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性能音频放大器设计准则与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9.15 KB
- 文档页数:3
1 绪论随着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电子设备应运而生。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电子设备都离不开音频信号的处理,高效率音频放大器直接影响到了许多电子产品的质量。
传统的音频功放工作时,直接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工作期间必须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功率耗散较大,虽然采用推挽输出,减小了功率器件的承受功率,但在较大功率情况下,仍然对功率器件构成极大威胁。
功率输出受到限制。
低失真,大功率,高效率是对功率放大器提出的普遍要求。
高效率功率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关键是功率放大器放大电路的研究,提高功放的效率的根本途径是减小功放管的功耗。
方法之一是减小功放管的导通角,增大其在一个信号周期内的截止时间,从而减小管子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高频大功率放大电路中,功放工作处于丙类(C类)状态。
方法之二是使功放管工作处于开关状态(即D类状态),此时管子仅在饱和导通时消耗功率,而且由于管压降很小,故无论电流大小,管子的瞬时功率都不大,因此管子的平均功耗也就不大,电路的效率必然提高,但是应当指出,当功放中的功放管工作在C类或D类状态时,集电极电流将严重失真,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失真,如采用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从而使负载获得基本不失真的信号功率[1]。
1.1设计高效率功率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目的和意义音频领域数字化的浪潮以及人们对音频节能环保的要求,要求我们尽快研究开发高效、节能、数字化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传统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功率耗散较大,虽然采用推挽输出,仍然很难满足大功率输出;而且需要设计复杂的补偿电路和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电路。
这次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为了达到高效率的设计,采用D类功率放大器,D 功放是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开关放大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器,功率桥电路,低通滤波器。
这种类型的功放已经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要想设计出并实现电源效率高于90%,THD低于0.01%,低电磁噪音的D类功率放大器,或者甚至包括能将高保真音质技术引入的D类的放大器[2]。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1. 引言音频功率放大器是将低功率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级别,以驱动扬声器等音频设备的关键电子设备。
本报告旨在介绍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过程,并提供一种逐步思考的方法。
2. 设计目标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设计一个能够提供高质量音频输出的功率放大器。
我们希望该放大器具有以下特性: -广泛的频率响应范围 - 低失真和噪声水平 - 高功率输出能力 - 能够适应不同的音频输入源3. 设计步骤3.1. 选择放大器类型第一步是选择适合我们设计目标的放大器类型。
在音频功率放大器中,常见的类型包括A类、AB类、D类等。
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放大器类型。
3.2. 确定放大器的工作参数在设计中,我们需要确定放大器的工作参数,包括输入电阻、输出功率、供电电压等。
这些参数将指导我们在后续步骤中进行元件选择和电路设计。
3.3. 元件选择根据放大器类型和工作参数,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元件来构建电路。
包括选择适当的功率晶体管、电容、电阻等元件。
我们需要根据元件的参数和特性曲线进行选择,以满足设计要求。
3.4. 电路设计在进行电路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选定的放大器类型和元件进行电路拓扑设计。
这包括放大器的输入阶、放大阶和输出阶等。
我们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能效和音频性能等方面。
3.5. 仿真和优化在设计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进行验证和优化。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评估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失真水平和功率输出等性能,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3.6. 原型制作和测试在完成仿真和优化后,我们可以制作放大器的原型并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验证设计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4. 结论本报告介绍了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过程,并提供了一种逐步思考的方法。
通过明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进行元件选择、进行电路设计、进行仿真和优化,最后进行原型制作和测试,我们可以设计出具有高质量音频输出的功率放大器。
音响系统放大器设计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一般说明:音响系统中的放大器决定了整个音响系统放音的音质、信噪比、频率响应以及音响输出功率的大小。
高级音响中的放大器通常分为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及电源等两大部分。
前置放大器又可分为信号前置放大器和主控前置放大器。
信号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均衡输入信号并改善其信噪比;主控前置放大器的功能是放大信号、控制并美化音质;功率放大器及电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整机电源及对前置放大器来的信号作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
其组成框图如图所示:2.设计任务:设计一个音响系统放大器。
具体要求如下:⑴ 负载阻抗 Ω=4L R ;⑵ 额定功率 W P O 10=;⑶ 带宽 BW ≥kHz Hz 15~50;⑷ 失真度 %1<γ;⑸ 音调控制 低音(100Hz )±12dB;高音(10kHz )±12dB;⑹ 频率均衡特性符合RIAA 标准;均衡放大器话筒放大器 音调控制放大器噪声滤波器 功率放大器 电源 信号前置放大器主控前置放大器 唱机 话筒 调谐器 扬声器 平衡调节 音量调节⑺ 输入灵敏度 话筒输入端≤5mV;调谐器输入端≤100mV;⑻ 输入阻抗 R i ≥500k Ω;⑼ 整机效率 η≥50%;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本设计由语音放大器、电子混响器、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及功率放大器五部分组成。
此设计方案具有使用元件少,电路简单明了等特点。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语音信号由话筒输出后,进入语音放大器放大并传入电子混响器产生混响效果。
混响后的信号连同磁带放音机产生的信号一同进入混合前置放大器,并进行放大。
放大后的信号进入音调控制器,然后进入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由扬声器输出声音[1]。
晶体管放大器具有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因此本设计采用晶体管件设计放大器。
还可以配合来自声源特别是数码声源的音质而设计和使用。
它不会使声音降级。
此外它还具有效率高,电力损失小等优点。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
1、定义
音频功率放大器(PA)是一种用于提高音频设备输出功率的设备,以增加音频系统的响度。
它可以将低功率信号变成足够大的信号,能够推动音箱或拓展环境的响度。
通过调整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参数,可以改变音频系统的响度和声学特性。
2、类型
音频功率放大器可以分为两类:模拟功率放大器和数字功率放大器。
模拟功率放大器是一种传统的音频放大器,它主要用于推动音箱。
数字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现代化的音频放大器,它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响度和更低的热损耗。
3、设计
(1)模拟功率放大器
模拟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基于晶体管效应放大器(CEA)。
CEA可以将低功率的输入信号放大,使其达到足够大的功率,从而推动音箱。
CEA的典型设计利用晶体管的互补对称原理,使用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组合,来提高其响应时间和低频性能,并能够有效抑制回音和失真。
(2)数字功率放大器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利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获得更高的响度和更低的热损耗。
它采用噪声抑制技术,可以减少噪声干扰,从而提高声音质量。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1. 简介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电子设备,通常用于音响系统、电视和无线电等设备中。
本报告介绍了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过程和实现。
2.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一个功率放大器,能够放大音频信号并输出高质量的声音。
以下是设计要求:- 输入电压范围:0.2 V - 2 V- 输出功率范围:10 W - 50 W- 频率响应范围:20 Hz - 20 kHz- 输出失真率低于1%3. 设计步骤3.1 选择放大器类型根据设计目标,我们选择了类AB功率放大器作为设计方案。
该放大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放大效果,并且具有较低的失真率。
3.2 电路设计经过电路设计和计算,我们决定使用以下主要元件:- BJT(双极型晶体管):NPN型三极管- 电容和电感:用于构建频率响应滤波器- 可调电阻:用于调节放大器的增益和偏置- 电源电路:用于提供适当的电压3.3 PCB设计为了实现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
通过将元件布局在PCB上并进行连接,可以减少干扰和噪声。
3.4 元器件选择根据设计需求和可靠性要求,我们选择了适当的元器件进行组装。
在选择元器件时,我们重点考虑了其性能指标、价格和供应情况。
3.5 调试和测试完成电路装配后,我们进行了调试和测试。
通过连接音频信号源、功率负载和测试仪器,可以确保放大器能够正常工作,并且满足设计要求。
4. 结果和讨论经过测试,该音频功率放大器满足了设计要求,并且具有很好的音质和稳定性。
其输出功率范围为10 W至50 W,输入电压范围为0.2 V至2 V,频率响应范围为20 Hz至20 kHz。
失真率低于1%,音质清晰、饱满。
5. 总结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通过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类型、进行电路设计和PCB设计、选择优质的元器件以及进行严格的调试和测试,我们达到了设计要求。
毕业设计作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的音频放大器1. 引言在高保真音响设备中,音频放大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件,它负责将信号放大,以驱动扬声器产生高质量的声音。
对于毕业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适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的音频放大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功能强大且高保真的音频放大器,并深入探讨其在高保真音响设备中的作用。
2. 音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音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至足够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产生声音。
其主要包括输入级、放大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接收来自音频源的弱信号,并将其放大到适量的电压水平。
•放大级: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以增加功率。
•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输出装置(如扬声器)输出。
3. 设计要求在设计一个毕业设计作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的音频放大器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3.1 高保真度高保真度是指音频放大器在放大过程中,能够尽量保持原始音频信号的准确性和纯净度。
为达到高保真度的要求,设计中需注意以下因素:•频率响应:放大器应具有平坦的频率响应特性,能够均匀地放大不同频率的信号。
•谐波失真:放大器应尽量减少谐波失真,保证音频信号的原始波形不被破坏。
•信噪比:放大器应具有较低的噪声水平,以保证音频信号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
3.2 功率输出能力高保真音响设备通常需要具备较大的功率输出能力,以满足各类音乐风格的要求和大场合的需求。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放大器的功率输出特性,以保证其能够驱动扬声器产生足够的音量和动态范围。
3.3 低失真放大器的失真度直接影响音频信号的质量。
因此,设计中要注重降低失真,尤其是非线性失真的程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和设计合理的电路结构,可有效降低失真水平,并提高音频信号的准确性和真实感。
4. 设计方法为实现一个功能强大且高保真的音频放大器,可以采用以下设计方法:4.1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音频放大电路设计简介音频放大电路是一种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电路,它可以增加音频信号的幅度,使其能够驱动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设备。
在音频系统中,放大电路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提升音频的音量和质量。
音频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音频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功能,将音频信号放大到一个更高的电平。
通常,音频信号是以微小的电压波形的形式存在的,但扬声器需要较高的电压来产生相应的声音。
音频放大电路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级、放大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音频信号输入放大电路,放大级负责操控放大信号的增益,而输出级则将放大的音频信号发送至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设备。
音频放大电路的关键参数增益(Gain)增益是音频放大电路的重要参数,它表示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增加倍数。
增益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音频放大电路的增益大小直接影响到放大的效果和音频的音量。
带宽(Bandwidth)带宽是指音频放大电路能够处理的频率范围。
音频信号通常包含多个频率成分,带宽决定了音频信号能够被放大电路准确地处理的范围。
带宽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
失真(Distortion)失真是指音频放大电路在放大过程中引入的畸变或变形。
失真会导致音频信号的质量下降,影响音频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优秀的音频放大电路应尽量减小失真的程度,以保持音频信号的高保真度。
输入阻抗(Input impedance)和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是音频放大电路的重要特性。
输入阻抗决定了音频信号输入电路的负载特性,输出阻抗则决定了音频放大电路与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设备的匹配性。
合适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可以提高音频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音频放大电路类型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音频放大电路可供选择,具体的选择应根据需求来确定。
A类放大电路(Class A Amplifier)A类放大电路是最简单的放大电路之一。
它通过单个晶体管将音频信号放大到一个高电平。
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放大音频信号。
它能够增加音频信号的强度,以便更好地驱动扬声器或耳机,从而提升音频效果。
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并非难事,下面将介绍一种基本的设计方案。
材料清单:1. 声音源(如音频输入信号)2. NPN型晶体管(如2N2222)3. 电容器(如100μF)4. 电阻器(如10kΩ)5. 扬声器/耳机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确认所需材料齐全。
确保晶体管型号与设计兼容,以及电容器和电阻器的额定值符合要求。
2. 安装电路:将晶体管、电容器和电阻器组装成电路。
声音源连接到晶体管的基极,将其与电容器的一端相连。
另一端连接到电阻器并与地线相连。
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到地线,而集电极连接到扬声器/耳机。
3. 调整电路:调整电阻器的阻值以达到适当的放大效果。
可以通过更改电阻器值来调整放大器的增益。
增大阻值可以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减小阻值则会降低增益。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4. 连接电源:将电源连接到电路。
请确保电源电压适配设计要求并正确连接正负极。
5. 测试音频放大器:连接音频源和扬声器/耳机,然后测试音频放大器的效果。
播放音频源,观察扬声器/耳机是否能够放大信号并发出声音。
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对电阻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以获得最佳音质。
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
即使是一个初学者也能够轻松地完成这个设计。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设计方案,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改进和调整。
不过在进行任何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请务必注意安全,并确保符合电路和元器件的规格要求。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制作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综述
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以音频信号作为输入,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输出更大的音频功率(声压),以满足音频系统的需要。
由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求较高,一般采用多种多样的电子元件组成,如放大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质量。
1.1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类型选择
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类型选择上,一般采用双极功率放大器电路类型,因为它具有优良的输入输出特性,它的输出电流和输入电压相关性较大,输入阻抗较低,输出阻抗较高,具有低失真和高信噪比等特点。
1.2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
在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中,输出功率大小起着重要作用,当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大小过大时,音响系统将出现过载的问题,导致音响系统出现声音变化,甚至发生损坏。
因此,必须根据音响系统的需要,合理选择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
关于高性能音频放大器设计准则与技巧
关键字:电阻器音频放大器 VCBO
现在许多传统高性能音频放大器的每通道输出功率在100瓦以上,并且大多采用分离式的电路组件。
因此,为了确保输出的稳定性和音效,工程师通常需要花很大精力对高传真音频放大器进行匹配和调节。
本文以美国国家半导体的音频驱动器LME49810为例进行说明,该组件可提供200V的峰峰值输出电压摆幅,并可驱动不同类型的输出级,适合高阶消费和专业级音讯应用,包括主动录音室监视器、超重低音扬声器、音频/视讯接收器、商用扩音系统、非原厂音响、专业级混音器,分布式音讯和吉他放大器等。
此外,也适用于各类高电压及低失真要求的产业用音频系统。
可为音频系统提供更精简的设计,协助设计人员更容易的开发出高性能音频系统,实现更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幅减少系统研发和生产时的分离式组件匹配及调节工作。
设计技巧
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音频驱动器来设计高质量音频系统的方法有很多。
以下为设计建议。
输入级:输入级设计是放大器最关键的一环。
透过来自反馈的讯号进行相减,输入级会产生一个误差讯号,然后把这个误差讯号驱动到输出。
该误差讯号通常很小,足以为放大器提供足够的线性度。
LME49810是一款双极输入放大器,其输入阻抗的匹配性相当重要。
受来自正输入埠和负输入埠的偏置电流的影响,输入阻抗的失配会导致输入偏移电压。
该输入偏移电压将按照死循环增益放大。
当然,LME49810的输入偏置电流很低,对于一般的应用来说,出现在输出的偏移电压可以忽略。
图1:输入级和反馈应用示意图。
一般来说,通常采用的的音讯输入设计有两种:交流或直流耦合输入。
交流耦合输入的优点是来自前置放大器、滤波器级或编译码器级的放大器输入直流偏移一般都是零,且无需在放大器中加入任何的直流伺服电路来防止直流故障。
而直流耦合输入的优点则是无需使用大尺寸和昂贵的交流耦合电容;不会出现由交流耦合电容所产生的低频失真;可减轻交流耦合RC 网络的噪声。
负反馈系数:功率放大器的负反馈设置可为系统带来较高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当放大器在高频工作时会出现相位位移,而较大的负反馈系数可减轻在高频时的不稳定性和振荡。
在分离放大器系统中,高反馈系数将会引起很差的瞬态响应或高频不稳定性。
然而,LME49810拥有一个较高的开环增益,因此它的死循环增益误差和电源纹波抑制会较小,可以最大化电路中的负反馈,因而提高系统的线性度。
通常,建议采用30dB至40dB的电压增益。
图2:输出偏置电路结构。
补偿:放大器的补偿是用来调节开环增益和相位性能,以便当反馈被关闭时能把系统稳定下来。
一般来说,要获得较高的稳定性补偿越大越好。
可是,补偿越大,音频芯片的带宽和压摆率就越低,而较低的压摆率会使系统产生出较柔和的音讯特性,相反较高的压摆率则可产生较清晰和真实的音讯特性。
LME49810的密勒补偿是透过在‘Comp’和‘BiasM’接脚之间加插一个电容来实现的,最适合的电容取值范围是10p到100p。
此外,补偿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应较低,以避免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引发潜在零点。
在一般情况下,采用陶瓷电容要比采用电解电容的效果更好。
静音:MUTE接脚是由流进的电流量所控制。
从50uA到100uA为‘PLAY’模式,而低于50uA的为‘MUTE’模式。
建议不要让流进MUTE接脚的电流超出200uA。
输出偏置:LME49810有两个用来设定偏置的专用接脚(BIASP和BIASM),可以提供一定的输出偏置电流。
可变电阻器Rpot可用来调节输出级的偏置电流,将Rpot+ R b1的电阻降低可以提高偏置电压。
倍增器QMULT用来补偿偏置电压以防止双极输出晶体管出现热漂移。
QMULT
必须与输出晶体管连接在相同的散热器上。
输出晶体管:音讯功率放大器中最常见的输出级是图3所示的射极跟随器。
它通常都被称为双射极跟随器或达林顿管。
其中第一个跟随器会作为输出级的驱动器。
图3:输出射级跟随器。
射极跟随器的大讯号线性度主要取决于负载的大小。
随着负载增加(即负载电阻减少),输出电流亦同时会增加。
受RE和位于高电流密度的β滚降的影响,BJT电流增益会减少。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降低线性度并增加在输出级的失真。
对于比较高功率的应用来说,建议采用多级输出来维持高电流和更佳的线性度。
LME49810音频驱动器拥有约50mA的输出电流,它可以根据要求配置成达灵顿管或平行晶体管输出。
输出级晶体管放大匹配:双射极-跟随器或达林顿管通常都拥有一个高的电流增益系数Ic=βIb。
为了提高输出级的稳定性,负极端和正极端的电流放大必须匹配。
图4:射级负反馈电阻的应用。
对平行晶体管配置来说,必须确定中等功率晶体管的驱动能力。
中等功率晶体管的输出电流(Ic)必须大于高功率晶体管的最小驱动电流(Ib)以免在中等功率晶体管级上出现过载。
输出晶体管的电压范围:VCBO和VCEO电压的最大范围必须大于电源电压的轨到轨范围。
对于一个有+/-100V电压供应的放大器,晶体管的电压额定应该高一点以保证它能够在规定以内正常地运作。
射极电阻器RE:在高功率的音讯放大器应用中,输出晶体管的匹配性、电流平衡和保护对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来说非常重要。
建议采用射极负反馈电阻器RE来改善输出晶体管的匹配性和电流平衡能力。
因此,我们建议在实际的高功率音讯放大器应用中加入这种电阻。
然而,将RE与输出晶体管串联在一起会降低放大器的线性度。
电阻RE是交越失真的主要失真来源。
当输出晶体管的一端关闭而另一端开启时便会出现这种失真。
因此,必须优化RE值并且尽可能的将RE维持在较低水平,这样可以降低对非线性度的影响。
图5:音频放大器的输出可配置结构。
改善交越失真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减少RE的电阻。
对于相同数值的RE,一个平行形式的输出可降低用来改善线性度的整体RE电阻值。
同时,假如每一个级的RE都较大,那便可为输出晶体管带来更佳的匹配性和电流平衡。
此外,RE也关系到输出的功率损耗。
对于一个相同的RE,较大的输出电流会导致较大的功率损耗。
RE的值取决于并联输出晶体管的数量和扬声器的负载。
建议采用足够功率的0.1到0.5Ω电阻器。
输出网络:功率放大器最常用的输出网络为‘Zobel’,所有的输出网络都只有一个目标,这便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Zobel’网络的另一个功能是保护放大器的输出以免受到扬声器线圈内电感所影响。
这里建议的‘Zobel’网络中电阻器和电容串联在一起,并且从放大器的输出连接到接地。
图6:专业级音频放大器的输出匹配电路。
图6中电阻器的作用是在一个较高的频率下将电流限制,以减轻对电容的额定值要求。
电阻器的电阻值范围从4.7Ω到10Ω。
大部份的情况下,电容的值选定为0.1μF 以减轻输出扬声器在高频时的负载效应。
随着输出的电平增加,被撷取进入‘Zobel’网络的电流也随之会上升。
因此,在任何条件下输出网络中组件的额定功率都必须足够,建议为3W到5W。
受到串联在一起的放大器输出阻抗、电缆阻抗及电感的影响,一个真实的扬声器频率响应会出呈现不平稳的特性,这比一个简单的并联电阻器和电容复杂。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高频不稳定性。
在放大器的输出串联一个小线圈电感会增加稳定性。
这种做法可以将放大器与关联电容隔离,且不会在音频频率下引致明显损耗。
电感值一般是1到7μH。
选用合适的电感值便可避免在某一负载阻抗下出现高频滚降。
这里建议采用空心电感来避免出现磁饱和问题。
此外,还
建议加入一个跨越输出线圈的阻尼电阻以降低输出LC网络的Q系数、过冲和振铃现象。
传统上还要采用有几个奥姆的绕线型阻尼电阻器来避免自感。
电阻器越低,过冲和振铃的效果便越小。
由于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输出功率和负载阻抗。
因此应选用1W到5W额定的阻尼电阻器。
本文小结
随着高阶的音频系统的市场发展,专业级的放大器要求有更大的输出功率、更高的线性度和更高的稳定性。
美国国家半导体音频驱动可为工程师们带来更有价值的设计,使他们可创造出更多高性能和高度稳定的音频放大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