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法的正义价值

梁玉霞

内容提要:在法的多种价值目标中,正义价值是根本,从而使得法的正义涵义显得尤其重要。正义在法治进程中相对于平等、自由、秩序等价值具有稳定的统帅作用,而法的正义价值的实现是我国法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正义价值目标法治

法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法是正义具体内容的体现,正义是法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的正义价值又是社会主义法治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从而决定了我国法治的最终目标是法的正义价值的实现。

一、法的正义涵义

早期法律思想家的法论,可以说是从正义论开始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历来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鼻祖,他们的法论,可以说都是从正义论开始的。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正义和公正展开的,他认为法律是正义或公证的体现。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认为法律的特点之一是公正性,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它对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平等的;同时他还指出:要使事物合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庞德曾经说过,正义这个词在伦理上,我们把它看成是一种个人美德或是对人类的需要或者要求的一种合理公平的满足。在经济和政治上,我们把社会正义说成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符合,足以保障人们的利益与愿望的制度。在法学上,我们所讲的执行正义是指在政治上有组织的社会中,通过这一社会的法院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安排人们的行为。可见西方正义意识不但起源早,而且它奠定了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我国从古至今也有关于正义涵义的阐述。如先秦时期商鞅提出:“法者,国之权衡也”(《商君书·修权》)。管子认为:“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清末法学家沈家本再次重申:“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他强调以法治国。邓小平曾指出:“公民在法律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从以上不尽相同的看法可知,对法的正义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涵义,正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的那样:“正义似普洛透斯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然而,正义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公平、公正、正直、合理等并且与法密切相连,正义是法的一个基本价值,是人类对自己生存发展的秩序、条件和规则的认识,是一种社会化的理性、理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体现着人的发展水平,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健全的程度,反映着法的内在精神实质。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应以正义作为衡量法治的主要价值标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政治民主的实现。

二、正义是法的首要价值

人们对法的价值曾经进行过多种概括,如秩序、自由、平等、文明、公共福利、正义、权利、效益等。那么,法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正义和秩序;有人认为是正义、公共幸福和人类进步;有人认为是秩序、公平和个人自由等。可见,正义始终是人们的重要选择,正义是法的诸价值的根本与核心。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开宗

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和废除。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既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了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常的。所以,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决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允许我们默认一种有错误的理论的唯一前提是尚无一种较好的理论。同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只能是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不妥协的。①

法有多重的价值追求,如正义、平等、自由、秩序等。同时实现法的诸价值始终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是,当这些价值之间相互冲突或不可兼得时如何取舍呢? 事实上,它们之间并不是杂乱无章或同等并列的,恰恰相反,法来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法的价值目标亦各有侧重。不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有一种价值是法的始终追求,那就是正义。所以说,正义作为法的根本价值,其优先性并不意味着与平等、自由、秩序等法的基本价值相分离,相反,正义体现于法的其他价值中,并为它们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

(一)平等是正义的基本原则

平等,很久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美好理想。它甚至被近代以来的无数思想大家视为正义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19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皮埃尔·勒鲁在《论平等》中说,什么都不能战胜人类对正义的感情,这种感情并非其他,而是对人类平等的信仰。没有平等就没有正义,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总是要求平等对待。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是,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自由权利,给每个人以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自由权利的社会是公正合理的社会;然后还要给每个人以公平竞争的机会,促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减少不平等;当出现不平等时,应该以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原则来进行权利与义务的分配。赫伯特·哈特认为,正义的法对相同的情形给予一视同仁的待遇,而非正义的法则会在毫无根据的情形下就以不平等的方式分配权利和义务。

的确,之所以说平等是正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由于:第一,正义可以包含诸多原则,但平等是其中一项最主要原则,平等与正义有着某些颇为相似的特征。不平等容易,因为他只需要平等随波逐流;平等难,是因为这需要逆流而动。这恰恰是正义本身的特征之一。第二,每个人的正义观可能不同,但追求正义是永恒的,平等恰恰亦有此特性:平等也是我们所有理想中最不知足的一个理想。其他种种努力都有可能达到一个饱和点,但追求平等的历程几乎没有终点。第三,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平等就没有正义,平等是正义的最主要的内容体现之一,以至于人类历史上有相当一些思想家就理解为形式上的平等,因为不管人们出自何种目的,在何种场合使用正义的概念,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正义总是要求平等对待。所以说,平等是正义的原则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一般地说,平等是符合正义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平等是相对的平等,平等本身并不能绝对地排斥差别的存在。合理的差别的对待,虽然在形式上有别于平等对待而看似不平等,但实质上是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平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平等恰恰是正义的一个必要的辅助原则。

(二)自由是正义的另一重要原则

法是帮助人们实现自由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自由作为法的基本价值追求也是正义的一项重要原则。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认为,自由是与正义相联系的最高价值。法的价值在于确保人类的这种自由,否则它就是非正义的,就是对人类的犯罪。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和其他任何人的自由并存,那么任何人妨碍他实施该行为就是侵犯他的权利,就是非正义的,法就可以运用强制力量来对付那些不适当或不必要干涉他人自由的人。斯宾塞认为,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并与其他人所具有的同等自由协调一致,这是正义的根本内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