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的热处理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01.77 KB
- 文档页数:3
低筋小麦粉的热处理对品质的影响低筋小麦粉是一种常用的面粉类型,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中。
在面粉加工过程中,热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步骤。
本文将探讨低筋小麦粉的热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研究和实验的结果。
低筋小麦粉经过热处理后,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其品质。
首先,热处理可以改变粉筋的性质。
粉筋是小麦粉的主要蛋白质组分,对于面团的弹性和可塑性起到关键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适度的热处理可以增加粉筋的弹性和可塑性,改善面团的膨胀性和延展性。
然而,过度的热处理可能导致粉筋的失活和结构破坏,降低面团的机械强度和膨胀力。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面团特性。
其次,热处理还可影响低筋小麦粉的颜色和味道。
麦芽糊精是面粉中的一种碳水化合物,经过热处理后,它会发生糊化和焦糖化反应,从而使面粉呈现出深黄色或棕色。
此外,热处理还能产生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如麦芽酰胺、香草醛等,给面粉带来特殊的香气和风味。
因此,适度的热处理可以增强低筋小麦粉的色泽和风味,但过度的热处理可能使面粉变得过度糊化和味道变得苦涩。
此外,热处理还会影响低筋小麦粉的营养价值。
小麦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热处理过程中,这些营养物质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失。
一些研究表明,高温热处理会使维生素B族的含量显著降低,尤其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此外,热处理还可能导致矿物质的损失,如铁、锌等。
因此,在低筋小麦粉的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营养物质的损失,以充分保留其营养价值。
在实际生产中,热处理的具体参数和方法需根据产品的需求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例如,在制作面包时,为了获得松软的面包体和均匀的孔隙结构,通常会采用较高的热处理温度和较短的热处理时间。
而在制作饼干等脆饼类产品时,通常会采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和较长的热处理时间,以获得较好的脆脆口感。
总的来说,低筋小麦粉的热处理对其品质有着显著影响。
热处理可以改变粉筋的性质,影响面团的弹性、可塑性和膨胀性。
2008,No.12 13 收稿日期:2008-10-20作者简介:李怡林(1986-),女,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热处理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李怡林,周继成,赵思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摘 要:采用微波(2450MHz )和间壁式水浴将小麦粉加热到35、45、55℃,研究加热方式和温度对小麦粉化学成分和物化特性的影响,为小麦粉的热力储藏保鲜提供试验数据。
结果表明,低强度微波和间壁式水浴加热后,小麦粉的碘蓝值、面筋含量变化不大,还原糖含量增高,水分、白度、水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减少。
两种加热方式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有差异,加热后温度对小麦粉品质影响的差异不大。
关键词:小麦粉;热处理;微波;水浴;品质中图分类号:TS2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202(2008)12-0013-03The I nfluence of Hea t Trea tm en t on the Qua lity of W hea t FlourABSTRACT:M icr owave (2450MHz )and dividing wall type water bath were used f or heating wheat fl our t o 35℃,45℃and 55℃te mperature res pectively,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eating methods and te mperatures on che m ical compositi ons and physical and che m ical p r operties of wheat fl our were compared and researched,t o p r ovide the experi m ental data for ther mal st oring and fresh keep ing of wheat fl ou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heating by l ow intensity m icr owave and dividing wall type water bath,the i odine blue value and gluten content of wheat fl our were changed a little,reducing sugar content was increased,and moisture content,whiteness,water s oluble p r otein and free fatty acid contentwere reduced .The influences of t w o heat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wheat fl our were differ 2ent,but the influence of te mperature on the quality of wheat fl our was not much after heating .KE YWO R D S:wheat fl our;heat treat m ent;m icr owave;water bath;quality 热处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干燥、解冻和杀虫灭菌。
多种面粉工艺技术面粉工艺技术是指将谷物制成面粉的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艺和技术。
面粉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制作食品的品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面粉工艺技术。
首先是碾磨技术。
碾磨是将谷物破壳、碾碎和提取胚芽,生产出面粉的关键过程。
碾磨技术涉及到大米碾磨、小麦碾磨、玉米碾磨等多个领域。
在碾磨技术中,应注意谷物的先后破碎顺序、破碎程度和磨粉质量的控制。
其次是筛分技术。
筛分是将磨碎后的谷物粉末按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过程。
通过筛分可以得到不同细度的面粉,满足不同食品的制作需求。
筛分技术的关键是筛网的选择和设置,以及筛分时间和方法的控制。
再次是干燥技术。
面粉的水分含量直接影响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干燥技术主要是通过热风或其他热源将面粉中的水分蒸发,使其达到所需的水分含量。
干燥技术的选择和操作要根据面粉的种类和所用的设备来确定。
此外,还有发酵技术。
发酵是指面粉中的酵母菌和细菌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发酵技术可以改善面团的口感、增强营养价值,并且为面粉制品赋予特殊的香气和风味。
发酵技术的关键是酵母菌的培养和添加以及发酵条件的控制。
最后是控制面筋含量的技术。
面筋是面粉中的一种蛋白质,对面粉的品质和加工性能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食品对面筋含量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控制面筋含量来满足不同食品的制作要求。
控制面筋含量的技术包括添加蛋白质增强剂、选择高筋面粉以及调整面团的搅拌时间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面粉工艺技术涵盖了碾磨、筛分、干燥、发酵和面筋含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的正确使用和合理操作,对于保证面粉质量和制作出优质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创新,面粉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好的面粉和食品产品。
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在烹饪的世界里,面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材。
无论是制作面食、糕点还是面包,面粉都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而对于烹饪面粉的过程中,加热至熟的温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会详细探讨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及其在烹饪中的应用。
让我们了解一下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是多少。
一般来说,面粉的加热至熟温度在150℃至180℃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是面粉中的淀粉分子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的临界点。
当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时,淀粉分子开始发生凝胶化反应,使得面粉的质地变得更加柔软和有弹性。
这也是为什么在烹饪中,加热至熟的面粉可以制作出更加美味的食物的原因之一。
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在不同的烹饪过程中有不同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制作面食时的情况。
当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时,面团中的淀粉分子开始凝胶化,使得面团变得更加有韧性和弹性。
这样的面团更容易擀开,并且可以制作出口感更好的面食,如饺子、馒头等。
在制作糕点时,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时,面糊中的淀粉分子凝胶化,使得糕点更加松软和口感更好。
无论是蛋糕、饼干还是糕点,都需要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来保证其质地和口感的完美。
再者,在面包制作中,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当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时,面团中的淀粉分子凝胶化,使得面包更加松软和有弹性。
此外,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还会使得面包表面形成金黄色的外皮,增加口感的层次感。
面包师傅们在制作面包时,都会精确控制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以确保面包的质地和口感达到最佳状态。
总结来说,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在烹饪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于生面粉,加热至熟的面粉具有更好的质地和口感,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无论是制作面食、糕点还是面包,掌握好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是制作成功的关键之一。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面粉加热至熟的温度在烹饪中的重要性,从而在烹饪中制作出更加美味的食物。
面粉热处理工艺的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研究面粉热处理工艺对面粉性质的影响,提供面粉加工工艺的优化方案。
实验原理:面粉热处理工艺是通过改变面粉中淀粉和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面粉的加工性能和品质。
常用的面粉热处理工艺包括烘烤、焙烧、煮沸等。
热处理会引起面粉中淀粉糊化、淀粉糊精化、蛋白质变性等反应,从而改变面粉的粘度、胶凝性以及韧性等性质。
实验步骤:1. 配置实验样品:选取相同品质的面粉,分为不同组别。
2. 热处理工艺设置:每组面粉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如烘烤温度、焙烧时间、煮沸时间等。
3. 热处理过程:将不同组别的面粉样品按照设定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4. 测试面粉性质:对处理后的面粉样品进行性质测试,如粘度测定、韧性测量、胶凝性评价等。
5. 结果分析:比较不同组别面粉样品的性质变化,找出热处理工艺对面粉性质的影响规律。
6. 优化方案: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面粉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案,以达到提高面粉加工性能和品质的目的。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组别面粉样品的性质测试结果。
以烘烤温度为例,结果显示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面粉的粘度逐渐降低,韧性增加。
同时,淀粉糊化程度也随之增加,胶凝性变强。
结果分析:面粉热处理会改变面粉中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进而影响面粉的加工性能。
热处理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糊化,使面粉的胶凝性增加,提高了粉面的黏性,有利于面团的延展性和拉伸性。
同时,热处理引起的蛋白质变性使面粉具有更好的韧性,有利于蓬松度的提高。
优化方案: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优化方案:1. 控制热处理工艺的温度和时间,以达到理想的淀粉糊化程度和蛋白质变性度。
2. 在烘烤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低粘度的面粉,适用于制作面包等需要较高流动性的食品。
3. 热处理后的面粉可用于制作锅贴等需要较好韧性和胶凝性的食品。
4. 针对不同面粉用途,可灵活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以满足不同加工需求。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研究了面粉热处理工艺对面粉性质的影响。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小麦粉特性及其蒸饼品质的影响艾志录;张梦杰;李会品;姬生鑫;张俊;杨勇【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年(卷),期】2024(40)7【摘要】目前蒸饼的制作大多采用传统的半烫面工艺,工序较为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采用不同热处理方式(蒸汽处理、微波处理、干热处理)对小麦粉进行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粉的糊化特性、热机械学特性、微观结构等的影响,并将处理后的小麦粉添加到未处理的小麦粉中制成蒸饼,考察了所制得的蒸饼的水分分布、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
结果表明:3种热处理的适当处理时间都可以提高小麦粉的黏度和回生值;经干热处理和微波处理后的小麦粉的破损淀粉含量高于经蒸汽处理的小麦粉。
3种热处理小麦粉的添加均可以提高面团的吸水率,蒸汽处理小麦粉的添加使面团耐揉性降低、蒸煮稳定性提高,微波和干热处理小麦粉的添加使面团的耐揉性和内部结构稳定性提高。
适当处理时间的热处理小麦粉的添加可以提高蒸饼的结合水含量、硬度、弹性和咀嚼性等。
其中,经蒸汽处理40 min、微波处理2 min和干热处理30 min后的小麦粉的添加制得的蒸饼有相对适中的强韧性、较高的结合水含量和感官评分。
该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热处理后的小麦粉代替传统的烫面工艺制作高品质蒸饼具有可行性,同时能够为蒸饼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和一定的理论指导。
【总页数】8页(P317-324)【作者】艾志录;张梦杰;李会品;姬生鑫;张俊;杨勇【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国家速冻米面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农业农村部大宗粮食加工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3.2【相关文献】1.不同品种小麦粉品质特性对速冻饺子皮品质的影响2.不同品种小麦粉品质特性对馒头品质的影响3.河套地区不同小麦粉品质特性对其面条品质的影响4.热处理对小麦粉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5.干热处理小麦粉对面团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热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一、热加工工艺技术概述食品热加工工艺技术是指利用高温力量对食物进行加工,改变其化学、物理和微生物特性的技术方法。
热加工工艺技术通常用于食品的蒸煮、烤炸、腌制、烘干等方面,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热加工工艺技术的分类热加工工艺技术可以根据加工方式和处理温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其中,常见的热加工工艺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 热处理:热处理是指将食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以杀灭微生物或改变食品特性。
常用的方法包括杀菌灭菌、蛋白质变性、果胶胶化等。
2. 烤炸:烤炸是将食品暴露在极高温度的环境下,使其表面变脆,内部变软。
常用于制作烤肉、油炸食品等。
3. 蒸煮:蒸煮是利用蒸汽将食品加热至适宜温度,以使其煮熟或软化。
常用于制作汤、饭、面、豆腐等。
4. 烘干:烘干是将食品暴露在热风或烤箱中,以使其水分挥发,达到保鲜和提高口感的目的。
常用于制作干果、肉干、饼干等。
5. 腌制:腌制是将食品浸泡在盐水、酱油或醋中,以达到保鲜和增加口感的目的。
常用于制作咸鱼、咸肉、泡菜等。
三、热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热加工工艺技术是现代食品加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具体应用如下:1. 可以将粗加工的食品进行蒸煮、烤炸等处理,提高食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含量。
2. 可以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使其达到更好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3. 可以实现食品的长期储存和运输。
4. 可以使食品更加适宜人体吸收和消化。
四、热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外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加工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包括:1. 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卫生标准。
2. 推广绿色、环保的加工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利用新技术,探索新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如利用微波和辐射技术等。
4. 推广食品无害化加工技术,减少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
五、结论热加工工艺技术是现代化的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加热的方式,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为美味且更为优质的食品。
食品加工中的热处理技术教程热处理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通过加热食物来延长其保质期、改善口感和质地,以及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本文将介绍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热处理技术,并解释其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
一、热处理的原理热处理是利用高温或热处理时间来杀灭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细菌、真菌和酵母等微生物会生长繁殖在食物中,导致食物腐败和变质,甚至引发食源性疾病。
通过加热食品,可以破坏这些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蛋白质,从而有效杀灭它们。
同时,热处理还可以使食物中的酶活性降低,减缓食物的自然变质。
二、常用的热处理技术1. 杀菌杀菌是食品加工中最常见的热处理技术之一,它是指将食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以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短时间处理(HTST)、超高温处理(UHT)和罐头加热处理。
HTST是将食品加热到72-85摄氏度,保持15-30秒,然后迅速冷却。
通过快速加热和冷却,可以杀灭细菌,同时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UHT是将食物加热到超过100摄氏度的高温,保持2-5秒,然后迅速冷却。
这种方法可以杀灭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使食物可以长时间保存。
罐头加热处理是将食品放入密封罐中,加热到高温,以达到杀菌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肉类、海产品和果蔬等食品的加工。
2. 灭活酶活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食物的化学反应,但在食品加工中也可能导致食物的变质和质量损失。
通过加热食物,可以灭活酶的活性,延缓食物的自然变质。
不同的酶对热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食材和处理要求来确定加热条件。
一般来说,将食材加热到70-90摄氏度,保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可以有效灭活大部分酶的活性。
3. 热处理与食品质地的关系热处理不仅可以杀灭细菌和灭活酶的活性,还可以改善食物的质地和口感。
在加热的过程中,食物中的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凝固和固化,使食物变得更坚固和有弹性。
同时,热处理还可以破坏食物中的纤维结构,使口感更加柔软和容易消化。
食品工程中的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热处理是食品工程中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延长食品货架期、改善食品口感及质地,并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
本文将探讨食品工程中的热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并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一、热处理技术概述热处理技术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
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抑制食品的自然酶活性以及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二、热处理的方法和设备1. 灭菌:灭菌是通过加热杀灭食品中的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一种常见热处理方法。
常用的设备有高温灭菌锅、高温灭菌箱等。
2. 杀菌:杀菌是通过热处理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杀菌设备有高温烘箱、杀菌锅等。
3. 保鲜: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抑制食品中的酶活性,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常见的设备有热水浴、热风烘干机等。
三、热处理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将食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彻底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高温灭菌技术包括高温灭菌锅、高温灭菌箱等。
2. 热风烘干:热风烘干是将食品通过热风流动的方式,将食品中的水分蒸发掉,实现食品的干燥和保鲜。
热风烘干可用于干果、肉制品等的加工。
3. 杀菌保鲜:杀菌保鲜是通过热处理杀灭食品中的菌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常见的杀菌保鲜方法有热水浴、杀菌锅等。
4. 热水浴:热水浴是将食品浸泡在加热的水中,通过水温的升高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热水浴适用于蔬菜、水果等的杀菌处理。
四、热处理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热处理技术在食品工程中具有以下优势:1. 杀菌彻底:热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2. 改善食品质量:热处理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提高食品的风味品质。
3. 延长货架期:热处理可以抑制食品中的酶活性,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4. 保持营养成分: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