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文内容阅读考试题

课文内容阅读考试题

课文内容阅读考试题
课文内容阅读考试题

、读《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我会括号内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澜(nán l án )壮阔 无瑕(xi áx á) 红叶似 (s ìsh ì)火 危峰兀( éwù)

2、我会写出反义词:

波澜壮阔(

) 扩散(

) 无暇(

) 3、我会加上标点符号: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4、我会根据读音组词。 卷 ju nà( ) 卷 ju ǎ(n )倒 dǎ(o ) 倒 dào( )

5、组词: 瑕(

)假( ) 棉( ) 绵( ) 泰( ) 秦( ) 6、这两段描写了桂林的 _______ 和__

7、用“像??像??”造句。_

8、(1)漓江的水有 _____ __ 、 、 ____ ___的特点;(2)漓江的山

___、 ___

__、 _____ 的特点

9、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并能摘录其中一个排比句:

6、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一组假设关系得关联词语,读后再仿照例子来造句。 即使??也??

7、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明为什么这个洞叫双龙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会修改病句。 (再原句上修改) 这些石钟乳,即使不比做什么,但是值得观赏。 9、转告下面的话。

王鹏说:“我也去过金华的双龙洞, 那里值得一去。 ”请把王鹏的话告诉你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细读后,你能自己解决吗?

我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解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三、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文中“随着??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时??”这些词语写出溪流与山的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 3 对意义相反的词语。 ( )和( ) ( )和( )( )和( ) 3、“突兀森郁”描绘出山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外洞,采用了什么方法写得具体、生动?举例说明。

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读《中彩那天》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0、我会缩写句子。

(1)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桂林山水》文段选读练习(二)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 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根据读音组词。

间 ji ā(n )间 ji n

à(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词,这些词是( )词。

3、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 的诗句结尾,表达了作者的

( 4、填空。(1)“这样的山,这样的水 ”指的是( (2)这段话除了写山、水相依,互相辉映外,还写了 三、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六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我会填。 一( 写出反义词。

余外(

用“首先??其次??”写话。 _ ”。

)、(

云雾迷蒙, ( 蒙 mēng (

、( ) )绿树红花, ( )竹筏小舟, m éng(

)感情。

这些景物。 1、

2、

)漆黑

)宽广(

)地方 一( ) 依据(

)青龙 蜿蜒(

3、 4内洞的特点是 ( ) ,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是 5、

你能发现每组两个字的不同吗?比较后再组成词语。 蜿

( ) 蜒( ) 剧( 碗(

) 延(

) 据(

赏( 尝(

2 分)

3、为什么父亲用橡皮擦过 k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扩写下面句子。 (最少扩两处地方) ( 1)我听到脚步声。 ___________

( 2)我看到 k 字。 ___________ ( 3)父亲讲了趣事。

_ 5、这个道德难题指什么 ?

6、父亲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7、父亲为什么会特别高兴?

8、我们全家会讲些什么?想象后写下来。 ( 4 分)

七、 读《尊严》第 1、 2、 3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 我会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逃难( nàn nán ) 疲惫( beì peì)不面呈( chéng céng )菜色 疲惫( beì peì)不堪 善( shàn sàn )

2、我会写出近义词。 疲惫( ) 例外( ) 顿时( )

3、我会写出反义词。 善良( )

朴实( ) 疲惫不堪( )

4、我会找出四字词语来。 ( )(

) ( ) ( )

5、我会注意加粗的词语, 照样子造句。

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6、用 “~~~~~~ ”在文中画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

7、我能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 )的目光 ( )的年轻人

8、照例子,写句子。 (3 分)

例子:杰克逊大叔说: “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 年轻人说: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 ” 八、 读《尊严》第 5、

6、7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腰很 (僵 缰)硬 微笑着(注视 审视)着这个年轻人 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画出正确的读音。

捶( chu ícu í)背 惬( qi èxi è)意

3、我会写出近义词。 惬意(

) 立刻( ) 如果(

4、照例子,写句子。

例子:杰克逊大叔说: “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 ”

杰克逊大叔说,他没有什么活儿需要年轻人做。

杰克逊大叔说: “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1、我会把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划掉。

百(货贺)商店 奔(驰 弛) 2、判断文中加黑的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 √。"

馈赠(z èng c éng ) 属( sh ǔ zh 于ǔ)

3、下面左边时词语,右边是词语解释,请你用线条把答案连起来。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烦恼 安慰

4、照样子,写词

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使心情安适。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烦闷苦恼。 缓缓驶过 ( ) 、( 5、按要求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使其意思保持不变。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 _____________

六、读《中彩那天》第 8、9、10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辨 辩)别 (捎 销)了一张 (拨 拔)电话号码 教(诲

2、我会写近义词。

痕迹( ) 激动( ) 富有( ) 教导(

悔)

( )地吃

杰克逊大叔说,他没有什么活儿需要年轻人

1、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适当的词语。

5、我会注意加粗的词语,照样子造句。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 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因为 他有尊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留下这个年轻人? 5、读句子,说说用上加粗的词语,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 根本 就不会受到伤害。

6、按要求写句子。

小绿龟爬来爬去, 一刻不停。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文段,你明白了什么?

1、 十、 读《蝙蝠和雷达》第 7、 “终于”一词说明: 8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2、 我会写出近义词。

模仿(

) 清楚(

) 揭开(

3、 “秘密 ”指的是什么? ___

4、 抄出一个比喻句: ________

5、 我会连线。 超声波

雷达

嘴巴

无线电

耳朵 荧光屏

十 一、 读《蝙蝠和雷达》第 1、 2、3、4、5、 6、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 我给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蝙( bi ānbi ǎ)n 蝠 捕( bǔ pǔ)捉 避 ( bìpì)开 敏锐( ru ìyu è) 系 (j ìxì)着 蒙 (mēng méng )上

把耳朵 塞( sāisè) 上

2、 我会写出近义词。

灵巧( ) 敏锐( ) 启示( )

3、 照样子写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3

分)

横七竖八: ______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__ 、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量词。 (3 分)

)试验 (

)屋子 (

)铃铛 (

)钟头(

)绳子 (

)问题

6、

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6 分)

( 1)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飞。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蝙蝠到处乱撞。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漆黑的夜里, 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家做了(

) 次试验,目的是弄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自然是个无穷的宝库,你有没有从周围的动物、植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十二、读《夜莺的歌声》从“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到“蠢东西!

字,完成下面练习。

九、 读《自然之道 》第 7、 8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

照样子写词语。( 气喘吁吁 ( ABCC ): ( ) 2、 填上合适的量词。 (

一(

)沙滩 一( )球帽 一(

)海岛

3、

在第一自然段中, 写出写向导动的作词。 (

4写出近义词。 迅速( ) 欢乐 (

、( )

、(

) 一(

)幼龟 一(

)蠢事 饱餐一( )

) ) 补救(

) 过错(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这个问题,最后

”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这段文

7、你从年轻人身上学到了什

2、我会在正确读音的括号里打 “√。”

只( zh ǐzh ī)有 着( zh áo zhu ó)火 都(dōu d)ū跑

了。

3、我会给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我能把反映小孩机灵的句子抄下来。 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一读,想一想。

( 1) “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就都跑了。 ”句子中的恶 “野兽 ”是指:( ) 。

5、为什么后来夜莺的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恶意思?

十四、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从“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到“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这段文字,完成 下面练习。

1、我会填: “柩 ”字共( )笔,最后一笔是( )。(2) “凯 ”字共( )笔,最后一笔是( )。(3)“腕 ”字共

( )笔,

最后一笔是( )。

2、我会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比喻句,是的打 “√,”不是的打 “×。”

(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 ) ( 2)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 ) ( 3)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 ( )( 4)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 ) 3、我会在文中找出其反义词。 耻辱( )战争( )失败( ) 4、把句子缩到最短。

( 1)我的爸爸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因为?? 所以??”这组的关联词语组织下面的句子。 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

战士。

6、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特长?从事什么工作?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

7、为什么爸爸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8、你愿意为世界和平作出什么贡献?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1、写出近义词。 盘问( ) 轻蔑( ) 继续(

( 2)“蠢‘东西! '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军官认为 ( 应该是 ( ) 。 6、

如果你见到了小夜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十三、 读《夜莺的歌声》从“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到“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

2、我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歌声 ( )地站着 3、判断:“那个最先听到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 4、读一读,想

一想。 (1)

(2)

(3) (

) 、( 两挺( ) 好像钉在那里似的。

)的意思

”是一个比喻句。

)是 、( 蠢东西 ”,其实真正的 “蠢东西 ” ”这段文字,完成下面

)地唱着

一袋(

夜莺的叫声表示有( “32个鬼子 ?? ”这里的 “鬼子”指 ( “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这里的

) ;杜鹃的叫声表示有 ( )。

) 小夜莺”指 ( 。用上省略号表示不要忘记小夜莺的

五、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从“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到“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段文字,完成下面练习。

1、我会写出近义词。 弥漫( )威胁( ) 保卫( ) 一致 ( )

2、谈谈下面句子中双引号的作用。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发出呼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 着娇嫩的 “和平之花 ”。

6、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大家一个什么的道理?

7、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话?

十七、读《生命 生命》第 4、5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我会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听诊( zh ěnch ě)n 震(撼 憾) 糟( zh āozā)o 蹋 短暂( zhàn zàn )

2、我会写反义词。 有限( ) 珍惜( ) 短暂( )

3、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

(1)句子中 “糟蹋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句子中 “好好地使用生命 ”的意思是 :

4、“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呢?

十八 、 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 1、2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 ) 责备( ) 信奉(

) 2、亚里士多德讲的那段话意思是什么?

物体下降的速度快慢和 (

)有关。物体越重, 下落的速度会越 ( ) ,反之,物体越轻, 下落的速度会越

( )

3、“一个事实 ”指什么?

_____________ 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

么?

4、按要求改写句子。 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6、在文中找一个假设关系得句子抄写下来。

十九、读《鱼游到了纸上》第 5、6、7、8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

1、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鲜艳( )赞叹( ) 一丝不苟( )清澈( )开始( )骄傲(

2、按文段内容填空。

时间:( ) 地点: ( ) 人物:( ) 事件: (

3、摘录描写青年画画的句子,并写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我会联系课文读懂句子意思。 “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个小女孩惊奇地叫: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 ”是真的吗?这说明了什么?

十六、读《触摸春天》第 6、7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1、我会写出反义词。 优美( 3、照样子写词语。 清香袅袅:( ) 4、我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6 分) ( )弧线

( )曲线 ( )

5、安静捉住蝴蝶后的感受到什么?她后来为什么要放走蝴

)仰起(

) 张开(

) 、(

) 世界 ( )早晨 ( )深处 (

)权利

”读了这句话,你来谈谈,你将如何使

6、用“有时??有时??有时??”写一句话。

7、“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 ”那么周围的人:老人、青年和小孩是如何

赞叹和议论?我想把它写下来。

8、照样子,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青年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年轻人能把金鱼画活了?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从年轻人学画画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十四、读《纪昌学射》第 2、 3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

1、照样子,写词语。百发百中: ( ) 、( ) 、( ) 、( )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 ) 竟然( ) 满意( )

3、摘录第三自然段中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文段中的一句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原因是什么?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二十五、读《扁鹊见蔡桓公》第 5、6、7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

1、我会给文段中加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蔡(cài chài )桓公 敷烫(t àng t ān )g 扎(zhā z)ā针疼(t éng t én )痛

2、我会写出近义词。 一声不响( ) 浑身( ) 无能为力( )奇怪( )

3、读下面的句子,并说说它是什么关系的句子。用加黑的关联词语造句。

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 也还能治好。( )关系

4、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5、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二十六、读《普罗米修斯》第 3、4、5 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 ” 1 、读拼音,写汉字。

l ǐngx i ù

f ēn f ù

r oá sh ù

pǔ lu ó mǐxi ū s ī

)(

)(

)(

2、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惩罚( ),吩咐( ) 立即( )

3、 按要求,改写句子。为人类造福, 有什么错? (改为陈述句)

__

4照样子,用“不会??更不会?

?”写句子。 _

5、读了普罗米修斯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6、火神为什么要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

7、你知道火神敬佩普罗米修斯的原因吗?

二十七、读《普罗米修斯》第 6、 7自然段,完成下面练习 。

1、我会写出反义词。 痛苦( ) 尖利( ) 凶恶( )

2、摘录写普罗米修斯受折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改写句子。(1)那个可怕的山崖上一直锁着伟大的天神普罗米修斯。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罗米修斯被宙斯锁在高高的悬崖上。(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也敬佩普罗米修斯吗?为什么?

关于“将心比心”的理解,古人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读一读,回答问题。 静悄悄的夜,有小小的虫在合奏。 星星和月儿喜欢听,都跑出来了。 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2.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选出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 抖动______ 好像______ 飞跑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AABB):______、______、______ 越来越近(ABAC):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______而______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______的景象。 (5)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______。(只填序号) ①所看到的景象。 ②所听到的声音。 ③所看到的景象和所听到的声音。 3. 读一读,回答问题。 慢慢蹦,轻轻跳,小兔进屋静悄悄,为啥呀? 花猫姐姐上夜班,让她好好睡午觉。 因为花猫姐姐在______,所以小兔进屋______。(写拼音)

精彩文章段落

篇一:文章精彩段落 文章精彩段落 一、直接描写型 1、比起那些树叶,鲜红的枫叶就更惹人注目了,有的是鲜红的,有绿中带红的,还有全部枯黄的,真是多姿多彩啊!远远望去,一片片枫叶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在风中摇曳。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杜牧脍炙人口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玩西湖,走到曲院风荷里面,只见满院耸立着许多参天大树,笔直笔直的。院里有条长廊,弯弯曲曲的,像一条蛇似的。旁边还有许多假山,有的像老牛,有的像兔子,有的像大象……坐在长廊里,我一边休息,一边欣赏西湖美丽的景色。西湖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好多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远处雾蒙蒙的山峦、绰约的楼阁好像害羞的小姑娘,亦梦亦幻,似梦境,似仙境,使人感觉真的来到了人间天堂。 4、两岸青山对峙,绿树滴翠。抬头奇峰遮天,脚下清流潺潺,怪石卧波。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合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 5、满目葱茏,花木成群,树影婆娑,花枝摇曳,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翠竹,清风拂过,丛叶舞动,刚劲之中又显些柔娟。花丛高低错落,粉红的,洁白的,鹅黄的,淡紫的,花儿在寂静的空气中悄悄地飘散着微微清香。 6、秋风飒飒,吹走了炎夏,代之而来的是秋天的凉爽。早晨,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地板上,带来阵阵暖意,朝霞也很滋润,镶嵌在苍老的枝叶上,澄碧的蓝天上飘着缓缓流云,凉爽的秋风之中,秋意显得更加优美、深沉。 7、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远山是一片浅蓝中的一缕悄无声息的黛青。黄昏时分,一片朦胧的山体上方,镶嵌的是一道神秘的金紫。冬晨,一夜雪花过后,远山是一道柔美的银色曲线,是那样的清远高洁。春光明媚中,远山充满生机,若有若无的,在温暖的春风里晒太阳。如火的夏季里,它的影像似乎丰满了许多,凝神细视,似乎能看到山间湿润的气息在蒸腾。 8、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间泛舟……多么美妙! 9、水,那么灵动清丽,令人神往遐思;水,那么雄浑澎湃,充满了无限激情。有时人称柔情似水,有时又说咆哮奔腾,这就是水的个性。瀑布的壮丽,波涛的汹涌,泉水的叮咚,小 河的潺潺,全都日夜永恒。 10、四周宁静,只有大自然的声音,放眼望去,绵绵的群山,绿绿的田野,青青的河水,蔚蓝的天空下漂浮着几朵白云,身边芳草吐翠,燕舞莺歌,澄澈甘甜的溪水贯穿整个树林,好一幅自然和谐图啊!

课内阅读训练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试题 (一)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时候,天开始放晴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上还是潮湿的,时时还能看见一个个亮晶晶的水塘,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张张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张张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被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里变得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欢跳着、歌唱着…… 要是不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梧桐树的落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棕红色的小雨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的水泥道()的水塘 ()的麦苗()的树叶 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二)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yào shi)。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chèn)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它把金色给了田野,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多好多甜的气味,都躲在小水滴里!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填上合适的词语。(可以不是文章中的) ()的雨滴()的雨滴 ()的歌()的歌 ()的气味()的气味 2.结合课文内容写出“五彩缤纷”一词的意思:(),与它相近的词语有()。 3.秋天的雨还可能是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 1.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掉棉袄,()出家门,()向田野,去()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春天来了!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3. 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 2古诗两首。 1.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四个季节的景象,请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春 草色遥看近却无夏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 北风吹雁雪纷纷冬 2.读诗意写诗句。 (1)野火是不能把原野上的小草烧尽的,因为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一个小孩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草>>的作者是朝诗人。 3笋芽儿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1.辨别这是谁发的声音。 沙沙沙,沙沙沙雷公公 轰隆隆,轰隆隆小燕子 叽叽喳喳春雨姑娘

2.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了什么?请用“”标出来。 3.想一想,写一写。 笋芽儿钻出地面。 桃花红着脸对她说:“。” 柳树摇着长辫子说:“。”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说:“。” 4.小鹿的玫瑰花 1.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玫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小鹿只能()的躺在床上养病。 花骨朵()长大了。 2.鹿弟弟认为玫瑰花白栽了是因为: 后来小鹿弟弟又认为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 A:小鹿弟弟看到了玫瑰花。 B:美丽的玫瑰花给森林中的小伙伴带来了快乐。 5泉水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山上有一座。”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像一面。”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喝饱了,你们能结出。”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泉水都流过什么地方? 3. 杜鹃花镜子 果子歌声 4.仿写。 泉水看到,泉水说:

精彩片段 (41)

《盼》精彩片段 难点突破 教师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 2.围绕“盼”,课文哪些部分写的比较具体?选出写得生动的两处。 学生思考,讨论。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生:我看出了一个地方,就是第三自然段,这段的开头就说“我开始盼着变天。”师:盼着变天,实际上是盼着做什么? 生:盼着穿新雨衣。 师:这一自然段里面,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地方谁来读一读? 生: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师:这里用了两个问句,为什么要用问句,直接说天上不长云彩,天不下雨好不好? 生:不好,这样说更能表现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师:如果你是小作者,你会怎样埋怨老天呢? 生:我也会用问句,老天呀,你怎么就是不下雨呀? 师:对,一定是这样的。谁还能看出写“盼”的事例? 生:大晴天的穿雨衣也算。 师:对,这当然是“盼”,作者说为了穿雨衣,她竟然热了一身汗。“盼”的心情可真是急切呀!那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作者在“盼”呢? 生:有一天,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师:你能说一说从哪几个词语中最能看出作者的兴奋劲儿吗? 生:甩打、大步、跑。 师:你注意到了,真不错。大家想一想,我们遇到了兴奋的事情会是怎样的表现呢?(跳起来)大家继续说。 生:我觉得作者和妈妈对话的那一部分都能看出作者“盼”的心情。 师:作者是找种种借口想出去,妈妈看透了她的心思,不想让她出去,于是就有了这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好不好?谁来演妈妈,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附答案) 课内阅读1:《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3.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 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 拉长变粗横贯江面两丈多高的水墙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 2.由远及近 3.形状声音 4. 白线水墙战马 5. 该句子写得很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课内阅读2:《走月亮》节选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1、《给予树》一文中“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 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沉默不语,这是因为 ()。 妈妈看到金基亚买了一些棒棒糖,感到很( )和(),后来听了金基亚的讲述后,感到很()。 课文赞扬了金基亚的()()()()的品质。 2、《好汉查理》一文主要是通过()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查理是一个()()()的孩子。杰西是一个()()的孩子。 3、《一次成功试验》中试验的成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还有()。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这句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掌声》一文中英子开始是一个() ( ) ( ) ( ) 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 ),( ),( ) 的孩子。本课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都要(),()懂得要(),也要()。 课文中的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是体现大家对英子的 ()。第二次除了对英资的( ) ,还有( ) 。 4《狮子和鹿》这个故事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描写来表现铁罐()()和陶罐的()()()。“奚落”在本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提并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睦相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利亚的木匣》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的顺序记叙。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的道理。 7、《矛和盾的集合》中矛的作用是(),盾的作用()。二者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坦克说()。 8、《美丽的小兴安岭》作者是围绕()的特点来写的。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出了小鹿的()。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

五上语文课内片段阅读参考答案

五上语文课文片段阅读(参考答案)姓名 片段一 1.“小小的光荣”指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2.“鲜味”加引号是因为指的不是生活中的鲜味,而是指新奇的题材。 3.从文中找出“别出心裁”近义词与众不同。 4.对于作文,我悟出的道理是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我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1)记书中优美的词语。(2)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6.做笔记的作用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片段二(要求背诵) 3.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表现梅花魂的句子: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5.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想到了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6.(1)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2)赞美梅花的精神。(3)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4)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7.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气节”在课文中是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意思。 9.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10. 这段话赞扬了梅花和梅花精神,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心声。 片段三 1.爱惜(珍惜)玷污(污秽)唯独(唯一)顿时(立刻)训斥(痛斥)清白(纯洁) 2.外祖父表情的词语——顿时拉下脸来 外祖父的语言——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外祖父修补图画动作的语句——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这些词句中我体会到: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图,他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是祖国的的象征,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 3.这两句意思有改变。第一句“轻轻”、“慢慢”这两个词,是对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这两个词让人感受到外祖父分外珍惜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而第二句少了这两个词语,就使人没有这种感受了。4.《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送梅图;5.递梅花巾。表达了老人对梅花的挚爱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26课内阅读题答案

1.山中访友 一.阅读第1课第3段,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讲了什么? 2.解释词语。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4.你从第2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答: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桥的古老,更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5.第3句话表现了什么?答:表现了老桥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阅读第1课第4段,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答:主要写了“我”走进树林,鸟儿和露珠和“我”交流情感,和树融为一体。 3.第1句话表达了什么?答: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你从最后一句话感受到什么?答:我感受到这是一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三.阅读第1课第5段,回答问题。 1.用文段中的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答: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2.作者分别拜访了哪些朋友?答:拜访的朋友有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3.本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阅读第1课第6-8段,回答问题。 1.读完第6段,你会想起哪一句描写景物的诗?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仿写第7段第2句。答:满校园都是树,茂盛的大树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3.第8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的朋友的留恋之情。 3.草虫的村落 一.阅读第3课第4-5段,回答问题。 1.第5段主要讲了什么?答:草虫的村落里和睦快乐的生活。 2.解释词语。熙熙攘攘:形容人很多,非常热闹。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驻足痴望: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3.草虫的村落在哪里?答:散布是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4.你从第5段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动物之间和睦相处。 二.阅读第3课第6-7段,回答问题。 1.仿写第6段第2句。答:孩子们轻快地舞动双手,优美的舞姿,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2.解释词语:全神贯注:形容精神高度集中。行色匆匆:匆忙走路的神态。 3.第6段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读读第7段最后一句,讲讲这其中的力量可能指的是什么?答:可能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使它奔忙着。 5.你从第7段感受到这是一群怎样的动物?答:我感受到这是一群勤勉的动物。 5.詹天佑 一.阅读第5课第2-3段,回答问题。 1.第2、3段分别讲了什么?答:第2段讲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第3段讲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种种压力。 2.解释词语:高山深涧:形容山势险要。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 3.抄写描写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答;原来……悬崖峭壁。 4.你从第3段的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极度蔑视。 5.你从第3段最后一句话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极度蔑视。 二.阅读第5课第4段,回答问题。 1.用文段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答:第一句。 2.解释词语。狂风怒号:猛烈的风大声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习题大全(带答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习题大全(带答案) 阅读《小蝌蚪找妈妈》片段,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句。 2.选择题 (1)小蝌蚪的妈妈是()。 A.青蛙 B.朱莉娅·罗伯茨 C.还珠格格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它们()的精神。 A.有爱心 B.合作精神 C.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3)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 B.哈哈哈 C.嘻嘻嘻 (4)小蝌蚪妈妈的肚皮像()一样白。 A.地豆 B.雪 C.天空 3.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动物按照小蝌蚪找妈妈的先后次序排列起来。 大鱼鸭子乌龟大白鹅 4.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哪一句中能够看出来?用______线画下来。 参考答案 一、1.解析:数一数就知道。答案:两

2.(1)解析:文中最终出现的就是小蝌蚪的妈妈。答案:A (2)解析: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到小蝌蚪的精神。答案:C (3)解析:从文中找一找,小蝌蚪的妈妈是怎样叫的就知道了。答案:A (4)解析:从文中找到那句话,就知道答案。答案:B 3.解析:读全文,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找一找就知道答案了。 答案:鸭子大鱼乌龟大白鹅 4.解析:读全文找一找他们每天做什么事就知道了答案了。答案:他们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阅读《我是什么》,回答问题。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汽)。(生升)到天空,我又 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漂)浮。有时(候后)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 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 冬天,我又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很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协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很多坏事,淹没(méimò)庄稼, 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难。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第九册课文阅读片段练习

第九册课文阅读片段练习 片段一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小小的光荣”指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2、“鲜味”加引号是因为指的不是生活中的鲜味,而是指新奇的题材。 3、从文中找出“别出心裁”近义词:与众不同。 4、对于作文,我悟出的道理是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我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

(1)记书中优美的词语。 (2)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6、做笔记的作用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片段二(要求背诵)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ù√yù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gǔ√)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句话。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我们总要记住“安全第一”。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 第二层: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第三层: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五年级课内阅读题

五年级课内阅读题 阅读《梅花魂》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眬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1、请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慎重()到底()本性() 境况()凌辱()大概() 2、联系上下文,文中带点字词“无所谓”的意思是: 3、文中“旁的花”具体指的花有:(最少写两种) 4、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排比句。 5、“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像梅花这样的人我知道的具体有:(最少写两个) 6、梅花与松柏、青竹被称为“岁寒三友”,你知道描写梅花的诗句有: 7、文段写了相关外祖父的哪两件事? 答: 8、文段很多句子体现出外祖父浓浓的思乡情,请用波纹线划出其中的一句,并写写体会。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带答案)

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旱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juéjiáo)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平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jué jiáo),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1.“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X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卩部。 2.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读音。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 4.读读画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什么要系(xìjì)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shāmò()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的旅程,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hánɡxínɡ)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读音划上“”。2.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3.把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爸爸认为我的想法更美的原因是:我将带上铃铛的原因看作是人忍不住寂寞 5.就骆驼上系铃铛这个问题,你同意谁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我同意作者的看法。因为作者将这个原因分析得很美,所以我同意作者的看法 三、阅读《童年的发现》选段(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乡初级中学2020至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主读课文精彩片段阅读题 北师大版

菏泽市牡丹区皇镇乡初级中学2020至2020学年八上主读课文精彩 片段阅读题 《日出》刘白羽精彩片段阅读 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从国外向祖国飞航的飞机飞临的万仞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象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象一片红云了,象一片红海了。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下面呢?却还象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这是即将过去的世界与即将到来的世界交替的时刻。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象一支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象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象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

一下语文课内阅读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一) 班级姓名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有一(颗棵)小树。 冬(天无)(到道)了,爷爷(给结)小树穿(chu ān cuān)上了暖和(hé huo)的衣裳。小树不(bú bù)冷了。(下夏)天(道到)了,小树给爷爷撑(开升)绿(lùlǜ)色的小()伞(sǎn shǎn)。爷爷不(bú bù)热(yè r è)了。 1、按原文填空。 2、划去()里的错字。 3、选出()里的正确字音打“√”。 4、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5、“绿色的小伞”照样子找一个词组,用~~~画出来。 6、爷爷为什么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A、爷爷没事做,打发时间。 B、爷爷爱小树。 C、爷爷为了好玩。 7、给短文加个题目: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田(tián tán)里的(禾木)苗,因为有了(阳羊)光,更绿(lù lǜ)了。shān shàng ( )的小树(shù sù),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shǎn shǎng)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zhǎng cháng)的锦缎了。 早(zǎo zhǎo)晨(cén chén),我(wǒ wuǒ)拉开窗(chuāng cuāng)帘,阳光就跳(近进)了我的家。谁(shuí shúi)( )捉()住阳光,阳光是()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选择正确的音节或汉字画“v”。 3.这篇文章有()段话,请标出自然段,第一段有()句话。

4.“阳光是大家的”的原因是:()“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原因是() a阳光它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b万物生长需要阳光,谁缺了他都活不了,所以阳光才是大家的。c金子能用钱买到,阳光是不论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d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没有一个人独占阳光。 (三) 妈妈(mā ma)告诉(shù sù)我, xiǎo 沿着弯弯的( )路(lù lǜ), zǒu chū dà shān 就能( ) ( )。 遥远的北京(jīng jīn)(成城), tiān mén 有一座( )安(), guǎng shàng shēng ( )场()()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duì dèi)妈妈说, 我多(duō duó)想去(qù qǜ)看看, 我多想(xiǎng xǎng)去看看(kàn kan )。 1、根据汉语拼音填上汉字。 2、划去()里的不正确读音或汉字。 3、这首儿歌有()句话。 4、用“——”画出作者想去的地方;用“~~~”画出作者想看的。(四) 数(shǔ shù)不(清青)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xià lái ()。 bàn zhōng dà xiǎo ()空(),()雨点儿问()雨点儿:“你(nǐ nín)要到哪 lǐ (nà nǎ)( )去?” xiǎo huí fāng ( )雨(yǔ yǚ)点儿( ) 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 )。你呢(nē ne )?” dà fāng ( )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 -)- bù ( )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cǎo chǎo)更绿了。没有花没有 zhǎng chū le 草的地方,( )红的花,绿的草。 1、根据汉语拼音填上汉字。 2、划去()里的不正确读音或汉字。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________;句②形象地说明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 顾客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 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 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 (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 【答案】(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我”根本不会剃头 (2)C (3)喜欢。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 【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①把“姑父的睡衣”比作“一张熊皮”形象地说明“我”剃得快,剃得多,这是比喻。②把“我理的头”比作“层层梯田”形象地说明“我”根本不会剃头,这是比喻。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句子,比较判断正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比喻;“我”剃得快,剃得多;“我”根本不会剃头;(2)C;(3)示例:喜欢。文中的“我”胆子大,敢于尝试,调皮、乐观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对划线句子的理解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2.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

将相和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练习。 (一)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碰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处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解释词语。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价之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句理解“这情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到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我就会想起“宁为玉碎,_______________ ”这个成语。 6、句子“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是蔺相如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的______________。 7、句子“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中的一个“撞”字足以表现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_。 8、用“________”画出描写秦王看和氏璧的句子。从中能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画出写蔺相如拿到璧以后表现的句子,这些句子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_来对人物进行刻画的,从中能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蔺相如又提出举行授璧典礼的主意,这一招很巧妙。巧妙在于既赢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王以城换璧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王说的话算不算数。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做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 (二)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

课内阅读习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指出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6分) 光明正大()偷偷摸摸()悲愤痛恨()挑拨离间()制造恐怖()卑鄙无耻() 2.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分析其表达效果。(8分) (1)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句式: 表达效果: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呀! 句式: 表达效果: (3) 你们完了,快完了! 句式: 表达效果: (4) 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句式: 表达效果: 3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4、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文中“你们”指的是,“我们”指的是。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4分)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3分)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