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过敏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22 KB
- 文档页数:1
放射科碘造影剂过敏的应急预案一、患者分类:1、门诊患者2、住院患者二、发生过敏的严重程度分类1、轻:急性荨麻疹等非急救患者2、重:过敏性休克三、处置流程:1、门诊患者发生过敏,轻者,由放射科医生及注射护士紧急护送到急诊科就诊;重者就地抢救,进行放射科必要的处置,同时通知急诊科值班医生现场抢救(68912006、2006)、通知麻醉科值班医师参加抢救做好气管插管准备(68997042、7042),其他人通知医务科(68997041、7041)、护理部(68997803、7803)或者总值班(68912492、2492);2、住院患者发生过敏,轻者,由放射科医生及注射护士紧急护送到开单科室处理;重者就地抢救,进行放射科必要的处置,同时通知急诊科值班医生现场抢救(68912006、2006),再通知开单科室值班医生参加抢救;通知麻醉科值班医师参加抢救做好气管插管准备(68997042、7042),其他人通知医务科(68997041、7041)、护理部(68997803、7803)或者总值班(68912492、2492);四、过敏性休克的相关知识1、定义:过敏性休克是指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
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50%发生在用药后5分钟内,80-90%发生在用药后30分钟内,10-20%为迟发反应。
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可死于严重的血管扩张,血管塌陷,组织缺氧及心脏停跳,静脉通道未能有效及时的建立及气管插管失败,未能及时扩充血容量及有效供氧是主要的致死因素。
2、临床表现○1皮肤粘膜表现一般是最早出现的征兆,皮肤发红,瘙痒,广泛的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喷嚏、水样鼻涕、声哑;○2呼吸道梗阻是最常见的表现、最主要的死因,呼吸困难,紫绀;○3循环衰竭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心动过速及晕厥,常是心脏骤停前的主要症状。
In the event of a patient experiencing an allergic reaction to iodine contrast agent during a medical procedure, it is imperative to promptly and efficiently respond in order to mitigate potential harm. The initial course of action involves immediately discontinu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ntrast agent and conducting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the allergic reaction's severity. Manifestations may epass the presence of hives, respiratory distress, swelling, or a decline in blood pressure. It is essential to promptly apprise the healthcare team of the situation and ensure their readiness to deliver emergent care.如果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碘对比剂发生过敏反应,必须迅速有效地作出反应,以减轻潜在的伤害。
最初的行动方针是立即停止使用对比剂,并对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彻底评估。
症状可能超过蜂巢的存在、呼吸困难、肿胀或血压下降。
必须迅速向医疗队通报情况,确保他们做好提供紧急护理的准备。
Once we've figured out that it's an allergic reaction, we've gotta keep a close eye on the patient to make sure their symptoms aren't getting worse. If it's just a mild reaction like a rash or itching, we can give them some antihistamines to help with the symptoms. But if it's a really bad reaction, like anaphylaxis,we've gotta be ready to give them a shot of epinephrine and help them breathe if they're having trouble. It's super important for us to have all the emergency meds and equipment on hand, just in case.一旦我们发现这是一种过敏反应,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病人,以确保他们的症状不会恶化。
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和抢救处理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和抢救处理现代医学中,碘造影剂是X线和CT检查中常用的一种造影剂。
然而,碘造影剂也会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离子型造影剂。
这种造影剂的渗透压高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容易对神经组织和心肌传导组织造成损害。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包括轻度过敏反应和重度过敏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的症状有荨麻疹、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头晕和面部潮红等。
重度过敏反应则会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大片皮疹、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喉头水肿、出血、喉头和支气管痉挛、气喘、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和昏迷等。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1~1mg、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或苯海拉明25mg肌内注射。
门诊患者应留诊观察至症状完全消失方可离院,住院患者可回病房观察。
对于重度过敏反应,应采取更为紧急的抢救措施,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给氧、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等。
在办公室中,卫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的清洁也是制度中的重点内容。
公共区域应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个人区域则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保持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卫生间及洗手池要经常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保持卫生工具清洁整齐,垃圾篓要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
办公桌面只能放必需物品,其余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或柜子里,不需要的物品要及时清理。
办公文件和票据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或文件盒中,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左上角。
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离开公司前应关机。
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要放在办公桌一侧,并及时放回原位。
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并定期清理过期报刊。
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要整齐摆放,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和蜘蛛网,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
造影剂中度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造影剂中度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如下:
1. 转换姿势:对于出现晕厥、头晕等轻度反应的患者,可以协助患者转换姿势,让其静卧或坐下,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以促进血流供应和降低血压,缓解不适症状。
2. 给予氧气:对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吸氧治疗。
氧气可缓解呼吸道痉挛、促进氧气输送,减轻呼吸道不适症状。
3. 给予抗过敏药物:对于出现轻度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的患者,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抗过敏药物,以缓解过敏症状。
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药物。
4. 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出现轻度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评估病情发展情况,做好随时转送的准备。
5. 注意观察:对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对于造影剂中度不良反应的处理,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并在处理过程中严格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紧急处理方案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一、完善抢救措施1、检查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抢救药品及器械※常用药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托品、地塞米松、西地兰、氨茶碱、可拉明、盐酸洛贝林、速尿(呋塞米)、利多卡因、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50%葡萄糖、20%甘露醇、5%葡萄糖、0.9%氯化钠、硝酸甘油片等。
※抢救器械:听诊器、血压计、吸痰器、氧气袋、简易人工呼吸器、心肺复苏板等。
2、环甲膜穿刺术环甲膜的解剖:环甲膜位于颈前正中喉结下方,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正中线上的柔软处便是环甲膜,其位置表浅,在皮肤下方,无重要神经、血管,且不随年龄的增长而钙化。
因此经此穿刺置管简便,组织损伤轻,愈合快,不影响美容,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操作方法:患者头后仰,穿刺者以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固定该处皮肤,用12号或16号针头安置于注射器,右手持注射器刺破皮肤,直接由环甲膜处插入气管约2~3cm(有落空感)以通气,回抽空气证实针头在气管内。
环甲膜三角区穿刺通气后要扶稳针头,严防针头脱落或偏离气管,避免氧气吸入胃中。
环甲膜三角区穿刺给氧是暂时改善机体缺氧的有效措施,必须尽快转入急诊科,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通气等,以彻底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碘过敏反应分类及处理对策碘过敏反应的轻重程度采用目前放射学界较通用的shehadi及spataor分类法:※轻度反应: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痛、打喷嚏等第一症状。
此时,主要是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嘱患者多饮水,一般无需药物处理。
※中度反应:患者出现反复呕吐、结膜充血或水肿、荨麻疹、心慌、声嘶、肌肉颤动、唇舌及头皮发麻等症状。
需要进行抗过敏处理,立即给予非那根25mg~5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吸氧保暖等,严密观察30min~60min。
※重度反应:患者出现休克、昏迷、心律不齐、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下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等症状。
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应急预案】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注射,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上级医生及急诊科医生;2、立即平卧
,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3
、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用药,如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兴奋剂,此外还
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
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流程】立即停止注射→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平卧→皮下注射肾
上腺素→吸氧→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处理预
案(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处理预案
1、任何碘造影检查均应备急救药箱,试针和注入造影剂后应暂时
保留输液针头,保持静脉通道,以备急用。
2、造影检查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由诊断医生检查的病人由医生本
人组织抢救并呼叫护士及其他人员协助,第一时间打120急救。
3、技术人员和护士实施检查的(如IVP、CT增强等)由护士在第
一时间负责基本的急救处理和用药(处方可以由医生补签)并呼叫当班写片医生处理;技术员作为当事人之一负有不可推卸的抢救义务,擅自离岗造成后果的由当事人负责。
在程序上:原则上由当班最高级别写片医生负责抢救,紧急情况下由当时在场的最高级别医生负责组织抢救。
4、任何工作人员接到抢救信息均要第一时间协助抢救,不得以任
何理由推诿。
5、120医护人员赶到后,应遵照急诊医师的医嘱处理,我科医务
人员协助抢救。
放射科
2005-9-10
2。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在使用磁共振造影剂过程中,预防和处理过敏反应,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磁共振检查中心、临床科室及相关部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磁共振造影剂过敏应急处理小组,负责过敏反应的预防、监测、处理及后续调查。
2. 医院领导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3. 磁共振检查中心负责患者过敏反应的初步处理及信息上报。
4.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过敏反应的救治及后续治疗。
5. 相关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药品、设备和人员支持。
四、过敏反应预防措施1. 严格掌握适应症,确保患者符合磁共振造影剂使用的指征。
2. 检查前询问患者过敏史,特别是对造影剂、碘剂、麻醉药物等过敏史。
3. 对有过敏史的患者,需充分告知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 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过敏反应。
5. 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特别是注射造影剂后5-10分钟内。
五、过敏反应处理流程1. 发现过敏反应后,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将患者平卧,头部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
2. 询问患者过敏史,了解过敏反应程度。
3. 根据过敏反应程度,给予以下处理:a. 轻度过敏反应:给予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等对症处理。
b. 中度过敏反应:给予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 重度过敏反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抢救措施,同时做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准备工作。
4. 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5. 过敏反应得到控制后,将患者转入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六、信息上报及总结1. 过敏反应发生后,立即向医院领导、磁共振检查中心、临床科室及相关部门报告。
2. 对过敏反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过敏反应程度、处理措施、救治效果等。
3. 定期对过敏反应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完善预案,提高救治水平。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磁共振造影剂过敏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修订。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确保医疗质量,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造影剂在临床检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造影剂过敏反应作为一项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为应对此类突发状况,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特开展此次演练。
三、演练组织1. 演练名称:造影剂过敏应急预案演练2. 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3. 演练地点:我院影像科4. 演练参与人员:影像科全体医护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5. 演练指挥:由影像科主任担任演练总指挥,急诊科主任担任现场指挥四、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一名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
2. 演练流程:(1)患者进入CT检查室,技师进行常规准备工作。
(2)技师向患者询问病史,确认无造影剂过敏史。
(3)技师为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
(4)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
(5)技师发现患者异常,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通知护士。
(6)护士迅速进入检查室,对患者进行安抚,同时呼叫医生。
(7)医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为造影剂过敏反应。
(8)医生立即组织抢救,包括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抗过敏治疗等。
(9)急诊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协助抢救。
(10)对患者进行抢救,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转诊至急诊科。
(11)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五、演练要求1. 参与人员应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确保患者安全。
3. 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六、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2. 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制定整改措施。
3. 对演练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应对影像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造影剂过敏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医患纠纷,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影像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适用于所有使用造影剂的患者。
三、预案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影像科主任担任组长,急诊科主任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小组:由影像科、急诊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组成。
四、预案内容1.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1)轻度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灼热感、眼睑浮肿、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呕吐、寒战等。
(2)重度过敏反应:喉头水肿、脉搏细速、口唇紫绀、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2.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措施:(1)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
(2)对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甲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谨慎使用含碘造影剂。
3. 碘造影剂过敏急救措施:(1)影像科造影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药品器械,常用药品有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托品、葡萄糖酸钙、葡萄糖等,抢救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终端设备、氧气袋等。
(2)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造影剂注射,通知医生、护士进行抢救。
(3)护士准备急救物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技师通知医生、拨打急诊电话;医师评估患者状态,制定治疗方案。
(4)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启动CPR,并联系急诊科医师会诊。
(5)联系多科室联动配合组织实施抢救,并及时向医务科汇报抢救情况。
4. 应急演练:(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过敏反应识别、抢救流程、药品器械准备、多科室联动等。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影像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定期检查预案执行情况。
2. 相关科室负责人要加强对预案的学习和宣传,确保预案内容深入人心。
3. 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预案内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