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用聚丙烯腈基原丝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提高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质量的研究进展马向军,张裕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既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性,又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新材料。
因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耐腐蚀、耐磨、耐疲劳、抗蠕变、导电、导热、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卫星、运载火箭、战术导弹、飞机、宇宙飞船等尖端领域,已成为航天航空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如体育器材、建筑材料、医疗器械、运输车辆、机械工业等。
高性能碳纤维原丝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前提。
我国研制碳纤维已有30多年历史,至今未能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国产碳纤维原丝的质量没有真正过关。
国内学者指出聚丙烯腈原丝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化生产的“瓶颈”之处,攻坚已是当务之急。
这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设备方面的原因,还有管理、决策等多方面的原因。
1主要的PAN基碳纤维公司原丝工艺路线及质量状况在碳纤维的研究与生产上,日本和美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1,2]。
日本在宇航级小丝束(ST)碳纤维生产上占绝对优势。
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占其总生产能力的3/4,工业级大丝束(LT)碳纤维约占1/4。
从小丝束碳纤维来看:日本东丽(Toray)和东邦(Toho)的碳纤维生产能力占世界的首位和第二位,三菱人造丝(MitsubishiRayonCo.)占第三位;另外还有美国的赫克塞尔(Hexcel),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BP-Amoco)及中国台湾省的台塑公司。
工业级大丝束(LT)碳纤维生产商主要有美国的阿克苏-福塔菲尔公司(AKZO-Fortafil)、卓尔泰克(Zoltek)、阿尔迪拉(Aldila)及德国的爱斯奇爱尔(SGL)公司。
2004年日本东丽公司小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达9100t/a,东邦人造丝公司5700t/a,三菱人造丝公司4700t/a。
日本这三家公司碳纤维的生产销售额占全球碳纤维市场的75%左右。
25k-50k聚丙烯腈基原丝及碳纤维关键技术和产业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5k50k聚丙烯腈基原丝及碳纤维关键技术和产业化一、介绍25k50k聚丙烯腈基原丝及碳纤维是近年来的新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磨、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
碳纤维用聚丙烯腈原丝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于淑娟;姜立军;沙中瑛;张明耀
【期刊名称】《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年(卷),期】2003(028)006
【摘要】碳纤维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丝.制造品质优异的原丝的主要制约因素有聚合体中共聚单体类型、纺丝方法及工艺、拉伸工艺、干燥致密化程度、上油工艺及油剂类型.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总结了日本文献中制取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几种关键技术.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于淑娟;姜立军;沙中瑛;张明耀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42.742
【相关文献】
1.伽马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腈原丝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研究进展 [J], 冯婷婷;刘梁森;马天帅;徐志伟;李静;傅宏俊;匡丽赟;李英琳
2.碳纤维用聚丙烯腈基原丝的研究进展 [J], 李艳;常青;赵厚超;陈慧慧;刘书铖
3.增塑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研究进展 [J], 李翔;党晓楠
4.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J],
5.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在碳纤维原丝上的应用及拉伸行为研究进展 [J], 李忠辉;杨景辉;马新胜;吴秋芳;高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6.001增塑法制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研究进展①李翔1,2*党晓楠3(1.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医药与化材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0;2.镇江市功能化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镇江 212000;3.镇江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镇江 212000)摘 要:增塑纺丝作为一种新型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该制备方法采用较少溶剂,纤维结构容易控制;但制备方法对纺丝设备以及工艺技术的要求高,尚未被应用于工业化。
本文将对目前的增塑纺丝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总结,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增塑纺丝 聚丙烯腈 制备中图分类号:TQ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b)-0001-04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polyacrylonitrile-based carbon fiber precursor, plasticized spinning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A small amount of solvent is used in this method and it is easy to control the fiber structure. However, this method has high requirements on spinn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 technology, and has not been industrialized. This paper will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plasticized spinning,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forecast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s.Key Words: Plasticized spinning; Polyacrylonitrile; Preparation①基金项目:2018年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目(项目编号:GY2018028);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 市职业学院“十三五”2016年度科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6SSW-Q-019);江苏省现代教育科技研究2018年重 点课题(2018-R-63528);江苏省2018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SJA1110)。
聚丙烯腈论文:碳纤维用聚丙烯腈溶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中文摘要】碳纤维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以来,以其比重小、强度高、模量高、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特性,成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
制备碳纤维的前驱体有很多,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产量占到了90%以上。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可分为两步: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制备和原丝的预氧化与炭化。
其中的聚丙烯腈往往是丙烯腈和少量其它单体的共聚物,共聚物的合成是制备碳纤维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碳纤维的性能。
本论文采用高浓度的丙烯腈(AN)和少量衣康酸(IA)混合物为共聚单体,低浓度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中,进行丙烯腈溶液共聚合,制备高分子量的聚丙烯腈。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引发剂浓度、共聚单体含量、总单含量下,经过不同反应时间条件所得到的AN-IA共聚物的转化率,探讨了上述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以DMF为溶剂,在30℃条件下,用乌氏粘度计测量各个反应条件下所得共聚物的分子量,探讨聚合条件对分子量的影响。
经过上述实验,得到了转化率30%以下,粘均分子量在30-100万的AN-IA共聚物。
发现不同的条件下,聚合过程中聚合液及共聚物的形态差别较大。
经过定量测定,绘制了各个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时间关系曲线。
发现反应速率和分子量均随总单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却均随衣康酸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温度、引发剂含量的增大均使反应速率显著增大,却使分子量减小,而反应时间的增大虽使转化率增大,但对分子量却基本没有影响。
以衣康酸单正丁酯(MI)为共聚单体,中等浓度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进行AN-MI溶液共聚合。
初步探讨了IA的加入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得到一组转化率-时间关系图。
在各个不同温度下,改变AN/MI配比,得到转化率为10%以下的AN-MI共聚物。
采用元素分析方法,得到共聚物中两种单体单元的组成。
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复合材料2010136103徐铭华摘要:对PAN基碳纤维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以其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PAN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主要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现状及发展重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航天领域;使用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of PAN-based carbon fiber, its character and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it is overviewed.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on aerospace is also introduced here .Finally, the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PAN-based carbon fiber is discussed.Key words: PAN-based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aerospace; application1.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各国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进一步需求,空间遥感器必然向高分辨率、长焦距、大口径、大视场、大体积而质量更轻的方向发展[1],然而,发展质量更轻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必须采用性能优异的轻质结构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使用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好途径之一。
CFRP是以树脂为基体,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2]碳纤维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土性,是新一代军民两用的增强纤维。
它优异的综合性能是任何单一材料无法和其比拟的,现在己经成为先进复合材料的主要增强纤维之一。
CFRP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崛起的一种新型结构材料,一经问世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3,4]。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研究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在聚合物材料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和元器件的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高分子材料的组织结构演变,在纳米技术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组织结构演变。
研究发现,当聚丙烯腈树脂在熱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施加的压力使其分子自我组装,在分子结构有序排列后,会生成具有特定厚度的碳纤维表面。
即使不加工压力,树脂仍然可以形成一定厚度的碳纤维,但该组织结构的特性强度低,抵抗性差。
其次,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组织结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熔点阶段、颗粒阶段和流平阶段。
在熔点阶段,聚合物物料在施加压力的条件下,因其流体性和塑性性质发生不稳定性,形成类似滴液的形状,有助于分子的有序自我排列;在颗粒阶段,聚丙烯腈树脂由于熔融温度的不同,导致其分子链发生剧烈振动,从而形成类似玻璃的状态;在流平阶段,聚合物物料以施加的压力为动力源,经过长时间的结晶影响和热能合成,形新型的热塑性结构,可以得到丰富的厚层碳纤维。
最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组织结构演变,有利于改善现有纤维材料的性能,并可用于研发新型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这将有助于提高航空、航天、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的安全性,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性能、多重功能材料的需求。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现状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现状1、前言:碳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脯(PAN)、沥青、粘胶维等为原料,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而制得的含碳大予90%的高强、高模、耐高温特种纤维。
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模量。
其强度约为钢的4倍,密度为钢的1/4,因此,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加上它具有耐高温、线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导电、耐化学腐蚀、抗蠕变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一经问世,便为航空领域所青睐,在体育娱乐、休闲用品、医疗卫生土木建筑方面也有广泛应用,是一种属于军民两用的科技纤维。
已成为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的佼佼者,从军工、到民用,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被誉为 21世纪最有生命力的新型材料其中PA基碳纤维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力学性能良好.因发展较快,成为最主要和占绝对地位的品种。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由于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碳化收率,成为当前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流。
有关碳纤维的研制和开发在一些发达国家倍受重视,它的研制和开发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聚丙烯腈(PAN纤维、沥青纤维或粘胶纤维为原丝来生产碳纤维。
由于PAN 原丝能制得高性能碳纤维,且生产工艺较其他方法简单,产品的力学性能良好,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碳纤维的研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研制的先驱工作是日本的进滕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用 PAN 纤维作原丝制成了PAN 基碳纤维,这一工艺很快受到重视。
并实现了通用型 PAN 基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
而英国在此基础上很快开发了高性能的 PAN 基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处于了领先地位。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美国航天工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PAN 基碳纤维的发展,从此世界上 PAN 基碳纤维的总需求量逐年增多。
2、碳纤维分类及性能按原料体系主要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
2016年10月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研究林雪森王启利(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吉林吉林132021)摘要:本文通过目前市场上关于纺丝、PAN基炭纤维的生产工艺、碳化等各个指标研究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
还探讨了目前国内市场的碳纤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碳纤维;聚丙烯腈;发展碳纤维上结合了众多材料的优点,被国际评为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典型代表工业材料,具有新材料之王的美称。
碳纤维有以下几种优点:能够让大量的x光穿透、受热不易膨胀、导电,导热能力强、震动衰减性高,抗疲劳、受得了摩擦、不易被腐蚀、耐高温、密度低,碳纤维本身并不是磁体但是能够屏蔽电磁,碳纤维的这些,优点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国防事业,医疗方面,航天事业以及汽车构件,建筑加固,塑料增强等方面。
碳纤维拥有那么多的优点主要是因为它的含碳量为9/10以上,碳纤维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被人们所看好。
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提供给了国防军业更高的防护作用,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提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碳纤维的发展前景被人们所认可,国外更是对碳纤维的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封锁,所以我国要想更好的发展碳纤维产业,必须走全面自主的创新道路。
1碳纤维分类目前国际上生产的碳纤维90%都为PAN基碳纤维,这主要是因为PAN基碳纤维的性能远远高于其他碳纤维的性能,面对其他纤维具有高的优势。
经过历史的发展,PAN碳纤维已经领导了当今碳纤维工业的发展。
将碳纤维进行分类,按照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来分可以分为:超高模量碳纤维,高强度碳纤维,高模量碳纤维,超高强度碳纤维,高性能碳纤维,通用碳纤维。
按照材料来分类可以分为3种纤维,分别为:载胶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聚丙烯腈基炭纤维。
如果按照碳纤维的丝束来分的话可以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纤维,小丝束是指1到24k,1k表示为一条碳纤维含有1000根单丝,大丝束中含有48到480k。
2PAN碳纤维的生产PAN碳纤维的生产过程又长又复杂,分别有3个步骤:第一,通过聚丙腈单体相互聚合得到原液,第二步,再由原液进行PAN原丝的制作。
碳纤维用聚丙烯腈基原丝的研究进展
碳纤维根据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酚醛基碳纤维,其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受到最广泛的应用。
聚丙烯腈(PAN)原丝质量决定着碳纤维最终性能,目前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PAN原丝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国内外纺丝工艺所用纺丝方法和溶剂等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标签:碳纤维;聚丙烯腈基原丝;研究进展
1 前言
PAN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热膨胀系数小等优异性能,可与树脂、金属、陶瓷、碳复合而成增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工业领域和民用领域,如卫星、运载火箭、飞机等尖端领域,及体育器材、建筑材料、医疗器械、运输车辆、机械工业等。
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需要高性能的原丝,因此原丝的生产技术是碳纤维生产的关键技术。
要进一步提高碳纤维的性能,必须进一步提高原丝的质量。
2 国内外PAN原丝的发展状况
2.1 PAN纺丝液的制备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DMSO法丙烯腈间歇溶液聚合,这种方式虽然获得的纺丝液质量较好,但是其聚合的主反应过程并不稳定,放热集中,黏度变化大,同时,间歇聚合采用分批次进、出料,而不同批次的物料使得聚合液的黏度和分子量存在差异,影响聚合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溶液聚合投料的浓度较低,需要大量溶剂,并且纺丝效率低,溶剂回收过程能耗大,成本高。
而本体聚合不需要溶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聚合工艺过程简单、设备简单,虽然存在反应体系黏度大、聚合反应热不易导出,影响PAN分子量分布的缺点,但在未来可能会成为PAN聚合的发展方向。
2.2 PAN原丝的制备及预氧化
目前,国内外生产用于碳纤维的PAN原丝主要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并且大多公司采用有机溶剂,以DMSO为溶剂生产的原丝产量最大。
比如:日本东丽采用DMSO,日本三菱和中国台湾台塑采用二甲基甲酰胺。
也有不少公司使用无机溶剂,比如:日本杜邦公司采用ZnCl2水溶液,吉林化工公司采用HNO3。
湿法纺丝速度低、生产成本高,因此提高纺丝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3 PAN原丝的纺丝工艺
高质量的碳纤维用原丝应具备强度高、取向度高、均匀性好、杂质少、断丝少、缺陷少等性能。
要生产出高质量的PAN原丝,必须有相应的、适宜的纺丝工艺条件。
3.1 纺丝方法的选择
对于PAN原丝的纺丝方法主要有干式溶液纺丝、湿法纺丝和干喷湿纺。
目前,生产碳纤维用的PAN原丝是用湿法纺丝法和干喷湿纺法来制造。
干喷湿纺法,是从喷丝孔中挤出的纺丝原液在进入凝固浴之前先经过一段空气层,再进入凝固浴。
与湿法纺丝相比,干湿法纺丝可以进行高倍的喷丝头拉伸,因此纺丝速度高。
由于干喷湿纺丝兼有干法和湿法纺丝的特点,是获得结构致密、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原丝的最佳纺丝方法,近年来发展较快。
3.2 纺丝溶剂的选择
纺丝溶剂有N,N-二甲基甲酰胺(DMF)、DMSO、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有机溶剂和HNO3、ZnCl2、NaSCN等无机溶剂。
这几种溶剂的PAN原丝技术在国外都有成功的报道,但在生产高性能原丝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其中,以DMSO为溶剂生产的聚丙烯腈原丝产量最大,经碳化后质量最好。
3.3 简要纺丝工艺流程
以DMSO为纺丝溶剂,采用湿法纺丝的工艺流程为例,对纺丝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说明。
其简易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聚合形成的纺丝液经过脱泡、多级过滤和调温后,从喷丝孔挤出,纺丝液以细流的形态进入到凝固浴中。
由于聚丙烯腈纺丝液中DMSO的浓度与凝固浴中DMSO的浓度之间存在较大浓度差,而凝固浴中水的浓度与聚丙烯腈溶液中水的浓度之间也存在非常大的浓度差,在两种浓度差的相互作用下,两种液体相互之间开始进行双向扩散,通过传质、传热、相平衡移动等过程最终凝固成丝。
多级凝固浴(二级到三级)后丝条充分凝固生成初生纤维。
然后经水洗牵伸、沸水牵伸、上油、干燥致密化、高压水蒸气牵伸和松弛热定型等工序,即可得到PAN原丝。
这些都是制取原丝的关键技术,一直都处于不断的研究之中。
由于聚丙烯腈原丝中的残余DMSO在碳化过程中会逸出,使得碳纤维产生空洞,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
因此水洗牵伸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纤维中残留的DMSO溶剂。
沸水牵伸和高压水蒸气牵伸是提高纤维的取向度,增加纤维的强度。
上油能够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抗静电性,同时还影响其在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效果。
致密化主要消除纤维内部的空洞缺陷,使纤维更加结实、致密。
松弛热定型主要目的是消除纤维残余的内热应力。
4 结语
目前,我国PAN基碳纖维制造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具备了
通用性T800级碳纤维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但是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一致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而碳纤维的品质特别是强度和模量取决于原丝的质量。
因此目前我国提高碳纤维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原丝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明,刘元军,拓晓.碳纤维及其应用发展[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5.
[2]郭昌盛,田亚红,杨建忠.碳纤维性能及表面改性方法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