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和抢救处理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和抢救处理现代医学中,碘造影剂是X线和CT检查中常用的一种造影剂。
然而,碘造影剂也会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离子型造影剂。
这种造影剂的渗透压高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容易对神经组织和心肌传导组织造成损害。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包括轻度过敏反应和重度过敏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的症状有荨麻疹、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头晕和面部潮红等。
重度过敏反应则会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大片皮疹、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喉头水肿、出血、喉头和支气管痉挛、气喘、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和昏迷等。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1~1mg、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或苯海拉明25mg肌内注射。
门诊患者应留诊观察至症状完全消失方可离院,住院患者可回病房观察。
对于重度过敏反应,应采取更为紧急的抢救措施,如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给氧、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等。
在办公室中,卫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的清洁也是制度中的重点内容。
公共区域应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个人区域则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保持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卫生间及洗手池要经常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保持卫生工具清洁整齐,垃圾篓要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
办公桌面只能放必需物品,其余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或柜子里,不需要的物品要及时清理。
办公文件和票据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或文件盒中,整齐地摆放在办公桌左上角。
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离开公司前应关机。
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要放在办公桌一侧,并及时放回原位。
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并定期清理过期报刊。
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要整齐摆放,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和蜘蛛网,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
不同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对比造影剂是一种用于影像学检查的药物,它能够使器官或组织在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中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
不同的造影剂有不同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而它们在影像学检查中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针对常用的碘造影剂和钆造影剂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
碘造影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造影剂之一,它能够在X射线、CT等影像学检查中增强血管和器官的对比度,从而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
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受损等。
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轻度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据统计,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1-3%,而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0.01-0.04%。
在接受碘造影剂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过敏史询问和皮肤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风险。
除了过敏反应外,碘造影剂还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这主要表现为造影剂相关的肾功能不全和肾小管坏死,尤其是在接受高剂量或重复使用碘造影剂的患者中更为常见。
对于已经存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检查前需要慎重考虑,并在检查后对肾功能进行监测和保护。
碘造影剂还可能对甲状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青少年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碘造影剂相关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的情况。
在这些人群中使用碘造影剂时需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剂量和次数,同时加强对甲状腺功能的监测。
相比之下,钆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钆造影剂是一种用于MRI检查的造影剂,其主要成分是稀土金属钆。
与碘造影剂相比,钆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很少出现过敏反应和肾功能损害,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钆造影剂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使用,特别是对于存在过敏史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钆造影剂可能是更为安全的选择。
钆造影剂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钆沉积病和过敏反应。
造影剂过敏反应模拟记录
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记录医院模拟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情况,并提供应对这种情况的具体措施。
模拟环境
模拟环境如下:
- 病人姓名:张三
- 病人性别:男
- 病人年龄:45岁
- 造影剂类型:碘造影剂
- 造影剂用量:100ml
- 给药途径:静脉注射
模拟描述
在模拟过程中,病人张三在注射造影剂后不久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 皮肤瘙痒
- 皮肤潮红
- 喉头水肿
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当及时进行现场处理。
处理措施
根据医疗惯例和诊疗标准,针对过敏反应的不同程度,应当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轻度过敏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的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但没有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的症状,处理措施如下:
- 停止注射药物
- 静脉注射晶体液
- 静脉注射抗组胺药物
中度过敏反应
中度过敏反应的表现为轻度过敏反应症状的基础上,还有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症状,处理措施如下:
- 给氧
- 静脉注射激素
-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重度过敏反应
重度过敏反应的表现较为严重,除了中度过敏反应的症状外,还有循环系统功能衰竭症状,处理措施如下:
- 给氧
- 静脉注射激素
-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 快速输液
- 准备气管插管和静脉注射升压药
结论
模拟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减轻患者的痛苦。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处理一、轻度反应: 面部潮红、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打喷嚏、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发热与搔痒,结膜充血,少数红疹、咳嗽、恶心、轻度呕吐、轻度荨麻疹等。
处理方法:停止注射,同时联系临床医生。
让患者安静休息,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让患者松弛,深呼吸,观察反应发展的动态。
一般不需用药,症状可自行缓解,如需处理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
安静休息,吸新鲜空气,大量饮水,服抗组织胺药,或静脉注地塞米松10 mg,非那根25 mg 肌注,或苯海拉明25 mg。
严密观察30 min后方可让患者离去。
二、中度反应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片皮疹、结膜出血。
表现为麻疹样皮疹,眼、面、耳部等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抽动等。
中度呕吐,轻度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等,血压也可呈暂时性下降。
处理方法:此类反应表现较危急,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同时联系相关临床医生、急诊科医生。
(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平躺并保持新鲜空气,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
(2)抗过敏药,如非那根25 mg肌注,地塞米松5~10 mg静滴。
(3)对无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患者,用肾上腺素0.25~0.50 mg皮下或肌内注射,危急时可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可反复给药。
(4)当血压下降合并心动过缓(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时,快速滴注血浆代用品500~1 000 ml,阿托品0.5~3.0 mg,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0.25~0.50 mg,缓慢静脉注射。
(5)出现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可用氨茶碱0.25 g静脉注射(0.25~0.50 g/次,以50%葡萄糖溶液20~40 ml稀释后缓慢静注,不得少于5 min注完);糖皮质激素250~500 mg泼尼松龙,静脉注射,5~10 min后起效。
(6)必要时可静脉给予安定10 mg以镇静。
(7)喉头水肿者用地塞米松5 mg,加肾上腺素1 mg作喉头喷雾。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放射科在使用碘造影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及患者。
三、应急预案1.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1)轻度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头晕、头痛、灼热感、眼睑浮肿、眼及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呕吐、寒战等。
(2)重度过敏反应:喉头水肿、脉搏细速、口唇紫绀、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以至休克。
2.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1)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对过敏体质、有药物过敏史、甲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谨慎使用含碘造影剂。
(2)完善抢救措施,放射科造影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药品器械。
3. 碘造影剂过敏急救措施:(1)完善抢救措施:科室须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仪器,急救药品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科主任每月检查一次,药剂科定期检查。
(2)急救药品: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阿托品、葡萄糖酸钙、葡萄糖。
(3)抢救器械:听诊器、血压计、氧气终端设备、氧气袋。
4. 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注射碘造影剂,并通知医生。
(2)医生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3)轻度过敏反应:给予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物等抗过敏治疗。
(4)重度过敏反应: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吸氧等抢救措施,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病情恶化,立即联系急诊科进行抢救。
(6)做好抢救记录,及时向医务科汇报抢救情况。
四、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过敏反应、停止注射碘造影剂、医生到达现场、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放射科医护人员对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碘造影剂过敏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1. 引言1.1 研究背景碘造影剂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剂,广泛应用于心血管造影、CT、MRI等检查中,可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少数患者对碘造影剂过敏,在心脏介入术中特别是靶血管介入治疗中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碘造影剂过敏引起的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罕见但危害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容易导致患者心功能损害、心律失常及心衰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目前关于碘造影剂过敏引起心肌梗死的报告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碘造影剂过敏对心脏的不良影响,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本文通过报道一例碘造影剂过敏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和并发症,旨在加深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提高对碘造影剂过敏患者的警惕性,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2 碘造影剂过敏的危害碘造影剂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性过敏反应:碘造影剂过敏通常表现为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 呼吸道反应:碘造影剂过敏还可能导致呼吸道反应,如哮喘加重、支气管痉挛等,严重者可能导致严重呼吸困难。
3. 循环系统反应:部分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反应,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心跳骤停。
碘造影剂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使用碘造影剂时应慎重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正文2.1 患者病史患者是一名62岁的男性,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
他在一次冠脉造影术中接受了碘造影剂注射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瘙痒和面部红肿的症状。
在医护人员的及时处理下,症状逐渐缓解。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发现患者曾有对碘类药物过敏的史。
关于碘对比剂重度过敏反应的描述I. Introduction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 to contrast media containing iodine, known as iodinated contrast agent (ICA), have been recognized as a significant concern in medical imaging procedures. This adverse reaction, termed "iodine hypersensitivity," is an uncommon but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event that can occur during or shortly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ICA. In this essay, we will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 to ICA, including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一、在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已被公认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种不良反应被称为"碘超敏反应",是一种罕见但潜在危及生命的事件,可在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立即或短时间内发生。
本文将全面描述对比剂中碘所致的严重过敏反应,包括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II. Clinical ManifestationsSevere allergic reactions to ICA can present with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affecting different organ systems. Skin manifestations are the most common and can include hives (urticaria), angioedema (swelling), and flushing. Respiratory symptoms may include wheezing,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throat tightness. Cardiovascular symptoms such as hypotension and tachycardia can also occu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like nausea, 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 may be present as well. It is essential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recognize these signs promptly to initiate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二、临床表现碘造影剂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可导致多种累及不同器官系统的症状。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表现
1.轻度过敏反应可出现荨麻疹、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头晕、面部潮红等。
2.重度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大片皮疹、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喉头水肿、出血;喉头和支气管痉挛、气喘、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昏迷;惊厥。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抢救处理
轻度过敏反应停止给药;给肾上腺素0.1~1mg皮下注射或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或苯海拉明25mg肌内注射;门诊患者留诊观察至症状完全消失方可离院,住院患者可回病房观察。
重度过敏反应
1.首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2.给氧。
3.休克病人: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补充血容量,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4.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变化。
5.病人发生心房纤颤时,可用除颤器除颤,也可心内注射普鲁卡因酰胺0.5g,给氧。
6.心脏骤停的患者,胸外按摩,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mg。
7.肺水肿患者,静脉注射高效利尿剂,静脉注射毒毛旋花子甙K0.125~0.25mg,给氧。
8.有脑症状的患者,可给地西泮肌注或静脉注射,兴奋的病人加用异丙嗪50mg 肌内注射,闹性惊厥病人,可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0.2g。
9.喉头水肿或喉痉挛病人,做气管切开或环甲膜穿刺。
10.支气管痉挛患者,氨茶碱0.25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缓慢注射,并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