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学》课程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5.39 KB
- 文档页数:3
《金融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掌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政策的基本原理;(3)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金融问题;二、教学内容2.1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与交易机制。
2.2 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1)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2)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与运行机制;(3)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2.3 金融理论(1)经典金融理论;(2)现代金融理论;(3)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2.4 金融政策与金融调控(1)金融政策的类型与目标;(2)金融调控的手段与效果;(3)金融政策的实践与创新。
2.5 金融与经济(1)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金融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关系;(3)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操作。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金融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理论和实践。
3.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金融学相关话题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4 实务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金融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依次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
5.2 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5.3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推荐使用《金融学》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X。
6.2 辅助材料提供相关的金融学文章、研究报告、金融案例等,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知识和技能。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23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金融学(数据与计量分析)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微观经济学,投资学一、教学目标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
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建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以及在此框架下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各个基本问题所建立的简单理论模型。
金融经济学是应用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分析金融决策问题,通过均衡分析和(无)套利分析进行金融资产定价,实现了金融学的公理化。
因此,它属于金融学框架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亦是金融各专业的重要课程。
修读对象为已掌握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理论知识的三、四年级学生。
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经济学概念,能够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对金融市场进行分析,深刻理解金融决策优化;2、掌握均衡定价和(无)套利定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资产定价的思想有较为清晰系统的认识;3、掌握一定的以金融量化技术处理金融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现代金融理论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然后作为进一步的延伸和应用,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金融两个方面。
主要内容是各经济主体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问题,利用均衡分析和(无)套利原理实现资产定价。
首先介绍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含义、要素和所用原理等,其中细讲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框架,加深学生对金融经济学的理解;其次介绍Arrow-Debreu证券市场,(无)套利原理和资产定价模型,如何在完全市场中进行期权定价;如何理解偏好、期望效用函数和风险厌恶;在此基础上介绍最优投资组合,随机占优,组合分离,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与资产定价以及在均值-方差偏好下的投资组合选择,详细介绍了CAPM和APT模型;最后介绍金融市场中的公司财务问题,其中包含生产活动的Arrow-Debreu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建模及均衡的求解分析,MM定理,市场效率问题。
金融经济学讲义参考教材:1.Chi-fu Huang and Robert H。
Litzenberger, 1988,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Economics, Elser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 Inc.2.王江,2006,《金融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张顺明、赵华,2010,《金融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4.宋逢明,2006,《金融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6. Cochrane, J.H。
,2001, Asset Prici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数学预备知识: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1.平常成绩占30%;2.期末考试占70%。
第一章引言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配置资源关注的是经济参与者(包括个体、公司或政府)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地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
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在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来完成的,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要求权(financial claim)即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的场所。
因此,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
具体而言,它分析的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如何依赖金融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以及市场如何促进资源在参与者之间进行有效配置.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主要包括:(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金融经济学讲义参考教材:1.Chi-fu Huang and Robert H. Litzenberger, 1988, 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Economics, Elser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2.王江,2006,《金融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张顺明、赵华,2010,《金融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宋逢明,2006,《金融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6. Cochrane, J.H.,2001, Asset Prici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数学预备知识: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1.平常成绩占30%;2.期末考试占70%。
第一章引言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配置资源关注的是经济参与者(包括个体、公司或政府)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地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
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在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来完成的,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要求权(financial claim)即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的场所。
因此,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
具体而言,它分析的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如何依赖金融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以及市场如何促进资源在参与者之间进行有效配置。
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主要包括:(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金融经济学》教学内容与大纲探微摘要:金融经济学在金融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学专业硕士、博士生项目的基础课程。
本文通过“人大经济论坛”和“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收集相关资料梳理《金融经济学》课程的主流教学内容与大纲,以餐读者。
关键词:金融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一、金融经济学的起源和建立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可追朔至贝努里(d.bernoulli)1738年发表的拉丁论文,距今已有近300年。
贝努里提出的边际效用递减概念为后来经济学家发展风险决策理论有一定作用。
最早以现代研究方法对股票价格行为进行理论研究的是法国数学博士(bachelier,1900). 他的博士论文“theory of speculation”对法国股票市场以新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但 bachelier 1914出版的,到1954年才被savage无意中发现。
这一发现对samuelson研究股票价格行为有重大影响。
马柯维兹(1952,1959)的资产组合理论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学仅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金融学思想的方法,被称作金融学的第一次革命。
被称为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或投资理论的创始人马柯维兹的贡献既是资产定价理论的奠基石,也是整个现代金融理论的奠基石。
这标志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发端。
金融经济学发展的三阶段包括:(1)pre-1950s,传统金融经济学;(2)1950s 现代金融经济学的诞生;(3)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黄金时期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具有标志性的理论包括capm和期权定价理论。
二、金融经济学的新发展:行为金融传统金融理论面临着没有实证证据支持的尴尬局面。
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
行为金融学真正迎来其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主流金融学模型与实证证据出现背离的困境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由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kahneman)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特维尔斯基(tversky)所创立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金融学家们期望在行为金融学上寻找金融理论发展的突破口。
金融专业课程描述金融专业课程描述必修课:金融经济学、实证金融分析选修课:金融市场微观结构、固定收益债券、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理论、公司重组及并购、金融中介与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管理、行为金融学、货币经济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动态资产定价理论、汇率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
课程内容:金融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和论述在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课程的重点是介绍单期金融市场模型以及一些在各种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简单金融工具的定价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将讨论有关不确定性下的选择行为、风险回避以及随机占优等内容。
单期最优投资组合理论也将在这门课中加以讨论,从而导出资产市场的几个主要的均衡定价模型,如Arrow-Debreu 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套利定价模型(APT)。
此外,还将进一步涉及基金分离的理论。
同时,本课还会对多期资产定价模型以及资产组合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本课的最后部分,本课将会讨论-公司金融决策以及Modigliani-Miller定理。
实证金融分析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在金融经济学中重要的实证文献,以此来说明计量方法和计量工具在金融市场分析中的应用。
所涉及的一些实证的内容将包括金融市场的计量问题以及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等,实证检验的对象包括股票市、债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
动态资产定价理论这门课程是关于金融领域的多期模型,主要包括多期最优资产组合理论以及资产定价。
课程先介绍有关的离散资产组合选择以及证券价格理论,从而过渡到连续时间(continuous-time)的讨论。
课程的内容将包括资产定价中的Black-Scholes 模型及其扩展、利润期限结构模型、公司证券估价以及连续时间下的资产组合选择和资产定价模型的一般均衡等。
学生将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一般均衡理论和投资学的背景知识才可以选修这门课。
此外,这门课还希望学生可以具有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数学知识。
金融经济学教案1. 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以及金融市场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并能分析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 教学目标(1)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掌握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理解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并能分析其宏观经济后果;(4)培养学生的金融分析和决策能力。
3. 教学内容3.1 金融经济学概述- 金融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2 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货币市场:短期借贷和投资工具的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期权和互换合约等3.3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 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 市场价格与交易量的形成- 金融中介的角色与功能3.4 金融政策与经济-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财政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监管政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4. 教学方法4.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示例分析等方式传授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4.2 讨论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和金融市场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4.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金融机构,实地考察金融市场,并进行实际投资模拟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教学评价与考核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占总成绩的30%。
5.2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金融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70%。
5.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金融经济学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占总成绩的20%。
6. 参考教材- 《金融经济学导论》- 《金融市场与机构》- 《宏观经济学》7. 教学资源7.1 多媒体教室:使用投影仪和电脑进行课堂演示,展示金融数据和案例分析。
金融学课程介绍金融学是一门涉及货币、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学科。
这门学科探究了现代金融和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繁荣和衰退,以及涉及到的金融个人、企业、政府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
由于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性,因此金融学授课内容涵盖了投资、银行业、证券市场、融资、风险管理、财富管理、企业投资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内容1.金融市场分析:介绍各种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等等。
2.金融机构:教育关于不同标准的金融机构和服务的种类以及它们如何运作的知识。
3.投资:深入研究股市和其他投资机制,以便能够帮助学生作出理性投资决策。
4.公司金融:学习公司金融和企业金融管理的基本原理,以便能够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做出明智的决策。
5.风险管理:学习如何为投资组合定制风险策略,以及如何评估和应对各种市场、信用和操作风险。
6.财富管理:学习如何最大地提高个人和企业财富,如何制定财富策略和进行财富传承。
二、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深入研究某个主题并展开讨论。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们的沟通和合作技能,还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商业和金融问题。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决策能力。
3.模拟交易: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市场交易活动,以此来了解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的真实运作和风险挑战,并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察和决策能力。
三、课后任务1.阅读相关文献: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的金融学书籍、论文,以及各种财经时事杂志。
通过挖掘这些文献,通过深入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2.观察市场:通过分析市场现象来推测未来的交易趋势,通过对市场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来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和判断能力。
3.运用交易软件:通过运用专业的金融交易软件来进行实际的交易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形成实战交易技能。
四、考核形式考核形式可能会根据老师的不同和课程的要求而有所区别,通常包括实践项目、课堂演示、期中和期末考试、论文报告等。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4P)《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205193课程负责人:课程中文名称:金融经济学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Financ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金融学、金融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公司理财、投资学一、教学目的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不确定性条件下资本市场的行为主体跨期资源最优配置的行为决策理论,以及作为资本市场行为主体决策结构的资本资产定价和衍生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以此达到能够运用现代金融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现实资本市场行为主体投资和融资决策行为的目的。
二、教学要求熟悉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主体的投资决策和资产选择理论,掌握期望效用理论、资本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以及有效市场理论等内容,重点掌握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等。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内容学时 1.导论:理解金融经济学 3 2期望效用理论 3 3.个体风险态度极其度量 6 4.资产组合理论 3 5.均值-方差偏好下的投资组合选择 6 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 7.套利定价理论 3 8.Arrow-Debreu经济 3 9.套利与资产定价 3 10.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用 3 11.完全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与资产价格 3 12.不完全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与资产价格 3 13.完全市场下的公司财务理论 3 14(不完全市场下的公司财务理论 3 15.资本市场理论(一) 3 16.资本市场理论(二) 3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1.1 金融与金融系统1.2 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3 金融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演进 1.4 金融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第二章期望效用理论2.1 个体行为决策准则2.2 VNM期望效用函数第三章个体的风险态度极其度量3.1 风险态度3.2 风险厌恶的度量3.3 风险厌恶度度量的性质3.4 几种常用的效用函数3.5 随机占优第四章资产组合理论4.1 两资产模型下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4.2 最优资产组合的性质—比较静态分析4.3 多资产模型下的最优资产组合的性质第五章均值-方差偏好下的投资组合选择5.1 均值-方差分析的假设条件5.2 资产收益与风险的度量5.3 两资产模型下的有效组合前沿5.4 加入无风险资产的均值-方差有效组合前沿5.5 有效组合前沿的性质5.6 两基金分离定理第六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6.1 无风险借贷及其对投资组合有效集的影响6.2 标准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6.3 特征线模型6.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第七章套利定价理论7.1 资产收益风险的因子模型7.2 精确因子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7.3 极限套利与APT7.4 极限套利与均衡7.5 作为套利结果的APT第八章 Arrow-Debreu经济8.1 Arrow-Debreu证券市场8.2 状态价格8.3 市场的完全化8.4 参与者的优化8.5 市场均衡第九章套利与资产定价9.1 一般市场结构9.2 套利9.3 无套利原理9.4 资产定价基本原理9.5 风险中性定价与鞅第10章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用10.1 期权10.2 期权价格的性质与界10.3 美式期权以及提前执行10.4 完全市场中的期权定价10.5 期权与市场完全化第11章完全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与资产定价11.1 完全市场中的均衡11.2 最优配置与风险分担11.3 代表性参与者11.4 加总11.5 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12章不完全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与资产定价12.1 消费与证券价格12.2 约束下的最优配置12.3 实质完全市场第13章完全市场下的公司财务理论13.1 存在生产机会的Arrow-Debreu经济13.2 公司的投资决策13.3 融资决策13.4 基本框架外的公司财务第14章不完全市场下的公司财务理论14.1公司融资中的代理成本14.2 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14.3 公司财务的金融契约理论第15章资本市场理论(一)15.1 市场有效性15.2 有效市场的类型15.3 市场有效性检验第16章资本市场理论(二)16.1 资本市场之谜16.2 资本市场之谜的经典理论解释16.3 资本市场之谜的行为金融解释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王江著《金融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融经济学》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
“金融经济学”是一门面向金融初学者的金融导论性课程。
课程以本科生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绍当前主流金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并着重阐述理论背后的金融思想。
课程主要包括均衡资产定价、套利资产定价、以及金融摩擦三大块内容。
均衡资产定价部分将介绍理性人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理论、资产组合理论、以及均衡资产定价的CAPM、C-CAPM等理论,以形成对金融运行的整体性理解。
在套利资产定价部分,将介绍资产定价基本定理、风险中性定价、动态对冲等理论,以勾勒当代衍生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根基。
在金融摩擦部分,将介绍信贷配给、金融合约、Diamond-Dybvig银行模型、金融危机等理论,以分析包括次贷危机在内的重要金融现象背后的道理。
这三大部分都是在理性人的框架下分析金融问题。
在最后,本课程还会简单涉及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探讨一些普遍存在的行为偏差对金融运行的影响。
对金融理论知识的介绍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但不是全部。
课程的更重要目标是通过对金融知识的讲解,让同学理解真实世界金融运行背后的规律,对重要金融现象形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认识,并能够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金融决策。
考虑到选修本课程同学的背景可能差异很大,数学基础大概也参差不齐,为了让课程能够尽可能适合不同同学的口味,本课程包含考察内容和提高内容两部分。
考察内容是课程的主体,是作业考试会涉及的范围。
考察内容尽力以较为浅显直接的数学语言呈现金融经济学的思想,其难度水平应该能够适合包含文科生在内的广大同学。
此外,课程还包含一些技术性的提高内容(如Black-Scholes公式的推导)。
这些内容会在课堂上讲授,以拓展同学的眼界,但不会在作业和考试中做要求。
尽管这门课程会尽量做到在数学要求方面平易近人,但由于当代金融经济学本身是一门高度数学化的学科,有鲜明的数量化特征,所以数学要求不可能降得太低。
要求选修本课程的同学已经修过中级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门课程,或者具有同等的数学知识储备。
本课程不要求选修同学已修过其他金融课程。
上课和考试时间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后作业为辅。
授课时间为每周周一晚和单周周五晚的19:40-21:30。
此外,每周周一晚18:40-19:30是固定的习题课时间。
期中考试时间为2018年4月16日(周一)晚19:40-21:40;期末考试时间为2018年6月25日(周一)晚18:30-20:30。
课程内容
(1)课程介绍及预备知识:学习要求;常见金融工具介绍;金融市场的数学描述。
(2)均衡资产定价理论:金融问题向一般均衡理论的归结;风险的度量;风险下的决策(期
望效用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应用;CAPM;均衡理论中的资产定价与利率决定;C-CAPM 收益率曲线与债券市场。
(3)套利资产定价理论:套利的概念;资产定价基本定理;风险中性定价(鞅方法);期权定价的二叉树方法;Black-Scholes公式;动态对冲;收益率曲线套利。
(4)金融摩擦理论:信贷配给;金融加速器;Diamond-Dybvig银行模型;金融危机理论。
(5)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简介;噪声交易者模型。
(6)从金融理论到投资艺术:资产定价中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凯恩斯的“选美”理论;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技术分析;真实世界中的金融理论与投资艺术。
依照课堂情况,实际教学进度可能会与以上的计划有所不同。
主讲人保留随时修改教学计划的权力。
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最主要材料为主讲教师编写的讲义。
除以之外,以下几本书也有参考价值。
⏹王江,《金融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Ilmanen, Antti., 2011, "Expected Returns: An Investor's Guide to Harvesting Market
Rewards," John Wiley & Sons.
⏹Hull., John,《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第7版)》,(清华金融学系列英文版教材),清
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彼得·伯恩斯坦,《投资革命:源自象牙塔的华尔街理论》,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Jean-Pierre Danthine,John. Donaldson,《中级金融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年。
⏹霍华德·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顶尖价值投资者的忠告》,中信出版社,2012
年。
⏹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2011年。
⏹伯顿·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第10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约翰·戈登,《伟大的博弈(1653-2011)》,中信出版社,2011年。
⏹沃尔特·白芝浩,《伦巴第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迈克尔·刘易斯,《说谎者的扑克牌(纪念版)》,中信出版社,2013年。
课程考核
课程分数依照三部分内容来评定:(1)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各一次,分别占总成绩的
25%与50%;(2)课后作业,总计占总分的20%;(3)课堂表现,占总分的5%。
课程主讲人简介
徐高,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他目前还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
徐高之前还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等职。
徐高拥有北京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西南交通大学颁发的工学硕士、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