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Shibor报价机制完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352.71 KB
- 文档页数:14
基于Shibor完善我国基准利率的研究
杨晓胜
【期刊名称】《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为了克服原有基准利率指标功能的不足,我国新近推出利率指标体系--Shibor,与被视为国际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Libor相比较,为了实现基准利率的核心作用,我们还需要在Shibor形成的交易技术层面和市场环境层面不断加以改革和完善.
【总页数】5页(P11-15)
【作者】杨晓胜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0.3
【相关文献】
1.SHIBOR在我国基准利率体系中的地位及完善渠道研究 [J], 戴国海;李伟
2.SHIBOR作为我国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真的确立了吗——基于三个月期限SHIBOR与国债收益率关系的角度分析 [J], 肖新员
3.我国货币政策基准利率的述评及Shibor体系的完善 [J], 刘仁伍;黄革;戴鸿广
4.基于基准利率视角的Shibor和我国国债收益率比较研究 [J], 武建新(硕士研究生);张智勤(硕士研究生)
5.我国基准利率有效性研究——基于SHIBOR在金融市场的表现 [J], 课题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中国的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在中国货币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货币政策制定、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Shibor的定义和特点、与中国基准利率的关系、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研究。
通过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探讨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影响Shibor的因素复杂多样,不仅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也受政策调控、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
Shibor对中国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展望,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价Shibor在中国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Shibor, 中国基准利率, 有效性研究,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 影响因素, 研究展望, 结论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不断健全,Shibor作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指标,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虽然Shibor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却备受质疑。
在金融市场混乱、利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能否准确反映市场供求情况,未能得到充分验证。
为了更好地了解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必要对其定义、特点以及与中国基准利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评价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越来越深入。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
Shibor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上海市场上出现了多家私营银行,而它们之间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差,同时正值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关键阶段,于是有关方面决定成立上海同业拆借交易中心,并最终形成了Shibor这一重要的金融指标。
1. Shibor对金融市场的影响Shibor是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具有灵活性和反映市场实际情况的特点。
由于Shibor是银行之间的交易利率,因此它更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对利率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具有更广泛的市场代表性。
Shibor的变动对金融市场会产生直接影响,它所反映的利率水平直接影响着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和价格形成。
Shibor的变动也会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灵活性都有促进作用。
2. Shibor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不仅影响着国内的金融市场,也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Shibor的上涨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而Shibor的下降则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因为利率的升降会影响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从而影响着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
Shibor利率的变化也会对外汇市场的交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利率敏感性较强的外汇交易,Shibor利率的变化更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关联。
Shibor的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在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Shibor利率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这对市场参与者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Shibor的波动性较大,也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对市场利率的过于依赖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Shibor作为基准利率被广泛使用。
摘要:基准利率在一国的利率体系中起基础作用,作为金融市场其他产品定价参照的利率体系,是一国利率体系之本,对利率市场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今天,中国基准利率的选择仍然无法确定。
现通过分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从而对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并轨进程;提高Shibor 的市场代表性;寻找比Shibor 更有效的基准利率等建议。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6-0109-02Shibor 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周涵(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南昌330013)收稿日期:2019-03-11作者简介:周涵(1999-),女,安徽六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一、绪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于2007年1月推出的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Shibor 报价团现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均是在中国货币市场上人民币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的银行。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的各四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 ,并与上午11:00对外公布。
Shibor 共报出O/N 、1W 、2W 、1M 、3M 、6M 、9M 、1Y 八种期限的利率。
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基准利率确定时间较早,对基准利率的选择研究较少,但由于2012年Libor 操纵丑闻事件的发生,美国和欧盟开始寻找新的基准利率。
在国内,对于基准利率的选择,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毕玉江通过对英美国家基准利率选择的分析提出,中国以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更加合适。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
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利率指标之一,它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对于货币政策传导、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主要用于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借贷利率定价。
它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计算,并发布于每个交易日。
Shibor被广泛用于衡量流动性和风险溢价水平,其变动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hibor有效性的研究需要对其市场影响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Shibor对整个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随着Shibor变动,它对于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速度和幅度起着指导作用。
Shibor对于利率期限结构和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也有重要的影响。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
Shibor的稳定性对于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过去几年来,Shibor的波动性相对较大,这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和金融不稳定。
研究应该关注Shibor波动的原因和稳定性的提升措施。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Shibor 市场影响、稳定性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Shibor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并为提高其有效性和稳定性提供政策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Shibor 的定价机制和与其他利率指标的关系,以提升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关于调整Shibor发布时间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公布日期】2014.07.23•【文号】市率发[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关于调整Shibor发布时间的公告(市率发[2014]7号)2007年1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正式发布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自律机制)的指导下,通过各报价行和指定发布人的共同努力,Shibor的报价形成机制逐步优化,基准性与公信力不断增强。
目前,Shibor已经成为市场认可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随着近期同业存单发行交易的稳步推进,Shibor报价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发挥Shibor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为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经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审议,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决定自2014年8月1日起将Shibor发布时间由上午11:30调整为上午9:30。
同时,简化Shibor报价期限品种,各报价行每个交易日仅对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八个品种进行报价,不再报送3周、2个月、4个月、5个月、7个月、8个月、10个月、11个月等八个选报品种。
为保障相关工作顺利推进,自律机制从6月3日起组织Shibor报价行开展了一个多月的Shibor提早报价试运行工作。
试运行期间,各报价行加强了对自身头寸情况、市场资金供求和利率走势的分析预判,完善了内部报价方法体系和流程,进一步健全了报价管理制度,并能在截止时间前正常提交报价。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作为Shibor的指定发布人也做好了相关系统的准备工作。
试运行的情况表明,Shibor提早报价能够更好地体现出Shibor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各报价行报价的独立性有所提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也逐步增强。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研究基准利率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率。
从长期来看,我国推出Shibor作为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支点。
基准利率是最基本、最市场化的资金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的纽带,也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竞争力的的必要措施。
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特殊国情和市场经济下,培育和发展一个成熟的基准利率,确实显得非常迫切和具有必要性。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曾经尝试把国债回购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好几种作为我国的基准利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成功实践。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市场化进程,央行在2007年1月4日正式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简称为Shibor,当作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利率进行培育和完善,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吸取教训,迫切需要检验Shibor自运行以来的实际效果,对Shibor 能否作为我国货币市场上真正的基准利率进行系统的研究。
1.本文研究思路与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在回顾了国内外对基准利率的研究基础上,对基准利率理论进行综述,为下文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基准利率选择和基准性实证检验做好理论准备工作;然后,简述了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及Shibor现状,介绍了Shibor的运行机制,运用归纳总结、对比分析的方法对Shibor进行可行性分析。
最后,运用多种计量和统计方法分别对市场性、基础性、相关性和稳定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为Shibor的完善提出建议。
本文的研究目的:根据本文的内容,希望本文能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基准利率应该参考哪些标准?基准利率的内涵有哪些?(2)Shibor的基准性如何,能否担当我国基准利率的重任?其中,这是最主要目的。
(3)Shibor的运行情况如何?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2.本文研究内容本文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历史背景,在前人对基准利率研究的基础之上,以Shibor的基准性为主线,一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改革现有市场制度,提高报价行的定价能力 Shibor 形成机制与发展方向■ 崔 嵬了一个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Euribor 。
Euribor 是欧元区内一级银行 (Prime Banks )之间的欧元定期存款报价 利率。
Euribor 由欧洲银行联盟(EBF )和金融市场协会(ACI )联合发起,是由 49家报价银行(Panel Banks )报出利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欧洲银行联盟授权路透计算和发布 Euribor 。
为了避免信用级别不同对报价带来一定偏差,报价银行所报出的价格均基于一级银行(Prime Banks )间的报价这样一个假设。
Euribor 按期限来报价,期限长度从 1 周到 1 年不等共 15个档次。
每个交易日上午 10∶45(中部欧洲时间,C ET )以前,各个报价银行通过欧洲自动实时清算快速交换系统(T A R G E T )上专有的报价页面报出自己的价格,10∶45~11∶00 之间报价银行可以对自己的报价进行修改。
报价银行所报出的价格均为即期价格(T+2),交易天数采用 Act/360 的市场惯例。
计算时去掉每个期限的最高报价和最低报价各 15%,然后对剩余的报价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东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Tibor )1995 年 11 月,日本银行业协会(JBA )推出了银行间日元同业拆借利率。
Tibor目前涵盖境内日元拆借利率和欧洲日元拆借利率两个品种。
其中境内日元 Tibor 的报价行有 16 家,欧洲日元 Tibor 的报价行为 15 家。
这些报价行同样是由市场声誉、交易规模、专业能力、信用等级较好的银行组成。
根据报价行报出的价格,分别去掉最高、最低上下各 2 家,对剩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得到Tibor ,利率期限从1周到 1 年不等,包括 13 个期限品种。
国际上主要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国际市场基准利率形成经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对金融市场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年一剑铸Shibor,利率基准奠基石
王咏红
【期刊名称】《中国货币市场》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自Shibor诞生以来,在人民银行的监管指导下,在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各报价行的精心培育下,Shibor基准利率体系扎根于中国货币市场土壤不断发展壮大,其运用范围和市场定价基准作用不断增强。
对亲历shibor建设进程的所有参与者来说,十年走过的点点滴滴,映射着参与报价工作的市场成员对基准利率建设和金融市场建设的信念、热诚和情怀。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王咏红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1
【相关文献】
1.对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下的基准性研究 [J], 黄千里;方华
2.SHIBOR作为我国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真的确立了吗——基于三个月期限SHIBOR与国债收益率关系的角度分析 [J], 肖新员
3.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债券回购交易利率、SHIBOR与最优基准利率研究[J], 许艳霞
4.我国基准利率Shibor有效性的基准属性研究 [J], 吴文竣
5.银行间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选择及Shibor运行分析--兼析基准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J],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詹向阳;樊志刚;赵新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作者:杜栩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3年第09期摘要:随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
于此同时加快构建有效的基准利率调控体系将成为未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又一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Shibor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评述,探讨了其行使基准利率职能的可行性,再次分析了Shibor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依然面临的重要挑战,以期推动Shibor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Shibor;有效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是在借鉴国际上主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形成机制的基础上,试行3个月后,于2007年1月4日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正式发布运行。
Shibor 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开始正式构建以Shibor为核心的基准利率指标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包括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取消上限等措施),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最后攻坚阶段。
而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真正内涵——不仅包括取消存贷款利率的管制,还应当包括建立有效的基准利率调控体系。
因此,马涛(2012)认为基准利率的建设应当分五步走:第一步,放松利率管制;第二步,形成市场基准利率;第三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向利率价格调控方向转变;第四步,央行逐步以市场基准利率为利率调控目标;第五步,市场基准利率与央行基准利率并轨,建立完全意义上的基准利率。
由此看来,构建完全意义上的基准利率未来要走的路还相当长。
由于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基准利率,而Shibor因其具有便于央行操作、基准性较好、政策传导效果较好等特点备受央行的推崇,并在其他具有部分基准利率属性的利率中胜出,成为目前我国货币市场的“准基准利率”。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在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通过对Shibor的历史变化、影响因素和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Shibor;基准利率;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有效性研究一、引言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中国银行同业间交易的基准利率,是中国市场上的重要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2006年Shibor参考利率体系建立以来,它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利率基准之一,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市场利率的形成。
研究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对于了解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Shibor的历史变化1. Shibor的发展历程Shibor最早出现在上海银行间市场上,起初主要是由央行进行干预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平稳。
后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Shibor逐渐成为市场上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的基准利率。
2006年,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利率结构开始进行改革,Shibor利率开始被纳入了参考利率体系,成为了中国的基准利率之一。
自2006年以来,Shibor围绕央行调控利率的基准对冲水平波动。
在2007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Shibor大幅上涨,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的急剧收紧。
在此之后,央行通过降息和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Shibor利率。
在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期间,Shibor再次出现剧烈波动,央行通过开展逆回购操作、降准等手段维护市场流动性。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Shibor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央行政策利率央行政策利率直接影响Shibor的水平。
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从而影响Shibor利率的变化。
央行降息会导致市场资金供应增加、Shibor利率下降,反之亦然。
2. 市场需求和供给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也会对Shibor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