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研究液体的压强
- 格式:ppt
- 大小:7.89 MB
- 文档页数:41
8.2科学探究:液体压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温度计B.吸尘器C.订书机D.茶壶2.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A.B.C.D.3.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盒放在乙液体中深度大,所以比放在甲液体图中位置的液体压强大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4.一个空的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没水中,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一次瓶口朝下(如图乙),这两次塑料瓶在水中的位置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橡皮膜将向上凸B.乙图中橡皮膜将向下凸C.甲图中橡皮膜形变程度比乙图中小D.甲图中橡皮膜形变程度比乙图中大5.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度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
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内部压强()A.与深度有关B.与密度有关C.与塑料圆筒粗细有关D.与容器形状有关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A.300Pa B.800Pa C.900Pa D.1100Pa7.如图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00kg/m3,g =10N/kg)()A.b所受的压强是200PaB.a点所受的压强与b所受的压强之比是1:1C.a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1:4D.b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4:58.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B.左右两侧分别抽取同体积的水和液体,橡皮膜有可能保持不变形C.左侧水的质量有可能等于右侧液体的质量D.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橡皮膜将向右凸出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盛有酒精且液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开关,则()A.开关K在打开之前,该装置属于连通器B.若MN之间落差10cm,则MN两点间的液体压强相差1000PaC.N点所受的压强会随开关K的开、闭情况不同而发生改变D.甲容器底部承受的压力一定比乙容器底部承受的压力大10.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水道组成。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报告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报告引言液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种容器中,如水杯、水桶等。
然而,液体内部的压强是一个我们经常忽视的概念。
本实验旨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并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揭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性和相关规律。
实验一: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我们首先进行了一项实验,以探究液体深度对压强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一个透明的容器,并在其中注入了不同深度的水。
然后,我们使用一个压强计在不同深度处测量了液体的压强。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液体内部的压强也随之增加。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因为液体的重力作用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强,从而导致液体内部的压强增加。
实验二: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另一个实验,以研究液体密度对压强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分别是水和食用油,并在相同深度处测量了它们的压强。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水和食用油的深度相同,但由于两者的密度不同,其内部的压强也存在差异。
具体来说,食用油的密度较水小,因此其内部的压强也较低。
这说明液体的密度会直接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
实验三: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液体种类对压强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水、酒精和甘油三种液体,分别测量了它们相同深度处的压强。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三种液体的密度并不相同,但它们的压强却非常接近。
这表明,液体的种类对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影响较小。
这一结果可能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不同种类的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较小,从而导致了它们内部的压强相似。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2. 液体的密度会直接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3. 不同种类的液体对液体内部的压强影响较小。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液体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液体内部的压强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各种容器,从而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初二物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试题1.关于液化压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因为P=F/S,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C.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D.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答案】D【解析】液体压强虽然由液体重力产生,但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重和容器形状无关,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选D.思路分析: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试题点评: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会应用分析2.一个密封的啤酒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啤酒瓶口的作用情况是()A.压力增大B.压强增大C.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答案】B【解析】(1)倒置后,水的深度h增大,∵p=ρgh,∴水对瓶口的压强增大;(2)正放时,对瓶底的压力:F=ps=ρghs=G,倒置时,对瓶口的压力:F′=p′s′=ρgh′s′<G,∴F>F′,即:水对瓶口的压力将变小.故选B.思路分析:(1)因为啤酒瓶上口小、下口大,倒置后,水的深度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水对瓶口的压强变化;(2)正放时,对瓶底的压力等于水重;倒置时,对瓶口的压力小于水重;据此分析水对瓶口的压力变化.试题点评:上口大、下口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重力;上口小、下口大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重力;圆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重力.3.相同高度的水柱、水银柱、酒精柱产生的压强和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强,压力都相同B.压强相同,压力不同C.压强不同,压力不同D.压强、压力都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根据P=ρgh可知,高度相同,但三种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产生的压强不同;由F=PS 知:压强不同,但各容器底的面积大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小关系.综上可知,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分析: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已知深度相同(相等的液柱高),而密度不同,根据P=ρgh即可得到液柱产生的压强是否一致;进而可利用F=PS判断出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否相同.试题点评:题目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方法,在套用公式进行比较时,各物理量的大小关系一定要弄清楚.4.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⑴液体内部向_________都有压强。
[8.2研究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减小的是()A.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2.(2021海南)如图所示为“帕斯卡裂桶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内装满水,从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向细管里只灌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
这个实验说明与液体压强大小有关的因素是()A.液体的重力B.液体的体积C.液体的深度D.液体的密度3.(2020郴州)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
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A.p A<p B=p CB.p A=p C>p BC.p A>p B=p CD.p A=p C<p B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盛有等体积的酒精和盐水,下列关于这两种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酒精) ()A.a点压强比b点压强大B.b点压强比c点压强大C.a、b两点压强相等D.b、c两点压强相等6.(2021乐山)如图所示,小明用该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
则如图所示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二、填空题7.(2020邵阳)白云湖水电站是邵阳市城步县最大的水电站。
在修建水电站的拦河坝时,把它设计成了下宽上窄,这主要是考虑到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或“减小”)。
8.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则p a、p b、p c的关系为。
都昌三中理化学科导学案课题8.2研究液体的压强年级初二备课人汪隆智审核人学习目标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2,分析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
3,连通器。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连通器和它的原理;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
难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温故知新 1、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 这一物理量,它的定义是 , 它的计算公式是 ,它的单位是 。
2、增大压强的方法: ,举例 。
减小压强的方法: ,举例 。
聚焦点一: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对于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是因为 的作用,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是因为 的原因。
2、测量液体压强:U 形压强计。
工作原理是: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左右液面将出现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表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3、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聚焦点二:分析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1、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液柱的体积V = 液柱的质量M =液柱对底面的压力F = G = mg = 液体对底面的压强P = F/S = =2、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a .凡是液体产生的压强,都可以用P =b .h 为深度大小,深度是此点距离液面的距离,例如例。
是两个容积相等,高度相同,底面积不相等的容器(S A >S B ),装满同种液体,对于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A. P A >P B ,F A >F BB. P A =P B ,F A =F BC. P A <P B ,F A =F BD. P A =P B ,F A >F B聚焦点三: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互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通,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1)、茶壶(2)、锅炉水位器(3)、自来水下水道弯道(4)、船闸(5)、水平仪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8.2 研究液体的压强(第20次)有答案班别: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对于公式p=F/S和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F/S只适用于固体压强的计算B.p=F/S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的计算C.p=F/S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压强的求解D.关于液体压强的求解,p=F/S和p=ρgh均可使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所以通常运用p=ρgh求解【答案】D【解析】【分析】区分压强的定义式p=FS和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得出答案。
【详解】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公式p=FS,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公式p=ρgh一般适用于液体,对于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也可以适用。
故选:D。
2.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水的深度是A.8cm B.32cm C.40cm D.62cm 【答案】D【解析】【详解】水的深度是指该点到水面的高度,由图可知,A点水的深度:h=70cm﹣8cm=62cm,故D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答案】A【解析】【详解】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由p =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最大。
故选A。
4.有一种生活在田野的小老鼠,它把自己的洞穴打在了小斜坡上,如图所示,这个洞穴有两个出入口B和C,还有一个存放粮食的地方A。
有一次下大雨,水从斜坡上方的C洞口灌到了洞穴里,那么水面在老鼠的洞穴里到达的最高位置是A.洞口C的顶端B.洞口B的顶端C.存放粮食处A的顶端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BC两个通道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可以构成连通器,两侧液面保持相平,故水面在洞穴里到达的最高位置是洞口B的顶端,由于A上端没有开口,当水进入洞穴后A处空气不能排出,由于气压的作用水不会到达A处。
初二物理液体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液体压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相关实例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概念液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液体作用力的大小。
液体压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 = F / S,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F表示受力大小,S 表示受力面积。
二、计算方法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与力的大小和面积有关。
当面积增大或力减小时,液体压强会降低;当面积减小或力增大时,液体压强会增加。
1. 顶点压强在静止的液体中,液体对底部的压强与液体高度和液体密度有关。
顶点压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 = hρg,其中P表示顶点压强,h表示液体高度,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2. 侧面压强在液体中,侧面受到的压强是由液体的高度和液体密度决定的。
侧面压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 = ρgh,其中P表示侧面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距离液体表面的高度。
3. 浮力和浮力压强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浮力。
浮力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浮= ρVg,其中F浮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浮力压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P = ρgh,其中P表示浮力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浸没的深度。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下面举几个实例进行分析。
1. 钢珠压力实验将一个装满水的容器放置在地面上,向容器中加入钢珠,可以发现钢珠的数量越多,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越大。
这是因为钢珠的重力使液体底部受到更大的压力。
2. 水压机械水压机械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原理,通过调节面积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
例如,小面积的活塞受到的压强较大,从而可以通过液体传递力量给大面积的活塞,实现力的放大效果。
3. 浮力的应用浮力是液体压强的一个重要应用。
例如,在船只设计中,通过控制船体的形状和体积,使得浮力可以支撑整个船只的重量,从而使其浮在水面上。
液体的压强班级:姓名:组号: 第二课时(一) 情景体验活动1:观察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如图甲。
活动2:观察容器乙、丙中水面。
(1)活动1中,茶壶放在桌面上,水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流动”或“静止”)的,壶嘴与壶身内的水面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2中,乙容器的水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流动”或“静止”),两管中水面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丙有多个支管,水不流动时,各个管中水面是_____________的。
(二) 教材助读 1.液体压强的应用(1)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了连通器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压强的传递 (1)什么是帕斯卡原理?(2)帕斯卡原理是许多液压系统和液压机工作的基础。
请结合右图,解释液压机的工作原理。
完成情况一、自主预习•探究新知(三)预习自测连通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2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二、课堂探究•快乐学习探究1:连通器及其应用结合“体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活动1中,茶壶的壶身与壶嘴,就构成一个两端、底部相的容器,这种容器叫连通器。
2.为什么静止在连通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3.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连通器的例子?探究2:帕斯卡定律1.帕斯卡定律是指加在______________液体任何一部分上的_______________,都能够________________地被液体向_____________方向传递。
2.举出两个帕斯卡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液压机的大活塞面积是10cm2,小活塞面积是2cm2,则大小活塞所受压力比是多少?为什么?(一)基础过关1.洗手池的下水管道常常做成如图所示的弯管(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它能堵住管道,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污染室内的空气。
8.2研究液体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理解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2.理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3、了解连通器课前预习: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所以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2.课本图8-15表明,液体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因而对容器的和容器产生压强。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为:,其中ρ表示,h表示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即从该点到的竖直高度。
4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______________.5当我们向连通器中倒水时可以看到,注入水后,水不流动时,尽管三个容器的粗细、形状各不相同,各个容器中的水面总是相平的.因此,连通器的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______________ 课堂教学:一、探究:液体压强的存在1.如下左图:在向玻璃管注水的过程中,玻璃管底部和侧部的橡皮膜的形状什么变化?。
2.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现象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分析〗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gh P ρ=SFP =〖总结〗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二.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猜想〗你认为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方案〗(1)如图,物理学中常利用如图所示的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当探头的薄膜受压强的作用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 的大小。
(2)该实验应采用什么科学方法: 。
(3)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1.比较(c)、(d)、(e)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比较(a)、(b)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3.比较(e)、(f)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 〖总结〗1.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 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 ____;2. 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 ___;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