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_百年孤独_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从_百年孤独_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第25卷 第2期2006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L anz hou Jiaotong University(S ocial S cien ces)

V ol.25N o.2

Apr.2006

文章编号:1001 4373(2006)02 0017 04

从 百年孤独 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周琳玉

(佛山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摘 要:魔幻现实主义是当代拉美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一股思潮。其代表作家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他的 百年孤独 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朽著作。作为新时期崛起的乡土作家莫言,更是深受其影响。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观念方面给予莫言以重要启迪,二是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讨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依托。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乡土作家;拉美;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在大陆新时期崛起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莫言是属于受外来影响比较大的作家之一。而对其影响最大的人如他自己所说的就是马尔克斯。可以这样论定:如果没有马尔克斯,莫言现在将另是一番模样。莫言在谈及对 百年孤独 的认识时说过: 我认为 百年孤独 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惊世骇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它最初使我震惊的是那些颠倒的时空秩序,交叉生命世界极度渲染夸张的艺术手法,但经过认真思索之后,才发现艺术的东西,总是表层。 [1]莫言又说: 我在一九八五年中,写了五部中篇和十几个短篇小说。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 百年孤独 和福克纳的 喧哗与骚动 。 百年孤独 提供给我们,值得借鉴的、 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哲学思想,是他独特的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的方式。他之所以能如此潇洒地叙述,与他哲学上的深思密不可分。我认为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轮回,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的位置十分渺小。他无疑受了相对论的影响,他站在一个非常的高峰,充满同情地鸟瞰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 [1]显然,莫言是深深领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之灵魂奥妙的,并成功地拿来为其所用,在民族文化的源泉中,在民族心理的 燧火 上, 熔成一炉,烩为一锅 [2]以其新的技巧开拓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领地。

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观念方面给予莫言以重要启迪,二是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讨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依托。莫言的创作可以分别以1985年与1986年创作的 透明的红萝卜 和 红高粱 为界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以前,莫言的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 民间音乐 、 售棉大道 等作品大都有情节有人物,条理清楚、线索分明;作者追求的是再现而非表现,作品的格调也基本明朗与高昂。但是从整个创作来看,这个时期的莫言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特点,他在对常规的认同中,其艺术个性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压抑。虽然这个时候,莫言对社会、人生与艺术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它们都还混沌未开,尚在烟雾缭绕之中,他的创作也较多地受传统挟持。虽然,1985年以前莫言的艺术个性还是浑金璞玉,但是在循规蹈矩的学步中,他仍然感到来自意识深层的内在迫压力。童年淤积的印象在心中发酵、涌动,直接使他感到必须冲决传统的规范,开辟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上,莫言遇到了与自己艺术个性有颇多相通之处的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这两位作家身上,莫言的艺术个性得到了某种印证,他那些本来散乱无章的观念渐渐汇聚成型,莫言惊喜地发现他在两位外国作家身上找到了一个新的自我。同时这两位作家在艺术上的大胆尝试也给莫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直接结果就是为莫言进行相应的试验提供了一个心理依托。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 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 ,从而取得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的 魔幻 效果。马尔克斯说过: 魔幻只不过是粉饰现实的一种工具,但是,归根结底,创作的源泉永远是现实。 [3]魔幻现实主义允许作家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但首先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决不能背离拉丁美洲的现实而任意夸张。作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作现实来表现。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朽巨著 百年孤独 ,汇集了不

*收稿日期:2005 12 05

作者简介:周琳玉(1966 ),女,湖南湘潭人,讲师。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

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深刻地反映出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在艺术上突出的一点就是将魔幻与现实奇妙地结合起来,获得一种既真实而又神奇的艺术效果。

作品中描写外界文明进入马孔多镇,既是现实的,又是幻化的:吉卜赛人墨尔斯阿德斯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 人们惊异地发现铁锅、铁盆、铁钳和小铁炉纷纷离开原地,铁钉、螺丝钉由于自拔,弄得木头嘎嘎作响;长久寻觅不见的东西,居然在找过多遍的地方出现了,并且争先恐后、成群结队地跟在墨尔斯阿德斯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 ,这种细节显然只有在虚构的世界中才能出现,但它却又真实可信。

在拉丁美洲,政府与美国人勾结广为人知,然而在教科书和宣传机器里是不准提到的,而 百年孤独 中用夸张的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实。小说中香蕉园工人大罢工,遭到了美国佬的残酷屠杀。政府把大批罢工者的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两百节车厢,前、中、后竟有三个车头牵引。他们不但镇压了罢工者,而且为了惩罚马孔多镇,订购了一场 洪水 。结果,马孔多镇下了 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 的大雨,最后,马孔多镇被一阵飓风刮走。在 百年孤独 中我们还可以找到类似的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作者正是在这一幅幅的杂揉了想象、梦幻、夸张、荒诞色彩的画卷中勾画出了拉美的历史和现实。

莫言显然借鉴了马尔克斯的魔幻技法,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莫言的许多乡土小说中,常常出现一种幻景的世界。为了在有限的形式中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内容,让读者在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的形象中,获得似曾相识而又觉陌生的艺术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深究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莫言尝试在现实生活层面蒙上一层迷离恍惚的幻象彩衣,将现实与幻象融合,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中篇小说 球状闪电 写的是承包责任制后,回乡知青蝈蝈和他的女同学毛艳合伙组成 澳大利亚奶牛专业户 的故事。作者为了表现出处在巨大变革之中的我国农村飞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生产,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和威力冲击着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以及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方式等等,采用了幻象与现实交汇的魔幻技法,从雷鸣闪电中出现的 五个乒乓球大小的黄色火球 , 一边滚,一边还发出辟辟啪啪的炸裂声 。五岁的蝈蝈竟对它 飞射一脚 ,于是火球穿墙破壁,进入了牛棚,蝈蝈 似乎听到了奶牛们像墙壁一样倒下去 ,而他自己的身体也 轻飘飘地离开了地面 。在作品中刺猬、奶牛均通人语、知善恶,小蛐蛐亦能 象鸟儿一样飞去 , 鸟老人 总相信自己能升天入云。这一切既是现实的幻化,又是幻化的现实,既神秘虚幻,又真实可信。

中篇小说 透明的红萝卜 中,这种幻象与现实交相变化的特色亦体现得较为鲜明。那个通篇不说一句话的黑孩,就是一个十足的小精灵。在寒冬腊月里 赤着脚光着脊梁 ,而无半点瑟缩;他能用脚捻断、捻碎蒺藜尖;能听到头发落地的声音,树叶落下来震动空气的响动;他还能嗅到水里飘上来的血腥味,看到 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孕育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的红萝卜 ;他抓着烧红了的钢钻,手里冒着肉糊的黄烟而不用扔掉,钢花碰到他微微突起的肚皮会软软地弹回去。 但他又毕竟不是小精灵。他一出那座桥洞,便感到寒冷,便再也看不到那 透明的红萝卜 了。作者要表现的是动荡的岁月对幼小黑孩的心灵扭曲。动荡的岁月,残破的家庭,失去母爱的童年,铸成了黑孩对现实苦痛的坚韧和冷淡的倔强。黑孩的世界充满虚幻神秘,但又不失其真。这正是莫言借鉴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所获得的独特艺术效果。

在对现实进行极度夸张以造成魔幻效果时,莫言与马尔克斯有不尽相同之处。马尔克斯常在夸张现实时,运用印地安传说、东方神话以及 圣经 典故等加强作品神秘虚幻之气氛。如老布恩迪亚受仇人普罗登肖的冤魂纠缠,是取材于印地安传说中冤鬼自己不得安宁,也不让仇人安宁的说法;而俏姑娘乘床单升天的情节则是来源于 天方夜谭 ;马孔多镇连续下了 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 的大雨是 圣经 创世纪 中有关洪水浩劫故事的移植。而莫言在建造幻象世界时,更多的是运用童话、寓言的手法,把幻想与现实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球状闪电 中有几段关于老刺猬的 心理描述 ,可算得上是精彩的童话片段。而澳大利亚奶牛的 回忆 。则完全像一则精悍有趣的寓言。

象征、隐喻、暗示、借代等表现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经常使用的技法。但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运用象征、隐喻方法与传统的象征主义作家又不尽相同。传统的象征主义常常是以象征物所蕴涵的抽象意义,使被描写的实体获得一种哲学的升华,但它往往受到象征实体的客观属性的框架范畴,因而很难言简意赅地对复杂事物、对漫长历史做出全面而又准确的哲学概括。而魔幻现实主义的象征手法是在传统的象征主义基础之上增加了虚幻、荒诞、变形的成分,使象征物与被描写的象征实体的确定性增强,弱化其自身的确定性,因而魔幻现实主义的象征手法,较少受到象征实体的客观属性的框架范畴,表现出了一种超表象、超现实的复合。 百年孤独 写的是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百年时间的兴衰史,但它令人难以置信地完成了再现整个拉美百年历史的任务。显然,作者是将布恩迪亚家族的兴衰作为拉美百年来历史兴衰的象征,将那小小的马孔多镇隐喻为神奇的拉美大陆。 百年孤独 中曾有一段描写马孔多镇流行一种失眠症的情节:当失眠症在马孔多镇流行时,人们都得了一种会传染的不能入眠的疾病。他们整日整夜不想睡觉,在白日里恍惚做梦,并能看到别人梦里的景象。最后整个马孔多镇竟然集体丧失记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许多物品上贴上标签,注上名称和用途,譬如在牛身上贴上一张标签: 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 这种荒谬之举,虽然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但其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作者提醒人们,要牢牢记住容易被人遗忘的历史。

18

第2期周琳玉:从 百年孤独 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小说中马孔多镇最后被一阵飓风所毁灭,同样具有象征意义。毁灭是一种警醒,正如马尔克斯在诺贝尔奖领奖台上所说,只要拉美人民记住历史,敢于斗争,打破那 百年孤独 ,布恩迪亚家族 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4]

莫言深得马尔克斯创作方法的精髓,他认为 没有象征和寓意的小说是清汤寡水。空灵美、朦胧美都难离象征而存在。 [2]因而莫言总是追求一种较为深层、广远的象征寓意的目标,从不满足于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故事、几个人物,或传达某种情绪和感受而力图建造一个从整体上超越具像而又充满暗示性的、比现实生活更为丰富深广的哲学世界。莫言的象征是把哲理与诗融合进小说创作的一个绝妙的方法。因而使得他的小说世界笼罩了一种象征化的诗意和美学氛围。在 红高粱系列 中篇里如 红高粱 、 高粱酒 、 狗道 、 高粱殡 等,莫言大量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那一望无际的红高粱是笼罩全篇的象征,它不是肤浅的 兴 和 喻 ,不是为了 比附 而设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它本身也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生灵,与小说的人物平行,就是 神话模式 之运用于小说,作为民族精神的异质同构对应。红高粱与小说人物意合为巨大的意象,共同奔赴揭示民族性格底蕴的目的地。 狗道 通篇描写了兽道对人道的侵噬,以及兽道的猖獗对人道的极大威胁。这种 狗道 正是野蛮残忍的日寇侵略者的象征。 枯河 则更是象征贯通全篇。专横野蛮的岁月里,人们绝少 自由意识 、 民主意识 ,感情的河流枯竭了,人与人之间有的只是防备和冷漠。现实变成了荒凉、可怖、无声、窒息的神秘荒原。 枯河 里的小黄狗的插笔,在意蕴深层令人深思。它不仅象征了小虎的命运,也象征了包括小媳妇、父亲、母亲、哥哥等一切逆来顺受、卑微苟活的人们的命运,这一象征是含蓄小说主题的一道暗光,升华和扩大了莫言对中国农民的悲剧性存在方式的直接描述。显然,莫言的象征寓意手法,很少荒诞、变形和梦幻的成分,而较多是力图达到一种内在意蕴整体灌注的效果,从而取得一种朦胧美和空灵美。

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为了更自如地反映深刻的心理状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读者更深入地潜入人物的灵魂,在小说结构上,通常故意打乱时间顺序,使情节颠倒、跳跃,用 心理时间 写现实,从各种视角多侧面透视现实,从而获得表现现实的最大灵活性和随意性。 百年孤独 在结构方面就具有其独到之处,小说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从将来的角度回忆现在或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一种几乎是其他作家所没用过的未来视角。作者写到: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 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忆起来,他母亲带他在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然后,调转笔锋又把读者引回到马孔多镇初创的年代,作品中这种结构框架屡屡重复出现,环环相扣,不断造成新的悬念。使读者看了第一句,就想知道奥雷良诺 布恩迪亚上校是谁?他父亲又是谁。但是当父亲出场后,上校还是迟迟不肯露面,这就逼着读者非往下读不可。这种结构还预先设计好了未来的结局,它要求作家要极其熟练和十分严密地驾驭全局,严谨构思,前后呼应,造成一种表面上散杂而内在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回味的余地。

莫言的最为成功的系列中篇小说 红高粱 、 高粱酒 、 狗道 、 高粱殡 就明显地借鉴了 百年孤独 的这种特殊结构方式和表现视角,将作者望而生难,读者望而生厌的抗日战争题材拖出了困海,重新赋予其盎然的生机。 红高粱 系列小说,故事情节其实比较简单,其大致的框架是写 我 爷爷余占螯在墨水河对日寇的一场伏击战,以及由此引来的日寇疯狂的报复。但作者的结构方式和艺术视角尤为新奇,从一种鸟瞰式的角度,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来追叙的经历,打破时空界限,尊卑隔膜,心理距离,仿佛 我 钻进了先辈中每个人的心里去了。奶奶坐在爷爷所抬的轿子里 心跳如鼓,浑身流汗 我 知道;奶奶与爷爷在高粱地里的野合细节 我 也知道。还有 母亲 ,为 枯井所困 ,父亲被疯狗咬伤, 爷爷 解放后 从北海道归来 等等, 我 全都知道。 我 成了一个神秘诡谲,灵根慧悟的叙述者。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借助于马尔克斯的匠心的结构方式和独特视角,又的确加了莫言的创新。莫言曾说: 无论创作思想上还是艺术风格上,不妨有点随意性,有点邪劲儿。不要害怕和别人走的不是一条路 ,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顺心顺手就好 。[5]的确,莫言的小说结构随意性较强。他常常从一点生发开来,沿路采花,哪有味儿往哪儿写,哪儿顺手往哪儿写,因而写得情趣盎然,灵动飘逸,绝少平板单调之感。但我们应当看到,莫言小说表面上写得很随便,好像 天马行空 ,但仔细揣度,不难看出在这种结构叙述角度的 随意性 ,并非完全是兴之所致,更多的是作者匠心独运后的自然流露,是一种蓄之已久的自然 泉喷 。

莫言对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借鉴不是一种简单的、拙劣的模仿与照搬,而是一种融会与创新。从传统与文化背景来看,莫言与马尔克斯都深受各自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各自都有一个奇特的童年。马尔克斯于1928年3月6日出身于哥伦比亚共和国马格达雷耶省北临加勒比海的一个热带小镇里,父母亲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在他呱呱坠地不久,便被父母送到了外祖父家寄养。外祖父是一名退役上校,晚景不佳,颇多牢骚,时常给小马尔克斯回忆逝水年华的往事;外祖母是一位极富想象力而又笃信神灵的老人,她博古通今,颇富文史知识,喜欢讲些稀奇古怪的神话传说,尤其爱绘声绘色地描述她同死去的亲人交谈的情景。那种恐怖的神秘的故事,给马尔克斯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养成了他喜欢展开思想的双翅飞往神奇无比的幻境天地的习惯。

莫言则有幸于1956年生长在富有文化传统的孔孟之乡 山东高密东北乡。他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爷爷,一个满肚子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奶奶,一个正直厚道而又家

19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

教极严的父亲和一个温柔贤惠的母亲。童年在莫言的印象中是一个缺欢少爱的 不愉快年代 。在他开始记事时, 三年困难时期 使他体尝到 黑孩 的饥饿,之后又由于生活的贫困,仅仅上了三年小学便中途辍学了。幸亏他有个读大学中文系的哥哥,使他在少年辍学之后,能有条件找到大哥的那一套教材,无师自通地初步涉猎了中外文学的基本内容以及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奇特的童年使马尔克斯从小就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对魔幻传奇故事的喜爱;而莫言则由于童年的苦难深深难忘,使他常常以童年的视角来表现生活,以他那在童年时期就以渗透到血液里的各种民间文化的积淀真诚自如地构造他的故事。他遇到了弗洛伊德和萨特,也看到过川端康成、海明威,最使他动情的是找到了福克纳和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时空意识,特殊结构方式和艺术视角使他为之倾倒,他终于找到他那灵魂运动的奇异轨迹,使他的灵魂烛光照亮了未被别的烛光照亮过了黑暗。

参考文献:

[1] 莫 言.两座灼热的高炉[J].世界文学,1986,(3):58.

[2] 莫 言.天马行空[J].解放军文艺,1985,(2):20.

[3] 加西亚 马尔克斯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J].外国文学动

态,1982,(12):38.

[4] 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的讲话.拉丁美洲的寂寞

[J].外国文学动态,1983,(3):62.

[5] 莫 言等.几位青年军人的文学思考[J].文学评论,1986,(2):

18.

The Influence of Fantastic Realism on the C hinese Local Native Writer Mo

Yan through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Zhou Linyu

(Sch ool of Art and Literatur e,Fush an University,Fush an 528000,China)

Abstract:Fantastic Realism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ideolog ical trend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 f Latin America.Am ong the authors,the Nobel Prize w inner Gabriel Garcia Marquez is the representativ e,w ho se One H undr ed Year s of Solitude is regarded as a masterpiece.The Chinese local nativ e w r iter,M o Yan,has been much influenced by him.M ar quez s influence on M o Yan is o n tw o aspects:the ideo logical co ncept of Marques enlightened M o Yan and this co ncept became the indispensable psycho logical reliance of M o Yan s courageous artistic ex plo ration.

Key words:Fantastic Realism;lo cal nativ e w riter;Latin Am er ica;symbol

20

《百年孤独》经典一句话语录

《百年孤独》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作家是要通过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年孤独》,欢迎参考借鉴。 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2、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3、what matterin life inot what happento you but what you remember and how you remember it.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4、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5、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6、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7、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 8、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 9、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 10、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11、预感总是倏然来临,灵光一现,好像一种确凿无疑的信念在瞬间萌生却无从捕捉。 12、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 13、钟摆能让任何东西飞起来,却无法使自己腾空。

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特点

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特点 一、引言 “魔幻现实主义”原本的源地就是拉丁美洲,在欧洲的20世纪由于资本成为当时欧洲主要思想,加上拉丁美洲成为了大多数欧洲殖民地,垄断经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成为了压榨当地人民的普遍现象,使得当地居民民不聊生处于社会低级地位,使得当时社会呈现了金字塔形状无形的等级制度,但就是资本主义的力量不能历史进步的脚步,拉丁美洲人民的觉醒,世界各殖民地的自我意识觉醒,使得各地独立的声音越来越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20世纪爆发了独立浪潮,组织起来反对帝国主要,反对垄断主要使得,在那时候各种思想萌芽也得到发展这时由于当地文化人对魔幻历史的思想影响慢慢就形成了“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在文坛这些作品运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该手法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表现具有鲜明而浓厚的拉丁美洲特色的现实生活,从而使本来几乎还就是一片空白的拉丁美洲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被称之为“文学爆炸”与“文学地震”的繁荣景象,这也就是拉丁美洲在文坛上最独特的写作手法。 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就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传进我国,在当时由于文化差异原因我国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就是一个不温不火的热度,使该写作手法在我国作家少之又少,“魔幻现实主义”在我国发展并不快但进入九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成为了当时主流思想,各种想法得到认可,包括了“魔幻现实主义”也得到大多数中

国人的认可,使不少作家也向这一方面发展,刘心武、双雪涛、贾平凹、莫言等一大批作家写出了丰富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二、莫言简介 莫言就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展现乡土文化写作的农民作家,在她 的作品里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她的好多作品都就是围绕着乡村气息,《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等都有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莫言的乡土文化气息就是由于在小学五年级时因“文化大革命”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之久,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使她潜移默化接受了乡土文化的熏陶,在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外国书籍使她打开了眼界,也为她的“魔幻现实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 三、莫言作品的影响 莫言作品主要就是以乡土文化为主,所以在作品当中很常见的就 是乡村文化因素如民间戏剧、乡音、民间仪式,这些都突出表现中国乡村的原貌,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大一部分人重视了乡村文化的写作方式,使得现在一部分作家形成受莫言的影响下作品中加入了乡村元素与魔幻元素,造就了莫言风格小高潮;虽然莫言的作品就是以魔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就是作品主要就是现实社会的现状莫言的作品使人们更加注重现实社会的陋习、缺点,为改变社会与社会的走向增添了方法,莫言的在中国的文学地位也就是不可撼动的,她就是第一个在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打破了中国无诺贝尔奖的现状,为民

红高粱莫言分析

的是叙述的方式,莫言的作品给人一种海阔天空的思维。莫言是独特的,他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冲击力。真真实实的来源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从《天马行空》、《红高粱》、《十年一觉高梁梦》到1991年的《难以捕捉的幽灵》,从《师傅越来越幽默·后记》、《檀香刑.后记》到《丰乳肥臀》,莫言用繁复的叙述结构来表现他的作品,给人无限的空间去回想。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小说深深的体现了民间风格特点,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莫先生的《红高梁》张扬的个性的解放精神——敢说、敢想、敢做。他的小说既又现代人的叙事技巧,同时也具备现代人的观念。他的小说里时时体现着怪诞现象,体现了对民间大众的深情。本文阐释了莫言小说里的高密文化,包括高密文化的习俗和文化态度,又分析了他小说里的怪诞现象,最后着重分析了在小说里体现的民间性。 莫一言的作品给人这样一种印象:海阔天空的思维,气势磅礴的语言和自由跳跃的现代叙事与严肃凝重的主题形成鲜明的对照。 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例,谈谈你对文学形象、情感、典型、意蕴其中之一的理解《红高粱》的叙述沿两条线展开,主线是土匪头子“我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辅线是在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对题材的处理体现出对传统小说叙事的叛逆,是以追忆的姿态讲述的故事。在莫言的艺术世界里,蕴含着中国农民的生命观、历史观、乃至时空观。

《红高粱》的叙事策略和语言方式追求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小说的展开是由感觉引导,情绪推动。 小说在叙事人称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叠合在一起。在语言运用上,《红高粱》追求一种富有力度的表达,一切都服从主题的自由创造和审美快感。重视感觉,大胆运用丰富的比喻、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还有对于语言色泽的选择和气势的营造 https://www.doczj.com/doc/9c1676511.html,/link?url=ceVhWa_T9n941gQfCtkDPU-6M72lDcJbKS5ebmUvJbuIIj85BftK FDsNUBMBKUX42IX5Oa72RfOccyo9oNEC2t73KYdcuhhkS0eRICqXT27

百年孤独经典段落

百年孤独经典段落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2、高挑、笔挺、傲慢的阿玛兰塔,经常穿着泡沫一样雪白轻柔的裙子,尽管年岁已高、往事沉痛,仍有一副优越的样儿,她的额上似乎也有自己的灰十字——处女的标记。她真有这样的标记,不过是在手上——在黑色绷带下面;阿玛兰塔即便夜间也不取掉这个绷带,有时亲自拿它洗呀熨呀。阿玛兰塔是在缝制殓衣中生活的。可以看出,她白天缝,晚上拆,但这不是为了摆脱孤独,恰恰相反,而是为了保持孤独。 3、岁月流逝,她却永远停留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对各种人情世故越发排斥,对一切恶意与猜疑越发无动于衷,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单纯的现实世界里。 4、整艘船仿佛占据着一个独特的空间,属于孤独和遗忘的空间,远离时光的侵蚀,避开飞鸟骚扰。 5、对她而言,布恩迪亚家男人的心里没有看不穿的秘密,因为一个世纪的牌戏与阅历已经教会她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不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轴将永远滚动下去。

6、“最好的朋友,”那时他常这样说,“是刚死去的朋友。”他厌倦了战事无常,身陷这场永无休止的战争的恶性循环中总在原地打转,只不过一次比一次越发老迈,越发衰朽,越发不知道为何而战、如何而战、要战到何时。 7、他想着他的亲人,并无伤感,只是在严格盘点过往时发现,实际上自己是多么热爱那些曾经恨得最深的人。 8、沉默寡言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对家中重新焕发的活力视若无睹,约略懂的幸福晚年的秘诀不过是与孤独签下不失尊严的协定罢了。 9、他刚进屋,立刻闻到了便盆的臭气——这些便盆放在地上,全都用过几次了。霍·阿卡蒂奥第二已经秃顶,对令人作呕、毒化空气的恶臭满不在乎,继续反复阅读难以理解的羊皮纸手稿。他浑身都是天使般的光彩。听到开门的声音,他只是从桌上扬起眼来,接着又俯下了眼睛,但在这短暂的一瞬里,奥雷连诺第二已经足以看出兄弟也将遭到曾祖父避免不了的命运。 10、正常恰恰是这场无尽的战争最可怕的地方:什么都不曾发生。他深陷孤独,不再感知到预兆,他为了逃避必将陪伴他终生的寒意回到了马孔多,在最久远的回忆中寻求最后的慰籍。 11、战争已经被扔进了存放悲惨记忆的高阁,它仅仅在开启香槟酒的砰砰爆气里被偶尔提到。 12、两人都装作不知道双方心知肚明的事实,都装作不知道对方已知情,自那天晚上起被一种不容侵犯的默契紧紧联结在一起。

浅析《百年孤独》与典型人物形象

浅析《百年孤独》与典型人物形象 一、加西亚·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孤独仿佛是永恒的主题。他笔耕不辍,一直在努力地提醒人们,孤独是一种默默凌迟在人们皮肤上的体验,是一种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寻常的现实。“这一现实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它每时每刻都决定着我们每天发生的不可胜数的死亡。朋友们,我就是我们的孤独之症结所在。” [1] 但孤独究竟为何物,马尔克斯通过笔尖把释义隐藏在了他的书籍中,需要读者不断揣摩。其实,是否能够猜对马尔克斯的真意并非重点,个人认为他写作的意义在于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关注自身以及别人孤独的命运。 在高三时,我曾花一彻夜时间把《百年孤独》从头通读到了末尾,并整理出了一幅密集的人物家族图谱。寒冬腊月,我坚持阅读完毕,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受——作者在带领着我浏览一篇斑斓壮阔的历史,马孔多的阁楼庭院只是缩影。马尔克斯既是领路人,也是叙述者,可他说得轻描淡写,语调落拓又显得有些急促,不甚清晰的语句在一闪而过的瞬间留下大片空白给我自己去探索。我只能紧紧跟着他前进的脚步,忘记了停下,忘记了离开。再抬头,东方已泛白。故事结束了,心中似乎还回荡着自己,在故事里走过一遭的脚步声。 在我的理解中,孤独是纠缠着布恩迪亚家族的咒语,每一个成员自出生开始就被孤独缠绕、束缚。作者没有明说施下咒语的是什么,在他的作品中把很多都归结于了命运——不可阻挡、无可反驳的命运。“我们的行为是受一个至高无上的意志支配的。无论是竭尽全力地抗争……我们都没法抗拒这个至高无上的旨意。”(出自《枯枝败叶》)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无休止地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挣扎。讽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无法逃脱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高傲姿态。“一个家族的孤独在此被进一步表现为现代人共有的巨大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而且,历史越是发展,文明越是进步,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 1、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2、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他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 一种想立即逃开却又想永远留在那恼人的寂静和可怕的孤独之中。 她并不想以这种方式打破孤独,相反,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 他隐约知道,幸福生活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一个体面的协定。 没关系,最要紧的是不要迷失方向。 那一年一个流浪的犹太人来到了镇子上,带来了那么酷烈的热浪,以至于连飞鸟都冲进房子里,掉在地上死去了。 地球是圆的,就像橙子一样! 可是当我闭上眼,再睁开眼,只看见沙漠,哪里有什么骆驼。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一旦到了人们只顾自己乘头等车厢,却用货车车厢装运书籍的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还等什么呢?时间都过去了。 话是这么说,但不至于那么快。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 时间也会有差错,也会出故障,它也能被撕成碎片,在一间屋子里留下一块永恒的碎屑. 用蔑视织就的盔甲是任何诱-惑也无法攻破的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科学缩短了距离。 记住,老朋友。”奥雷连诺上校对他说,“不是我要枪毙你,是革命要枪毙你! 繁殖吧-母牛,繁殖吧,时光短促! 命中注定孤独百年的世家,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第二次的机会。

从_透明的红萝卜_看莫言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_王莹

作家作品新论
从5 透明的红萝卜6 看莫言与拉美的班幻现鑫主义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王 莹
内容摘要: 自1 7 年拉 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译介工作在 9 9 中国大陆积极开展 以来, 众多中国新时期的小说家们通过翻译者的
与拉美文学结缘,并初次产生了借鉴拉美文学的兴趣 0"阎 同年 ,加西 亚# 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 / 马尔
翻译接受 ! 学习并借鉴着拉美的魔幻现实 主义, 同时 投身实践,创作 了 一系列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 "莫言是其 中 的一位代表 ,
也是较早接触拉 美文学并深受影响的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
品主要受马尔克斯和福克纳影响, 尤其是对 /感觉0这种描写手法的
克斯热 0,莫言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作品,如 5 透明的红萝 卜6!5 球状 闪电 6 ! 枯河 6 !5 5 金发婴儿 6!5 爆炸 6 等等,明显地带有马尔克斯的痕
迹 "1到了 2 世纪 8 年代中期至 % 年代, /莫言一方面继续感觉魔 1 4 0 0
幻的实验, 另一方面又不时地从马尔克斯 的作品中获得素材和灵
运用上 "本文以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的5 透明的红萝 卜6一篇为
例 ,从它的感觉魔幻,所营构的奇异的情境和塑造的黑孩 ! 透明的红 萝卜 这些魔幻意象等三个方面来看莫言所受到的影响 "
关键词:透明的红萝 卜 莫言 魔幻现实主义 感觉
黑孩
感 ,来强化魔幻的效果 ".,协 在这一阶段,莫言对马尔克斯的模仿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象设置上 "莫言模仿 5 百年孤独6中喜欢吃 湿土和石灰块的女孩,在其作品5 铁孩 6中塑造了两个喜欢吃铁并能
辨别不同铁的口味的男孩 " 二是鬼神问题上 "同样还是在马尔克斯
意象
的5 百年孤独 6一书中, 已经死去的梅尔加德斯和普罗登肖# 阿基拉 魔幻现实主义是 2 世纪拉丁美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 " 0
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 拉美作家 ! 西方各文学家以及中国的文学研 究者们都尝试着给 /魔幻现实主义 0一个相对稳定且能为广大读者
尔等人因为受不了死人国的寂寞 ,又回到活人的世界 "莫言在他的
作品5 奇遇6里也讲到类似的情节 , 已经死了两天的三大爷在村冈遇 到了回乡探亲的/我0"当然,鬼神问题上 ,墨西哥作家胡安 # 鲁尔福
接受的定义,但都各有偏颇 "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利君老师在 归纳借鉴了众家之说后 ,认为 /魔幻现实主义是在 2 世纪二三十年 0
代之交萌芽诞生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通
也给了他诸多灵感 "网 下面仅以莫言的 一部小说 5 透明的 红萝 卜6 为
例来看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在莫言作品中的显现 " 二 !5 透明的红萝 卜 6 5 透明的红萝 卜6 讲述的是一个顶着大脑袋的黑孩 ,从小受继母 虐待, 因

《红高粱 莫言》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红高粱 莫言①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脚步声,不见队伍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一—日本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始开炮—— 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性的退化。 出村之后,队伍在一条狭窄的土路上行进,人的脚步声中夹杂着路边碎草的窸窣声响。雾奇浓,活泼多变。我父亲的脸上,无数密集的小水点凝成大颗粒的水珠,他的一撮头发,粘在头皮上,从路两边高粱地里飘来的幽淡的薄荷气息和成熟高粱苦涩微甘的气味,我父亲早已闻惯,不新不奇。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那味道从薄荷和高粱的味道中隐隐约约地透过来,唤起父亲心灵深处一种非常遥远的回忆。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遍地高粱肃然默立,高粱穗子浸在月光里,像蘸过水银,汩汩生辉。我父亲在剪破的月影下,闻到了比现在强烈无数倍的腥甜气息。那时候,余司令牵着他的手在高粱地里行走,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臂、陈尸狼籍,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集锦

《百年孤独》经典语录集锦 1、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所有时光前行。 2、我怀念你的疲惫,怀念我给予你的安全,怀念你给予我的温暖,怀念那一个个慢慢流淌过的日子。 3、人生有两大欢乐,一是拥有后细细的品味,二是追求之中倍感无比充实。有些人为了享乐而苦了一生,有些人为了休息却忙了一生。人们总是在不停地追求美好,却往往错过了当下的美好。其实,贪婪才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才是最真实的财富。 4、当全世界都要我放弃的时候,我还是期待有人轻语一声:“再试一次。” 5、门是双向的,推门者常将对方碰得鼻青脸肿;拉门者方便了自己和别人。开着的门,人们毫无兴趣;紧闭的门,人们浮想联翩;半开的门,最易勾起人们的窥视欲。大人关上门才觉得安全;儿童打开门才不会害怕。心灵也有一扇门,关闭它,只有孤独相伴;只有打开它,放精彩走进来,让自己走出去。 6、等待是一种痛。忘掉也是一种痛。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是一种更折磨人的痛。 7、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 8、生活常常出人意料,如果你不逼逼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棒。 9、家世好的女孩,会有爸妈铺好华丽的金砖大道;相貌好的女孩,会有男友老公鞍前马后尽献殷勤;运气好的女孩,会有贵人相助而平步青云;真是“不

幸”,我似乎哪个都排不上,但我有幸知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我虽平常,但不愿当被附属,我坚信:让自己强大就是最大的幸运。 10、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11、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地球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 12、友情这东西,一旦玩真的,比爱情还刻骨铭心。 13、我们之间有彼此才能开的玩笑,我们之间有彼此才能说得秘密,好久没有联络,并不是距离远了;好久没有消息,并不是关心没了。从成为朋友那刻起你就不曾远离,就注定扎根在我心里。其实朋友就是这样,无需想起,因为从未忘记。想和你拥有一生一世都不变质的友谊,因为我们是朋友,请珍惜。 14、关于我有多爱你,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15、单身意味着你有足够的坚强和耐心,去等待那个值得拥有你的人。总有一个人,是一经遇见就再不能割舍的。遇见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等待,而遇见之后所要经历的一切都是为相守。有一天那个人走进了你的生命,你就会明白,真爱总是值得等待的。 16、世界上最疼痛的话是:“我爱你,但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话是:“……但是,我爱你。” 17、热恋时的爱情,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一旦感情平复了下来,心中就会出现接连不断的计较,为什么我付出的比你多;为什么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你却要有所隐瞒……然后冷战,争吵,分手,和好,冷战。走得过的就是执子之手,走不过的就只能缅怀当初。

百年孤独经典哲理语句

百年孤独经典哲理语句 本文是关于百年孤独经典哲理语句,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篇一:百年孤独经典哲理语句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每一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他们&& 这是牛,每天要挤它的奶;要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 一种想立即逃开却又想永远留在那恼人的寂静和可怕的孤独之中 她并不想以这种方式打破孤独,相反,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 他隐约知道,幸福生活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一个体面的协定没关系,最要紧的是不要迷失方向。 那一年一个流浪的犹太人来到了镇子上,带来了那么酷烈的热浪,以至于连飞鸟都冲进房子里,掉在地上死去了 地球是圆的,就像橙子一样! 可是当我闭上眼再睁开眼只看见沙漠那里有什么骆驼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没什么执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一旦到了人们只顾自己乘头等车厢,却用货车车厢装运书籍的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还等什么呢?时间都过去了 话是这么说,但不至于那么快.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世间万物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 时间也会有差错,也会出故障,它也能被撕成碎片,在一间屋子里留下一块永恒的碎屑. 用蔑视织就的盔甲是任何诱-惑也无法攻破的 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科学缩短了距离。 ——xx·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篇二:百年孤独经典哲理语句 1、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2、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3、一个幸福晚年的秘决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从_百年孤独_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第25卷 第2期2006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L anz hou Jiaotong University(S ocial S cien ces) V ol.25N o.2 Apr.2006 文章编号:1001 4373(2006)02 0017 04 从 百年孤独 看魔幻现实主义及其对莫言的影响* 周琳玉 (佛山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摘 要:魔幻现实主义是当代拉美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一股思潮。其代表作家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他的 百年孤独 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朽著作。作为新时期崛起的乡土作家莫言,更是深受其影响。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观念方面给予莫言以重要启迪,二是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讨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依托。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乡土作家;拉美;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大陆新时期崛起的乡土小说作家中,莫言是属于受外来影响比较大的作家之一。而对其影响最大的人如他自己所说的就是马尔克斯。可以这样论定:如果没有马尔克斯,莫言现在将另是一番模样。莫言在谈及对 百年孤独 的认识时说过: 我认为 百年孤独 这部标志着拉美文学高峰的巨著,具有惊世骇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它最初使我震惊的是那些颠倒的时空秩序,交叉生命世界极度渲染夸张的艺术手法,但经过认真思索之后,才发现艺术的东西,总是表层。 [1]莫言又说: 我在一九八五年中,写了五部中篇和十几个短篇小说。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 百年孤独 和福克纳的 喧哗与骚动 。 百年孤独 提供给我们,值得借鉴的、 是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哲学思想,是他独特的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的方式。他之所以能如此潇洒地叙述,与他哲学上的深思密不可分。我认为他在用一颗悲怆的心灵,去寻找拉美迷失的温暖的精神家园,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轮回,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的位置十分渺小。他无疑受了相对论的影响,他站在一个非常的高峰,充满同情地鸟瞰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 [1]显然,莫言是深深领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之灵魂奥妙的,并成功地拿来为其所用,在民族文化的源泉中,在民族心理的 燧火 上, 熔成一炉,烩为一锅 [2]以其新的技巧开拓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领地。 马尔克斯对莫言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观念方面给予莫言以重要启迪,二是为莫言大胆的艺术探讨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依托。莫言的创作可以分别以1985年与1986年创作的 透明的红萝卜 和 红高粱 为界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以前,莫言的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其 民间音乐 、 售棉大道 等作品大都有情节有人物,条理清楚、线索分明;作者追求的是再现而非表现,作品的格调也基本明朗与高昂。但是从整个创作来看,这个时期的莫言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特点,他在对常规的认同中,其艺术个性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压抑。虽然这个时候,莫言对社会、人生与艺术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它们都还混沌未开,尚在烟雾缭绕之中,他的创作也较多地受传统挟持。虽然,1985年以前莫言的艺术个性还是浑金璞玉,但是在循规蹈矩的学步中,他仍然感到来自意识深层的内在迫压力。童年淤积的印象在心中发酵、涌动,直接使他感到必须冲决传统的规范,开辟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上,莫言遇到了与自己艺术个性有颇多相通之处的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这两位作家身上,莫言的艺术个性得到了某种印证,他那些本来散乱无章的观念渐渐汇聚成型,莫言惊喜地发现他在两位外国作家身上找到了一个新的自我。同时这两位作家在艺术上的大胆尝试也给莫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直接结果就是为莫言进行相应的试验提供了一个心理依托。 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 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 ,从而取得 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的 魔幻 效果。马尔克斯说过: 魔幻只不过是粉饰现实的一种工具,但是,归根结底,创作的源泉永远是现实。 [3]魔幻现实主义允许作家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但首先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决不能背离拉丁美洲的现实而任意夸张。作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作现实来表现。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不朽巨著 百年孤独 ,汇集了不 *收稿日期:2005 12 05 作者简介:周琳玉(1966 ),女,湖南湘潭人,讲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范晔译本)目录与人物谱系疏-推荐下载

《百年孤独》目录与人物谱系疏 【版本信息】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范晔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1年。 【目录】 1、梅尔基亚德斯……p1 2、马孔多/阿尔卡蒂奥(庇拉尔·特尔内拉)……p17 3、丽贝卡/里正(失忆症)……p33 4、克雷斯皮/蕾梅黛丝……p52 5、尼卡诺尔神甫/何塞·阿尔卡蒂奥……p71 6、乌尔苏拉……p92 7、奥雷里亚诺上校……p108 8、蒙达卡将军/阿尔卡蒂奥·何塞……p1269、马尔克斯上校……p14310、佩特娜?科特斯……p16111、费尔兰达?特里斯特……p16112、美人儿蕾梅黛丝……p19813、阿玛兰妲……p21614、梅梅……p235 15、阿尔卡蒂奥第二……p255 16、奥雷里亚诺第二(四年多的大雨)……p27317、乌尔苏拉逝世……p289 18、奥雷里亚诺(六代)/何塞·阿尔卡蒂奥(五代)……p30719、阿玛兰妲?乌尔苏拉……p32520、百年孤独的家族……p344 【说明】 译名主要采用范晔版本,附上原文名。名字前的数字编码,一般为2-3位,如只有一个数位则表示非该家族成员,仅表示该人物时代与布恩迪亚家族所属对应时期。各数位含义分别是:1-家族代数,2-长幼,3-配偶或情人。 如:3.1.1【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Santa Sof ía de la Piedad 表示“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是布恩地亚家族第三代人物,长子3.1【阿尔卡蒂奥】Arcadio 的妻子。 P.S.【何】为Jos é【何塞】的简写,【阿】为Arcadio 【阿尔卡蒂奥】的简写 1【第一代】First generation 1.1【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Jos é Arcadio Buend ía 家族族长,马孔多创建者,固执己见,对科学和神秘有浓厚兴趣,后被缚于栗子树下。 1.1.1【乌尔苏拉】úrsula Iguar án 1.1何?阿?布恩迪亚之妻,120岁后去世,家族中最智慧的人,以坚强的意志和努力维持着布恩迪亚家族的延续。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摘要:莫言是我国当代的着名作家,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莫言小说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多,他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技巧,以中国传统的人格结构和文化积淀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本文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简介和对莫言作品的分析,在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的影响。 关键词:莫言魔幻现实主义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正文:莫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坛。莫言获在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并且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广泛汲取民间文化的营养,在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的氛围中,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美学欣赏价值。 一、魔幻现实主义概述 魔幻现实主义是20 世纪50 年代兴盛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被看做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产物。多以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为创作目的,以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代表作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于1967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具有如下的特征: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

生活,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真实”。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借魔幻来表现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根本目的,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是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的。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的现实。三,深受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成功运用“魔幻”的表现手法。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魔幻现实主义于20 世纪70 年代进入中国,其独特的审美感受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国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以仿效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寻根文学”,便是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而发生、壮大起来的,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如韩少功、贾平四、莫言等。莫言就曾坦言魔幻现实主义对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百年孤独》这部作品,它有着“惊世骇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其中的表现手法令他拍手称绝,而这些表象之下透露出的深层的现实则令他赞叹不已,他表示自己在创作中甚至有明显的模仿马尔克斯小说的倾向。 二、莫言创作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烙印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于虚无和想象中见真实的文学,是一种运用丰富的“魔幻化”表现手法的文学,同时也是一种颠覆传统审美的直面荒诞与丑恶的文学。下面从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展现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创作的影响。

《百年孤独》的经典语录句子

《百年孤独》的经典语录句子 本文是关于《百年孤独》的经典语录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百年孤独》 2、此时微风初起,风中充盈着过往的群声嘁喳,旧日天竺葵的呢喃窸,无法排遣的怀念来临前的失望叹息。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3、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4、一分钟的和好抵得过一辈子的友谊。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5、不到一百年,就不该有人知道其中的含义。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6、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7、 "留神你的心,奥雷里亚诺,"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对他说,"你正在活活腐烂。"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8、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9、 what matters in life is not what happens to you but what you remember and how you remember it.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0、 "买下一张永久车票,登上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1、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2、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

莫言 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 摘要:莫言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莫言小说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多,他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技巧,以中国传统的人格结构和文化积淀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魔幻现实主义。本文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简介和对莫言作品的分析,在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的影响。 关键词:莫言魔幻现实主义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正文:莫言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独具匠心的创新精神,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坛。莫言获在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并且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广泛汲取民间文化的营养,在充满了神秘、诡异、朦胧的氛围中,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美学欣赏价值。 一、魔幻现实主义概述 魔幻现实主义是20 世纪50 年代兴盛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被看做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产物。多以揭露社会弊端、抨击黑暗现实为创作目的,以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代表作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于1967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魔幻

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具有如下的特征:一,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本土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拉美各国的现实生活。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真实”。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借魔幻来表现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根本目的,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是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的。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的现实。三,深受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成功运用“魔幻”的表现手法。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魔幻现实主义于20 世纪70 年代进入中国,其独特的审美感受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国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以仿效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中国的“寻根文学”,便是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而发生、壮大起来的,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如韩少功、贾平四、莫言等。莫言就曾坦言魔幻现实主义对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百年孤独》这部作品,它有着“惊世骇俗的艺术力量和思想力量”,其中的表现手法令他拍手称绝,而这些表象之下透露出的深层的现实则令他赞叹不已,他表示自己在创作中甚至有明显的模仿马尔克斯小说的倾向。 二、莫言创作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烙印

百年孤独经典名句

百年孤独经典名句 导读:经典语句百年孤独经典名句 1、大家都来,我们也来了。 2、她才不会在乎下雨,她的一生中本就阴雨不停。 3、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独。 4、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 5、他从未像那时一样骁勇善战。他终于能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而不再为抽象的概念,不再为政客见风使舵,翻云覆雨的口号而战,这样的信念令他激情满怀,斗志昂扬。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一如以往坚定忠诚,当初怎样为胜利而战,如今便怎样为失败而战。 6、人生比你想象的要短。 7、对她而言,布恩迪亚家男人的心里没有看不穿的秘密,因为一个世纪的牌戏与阅历已经教会她这个家族的历史不过是一系列不可改变的重复,若不是车轴在进程中必不可免地磨损,这旋转的车轴将永远滚动下去。

8、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正在被蚂蚁吃掉。 9、我宁愿掂起一个活人,也不愿意后半辈子都惦记着一个死人。 10、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11、他坚信自己的大限早已注定,这信念赋予他一种神奇的免疫力和一定期限的永久,使他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伤最终赢得一场场比胜利更艰难,更血腥,代价更高昂的失败。 12、他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13、最好的朋友,是刚刚死去的朋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