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环保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4.82 MB
- 文档页数:23
正确处理NGO和政府、企业的关系环保NGO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第三部门,但是,它的生存与发展又和政府、企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获取资源和开展活动方面,环保NGO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帮助;另一方面,环保NGO又要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
因此,环保NGO必须处理好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环保NGO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坚持自己的理念,这是环保NGO开展任何活动都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在我国现存的民间环保组织中,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官办NGO占了所有民间环保组织(包括高校社团)的49.9%,真正由民间自发成立的环保NGO只占了总数的7.2%。
这种现状决定了我国的环保NGO在独立性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过强,不能起到作为第三部门监督政府行为、制约政府权利的作用。
环保NGO作为公众环境利益的代表,对待政府的态度应该是不依附、不仇视,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同时监督政府的行为,发现和指出政府在政策上的失误和管理上的不足。
在和企业的关系方面,传统上,我国环保NGO与企业的关系常处于对立或者冷漠的状态。
对于那些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破坏环境行为的企业来说,环保NGO和它们没有关系,而对于污染企业来讲,环保NGO和它们又是对立的。
实际上,对于环保NGO而言,企业既有可能是问题的制造者,又有可能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因此,在对待企业的态度问题上,环保NGO不能完全依赖于可能造成污染的企业的资助,同时也不可以采取完全对立的态度,而是应当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通过提供解决方案谋求合作——为其寻找或提供污染治理上的技术帮助,使企业能够低成本地解决排污问题;同时向企业宣传企业公民和社会责任理念,并通过各种渠道给企业带来真实的经济效益,比如争取税收政策上对企业捐助环保事业免税;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种环保、文化宣传项目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为其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创造潜在的品牌价值。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课程论文题目:自然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的简介与开展自然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的简介与开展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改革和开展,各界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快速开展,已成为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力量。
民间组织中最活泼的环保民间组织,已成为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开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环境,公益,自然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空间,而人类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员。
不能离开地球而生存,自然保护就是保护地球,从而人类才能继续生存和开展,从而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也渐渐兴起。
一、自然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简介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环境公益性效劳的民间组织。
相对于政府而言,民间环保组织是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在人事、财务、机构设置、部管理、环保工作等方面享有自主权;相对于市场而言,民间环保组织是非营利组织〔Non-profitable Organization〕,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环境利益为宗旨。
以下是是五个国际性的环保公益组织的介绍,包括其主要的工作方面以及所作出的卓越成就,虽然有些做法还值得我们再三的思考,环保与科技开展的关系。
1. 世界环保组织〔IU〕全名为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缩写为IU,该组织历史悠久,1948年即在瑞士格兰德成立,是政府及非政府机构都能参予合作的少数几个国际组织之一。
由全球81个国家、120位政府组织、超过800个非政府组织、10,000个专家及科学家组成,该组织共有181个成员国,实际工作人员已超过8500名。
组织每3年召开一次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
IU旨在影响、鼓励及协助全球各地的社会,保护自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并确保在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公平性,及生态上的可持续开展。
民间公益环保“话事人”什么样的人物与机构在主导着中国的民间环保事业,当前环保工作面临怎样的制约,未来将走向何方?我们希望通过公益界顶尖的环保组织和个人的故事来解答上述问题。
在中国公益界,他们是民间环保领域的中坚力量,是实务工作中的“话事人”,他们的性格、思考与行动或将左右中国民间环保的未来。
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前,环保类基金会在国内话语权与影响力不断增加,中国环保界似乎进入了“资本时代”。
有学者对此表示担忧。
他们认为,慈善不应被资本逻辑左右。
如果慈善事业完全是富人来把握,平等、爱、参与等慈善领域本来所倡导的价值观将被逐渐边缘化甚至消失。
1985-1988年间,在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的彭艳参与了一部社会科学人物词典的编写,其中涉及环境与发展的话题,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几乎看不到有关中国环保组织的报道。
其时,中国专业的环保力量尚在酝酿,1985年,国家环保局委托北京大学培养环保领域的研究生,此前,国内并无先例。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民间环保组织才开始真正走上历史舞台。
1994年,名门之后、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梁从诫创立“自然之友”,被党校研究者称为民间环保组织的“破天荒事件”。
除了自然之友,地球村、绿家园、绿色江河等日后在环保界颇为活跃的民间组织也在这一时段先后成立。
在成立之初,这些元老级的环保NGO主要的工作是进行环境教育和知识的普及,这与当时经济的发展形势有关。
通过公民行动影响决策1995-2000年间,广州地区的灰霾天数达到历史高值,当时,广州的大气污染情况让不少到访的北京专家感到难以接受。
其时,环保专家吴兑在广东从事大气污染的研究,他对自己的北方朋友说:“你别笑话我们,珠三角的今天,就是京津冀与长三角的明天。
”2000年之后,环境问题恶化,环保NGO逐渐转向通过公民行动影响政府决策。
在当时,灰霾尚未引起重视,因水利而引发的生态破坏是环保界最热门的领域。
2000年的关键词是“都江堰”,2002年是“昆玉河”,2003年是“怒江”,2005年是“圆明园”、“环境影响评价”和“松花江”。
《经济》:怒江大坝突然搁置幕后的民间力量《经济》杂志2004年第5期封面封面上的几个人物,由近到远的前三位分别是:民间环保组织“云南大众流域”的负责人于晓刚;云南省政协委员、民盟云南省委副主委戴抗;“云南大众流域”客座研究员黄光成。
这几个人物站在一起其实是很富寓意的。
“云南大众流域”是通过发出种种声音反对在怒江上建设大坝的中坚民间组织之一,于晓刚是其组织者;戴抗则是在今年2月份的云南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发言质询怒江工程的人,他的这次发言被评价为“(针对怒江工程)云南省地方政府内部的第一次出现的不同声音”。
实际上,戴抗的态度直接受到了反对怒江工程的民间环保人士的强烈影响。
在反对怒江大坝工程的民间力量中,最核心的力量是北京的“绿家园”和“云南大众流域”这两个民间环保组织,而前者的负责人汪永晨可以说是整个事件的始作甬者、灵魂人物。
因为汪永晨的“绿家园”、于晓刚的“云南大众流域”这些NGO(非政府组织)的呼吁和推动,中央领导人批示,暂时搁置了一度如箭在弦的怒江大坝工程。
民间组织的活动和声音极大地影响了中央政府的决策,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甚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其实,关于怒江流域是否应该开发水电、怒江上是否应该建大坝,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经济》也并不认为环保NGO 们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反对工程上马的观点就一定“正确”。
《经济》之所以关注此事件,并认定这一事件的意义,只是因为它是中国NGO 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更重要的,它折射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跃升。
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传统社会”是一个由“全能政府”决策一切、包办一切、负责一切的社会。
一个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则应该是一个NGO充分活跃、发挥巨大作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政府与NGO保持顺畅的沟通、交流与具有建设性的协调、互动。
这是一个中国目前正致力追求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转型正在艰难行进中。
这个事件本身涉及的范域也许是局促的,但它喻示的未来图景却是十分宏大的。
世界环境保护组织世界环境保护组织世界环境日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节日,有很多组织也在为保护世界环境而努力。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希望对大家有用。
世界环境保护组织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于1973年1月,是领导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专门机构。
环境署包括环境理事会、环境秘书处和环境基金,负责协调各国在环境领域的活动。
成立20年来,领导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环境保护运动。
每年颁发“全球500佳”以表彰环境先进组织和个人,并在每年“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开展一系列活动,成功地举办了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宣言和报告,使国际社会签订了多项保护环境的协议和公约。
2、国际环境情报网联合国于1973年1月建立该情报网,主要包括全球环境监测系统(1979年我国正式参加)和国际环境资料来源查询系统。
监测系统拥有143个国家的3万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等现代化工具昼夜监视着气候的变化、污染及其对健康、自然资源和海洋的影响。
查询系统包括分布于129个国家的6000个机构和600个数据库,每年要回答世界各国一万多条有关环境的查询,为各国了解全球的环境状况,采取环境行动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
3、绿色和平组织1970年由工程师麦克塔格特发起成立于加拿大,原为小组。
1971年小组派象征和平和健康环境的“绿色和平”号船前往北冰洋中的阿姆奇特卡岛,抗议美国在那里进行核试验。
之后,该小组改称为绿色和平基金会,1979年该组织在荷兰正式成立。
绿色和平组织主要是通过包括冒险行为在内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以期拯救地球。
迄今已发动过大量支持裁军、消除核武器与核军舰的和平运动,也进行着反污染、反转嫁污染、反捕鲸、反对在南极进行商业活动、反对焚烧固体危险废料、反对捕杀袋鼠、保护海洋生物等多种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工作。
绿色和平组织已在25个国家设有办事处,1993年有430万人为其捐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十多年来,国内应环境问题而建立的环境NGO也发展较快,走过了兴起、发展和壮大三个阶段。
现在主要有下列四类: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境NGO,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境NGO,学生环境社团及其联合体,国际环境NGO驻大陆机构。
这些环境NGO都很活跃,在短短的十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总体来说,当前我国环境NGO人才、资金匮乏,规模小,国际交流少,整体能力较差。
且国内相关的NGO管理制度有较大缺陷,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也不完善,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环境NGO在环境保护上作用的发挥。
针对当前问题,我国环境NGO在以后的发挥过程中,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公众的合作,增加互动,整合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高效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NGO, 合作, 现状, 未来发展浅谈中国环境NGO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鉴于此,以及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也以“绿色”为其主题。
“限塑令”也得以推行。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全国企业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节能减排”、提高单位能耗产出的运动,环境问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重视,能有今天局面,中国的环境NGO是起到了重大作用的。
1.中国环境NGO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致力于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的NGO都称为环境NGO。
与其他NGO一样,它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宗教性等共同特征以及其独有的环境公益性的特征。
我国环境NGO分四种类型。
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境NGO,如中华环境联合会、中华环境基金会等;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境NGO,如“自然之友”、“地球村”、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境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三是学生环境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境社团、多个学校环境社团联合体等;四是国际环境NGO驻大陆机构。
Study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Non-governmen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Exampled by “Friends of Nature”
作者: 李永杰
作者机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福建福州350001
出版物刊名: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103-111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6期
主题词: 民间环保组织 环境教育 自然之友
摘要:生态文明不仅包括"天蓝、地绿、水净"等物质层面,也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
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等文化意识层面。
"自然之友"作为民间环保组织开展
了诸多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培育环境保护理念、倡导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网站
建设等活动。
这些民间环保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涵盖面广且贴近生活,是政府工作的有益补充,但
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人才、体制等问题,需要从政策、社会氛围等方面予以支持。
农村民间组织是指在农村地区由农民自愿组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
这些组织通常致力于解决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推动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
农村民间组织的类型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农民自愿组成,以共同经营农业生产或提供农业服务为目的的组织。
2. 农村社区组织: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和活动的组织。
3. 农村文化组织: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农村文化的组织,如农村剧团、农村书屋等。
4. 农村教育组织:关注农村教育问题,提供教育资源和服务的组织。
5. 农村环保组织:关注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术园地 Xue shu yuan di
对进一步发展徐州民间环保组织的思考 苏 莹 (徐州市环保宣教中心)
【摘要】近年来,徐州民间环保组织有了很大发展,无论其数量与规模、作用与影响与以前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民间 环保组织在发展及参与环保中依然面临不少困境,有些困境甚至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要克服这种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及民间 环保组织自身等多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 民间环保组织 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民间环保组织是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 展起来的非政府组织.又称环保NGO。它在宣传环保思想参 与环保活动。推动和帮助政府实施环保政策,监督和帮助企 业关注环保三个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至2oo5年,我国已注 册的民间环保团体已近30o0个。民间环保组织在中国的兴 起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 环境危机.这种危机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已非光靠政府就能解 决,公众的参与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前题;另一方面是由于中 国在经济领域实施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近年来推行的政府 机构改革。为民间组织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同时。 国外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问题上与政府形成的富有成效的 合作伙伴关系,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对民间环保组织功能 的认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州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展及作用如 何?它们在运行过程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 徐州现有的民间环保组织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徐州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的现状 目前。徐州民间环保组织已超过20多个,环保志愿者人 数达到5万人。登记注册的有7家即徐州市环境文化协会、 徐州市矿务集团中小学生环境记者团、绿色之家、云龙区环 保文化协会、丰县新果都“绿天使”环保小记者团、徐州市大 学生世纪环保志愿团、“心缘”环保志愿者团。 徐州市环境文化工作协会成立于1991年,隶属于徐州 市环保局。是我国环保系统中成立最早的环境文化社团组织 之一,也是目前全省环保系统唯一的一家经民政部门批准注 册的环境文化社团组织。目前,会员达1000多人。有企业家、 专家学者、演员、新闻工作者、社会环保活动积极分子等。现 已成为徐州市公众参与环保的一支主力军。十几年来。协会 在围绕贯彻落实环保基本国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 与环境保护、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为徐州市环保宣教工作争创全国、全省一流 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1992年,在当时的全国环境理论还处 于萌芽状态时,徐州市环境文化协会与原国家环保局、省环 壁 保局在徐州召开了“全国首届环境理论研讨会”.国家环保局 领导和国内一些著名学术权威亲临会场.推动了全国学术界 对环境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协会”一直在企业、 学校、社区、宾馆(饭店)、商场、社会等层次和范围倡导和灌 输环境文化理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环境文化、学校环 境文化、社区环境文化、餐饮业环境文化、商场(超市)环境文 化、民间环保社团环境文化,这对徐州的环保先进(友好)企 业创建、绿色学校创建、绿色社区创建、绿色饭店创建等绿色 系列创建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协会还通过组织、指导 民间环保社会团体开展活动,广泛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环保 的积极性。 1985年,从小生活在奎河边的周美恩老师亲眼目睹了 奎河水的变迁,在教学过程中就开辟了环保第二课堂,倡导 成立了徐州矿务局环境小记者团,二十多年来.小记者们踏 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河河沟沟、祖国的长城内外、大疆南北 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他们的行动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关 注和国家、省、市及当地政府部门领导的重视。二十多年来。 共培养出了2千多名“环保小天使”。1996年,环境小记者团 以其突出表现摘取了世界环保最高荣誉奖一一联合国全球 5oo佳。1997年 周美恩获得了首届地球奖。 周美恩老师从教育岗位退休以后,源于她对家乡环保事 业的痴情和执着。98年又注册成立了徐州民间环保组织一 徐州市“绿色之家”。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员人数由原来的几 人发展壮大到今天的几千人。他们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和 年龄段。他们经常活动于农贸市场,开展”拎起布袋子,挎起 菜篮子”活动,抵制白色污染;他们到市中心、风景名胜、铁路 沿线捡拾垃圾;他们到奎河岸边宣传保护环境;他们在街道 社区开展环保讲座与咨询……当北京申办2oo8年奥运会. “绿色之家”又积极组织、策划北京一徐州“绿色助申奥.携手 护奎河”宣传活动.经过努力,终于在北京种下了400株“申 奥树”。2oo1年,“绿色之家”的负责人周美恩以其卓越的成 绩,荣获全国首届“保护母亲河奖”、2002年“绿色之家”荣获 “福特汽车环保奖”二等奖。当前“绿色之家”正在发出倡议:
环境保护NGO 实用手册主编:徐祥民张金智副主编:时军目录一、环境保护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与途径 (4)(一)参与环境立法与决策 (4)(二)参与环境行政与司法 (6)(三)进行环境教育和宣传 (7)(四)实施环保实践,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二、国际与外国环保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 (10)(一)有关环保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 (11)(二)有关环保NGO组织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 (16)三、外国环境保护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 (18)(一)黑齐黑齐水库的斗争 (18)(二)塞拉俱乐部诉内政部长莫顿案 (19)(三)大雁的自然权利诉讼案 (21)(四)“爱之运河”事件 (23)四、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定 (24)五、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的分类与职能 (25)(一)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的分类 (25)(二)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的职能 (29)六、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典型案例 (37)(一)“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 (38)(二)保护藏羚羊行动 (40)(三)怒江水坝事件 (42)(四)26度空调节能行动 (44)(五)圆明园防渗膜事件 (46)(六)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的“SEE守望家园行动” (48)(七)反对金光集团APP云南圈地毁林行动 (50)(八)自然之友开通“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 (51)(九)“节能减排”民间环保组织在行动 (53)七、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56)(一)对环境保护NGO组织的认识不到位 (56)(二)环境保护NGO组织的经费不足以及工作条件较差 (57)(三)环境保护NGO组织的专业性不强 (58)(四)组织管理及运作机制尚未制度化与规范化 (59)(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60)(六)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监督的能力不足及渠道不畅 (60)(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NGO组织的活动还不普遍 (61)(八)参与国际民间环境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62)八、完善中国环境保护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62)(一)完善环保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政府举措 (63)(二)环保NGO组织自身的努力与完善 (65)(三)完善环保NGO组织参与环保的社会举措 (69)一、环境保护NGO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与途径环保NGO组织参与环保的形式与途径因其类型、宗旨、职能、成员组成、面临问题、兴趣偏好、政府态度和相关规定的不同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