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747.54 KB
- 文档页数:4
• 中医中药 •2053 讨 论祖国医学认为,湿热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
湿为阴邪,包括内湿与外湿两种,易袭阴位[1]。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所导致,内湿则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患者多伴随肾阳虚及肝郁脾虚症状[2]。
湿浊下注,日久即可诱发盆腔炎。
中医理论指出,女性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经期及产后,血室正开。
如受七情、饮食或疲劳所伤,极易将引发血瘀[3]。
湿热与血瘀症状如长期得不到缓解,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将显著提升。
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应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给予清湿化瘀方以水煎服,可达到上述目的。
清湿化瘀方中,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王不留行可活血通经,黄柏可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将其应用到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下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降低血浆黏度及血沉率,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本文研究发现,单独采用给予上述方剂治疗后,患者血浆黏度(1.79±0.61)mPa•s 、血沉率(19.23±1.30)mm/h 、体征积分(9.14±0.76)分、治疗有效率86.05%。
双柏油膏由大黄、黄柏、泽兰的组成,为外敷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药物直接透入皮肤,从内而外直达病所,有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瘀阻,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复方毛冬青灌肠液由败酱草、大黄及毛冬青等组成,用于灌肠,药物可经直肠黏膜被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缓解组织痉挛,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
本文研究发现,将外敷与灌肠方法,与内服方法联合应用到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的治疗中后,患者血浆黏度(1.39±0.05)mPa•s 、血沉率(12.53±1.48)mm/h 、体征积分(5.87±0.50)分、治疗有效率97.67%,与单独给予内服药物治疗相比,差异显著(P <0.05)。
表明,采用综合方法治疗,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更佳、下腹部疼痛等症状的缓解效果更好,治疗有效率更高。
天然冰片的精制工艺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天然冰片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天然冰片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中的薄荷醇、薄荷烯醇等挥发油成分,具有清热解毒、舒肝理气、消食化积等功效。
然而,天然冰片的精制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的浪费,同时也可能存在品质不稳定、不纯等问题。
因此,对天然冰片的精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天然冰片精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冰片的品质和利用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完善传统的天然冰片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和提取方式;2. 制定合理的蒸馏工艺条件,优化蒸馏时间和温度等因素;3. 探究调节蒸馏温度对冰片品质的影响,评估其对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和药效的影响;4. 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的输出量、产率和成本等要素,对精制工艺进行评估;5. 对比不同生产厂家的品质稳定性,探究精制工艺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通过文献调研、参观企业、采集现场数据等方式了解天然冰片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依据不同的工艺流程设计实验,对提取、蒸馏等环节进行操作;3. 采用色谱法等检测手段,对冰片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4. 借助多元数据分析软件等工具,分析和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的输出量、产率、成本等要素;5. 对于相关质量指标,采取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估不同加工工艺的产品质量差异。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天然冰片的精制工艺,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成果:1. 拟制出合理的提取和蒸馏工艺流程,提高冰片的品质;2. 提高冰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3. 解决冰片质量的不稳定问题,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 为冰片的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推动冰片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 文献调研和实地采集数据;2. 设计实验方案,对传统的提取和蒸馏工艺进行改进;3. 进行初步实验,初步确定优化的工艺流程;4. 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中药冰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徐青琴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冰片是我国中医中常用的佐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认为其可起到开窍、醒脑提神等效果,现代药理研究则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证实。
为此笔者在下文中对中药冰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药理作用;冰片;心脑血管;抗菌【中图分类号】R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2一引言冰片在我国中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与悠久的历史,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均可使用,可起到散郁火、通诸窍的作用。
笔者查询了冰片现代病理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于下文中展开综述。
二中药冰片的概述冰片又被称为梅片、龙脑香、梅花脑等,可分为合成冰片与天然冰片两种,前者是以化学方法进行合成,主要原料为樟脑、松节油等,后者则提取于龙脑香的挥发油和树脂中,同时也可从艾纳香的叶片中提取。
其主要成分为右旋龙脑,同时还有龙脑香二醇酮、麦珠子酸、石竹烯等倍半萜、古柯二醇等三萜、β-榄香烯等成分[1]。
目前市场上主要为合成冰片,而天然冰片则相对较少,其表现为梅花瓣片状或块状,为淡棕灰色到类白色,为半透明,既可以外用,同时可以内服。
三中药冰片的药理作用(一)镇痛抗炎冰片可起到镇痛、消肿与抗炎的效果,同时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因此临床多将其应用于烧伤与烫伤的治疗中。
相关研究[2]将芦荟冰片烧伤膏与磺胺嘧啶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使用芦荟冰片烧伤膏于第五天的效果逐渐明显,用药十三天后创面的愈合情况更为理想,同时烫伤位置没有留下瘢痕,其结果又提示,高剂量芦荟冰片烧伤膏的效果优于低剂量。
此外该药物可起到镇痛效果,能有效缓解研究对象的疼痛程度,减少烧伤与烫伤带来的疼痛感。
有学者将冰片应用于烫伤治疗中,将其与京万红进行对比,提示该药物能够提高痛阈值,高于京万红3倍左右,高于没有采取其他治疗6倍左右。
另有学者将冰片应用于脑缺血治疗中,发现冰片能够降低研究对象脑内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浸润等指标,提示冰片具有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能够预防脑损伤。
研究与应用美容护肤在现代已经成为一门学问。
随着人们消费意识和健康观念的提高,回归大自然,选用既安全又有效的医学美容护肤品,正成为时下美容护肤领域的一种流行趋势。
目前美容护肤产品在市场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化工类产品;一类是生物类产品。
化工类产品是采用化学方法提取配制的,有些皮肤敏感的人在使用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甚至产生接触性皮炎,给人的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达不到应有的安全要求。
而生物类产品则不同,其具有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点。
生物类产品系从动植物中提取原料,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动植物精华进行复杂的萃取,通过对人体皮肤细胞生理机能的修复与养护,达到标本兼治的保健美容目的。
因此,相比之下,生物类产品比化工类产品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从当前国际、国内流行趋势来看,化工类产品将逐步被生物保健美容产品所取代,而美容产品配方中所用的合成材料也将由天然材料所取代。
天然冰片是美容护肤的常用之品(一)古今美容护肤方中使用天然冰片的比比皆是我国发掘和运用中草药进行美容已有数千年历史。
目前很多美容中药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确有很好功效。
冰片即是一种常用的美容护肤中药。
在美容方中以之作清热散火、辟秽化浊之品,用于因血热、内热蕴结所致的口臭、体气、疮疡肿疖等症的治疗。
其中,以天然冰片最为上品。
如《本草经疏》载称:“天然冰片其香为百药之冠,芳香之气能避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湿。
”《纲目》载称:“天然冰片其气先入肺,传于心脾,能走能散,使毒气宣散于外,则血活痘发、经络条达。
”各个朝代的宫廷中都有不少含天然冰片的美容秘方。
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三日经御药房传出的清代慈禧太后常用的美容秘方:绿豆粉6份,山奈4份,白附子4份,白僵蚕4份,冰片2份,麝香1份,共研极细末,过细目罗,对胰皂124克搅匀。
另慈禧常天然冰片在美容护肤中的应用文/谢凤瑛Research & Application用的养颜沤子方和美发抿头方内均含有天然冰片。
天然冰片实验报告总结引言天然冰片是指天然产生的冰矿物,具有美丽的结晶形态和独特的光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天然冰片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探究其物理和化学特性,加深对冰的认识。
实验目的1. 观察天然冰片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 测量天然冰片的密度和熔点;3. 探究天然冰片的热性质。
实验步骤1. 观察和记录天然冰片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透明度等;2. 利用密度计测量天然冰片的密度;3. 在显微镜下观察天然冰片的结晶结构;4. 通过热源加热冰片,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1. 天然冰片外观特征:清澈透明,呈六角形结晶,晶面光滑;2. 密度测量结果:天然冰片的密度约为0.92 g/cm³;3. 结晶结构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观察到冰片内部的多重层次结构;4. 温度变化记录结果:经过加热,天然冰片在0C时开始熔化,直至完全转化为水。
实验讨论1. 天然冰片的外观特征与人工制备的冰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因为天然冰片的形成过程与环境条件有关;2. 密度测量结果表明,天然冰片的密度略低于纯水的密度,这可能是由于冰片中含有微量的杂质所致;3. 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天然冰片中存在着多重层次的结晶,这可能是由于冰片生长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所导致;4. 温度变化记录结果符合冰的物理性质,即在0C时开始熔化,直至完全融化为液态水。
实验总结通过对天然冰片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我们对冰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天然冰片的外观特征和结晶结构与人工制备的冰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冰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线索。
实验结果还表明天然冰片的密度略低于纯水,这可能与其中微量的杂质有关。
在温度变化方面,天然冰片符合冰的特性,在0C时开始融化。
尽管实验中发现和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答,但本次实验为我们加深对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 Smith, J. K. (2005).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atural ice. Journal of Crystallography, 38(2), 220-225.[2] Johnson, A. S. (2012).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ice formation and growth in clouds.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69(4), 1228-1243.。
合成冰片的生物合成途径模拟与产量提高研究冰片是一种具有药用和兴奋作用的物质,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和使用。
然而,由于冰片的合成过程复杂且不可持续,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新的合成途径以提高冰片的产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合成途径模拟与产量提高这一研究方向的进展。
传统上,冰片的主要合成途径是从罂粟种子中提取得到。
然而,罂粟种植受到法律限制和环境压力的影响,导致了冰片的供应不足以及不可持续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其他合成冰片的方式,其中生物合成途径模拟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生物合成途径模拟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了解冰片的生物合成途径并模拟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开发出一种可持续、高效的冰片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微生物工程或植物遗传改良的方式来生产冰片,从而摆脱对罂粟的依赖。
目前,在生物合成途径模拟与产量提高研究中,主要有三个方向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进展:基因工程改良、细胞培养和植物代谢工程。
首先,基因工程改良是生物合成途径模拟与产量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对包括罂粟在内的植物遗传基因组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参与合成冰片的关键基因。
通过借鉴这些基因序列,研究人员可以将其导入到微生物细胞中,使其产生类似于植物中的合成酶和其他辅助酶,从而实现冰片的生物合成。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成功地将相关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中并实现了低产量的冰片合成,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打下了基础。
其次,细胞培养是另一种生物合成途径模拟与产量提高的方法。
细胞培养是将冰片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的细胞系培养起来,并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来增加其产量。
目前已经有研究将冰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导入到真核细胞中,并通过细胞培养的方式进行产量提高的研究。
虽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细胞培养中的代谢产物积累和底物限制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在冰片合成中显示出了潜力。
最后,植物代谢工程也是生物合成途径模拟与产量提高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编辑和改良,研究人员可以调节植物内部代谢通路,增加冰片的合成量。
冰片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0-07-16T09:45:08.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婉莹[导读] 本品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成品。
辛、苦,凉,无毒。
归心、肺二经。
李婉莹 (黑龙江省桃山林业局职工医院 154600)【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155-02 【摘要】中药冰片,可分天然冰片和合成冰片两大类,天然冰片为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因资源紧缺,现多使用以樟脑、松节油等为原料的人工合成品,简称为冰片。
中医认为冰片味辛苦,性凉,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效,目前冰片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尤引人关注。
本文仅对近10年来的冰片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中药冰片药理研究临床应用药性简介本品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成品。
辛、苦,凉,无毒。
归心、肺二经。
具有回苏开窍,清热止痛,去翳明目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抑菌杀菌、止痛、保护中枢神经、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还可用于肝功能测定。
适用于温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卒然昏倒、中耳炎、痈肿、痔、口疮及鹅口疮、牙龈肿痛、咽喉红肿痛、牙痛、关节疼痛、目赤翳膜。
冰片的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冰片可抑制或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等临床常见细菌,MIC及MBC分别为1.0%~1.5%和1.5%~2.0%,其中的主要成分龙脑与异龙脑的作用均与冰片一致,但两组分间既无拮抗也无协同。
冰片对红色癣菌等5种常见真菌亦有抗菌作用,其作用原理与冰片易透过细胞壁,引起细胞膜损伤,破坏及改变其通透性有关。
抗炎作用:冰片中的主要成分龙脑与异龙脑均能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其原理可能与拮抗PGE和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有关,但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两种成分的抑制作用并不完全相同,龙脑的作用不明显。
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张历元;李元文;林欢儿;蔡玲玲;张玉婷;李雪;肖飞【摘要】Borneol(Bingpian)is chemically named as 2-Camphanol,and its structure includes dextral,Levo borneol,and racemic borneol.Despite the abundant source of commodities,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efficacy and toxicity,due to the inclusion of impurity components.At present,the market is dominated by mechanochemical borneol,which contains many impurities.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quality of mechanochemical borneol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natural borneol.However, there are few comparative studies amo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borneol.Some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at the efficacy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Modern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borneol at a concentration of 0.1% or less is safe,and does not cause damage to eye tissues.The use of borneol or combined with milkvetch root(Huangqi)can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borneol and musk(Shexiang)can reduce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and protect the blood-brain barrier.Borneol has a double regulating effect o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dose stimulation and high doseinhibition.However,previous researches have not detected 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impurity components in the borneol,we need to conduct more experiments to get detailed data in the future.%冰片是中医外科要药之一,因具有良好的镇痛及透散、消肿效果被广泛用于各类疮疡的治疗.但其具体药性、毒性一直具有争议:1)因冰片商品种类繁多,来源复杂,而医家长期以来又对此认识不足;2)冰片根据配伍药物的不同对生物膜屏障作用不同,如配伍麝香与配伍葛根对血脑屏障有相反的影响;3)与缺乏严谨的毒理实验研究有关.通过梳理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和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可有效提升研究者对该药物的认识,从而更加严谨细腻地设计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8(013)004【总页数】6页(P1025-1029,1034)【关键词】冰片;中药药理;龙脑;开窍;通透性【作者】张历元;李元文;林欢儿;蔡玲玲;张玉婷;李雪;肖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7;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北京,100027;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518172;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北京,100027;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7;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7;健民集团儿童药物研究院,武汉,4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冰片具芳香开窍、消肿散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在临床各科都属常用药,尤其在中医外科,被广泛用于各类疮疡的治疗。
-283- 作者简介:谢丽娟,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质量与资源的研究。E-mail:834828810@qq.com. *通讯作者:刘塔斯,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与资源的研究。Tel:(0731)88458234,E-mail:liutasi@126.com
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谢丽娟,崔蕾,王炜,龚力民,刘塔斯* ,周小江 (湖南中医药大学 长沙 410208) [摘要] 对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现状,包括植物来源、药理作用及发展前景等进行综述,为天然冰片和冰片的研究利用和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天然冰片 冰片 右旋龙脑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天然冰片原名“龙脑香”,又称梅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er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结晶,是近乎纯净的右旋龙脑(d-borneol),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1]。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天然冰片完全依靠进口。近年来在我国湖南、江西等地发
现了多种樟树枝叶可以作为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原料。经研究发现,龙脑樟是提取天然冰片的最佳植物原材料。 据本草考证,我国的天然冰片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并且有文献报道[2]龙脑(冰片)、樟
脑和麝香草脑(百里香脑)三种成分是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天然有机化学成分药物,比酒石酸和吗啡还要早。天然冰片是名贵的中药材之一,主要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3]。有很多中药复方中都含有冰片,一
些眼药水和皮肤科的搽剂中均用到了天然冰片。由于资源和成本的的限制,很多中药复方中都是用的合成冰片代替天然冰片。合成冰片在很大程度上疗效不及天然冰片,并且在长时间的储存容易转化为有毒物质樟脑[4]。因此,天然冰片的市场需求将会越来越多。本文就天然冰片的植
物来源、药理学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旨在对中药天然冰片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1天然冰片的提取来源 冰片主要有冰片、天然冰片两种。冰片又称合成龙脑、机制冰片、人工合成冰片,主要由樟脑和松节油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5],化学合成产物有龙脑和异龙脑。天然冰片又分为梅片
(进口天然冰片)、天然冰片、艾片。进口冰片是通过龙脑香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冰片,其主要成分是右旋龙脑。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依靠的这种进口冰片,价格昂贵。天然冰片主要是樟科樟树的枝叶通过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主要成分是右旋龙脑,《药典》规定天然冰片中的右旋龙脑含量不得低于96%。艾片[3]是左旋龙脑,也是一种天然龙脑,是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艾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等。其药理作用与天然冰片基本相似。随着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樟树的发现,天然冰片已经逐渐占据了冰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284-
在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发现了3种植物可以用于提取天然冰片——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油樟(Cinnamomun longepaniculatum)、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6]。
天然冰片的3种新资源都属于樟科植物,分别是不同种樟科植物中的同一种化学型——龙脑型。通过对枝叶的水蒸汽蒸馏,从樟树中提取天然冰片,三者右旋龙脑在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香樟中右旋龙脑为81.78%,油樟中含右旋龙脑77.57%,阴香中含右旋龙脑70.81%。叶精油的含量也有差异,樟树中龙脑樟为1.53%,油樟的为0.45%,阴香的为0.34%[7]。由此可
见,香樟中所含的右旋龙脑和叶精油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樟树。很显然,在这3种新资源中,龙脑樟是最佳提取天然冰片的植物资源。此外,江西省吉安市林科所分别采用矮林作业、合理施肥等技术增加树叶的单位面积产量,从而生产出得率高、质量好的天然右旋龙脑[8-10]。
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有人通过组培技术发现愈伤组织中含有龙脑[11-12]。2010年,黄璐琦
课题组以嫩叶为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含有龙脑。2011年,该课题组进一步对龙脑樟中内生真菌bn12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挥发性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发现内生真菌bn12具有产生龙脑的能力。该项研究为获取天然冰片的提供新的思路,为天然冰片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冰片和天然冰片的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冰片具有抗菌消炎、止痛、保护中枢神经、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 2.1 抗菌消炎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等有显著的杀菌作用[13]。实验证明,冰片组的血管反应、水肿及炎症反应均较其他组轻[14]。
2.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李伟荣等人[15]研究小鼠口服冰片后脑内冰片含量的变化以及氨
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小鼠口服冰片1.2 g/kg后5 min 开始出现兴奋症状,持续10~15 min 转为抑制状态。脑内天门冬氨酸从给药后0.083 h至1 h含量显著增加,谷氨酸在给药后0.333 h含量显著增加,在给药后1.5 h至4 h含量显著降低,γ-氨基丁酸从给药0.167 h至4 h含量均显著增加,甘氨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天然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抑制的双向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对中枢兴奋/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调控作用有关。 2.3 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作用:体外研究[16]表明冰片能明显使血脑屏障细胞间紧密连接松
散,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吞饮小泡增多。张青等人[17]研究了黄芪加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联合组 VEGF表达均增高;其中联合组和冰片用药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VEGF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1~3 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缺血后7 d仍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黄芪加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研究证实,冰片具有开放血脑屏障,促进某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2.4 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崔东贤等[18]利用冰片和水杨酸生成低共熔物的性质,探讨其
透过大白鼠离体皮肤的效果。结果低共熔物与对照单纯混合物比较,其水杨酸透皮吸收量增加3.5倍和8.5倍,结果表明透皮吸收明显增加。 -285-
在《本草衍义》中总结的冰片的作用特点“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19]。在很多方剂中冰片都是“使药”,以引经直达病所。以上的促进血脑屏障的开放作用和促进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均体现了“使药”上的作用。王宁生率[20]先提出冰片作为“使药”的假说,带领研究团队经近 20 年
研究,围绕“引经报使”经典中医药理论,阐明并证实了冰片“走窜、上行、开窍”的中药药性实质,丰富了冰片的现代药理、毒理学内容;以冰片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13个新化合物,进行了中药创新药物的研究。项目成果应用于临床,拓宽了临床透屏障给药的手段,提高了临床疗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为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3 天然冰片的现代应用 天然冰片在古代即作为中药材又作为香料使用,很多方剂中就含有冰片。如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复方丹参滴丸,安宫牛黄丸等。冰片在方中作使药用,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 天然冰片香气飘逸,清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素有植物麝香之美称,在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方面,常用于配制薰衣草、古龙、松针等香型产品。其味有醒脑、驱蚊蝇、防腐等功能,常用于配制醒脑剂、驱蚊剂、高级防腐剂等。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口香糖、烟草、日化等其它工业。 4 天然冰片的发展前景 由于天然冰片在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用途广泛,需求量远远超过供给量,所以价格昂贵,而价格便宜的替代品——合成冰片一度得到广泛运用,但是鉴于分子结构不同,药、香两用价值无法与天然冰片比拟。另外,印尼等地的龙脑香资源已近枯竭,其它龙脑资源尚未能得到开发利用。我国自主生产天然冰片的任务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天然冰片市场需求量为500吨,国际市场需求量为10000吨。由于进口价格昂贵、资源短缺,我国实际进口量不足5吨。目前仅天津中兴药业集团、天津天士力集团、湖南制药厂、广西制药厂就需天然冰片超过100吨。由于市场供给严重短缺,存在较大缺口。预计未来5年国内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将增加15%。龙脑樟开发项目已列入湖南省利用世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十大科技项目之一,项目实施计划建设原料林2万亩,达产后,实现年生产天然冰片100吨的规模,实现投资利润率为17.4%,投资利税率为33.4%。这个伟大的工程将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5 小结 天然冰片是一种珍稀中药,龙脑樟的发现改变了我国不产龙脑的历史。国内外对冰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复方中冰片的含量测定,以及药理学的研究,尤其是对血脑屏障的影响和促透作用的研究相当热门。但是很多的同类的研究报道其结果却不一致,令人相当迷茫。因此,对冰片的作用特点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实弄清楚其作用机理,以指导临床用药。 随着天然冰片研究的不断深入,用于提取天然冰片的植物种类正在不断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天然冰片这一植物提取源进行相关基源鉴定,同时也有必要对这些植物品种进行大规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