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学困生成因分析与对策摘要:学困生主要表现在思想落后、学习基础较差、信心不强等方面,应当得到小学班主任的高度重视。
在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要留意学困生,主动采取转化方法,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自信品质。
本文将简述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转化目前我国的素质教学实施很久了,但是学校往往重视的是升学率,过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会忽略学生的素质教育,这给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不利的因素。
教师在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基本上都是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困生的关注明显不够,就会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上不去。
因此,教师对于学困生的教学,应该重视起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一、小学学困生成因分析教师如果想要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看到效果,就需要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
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方面:一是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相对不足。
学困生的智力发育缓慢,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没有成效。
二是学困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散漫。
有的学困生学习知识很快,但是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玩耍,没有学习的目标[1]。
三是学困生的家庭原因。
有的家长只看学习成绩,只知道责骂孩子,有的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只知道工作。
四是学校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
学校往往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后给学生布置很多的家庭作业,学生在这样高强度作业下,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学困生。
二、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一)树立以人为本教学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困生,和学困生平等的进行对话,多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授课,学困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行为,教师不应该过分的责骂学困生,应该循序渐进,慢慢的引导学困生进行学习,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
此外,教师还应该随时鼓励学困生,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所在,让学困生认识自己,拥有自信心,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骂学困生,这样会让学困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教师应该信任学困生,让学困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纠正学困生的学习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小议中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实施者,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工作的声誉,影响班集体的班风和学生的学风。
作为班主任只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把爱心化作甘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就一定能做好这项工作。
这里我谈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些肤浅看法。
一、充分了解学生,工作有的放矢班主任工作一上任,我就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摸底,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及个人的爱好、兴趣、性格、社会背景家庭情况。
采取自查、问卷相结合方式,即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再根据学生来源让元先担任班干部的同学进行评述。
教师背后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类归纳,建立班级档案,便于教师日后对学生进行教育有的放矢,不放空炮,有说服力。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发挥主动性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对象又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
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既收到受教育者的管理又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管理。
学生参与班级常规管理,是实行民主管理、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保证班级效益的重要前提。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能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主人翁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正面教育学生,在引导上下功夫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他们要求上进,向往未来,可塑性大,但容易受到各种思想、食物的影响,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较弱,需要给予“启蒙”,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工作,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
像初出山间的小溪一样,学生前进的路上会出现曲折和摇摆。
面对学生应立足于疏引诱导,而不能处处以阻止堵塞的姿态出现。
班主任在发现学生缺点错误的时候,不能动辄训斥,给学生以下马威,那样会造成师生间对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要做到正面引导,要很好运用表扬这一手段。
表扬运用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迅速在班级发扬光大。
例如:我们班的一个学生带病上课,课堂上发生了呕吐,使教室里气味难闻,不少同学捂着鼻子,这时有一个女同学主动向前清扫了呕吐的污秽物。
——浅谈班主任与学困生转化工作摘要:随着初中教学中新课程的不断开展,好多学生对于新知识感到陌生,特别是进入状态较慢的学生往往会感到吃力。
不少学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基础教学不是精英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在学困生转化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转化措施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里并有所收获,从而提高自身的自然科学素养。
但是随着更多新课的不断开设,如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的相继开设,使不少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了滞后的现象,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如何开展和实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这些迟升的朝阳也能发出自己的光芒呢?笔者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几年的摸索,得出了几点体会,写出来恳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什么是学困生学困生, 类似以前人们说的差生,后来被称为后进生。
我觉得是指那些在某一学科学习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指某一方面进步不明显的学生。
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学科成绩相对滞后。
二、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每一届初中新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情况也各不相同。
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心得发现造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原因,学生本身问题和教师方面。
其中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家庭原因也有一些。
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原因,也有学习心理及智商因素的影响,还有教师水平素质、教育教法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三、学困生的类型学困生只是某一方面的求知欲低一点,在单科学习的问题上表现突出一些,这一类学生大体上有这么三种:1.高能学困生这类学生智力很好,智商高,反应能力也不错,只是平时好动、贪玩,学习上不认真,投入时间太少,以男生居多。
学习成绩暂时落后。
2.偏科学困生这类学生不同于第一类,他们只是在某一学科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或者缺乏兴趣,或是由于某一点理解不到位造成了暂时性的学习障碍。
浅谈学困生非正常行为辅导与矫治学困生非正常行为的辅导与矫治不仅需要耐心、信心、爱心,更需要有科学、适用、易操作的方法,即亲情呼唤法(感化)、潜移默化法(自悟)、目标重塑法(铸塑)、家校合作法(疏堵)以及关注激励法(奖惩)。
学困生转化辅导与矫治有效方法一、前言“不良的非正常行为”一般是“学困生”这一现象的必然产物,其影响力远远超过“行为”本身。
小则影响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大则影响一所学校,一个社会。
“非正常行为”矫治与辅导的技术和方法问题的探讨,很多从事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士涉足其中,“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大家都期望有一套有效而又适用的辅导与矫治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案例a.洋洋,13岁,学校六年级学生,一个典型的不安分的学困生。
先后三次因“管理问题”家校意见分歧而转学,在四年级时又转回学校。
据科任教师反映:洋洋谁的话都不听,从来不写作业,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常做小动作影响周围的学生……班主任几次给我说,这孩子软硬不吃,希望我提供必要的帮助。
我建议她设法动员洋洋主动找我,可从来没有效果。
从学生口中了解到:他经常打人、欺负别的同学,常常扬言:“我中学有哥们儿,如果给老师说,小心揍扁了你!”2009年3月17日上体育课时,捣乱课堂且不服管理与老师发生争执。
在放学路上,家长带着孩子堵住了我,向我气愤地诉说事情的经过和老师的不是:“我的孩子是不听话,我知道,可是老师也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呀。
我就这一个儿子,如果出了问题他老师能交代得了吗?这老师的素质太差了……”我为了让他先冷静下来,建议她中午一点在我的办公室谈一谈,她勉强同意了。
我初步诊断,这是一个长期因父母过分溺爱和教师管理失当引起的叛逆综合症的案例。
这类孩子多数在父母的娇惯纵容中长大,生活、学习缺少明确的目标,缺少简单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典型的自我中心论者;经常受教师的冷脸、指责、轻视甚至体罚,继而形成逆反、敌对心理,进而在干扰、破坏中寻找发泄的快乐,是极端的排斥主义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蒋明晓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2(000)024
【摘要】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信心、宽容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发掘闪光点.因为学困生心里脆弱,自尊心较强.所以一但他们有所进步,应该多加表扬,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而不是用冷言冷语去批评他们.爱心是促进学生的进步基础和情感前提,信心是激发学生的无穷潜力,宽容心是播撒美好的种子.缺少“三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
【总页数】1页(P234)
【作者】蒋明晓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召县红阳小学河南南阳 4746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
【相关文献】
1.正确转化学困生让科学课柳暗花明——浅谈科学课学困生转化 [J], 胡素玲
2.正确转化学困生让科学课柳暗花明——浅谈科学课学困生转化 [J], 胡素玲
3.促进学困生自我转化的策略——浅谈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J], 车国柱
4.用爱心转化学困生——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 [J], 凌玲;
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浅谈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J], 朱宏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困生转化策略初探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县提出了新的工作重点:均衡、优质、和谐,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促进学困生进步。
学困生的形成固然有客观的因素,但我认为,学困生的形成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教育失误的积累造成的。
家长的落后观念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影响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
比如家长在生活中丢三落四,责任感不强,不会料理家务,他的孩子就可能会懒惰,不完成作业,即使做了也只是应付而已,好不容易拿出一张试卷,也像“盐菜”一样。
在幼儿园中,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安全,其它没有什么压力,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由于多种因素,他们没有即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
进入小学,这些不够“乖”的孩子就成了“差生”,这时老师们开始重视了。
但工作的压力太大,应付形式上的东西又太多,班上的“差生”又往往不只一个,这些家长在教育上也不是很配合,况且小学升初中又免试,落后的家长和孩子便没有了压力。
这样小学老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将转化措施落到实处。
日积月累,学生也就习以为常,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上。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转化学困生非常关键。
从小学起,老师就会让孩子想:你将来要干什么?孩子此时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自己的将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我要当飞机师,我要当宇航员,我要当医生,我要当科学家……这其实就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雏形。
在以前,心理学家认为中学时期才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就是为自己的人生定立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世界观和人生观直接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现在和将来,才能使人正确对待心理冲突和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19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科 技 教 育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职业中学的学困生占在校的比率要比其它普通中学高。
如何帮助、教育和转化这些学困生,是我们职业中学每个班主任所面临的课题。
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学困生并非天生“学困”,也并非无药可救,但要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绝非举手之劳,这不仅需要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班级管理理论,同时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工作方法与艺术。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对学困生的理解不同。
有的把调皮的、不听话的学生视为学困生,但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差,而且也并不犯什么大的错误;有的把学习成绩一贯不太好的学生视为学困生,但这些学生未必就不下功夫;有的把有过违法犯罪、受过处分的学生视为学困生等等。
学困生,无论是思想品德上的学困,还是学业成绩上的学困,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慢性发展的结果。
我们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首先要了解学困生,了解他们生活环境、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状况、成长过程等等;要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我们不了解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就无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想尽一切方法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总体来说职业中学的学困生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如家庭不和睦、父母过分溺爱子女或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
第二,学生本身无法承受一定的压力,如初中升学考试失误的压力,职中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等。
第三,学校教育的失误,如教师对有缺点的学生信心、奖惩不公平或教师不能为人师表等。
第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如内容不健康的电影、录像、图书或犯罪分子的诱惑、腐蚀和教唆等。
职业中学的学困生最大的特点是年龄将近成年,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随着九年义务教育以及“五严”规定的实施,在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
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同时找出相应的策略去解决,对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数农村小学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觉得难学,学习效率低下。
教师也感觉到数学课不能像语文等学科那样上得出彩。
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严重,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尤为突出。
学困生历届每班都有,使众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感到非常头疼。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要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本班数学教学质量以及合格率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所谓数学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而得不到正常开发、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均不能达到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
这些学生大多存在以下心理特征:(1)自卑心理:学困生常常因为学习不好而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训斥,因而在学习上不能积极进取向上,应付式地对待学习。
这些学生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自甘落后,自卑心理严重。
认为自己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
上课时蜷缩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教师提个问题,学困生甚至不敢看老师一眼。
(2)内向心理:这是学困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他们感到无力应付学习上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他们上课往往情绪低落、心境焦虑、内心孤僻,有事不愿向同学、家长和老师倾诉。
在课堂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不积极举手发言。
下课也经常独自坐在位置上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甚至玩等。
(3)逃避退却心理:学困生对挫折承受能力特差,意志薄弱,稍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和失去信心。
受到批评就泄气,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选择逃避退缩。
二、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1.个人原因(1)缺乏学习兴趣。
经过多年对学困生观察,发现学困生对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不好奇,求知欲低。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浅谈如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上学期我任中心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就学困生转化这一方面和大家谈一下我自己的做法:一、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当时三年级有五十一人,其中学困生就有十二人,这些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2、上课不认真听讲;3、平时不看课外书;4、对班集体活动不热心;5、自信心不足;6自控能力差。
在这十二名学生中,有三名是留守儿童,有两名学生家庭情况不好,兄弟姐妹多;有两名学生父母离异;其他几位父母工作都比较忙,学习基础比较差。
二、学困生帮扶过程(一)以优带差,安排特殊座位进行“一帮一”活动。
我在座位安排上,基本是每一个学困生和一个班上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坐在一起,并且,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坐在一起,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坐在一起。
这样他们可以在性格上互补,学习上共进。
(二)在课堂上,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多表现。
比如在读词语,读课文的时候,我会叫到学困生,并且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知道老师一定会叫到我,这样子他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并且还会主动回答问题。
我们班的李涛同学刚开始读词语时声音很小,经过多次的训练,上课时还能主动回答问题,并且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学生在发挥题目上做得很好。
(三)课外辅导,选择课外活动进行个别辅导。
好多学困生在做练习题时会遇到困难,主要问题是他们不懂得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会把这些学生叫到一起,一个一个进行辅导,让他们学会把自己想到的写出来。
(四)成立特别学习小组。
我任组长,这些学困生是组员,他们的作业我分别布置,我亲自检查,每一天上早操之前,让他们把家庭作业交给我,我阅完之后给出评语。
长期一来,这些学生也养成了每天写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背诵课文的时候,我做了记录,这样子,他们基本上都能完成学习任务。
(五)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
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和这些学生的家长联系,远一点的打电话,近一点的叫到学校来,我把该学生的学校情况给家长做一汇报,同时也了解一下这些学生在家的具体表现,同时我和家长共同商量一些方法。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摘要:无论哪个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
他们在班集体中往往是被冷落、遗忘的一族,同学不愿接近,老师们不愿搭理。
表面上看,他们好像不思进取、与世无争,对一切都是无所谓的态度。
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也非常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尤其看重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对他们的看法。
因此,我认为只要班主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工作得当到位,学困生就会转变过来。
关键词:班主任学困生转化工作在对待学困生转化问题上,班主任要对其充满信心,要相信他们能改正错误,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其人格,关心其病痛,使他们对班主任产生信任感,然后再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彻底改变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以下是我对班主任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几点浅见:一、了解深入针对转化对于大部分学困生来说,不是先天注定就是“学困生”,而是由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造成的。
而家庭教育环境不良是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他们中大多数人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
有的因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自身教养方式不当而使他们养成了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的因家庭关系破裂而造成亲子关系疏离。
所以,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教育,首先要找到这些学生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转化。
例如,我班有一男生,由于父母离异,养成了脾气暴躁,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他经常在课堂上不是顶撞老师,就是呼呼大睡,课间常与同学发生矛盾,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钉子户”。
针对这种情况,我便把他作为转化的重点,经常找他谈心,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慢慢地我发现该生也有“亮点”:头脑聪明,反应敏捷,只是基础差,缺乏信心,再加上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更加自卑,只好破罐子破摔。
有一次作文竞赛,他竟然得了全校第二名,借此机会我大加鼓励他,表扬他,这出乎意外的信任和尊重,使他感动了。
从那以后,该同学在纪律方面进步很大,各科成绩也开始逐步提高。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1 / 4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临桂一中 黄小莲
众所周知,要做好班主任最伤脑筋的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也是
班主任工作的永恒话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历来是班主任极为关注的问题。我从
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几年,担任班主任也有二十多年,多年来的实践,使我
深深的体会到作为班主任转化学困生更是任重道远的。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倾
注了对学困生的热情和关怀,针对他们的特点,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去转化他们,
使之跟上“大部队”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实践中取得的几点浅显经验。
一、班主任要拥有一颗爱心。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真正走进学困生的心灵,教师必须拥有一
颗爱心,从建立感情入手,以师生之情、亲人之情来对待、热爱学生。爱是教育
的前提,没有爱的教育,是结不出健康的果子的。而对后进生尤其要有深切的、
真挚的、持久的爱心,才能使他们冰封的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我刚当班主任时,
根本不懂得这一套,学生一犯错误,我就立即叫来义正严词地训斥一番,要求认
错,并限期改正。结果事与愿违的多,有的学生口服心不服,治标不治本,最后
屡禁屡犯。后来,我改变了这种方法,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所教过班级
有一个学生,上课不守纪律,说粗话,打架的事屡有发生,原来的班主任拿他简
直没办法,认为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刚一接班,我就针对这类特殊学生的转
化计划,当他犯错误时,我就悄悄地把他叫到没人的地方,和颜悦色地和他促膝
而坐,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讲清道理,让他明白老师不是在惩罚他,而是在关
心他,爱他,使他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衷地想改掉这些错误。而且我在
暗中还对他进行仔细观察,发现他其实也有许多闪光点:爱劳动、爱发言、普通
话说得较好等,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在同学面前多给他创造展示自己
才能的机会,并及时鼓励,这样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心,又增强了他学习的自信心。
当我们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时,当我们脱下“有色眼镜”自
然而然地把他们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
朋友,这样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师,喜欢听老师的课,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
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向成功的港
湾。因此,执着的爱心是转化后学困生的前提。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2 / 4
二、班主任要以表扬为主,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不可否认,大多数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一般
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差,纪律观念不强。因此他们饱受冷嘲热讽,感受不到爱
的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可怜的一点自尊、自信在这种冷漠、孤寂、
无爱的环境中早已荡然无存。于是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没有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
的想法,无心向学,不思上进。对学困生的这些思想行为,有的班主任认为批评
鞭策见效快,总是喜欢将他们作为反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名批评,指责教
训,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却非常吝啬。于是他们就更加自卑,总觉得自尊心受到
严重挫伤,心境复杂,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自信心全无。然而我觉得,作
为班主任的我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抑中带扬。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
的关心洒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知到班主任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帮助他们树立
自信心,战胜自我,鼓起上进的勇气。
例如,我以前班的张晓宏,他学习基础很差,经常不做作业,即使做了的作
业也是乱七八糟,上课打瞌睡,学习漫无目标,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家长拿
他也没有办法。但我发现他很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于是我马上找他谈话,充
分肯定了他的能力,并任命他为体育小组长,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也
指出他平时的缺点。这样,我给他指明了方向,使他不但找回了自信,而且认清
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获得了长跑第一名的好成绩,为班
集体争得了荣誉。现在,他已改过自新,不仅体育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其它文化
科目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
教师欣赏出来的学生,学生往往也便学会了欣赏自己,对其未来总是热切向
往,抱有希望;教师批评出来的学生,他们便也会在自责中长大,对未来则充满
了激愤与悲观失望,从而成为学困生。因此,对待学困生只要捕捉到他们身上的
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个,那也许会给他带来一生的转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这来
之不易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这时候的肯定既是对一位学生做法的中肯评价,
又是一种期待他以后再会有此举的期望教育。它胜过于对学困生们千言万语地规
劝与说教。学困生们也会从这来之不易的一次成功中得到了班主任的理解、尊重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3 / 4
与信任,也会迎来同学们的羡慕。这会使他们得到实现人生价值后的快感和继续
奋斗的动力源泉。这些对学困生因一次成功而取得的中肯评价,对于班主任来说
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一个沉寂在自觉学习,而前途渺茫,理想犹如肥皂泡般的
学困生来说,难道不是一个惊喜吗?
例如,我班的学生李鑫明,学习懒惰,成绩很差。但有一天,他听说学校领
导要到教室里检查桌椅摆放是否整齐、地面是否干净、公物是否安全等情况,他
就主动把我班教室打扫干净。我知道后,立即在班里公开表扬他,要求大家向他
学习。我还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常常与他谈心,互相沟通,逐渐缩短我们之间
的距离。让他知道班主任、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期望,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所
长,只要肯用心做,一定能做出成绩来,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在,李鑫明
已改掉了坏习惯,还经常虚心地请教成绩好的同学。据科任老师反映:,李鑫明
不但上课纪律好,而且作业也工整多了。
四、班主任要善于选择最佳谈话地点。
马卡连柯指出“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
况下也会成为最坏的方法。”这就说明教育方法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使用效果取
决于时间、地点、条件,取决于运用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际。因此,做学生
的思想教育应善于选择最佳的谈话地点,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与个别学生谈话,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方法。而大多数班主
任喜欢在办公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学生对办公室的神秘看
法,忽略了学生怕进办公室的心理特征,尤其对学困生更是如此。对你的谆谆教
导,也许他们心里根本不服,只是迫于老师的威严,想早点逃离办公室才敷衍了
事。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要想取得谈话的成功,这是很难的。因此,和学困
生谈话,除了选择恰当的时机以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谈话地点。最好选择在他们
经常玩耍的地方,如操场、花圃、走廊等,这些场合他们感到轻松自然,逆反心
理和敌对情绪比较小,他们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痛苦和欢乐告诉老师,
使谈话达到预期的效果,教育的结果才会水到渠成。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更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
只有对他们多一点宽容、理解与信任,多一点爱心与关怀,才会与他们携手共同
迈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浅谈班主任如何转化学困生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