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临床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220.98 KB
- 文档页数:2
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金芊芊;卫法泉;邓芳【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iability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age in diagnosis of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nject with neurotropin in treatment of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 patients with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test group) and group B( control group) ,with seventy patients in each. All the patients were injected with 0. 8% lidocaine to block the stellate ganglion. When the Homer's sign disappeared , the stellate ganglion again was blocked.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injected with neurotropin, and those in group B were injected with 0.9% normal saline,with one time every three days and ten time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three month and one year. Results The diagnosis rate of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was 97.1% in group A and 94.2% in group B.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outcome of three month and one year treatment in group A was 77. 14% and 61. 42% , while those were 28. 57% and 22. 85%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ate in group A and group B(P <0.01). Conclusion Stellate ganglion blockage is of great valu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Stellate ganglion blockage with neurotropin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to cure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型颈椎病诊断的可靠性及探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交感型颈椎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两组,双号为实验组(A组),单号为对照组(B组),每组70例,A、B两组用0.8%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Horner综合征交感症状缓解后评估两组诊断阳性率,待Horner综合征消退后,再做星状神经节阻滞,A组注入神经妥乐平注射液,B组注射0.9%氯化钠,3天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并作近期及远期的疗效评估.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后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阳性率,A组97.1%,B组94.2%.近期及远期的优良率A组为77.14%和61.42%,B组为28.57%、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妥乐平注射液作星状神经节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可行的及安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鉴别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2(041)005【总页数】3页(P162-164)【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星状神经节;神经妥乐平注射液;阻滞【作者】金芊芊;卫法泉;邓芳【作者单位】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颈椎退变、不稳定、炎性介质影响有关[1,2]。
中华疼痛学杂志2020年 12月第 16卷第6期Chin J Painol. Decem ber2020, V»U6, No.6503•论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梅尼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蔡鸿恩1刘多虎2董跃峰3藺玉琴41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甘肃省武威市733009武成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甘肃省武成市 733009;3武成市人民医院五官科,甘肃省武威市733000;4武威市中医医院急诊科,甘肃省武威市733000通信作者:刘多虎,Email: 2234139961@【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梅尼埃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武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武威市人民医院五官科和武威市中医院急诊科住院与留院观察治疗的梅尼埃综合征患者180例,按奇偶数法分为药物治疗组和神经阻滞组,每组90例_药物治疗组给予镇静.血管扩张药等传统治疗;神经阻滞组使用0.75%罗哌卡因10 ml +地塞米松5 m g+维生素B12 0.5 m g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左右侧交替,隔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5、10 d及治疗后6个月时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及耳鸣,耳聋发作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两组梅尼埃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后第5、丨0日及6个月时,神经阻滞组优效率分别为[47.8%(43/90例)、92.2%(83/90例)、80.0%(72/90例)],均较药物治疗组[30.0%(27/90例)、74.4%(67/90例)、52.2%(47/90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神经阻滞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79/90例)、96.7%(87/90例)、88.9% (82/90例)],均较药物治疗组[67.8%(61/90例)、87.8%(79/90例>、70.0%(63/90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内神经阻滞组复发率为5.6%(5/90例)低于药物治疗组17.8%( 16/90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失眠头痛,失眠,青少年痤疮,妇女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手汗症,过敏性鼻炎等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时常困扰着广大患者,有没有一种疗效好、经济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呢?让我们先从一个病例讲起。
刘女士,36岁,顽固性失眠6年。
患者自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一夜睡眠不足3h,头脑昏沉,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自一次偶然得知疼痛科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后,前去治疗,治疗2次后,患者明显感到入睡容易,做梦减少,巩固治疗1疗程。
巩固治疗一疗程,失眠完全治愈,随访一年无复发。
随着社会工作和竞争压力的增大,像刘女士一样有着失眠症的病人不在少数,而经过疼痛科医生的大量反复治疗和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麻醉科刘庆星状神经节阻滞不仅能治疗顽固性失眠,它是一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且简便易行的科学治疗新方法,它能够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不适与疾病,如头痛,失眠,青少年痤疮,妇女痛经,更年期综合症,手汗症,过敏性鼻炎等多种疾病,其适应症广,覆盖多类疾病,包括头颌面部疾病p上肢及胸壁疾病p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症和心肺疾病等。
为什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作用范围如此之广?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星状神经节及其阻滞疗法。
星状神经节是由人体第6 ,7 颈部神经节和第1 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 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 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在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而阻滞支配头面颈部,上肢及上胸部交感神经的方法,对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均有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植物神经是一种复活锻炼。
星状神经节阻滞只抑制增高的交感神经活性,恢复交感-迷走的平衡。
对正常的交感神经活性影响不大。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摘要】星状神经节是全身最大的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布广泛,不仅包括头面部以及上肢区域,而且还分布于心、肺和胃肠道等区域。
星状神经节阻滞就是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入阻滞交感神经,从而治疗星状神经节所支配区域的疾病,例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上肢、下肢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本综述围绕星状神经节阻滞来阐述其在临床应用情况及进展。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镇痛;心律失常;胃肠道【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016-02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progress Shen Yuxin.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59, China; Zhang Xizhe,Julie Zhou Qi. Hospital of Chifeng City, Inner Mongolia,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The stellate ganglion is the body's largest sympathetic ganglion, the post-holiday fiber distribution is widespread, not only including the head face, upper area, also distributed in areas such as heart, lung, an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s through the local anesthetic injection block sympathetic ner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s dominated stellate ganglion area. For example: the head face, ear, mouth, neck, shoulder, upper limb and lower limb, respiratory system, circulatory system, etc. In this paper, the progress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was reviewed.【Key words】Stellate ganglion; Analgesia; Cardiac arrhythmias;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1.星状神经节阻滞与疼痛治疗1.1 头面部痛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已广泛应用治疗不同程度的疼痛性疾病,其中头面部疼痛治疗效果明确,Gareth Peter Jones[1]成功的治疗了一位左侧顽固性颞下颌关节痛的65岁的男患,该患者每当遇到寒冷、感冒、或者其他刺激就会引起颞下颌关节痛并累及面部痛,在该患者进行第二次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15ml0.25%布比卡因)时,疼痛程度缓解了90%,该患者持续阻滞10周,效果良好。
中国乡村医药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患者的影响刘代云 杜光生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广泛用于治疗疼痛,包括头痛、面颈部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及非疼痛性疾病。
手术与麻醉本身是一种创伤,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会引起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术后产生与交感神经调节相关的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近几年,大量研究发现SGB在围术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SGB对术后患者的影响综述如下:1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是由C6、C7神经节和T1神经节融合而成的交感神经节,主要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及上胸部。
SGB主要通过使用局麻药可逆性阻滞颈部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兴奋传递,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扩张其支配区域的血管,增加血流量。
患者阻滞成功后出现霍纳综合征,在盲探阻滞过程中易出现气胸、局麻药中毒、甲状腺损伤、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下SGB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SGB的作用中局部效应表现为使其支配区域内的血管扩张,改善血供[1]。
中枢效应表现为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纠正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维护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2 经皮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术后脑功能的影响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早期脑内血管受各因素刺激发生持续性痉挛,脑内组织缺血缺氧,此时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血脑屏障被破坏,出现延迟性缺血性损伤。
SGB能降低脑血管张力,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阻滞侧的脑循环,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1有关,与褪黑素无明显关系[2]。
而对于动脉瘤术后的吻合动脉,SGB可增加血流量。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脑血管反应性或脑自动调节功能障碍与不良预后相关。
SGB不会损害脑血管反应或脑自动调节。
因此,SGB可作为治疗脑血管痉挛的一种选择。
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都是老年患者术作者单位:321000 浙江金华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通信作者:杜光生,Email:***************后的常见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的观察与护理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于1920年开始被采用,1992年在日本调查显示,SGB在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的使用率高达83%~91%。
目前我国SGB占全部神经阻滞的50%。
镇痛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机制:向颈部含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入局麻药物,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上肢及胸部的交感神经。
外周作用。
心脏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支气管扩张;中枢作用:通过调节下丘脑,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进而恢复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正常。
主要用于颈椎病、偏头痛、神经性耳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肩周炎、循环呼吸泌尿妇科疾病的治疗。
应用广,疗效可靠,但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所以做好观察及护理配合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护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行SGB患者68例,效果良好。
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本组患者68例年龄18~69岁,平均53岁,共行SGB223次。
病种头痛16例,(偏头痛8例,颈源性头痛5例,紧张性头痛3例)突发性耳聋10例,植物神经紊乱3例,周围神经麻痹2例,顽固性呃逆2例,颈肩及四肢疾病13例,循环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妇科疾病5例。
1.2 治疗方法 SGB盲法:前侧入路法(气管旁入路法)取仰卧位,肩下垫薄枕,颈部略伸展,眼向前直视,略张口[1]。
胸锁关节处触及气管外缘,沿气管外缘向上2.5cm左右,于气管外缘触及颈总动脉搏动。
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动脉鞘内容物拉向外侧,食指向下按压触及骨性感觉,垂直刺入约1.5~3.5cm触及骨质后稍退针1-2mm,回抽无血、脑脊液,注射1%利多卡因5-10ml,腺苷钴胺1.5mg,注射后改为坐位或半卧位。
1.3疗效评定标准:2-3min同侧出现Horner征。
成功标志:Horner征(眼球下陷、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结膜充血、面部发红无汗、鼻塞等)。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门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討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行椎旁阻滞术治疗,观察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的V AS评分状况、临床疗效及临床体征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10 min、3 d、7 d的V 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颈肩疼痛与不适症状评分、上肢麻木与疼痛评分、臂丛牵拉实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使其可尽快投入到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且该治疗方案实施简单,在基层医院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rapeutic methods,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5 cases in each group.In the control group,paravertebral block was us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tellate ganglion block was adopted.The score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in time-set points,clinical efficacy,and clinical sig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78%,which was higher than 82.22%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The V 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0 min,3 d and 7 d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one-week treatment,the scores of neck and shoulder pain and discomfort,numbness and pain in the upper limbs,and brachial plexus tr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patient′s symptoms so that they go into daily life and work as soon as possible.Inaddition,the therapeutic regimen is simple to perform,and suitable for wi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grass-root hospitals.[Key words]Paravertebral block;Stellate ganglion block;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V AS score近些年来颈椎病的发生出现井喷式增长,出现了低龄化、分布广等特点,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为多,占到颈椎病的50%[1]。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治疗疼痛或改善疾病症状的常见方法。
星状神经节是位于脊柱前侧的一组神经元的聚集点,通过这个神经节,身体的神经系统能够对疼痛信号进行调节和传导。
阻滞这个神经节可以减轻疼痛,改善病情。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原理是通过给予患者药物,阻断神经传导的信号。
具体而言,这个方法通过将局麻药或其他药物注射到星状神经节的附近,来产生治疗效果。
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影像学技术(如CT或MRI)来引导,确保药物被准确注射到目标位置。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包括疼痛管理、循环障碍和疾病症状的减轻。
在疼痛管理方面,可用于治疗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
该疗法通过减少神经系统的敏感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的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患者: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了解疾病病史、症状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
2. 准备患者:在进行治疗前,患者需要有合适的准备。
这可能包括禁食、停止特定的药物使用等。
3. 麻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给予局麻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4. 引导注射:医生使用影像学技术来引导注射。
这可以确保药物被正确地注射到星状神经节的位置。
5. 监测和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以确保治疗有效和安全。
6. 治疗效果:治疗完成后,患者可能会感受到疼痛减轻或其他症状改善的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通常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过程,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例如,注射局麻药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感染或瘀血。
因此,在选择这种疗法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权衡利弊。
总的来说,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减轻疼痛和改善一系列疾病症状。
然而,每个患者的状况不同,所以在决定是否选择这种疗法时,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根据专业建议进行决策。
一、概述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一种通过局部麻醉药物阻滞星状神经节神经纤维的方法,以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星状神经节位于颈部,是交感神经节的一部分,通过阻滞星状神经节,可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相关疾病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方案。
二、适应症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2. 帕金森病相关症状3. 慢性偏头痛4. 慢性颈痛5. 慢性腰痛6. 慢性肩周炎7. 慢性下肢疼痛8. 脊髓损伤后疼痛9. 肌肉骨骼疼痛10. 妇科疼痛三、禁忌症1. 感染:如皮肤感染、局部化脓等2. 出血倾向: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3. 对局麻药物过敏4.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5. 恶性肿瘤6. 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四、操作方法1.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偏向阻滞侧。
2.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3. 在阻滞点皮肤上用龙胆紫或标记笔标记。
4. 采用18号穿刺针,在阻滞点皮肤上刺入,进入颈部皮下组织。
5. 沿着颈动脉鞘向上进针,直至针尖到达星状神经节附近。
6. 回抽无血液,缓慢注入局麻药物。
7. 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出现阻滞效果,可继续注入药物。
8. 注射完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
五、药物选择1. 利多卡因:阻滞效果较好,但易产生毒性反应。
2. 罗哌卡因:阻滞效果较好,毒性反应较轻。
3. 丁卡因:阻滞效果较好,但毒性反应较大。
六、注意事项1. 注射前需了解患者病情,排除禁忌症。
2. 注射时注意患者体位,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
3. 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注射。
4. 注射后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如出现出血、感染等,及时处理。
5. 注射后嘱患者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七、治疗效果与评估1. 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2. 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阻滞前后的疼痛评分。
八、治疗方案1. 初次阻滞:注射1次,观察治疗效果。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摘要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的疼痛,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过去常用体表定位法进行阻滞,近年来超声在疼痛科普及应用后,超声引导下SGB逐渐成为主流。
本共识总结多位专家临床经验,从星状神经节的解剖、SGB适应证及禁忌症、阻滞方法、药物选择及疗程、疗效评价、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来介绍此项技术,供指导临床应用。
01前言星状神经节(SG)是颈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是颈下神经节与T1神经节融合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
它包含支配头部及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和支配上肢及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是目前疼痛科与麻醉科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SG周围及附近组织,包括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节前与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从而阻滞支配头、面、颈、肩、上肢、前胸及后背等部位的交感神经,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最终达到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使其保持动态平衡的作用,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
SGB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方面。
中枢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调节丘脑活动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周围神经作用则主要表现为通过对节前、节后纤维的阻滞,使分布区域内各系统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抑制,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疼痛方面,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由于慢性疼痛及炎性疼痛中交感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SGB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同时,SGB可以阻断脊髓的反射通路,降低该部位交感神经兴奋性和敏感性,扩张小血管,增加局部区域血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加速代谢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疼痛介质,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临床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
2015-12-14T14:48:54.3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作者: 杨加华
[导读] 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清镇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给予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关
键为准确的进行定位穿刺[3]。
杨加华
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清镇 551400
摘要:目的 探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给
予这
100例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其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其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总
有效率为
95.00%,治愈率为69.00%。结论 给予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
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应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主要应用于颈椎病,带状疱疹,头痛、头晕、睡眠差,上肢颈肩痛,脉管炎,雷诺综合征,面神经痛,面肌痉挛,面
瘫,咽喉部不适,神经性、突发性耳聋等疾病,主要作用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等
[1]。本文主要对2014年3月-2015年
3
月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患者年龄在20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6±6.39岁,其
中男性患者
45例,占本组总例数的45.00%,女性患者55例,占本组总例数的55.00%。这100例患者均给予神经系统、CT、X线等检查,证
实患者均为阴性体征,并且无明显的器官病变情况。
1.2 方法
这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均通过气管旁路法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具体措施为: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触摸患
者的环状软骨弓,在患者的骨弓的外侧做皮丘,之后通过左手中指或食指推开患者的颈总动脉,使用针头经患者的皮丘,垂直或偏外、偏
后、向下进针,当触及患者的骨质后,退针
0.5厘米,回抽无脑脊液以及血液时,即可给予患者注药治疗。每周治疗1次,每3次为一个疗
程。若患者经治疗
1疗程-2疗程临床不良症状明显改善,则可继续治疗,若患者经治疗1疗程后无效果,则可放弃治疗。
药液为5毫升利多卡因(浓度为2%),5毫升生理盐水,0.5毫克维生素B12,100毫克维生素B1,20毫克醋酸曲安奈德。总计14毫
升。
1.3 观察指标
将这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6月后的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4个等级。
治愈: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不良症状全部消失,并且随访半年内未复发。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基本改善,半年内无复发。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半年内有所复发,但症状比较轻。
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症状基本无改善,或改善后半月内出现复发情况[2]。
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中,其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
录入到
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χ?检
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
±标准差(x±s),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其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治愈率为69.00%,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
表1患者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情况(n/%)
3、讨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给予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关键为准确的进行定位穿刺[3]。星状神经节
是有人体的第一胸交感神经节、下颈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其主要位于患者的颈根部,后内侧是颈椎孔,前下紧邻患者的胸膜顶
[4]。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时,由患者的环状软骨弓的外侧进针,下刺到患者的星状神经节。一般进针深度为3.12±0.72厘米,给予患者用药
约
5分钟后,患者出现霍纳征,则表示为患者阻滞治疗成功[5]。
星状神经节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其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其主要适用于患者颈面上胸部的交感神经,由于功能亢奋、过
度紧张或者患者的全身自主神经功能出现紊乱所致的症状。在为患者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检查,确保患者未出
现其他器官病变的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面瘫、带状孢疹
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100.00%。结果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头痛、面瘫、颈椎病、带状孢疹等患者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
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愉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
[2]张娅男.星状神经节阻滞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3):214-215,225.
[3]卢光,易晓斌,陶蔚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56-59,63.
[4]张峰,张铁民.同时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临床应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2):111-112.
[5]李耀民,李兴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疼痛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5):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