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1质量课堂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0
6.1 《质量》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质量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验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以及理解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了解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难点: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物体。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教师拿出一个天平和砝码,将砝码放在天平的一边,将一个物体放在另一边,调整天平直到平衡。
然后,教师改变物体的位置,再次调整天平直到平衡。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什么无论物体的位置如何变化,天平都能保持平衡?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质量的保持不变性的结论。
2. 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教师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讲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常用的质量测量工具是天平和砝码。
讲解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
3. 实践:学生动手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和砝码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不同,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活动难点:质量的保持不变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体验了质量的保持不变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第1节质量课堂实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学用具】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橡皮、小刀等学习用具。
【教学理念】1.讲解与示范结合,自学与讨论结合,合作与交流结合。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
3.夯实基础,活学活用。
【评价内容】1.关于质量概念方面的内容的掌握情况。
2.关于托盘天平的维护、调节和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3.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的表现情况。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但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谁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组成讲台和课桌的物质的多少不同。
学生:桌子和椅子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学生:大铁锤和小铁钉所含铁的多少不同。
教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10—2 质量)二、学习新知教师:关于质量,同学们知道多少?学生: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教师:(板书: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测量质量的仪器有杆秤、天平等。
教师:刚才,大家基本上说出了关于质量的主要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的测量等有关知识。
下面请各学习小组按着学习提纲进行自学,然后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自学提纲内容如下:1.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5.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6.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应做到哪些要求?7.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学生:(看书自学,在书中找到有关答案,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下面请各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首先回答第一、第二题。
学生:用小写字母m表示质量。
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10-3kg 1mg=10-3g =10-6kg 1t=103kg。
教师:你们答的非常好,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两部分内容,进一步了解质量的应用和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从而充分理解质量单位千克的大小。
学生:(自学)教师:(板书:1.质量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
教师:好,我们继续往下学习,谁来回答第三题。
学生: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可能不变吧!学生: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
学生: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好象变了。
教师:从同学们的答题来看,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还不是很肯定,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进一步展开讨论,各小组在讨论时,最好举例说明。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好,就讨论到这,谁能举例说明这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如何变化?学生:我们在超市里买的商品从工厂到商店,虽然位置变了,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当物体的位置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岩石,虽然位置变了,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谁还能继续举例说明?学生:用锯把一段长木锯成两根短木,这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要改变。
教师:就这个问题,谁还发表意见。
学生:虽然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但是不能说明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也改变了,如果把那些碎沫加上,质量的多少还是没有变。
教师:这为同学说得非常好,比如我们把一块铁砸成铁板,虽然形状变了,但它含铁的多少没有变,质量就不变。
(此时,教师还可以问一下学生,铁的体积是否变化。
)教师:物体的质量随状态变化吗?学生:不变化。
一铁块熔化成铁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说得好,水结冰,冰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教师:同学们的讨论分析非常好,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它实际上反映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板书: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下面谁回答第四个问题。
[来源:学§科§网]学生:日常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的仪器有杆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等。
教师:从第四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知道这么多测量仪器,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有的同学对弹簧秤这个仪器有异议,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较宽。
的确,弹簧秤不是测质量的仪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到。
教师: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教师:虽然测量质量的仪器较多,但我们学校实验室中使用天平测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我们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板书:二、托盘天平)教师:谁能到前边来,拿着托盘天平给大家介绍一下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学生:(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等。
教师:我再给补充一下(教师拿起托盘天平),这个是底座、这两个是托盘,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
谁来说一下。
学生: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论,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开展讨论)教师:(板书:(一)保持天平精确度的具体要求: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教师:请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测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学生:用手接触砝码,把砝码弄湿、弄脏,在盘中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容易使砝码生锈和腐蚀天平、砝码,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教师:大家分析的很好。
下面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学生:(准备实验仪器)教师:(板书:(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学生:(学生调节天平,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刚才发现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学生: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教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至于为什么,学完了杠杆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教师:现在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学生:指针以分度中央为准,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
教师:很好,我们继续。
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学生:先加大的,便于测量。
教师:好,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测的物体的质量大约多大,然后操作。
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哪个发表意见。
学生: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教师: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
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学生:(讨论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2g或0.25g或0.5g。
学生: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学生: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学生: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
注意: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学生:用镊子夹取。
(学生整理器材)教师:(找四个学生到黑板板书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每个同学书写一条。
)教师:请大家评价一下这四位同学的板书。
(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评价,把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形成正确的内容)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三)总结提炼(2分钟)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各个方面都一定有很多收获,谁能谈一下。
学生: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