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妊娠期延长的诊治
- 格式:pdf
- 大小:203.02 KB
- 文档页数:1
母牛妊娠期、妊娠症状与检查方法
一、妊娠期
母牛配种以后,从受精开始,经过发育到成熟的胎儿娩出为止,这段时间称为妊娠期。
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75~285天,平均为280天。
妊娠期的长短与牛的品种、类型、个体、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别。
一般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比饲养条件差的短,怀母犊比怀公犊的短。
母牛妊娠后,为做好下一步的生产安排及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应大致确定妊娠母牛的预产期。
其推算的方法,预产期可按配犊月份减3,日数加6的公式计算。
例1:3号母牛于2000年5月10日配种,它的预产期为:5-3=2(月)……预产月份。
10+6=16(日)……预产日期
即3号母牛的预产期是在2001年2月16日。
例2:5号母牛于2001年1月28日配种,它的预产期为:月份不够减,须借一年,故加12,则(1+12)-3=10(月);日数加上6已超过1个月的天数,故减去30天,再往月份里加上1个月。
即28+6-30=4(日)……预产日期
10+1=11(月)……预产月份
所以5号母牛的预产期是在2001年11月4日。
二、妊娠症状
1。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在养殖的过程中要特别地注意管理的方法,那么母牛如何饲养管理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母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母牛的妊娠期管理妊娠中断为奶牛场常见的一种妊娠期疾病。
其所造成的危害,不仅在于胎儿死亡,使产犊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正常的产犊时间,延长了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直接影响到本胎次的泌乳量和终生产乳量。
因此,防止奶牛流产是奶牛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日粮要平衡,饲料要多样化,根据生理性状的改变应及时调整日粮。
在能量、蛋白质饲料合理供给时,应充分重视矿物质饲料钙、磷、锰、锌、铁和维生素A、D、E的供应;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轰、打、赶牛只;在对妊娠牛进行治疗时,用药应慎重,不乱用泻剂和催情药物。
2、已有临床流产现象发生,应查明原因:对每一个流产牛应单独喂养,对流产胎儿、胎膜应仔细检查,观察胎儿有无畸形,胎盘有无水肿、坏死。
为确诊病性,可采母牛血液、子宫分泌物、胎儿四胃及其内容物、肝、脾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检查母牛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并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流产胎儿、胎衣、褥草应深埋或焚烧。
3、疫苗注射:为防止传染病而引起的流产,应做到:对5月龄~6月龄犊牛接种猪二号或羊5号菌苗。
成年母牛每年做1次~2次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检验,检出阳性牛应隔离;随着牛群扩大,外引牛只的频繁,奶牛一些新传染病如传染性牛鼻气管炎和牛病毒性腹泻病也渐渐蔓延,为此,应考虑接种疫苗。
母牛分娩前的管理要点一、把好圈舍消毒关舍是肉牛长期居住的家园,为此,搞好肉牛的圈舍卫生,已经成为养殖户头疼的大事,而单纯的清理牛粪这项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圈舍消毒关的需求。
所以,在及时清理牛粪的同时,还要进行其它的消毒工作。
比如,用干燥的麦秸铺设到牛舍的地面上,然后点燃进行焚烧,熊熊的火焰与浓烟可以直接杀死圈舍的细菌,起到消毒的作用;而且柴草灰又是很好的消毒品,可以起到长期消毒的功效,真可谓一举两得。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奶牛妊娠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奶牛养殖户对奶牛妊娠的早期诊断能力,为奶牛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奶牛妊娠诊断主要依据妊娠母牛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孕酮、雌激素等。
通过检测这些激素水平,可以判断奶牛是否妊娠。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黑白花奶牛5头,分别编号为1、2、3、4、5。
2. 试剂与仪器:3%硫酸铜溶液、饱和氯化钠、0.1%氧化镁溶液、医用碘酒、试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等。
3. 实验步骤:(1)乳汁诊断法① 分别取1毫升3%硫酸铜溶液加入0.5-1毫升乳汁中,观察乳汁是否凝结。
② 取1毫升乳汁放入试管中,加入1毫升饱和氯化钠,振荡后再加入15毫升0.1%氧化镁溶液,振荡20-25秒。
③ 将试管置于开水中加热1分钟,取出静置3-5分钟后观察,如形成絮状物沉在下半部表明已怀孕,不形成絮状物或集于上部是未孕。
(2)尿液诊断法① 取母牛清晨排出的尿液20毫升放入试管中。
② 加入1毫升醋,再滴入1毫升2%-3%医用碘酒。
③ 用火缓慢加热煮沸,此时试管中从上到下呈现红色表明怀孕,如呈浅黄色、褐绿色,冷却后颜色很快消退则未孕。
四、实验结果1. 乳汁诊断法① 奶牛1、2、3号乳汁凝结,表明已怀孕。
② 奶牛4、5号乳汁不凝结,表明未怀孕。
2. 尿液诊断法① 奶牛1、2、3号尿液在加热煮沸后呈红色,表明已怀孕。
② 奶牛4、5号尿液呈浅黄色、褐绿色,冷却后颜色很快消退,表明未怀孕。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奶牛妊娠诊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乳汁诊断法和尿液诊断法均能准确判断奶牛是否妊娠。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
六、实验总结1. 奶牛妊娠诊断是奶牛养殖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准确判断奶牛是否妊娠对于提高繁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本次实验中,乳汁诊断法和尿液诊断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奶牛养殖户提供了便捷的妊娠诊断方法。
3.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奶牛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妊娠诊断方法,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奶牛妊娠诊断常用的方法作者:李春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9期李春(黑龙江省肇源县超等乡政府 166500)奶牛配种后,采取简便且有效的妊娠诊断,能够正确区分空怀奶牛和妊娠奶牛。
对于妊娠奶牛,要适当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对于空怀奶牛,要查找分析未妊娠的具体原因,并于下个发情期进行补配,从而减少空怀,使产犊间隔缩短,使繁殖率提高。
本文简要介绍奶牛妊娠诊断的常用方法,以供参考。
1 外部观察法奶牛妊娠后,在食欲、眼神、行为、运动、被毛、腹围、泌乳、阴门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妊娠奶牛采饲量增加,行动稳健,被毛光亮,阴门出现皱褶,黏膜呈苍白色或粉白色,阴蒂颜色变深且增大。
阴道有粘稠状粘液,类似胶皮糖,并有粪便粘夹在阴门最下面的阴毛上。
青年母牛的乳房在妊娠4~5个月开始发育,腹围逐渐增大,且在妊娠7~9个月时腹壁右侧显著增大。
外部观察法能够初步断定奶牛是否妊娠,虽然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用在生产中,但对奶牛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对照配种日期适时转群、干奶、移人产房,做好保胎工作,避免发生流产,提高营养供给等工作。
2 直肠检查法直肠检查一般是检查员用左手隔着直肠触摸妊娠子宫、子宫中动脉和胎儿的变化情况,并据此判断奶牛是否妊娠和确定妊娠时间。
这种方法是奶牛早期最主要的妊娠诊断方法之一,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能够在奶牛妊娠40~60天确定是否妊娠,准确率高于95%。
在保定架内,将待检奶牛站立保定,如果没有保定架,也可将牛头栓系于固定的木桩上,最好有一人站立在牛的右后侧进行辅助保定。
操作人员将左手伸入直肠,握住骨盆底部的子宫颈,手指向前伸来找寻子宫间沟,然后握住并分别触摸2个子宫中角,沿子宫角尖端轻柔触摸卵巢。
触摸子宫中动脉时,用手掌贴着骨盆顶向前滑动,通过岬部,向前则可触摸到颤动、游离的子宫中动脉。
奶牛未妊娠时,子宫和卵巢均处于骨盆腔内,两侧的子宫角形状、大小和硬度相同,收缩像绵羊角状,富有坚实感和弹性。
奶牛几种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造成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诊断于综合防治奶牛产科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1 流产是由于异常原因胎儿在母牛体内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或脾肾亏损,冲任不固,气血两虚而导致的妊娠中断。
1.1病症奶牛乳房突然肿大,阴唇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阴门有黏液排出,要及时检查是早产、死胎,干尸等。
1.2治疗西医: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日一次,连用五天。
假设胎儿已干尸化或浸容,可注射前列腺素PGF2 4mg,连用3~5天,可以排出死胎。
中医:用补肾气、固冲任、调气血安胎的药剂。
如泰山磐石散:党参60g、黄芪30g、白术30g、当归20g、白芍18g、熟地25g、续断30g、桑寄生25g、阿胶30g、杜仲25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研末,开水冲调、温灌。
1.3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防止损伤母牛,奶牛疾病严格用药制度,危、禁、疑药坚决不用,严格防疫制度,杜绝自发性传染性等疾病的传播等。
2 难产由于某些原因而使母牛分娩时间明显延长,母牛难于或不能排出胎儿,在产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
病因多为母牛骨盆狭窄,母牛早配、胎儿过大或胎位不正,并且平时饲养失调,母牛体弱气衰等造成的。
2.1 病症根据预产期分娩预兆已出现,但长久不能排出胎儿,产程延长;分娩时子宫壁及腹壁的收缩时间长,间隙短,力量强;或宫颈尚未完全张开,胎儿尚未进入产道,胎水已破,或有明显的不安,阵发性腹痛、出汗、卧地不起、打滚、食欲减退、磨牙;还有的倒生,胎儿又大,臀部先进产道;有的是双胎同时进入产道等病症。
2.2 治疗西医对阵缩和努责无力的母牛在产道润滑时,可直接用手拉出,也可配合使用催产剂;对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双胎儿难产的母牛在无法拉出的情况下,要及时进剖腹产;对胎位不正引起的难产,必需先矫正后设法拉出,无法矫正的施行截胎术。
勿使用雌性激素盲目对母牛进行催情,以防止造成母牛发生卵巢疾病。
(3)在组织解剖学中,发情周期黄体以及持久黄体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时的母牛子宫不存在任何的异常情况。
如果只对母牛进行1次直肠检查,则母牛的乏情性质通常不能获得良好的确诊。
因此直肠检查必须进行2~3次,才能在同一卵巢部位,将相同的黄体触诊出来,进而将其这种情况确诊为持久黄体。
(4)母牛的发情征候一般可由雌性激素引起,且不会刺激到机体的卵巢,同时对于母牛排卵以及卵泡发育也不会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母牛再次发情时,才可以进行配种。
而对母牛进行诱导发情之后,有时也会出现不再发情的情况。
这种时候如果采用雌性激素进行单一的诱导发情,则效果不够理想。
(5)针对产后乏情母牛加强饲养和管理,在日粮提供的过程中,多补充维生素,特别是补充维生素E 以及维生素A,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母牛发生产后乏情的情况,从而使其能够正常发情、排卵以及配种等。
奶牛妊娠诊断及注意事项宋俊杰(新疆石河子总场兽医站832011) 对繁育技术人员来说,对奶牛准确、安全地进行早期妊娠诊断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从经济上考虑,尽可能早地进行妊娠诊断可以尽早发现配种以后空怀的牛。
大多数兽医在配种30 d 后任意选择时间来做妊娠诊断,但一些兽医却要到40 d 或更长的时间后才感到有把握。
多数情况下初产母牛和青年母牛能在早至28 d 时进行诊断。
以往建议等到60 d 时进行诊断,现已不再采用,因为,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后才发现空怀会造成潜在的经济损失。
害怕在妊娠早期(28~40 d)进行触诊是由于认为触诊可能与胚胎损失有关。
当熟练的有经验的触诊者进行检查时这些顾虑显得多余。
另外,畜主应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大约10%的胚胎在妊娠的90 d 内不管母牛是否进行直肠检查都会发生死亡或者流产。
因此,尽管畜主经常在母牛先被诊断已怀孕而后又发情时责备兽医“把犊牛从牛肚子里摸掉了”,假如进行检查的兽医受过良好的培训并且妊娠诊断经验丰富,那么,实际情况很少像畜主认为的那样。
奶牛妊娠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作者:那仁巴特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6期那仁巴特(新疆博乐市小营盘畜牧兽医工作站833400)孕期的动物因胎盘和胎儿的影响,母体的新陈代谢会出现改变,其体内的血、尿、乳成分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成分的变化检测来确定其是否妊娠,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早期妊娠诊断中,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却没有找到比较完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比较可靠优秀的妊娠诊断需要包含下列的要求:①在配种后一个发情周期之内显示出诊断结果。
②妊娠诊断的诊断准确率应在85%以上。
③对母体和胎儿安全无害。
④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实验室进行动物妊娠诊断的方式有很多,本文主要是对其中使用较多,效果较好的一些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1 牛乳孕酮诊断法因为妊娠,动物的血液、乳中会有较高的孕酮浓度,在配种后1824天时牛妊娠的早期,其体内会有内分泌改变,对妊娠早期奶牛的孕酮进行测量,可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妊娠,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奶牛早期妊娠的最佳诊断时间就是在配种后23天对其孕酮情况进行分析。
孕酮- ELISA(P - ELISA)诊断法:P- ELISA诊断法利用抗原(孕酮)、酶标抗原(酶标记孕酮)与抗体(孕酮抗体)的饱和竞争性结合反应原理,来监测乳样中孕酮浓度的高低,依据反应系统中所产生的颜色(蓝、黄和粉红)深浅程度,用肉眼定性孕酮在乳样中的浓度范围,从而达到妊娠诊断的目的。
荷兰等国已生产出相应的商品性P - ELISA诊断试剂盒,但我国尚无此类型的商品试剂盒上市,此方法早期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84.5%,成本较高。
孕酮乳胶凝集抑制试验:①诊断原理:孕酮乳胶凝集抑制试验( PLAIT)是一种利用孕酮单克隆抗体和由孕酮包被的胶珠进行乳汁孕酮快速定性测定的免疫学方法。
其诊断原理是将孕酮包被在特化的乳胶珠上,使奶样中的游离孕酮和胶珠上的孕酮竞争与单克隆抗体上的有限位点相结合,以此来定性显示乳样中孕酮水平高低。
中国动物保健2021.01奶牛生产过程中,适时配种妊娠不仅是奶牛生产牛奶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质量还直接决定着养殖效益。
建议在妊娠期需要及时进行妊娠诊断,防止发生漏配或错配,引起空怀期延长的情况,同时供给营养全价的饲料营养,保证奶牛和腹中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另外增强奶牛的体质和免疫力,注意观察妊娠期的变化,防止发生流产现象,为奶牛顺利度过妊娠期保驾护航。
期;奶牛;饲料营养;管理要点妊娠期奶牛饲养管理要点康乾辰(甘肃省漳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盐井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748300)1改善饲喂管理奶牛怀孕后1~2个月属于妊娠初期,此阶段腹中胎儿处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形成时期,胎儿生长速度比较缓慢,这时奶牛不需要较高的饲料营养就可以满足机体和胎儿的需要,供给奶牛的饲养营养与配种前基本一致,主要以粗饲料为主,适当补充一些精饲料即可。
每头奶牛大约饲喂3kg 左右的干草、20kg 左右的青贮饲料和3kg 左右的精饲料,在饲喂过程中需要将这些饲料合理搭配起来,确保奶牛在妊娠前期营养均衡,促使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避免发生胚胎畸形和死亡现象[1]。
在奶牛配种后2~3个月期间,腹中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为了满足胎儿增重需要,应供给奶牛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样胎儿可以通过母体吸收大量的营养。
奶牛在妊娠后期需要的饲料营养由自身营养蓄积和胎儿生长发育所决定。
这个阶段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充足且均衡。
通常情况下奶牛自妊娠后期到生产犊牛时大约增加50~60kg 的体重,这样不仅能够维持正常的产奶量,还可以达到下次发情配种要求的体况和膘情。
此时需要适当增加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有利于满足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如果营养供给不足的话,不仅引起胎儿生长缓慢、造成犊牛出生重较低和体质较弱的现象,还会致使奶牛营养蓄积不足、泌乳量减少,进而影响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
营养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奶牛发生流产情况,威胁着奶牛的健康状况。
养殖技术-奶牛的妊娠诊断和预产期推算一、妊娠诊断奶牛发情配种后,经20—60天不再发情,可初步断定已怀孕。
奶牛的妊娠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及直肠检查法。
1、外部观察法母牛配种后在下一个发情周期到来时不出现发情征状,且性情变得温驯,行动迟缓,躲避角斗和追逐;放牧和驱赶运动时,常落在牛群之后,易感疲劳,食欲和饮水量大增,被毛光泽与膘情变好时可初步确定已怀孕。
到妊娠中后期时,母牛腹部明显变大,妊娠6个月以后可在腹壁触到或看到胎动。
2、阴道检查法通过开膣器检查时可以看出怀孕一个月的母牛阴道粘膜和子宫颈显得苍白没有光泽,且粘膜干燥,随着妊娠期的延长阴道粘膜越显干燥。
子宫颈口闭合,偏到一边,被灰暗的子宫颈粘液栓堵塞。
相反,未孕母牛的阴道与子宫颈粘膜为水红色而不是苍白色,具有光泽,且湿润。
检查时若操作不当,容易损坏阴道粘膜,造成粘膜出血和感染,一定要特别小心。
3、直肠检查法直肠检查是目前最常用、最可靠的准确诊断妊娠的方法。
如果有丰富的直肠检查经验和详细的繁殖记录,在一个月左右就可确诊。
主要是依据母牛妊娠后生殖器官的一些变化,隔着直肠壁触诊卵巢、子宫、胎儿及子宫中动脉来判断是否妊娠。
直肠检查时要先清宿便,再清洗消毒,动作一定要缓慢轻柔,切忌粗暴。
Ⅰ期:妊娠奶牛早期(30天左右)触摸排卵侧的卵巢有突出于表面的妊娠黄体,卵巢体积大于对侧;检查子宫时,两侧子宫角不对称,孕角稍大于空角,增粗、质地较松软,有波动感。
空怀母牛卵巢无大的变化,可摸到有黄体存在,又有小的卵泡在发育;子宫角大小相等,角间沟明显,子宫角较硬有弹性。
Ⅱ期:妊娠40—60天,孕角比空角明显增大1—2倍,角间沟变平,孕角波动明显。
Ⅲ期:妊娠60天后子宫开始垂入腹腔,但仍可摸到胎膜的滑落感。
Ⅳ期:妊娠90天,角间沟完全消失,子宫已失去固有形状,大如婴儿头,有的大如排球,有明显的波动感。
子宫壁变薄,子宫开始沉入腹腔口。
初产牛子宫下沉时间较晚,有时可以摸到胎儿。
奶牛妊娠诊断技术目录1外部观察法 (1)2直肠检查法 (1)3听诊法 (3)4宫颈—阴道黏液诊断法 (3)5超声波诊断法 (3)奶牛妊娠诊断技术奶牛妊娠与否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乳量与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通常而言,奶牛需要进行两次妊娠检查:第一次是在配种后20~45天进行早期诊断;第二次在临近干奶时,目的是防止第一次检查的失误,或中途遇到胚胎死亡、流产及木乃伊化等情况。
及早对奶牛进行妊娠诊断,可避免漏配,减少奶牛空怀时间,提高奶牛繁殖率,缩短繁殖周期,有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及经济效益。
本文现对常用的奶牛妊娠诊断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外部观察法配种后的奶牛在下一个发情期到来时,如不发情,表明可能已经妊娠。
但这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的奶牛虽然未妊娠,但在发情时征状不明显(如安静发情)或不发情,而有些奶牛虽已受胎但仍有表现发情(如假发情)。
奶牛妊娠后,其性情、食欲、膘情及动作行为等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进食量和饮水量增加,在妊娠前半期膘情明显好转,被毛变得光亮、润泽,在妊娠后性情安静、温顺。
行动迟缓、谨慎,喜静恶动,常躲避追逐和角斗,放牧或驱赶运动时,常落在牛群后面。
妊娠中期以后,腹部两侧大小不对称,孕侧(多为右侧)下垂突出,肋腹部凹陷,泌乳牛产奶量下降;妊娠6个月后,可在右侧腹壁触到或看到有突起的胎动。
育成奶牛在妊娠4~5个月后,乳房发育加快,乳房体积明显增大,经产奶牛的乳房多在妊娠的最后l~4周才明显增大和水肿。
奶牛的脉搏、呼吸次数也会明显增加。
外部观察法在妊娠中后期观察比较准确,但在妊娠早期较难做出确切诊断,需要与其他方法综合诊断确定。
2直肠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是奶牛妊娠诊断中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在整个妊娠期均可采用,并能判断妊娠的大致时间,奶牛的假发情、假妊娠,以及一些生殖器官疾病及胎儿的死活。
妊娠20~25天,排卵侧卵巢上有突出于表面的妊娠黄体,卵巢的体积大于另一侧,两侧子宫角无明显变化,触摸时可感到子宫壁厚而有弹性。
奶牛妊娠毒血症的发生与诊治作者:赵权胜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0期赵权胜(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镇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166251)1 流行特点奶牛妊娠毒血症的发生呈地区性,即常在某些牛场、某些地区内流行,可能是出现单个病牛或者散发。
偶尔在某一段时间内,奶牛产后出现相继发病的现象。
奶牛各胎都能够发生该病,其中在1~6胎发病的为78. 9%左右,在6~10胎发病的为21%左右,即青年奶牛和胎次低的奶牛发病较多。
该病在全年都可发生,其中在12月份至第二年5月份发病的为55%左右,在6~11月份发病的为45%左右,即冬季和春季发病较多。
大多数奶牛从分娩后开始发病,其中产后1~7天发病的为82%左右,7天后发病的为18%左右,且以产后2天发病最多,大约在16%。
奶牛产奶量越高,则发病越多,一般产奶量少于5000kg的不会发病,产奶量为5000~6000kg发病的在29%左右,产奶量为6000~7000kg发病的在26%左右,产奶量超过7000kg发病的在45%左右。
另外,奶牛在干奶期饲喂越多的精料,发病也越多。
2 病因分析奶牛在干奶期进行不恰当的饲养能够引发该病。
奶牛饲喂粗饲料不足,且品种单一、质量较差,因此通过增加精料来弥补粗饲料的不足,造成日粮中添加过多的精料。
有些养殖户,奶牛干奶期的健康状况是通过体况肥胖程度判断,错误的增加喂量进行催膘,导致饲喂量加大。
处于干奶期的奶牛与处于泌乳期的奶牛混和群养,导致奶牛采食过多的精料;另外干奶期延长过多也会造成奶牛肥胖。
奶牛日粮中缺少某些蛋白质,导致生成的载脂蛋白减少,妨碍肝脏中脂肪的移除,进而促使形成脂肪肝。
3 临床及剖检变化临床症状:患病奶牛大多时间心跳、体温、呼吸都处于正常水平,但食欲不振,逐渐停止采食,同时停止反刍,体重迅速减轻,体质逐渐虚弱,最终卧地不起,皮肤弹性变差。
患病奶牛排出干硬的粪便,严重时还表现腹痛和腹泻的现象。
个别患病奶牛伴有神经症状的发生,最后心搏过速和昏迷。
奶牛的妊娠管理繁殖管理是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奶牛经配种、妊娠、产犊后才能产奶。
其中妊娠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 怀孕诊断怀孕诊断,尤其是怀孕早期的诊断,对于提高受胎率,减少流产与空怀具有重要意义。
如配种后经检查发现未受孕,应及时补配;如发现已怀孕,则要加强对孕畜的饲养管理,以防流产及其他产科疾病的发生。
母牛配种后最好进行3次妊娠诊断,第1次在配种后60~90天,采用直肠检查法;第2次在配种后4~5个月,采用直肠检查法;第3次在停奶前,采用腹壁触诊法。
有条件时可在配种后30~60天采用超声妊娠诊断法及配种后22~24天采集牛奶应用放射免疫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其主要目的是检出未怀孕母牛。
2 奶牛的妊娠期及预产期测算黑白花奶牛的妊娠期平均为280天左右,范围255~305天。
青年母牛的妊娠期比经产母牛短3天,怀母犊比怀公犊妊娠期短2天,怀双胎比怀单胎短4天。
奶牛预产期推算方法:“月减3,日加5”,即预产月份为配种月份减去3,如果配种月份小于或等于3,则先加12再减3;预产日期为配种日期加5,如果配种日期在月底,加5后预产日期就可能推到下月初。
3 奶牛的流产发生率、流产原因及流产类型奶牛人工授精的流产发生率为10%左右,胚胎移植的流产发生率为15%左右。
流产的原因分传染性流产和非传染性流产两大类,传染性流产是传染性病的一种症状,大多数流产为非传染性流产。
非传染性流产的原因有:营养性流产、损伤性流产、中毒性流产、药物性流产、症状性流产。
根据流产的月龄及胎儿的变化,流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隐性流产:又称早期胚胎死亡,发生在妊娠早期1~2月龄,占流产中的25%。
3.2 小产:即排出未经变化的死胎,发生在妊娠中后期。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流产,占流产中的49.8%。
3.3 干胎:胎儿死亡后滞留在子宫内,由于子宫颈口关闭,胎儿水分被吸收发生干尸化,死胎多发生在妊娠4~5个月,占流产中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