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3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出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 3.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会存在“1+1≠2”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于“2”的是( ) A.1 g酒精和1 g水混合后的总质量 B.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均匀后所得溶液的总体积 C.温度一定时1 g H2O溶解1 g硝酸钾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D.1 g氢氧化钠溶液和1 g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4.在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 A.98 g H2SO4 B.56 g Fe C.44.8 L HCl D.6 g H2 5.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生成碱和可燃性气体的是( ) A.钠和水 B.铁和盐酸 C.过氧化钠和水 D.氧化钠和水 6.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退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 7.下列各组中,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 A.22.4 L氩气和1 mol氢气 B.2 g氢气和16 g氧气 C.同温同压下,2 L氢气和2 L水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和标准状况下2 g氢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③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做供氧剂 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FeCl3 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25 ℃,1.01×105 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所制得的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10.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小华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 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11.有两种体积相同的某植物的营养液,其配方如下表所示: KClK2SO4ZnSO4ZnCl210.3 mol0.2 mol0.1 mol-20.1 mol0.3 mol-0.1 mol对于两种营养液的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n(K+)相同B.只有n(Cl-)相同 C.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不同D.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完全相同 12.将50 mL 0.1 mol·L-1的NaCl溶液和50 mL 0.5 mol·L-1的CaCl2溶液混合后,若溶液的体积为二者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c(Cl-)为( ) A.1 mol·L-1 B.0.55 mol·L-1w w w .x k b 1.c o m C.0.67 mol·L-1 D.2 mol·L-1 13.(1)相同质量的SO2气体和SO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周练化学试题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 ⑤液态氧⑥KCIQA.碱一一①④ B .纯净物一一③④⑤D.混合物一一②⑤2. 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 无机物 C.盐类3. 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A.金刚石、干冰、 SQ C. CuSQ • 5H 2Q 冰、乙醇4. 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C —―^CQ ――°> HCQ CaQHEcaCQ —―»CQ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CaC 科 2HCI===CaC 2 + H 2Q + CQ f2KMn (4=^==K 2MnQ + MnQ + C 2 fB. 硫酸铜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出现红色沉淀物C. 石灰石溶于盐酸并产生气泡D.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7. X 、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 X + Y===ZF W 则X 和Y 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 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D.CaCQ S ==€aC ^ CQ f6.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 . 碳酸钠中加入 C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物 C.盐一一①⑥B .有机物D.非金属单质( ) B .A . 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B. 置换、 化合、复分解、分解C .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 .化合、 置换、复分解、分解5.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 CaQ +H 2Q===Ca(QH 2)C .C.酸与碱的反应D .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荔枝酿酒B .酸雨侵蚀建筑物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D .生石灰遇水成为碱石灰9. (1)在①金属铁②氯化铵③硝酸钾④单质碘⑤二氧化硅⑥烧碱⑦盐酸⑧氧化钙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盐的是 ______ ;属于碱的是 _____________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 ;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宋学芳)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卷I(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个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三种元素x、y、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这三种元素是( ) A.N、P、Cl B.N、O、S C.P、O、S D.O、F、Cl 2.X、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B.Y>X>Z C.Z>X>Y D.Z>Y>X A.NH4Cl B.MgO C.CH D.CO2 .A. 原子半径:Na>Mg>C>N B. 热稳定性:HI<HBr<HCl<HF C. 最高正化合价:Si <p<SMg(OH)2>Ca(OH)2>KOH 5. 某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为H2R,则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 HRO3B. HRO4C. H2RO4D. H3RO4 6.HClO4>HBrO4>HIO4 ②碱性:Ba(OH)2>Ca(OH)2>Mg(OH)2 ③还原性:F->C1->Br- ④稳定性:HCl>H2S>PH3 A.都正确 B.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步增加到8个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 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 2-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 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 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 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 9.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B.四氯化碳C.氮D.二氧化碳 10.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B.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C.固态导电的一定是金属晶体D.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bkJ·mol-1, 2H2(g)+O2(g)=2H2O(l);ΔH==c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2b==c.a、b和c均为正值.a==b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2v(X)=v(Y) B.2v(X)=3v(Z)C.v(W)=3v(Z)D.3v(W)=2v(X)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 C. D. 19.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中没有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A .臭氧消毒餐具 B .氯水的漂白C .二氧化硫的漂白D .浓硫酸使铁铝表面钝化2.已知I -、Fe 2+、SO 2、Cl -和H 2O 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H 2O 2<Fe 2+<I -<SO 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 2++I 2===2Fe 3++2I -B . 2Fe 3++SO 2+2H 2O===2Fe 2++SO 2-4+4H +C .SO 2+I 2+2H 2O===H 2SO 4+2HID .H 2O 2+SO 2===H 2SO 43.(双选)0.1 mol 某单质和硫作用后,生成硫化物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3.2 g ,此单质是( )A .AlB .MgC .CuD .Fe4.(双选)关于SO 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 .它与水作用生成H 2SO 4 C .它能使溴水褪色D .等物质的量的Cl 2和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5.为除去CO 2中混有的SO 2和O 2,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的Na 2CO 3溶液 ②饱和的NaHCO 3溶液 ③浓硫酸 ④灼热的铜网 ⑤碱石灰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③D .③④⑤6.已知:2FeSO 4·7H 2O=====高温Fe 2O 3+SO 2↑+SO 3↑+14H 2O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 2溶液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BaSO 4生成B .有BaSO 3生成C .同时有BaSO 4和BaSO 3生成D .有SO 3逸出7.下列有关SO 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被酸雨污染的农田及湖泊可撒石灰石粉末,减轻其危害B .在BaCl 2溶液中通入SO 2气体,溶液仍澄清,滴入3%过氧化氢溶液有白色沉淀C .二氧化硫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说明二氧化硫无还原性D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加热后可恢复原色 8.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O 2氧化物―――→+H 2O 酸或碱――――――――――→+NaOH 或HCl 盐 A .硅 B .硫 C .铜D .铁9.结合SO 2的特点,分析以下对SO 3的物质分类及其性质的预测中,不正确的是( ) ①碱性氧化物 可与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非电解质 熔融状态不导电 ③电解质 水溶液能导电 ④酸性氧化物 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10.某混合气体G 可能含有CO 、CO 2、SO 2、H 2O 等气体,用a.无水CuSO 4 b .澄清石灰水 c .灼热CuO d .碱石灰 e .品红溶液 f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A .G→a→e→b→f→d→cB .G→c→d→b→e→f→aC .G→a→e→f→b→d→cD .G→b→e→f→a→d→c 二、非选择题11.A 、B 是两种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高一化学周练一.选择题1.要从食盐水溶液中分离得到食盐固体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是()A、分液B、过滤C、蒸馏D、蒸发2.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配制0.1mol/L食盐溶液500mLB、过滤C、溶解D、分液3.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萃取剂的是( )A、四氯化碳(CCl4) B、乙醇(酒精)C、苯D、汽油4.实验室要配制0.5mol/L硫酸溶液500mL,需要用10mol/L的硫酸溶液的体积是( )A、25 B 、25L C 、25mL D 、50mL5.金属钠的摩尔质量为( )A、23B、23gC、 23mol D 、 23g/mol6.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2.2g CO2B、 4.8gMg C 、4.48L O2 D、49g H2SO47.在0.5molNa2SO4中,含有的Na+离子数是( )个。
A、3.01×1023 B、 6.02×1023 C、 0.5 D 、 18.在相同条件下,与0.5mol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具有相同的体积的是( )A 1g H2B 10g O2C 11g CO2D 16g CH49.除去NaNO3中少量NaCl、Ca(NO3)2杂质,所用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A Na2CO3 AgNO3 HNO3B AgNO3 Na2CO3 HClC AgNO3 Na2CO3 HNO3D AgNO3 K2CO3 HNO310.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A 65mL1mol/L的KCl溶液B 25mL3mol/L的NaCl溶液C 20mL2mol/L的MgCl2溶液D 10mL1.5mol/L的AlCl3溶液11.在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瓶底。
C 过滤时,玻璃棒在引流过程中应放在三层滤纸处。
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财政的本质是( )A.一种生产关系B.一种交换关系C.一种分配关系D.一种消费关系2.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A.①、③、② B.③、②、①C.③、①、② D.②、③、①3.一般来说,当有效需求不足、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下降时,政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所采取的财政手段是 (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B.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收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信贷规模,下调利率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增长,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列属于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是( )①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②国家发行的国债③企业发行的债券④个人缴纳的所得税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财扶农,政扶农,华夏江山四季红。
花繁叶茂浓。
扶支农,志励农,灯映水泥硬路通。
琼楼伴柳风。
”某农民作者的这首填词反映了下列道理( )A.财政支农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B.支持新农村建设是财政责无旁贷的任务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D.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6.我国探月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周期长,10年甚至更长;花费大,“嫦娥一号”总投资约14亿元,“嫦娥二号”任务总经费投入约为9亿元。
我国探月工程的实施( )①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②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③是参与科技全球化的措施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边漫画警示地方政府官员( )卖地求财A.要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作用B.为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关系C.要把房地产开发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D.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强地方综合经济实力8.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了“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5月月考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 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油中含有C5~C12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催化裂化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C.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裂解是化学变化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2.下列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H2=CH2和CH2=CH-CH=CH2B.C2H4和C6H12C. (CH3)2CHCH(CH3)2和(CH3)2CHCH2CH(CH3)2D. C2H6和C4H83.下列各组中两个化学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一组是A.由苯制溴苯;由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B.由乙烯制1,2-二溴乙烷;由乙烷制一氯乙烷C.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环己烷4.制取较纯净的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通入浓盐酸 5.在常温下,和溴水、氢氧化铜、碳酸钠溶液都反应的物质是A.乙醇 B.丙烯酸 C.乙酸 D.丙烯6.下列对有机物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硝基、羟基、甲基等都是官能团B.邻二氯苯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说明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是完全一样的C.乙烯、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CH2Cl2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7.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烃只有一种的是—CH 2 CH =CH 2 2OH —COOH8.某有机物的结构为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① 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③能跟NaOH 溶液反应;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A .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⑤ D.④⑥9.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共有15道题,每题2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展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响,如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C>A>B>D C.A>C>D>B D.B>D>C>A2.一定温度下,N2和H2 反响生成2mol 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0 kJ,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 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展反响,测得反响放出的热量为( )[忽略能量损失]A.一定大于92.0 kJB. 一定等于92.0 kJC. 一定小于92.0 kJD. 不能确定3.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响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被氧化B.负极,被复原C.正极,被复原 D.正极,被氧化4.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 H2O(l) ;△H 1= -57.3 kJ/mol 1/2H2SO4〔浓〕+ NaOH〔aq〕= 1/2 Na2SO4〔aq〕+ H2O(l) ;△H 2 = m,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H 1 > △H 2C.△H 2 = -57.3 kJ/molD.∣△H 1 ∣>∣△H 25.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响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 KJ , 破坏1mol 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 KJ ,形成1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 KJ。
高一上学期第八次周练化学试题
1.中国的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
A .蒸馏
B .蒸发
C .过滤
D .搅拌
2.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主体是( )
A .海水――→NaOH Mg(OH)2――→电解
Mg
B .海水――→熟石灰Mg(OH)2――→HCl MgCl 2――→电解Mg
C .海水――→HCl MgCl 2――→电解Mg
D .海水――→Cl 2MgCl 2――→电解Mg
3.把溴水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并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且上层近乎无色的是( )
A .四氯化碳
B .汽油
C .酒精
D .碘化钾溶液
4.要除去溴中少量的Cl 2,可向溴中加入( )
A .适量KBr
B .适量溴蒸气
C .适量KI
D .适量AgNO 3溶液
5.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一种X -(X -为Cl -、Br -、I -)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
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 .Br -、Cl -、I -
B .Br -、I -、Cl -
C .I -、Br -、Cl -
D .Cl -、I -、Br -
6.(1)向橙色的溴水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振荡后过滤,溶液呈现________色,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此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有________生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探究是体验知识产生或形成过程的基本途径。
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填空:
实验名称:氯、溴、碘的氧化性强弱比较
实验药品:NaCl 溶液、KBr 溶液、KI 溶液、氯水、溴水、碘水、四氯化碳、淀粉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Cl 4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②中四氯化碳层颜色变化过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的实验缺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的办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海洋资源的综合运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海水进行研究。
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海水有咸味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它的最大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海水中提取NaCl ,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提取NaCl 后剩余的海水(苦卤)可用来提取Mg 和Br 2。
请你设计提取Mg 和Br 2的工业流程。
①苦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②苦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2
(4)请你写出提取镁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苦卤中提取Mg 后,再用来提取Br 2是否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某溶液中Cl -、Br -、I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现欲使溶液中的Cl -、Br -、
I -的物质的量之比变成4∶3∶2,那么要通入Cl 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 -的物质的量的
( )
A.12
B.13
C.14
D.18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
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原因是什么?Br 2能否氧化Fe 2+?Fe 3+与Br 2谁
的氧化性更强?
(1)甲同学认为:Br 2不能氧化Fe 2+、Fe 3+的氧化性大于Br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是
因化学反应所致,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2)乙同学认为:Br 2将Fe 2+氧化为Fe 3+,Fe 3+的氧化性小于Br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是因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所致。
(3)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择下列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
a .酚酞试剂;l 4;c.无水酒精;d.KSCN 溶液。
(试剂填序号)。
(4)氧化性:Br 2>Fe 3+2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
答案:
6、(1)无 Mg +Br 2===MgBr 2
(2)橙 Cl 2+2Br -===2Cl -+Br 2
(3)浅黄色沉淀 Ag ++Br -===AgBr ↓
7、(1)试管、(胶头)滴管 (2)萃取剂 (3)从无色变到橙色(或橙红色或红棕色) (4)没有比较Br 2和I 2的氧化性强弱 将实验③中的氯水改成溴水(或将溴水滴在淀粉KI 试纸上,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色,合理即可)
8、 (1)NaCl 化工生产
(2)晒盐(或蒸发水分)
(3)①――→熟石灰过滤Mg (OH )2――→盐酸MgCl 2溶液――→干燥MgCl 2固体――→熔融电解
②――→Cl 2溴水――→热空气
(4)MgCl 2=====电解Mg +Cl 2↑
(5)不合适,因为提取镁的母液中,含有过量Ca(OH)2,通入的Cl 2将与Ca(OH)2反应而被吸收,增大了Cl 2的用量,从而增加了经济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