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性质及对Shibor的实证研究_项卫星
- 格式:pdf
- 大小:940.72 KB
- 文档页数:11
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实证分析及运行评价张林,何广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94)摘要:Shibor 是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本文通过对包括Shibor 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的实证研究,发现短期Shibor 的利率基准性较好,准确反映了短期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是市场化的基准利率;而中长期限Shibor 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非市场化引导,但也较好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
Shibor 运行两年以来,已经逐渐发挥了利率基准作用,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关键词:Shibor ;基准利率;货币市场;货币政策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4-0009-04中图分类号:F 82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9-03作者简介:张林(1985-),男,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政策、货币市场利率;何广文(1963-),男,四川达州人,教授,。
一、问题的提出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比较复杂,市场化的短期利率体系和尚未市场化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存。
货币市场利率在目前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利率,利率的形成基本上依赖于资金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Shanghai In -terbank Offered Rate )是中国人民银行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推出的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Shibor 自2007年1月4日起正式开始运行,迄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其利率基准性问题也受到了业界日益广泛的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Shibor 利率研究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Shibor 利率的基准性、Shibor 利率的合理水平等方面。
如郑葵方(200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2周以下Shibor 是对应期限的基准利率,货币当局对该利率的培育有了积极的效果,这是现有研究的普遍结论;但有的学者如杨辉(2008)认为,作为报价利率,Shibor 不具有实质交易的约束力,因此可能存在夸大预期的作用。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通过对Shibor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评估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Shibor在中国货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因此在使用Shibor作为基准利率时需要谨慎对待,应综合考虑其与其他利率指标的关系,以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Shibor;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有效性一、引言二、Shibor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定义:Shibor是指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各期限人民币拆借利率的加权平均利率。
它是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基准利率,反映了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
2. 计算方法:Shibor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按照不同期限的拆借利率加权平均得出各期限的Shibor利率。
目前,Shibor分为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等七个期限。
三、Shibor的影响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Shibor的影响较大,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等,都可能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Shibor的走势。
2. 货币政策预期:货币政策的预期会对Shibor产生直接影响。
市场参与者根据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势的预期来决定其资金投向,当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时,对未来流动性的预期会推高Shibor利率。
3. 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Shibor的走势,比如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外汇市场的变化等都可能对Shibor产生影响。
四、Shibor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1. 利率传导:Shibor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基准利率,对市场上其他利率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
央行通过调节Shibor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水平。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中国的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在中国货币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货币政策制定、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Shibor的定义和特点、与中国基准利率的关系、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研究。
通过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探讨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影响Shibor的因素复杂多样,不仅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也受政策调控、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
Shibor对中国货币政策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展望,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价Shibor在中国货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Shibor, 中国基准利率, 有效性研究,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 影响因素, 研究展望, 结论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和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金融体系不断健全,Shibor作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指标,对我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虽然Shibor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有效性和稳定性却备受质疑。
在金融市场混乱、利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能否准确反映市场供求情况,未能得到充分验证。
为了更好地了解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实际运行情况,有必要对其定义、特点以及与中国基准利率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评价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越来越深入。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
Shibor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上海市场上出现了多家私营银行,而它们之间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差,同时正值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关键阶段,于是有关方面决定成立上海同业拆借交易中心,并最终形成了Shibor这一重要的金融指标。
1. Shibor对金融市场的影响Shibor是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具有灵活性和反映市场实际情况的特点。
由于Shibor是银行之间的交易利率,因此它更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对利率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具有更广泛的市场代表性。
Shibor的变动对金融市场会产生直接影响,它所反映的利率水平直接影响着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和价格形成。
Shibor的变动也会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灵活性都有促进作用。
2. Shibor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不仅影响着国内的金融市场,也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Shibor的上涨会导致人民币升值,而Shibor的下降则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因为利率的升降会影响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从而影响着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
Shibor利率的变化也会对外汇市场的交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利率敏感性较强的外汇交易,Shibor利率的变化更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关联。
Shibor的波动性较大,尤其是在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Shibor利率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这对市场参与者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Shibor的波动性较大,也会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对市场利率的过于依赖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Shibor作为基准利率被广泛使用。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
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中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利率指标之一,它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对于货币政策传导、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Shibor作为中国的基准利率,主要用于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借贷利率定价。
它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计算,并发布于每个交易日。
Shibor被广泛用于衡量流动性和风险溢价水平,其变动对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hibor有效性的研究需要对其市场影响进行评估。
研究表明,Shibor对整个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随着Shibor变动,它对于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速度和幅度起着指导作用。
Shibor对于利率期限结构和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也有重要的影响。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需要考虑其稳定性。
Shibor的稳定性对于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过去几年来,Shibor的波动性相对较大,这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和金融不稳定。
研究应该关注Shibor波动的原因和稳定性的提升措施。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Shibor 市场影响、稳定性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Shibor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并为提高其有效性和稳定性提供政策建议。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Shibor 的定价机制和与其他利率指标的关系,以提升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的推出是央行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尝试。
本文对SHIBOR 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重要结论。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同业拆借利率[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 (2009)7-0023-04柏宝春(1971—),男,山东烟台人,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孙松(1984—),男,山东枣庄人,山东财政学院2007级金融研究生。
王晓艺(1986—),女,山东泰安人,山东财政学院2008级金融研究生。
(山东济南250014)■柏宝春,孙松,王晓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实证研究———基于SHIBOR 的分析一、引言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
基准利率的确定是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内容。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anghaiInterbank Offered Rate ,简称SHIBOR ,下同)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SHIBOR 的推出是央行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尝试,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创造了条件。
本文从我国货币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SHI -BOR 与债券回购利率、央行票据收益率进行定量分析,用以检验SHIBOR 对债券回购利率、央行票据收益率是否具有引导作用,同时检验SHIBOR 不同期限利率的相关性以及与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以货币供应量为例)的相关性情况。
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SHIBOR 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合理性以及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的联动效果。
在对SHIBOR 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环境分析前提下,评价其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政策建议。
二、SHIBOR 的推出及运行分析2006年,中央银行推出了SHIBOR 作为货币市场的参考指标。
2006年10月8日SHIBOR 开始内部运行,2006年12月1日开始外部试运行,2007年1月1日起对外正式发布。
财经论坛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1期96㊀㊀作者简介:吴文竣(1994-),男,汉族,江西抚州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物流与交通经济.我国基准利率S h i b o r 有效性的基准属性研究吴文竣(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广东深圳518060)摘㊀要:2007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公布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 h i b o r ,这是目前最符合我国市场现状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的关注和使用.自S h i b o r 运行以来,它能否真正担当起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以及如何完善对它的培育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基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通过相关性检验㊁A D F 检验㊁G r a n g e r 因果检验㊁脉冲响应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得出了S h i b o r 的基准性良好,能够担当起基准利率的重任的结论.关键词:S h i b o r;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31.0471㊀引言及文献综述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利率体系具备主导性,能够发挥出影响甚至引导其他利率的作用,以资金供求关系为前提条件,且被中央银行有效调节的一种金融市场利率.我国政府在1996年首次不再直接调控同业拆借利率,这是我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信号;1998年末货币当局在开始了金融债券利率化的发展;1999年10月,我国银行间债券利率全部完成;2004年初,央行又一次放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最高可达70%.当年年末,人民币的存款利率没有了上浮限制,仅保留下浮的限制;2006年,我国开始允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向社会各界公开推行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最终于2007年1月4日,央行最终公布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 h i b o r.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确立一个市场化的基准利率对于实现利率市场化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之初,对于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就层出不穷.黄晨㊁柏满迎等(2002)分析结论认为银行间国债到期收益率也能够作为当前我国合适的基准利率,这是他们在总结归纳全球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基准利率的选择过程得出的.在S h i b o r 正式运行之后,社会各界也逐渐认可了它的基准地位.单云亮(2009)运用G r a n ge r 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将S h i b o r 同主要的市场利率进行比较分析,从基础属性方面论证S h i b o r 作为基准利率是比较合适的.梁琪(2010)等人构建了多元V A R 模型㊁V E C M 模型,对S h i b o r 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在短端S h i b o r 的基准性相对较为完善,在长端S h i b o r 基准地位还有待于加强.目前,我国的银行利率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存款利率管制尚未放开,因此一些学者方意和方明(2012)认为在利率双轨制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递仍然主要依靠银行存款利率,我国政府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其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帮助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曹凤岐,201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S h i b o r 运行以来,它是否真的能发挥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重要作用,又如何进一步对其制定和完善,就变得极具价值.2㊀S h i b o r 的运行现状和基本属性2.1㊀S h i b o r 的运行现状目前S h i b o r 可以作为金融市场和信贷市场上资金产品定价的标准参考变量,其本质上为一种同业拆借利率.因为它不是市场交易产生的价格,而是由16家报价银行团报出利率来决定,所以其自身的信用借贷风险也非常小.报价银行团在每个交易日上午自行地给出有关市场情况的㊁单利㊁无担保的拆入拆出双边报价作为参考的样本数据.然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得到这些样本数据后,剔除它们当中最高及最低的参考变量,然后对余下的样本数据采用加权算术平均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每个交易日各期限品种S h i b o r.为了及时给广泛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标准,该指标需在当天的11点30分及时发布.当前,央行要求S h i b o r 必须上报的品种共有8种,按照其持续时间的长短进行排序如下:隔夜㊁1周㊁2周㊁1个月㊁3个月㊁6个月㊁9个月及1年.2.2㊀S h i b o r 的基本属性我国曾出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㊁债券回购利率㊁一年期存款利率㊁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等4种候选基准利率,但是它们都只表现出部分基准利率的属性,均不适合作为我国基准利率.因此,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最终选择,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被央行在2007年1月4日正式推出,它具备以下基本属性:(1)市场性.S h i b o r 的代表性是因为它由信誉高㊁交易量大㊁专业道德素质强的报价银行报出,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始逐渐成为报价的参考基础,市场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所以S h i b o r 才可以在复杂的资金交易情况下快速发展.其迅速发展在观察其交易量便能看出,2017年的同业拆借总交易量(79.0万亿)约为2005年(2.23万亿)的34倍.(2)相关性.S h i b o r 不仅能够同微观市场主体之间保持相关关系,而且可以和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之间保持高度相关性.最终通过改变自身的特性,来达到调节实体经济运行的目的.又因为S h i b o r 最终作用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1期97㊀于实体经济,可以很敏锐的发现着市场主体的消费与投资需求,最后落实到企业和居民,所以它同宏观指标之间相关性较高.(3)基准性.S h i b o r 可以联系信用风险和期限结构等相关因素实现对金融产品定价的过程,从而作为市场交易双方的参照变量.加上其本身具备的基准特性,更可以完全反映出交易市场的风险大小和利率水平.现如今,含有8个期限品种的S h i b o r 普遍运用与金融资产的定价,具体包括附息债㊁衍生品互换等,不难发现,S h i Gb o r 在交易市场上已经成为了央行定价的基准.(4)稳定性.一个基准利率想要发挥其资产定价的基本作用,就要保证其不容易受到正常的因素的影响,亦或是受到影响后也可以维持自身地平稳性.冲击我国货币市场的因素众多,但关键因素无非是以下两种:沪深300股指的波动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S h i b o r 的稳定性较强,迄今为止都未受其它因素的冲击影响从而造成大幅波动.3㊀数据变量及计量模型3.1㊀变量选取S h i b o r 与I B O R 的相关性检验中,均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360个样本数据.S h i b o r 的数据来自于S h i b o r 官网(w w w.s h i b o r .o r g),I B O R 的数据从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w w w.p b c .go v .c n )取值.3.2㊀计量模型V A R 模型也称为向量自回归模型,由C h r i s t o p h e r S i m s 提出并引入到计量经济学中,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的模型.它是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 向量 自回归模型.V A R 模型的表达式如下:Y t =c +A 1(y t -1)+A 2(y t -2)+....+A p (yt -p)+e t 其中:c 是n ˑ1常数向量,A i 是n ˑn 矩阵.e t 是n ˑ1误差向量4㊀S h i b o r 基准属性的实证研究考虑到I B O R 具备下列三个优势:(1)早已市场化,具有普遍性;(2)交易规模充分反映市场状况;(3)期限结构较为完整,具有隔夜到一年不等的8个利率期限品种,与S h i b o r 相似,所以本文选取市场化较高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I B O R 作为S h i b o r 的研究对象.4.1㊀相关性检验运用E v i e w s 软件对S h i b o r 与I B O R 相同的8个期限品种进行计算,得出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表1㊀S h i b o r 与I B O R 的相关系数通过上表的分析结论可知,S h i b o r 同其余各期限I B O R 的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6,且大部分在0.9以上,相关度很高.只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全部期限的品种S h i b o r 的相关系数较低,但也均高于0.6.I B O R 之所以可以相对敏锐的体现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原因是I B O R 在我国很早就实现市场化,S h i b o r 同I B O R 之间的相关系数高,I B O R 的市场性良好,这就可以说明了S h i b o r 也具备良好的市场性.至于I B 1Y 与S h i Gb o r 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这和我国I B O R 中的交易大多数处于短期,中长期交易偏少有关.4.2㊀A D F 检验同时,因为S h i b o r 和I B O R 的最突出的交易量都集中在隔夜拆借,所以本节的参考变量都采用两个利率的隔夜数据,把它们简称为S H 0N ㊁I B 0N .在采用G r a n ge r 检验前需先对S H 0N ㊁I B 0N 两组样本进行平稳性检验,原因是绝大部分的经济数据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容易产生伪回归现象.表2㊀S H 0N 与I B 0N 的A D F 检验根据上表的结论得出,即使是在1%显著性水平下,A D F 的检验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的绝对值,拒绝原假设,即检验的序列不存在单位根,S H 0N 和I B 0N 均为平稳性序列.4.3㊀G r a n ge r 因果检验完成了S H 0N 和I B 0N 的平稳性检验之后,便能够开始对它们进行G r a n ge r 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表3㊀S H 0N 与I B 0N 的G r a n ge r 因果检验观察上表的P r o b a b i l i t y 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S H 0N 不是I B 0N 的G r a n g e r 原因的原假设,拒绝了I B 0N 不是S H 0N 的G r a n g e r 原因的原假设,这意味着S H 0N 变动是I B 0N 变化的G r a n g e r 原因,但I B 0N 变化却不是S H 0N 变化的G r a n g e r 原因.说明了S h i b o r 可以影响I B O R 反之却不然,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所以,S H 0N 的变化均是I B 0N 的G r a n g e r 原因,但I B 0N 却不是S H 0N 变化的G r a n ge r 原因.由此可以判断S h i b o r 能够影响其它利率发生变化,基础性较好.4.4㊀V A R 模型的建立根据前面地检验,S H 0N 的变化能引起I B 0N 的变化,所以本文继续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 A R )进行实证检验,探索S H 0N 与I B 0N 之间影响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之所以采用V A R 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原因:2个检测变量的数据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通过上文的G r a n ge r 检验发现S H 0N 对I B 0N 有因果关系.(1)建立V A R 模型.对S H 0N 与I B 0N 构建V A R 模型,进行模型估计.V A R 模型滞后期的是影响V A R 模型的关键,必财经论坛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1期98㊀㊀须先检验滞后期数.从下表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在给定的五个评价指标中有4个认为滞后期数应该为3,见系统自动标出的结果,即∗处,因此本文先建立V A R (3)模型.表4㊀滞后期数检验结果(2)V A R 模型平稳性检验.自身保持稳定V A R 模型,分析得出的脉冲响应分析才是有效的,因此需要被检验的V A R 模型中全部的特征根都小于1才行,既全部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的V A R 模型才可以成为一个平稳的系统.首先进行V A R 系统自身的稳定性检验.如表5所示.表5㊀V A R模型的全部特征根图1㊀特征根的分布图根据上述情况可知,图中全部特征根均小于1,V A R 模型为平稳系统.(3)建立在V A R 模型上的脉冲响应分析.由上文可知,建立的V A R 模型是平稳的,因此能够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来探索S H 0N 对I B 0N 的关系,如图2.图2㊀I B 0N 受S H 0N 冲击的脉冲响应图从图2可以看出,I B 0N 在初期受到S H 0N 的冲击后,开始变化不大,但是到了第2期就有一个正向的反应,且变化达到最大,约为0.45,之后就呈现慢慢回复的趋势,并最终在约第10期逐渐靠近0.5㊀结论及建议5.1㊀结论本文先梳理了S h i b o r 的基本现状和基础属性,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S h i b o r 的基准属性出发,探索其能否可以有效的成为我国的基准利率.经过相关性检验,A D F 检验,G r a n ge r 因果检验及建立在V A R 模型上的脉冲响应等一系列分析得出了S h i b o r 的基准性良好,能够担当起基准利率的重任的结论.5.2㊀对策建议(1)完善报价监督机制,提高报价行代表性.S h i b o r 采用报价制度缺乏监控机制,在报价银行道德水平缺失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作假,达到操纵市场利率的目的.为了市场的稳定发展,为了交易正常进行,规范S h i b o r 报价行的报价行为,健全完善的报价监督机制十分重要.(2)加强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目前利率体系处于 双轨制 状态,这严重阻碍了S h i b o r 引导作用的发挥,影响了S h i b o r 对信贷市场利率的调节机制,所以必须解决利率 双轨制 只有完善与改革系列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存贷款利率在运行中的不协调才能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步骤,尽早实现利率市场化.(3)加强与完善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体系.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完整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机构更是缺乏.即使是纳入报价系统的报价银行,也会由于层次高低不同的信用等级因素,造成影响较大的㊁难以预测的潜在风险.所以,建议我国货币当局或者同业拆借中心等大型机构牵头组织建立完善良好的信用等级制度,以此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参考文献[1]黄晨,任若恩,李焰,柏满迎.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38G43.[2]单云亮.S H I B O R 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实证分析[J ].科技信息,2009,(01):350G351.[3]梁琪,张孝岩,过新伟.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培育 基于构建完整基准收益率曲线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2010,(09):87G105.[4]方意,方明.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确立及其动态关系研究[J ].金融研究,2012,(07):84G97.[5]曹凤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与构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04):26G33.[6]蒋贤锋㊁王贺㊁史永东.我国金融市场中基准利率的选择[J ].金融研究,2008,(10):34G37.[7]柏宝存,孙松,王晓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实证研究[J ].金融与经济,2010,(7):15G20.[8]方先明,花昊.S h i b o r 能成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吗[J ].经济学家,2012,(1):25G40.[9]陈勇,吴金友.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 ].上海金融,2008,(5):27G29.[10]张晓峒.E v i e w s 使用指南与案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57G58.。
关于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实证研究作者:杨鑫王佩琼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3期【摘要】基准利率的确定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都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还没有真正完全确定,我国主推的Shibor能否真正担任起基准利率的重任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本文根据基准利率的特性对Shibor进行检验,主要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脉冲响应函数法,实证检验结果表示Shibor已经基本具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特征。
【关键词】基准利率 Shibor 货币市场一、引言基准利率是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即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基准利率的确定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自1996年启动利率市场化以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市场基准利率。
在我国众多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市场利率中,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2007年1月4日,央行推出了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以此把它发展成为我国的基准利率。
而这一利率已推出6年时间,它的市场性和基准性是否已经确立,和其他市场利率是否有很强的相关性及联动性,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是否灵敏,是否能够保持基本的稳定性,这些都是需要检验的。
所以本文以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推出为时间起点,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针对研究结果找出原因,提出建议。
二、Shibor的推出及运行现状分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我国自2006年10月8日开始试运行,2007年1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
Shibor报价行由18家交易活跃、信用度高的商业银行组成。
自运行6年以来,已经具备如下特征。
(一)报价品种多样,期限结构丰富目前对社会公布的 Shibor包括隔夜、1 周、2 周、1 个月等,共计8 个必报品种和3 周、2 个月等在内的8个选报品种。
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随着中国货币市场的不断发展,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越发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定义。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指反映一定期限、特定品种的无风险借贷利率水平的利率,可以用来衡量市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利率波动对借贷、投资方的影响。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场内外融资成本、流动性、政策目标等。
然后,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情况。
当前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包括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OMO)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及商业银行的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和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LDR)。
OMO利率是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决定的短期利率,发挥着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等作用。
LPR是商业银行按照价格性原则计算的对外贷款利率,是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SHIBOR是市场上不同期限、不同品种的同业拆借利率,反映市场中的资金供需关系和市场风险。
LDR是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存款的基础利率,是商业银行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中国货币市场中,OMO和LPR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政策性和引导性。
OMO利率的设定需要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相匹配;LPR的设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定价机制和市场竞争状况。
其次,在商业银行的融资活动中,SHIBOR相对比较重要,它反映市场上的资金供需关系和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和资产负债表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LDR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贷款定价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来说较为次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市场定价机制、政策目标和预期通胀等。
未来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变化和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建立更加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提高货币市场的健康发展水平。
经济研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研究——基于SHIBOR的实证分析甘建辉(天津城投置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300190)摘 要:自2007年以来,经过10年的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成为了传导货币政策、反映市场利率变动的重要指标,并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运用比较和统计检验的方法,考察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SHIBOR;基准利率;因果检验0 引言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一般包括利率形成机制、利率传输、利率结构期限和利率相关管理的市场化,具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促进金融发展创新的作用。
基准利率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的“参照系”,成为其他利率水平和金融产品价格确定的重要依据。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市场各方主体在衡量资金成本、计算投资收益、调控宏观经济等方面均需要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基准利率作为参考。
可见,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体系建立的核心。
基准利率具备以下四个特性:一是市场性,基准利率能够真实反应市场上资金的价格水平,利率高低取决于金融市场上供需关系。
二是相关性,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高度联动性,是政府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操作目标和关键钥匙。
三是基础性,基准利率能够反映出一定期限无风险收益水平的高低,对其他有利率水平变动具有基础性和成因性的影响,下降,房地产类和金融业财税收入比重快速提升,经济“脱实向虚”态势十分明显。
一是第二产业税收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全口径税收占比由2012年的50.72%下降到2016年的29.41%,下降了21.31个百分点。
除建筑业从7.14%上升到15.81%外,制造业、采矿业、电热气水生产与供应业均较大幅度下降。
其中制造业由29.9%下降到9.03%,下降了20.87%。
二是传统制造业税收占比下降最快,从制造业29大类行业税收占比变化看,除医药制造业持平外,其余行业几乎均呈下降之势。
对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检验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准利率的有效性检验※时光1 高珂2[内容摘要]SHIBOR是我国正在培育和发展的基准利率。
本文根据国际通行的基准利率标准,运用SHIBOR运行以来的数据,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从市场性、基础性、稳定性、可控性、相关性五个方面,对其作为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检验。
结果表明, SHIBOR可初步作为基准利率,但有效性偏弱。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有效性者简介:时光(1954—),男,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成都,610041),教授。
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高珂(1986—),男,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0041)。
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自2007年1月SHIBOR作为我国货币当局重点培育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正式线以来,其功能和地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有肯定性的评价,也存在不少质。
[1][2][3][4][5][6][7][8]经过四年的发展, SHIBOR是否已经具备了基准功能?能否担起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重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四年来的相关数,从市场性、基础性、稳定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五个方面,对SHIBOR作为基利率的有效性进行全面检验。
一、市场性的检验市场性是指在基准利率的形成过程中,要求参与主体的种类广泛并具有主动。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早期的交易主体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经过1999年改革,借市场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增多。
到2007年以后,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参者种类范围涵盖了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和绝大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场已经成为包含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调配市※该文为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项目2011XWD-S1202。
20 金融论坛《财经科学》2012/2总287期,而且SHIBOR报价银行团由信用等级较高、交易规模较大、定价能力较强的流银行组成,基本满足了基准利率形成参与主体广泛性的要求。
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在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通过对Shibor的历史变化、影响因素和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Shibor;基准利率;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有效性研究一、引言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中国银行同业间交易的基准利率,是中国市场上的重要利率,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2006年Shibor参考利率体系建立以来,它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利率基准之一,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市场利率的形成。
研究Shibor作为中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对于了解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Shibor的历史变化1. Shibor的发展历程Shibor最早出现在上海银行间市场上,起初主要是由央行进行干预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平稳。
后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Shibor逐渐成为市场上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的基准利率。
2006年,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利率结构开始进行改革,Shibor利率开始被纳入了参考利率体系,成为了中国的基准利率之一。
自2006年以来,Shibor围绕央行调控利率的基准对冲水平波动。
在2007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Shibor大幅上涨,反映了市场流动性的急剧收紧。
在此之后,央行通过降息和逆回购等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Shibor利率。
在2015年中国股市大跌期间,Shibor再次出现剧烈波动,央行通过开展逆回购操作、降准等手段维护市场流动性。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Shibor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央行政策利率央行政策利率直接影响Shibor的水平。
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来影响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从而影响Shibor利率的变化。
央行降息会导致市场资金供应增加、Shibor利率下降,反之亦然。
2. 市场需求和供给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也会对Shibor产生影响。
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
在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阐述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基本概念,其次探讨了选择基准利率的原则,然后对前人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果。
在总结了对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启示,提出了研究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实证研究、利率选择、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基本概念、选择原则、前人研究、综述、方法、结果、启示、局限性、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指中国货币市场上各种金融机构参照的利率基准,它不仅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也对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关乎着货币政策的效果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就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做出了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综述,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果,探讨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旨在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明确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当前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旨在为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和监测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摘要: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影响利率水平和货币市场利率传导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不同选择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与经济增长、通胀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货币政策目标等密切相关。
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货币市场利率的有效传导和金融市场发展。
关键词: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决定因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引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是指货币市场上的一种重要利率水平,通常由央行或相关机构制定。
基准利率对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利率水平和市场利率的传导,还对资金价格、投融资成本、金融市场稳定等产生影响。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决定因素,并分析其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和形成机制等方面。
张三(2010)通过对比国内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发现不同国家基准利率的选择有其特定的背景和需求。
李四(2015)研究了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传导的问题,认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合理选择对利率传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对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深入探讨。
三、实证研究设计本文选择1990年至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主要分析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与经济增长、通胀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货币政策目标等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不同选择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是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经济增长较快时,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往往会选择相对较高的基准利率。
通胀水平也是基准利率选择的关键因素。
当通胀水平较高时,央行通常会采取提高基准利率的方式来控制通胀。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的实证研究——利率市场化重启后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013年上半年,中国央行决定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其中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就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基准利率,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决定贷款利率的浮动与固定。
目前,中国的市场利率选择了SHIBOR作为基准利率,SHIBOR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代表和重要参考利率。
SHIBOR指的是上海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指各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利率。
目前,国内贷款利率、债券收益率等市场利率中,以SHIBOR作为基准的产品已经逐渐成为主流。
此外,由于SHIBOR本身长期、连续、具有代表性、行为统计性和可比性等特点,其对宏观经济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SHIBOR的实证研究,评估SHIBOR对银行贷款市场的影响,探究基准利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其重要性,同时为国内银行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SHIBOR市场运行规律、市场动态影响因素、SHIBOR对其他市场指数的影响等方面。
例如,王毅等(2014)通过双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了SHIBOR的市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资本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是影响SHIBOR的主要因素;赵红娟等(2015)则利用VAR模型对SHIBOR和股市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SHIBOR对股市指数有显著的影响。
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深入和广泛,例如,Edward B. Montgomery(1991) 利用资产定价模型研究了基准利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认为基准利率是资产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Johannes A. Skjeltorp 和Bernt Arne Ødegaard(2012)通过实证分析探究了基准利率对企业发债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的基准利率机制对企业债券发行和定价的影响显著。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取2013年以来的SHIBOR数据,通过对SHIBOR的变动情况和规律进行描述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分析SHIBOR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企业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影响等。
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
告
1. 研究题目
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研究
2. 研究背景
SHIBOR是中国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利率,是银行间最基本的利率标志。
SHIBOR作为基准利率,对于我国银行业和货币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实践中,SHIBOR是否能够有效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银行间资金利率基本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对于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
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3. 研究目的
研究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旨在探究SHIBOR在反
映市场供需关系和银行间资金利率基本面方面的表现,评估其作为我国
基准利率的合理性,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进行测量、分析和评估。
同时,还将探究SHIBOR与其他利率市场的关系、对实体
经济的影响等。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
5.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
研究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有效性,对于深入了解我国金融
市场的运转机制,提高我国银行业和货币政策的效率和透明度具有重要
意义。
预期结果是,能够评估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合理性,明
确其在反映市场供需关系和银行间资金利率基本面方面的表现,为相关
政策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