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法理学》测试卷(第42套)
- 格式:docx
- 大小:43.17 KB
- 文档页数:31
2020年等级考试《法理学》测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关于法的对人效力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如果按照属地主义,在驻外领事馆所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领事馆所属国家法律对案件没有管辖权B.如果按照属人主义,缅甸公民越境至中国抢劫财物,中国法律对此有管辖权C.如果按照保护主义,中国人李某盗版美国软件销售并对美国权利人造成侵害,美国有权追究李某的责任D.现在中国实行的是属人主义为主,结合属地主义与保护主义2.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B.不同时代对人权的理解大致相同C.并非人权的所有内容都由法律规定D.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应该享有或者享有的权利3.关于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一国的法律体系包含已被废止的法律规范B.被一国承认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属于该国的法律体系的一部分C.宪法属于公法的一个组成部分D.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4.关于法的效力,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所以所有的法律均不溯及既往B.我国停泊在境外的船舶上发生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C.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为法的默示废止D.按照保护主义原则,即使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人的国籍和地域不在本国领土内,也要受到该国法律的追究5.下列关于法律原则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不同,其适用时并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D.法律原则侧重的是法治的可接受性6.下列有关中华法系特点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礼法结合、德主刑辅B.等级有序、家族本位C.以刑为主、民刑不分D.诉讼爆炸、重视调解7.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
真题考试:2020 法理学真题及答案(3)1、我国法理学近年来将法的要素归纳为(多选题)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技术E. 法律效力试题答案:A,B,C2、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为【】(单选题)A. 腹腔种植B. 淋巴道转移C. 血道转移D. 消化道转移试题答案:B3、肿瘤是指局部组织的细胞发生【】(单选题)A. 变性B. 恶性增生C. 畸形D. 异常增生试题答案:D4、学者们普遍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公司立法是(单选题)A. 英国的《泡沫法案》B. 法国的《商事条例》C. 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法》D. 美国的《示范公司法》试题答案:B5、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为【】(单选题)A. 腹腔种植B. 淋巴道转移C. 血道转移D. 消化道转移试题答案:B6、以下属于公法的有【】(多选题)A. 侵权行为法B. 行政法C. 程序法D. 家庭法E. 宪法试题答案:B,C,E7、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是(多选题)A. 人民法院B. 人民检察院C. 全国人大常委会D. 最高人民检察院E. 最高人民法院试题答案:D,E8、于形式推理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 (单选题)A. 形式推理主要有演绎、类比和归纳三种推理B. 形式逻辑研究的是命题本身的逻辑结构和命题之间的关系C. 演绎推理不关注“应当”问题,而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要关注价值判断的问题D. 形式逻辑是有关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及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试题答案:C9、我国法理学近年来将法的要素归纳为(多选题)A. 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C. 法律概念D. 法律技术E. 法律效力试题答案:A,B,C10、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多选题)A. 责任法定原则B. 不溯及既往原则C. 公正原则D. 效益原则E. 合理性原则试题答案:A,C,D,E11、经典霍奇金淋岜瘤的组织学分型不包括【】(单选题)A. 大细胞型B. 结节硬化型C. 混合细胞型D. 淋巴细胞减少型12、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被称为(单选题)A. 法律继承B. 法律移植C. 法律创新D. 法律发展试题答案:B13、下列不是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是(单选题)A.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B. 结节硬化型C. 混合细胞型D. 富于淋巴细胞型试题答案:A1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单选题)A. 左冠状动脉主干B.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 右冠状动脉主干D. 右冠状动脉回旋支试题答案:B15、划分法学分支学科,应该坚持三个结合,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单选题)A. 对象和方法结合B. 类别和层级结合C. 现实和理想结合D. 主观和客观结合16、关于法和政治的不同表述有错误的是(单选题)A. 政治的发展变化与法和法治的发展变化无关B. 政治的内容比法丰富C. 并非每一具体的法都有相应的政治内容或要求D. 法和政治的调控功能不同试题答案:A17、下列不属于法律职业的是 ( ) (单选题)A. 法官B. 检察官C. 律师D. 警察试题答案:D18、在某个确定的系统内实行纵向的、自上而下的自我监督,监督的主体和客体一般都存在于同一系统内,这种监督称为【】(单选题)A. 自循环监督B. 交互监督C. 系统间监督D. 制衡试题答案:A19、新自然法学派的德沃金认为法的要素模式中不包括【】(单选题)A. 规则B. 原则C. 政策D. 技术试题答案:D20、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判断,正确的是(单选题)A. 法所体现的意志具有中立性B. 法所体现的意志具有公共性C. 法应当体现执政阶级的共同意志D. 法应当体现执政领导者的意志试题答案:C21、法律传统的核心构成部分是法律传统的 ( ) (单选题)A. 技术性成分B. 实体性成分C. 精神性成分D. 程序性成分试题答案:C22、刑事被告的律师在法庭上对相关刑法条文的解释属于(单选题)A. 任意解释B. 有权解释C. 法定解释D. 目的解释试题答案:A23、关于立法特征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 (单选题)A. 立法是所有同家机关进行的活动B. 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C. 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D. 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 .试题答案:A24、中国历史上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主张“重义轻利”、“德主刑辅”的是 ( ) (单选题)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试题答案:A25、针对未来发生的不特定事项两作出的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是(单选题)A. 具体法律行为B. 积极法律行为C. 抽象法律行为D. 中性行为试题答案:C26、不属于国家检察机关监督范围的是【】(单选题)A. 对审判活动的监督B. 对普通公民违法活动的监督C. 对侦查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D. 对行政活动的监督试题答案:B27、关于行政执法权的陈述,正确的是【】(单选题)A. 行政权是一种处理权B. 行政权不具有转授性C. 行政权具有被性D. 行政权是一种终极权试题答案:A28、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单选题)A. 鳞状细胞癌B. 腺癌C. 未分化癌D. 移行细胞癌试题答案:D29、以英国中世纪普通法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各国和地区的法被统称为(单选题)A. 判例法B. 衡平法C. 普通法法系D. 法典法系试题答案:C30、关于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两者的区别,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单选题)A. 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B. 两者适用范围不同C. 两者发生效力的方式不同D. 两者调整方式不同试题答案:A31、建立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基础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立法体制是 ( ) (单选题)A. 单一的立法体制B. 制衡的立法体制C. 复合的立法体制D. 三元的立法体制试题答案:B32、下列不属于法律职业的是 ( ) (单选题)A. 法官B. 检察官C. 律师D. 警察试题答案:D33、急性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形态特点是(单选题)A. 基底膜呈钉突状B. 基底膜上皮下驼峰状沉积物C. 基底膜呈虫蚀状破坏D. 基底膜“双轨状”试题答案:B3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单选题)A. 法律责任具有否定性B. 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C. 法律责任就是过错责任D. 法律责任不仅仅是财产责任试题答案:C35、认为法的效力来自于自然理性的是 ( ) (单选题)A. 分析法学B. 自然法学C. 历史法学D. 纯粹法学试题答案:B36、下列不属于法律职业的是 ( ) (单选题)A. 法官B. 检察官C. 律师D. 警察试题答案:D3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好发的部位是(单选题)A. 左冠状动脉主干B.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 右冠状动脉主干D. 右冠状动脉回旋支试题答案:B38、在立法体制中,核心问题是(单选题)A. 立法程序B. 立法原则C. 立法目的D. 立法权试题答案:D39、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 )(多选题)A. 公正B. 正确C. 高效D. 权威E. 民主试题答案:A,B,C,D40、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可以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是(多选题)A. 董事长B. 副董事长C. 经理D. 执行董事E. 监事试题答案:A,C,D41、认为法的效力来自于自然理性的是 ( ) (单选题)A. 分析法学B. 自然法学C. 历史法学D. 纯粹法学试题答案:B42、针对未来发生的不特定事项两作出的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是(单选题)A. 具体法律行为B. 积极法律行为C. 抽象法律行为D. 中性行为试题答案:C43、下列不属于法律职业的是 ( ) (单选题)A. 法官B. 检察官C. 律师D. 警察试题答案:D44、中国最早提出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是(单选题)A. 先秦儒家B. 先秦法家C. 先秦兵家D. 先秦名家试题答案:B45、“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换用一个共同的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法理学》模拟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关于法律漏洞,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漏洞是法外空间B.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法律不能调整、无须调整或不宜调整的社会关系或领域C.在法律制定时即已存在的法律漏洞为自始漏洞D.关于某个法律问题,法律依其规范目的或立法计划,应积极地加以规定却未设规定的法律漏洞是明显漏洞2.关于法律责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被告人张某在刑事审理过程中突发心脏病死亡,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B.主债权因清偿、提存、抵销、免除、混同等原因而消灭,保证之债赖以存在的基础消失,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也自然归于消灭C.李某持刀故意伤害王某,并致其重伤。
王某如果以公开方式声称同意免除其责任的,李某的法律责任得以免除D.徐某为军队高官,被控贪污罪、受贿罪等重大罪名。
在审判开始前,徐某患病去世。
此时,徐某的法律责任自然消灭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2012年卷一10题,单选)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4.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1年卷一9题,单选)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这属于义务性规则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历年法理学司法考试复习题库200题[含答案]一、三多he选题1.从法的渊源的角度分析该条规定的涵义及效力根据。
答案及解析:法的渊源通常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即形式意义上的法的渊源,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表现形式。
该民法典的规定体现了制定法、习惯、法理三大渊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该条规定的效力体系。
在这个效力体系中,三大渊源的地位不是并列的,而是按照一定的价值位阶呈现出梯度排列,并由此构成了法的适用“轨迹”。
其中,制定法居于效力位阶的首位,具有优先适用性,在制定法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排除习惯和法理的适用;习惯居于效力位阶的第二位,当且仅当在制定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适用习惯并排除对法理的适用;法理居于效力位阶的末位,当且仅当制定法和习惯都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可加以适用。
三大渊源的价值位阶、适用梯度与其在法律效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关联,由此形成了体现法律价值判断的效力依据。
其中,制定法体现了国家对民事主体行为的最低限度的强制性规制,因而具有排除其他法的渊源的效力;习惯与制定法相比,一方面具有补充制定法规定缺失的功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意思自治的民法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经权力机关认可而上升为法律,从而具有法定强制性;法理与制定法和习惯相比,更侧重于“兜底”性功能,即在制定法和习惯难以调整某种法律关系的情况下,通过法学理论的推演达到相对公正、科学的法的适用效果,从而实现法的价值的个案平衡。
综上,该民法典的规定对法的渊源的阐释体现出了法的价值位阶原则和个案平衡原则,科学地诠释了三大渊源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法从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制定法的历史发展进程。
解析该民法典的规定主要体现了制定法、习惯、法理三大渊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分析该条文、阐释其效力依据的关键。
应该看到,三大渊源的价值位阶、适用梯度的形成根源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法制传统等社会存在,并与其在法律效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关联,由此形成了体现一定法律地位和价值判断的效力依据。
202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2018年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A)A.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B.是否合法C.法律是否予以调整D.是否具有社会性2.根据法律效力强弱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B)A.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B.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C.确定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3.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B)A.法的拘束力B.法的溯及力C.法的继承性D.法的统一性4.《刑法》第109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这一条规则属于(D)A.授权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D.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6.现代各国一般均确认(B)为法有无溯及力的原则。
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轻原则7.根据相对应的主体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分为(C)A.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B.公权利和私权利C.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8.《刑事诉讼法》第11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
对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该条法律规定显示了法的(B)A.确定的指引作用B.有选择的指引作用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9.王某夫妇雇用了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给保姆酬劳500元。
关于王某夫妇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A.孩子B.孩子的安全、健康C.保姆D.照看孩子的劳务和500元报酬10.陈凯歌导演的电影《霸王别姬》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C)A.物B.人身C.精神财富D.行为结果1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凡关于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C)A.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B.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C.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D。
最新版精编2020年法理学司法考试复习完整考试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历年法理学司法考试复习题库200题[含答案]一、三多he选题1.从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角度分析该条规定在法律适用上的价值与条件。
答案及解析:该条明确规定了法官解决民事争议时,适用民事活动规则的顺序。
对我国的民事司法活动及法律工作者进行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具有借鉴意义。
法律解释,就是对法律的含义进行说明和解析。
法律推理,就是运用法律理由来进行论辩的过程和活动。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法律活动的主要内容。
尤其是在解决法律争议、进行司法裁判时,两者更成为这些法律活动的实质和中心内容。
我们都知道,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不可能穷尽社会生活的所有情况。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民事活动领域。
面对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民事生活,法律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当遇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新型民事案件时,法官就要求助习惯和法理。
法律教育网我国《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习惯可以作为我国民法的渊源。
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角度分析。
本条的规定具有三个层次的重要意义:首先,肯定了法律的局限性,承认了制定法存在漏洞;其次,明确了民法的渊源及其适用顺序。
第三,要求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规定”为由拒绝裁判。
该条在法律适用上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民事活动,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
这里的“有法律”是民事活动适用法律的前提条件。
所谓“有法律”,在民事活动领域,不限于法律的明文规定,还应当包括可推知的规定。
第二,“民事活动,法律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
这里“依照习惯”的条件是“无法律”和“有习惯”。
“法律没有规定的”是指法律既没有明文规定,也不能从法律可推知的规定中找到依据。
这里的“习惯”,指习惯法,是人们经过长期反复实践而受其约束的行为惯式。
法考法理学考试一、单选题(共68题,每题1分,共68分)1.范某参加单位委托某拓展训练中心组织的拔河赛时,由于比赛用绳断裂导致范某骨折致残。
范某起诉该中心,认为事故主要是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要求赔偿10万余元。
法院认定,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事故的发生,范某本人也有过错,判决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
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效益原则作出判决B、“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可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C、“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是从逻辑前提中推导而来的D、范某对案件仅做了事实描述,未进行法律判断正确答案:C2.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A、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B、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C、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D、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答案:B3.关于法的现代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内发型法的现代化具有依附性,带有明显的工具色彩B、中国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司法主导型C、外源型法的现代化是在西方文明的特定历史背景中孕育、发展起来的D、外源型法的现代化具有被动性,外来因素是最初的推动力正确答案:D4.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
对因促销活动产生的纠纷,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
”刘女士在该商场购买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购物券。
刘女士持券买鞋时,被告知鞋类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销活动,必须现金购买。
刘女士遂找商场理论,协商未果便将商场告上法庭。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认识是正确的?A、从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是一种学理解释权的宣称B、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等同于对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释权C、商场的做法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D、本案的争议表明,需要以公平正义原则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正确答案:D5.《民法典》第1065条第1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法理学》模拟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关于法与人权的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4年卷一15题,单选)A.人权不能同时作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而存在B.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C.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D.人权被法律化的程度会受到一国民族传统、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2.关于法律解释的方法,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文义解释既不改善也不改变文本的字面内容B.比较解释,是指将历史上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与现行的某个法律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该现行法律规定的解释C.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D.客观目的解释和立法者目的解释不是同一种解释方法3.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年卷一9题,单选)A.从性质上看,有民主的法律,也有专制的法律B.在实行民主的国家,君主或者国王不可以参与立法C.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D.实行民主的国家,也是实行法律至上原则的国家4.临产孕妇黄某由于胎盘早剥被送往医院抢救,若不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将危及母子生命。
当时黄某处于昏迷状态,其家属不在身边,且联系不上。
经医院院长批准,医生立即实施了剖宫产手术,挽救了母子生命。
该医院的做法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的哪一解决原则?(2015年卷一9题,单选)A.价值位阶原则B.自由裁量原则C.比例原则D.功利主义原则5.下列有关法律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选项?( )A.张三因为违章停车被交警罚款200元,张三与交警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调整性法律关系B.法律关系必须是合法的社会关系,违法的不属于法律关系C.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D.保护性法律关系一方主体是国家,另一方主体是违法行为人6.在下列事例中,哪一选项体现了个案平衡原则?( )A.李某到野生森林旁边参观,遭遇黑熊追逐至一农户家对峙,后持斧砍死黑熊。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法理学》模拟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2012年卷一10题,单选)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2.王甲经法定程序将名字改为与知名作家相同的“王乙”,并在其创作的小说上署名“王乙”以增加销量。
作家王乙将王甲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公民虽享有姓名权,但被告署名的方式误导了读者,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10题,单选)A.姓名权属于应然权利,而非法定权利B.诚实信用原则可以填补规则漏洞C.姓名权是相对权D.若法院判决王甲承担赔偿责任,则体现了确定法与道德界限的“冒犯原则”3.下列有关法律监督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律监督的规则包括法律监督的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两部分B.在我国,所有国家机关、政党是监督的主体,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和公民是监督的客体C.在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是社会法律监督D.党的监督属于国家法律监督4.关于法律解释的方法,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文义解释既不改善也不改变文本的字面内容B.比较解释,是指将历史上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与现行的某个法律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该现行法律规定的解释C.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D.客观目的解释和立法者目的解释不是同一种解释方法5.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10题,单选)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6.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罪刑法定”是我国的一项法律原则B.“合同当事人之间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约定管辖法院”是一条法律原则C.当法律规则存在漏洞的时候,可以援用法律原则来进行填补D.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优先于法律规则的司法适用7.《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A 一个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可以再一个条文中得到表述B 一个法律条文可以表述不同法律规则的不同要素C 一个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可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表述D 一个法律规则只能在同一规范性文件中表述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A 黄某因手术在医院接受输血的血浆B 刘某与邓某签订的买卖毒品合同中的毒品C 王律师受张某委托出庭为其辩护的行为D 某影视公司根据某甲的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落日》3、下列有关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正式的法的渊源都包括判例法B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是按照法的历史类型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法的分类C 民法体系和普通法法系国家在诉讼程序上都采用控诉制D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正式的法的渊源都包括制定法4、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哪一个?A 权利能力是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 公民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C 公民有权利能力也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 公民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5、张某是某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因其工作经常出现失误并且长期无故迟到早退,故该行政机关对张某做出调离原岗位,行政记过、留职察看的决定。
该机关的决定属于下列哪一项?A 行政处罚B行政规章C 行政处分D 劳动教养6、“西安宝马彩票事件”经刘某举报和有关媒体的连续报道最终使事件真相大白,真正的弄虚作假者和有关责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刘某的举报行为和有关媒体的报道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监督?A 国家监督B 司法监督C 行政监督D 社会监督7、下列哪一项活动不属于行政执法活动?A 婚姻登记机关根据赵某和李某的结婚申请,经审查核准后发给赵某和李某结婚证书B 某市工商局对某公司做出吊销营业,罚款5万元的处罚决定C 某县政府因征地不按时支付补偿款,被某乡村民告到法院,该县政府派代表到法院参加行政诉讼D 某市税务局对某公司的偷税行为进行调查并处于2倍罚款8、某邮政局职工张某在工作期间为泄私愤,将与其吵过架的刘某发的电报私自扣下发出去,后被刘某发现并将邮局告到法院要求赔偿。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法理学》测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70题)1.在现代的法治社会,人们总是要求法律决定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同时具有高度的正当性。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对于特定时期特定国家的法律人而言,法律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B.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C.法的可预测性意在实现法律的安定性、确定性D.法的可预测性和可接受性存在紧张关系2.《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该条款规定了下列哪一类法律现象的处理原则?(2011年卷一11题,单选)A.法律位阶的冲突B.法律责任的免除C.法律价值的冲突D.法律责任的竞合3.谢某、阮某与曾某在曾某经营的“皇太极”酒吧喝酒,离开时谢某从楼梯摔下,被扶起后要求在酒吧休息,第二天被发现已死亡。
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
该案审理中,合议庭对“餐饮经营者对醉酒者是否负有义务”产生争议。
刘法官认为,我国相关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根据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判例,餐饮经营者负有确保醉酒顾客安全的义务,认定曾某负赔偿责任符合法律保护弱者的立法潮流。
依据法学原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9题,单选)A.刘法官的解释属于我国正式法律解释体制中的司法解释B.刘法官在该案的论证中运用了有关法的非正式渊源的知识C.从法律推理角度看,“经鉴定,谢某系‘醉酒后猝死”’是推理的大前提D.从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存在判例的情形看,这些国家的法律属于判例法系4.关于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罪刑法定”是我国的一项法律原则B.“合同当事人之间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约定管辖法院”是一条法律原则C.当法律规则存在漏洞的时候,可以援用法律原则来进行填补D.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优先于法律规则的司法适用5.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10题,单选)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6.关于法与人权的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4年卷一15题,单选)A.人权不能同时作为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而存在B.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人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理性的产物C.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D.人权被法律化的程度会受到一国民族传统、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7.尹老汉因女儿很少前来看望,诉至法院要求判决女儿每周前来看望1次。
法院认为,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
而且,关爱老人也是中华传统美德。
法院遂判决被告每月看望老人1次。
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4年卷一11题,单选)A.被告看望老人次数因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法官自由裁量B.《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中没有规定法律后果C.法院判决所依据的法条中规定了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D.法院判决主要是依据道德作出的8.某法院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第15号指导性案例所确定的“法人人格混同”标准作出了判决。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11题,单选)A.在我国,指导性案例是正式的法的渊源B.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类比推理D.在我国,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均可发布指导性案例9.关于法律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律解释的对象是特定的B.法律解释往往由有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C.行政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D.相对于其他的法律解释,文义解释和立法者目的解释使法律适用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证10.关于法的效力,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所以所有的法律均不溯及既往B.我国停泊在境外的船舶上发生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C.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为法的默示废止D.按照保护主义原则,即使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人的国籍和地域不在本国领土内,也要受到该国法律的追究11.下列关于法律与宗教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由于部分宗教教规与国家法律存在抵触,公民能够以信仰宗教为由,回避国家部分法律的强行性规定B.公民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法律保护公民正常合法的传教活动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D.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实行宗教同国家政治生活及教育相分离的原则12.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13.中学生小张课间打篮球时被同学小黄撞断锁骨,小张诉请中学和小黄赔偿1.4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二被告对原告受伤均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毕竟为小黄所撞伤,该校的不当行为也是伤害事故发生的诱因,且原告花费1.3万余元治疗后尚未完全康复,依据公平原则,法院酌定被告各补偿3000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12年卷一12题,单选)A.法院对被告实施了法律制裁B.法院对被告采取了不诉免责和协议免责的措施C.法院做出对被告有利的判决,在于对案件事实与规范间关系进行了证成D.被告承担法律责任主要不是因为行为与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14.在下列事例中,哪一选项体现了个案平衡原则?( )A.李某到野生森林旁边参观,遭遇黑熊追逐至一农户家对峙,后持斧砍死黑熊。
后法院判决李某无罪B.王某向法院起诉要和妻子离婚,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王某的妻子正在怀孕期间,遂判决二人不得离婚C.出租车司机张某送孕妇去医院,途中孕妇临产,情形危急。
为了争取时间,张某将车开到了非机动车道上调头,结果被交警拦住并被告知罚款。
经过张某的解释,交警不仅没有处罚,还用警车为他开道,将孕妇及时送到了医院D.在一起遗产纠纷案件中,继承人甲、乙两人按法律规定应当平均继承遗产:但由于乙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无劳动能力,法官判决乙继承了70%的15.有关“国法”的理解,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国法”是特定国家现行有效的法,主要强调法的国家强制力B.“国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创制的法律C.习惯法也属于“国法”的范畴D.尽管“国法”强调法的国家强制力,但是,自然法学依然有可能认为“国法”属于实在法16.立法体制是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有关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
下列关于立法体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立法体制主要涉及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权的性质、种类及立法权和其他权力的关系等静态因素B.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包括立法权的运行原则、过程和方式等C.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主要是指,立法主体的建制、组织原则和活动形式等。
世界上主要的立法体制包括单一立法体制、复合立法体制和制衡立法体制三种类型D.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单一制立法体制17.甲、乙签订一份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本合同一式三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乙各执一份,留见证律师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卷一12题,单选)A.是有关法律原则之适用条件的规定B.属于案件事实的表述C.是甲乙双方所确立的授权性规则D.关涉甲乙双方的行为效力及后果18.甲和乙系夫妻,因外出打工将女儿小琳交由甲母照顾两年,但从未支付过抚养费。
后甲与乙闹离婚且均不愿抚养小琳。
甲母将甲和乙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抚养费2万元。
法院认为,甲母对孙女无法定或约定的抚养义务,判决甲和乙支付甲母抚养费。
关于该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10题,单选)A.判决是规范性法律文件B.甲和乙对小琳的抚养义务是相对义务C.判决在原被告间不形成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D.小琳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56条规定:“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该条,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该条是一条非规范性条文B.该条表述了一条法律规则C.该条体现了法的时间效力D.非规范性法律条文独立存在没有意义20.我国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食品卫生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0年卷一8题,单选)A.该法规所规定的内容主要属于行政法部门B.该法规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可直接适用C.该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应由该省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D.该法规虽仅在该省范围适用,但从效力上看具有普遍性21.临产孕妇黄某由于胎盘早剥被送往医院抢救,若不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将危及母子生命。
当时黄某处于昏迷状态,其家属不在身边,且联系不上。
经医院院长批准,医生立即实施了剖宫产手术,挽救了母子生命。
该医院的做法体现了法的价值冲突的哪一解决原则?(2015年卷一9题,单选)A.价值位阶原则B.自由裁量原则C.比例原则D.功利主义原则22.在学习“法的起源、法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的同学小李与小薛进行了讨论。
小李认为:①在奥古斯丁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②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③明治宪法,日本是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制定明治宪法属于法律移植的表现。
小薛认为:①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等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②1902年,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诏令沈家本、伍廷芳等主持修律,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A.小李的观点①、②B.小薛的观点②C.小李的观点①和小薛的观点③D.小李的观点②和小薛的观点①、②23.关于法与道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法与道德浑然一体,后来才逐渐分化、分离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肯定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必然联系,认为法在本质上是内含一定道德因素的概念,即“恶法非法”C.村规民约是道德规范的体现D.近现代后,法学家们一般都倾向于强调法律调整的突出作用,依法治国成为普遍的政治主张2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不同,其适用时并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B.法律原则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审判案件的确定依据C.理解法律原则有助于完整地把握法律整体,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更好地适用法律D.法律原则侧重的是法治的可接受性25.在一起案件中,主审法官认为,生产假化肥案件中的“假化肥”不属于《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中的“产品”范畴,因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有专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