,在大客流条件下开展安全检查工作,需要从各个层面对隐患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并且提高安检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才能促进区域内人群迅速疏通。
Logistics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13.020高铁物流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探索研究潍坊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 聂建斌摘 要:我国高铁物流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发展高铁物流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未形成现代化供应链体系,高铁物流组织要合理划分区域。
我国关于高铁物流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运营模式是制度研究的重点。
高铁物流组织模式利用铁路进行多元化经营,实现城际间当日达包裹快运模式,针对高铁物流运输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在高铁物流设施设备组织与设备条件方面提出建设建议。
关键词:高铁物流 发展模式 探索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7(a)-020-02快速安全是物流行业的追求,我国物流行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
随着电商的发展,快递业务量不断突破,80%通过汽运,其他形式占5%,前者速度慢,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航运费用较高,客户对快递运输实效性要求会加大物流行业的压力。
高铁物流发展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的需求,相比航运,高铁运输时间相差不大,没有航运晚点问题。
国外首批高铁国家对物流进行有益的实践,如德国高铁货运专列。
我国关于高铁物流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运营模式是制度研究的重点,先要研究高铁物流发展情况,再借鉴营销组织管理开展了分析研究。
1 高铁物流运输模式2016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4.9%,快递业是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促进快递业发展若干意见》等政策鼓励快递业链接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与运输企业合作。
2014年我国高铁快运业务启动,高铁快运产品体系初步形成,运作流程逐步顺畅,市场效应初步显现。
2017年铁路公司高铁快运发送量增长50%,高铁快运在所有经停城市站点运营服务,搭建高铁动车组列车为主要运能方式的快捷运输骨干网络。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高铁运输服务城市数量达1000个。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时代汽车 高铁快运开行组织模式探讨姜雯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8摘 要: 从国内外高铁快运的发展经验,分析了高铁快运作业流程和高铁快运的设备要求;结合国内外已经开行的高铁快运线路的组织模式,梳理4种开行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铁快运 物流 开行模式1 引言1964年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在日本开通,到今天为止,高速铁路已经发展了40多年[1]。
高铁最开始只用于旅客运输,列车上的货物基本上是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
利用高铁运输货物在最初以法国、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展,它们主要利用高铁运输快件和包裹,高铁货物运输逐渐成为铁路运输公司迅速增加的高利润业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快递物流市场不断扩大,铁路快速货运得到发展。
2 国外高铁快运开行现状目前,巴黎至里昂之间的邮政列车,在巴黎至布鲁塞尔的线路是夜间高速货运列车[2]。
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客货列车分时段运行,旅客列车昼间运行,至夜间运行结束的30min以后开始货车的运行,货车运行至次日客车运行开始前的30min结束。
错时进行客货列车运输,合理组织。
1996年,英国皇家邮政公司和货运车辆运营商联合设计生产出英国皇家邮政列车。
该列车在运输过程中,车厢内除邮政的工作人员外不允许其他人进入,货车编组为4单元,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
3 国内高铁快运开行现状2012年广铁集团在我国最早尝试高铁运输货物的初探,利用高铁确认车开展,主要与顺丰快递(SF)、中国邮政(EMS)等多家国内的优质物流快递公司合作,首次高铁运输快递业务在武广高铁上的广州南-长沙南开展。
广铁集团探索发展了近两年后,高铁快运相继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20个城市逐渐开展。
到了2014年年底,高铁快运运输的快递业务覆盖151个城市,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国高铁,建起“分转中心一站点一快递员”的城市经营网络。
2021年1月(总第411期)·57·研究与交流STUDY AND COMMUNICATIONS第49卷Vol.49第1期No.1铁道技术监督RAILWAY QUALITY CONTROL收稿日期:2020-05-05作者简介:孙晓云,正高级工程师;雷银亮,工程师;张涛,工程师;詹敬,助理工程师;王雷,助理工程师0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附加值货物运量不断增长,铁路适箱货物运输需求也将成倍增长,货主对货物到达的时效性要求也不断提高。
通过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减少集装箱列车运输停站时间;通过货运装备技术创新,提升列车运行速度,开发运用适于铁路快捷运输的大型集装箱箱型及其匹配的车型,减少列车在途时间、增大装货效率,实现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推进我国运输结构的调整。
1国外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现状1.1运输组织国外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具有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货物送达速度快、运输组织灵活、快运形式多样化的突出特点。
美国集装箱运输占整个铁路运输总量的1/3左右,并不断扩大比例。
由于集装箱专列既可以有效缩短货物中途停留时间,又有利于货主按照列车运行时间,安排生产和收发货物,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定点、定线集装箱专列形式,通过固定车体循环组织方式,甚至实行集约经营方式,发展集装箱快捷直达运输,以实现规模经营。
德国DB Sgss-y703型集装箱车专列自2000年开始,既可在普速铁路运行,也可在高速铁路上运行,最高运行速度达160km/h 。
在高速铁路上,200km/h 以上的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运行时段分开,即夜间高速旅客列车运行结束30min 后,到次日运行开始前30min ,为货物列车开行时段。
在高速铁路上运行的货物列车禁止与高速旅客列车会车。
最大限度运用高速铁路的运能提高集装箱专列的运输速度。
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发展探析孙晓云,雷银亮,张涛,詹敬,王雷(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北京100070)摘要:分析国外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现状,从运输组织、运输装备和集装箱箱型等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历程,总结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快捷运输条件。
铁路快捷货物货源组织优化模型及算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铁路快捷货物货源组织优化模型及其算法。
该模型考虑了货物的数量、种类、运输距离、运输时间等多个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应用优化算法,实现了货源组织的优化,使得铁路货运的效率和经济性得到了提高。
具体来说,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建立过程、优化目标函数的设定、算法的实现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铁路货运的效率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1 -。
铁路运输1 客运专线各种运输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1.1 客运专线不同运输组织模式的优缺点目前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高速铁路客流组织方式可大致归纳为:(1)本线客流采用高速列车输送,跨线客流采用高速列车下线运行的输送方式;(2)本线客流采用高速列车输送,跨线客流在高速线范围内采用高速列车输送,而在高速线以外采用其他列车或交通方式输送,即跨线客流在高速线与既有线衔接处换乘。
相对于高速铁路不同客流组织方式,高速铁路采用的运输组织模式大致归纳为:(1)高速线仅运行高速列车,且高速列车运行范围仅为高速线,简称全高速-换乘方案;(2)高速线仅运行高速列车但高速列车不仅在高速线上运行而且还可以在与高速线相衔接的线路上运行,简称全高速-下线运行方案;(3)高速线不仅运行旅客列车(包括高速列车和普通列车),还运行货物列车,简称混合运输方案。
全高速-换乘模式:高速线上只运行高速列车,无跨线列车运行,直通客流大,跨线旅客采用换乘的方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自成体系的高速客运专线,如日本新干线。
其优点是列车运行速度高(可达到200~300 km/h以上),列车追踪运行时间短(最小可达到2~3 min),运输组织简单,便于管理,运输能力大。
但由于跨线客流要全部在衔接作业站进行一次或多次换乘,将延长旅客旅行时间,部分客流可能会转向其他交通工具,加重市内交通压力,给旅客带来不便,所以旅客换乘是“全高速”模式的关键问题。
全高速-下线运行模式:高速线上既运行本线高速列车又运行跨线列车的高速线路,跨线列车在高速线上按高速列车运行,下高速先后按普通线路允许的速度运行,这种模式是用于与普通线路相衔接的高速客运专线,例如法国高速铁路。
其优点是:由于高速线上运行的高速列车速度基本相同,可按平行运行图运行、通过能力大;高速列车下线运行,可以增加高速列车的通行网络,扩大高速线路的服务范围,能吸引更多的客流,提高高速线的利用率,减少旅客换乘,较好的解决跨线旅客运输问题。
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优化研究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优化研究一、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铁路零散货物快运作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在我国的货运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际运输中,铁路零散货物运输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运输效率低下、运输成本高昂等。
因此,对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进行优化研究,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现状分析目前,铁路零散货物快运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缺乏有效的货物分类和分拣系统:由于缺乏先进的货物分类和分拣系统,导致铁路货物的整理和分组较为困难,无法实现对货物的快速准确分配。
2. 运输节点不合理:由于铁路线路的复杂性以及货物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导致运输节点的安排不够合理,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的运输需求。
3. 运输信息不畅通: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导致运输信息不畅通,无法实现及时的跟踪和监控,对整个运输过程的掌控不够充分。
三、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优化研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优化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的组织方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先进的货物分类和分拣系统:引进先进的货物分类和分拣技术,建立高效的货物分组和整理方法,以提高铁路零散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2. 优化运输节点:通过对铁路线路和运输需求的深入研究,确定合理的运输节点位置和数量,从而实现运输路径的优化和运输时间的缩短。
3.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铁路零散货物快运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以及实时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高运输组织的效率和协同性。
四、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优化研究的应用与展望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组织优化研究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优化研究也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竞争力。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铁路零散货物快运的组织方式将呈现出更多的优化方向。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动,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长。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货物运输方式,在快捷货物运输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通过对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组织模式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物流效率,提供更快捷、便利的货物运输服务。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物流运输迅速增长。
然而,传统的陆路运输模式存在运输时间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货物运输方式的兴起,成为物流行业的关注焦点之一。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可靠性高、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从组织模式的角度对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进行研究,以期提高物流效率,为快捷货物运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二、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优势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具有以下优势:
1. 运输速度快:相比传统陆路运输,高速铁路运输速度更快,能够大大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
2. 可靠性高:高速铁路运输具有固定的路线和班次,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输服务。
3. 运输成本低:高速铁路具备大规模运输的能力,通过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运输成本。
三、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组织模式
1. 集装箱化运输模式
通过集装箱化运输模式,将货物进行标准化包装,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减少运输时间。
同时,集装箱化运输模式可以提高运输安全性,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或丢失。
2. 物流园区模式
在高速铁路周围建设物流园区,集中存储货物和加工、分拣等物流服务,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中转环节。
同时,物流园区在运输末端提供便利的仓储和配送服务,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3. 网络协同模式
通过建立高速铁路货物运输的网络协同模式,实现车站、物流园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化货物运输路径,提高物流效率。
网络协同模式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降低运输中的信息成本。
四、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组织模式的改进措施
1. 建设更完善的物流设施:加大对高速铁路物流园区的
建设投入,提高物流设施的先进性和适应性,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
2. 推广信息化管理:推动高速铁路货物运输的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车站、物流园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运输效率。
3.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加强与国际物流企业和组织的合作,借鉴先进的国际物流管理经验,推动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五、结论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通过优化组织模式,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为货物运输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务。
集装箱化运输模式、物流园区模式和网络协同模式是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
主要组织模式。
在推动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的过程中,需建设更完善的物流设施,推广信息化管理,并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化。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研究和应用将为全球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量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采用集装箱化运输模式、物流园区模式和网络协同模式等组织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为货物运输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务。
在推动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物流设施的建设投入,推广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降低运输中的信息成本,并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
高速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的研究和应用将为全球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