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学案2(一)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12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突破方法:有意义的生命这一内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重心必须放在“生命的追问”和“发现我的生命”这两个问题上。
结合“探究与分享”和教材中正文内容,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就让我们相互关怀。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生命的追问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形式】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P111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全班交流分享。
【问题】(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
【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突破方法:有意义的生命这一内容,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点,教学重心必须放在“生命的追问”和“发现我的生命”这两个问题上。
结合“探究与分享”和教材中正文内容,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为了什么,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难点: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1.生命的追问(1)能够活出自己的,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的,生命意义是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地,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
二、合作学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如何认识我的生命?三、复习巩固1.司马迁遭遇宫刑仍完成《史记》巨著,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世界名曲,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仍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这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A.对社会的贡献B.树立正确的成长观C.各种生命相互关爱D.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来自( )A.追求物质享受B.追求生命长度C.对生活的付出,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D.对个人的关心3.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 )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4.“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知识目标: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新课讲授教学环节:与网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资料: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师寄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去爱你自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们。
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教学目标】1. 了解人生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回顾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增强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正直、勇敢和进取的品质。
【教学重点】1. 认识到人生的意义。
2. 思考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珍惜生命。
3. 培养正直、勇敢和进取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具备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1. 由“生命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
2. 介绍学生生命的普遍意义,让学生了解他们在世界上的角色和责任。
3. 讨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出生、成长、获得知识、成为朋友和家庭成员、经历挑战等。
4. 通过阅读课文、电影和其他资源,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现在的处境和他们的未来。
5. 提供机会让学生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帮助他们珍惜生命,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6.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鼓励他们成为正直、勇敢和进取的人。
7.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教学手段】1. 课堂讨论。
2. 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
4. 电影和其他资料。
5. 情境演练。
【教学反思】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师引入案例的形式,学生们比较容易被吸引,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太过敏感,情绪容易波动,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调节。
4. 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演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有更多的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5. 教师需要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帮助他们进行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过程(一)、辅助环节:导入新课:经典台词回顾电视剧《士兵突击》: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那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示标示导: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二)、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结合下列问题自主学习教材P111-115页内容,边读边划。
【评价标准】七分钟后,逻辑清晰,声音洪亮的回答出自学指导中的第2题。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指向学习目标1、2)2.如何认识生命的意义?(指向学习目标3)(三)、班内质疑:学习任务一、生命的追问探究活动一:教师提问提问:1.人为什么活着?通过提前采访身边的人来回答。
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2“阅读感悟”材料。
(一)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认识人为什么活着?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二)有意义的人生探究活动二:阅读感悟(1)李子柒是个孤儿。
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后来父亲早逝,所以李子柒从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这世上的至亲之人。
14岁她辍学出去打工,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决定抛下所有,立刻回家。
之后的她,靠抖音拍摄视频火遍全球。
师: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雷锋日记中: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师:他的生命意义在于什么?生: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他人!里约奥运的女排赛场上,让太多人揪心,让太多人喜极而泣:因为小组赛时,女排先负荷兰再负赛尔维亚,中国女排危矣,但女排姑娘们自信、坚持、拼搏,一路打败巴西、荷兰、塞尔维亚,成为冠军!为国争光添彩!材料二:屠呦呦: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学案110. 1 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命是有意义的,理解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能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新知先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________,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__________。
(2)在看到______________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
二、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____________,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________。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________。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__________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________。
通过认真地审视关于生命的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追求都是一样的。
( )2.只有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 )3.在探索和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人生更加精彩。
( )4.普通人难以实现生命的意义,只有名人和伟人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要点探究】感受生命的意义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常常可以看见一名年轻男子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守着一辆行李车和一堆书,旁边有一个纸板写着:自由作家。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这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十讲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去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这一讲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能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对于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可能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和宝贵的。
2.学会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3.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尊重和珍惜生命,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PPT、视频、文章等,以及准备一些与生命意义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如:“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你曾经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文章等方式,呈现与生命意义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案例,让他们讨论这个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的。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人活着的意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理解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初步形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意识过程与方法: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情感、意志与价值观: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性难点:生命的意义需要发现和创造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新课讲授【新课导入】17年前,非典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
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
【思考】钟南山院士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仅限于自己吗?你活着的理由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列举学生活着的理由:有人是为了亲人,有人是为了荣誉和尊严,有人是为了领略更好的风景。
展示《雷锋日记》节选。
引导学生: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想因为自己的存在,给我们自己、给身边的人甚至给这个世界带来些什么,让生命更有意义。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生命意义的兴趣。
2、人的一生怎样度过: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教师引导:展示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请同学们结合《雷锋日记》节选内容,想一想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学生引导:辩证思考。
教师引导:其实,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要辩证地看待。
第一种观点强调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不要浑浑噩噩,人云亦云,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正确的。
《绽放生命之花》【课标依据】1、“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②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③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④关注自身的发展,关切他人的生命;⑤甘于生命的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2、能力目标:①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②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③初步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够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3、知识目标:①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②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③理解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生命的意义也不同;④懂得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懂得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学情分析】处于青春年华的初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热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他们中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但是难以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也有一部分学生感到生活的意义渺茫,人的生命渺小而脆弱,生活机械而乏味,开始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价值产生怀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教育应该是一项关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神圣事业。
本课试图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寻,使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学会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生命质量。
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知道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能够自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您浏览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正文如下: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知识目标: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新课讲授教学环节:与网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资料: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师寄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去爱你自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们。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可能面临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态度。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个人使命和责任3.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3.课堂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好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道具,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5.拓展(10分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典型人物,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学习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自主预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为自己)(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他人)(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为社会和人类)2.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三、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
对此,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劳而无功,不值得。
”材料二:“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四、随堂演练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 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重点 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 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一、新课导入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
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生命的追问 教师提问:(1)人为什么活着? (2)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页“阅读感悟”材料。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二)发现我的生命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 “我的人生”。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展示知识点: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14页“拓展空间”活动,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总结。 三、布置作业 ·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1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 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 1、 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努力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和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 1、 了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原动力之一,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2、 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然而,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他就是人称“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抢先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当时已在轮椅上生活了30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 霍金的脸上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震颤之余,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拥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2.学生谈感受。 3.师: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二、展示预习成果 1.人为什么活着?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__让生命有意义__,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自我价值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__责任__,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__人类共同需要__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生命是__独特__的,生命意义是__具体__的。 4.我们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__我的人生__”。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发现__和__创造__。 三、新课讲授 第一目 生命的追问 1、探索生命的意义 探究一: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点拨:(1)父母说:活着就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健康,更愉快。老师说:活着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朋友说:活着是为了成为一个队社会有用的人。 (2)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拓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道出一个极其简单的人生命题,那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为了什么?一个人来到世上,应当珍爱生命,生存第一;一个人在生存保障的基础上要寻求发展,让生命更加富有意义,为他人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释放出绚丽的人生色彩。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探究二: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2)有人说 ,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 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点拨:(1)感悟: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2)生命的意义来自于我们队生活的付出,来自于我们与他人的分担与分享。我们活着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坚韧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得生命的意义。人活着,既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知识拓展】人生的价值必须要一点一滴第创造。生活中的小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闪烁着奉献的光辉,体现着人生的价值。青少年如何实现人生的意义? (1) 在家当个好孩子,经常帮父母打扫房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 在学校当个好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尊师守纪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3) 在社会当个好公民,遵纪守法,见义智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第二目 发现我的生命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以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探究三: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 (1)下图中的流水代表你的生命线,在开始的地方贴上你出生时的照片,在最后贴上你最近的照片。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 ?请在生命线上找到一个点,标明发生的时间,在浪花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 (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3)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点拨:(1)小学四年级,我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进入中学,我当上了班长。 (2)我感到无比光荣与喜悦。在激动、喜悦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身上的重任。当上班长后,我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地好好学习了,而是又多了一份为身边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的责任,为班集体建设多出力的责任。 (3)生命故事分享: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早晨,一个伐木工人照常去森林里伐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此时,他只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他试图把腿抽出来,可办不到。于是,他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是,他很快发现:倒下的松树呈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电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别无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 伐木工人把腿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的苏醒过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4)感悟如果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死神正一步步向你走来,最先垮下来的或许就是精神。但伐木工没有表现出死神即将来临的恐慌,他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希望的形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第构建自己。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探究四:教材P114探究与分享 (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 (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 点拨:(1)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意义。有的志愿者是为了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有的是为自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有的是获得了社会的赞许、荣誉等等。 (2)通过参加志愿者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利用闲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中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我来说,这样的志愿活动会锻炼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在奉献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