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尊老爱幼的故事_脚比路长
- 格式:docx
- 大小:14.14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生尊老爱幼事迹3篇(中学生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崔春丽:女,现年34岁,现工作在巴彦塔拉中心校任教。
上有7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岁半的孩子,爱人常年在外赡养老人孩子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她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夫子的这段教育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
假如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简单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道德素养提高,祖国处处呈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崔春丽今年34岁,生于贫苦农夫家庭,家中兄弟姐妹较多,父母含辛茹苦,将儿女一个个拉扯长大,成家立业,几年前其父母双亲相继得了食道癌从开头检查到化疗放疗每一次都是她亲自领着父母到外地大医院就诊,住院陪护,接屎倒尿,服侍用餐,就这样一日三餐从未连续。
老人病变的多样,老人又眩晕不能下床走路,她又白天扶老人出来晒太阳,吸新奇空气,晚上陪老人看电视,拉家常、谈天。
点滴勾画尊老心,倾注尽现敬老情她是一名细心孝顺的好女儿,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安慰,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已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倍至关心;她用真爱勾画了倾注与付予的光环,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搭建心灵的桥梁,与老人沟通共鸣,做老人的精神支柱。
精神的支持和言语行动的安慰,使她和老人心灵的距离日趋拉近,成为老人的亲切挚友和避风港湾。
做为一名儿媳,她无时无刻不在记挂和照看着公婆。
不管平常工作怎么忙,她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谈天解闷,从交谈中了解老人的思想动态。
每当老人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时,他都会想尽方法,急躁开解,为老人送上一颗“快乐果”。
一次,婆婆去集市的时候丢了200元钱,由于此事上了好几天火,当她得知这件事后,就来到婆婆身边,为母亲送去200元钱,并劝解老人要放宽心,否则会影响身体安康。
尊老爱幼的小故事【范文8篇】从前,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动物们也非常和谐地生活着。
突然有一天,许多动物纷纷听到了砍树的.声音,它们随着声音走了过去,发现有许多树木都只剩下了木桩。
小松鼠和小鸟的家都被砍了。
动物们找到了砍树的工人,对他说:“你不知道你害得我们连家都没了吗?”“因为现在一棵树能卖很多钱,而且这样的活干起来一点儿也不累。
你看,木头在当今社会多有用啊!家具、纸、烧烤,还有一次性筷子,不都是木头做的吗?”“但是,你把树砍光了,不光对动物们有危害,还对你们人类也有危害。
如果没了树木,沙尘暴会越来越严重,大气得不到有效的净化,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你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想到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了吗?你这样做是不是很自私呢?”工人听了非常惭愧,默默地离开了森林。
过了一天,工人拉着满车的树苗对动物们说:“我以后不会再砍树了,而且我要把树都补种上。
”从此,森林恢复了以前的宁静,动物们又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敬老爱老的作文500字尊老·敬老·爱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是说要敬老爱老。
今天在电视新闻里无意间听到这样一则消息:老人们最大的心愿其实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子女们的关心和爱护。
有一位独居老人,她生平一直向希望工程捐款,总数16万元左右,在屏幕上显示的都是希望工程捐款凭据,一本两本叠的一层又一层,让我不禁佩服那位老人的品质。
还有一个广告:一个独居老人,得了失忆症,只记得他儿子小时候的模样,当他儿子敲门的时候,他却告诉儿子:“我不认识你。
”当他儿子带他去吃东西时,他却把两个吃剩的饺子放进了他的衣服口袋,他的儿子觉得没面子,拉住他的手问他:“爸,你干什么?”他却这样回答:“我儿子爱吃。
”儿子听后,感到非常惭愧。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独居老人,在这里,我想对他们的子女说:“工作在忙,也要抽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他们,他们真的需要你们的关心,你们的爱。
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的故事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尊老爱幼的故事(一)子路尊老爱幼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黄香尊老爱幼的故事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尊老爱幼的故事(二)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
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3岁那年,我被送到小镇上她的身边。
她一个人住在小小的老房子里,靠摆小烟摊为生。
她最让我好奇的是她那双像粽子一样尖尖的小脚,竟比我的大不了多少。
她洗脚时,我看到那5个脚趾都朝内蜷成了一个团,看不到脚丫。
我歪着头问她:“你的脚怎么和我不同呢?”她抚着我的头说:“奶奶小时候喜欢踩蚯蚓,就烂成这样了。
”那双脚真丑啊,我可不想成那样。
于是我不再踩蚯蚓,不再踏小鸡,走路时仔仔细细。
刚上幼儿园的我,经常把饭粒撒得满桌都是,有时还趁她不注意偷偷把饭倒进下水道里,然后骗她说我吃完了。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丫丫,你想知道为什么天上会打雷吗?”我睁大了眼睛看着她,我最害怕的就是打雷了,我当然想知道。
她说:“因为雷公公时刻在天上看着呢,他最恨别人浪费粮食,只要他一发脾气就会打雷下雨,他昨天晚上还在梦里告诉我,如果再看到谁倒饭,就会把雷炸到那个人身上。
”我听得毛骨悚然,小小的心里满是恐惧。
为了不被雷炸到,我每天都把饭碗扒得干干净净,掉在桌上的饭粒也被我重新捡到碗里。
我慢慢长高长壮实了,也很少生病了。
小学的时候,我同桌的小燕身上总有怪怪的气味,难闻死了,特别是出汗以后。
和奶奶讲起,她连忙问我和小燕说了没有。
我说还没有。
她轻轻吁了一口气道:“还好,还好。
”然后一脸郑重地告诉我:“丫丫,干万不要当这小燕的面说她身上臭,也不能当着她的面捂鼻子啊,这种气味只要当面说出来或者捂鼻子就会被传染的,那么你也会和她一样臭了。
还有,要把小燕当成和其他的同学一样。
她的臭就会慢慢消失,你的鼻子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我听她的话,对小燕热情起来。
有时我听到同学们说她臭,我就做个“嘘”的手势,然后把她告诉我的话神秘兮兮转述给同学们听。
都是些不到10岁的孩子,和我一样被唬住了,从此再没有人嘲笑小燕。
初二的夏天。
我开始懂得爱美了。
她给我买了裙子,但没有长丝袜。
我知道她穷,有裙子给我穿她就已经很努力了。
但那种白地红花的长筒袜,配在裙子下面别提有多好看了,我一连数天的梦里全都是它。
脚比路长演讲稿500字脚比路长演讲稿500字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漫漫人生路,一路相伴的不仅是欢声笑语,也有层出不穷的困难。
双足走在路上,我们总想着路是走不到尽头的,困难更是无法逾越的,有人曾经对我说: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会比困难多。
脚比路长,即使脚下是滚烫的岩浆,我们也要鼓起勇气跨过去,成功的彼岸终会到达。
我们都有着远大的目标,可我们只是单单地将它埋放在心底,成为一个永远的念想。
我们老是缺乏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似乎是在你做出要奋发向上的决定的那一刻,脑子里跳出一个小人来,蔑视着对你说:no,youcant!你永远无法完成你的目标,你,不行!我们往往是已经有了充足的硬件条件,却又缺少一份勇气、一份执着,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结果就是与成功失之交臂。
脚比路长,无论远方有多遥远,只要我们有追寻的双足,携着那份勇气,一定能够抵达。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怕的是我们没有追寻梦想的勇气和热情,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毫无畏惧地前行,就会发现许多我们所认为的远方,其实并不遥远。
就像那些登上了世界的最高点,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人,他们从头至尾从未想过放弃,冒着风雪、顶着严寒,不畏一切地直行,他们的坚持也换来了人们的钦佩,他们成为了人们心中的骄傲。
麦哲伦带领着他的团队走过了半个地球,因为他有着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怀着莫大的勇气,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成为了历史上的里程碑。
他们最初也都是一群平凡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们有着不平凡的心,有着不平凡的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所以就有了不平凡的人生。
每天努力一点点,小溪也会汇成江河,只要我们努力奋斗,脚下的路早晚会被我们征服。
成功是在小事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它不是一夜成名,你也不可能在几天内由学渣升级成学霸,但长时间的坚持不懈。
勇往前行,成名不是不可能的,学霸也并不是无法养成的。
一旦有了目标,我们就应该为之努力并全力以赴,坚信:脚比路长。
脚比路长演讲稿500字篇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有句话说的好,脚比路长。
脚比路长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路是脚踩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每一步都是向上的。
中考结束后,我和母亲决定回老家一趟,一进村就遇到了家中的老邻居张奶奶。
张奶奶已年近八旬,可是却总是闲不住,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然后打理家中菜园子,接着喂鸡……一整天都有忙不完的活。
我与母亲谈及此事,母亲告诉我,张奶奶唯一的女儿在浙江工作,并且在一所清华大学的附属中学当老师,张奶奶的孙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当年张奶奶的儿子、儿媳同时下矿井工作,不幸的是两个人都没有回来,只剩下了张奶奶和她的孙女相依为命。
张奶奶的孙女考上了大学,她的儿子和儿媳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张奶奶每天都不闲着,她说自己要锻炼身体,不能给女儿添麻烦。
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用她的一步步路告诉我们:每一步都是向上的。
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
姥爷今年七十八岁了,按说应该在家安享晚年。
但姥爷却偏偏不服老,说什么“七十八岁的老头子赛如十八岁的.小伙子”。
姥爷在村里种了玉米,接着拉到外面去卖,这一进一出还不把姥爷忙得够呛。
更可恨的是,姥爷竟然认了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做“干儿子”,帮他出谋划策种地、浇水、施肥、喷药。
姥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用他的一步步路告诉我们: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
每一步都是快乐的。
去年暑假,我有幸去了大西北。
出发前我向妈妈保证,这次去西北一定要帮爸爸好好检查他的工作。
火车经过三天两夜的漫长旅途,终于到达了兰州。
我们先去了敦煌莫高窟,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进到了盼望已久的莫高窟。
真不愧是“莫高窟”,里面全都是洞穴,每个洞穴里都陈列着佛像。
我们走到一个展示厅里,里面有一个石碑,碑文上记载着莫高窟的历史以及被外国人掠夺的经过。
这个展示厅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复制品,真正的宝贝都已经被外国人掠走了。
在这里我还了解到乐樽和尚创建了莫高窟,虽然外国人已经抢走了那么多的宝藏,但剩下的宝藏还是震惊了世界。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青海湖、月牙泉、嘉峪关、张掖……回到兰州的最后一天,爸爸带我去了白塔山公园,这个公园的山并不高,但爬上去却也有点累人。
幼儿园小朋友尊老爱幼故事
从前有一个幼儿园,里面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非常懂事,善良又乐于助人。
有一天,小明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走路脚步不稳,经常会摔倒。
小明看到老奶奶后,立刻走过去扶起她,关切地问道:“奶奶,你没事吧?要不要我帮你回家?”
老奶奶感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她拉着小明的手说:“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
我年纪大了,走路不太方便,常常会摔倒。
谢谢你帮助我,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
小明听了老奶奶的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从那天起,小明每天都会主动去找老奶奶,帮助她穿鞋、提东西,还会陪她散步。
他们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有一天,小明生病了,不能去幼儿园。
老奶奶得知消息后,立刻来到小明家里探望他。
老奶奶给小明送来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她说:“小明,这是我亲手为你煮的鸡汤,喝了它你会很快康复的。
”
小明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接过鸡汤,温柔地对老奶奶说:“奶奶,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我会好好照顾自己,早日康复的。
”
从那天起,小明更加懂事了,他明白尊敬老人、爱护幼小是一种美德。
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老奶奶一样,关心身边的人,帮助他人,传递爱心。
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羡慕小明和老奶奶之间的友谊,他
们纷纷向小明学习,尊敬老师、关爱幼小。
从此以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都变得更加懂事、友善,大家一起努力,让幼儿园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通用12篇)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1)卧冰求鲤,出自二十四史。
传说晋时王祥,小时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继母患病,很想吃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
王祥不计前嫌,于是心生一计,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人们都说孝感天地,必得天佑。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2)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十分的孝顺。
怎样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我先睡下,用自我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
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
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
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明白黄香,乃就是因为他就是个大孝子。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3)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4)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尊老爱幼的故事引言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这一伟大的美德贯穿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并反映在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您走进尊老爱幼的故事,感受其中的温暖和力量。
故事一:孝心感动天地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孝顺的年轻人叫李明。
李明一直非常敬爱他的父母,并且用心地照顾他们的生活。
每天早上,李明都会为父母准备早餐,并亲自送到床前。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天,李明都从不马虎。
有一天,李明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
李明急忙赶到医院,陪伴在母亲的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他每天都会亲自洗衣、做饭、喂药,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样的孝心感动了母亲,也感动了其他人。
不久后,李明的父亲也因病住进同一家医院。
李明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每天来回奔波于医院与家之间,照顾两位生病的父母。
虽然辛苦,但他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付出。
他的孝心感动了医生、护士和其他的病房里的病人,他们纷纷称赞李明是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明的父母终于康复了。
他们对李明的孝心深感感动,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家庭氛围更加和睦,每个成员之间的关爱更加深厚。
故事二:爱心点燃希望在一个贫困的农村,住着一位叫王志的小学老师。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王老师一直以来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对孩子们充满了爱心。
他知道,教育是改变孩子命运的关键,而尊老爱幼正是他一直坚守的原则。
王老师常常主动辅导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他都一直陪伴着孩子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追求更好的未来。
除了教育方面,王老师还经常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
他组织学生们到养老院和孤儿院进行义务劳动,陪伴老人和孤儿度过他们生命中的难关。
这样的行动让学生们了解到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品德。
王老师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了整个村庄。
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小男生,像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望着儿子不断向上蹿的身材和同样“疯长”的一副大脚板,父母更多的是犯愁——到哪里去给他找一双合脚的鞋呢?
当时,父母为了能给他买到一双合脚的特大号鞋,几乎转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但也常常是失望而归。
于是,这位身材高大的少年饱尝了“穿小鞋”的滋味。
有一回,父母咬咬牙,花费了近一百美元,托一位远在美国的亲友为他邮购来一双耐克牌球鞋。
对于并不宽裕的家境而言,这双价值不菲的耐克鞋简直是奢侈品。
因此,他如获至宝,倍加珍惜。
后来,这双鞋被穿得又破又烂,他也一直舍不得丢弃。
后来,他凭着超人的身高优势进入东方男篮俱乐部打球。
当时该队获得了耐克公司的赞助,但赞助的对象只限于一线队员。
于是,还只是集训选手身份的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训练,一定要打进一队,一定要穿上耐克鞋——只要进了一队,就不愁没这种鞋穿,也就免得让父母再为自己犯难了。
他就是当今全球华人引以为荣的篮球明星——姚明。
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能有今天这样大的成就。
当初的想法的确很单纯:没有想到去拿冠军,更不是为了加盟NBA,当初他一切的努力,原来只是为了能拥有一双合脚的鞋子。
古老的阿拉伯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4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美丽而富饶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4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
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掉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一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渡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到返回。
一个月后,3个王子陆陆续续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数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4个字:脚比路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