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二次开发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62.54 KB
- 文档页数:4
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方法
刘宏伟;皮东恩;袁会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3(029)001
【摘要】@@ 在编制油田的初步开发方案时,根据详探井获得的有关油田面积、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流体性质等不很准确的资料进行布井、概算开发指标时,由于油藏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在实施开采策略之前,往往制定多个开采策略,因而必须对开采策略进行优化.当油藏进入全面开发后,则需要利用开发效果和开发投资提供的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结果对开发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否则当多个方案指标相近时,个人因素、不确定因素又会导致拍脑袋选方案的现象发生.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刘宏伟;皮东恩;袁会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马寨油矿;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马寨油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油气田开发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J], 安.,АФ;于福忠
2.油气田开发中传统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J], 安小龙;周恒
3.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方法 [J], 刘佃忠;岳华;张中华;杨丽芳
4.海上自营油气田开发的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J], 杨培兰;孙宜纯
5.基于不同开发阶段的深层油气田经济评价方法 [J], 龙隆;陈恭洋;印森林;裴潇;彭少杰;郭秋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二次开发(胡文瑞)中国石油二次开发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油田开发史上的一场革命”,是近期主要任务之一,其意义在于它的历史性、战略性、成长性,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它的成功将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全新”局面。
这一千秋事业也将是上游开发业务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难题。
前言所谓老油田二次开发,是指当油田按照传统方式开发基本达到极限状态或已接近弃置的条件时,采用全新的概念,采用新的“三重”技术路线,对老油田实施二次开发,重新构建油田新的开发体系实施再开发,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地下油气资源,实现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开发。
简而言之,二次开发的对象是“老油田”,条件是“传统的方式开发基本达到极限状态或已接近弃置的油田”,观念是“全新的”并有区别传统开发观念,中心工作是“重新构建油田新的开发体系”,目的是“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地下油气资源,其效果体现在“安全、环保、节能、高效开发”上。
其思路也可以扩展到老气田上。
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根本性宗旨是“科技油田、绿色油田、和谐油田”。
中国石油近年开展的“重大开发试验”、技术“示范工程”和辽河、吉林、克拉玛依、玉门等油田“二次开发试点”初步成果表明:二次开发可以在老油田分批次逐步推广,虽然有其难度,但不失为老油田再生的一条全新的出路;二次开发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初步研究中国石油二次开发一期工程预计增加可采储量9.1亿吨,即71.54亿桶,按油价80美元/桶计算,可实现产值41608亿元,按照2006年的纳税方法计算,可为国家创造税收18376亿元。
中国石油二次开发是一项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是“油田开发史上的一场革命”,是近期主要任务之一,其意义在于它的历史性、战略性、成长性,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它的成功将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全新”局面。
这一千秋事业也将是上游开发业务发展的永恒主题和难题。
中国石油老油田二次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251二次开发是提高进入中高含水期的油田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对大庆油田采取的二次采油示范表明,通过科学有效的二次采油措施,能够实现老油田采收率10%~20%的提升。
所谓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指的是对于那些采用传统的开发措施已基本达到开采极限甚至是接近废弃的老油田,采取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充足地面工艺流程的技术思路,对其实施新一轮的开发,从而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实现更加高效的开发。
1 老油田二次开发的必要条件若要采取二次开发措施,则这些老油田必须符合一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油田需达到一定的开发年限,就现阶段我国各油田的开发年限及国内的技术水平而言,油田要实施二次开发,必须达到开发年限超过30年的标注。
其次,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较高。
由于二次开发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地质分析、井网构建等措施,因而将耗费比较多的人力、物力,且对于开发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因此,这应该是当一次采油能力几乎发挥到极限时才要采用的一种开发方式。
所谓的“几乎达到极限”要求油田可猜出来的采出程度需至少达到70%,甚至更高。
第三,油田的综合含水率也比较高。
我国绝大部分油田现阶段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油田的综合含水率随着注水开发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只有达到一定的含水率水平,才能说明油田在一次开发的措施下已几乎难以实现高效开发,现阶段,将综合含水率符合二次开发的条件界限定为90%,即只有综合含水率达到90%的老油田才符合二次开发的要求。
2 老油田二次开发的技术思路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其核心在于相比一次采油而言更高的油藏管理水平以及更科学的二次采油技术。
如前文所述,老油田在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需通过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的技术思路来实现。
2.1 重构地下认识体系在重新构建地下认识体系时,要注意摆脱老旧资料对于油藏认识的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油田、特别是东部油田已经历了数十年的开发,所使用的包括地震资料、测井资料等地质数据资料限于当年的采集技术水平很难实现完全的准确,甚至会对新一轮的地质认识起到误导作用。
第二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着重分析开发方案中的经济性评价一、经济性评价的重要性我们说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复杂的计算,还有各种各样的石油开采设备。
对不对?咱们今天要聊的可不是这些。
说实话,技术再先进,设备再豪华,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得看“钱”!对,就是经济性。
这话说得很直白,石油开发不可能只靠“技术好就行”,钱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一项石油开发项目,从勘探到开采,整个过程要投入的资金,那可不是小数目。
机器设备、人员成本、开采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果经济性不靠谱,那么即使项目本身多么先进,开发起来也可能变成“赔本赚吆喝”。
说到底,石油开发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财力的比拼。
没有足够的资金,哪来的技术实施?没有良好的经济性分析,项目再美好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你说是不是?二、经济性评价的核心要素既然大家都明白了经济性评价有多重要,那么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评价到底看什么?说白了,得从几个核心要素入手,首先就是“投资回报率”了。
投资回报率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像我们买股票时最看重的“收益率”一样,投资了这么多,能不能把钱赚回来,赚多少,是第一关。
这就好比你去餐馆吃饭,点了一大桌子菜,最后结账时发现价格超出预算,心里总是有点不舒服,对吧?再来就是“现金流”。
什么是现金流呢?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赚钱的速度和能力。
开采石油不是短期内就能赚钱的事,有时得等几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回报。
期间,你的现金流如果不健康,可能就会卡壳。
举个例子,假如一家公司投资了一个油田的开发项目,前期投入巨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收回成本,但如果它的现金流不够灵活,后期的资金链就可能断裂,项目无法继续推进。
想象一下,油田开采好不容易进入了稳定期,结果因为资金问题停摆,所有努力就付之东流。
你说,这事能不心疼吗?然后是“成本控制”。
开采石油,这事没想象中那么简单,设备、人员、运输、环境保护,任何一项都需要投入。
综合评价法在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以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段2+3油藏为例李斌;龙鸿波;刘丛宁;袁立新;房梦斋【摘要】油田开发综合评价法可应用于不同类型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同油藏多开发方案优选、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油田开发规划等多个领域,但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较少.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最后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原来进行项目后评价的方法操作繁杂,计算量大,实施有一定困难.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关键是确定既满足项目后评价要求,又符合实现项目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并对可持续性进行后评价及成功度计算.综合评价法是多种评价法与成功度评价法的结合.以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中的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段2+3油藏为例,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项目后评价,研究表明该区块二次开发方案实施后总体上完成度为79.57%,属基本完成.综合评价法具有简便可靠、可对比性强、客观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便于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的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4(021)004【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综合评价;后评价;二次开发;权重系数;成功度评价法;高尚堡油田【作者】李斌;龙鸿波;刘丛宁;袁立新;房梦斋【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4;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4;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4;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4;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6油田开发综合评价法是运用较科学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性评价,是一种多指标多方法的评价手段。
其步骤主要包括:①确立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②确定评价指标体系;③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④选择或设计评价方法;⑤选择并建立评价模型;⑥分析评价结果;⑦修正并完善评价方法或评价模型;⑧应用与推广。
油田效益建产模式探讨刘斌【摘要】效益建产是投资、产量、成本、效益最佳匹配的具体体现.面对上产目标与效益目标、新井数量与投资效益、方式转换与增量效益评价的三大挑战,效益建产成为油气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托现行开发管理体系,融入投入产出指标,把开发单元的技术经济指标转化为产能建设的控制目标,既精打细算以效定投,又统筹优化整体提效,通过思想、资源、技术、政策机制方面的保障,实现新区达标建产、老区效益生产,是效益建产的基本模式.通过3个油田在前期论证、投资管控、跟踪评价方面的案例剖析,解析了效益建产在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对油气田企业质量效益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6页(P39-44)【关键词】油田;效益建产;模式;低成本开发;降本增效;评价指标【作者】刘斌【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经济评价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F426.22效益建产是油气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以来,面对新增储量品位变差、新井单井产量下降、投资回报率下滑、油价持续低迷的被动局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坚持产量规模与经营效益并重,持续推进技术创新、方案优化、投资控制,探索出一条低成本开发之路。
笔者结合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3年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案例,从老油田勘探开发实际出发,研究提出以“新区达标建产、老区效益生产”为核心的效益建产模式。
该模式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的改革探索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保障了油气生产的高效运行,对老油田的效益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1 效益建产对油气田开发的挑战油气产量是油气生产企业的生命线,更是企业员工的幸福线,而效益建产则是投资、产量、成本、效益最佳匹配的具体体现。
2019年第2期动生成考勤数据报表。
社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之后,所有住户出门无需 携带门卡,免去了因忘带卡而进不了门的尴尬。
除此之外,刷脸进门凭借一张脸即可,解放了住户双手,住户进门前亦 无需翻遍包包找钥匙。
2.2人脸iP滿客系统人脸识别访客系统是专门针对外来访客而设置的,非 小区居民想要进入小区,需在门卫岗亭进行访客登记,访客 需正面对着门禁系统,并在设备上的指定区域刷身份证,设 备会自动抓拍一张访客的现场照片进行1:1的人证比对,比对 成功即表示访客登记成功。
这一系统形成了一个安全保护屏 障,为物业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管控外来人员的有效途径。
2.3人膨只别+楼宇对讲楼宇对讲系统作为住宅的必备系统,深入到每一个住 户家中,承载着保卫家庭、社区安全的重要责任。
很多老旧 小区所使用的楼宇对讲系统还停留在一些低档次的非可獅 讲产品,访客只能通过语音与业主进行对讲;稍好一些的是 彩色可视对讲系统,可以看到彩色图像;使用带联网功能系 统的业主还可以向保安室报警。
2.4视频布控系统在安防领域,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视频 布控部分。
即安装在智慧社区周界、公共场所、幵放通道上的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系统,专门针对楼宇间出入人员的监控 与删。
当前麵布縣统鐵麵分析、織鹏、碌检测与识别勺综合狐系麵*i g辖区派出所麵库,耐出没于社区中有犯罪记录的人M或者嫌疑人员进行黑 s雜控,一滕现,系^区派出所发出2.5关照小区特殊人群人脸识别当然不仅仅应用于安防领域,除此之外,它 还赋予小区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比如,对社区中的独居老 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关照。
观只别门禁系统娜检测到趣人员的出入信息,一雖续几有趣人群的出入信息,系统便会提醒物鼓员及时上门廳。
2.6其他场景以上列举场景只是人脸识别在智慧社区中应用的部分 场景,此外,人脸识别还可以打造智慧停车场,为社区居民 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车库;社区中的无人便利店可以使用人脸 识别轻松购物;小区居民取快递无需携带手机,刷脸即可。
二次开发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油田服役年限大于20年,二是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70%,三是油田综合含水率大于85%。
老油田二次开发,是指当油田传统方式开发基本达到极限状态或已接近弃置的的条件时,采用全新的概念,按照新三重技术路线,重新构建老油田新的开发体系实施再开发,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开发。
二次开发与传统的开发相比,其最大变化和最大难点,就是要面对已开发了20年以上的老油田,而这些油田剩余油高度分散,油水关系及其复杂,总体上表现出“两低”、“双高”和“多井低产”的极难特点。
要采用不同于传统的开发理念,才能走出油田开发的新路。
其中,“两低”指新增储量的低渗透和新增储量品位的低丰度。
2008年新增石油储量的87%为低渗透;2008年新增石油储量的67%丰度小于100万吨/平方公里。
“双高”指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
中国石油2008年综合含水达85.62%;2008年可采储量的采出程度达76.44%。
“多井低产”指油井总数逐年大幅度增加和单井平均日产逐年下降。
中国石油油井井数从1985年的23180口,增加到2006年的114290口,年均增长20%。
相应单井产量从1985年的12.2吨下降到2008年的2.5吨。
简而言之,二次开发的对象是老油田,条件是按照传统方式开发基本达到极限状态或已接近弃置,观念是全新的,有别于传统的开发理念,中心工作是重新构建老油田新的开发体系,目的是大幅度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地下油气资源。
二次开发油田的背景,1992年大庆实施稳油控水,接近二次开发基本性质,95年大庆实施三次加密,曾提出过二次开发一词。
03年玉门油田提出了二次开发,指开发70年的老君庙。
04年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实施的十大开发实验,有二次开发的性质和特点,本质上是为二次开发做准备。
二次开发的技术路线,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重”,即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建井网结构、重组地面工艺流程。
具体来看,重构地下认识体系,指采用精细三维地震技术、高精度动态监测技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C/O测井、PND测井等)、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储层精细刻画技术等,并淘汰一批老资料。
油田效益产量计算方法探讨郭福军【摘要】为了合理制定油田产量计划指标,使油田开采获得最佳效益,从油田开展单井效益评价出发,依据油田产量的经济特征,将效益产量分为新井效益产量、老井效益产量和措施效益产量.新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现金流量法,将新井作为建设项目评价其经济性,求解净现值最大时的产能建设规模及当年新井产量;老井效益产量计算方法为单井贡献值法,从单井的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对油田效益的贡献大小进行评价,求解老井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措施效益产量研究方法是依据投入产出法对措施产出的增量价值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然后求解利润最大时的措施产量.针对新井、老井、措施提出了油田效益产量计算模型,模型解决了油田配产中只注重产量指标、忽视油田效益的状况,实现油田效益配产.【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年(卷),期】2018(037)006【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油田;效益;产量;利润;计算方法;优化模型【作者】郭福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经济评价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油田企业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产量逐年递减,单位开采成本逐年上升,吨油效益逐年下降。
如何处理好产量规模和效益的关系,即找到产量和效益的最佳结合点,按照效益最佳原则组织生产是油田开采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各个油田开展了油田效益评价工作,从历年评价结果来看,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产量为无效产量,油田这部分产量在生产过程中耗费了几倍平均开采成本的代价。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有4个方面:一是油田开采具有高风险性,一些具有试验性质的油井和不可预见事故油井的产量,形成了无效产量,这是油田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二是一些大型增油措施由于实施时间比较晚,生产时间较短,造成了当年产量为无效产量,但这部分无效产量是暂时的,会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转化为有效产量;三是油田开采是一项系统工程,某些油井生产的产量虽然是无效产量,但这些油井的生产为保持整个开采系统的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分油井生产的无效产量是油田生产必需的,将这些油井的产量放到整个系统中考虑将变成有效产量;四是油田年初产量计划指标偏高,为了完成产量任务,对一些产量极低的油井不得不花高于几倍平均开采成本的代价开采,从而造成这部分产量为无效产量。
油田地面建设改造工程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作者:郭锐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第4期郭锐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摘要: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深化下,石油市场的前景呈现出较为广阔的特点,较多石油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在受到前景广阔的影响而不断扩张,为我国各领域输送更多的石油资源。
由于石油企业在早期生产经营中所建设的地面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设备老化问题、应用的工艺技术流程也较为滞后,特别是对于周围的环境产生较大污染等问题,需要石油企业开展地面建设改造工程解决早期建设的地面工程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经济评价工作,保证改造工程投入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控制在最低处。
关键词:油田地面建设;改造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在石油企业生产石油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创设油田地面工程保证油田能够正常生产,在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以往建设的油田地面工程所应用的设备及采用的工艺技术都无法满足当前油田生产的发展需求。
因此,需要针对油田地面工程进行良好的改造,保证油田地面工程具备先进的设备与工艺技术,在提升油田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同时推动石油企业稳定并快速的发展。
石油企业在改造油田地面工程时需要保证经济评价的质量,能够保证改造工程中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及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下内容针对油田地面建设改造工程中所应用的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油田地面工程与改造工程及经济评价概述所谓油田地面工程是指从油井内将原油开采取出来并实施初步处理后,向外输站进行输送所应用的设施总和。
依照从井口至外输站的原油开采流程,可将油田地面工程划分成单井管线设施、井口管汇设施、原油输送管道设施、集输站设施、中心处理站设施等。
石油企业在建设油田地面工程时会因为工程的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度而影响建设质量,比如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工程难度因素的影响等。
在建设油田地面工程时会涉及多个环节的建设过程,比如土建工程建设、井场地面用电工程建设、采油工程建设等。
油气田开发经济评价方法刘宏伟 皮东恩 袁 会(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马寨油矿) 在编制油田的初步开发方案时,根据详探井获得的有关油田面积、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流体性质等不很准确的资料进行布井、概算开发指标时,由于油藏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在实施开采策略之前,往往制定多个开采策略,因而必须对开采策略进行优化。
当油藏进入全面开发后,则需要利用开发效果和开发投资提供的指标分别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结果对开发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否则当多个方案指标相近时,个人因素、不确定因素又会导致拍脑袋选方案的现象发生。
1 发决策模式的优化优化决策模式是建立旨在使复杂的油田开发评价工作条理化、程序化,给决策者提交最优开发方案。
油田开发优化决策的目标是将资源量、技术水平和资金来源等关键策略因素的多种组合与国家或油公司在指定时期的政策决择联系起来,使油公司从油田开发的各种作业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如图1所示。
从传统的决策评价方法看,大都习惯于一次性提交的方案里选择最优方案,这种“开发方案—经济评价—优选方案”的单向评价程序缺少向开发方案设计人员反馈信息的过程,经济评价者只是被动地应付已有方案的优选,而方案设计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又不能一次就准确地编制出在技术和经济角度均优的方案,使得技术设计和经济评价严重分离。
因此,经济评价者应将初步的评价结果反馈给开发方案设计人员,使之明确各类方案、各种开发方式的经济效益水平,以便开发方案设计人员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调整、修改方案,最后编制出更好的方案供评价人员评价、优选。
这种多次循环反馈式的评价程序构成了油田开发优化决策的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2 价指标体系211 反映开发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油藏的开发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各种地质因素。
在充分了解油藏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相应的开发方案。
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时,所以会导致不同开发方式和工作制度的相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