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 配套练习题新版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22
2. 内能和热量图1-2-1一温度与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________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明确]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
[比较]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与联系四热值与热量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__。
[注意](1)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2)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物体具有的是能量,如内能、机械能等。
2.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即________。
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类型一物体的内能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易错辨析](1)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一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没有内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内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除此之外,内能还与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
因此,仅由某一个因素无法判断物体内能的大小。
例如,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大。
(3)“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同一物体”有几个隐含条件,即质量、状态、种类均相同,做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类型二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应用例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1-2-2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1.2内能和热量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
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A.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B.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C.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2.下面的几个例子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放在冰箱中的食品温度降低B. 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气筒壁发热C. 冬天利用热水流过暖气片来取暖D. 用暖水袋暖手,手会感到暖和3.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B. PM2.5在空气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 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 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电子4.如图所示,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企鹅呼出“白气”的过程中,呼出气体的内能将减小B. 若两只企鹅的体温相同,则它们“牵手”时会发生热传递C. 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优点是热值小D. 南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冰山也有内能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7.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A. 50℃,50℃B. 52℃,39.2℃C. 40℃,60℃D. 55℃,55℃8.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内能的途径分别是()A. 做功、做功B. 做功、热传递C. 热传递、热传递D. 热传递、做功9.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两手摩擦能发热B. 烧热水水变热C. 据木材锯子发热D. 钻木取火10.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B. 行驶中的汽车轮胎会发热C. 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D. 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二、多选题(共1题;共3分)11.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A. 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C.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三、填空题(共4题;共8分)12.把铁块放在炉火中烧,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铁块的内能.用铁锤多次敲打铁块后铁块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铁块的内能.13.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4.寒冷时,我们常常两手搓动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增加手的内能,有时对双手呵气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增加手的内能.1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17.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从研究对象来看,内能研究的对象是微观世界的________ ;而机械能研究的对象是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2)从其存在方式看,内能是________ 存在的,而机械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答案一、单选题1.C2.B3.C4.D5.D6.C7.B8.D9.B 10.A二、多选题11.ABD三、填空题12.热传递;做功13.热传递;做功14.做功;热传递15.做功;热传递四、解答题16.解:感觉发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五、综合题17.(1)分子(2)无条件10.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B. 行驶中的汽车轮胎会发热C. 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D. 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二、多选题(共1题;共3分)11.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A. 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C.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三、填空题(共4题;共8分)12.把铁块放在炉火中烧,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铁块的内能.用铁锤多次敲打铁块后铁块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铁块的内能.13.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4.寒冷时,我们常常两手搓动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增加手的内能,有时对双手呵气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增加手的内能.1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17.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从研究对象来看,内能研究的对象是微观世界的________ ;而机械能研究的对象是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2)从其存在方式看,内能是________ 存在的,而机械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答案一、单选题1.C2.B3.C4.D5.D6.C7.B8.D9.B 10.A二、多选题11.ABD三、填空题12.热传递;做功13.热传递;做功14.做功;热传递15.做功;热传递四、解答题16.解:感觉发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五、综合题17.(1)分子(2)无条件。
九年级物理上册:1.2“内能和热量”质量检测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公园中的石凳被太阳晒热B.快速弯折铁条,铁条弯折处变热C.用铁锤锻打铁块,铁块变热D.刀具在砂轮上磨得发烫2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小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0℃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热机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3 . 在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C.水烧开时壶盖跳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物体吸热越多它的比热容越大5 . 关于热和能,正确的说法是().A.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热量B.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D.将冰块放入温水中,冰块的内能变小6 .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一块质量为,边长为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A.B.C.D.7 . 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快速推动活塞,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则注射器内空气的()A.密度变小B.温度不变C.压强不变D.内能增大8 .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持续了14minC.在ab段处于固态D.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9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米高的水柱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C.用高压锅煮饭是为了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D.在干旱地区,农业灌溉中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是为了减少水的蒸发10 . 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1.2内能和热量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炙手可热C.搓手取暖D.压缩空气2.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A.试管变热的过程B.水变热的过程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4.酿酒是人类神奇的发明,如图是将谷物倒入锅中熬制酒料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相同B.灶台下木柴燃烧的过程,将内能转化成了化学能C.锅能向酒料传递热量,是因为锅的温度高于酒料的温度D.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这是为了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5.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是()A.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射出B.古人用钻木的方法取火C.电流通过白炽灯泡发光D.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6.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
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C ︒-冰既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B .静止的汽车一定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C .在空中飘动的白云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D .静止的汽车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8.关于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B .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所以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干木柴燃烧放出的热量D .烟煤的热值是72.910?J/kg ⨯,则完全燃烧1 kg 的烟煤能放出72.910?J ⨯的热量 9.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水比冷水含的热量多B .一大桶水比一小桶水含的热量多C .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越多D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二、填空题11.如图是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____ 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的内能。
2. 内能和热量图1-2-1一温度与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________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明确]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
[比较]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与联系四热值与热量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__。
[注意](1)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2)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物体具有的是能量,如内能、机械能等。
2.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 表示,即________。
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类型一物体的内能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易错辨析](1)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一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没有内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内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除此之外,内能还与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
因此,仅由某一个因素无法判断物体内能的大小。
例如,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大。
(3)“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同一物体”有几个隐含条件,即质量、状态、种类均相同,做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类型二 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应用例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1-2-2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2. 内能和热量图1-2-1一温度与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________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明确]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
[比较]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与联系四热值与热量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__。
[注意](1)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2)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物体具有的是能量,如内能、机械能等。
2.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 表示,即________。
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类型一物体的内能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易错辨析](1)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一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没有内能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内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
除此之外,内能还与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
因此,仅由某一个因素无法判断物体内能的大小。
例如,质量大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不一定大。
(3)“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同一物体”有几个隐含条件,即质量、状态、种类均相同,做题时要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
类型二 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应用例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1-2-2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2内能和热量练习(新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2内能和热量练习(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2内能和热量练习(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2. 内能和热量图1-2-1一温度与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________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明确]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种类、状态等因素有关;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
三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________。
[比较]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与联系做功热传递区别(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内能的转移在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联系体内能上是________的四热值与热量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其单位是__________。
[注意](1)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2)热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物体具有的是能量,如内能、机械能等。
2.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 表示,即________。
热值的单位是____________。
[第一章 2.内能和热量]一、选择题1.小壮同学喜爱做家务,她发现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儿,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A.盐分子变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扩散快D.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内能大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3.仔细观察图中甲、乙、丙三杯水,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杯水的内能最大B.乙杯水的内能最大C.丙杯水的内能最大D.乙杯水和丙杯水的内能一样大4.0 ℃的冰全部熔化成0 ℃的水,体积将变小,比较一块0 ℃的冰和这块冰熔化成的0 ℃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内能相等B.0 ℃的冰具有的内能较多C.0 ℃的水具有的内能较多D.无法确定5.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6.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7.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热值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放出的热量多D.0.5 kg煤油和1.5 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二、填空题9.内能有不同的用途,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的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燃烧酒精获得内能,不同之处在于图甲烧杯中的水获得的内能用来对试管_________图乙试管中的水获得了内能变为水蒸气用来对皮塞_________。
内能和热量 一、单选题 1.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 C. 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 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2.美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利用一周时间登上了荒凉的冰岛,经历了炽热高温的火山河极度寒冷的冰川,展示了他在荒野上的生存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摩擦生火”的方法获得热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B. 炽热高温的火山和极度寒冷的冰川都具有内能 C. 炽热高温的火山比极度寒冷的冰川含有的热量多 D. 通过冰冷河水时人会把温度传给水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B.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 三月桃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 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 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温度升高了 D. 温度相同的1kg水和1g水,内能相同 6.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神州九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些高处的湖水积蓄了很大的重力势能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7.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池塘中的水被晒热 B. 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作冰棒 C. 磨刀时刀刃发热 D. 热水放置在房间中变凉 8.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扩散只能在气体或液体中进行 B. 物体内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少 D.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9.(2016•宜昌)下列关于功、内能、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也一定为零 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 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10.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 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12.冰冷的冰块,它的( ) A. 分子热运动可能停止 B. 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C. 内能一定不为0 D. 温度一定是0℃ 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1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1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二、填空题
16.将烧热的工件放进冷水中,工件的温度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17. “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8.同学们过春节都喜欢放鞭炮,其中有一种“甩炮”,不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摔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炸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9.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20.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厨师烹饪排骨时,排骨由生到熟,这是主要通过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改变了排骨的内能,当一盘酱排骨端到餐桌时,酱排骨香飘四溢,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 21.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来工作的;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________效应来工作的. 三、解答题
22.找一段金属丝,把它弄弯再弄直,这样反复几次后,用手摸一下折弯的地方,你感到那里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 23.如图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
(1)图(a)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2)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3)图c可用来演示________ 2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1)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下图________(选填“a”或“b”),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下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①仅增加水的质量;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选填图中“a”“b”“c”或“d”)
(3)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液态氨 酒精 水 煤油 沸点/℃ -33.5 78 100 150 A. 煤油 B. 酒精 C. 水 D. 液态氨 五、综合题
25.日常生活中,常有这两种做法,请你分别说明这两种做法的道理. (1)刚倒在杯子里的开水很烫,人们习惯先吹几下再喝; (2)冬天写作业手冷,同学们习惯不时地搓搓手再写. 26.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活塞可以在气缸中左右移动,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
(1)活塞将向________运动(选填“左”或“右”); (2)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__. (3)这一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C 二、填空题
16.【答案】降低;增加;热传递 17.【答案】做功;热传递 18.【答案】做功;机械 19.【答案】做功;升高;热传递 20.【答案】热传递;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21.【答案】做功;磁;热 三、解答题
22.【答案】解:找一段金属丝,把它弄弯再弄直,在反复弯折的过程中,人对金属丝做了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四、实验探究题
23.【答案】(1)分子间有引力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4.【答案】(1)a;不变 (2)c;b;d (3)A 五、综合题 25.【答案】(1)答:吹气使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加快,加快蒸发,蒸发吸热使水温降低; (2)答:搓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6.【答案】(1)右 (2)减小 (3)内;机械
4.1电流 一、单选题 1.电灯L1和L2并联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 , 干路中的电流为I , 则 () A. I1> I B. I2 > I C. I1 + I2 >
I D. I = I1 + I2
2.如图所示,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电灯L1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四幅图均为九年级课本中电学实验实物连接图,其中电表的左接线柱均为“﹣”接线柱,四幅图的电路连接均有错误,其中有三幅图可通过改变一根导线的一端就可以修改正确,只有一幅图是需要改变多根导线的一端才可以修改正确的,这幅图是( )
A. 用电压表则灯L2两端的电压
B. 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