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像学的方式浅谈苗族刺绣纹样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苗族纹样理念一、简介苗族纹样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的艺术创作表达,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
苗族纹样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深刻的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艺术爱好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苗族纹样的理念和特点。
二、苗族纹样的起源和流派1. 起源苗族纹样起源于苗族的神话传说和生活实践,是苗族人民对自然、神灵和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根据苗族的口头传统,纹样最早出现在祭祀活动中的图腾、标志和装饰物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纹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 流派苗族纹样根据不同地区和部落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
著名的苗族纹样流派包括黔东南流派、黔西南流派和云南流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地区和部落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三、苗族纹样的特点1. 象形符号苗族纹样中常出现各种象形符号,如鱼、鸟、虎、龙等。
这些符号不仅代表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动物的赞美,也寓意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愿望。
2. 几何图案苗族纹样中常使用几何图案,如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
这些几何图案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秩序、平衡和和谐的追求。
3. 装饰性强苗族纹样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常用于服饰、织物、饰品和建筑等方面。
通过纹样的装饰,苗族人民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4. 色彩丰富苗族纹样的色彩非常丰富多样,常用的颜色有红、黄、蓝、绿、白等。
每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黄色代表富饶和祥和,蓝色代表清新和宁静等。
四、苗族纹样的意义1. 传统文化的传承苗族纹样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纹样的传承和发展,苗族人民不仅保留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式,也传承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2. 身份认同和归属感苗族纹样是苗族人民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象征。
通过穿戴纹样装饰的服饰和饰品,苗族人民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同时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祈福和祝愿苗族纹样中常出现各种吉祥图案和符号,通过这些纹样的装饰,苗族人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祝愿。
WENHUAXINLV 文化心旅湘西苗族服饰刺绣纹样“意象”阐释——基于民艺符号学视域■ 张智艳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摘 要〕湘西苗族服饰以华丽的视觉感受与历史的厚重在民族服饰之林闪耀夺目。
透过其服饰纹样美形吉意的意蕴寻求苗族古老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民间智慧,给予设计学关于设计规律、设计方法、设计思维的启示。
综合运用符号学、民俗学、图像学、阐释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可将湘西苗服纹样看作一个整体符号系统。
湘西苗服纹样之“意”具有地域化、民族化、巫教化、图腾化、生殖化、生命化特征;纹样之“象”具有民俗化、简单化、象征化、隐喻化特征;纹样之“言”具有色彩古朴艳丽、主题自然生活化、造型具象适形、视觉繁复精美的特征。
从纹样之“意”到纹样之“言”的艺术创作过程包含有意以象尽、观物取象、取象比类、象以言着的思维特征。
从纹样之“言”到纹样之“意”的解读过程包含有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以存意、得意忘象的符号传播特征。
符号学视角下的湘西苗服纹样闪耀着民艺的智慧光芒与设计的创意灵光。
〔关键词〕湘西苗族;纹样;符号学;图腾化;取象比类样极为广泛地刺绣于女装云肩、上衣、胸兜、绣花鞋、童帽、账帘、被面等各种刺绣物件上。
“苗族服饰中的巫教意识就是符号化的象征意识,其巫教思维乃象征性思维范式。
而苗族服饰中的象征实质则是巫教观念内容向艺术形式的积淀演化的结果。
这使得苗族服饰至今洋溢着浓烈的巫文化色彩,苗族服饰不愧为一种‘巫术艺术’。
”③3.湘西苗族服饰纹样之“意”具有生殖化、生命化特征。
对于生殖生命的崇拜在汉族的吉祥纹样中也是具有普遍的运用,常见于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的福寿三多纹样,以石榴寓意子孙兴旺;以蝙蝠谐音寓意幸福绵长;以寿桃纹寓意健康长寿。
传统苗族服饰中的生殖生命崇拜的特征更为突出。
寓意生殖崇拜的典型纹样包含有“福寿三多纹”“金瓜石榴纹”“鱼戏莲纹”“双凤戏牡丹”等纹样随处可见。
“从其文化的内涵来看,蕴含着凤穿牡丹的生殖崇拜寓意,仔细观察,牡丹有根、有枝、有叶,花朵下面还有瓜瓞相托,它与飞翔的凤凰一样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丝 路 视 野一、苗绣中蝴蝶纹样装饰的美学价值(一)造型之美笔者到过凤凰、山江苗寨、花垣等地,也去过湘西州博物馆、苗寨博物馆考察苗族刺绣,也走访过非遗传承人,亲自观摩其绣法。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族刺绣中的蝴蝶造型,他们无所不在、无处不用。
传统而又创新,既有整体概括性,又具独特感,让我深深为湘西绣娘的设计思维和精巧工艺赞叹。
湘西苗绣蝴蝶纹样另一个特点是非对称原则,它不同于剪纸的对称。
这不是刺绣者的疏漏,而是有意为之,隐喻表现湘西本土文化里男性权重比女性占主导地位,细节变化充分体现了苗家绣娘对在外养家男人的尊重,湘西苗族男性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和栋梁,因此这种偏差蕴涵爱意的展示,也是苗族文化的体现。
(二)内涵之美“蝴蝶”是福文化的体现,湘西方言及苗语中的“蝴”字发音与“福”字同音,在湘西祖辈人贫苦的生活中,他们相信此种信仰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类似于“蝙蝠”“葫芦”的同等寓意。
要了解湘西苗绣的蝴蝶图案,必须懂湘西本土苗福(蝴)文化。
在苗族古歌中歌颂“蝴蝶妈妈”为万物之祖,于是人们常常把蝴蝶纹饰装饰在衣服上,以此来表示对祖先的崇拜,同时它也象征着爱情、生殖、生命及万物。
二、蝴蝶纹样在现代装饰中的应用(一)服装设计除了在传统苗服上的应用,蝴蝶纹样元素甚至与现代新型材料有机结合成为既符合现在审美标准,又体现传统民族元素的服装。
英国设计师乔尼·盖里诺曾把带有苗族纹样的服饰带上了巴黎服装周的舞台。
设计师采用粗犷的薄布料制作出别出心裁的套裙式样,保留了苗族服饰中的艳丽色彩和素面朝天的特点,像一只起舞的飞蝶。
以简单演绎华丽,整件衣服胸部的绣花是点睛之笔,也是精髓所在。
(二)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在这个审美多样化而丰富的时代,已经成了设计界重磅话题,他是连接品牌与市场的纽带,是刺激消费、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
民族化的包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他们对于苗族图案的应用更多的是用作宣传苗族聚居地的旅游产品里。
图示产品,融入了苗族特有的印花图案。
试论黔东南苗族民族民间刺绣工艺摘要:刺绣是苗族传承已久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更是苗族服饰的核心和灵魂。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苗族主要聚居区,其刺绣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艺,以针法精巧、古绣文雅、色彩丰富而闻名于世。
本文从苗绣的图案纹样、构图形式及独特工艺剖析其精湛的艺术技艺及历史价值。
关键词:苗族刺绣图案纹样构图形式独特工艺苗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民族,拥有众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刺绣就是其中之一。
苗绣多用于服饰装饰,如领子、袖子、肩部、围裙、头帕、裙子等部位。
纹样古朴、造型稚拙,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体现了一种原始、纯真、古朴、大方的民族特色。
黔东南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区,其刺绣艺术技法精湛、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及历史研究价值。
一: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一)以神话传说题材为主体的纹样苗族刺绣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都有一个来历和传说。
如“兰娟衣”“姜央变月”“老鼠娶亲”“龙船节”“铜鼓传说”等,这些题材的图案纹样在苗族服饰上比比皆是,各具特点,且都带有鲜明的神灵崇拜观念。
(二)以动物形象为主体的纹样苗族人民一直处于农耕生活,因而纹样体现的内容也与生活相关。
以动物形象为母体的纹样一般有龙、凤、牛、羊、虎等,这些动物形象反映在刺绣纹样中时,已与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动物不太相同,而是加入了刺绣者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才能把多种动物的特征综合起来,创造出似像非像的纹样造型,反映了一种带有神灵化的超自然现象,这种纹样造型承袭了远古先民的原始艺术风格。
(三)以植物花卉为主体的纹样以植物花卉为母体的刺绣纹样一般有石榴、桃花、梨花、油菜花等,这些植物形象与自然景观和民族迁徙密切相关,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命运乐观豁达的精神。
这种对造型、时空的随意性大胆的夸张想象,都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所以才能创造出独有的质朴、神秘的艺术天地。
二:黔东南苗族刺绣的构图形式(一)以动物图案为主的形式中心式:在台江县的刺绣绣片上,经常可见的就是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的图案,一般采用的是中心式构成形式。
浅谈苗族服饰的纹样摘要苗族历史悠久,聚居地域辽阔而复杂,苗锦苗绣服饰图案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苗族妇女的价值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民族审美个性。
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支系形成了绮丽多变、纹饰繁富的多样性风格。
关键词:苗族服饰妇女价值纹样艺术绮丽多姿民族审美引言苗族服饰向来以绮丽多姿、纹饰繁富的特点为世人称道。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苗族有些简陋的吃住生活与他们织绣染装服饰艺术的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反差。
在苗族服装饰纹图案精美绚丽多姿的背后,有些人家连床铺被盖尚不齐全,食物常年以酸汤菜为主的条件下,在服饰上从不含糊行事。
从发生学的角度上来看,任何民间艺术品背后所蕴藏着的意涵、人文涵及象征意义都与该民族或群体的生存、发展和思维方式休戚相关,特别是一些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和群体中一般来说是约定成俗、口传心授的。
正文一、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的人文背景服饰织绣染装艺术在苗族社会中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得以经久不衰的繁荣和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的价值观,即能力的体现和审美的体现。
这两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苗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吃的、用的都基本上由家庭自己生产,妇女除参加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之外,纺织、刺绣或蜡染是她们一生的主要劳作。
因此,纺织绣染在苗族中成为人们评价妇女能力高下的一个主要标准。
美誉四方的妇女,必定是纺织绣染做得最好、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会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反之,不善纺织绣染的妇女,会受到人们鄙视,给待婚姑娘在择偶、婚姻上带来不利甚至麻烦。
显然,这种受风俗制约的习惯势力是苗装服饰发展的主要条件。
千变万化、灿烂多样的苗装服饰纹样表达了苗族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苗族人民热爱民族本土文化生活的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正因为这种民风民俗的提倡和地位的确立,才使苗装苗绣得以世世代代不断继承和发展。
浅谈苗族服饰纹样在各式服装纹样中,苗族服饰对我来说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仅仅觉得苗族之着装让我仿佛能够看到他们所特有的性格:纯朴、善良、可爱、勤劳且富有朝气……苗族服饰纹样中,象征性成为了她的灵魂,从而使得她独具魅力。
苗族传统服饰纹样按照象征性含义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力量性、生命性和吉祥性三种类型。
一、力量性在人类早期,人们缺乏对自然界的认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对于自然界有许许多多无法解释的东西,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灵魂的;神灵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于是人们产生了对神灵的崇拜,认为神灵的力量超于一切.因此,有学者认为“世间最有力量的象征就是神灵,神灵与神话故事世代相传,以其潜移默化的能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生活.”苗族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从原始人类混沌时期的“万物有灵”认识观,演化成“神灵崇拜”的巫术活动以至宗教信仰的形成这一过程.苗族先辈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面前,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之中,从最初的恐惧、崇拜开始,继而祈望自己拥有巨大的力量,以征服自然、征服猛兽、征服敌人。
这种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是苗族人的精神支柱,因此,代表着苗族人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性纹样开始大量出现,并体现在服饰上。
在苗族服饰纹样中有许多龙纹,其形态是综合了飞禽走兽及其它动物最突出的特点后,经过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塑造的(如图1)。
图1 龙纹图它特定的寓意是:宽阔突起的前额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鹰爪表现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象征宝贵,金鱼尾象征灵活,马齿象征勤劳善良等等。
总之,龙代表的是英雄之美、力量之美。
同其他民族一样,苗族人民把龙的形象比作坚毅、强大、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象征,并以有这样源远流长的龙文化而感到自豪.在湘西苗族山寨,保留了“接龙”的习俗。
接龙时,山寨苗王所穿的接龙衣,衣领及胸前背后都刺缀着成对的龙。
在苗族传统服饰纹样中,鸡纹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探析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服饰风格。
苗族服饰图案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
下面将对贵州苗族服饰的图案进行探析。
贵州苗族服饰的图案主要分为几何图案、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人物纹样。
首先是几何图案,几何图案是苗族服饰中最基本、最常见的纹样之一。
几何图案以线条、点、圆等几何形状构成,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常见的几何图案有斜纹、对角线、水波纹、盘龙纹等。
这些图案线条流畅,寓意与自然界的水、山、云等景物相联系,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其次是植物纹样,植物纹样在苗族服饰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周围环境中丰富多样的植被也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植物纹样通常以苗族地区的花朵、树叶、枝干等植物元素为基础,通过线条勾画出不同的形状和层次感。
常见的植物纹样有莲花纹、玫瑰纹、柚子纹等。
这些图案寓意丰富,既表达了对花草的喜爱,又暗示了苗族人民对丰收、幸福和繁荣的向往。
再次是动物纹样,动物纹样是苗族服饰图案中最为精细、具有装饰性的部分。
苗族人民与自然界的动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动物纹样成为了苗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常见的动物纹样有龙纹、鸟纹、虎纹等。
这些图案以线条准确勾勒出动物体态、肌理和形态特征,富有生动感和动感,并寓意吉祥、勇气和力量。
最后是人物纹样,人物纹样是苗族服饰图案中最为个性化、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
人物纹样通常以苗族传统的吉祥图案、面具、神像等为基础,通过线条和颜色的变化表达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常见的人物纹样有英雄图、白老太太图、姑娘图等。
这些图案以静态或动态的方式呈现人物的形象,寓意对英雄、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多样且精美,以几何图案、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和人物纹样为主要内容。
这些图案不仅呈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界、动物、植物的热爱和崇拜,还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幸福和吉祥的向往。
以图像学的方式浅谈苗族刺绣纹样
作者:王慧玲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5期
摘要:苗族的刺绣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间艺术中具有吸引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特色的艺术,正因如此,苗族刺绣都变成了苗族人民装点生活的一种方式,走进台江施洞我们能够发现家家户户都会有刺绣的元素。
本文运用了图像法来浅析苗族刺绣中图形的寓意以及图案的图形背后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苗族刺绣图像学
刺绣的素材及寓意
绣品上的图案大多寄托了苗族人对生活的追求以及热爱,苗族的刺绣也变成了苗族姑娘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将自己的感情和愿望都转化成了图案绣在了布上。
苗族刺绣的素材大多是随着苗族文化的发展而世代沿袭下来的,有着历史的回顾、有着对生命的感悟和热爱、还有着对大自然的崇拜等,有着苗族人民最独特、最有特色的文化内涵。
1.1苗族纹样素材
在苗族刺绣的纹样中,大多以龙、吉祥鸟、蝴蝶、鸡、鱼纹为主,大多戴着神话色彩,叙述了苗族人民对神的崇拜以及對图腾的崇拜。
在用色上,他们喜欢用鲜艳的色彩来烘托主题。
他们大胆构思和组合,将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苗族纹样特有的方式。
苗族纹样的种种素材的应用都与其历史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苗绣纹样的寓意
苗绣的纹样素材大多都带有吉祥的寓意,因此在刺绣中他们很喜欢运用这样的素材。
苗绣不仅仅承载着苗族的民族特色也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在刺绣中他们常常喜欢将英雄人物表现在绣品上。
表达他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祝愿。
对苗族破线绣进行赏析以“务昌席”袖片为例
2.1从装饰的角度来赏析
以苗族的破线绣的“务昌席”图案的绣品为例,从绣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画面中间表现的是苗族英雄务昌席,她坐着象征巫术的双头鸡上,一只手挥着可以发号施令的令旗,一只手撑着隐身伞的形象。
这把令旗不仅被赋予神圣的作用还可以用它来调遣天兵天将,而隐身伞可以让她在危险的时候顺利脱身。
务昌席最终因情人的背判而壮烈牺牲,但是苗族刺绣艺人们把她的死也表现的美丽、安详赋予了美好的祝愿。
作品中图形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基础图形清晰简洁、作品富有故事性因此每个局部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分析解读。
因此我们运用“装饰造型”的方式对其作品进行赏析。
“装饰”以成为了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都是艺术家们高度提炼的图形组合而成。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重新构建物体之间的组合排列,以不同的时空形式构成画面,借助二维平面展示理想形象和三维空间中都不可能出现的组成关系,装饰手法的运用也使得画面产生了美感以及灵动性。
从“装饰造型”的要素来进行赏析,首先装饰造型要有情感的寄托,在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苗族人民对“务昌席”敬爱和深厚的感情。
其次从作品的联想来说,当我们看到这幅绣品时我们就在猜测它上面发生的故事,艺术家们成功的将我们带入作品中。
最后从作品的造型语言来说,作品将苗族人民想要表现的故事运用图形的组合再创造展现给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表现理想化、也具有一定的程式。
2.2从图像学的角度来赏析
运用图像的方式进行赏析,这就不免要提到“图像学”,“图像学”是现代视觉艺术研究、实践探索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理论学科,它起源于十九世纪兴起于西方的传统图像志研究,但是随着数码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视觉艺术创作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
我们在看到这幅绣片的时候,我们会观察艺术家绣了什么?并且开始逐个分析画面中的各个事物。
例如在“务冒席”这幅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在画面中心表现的苗族英雄务冒席她的手中拿着旗子和法杖并且骑在双头鸡上。
画面下部分表现了女英雄死后躺在花丛中。
这些基本的图像对后面的解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在描述作品的主题及思想时,我们必须翻越历史文献去了解当时发生的事情。
多姿多彩、底蕴丰厚的苗族服饰图案中为什么常常出现务冒席的形象。
苗民传说中的务冒席即是“自号苗王的阿冒”,务冒席应该是雍正乾隆年间苗族包利、红银起义时期的女苗王。
“务冒席”是被清军抓捕杀害,但不论事情如何发展、也不论有怎样的结果,“务冒席”给苗族人民留下了英雄的形象,也正因为这样苗族中有关于“务冒席”的传奇故事都流露出来苗族人民对她的敬爱。
从一些苗族历史中发现,苗民们总是将务冒席总是和张秀眉联系在一起。
但是经过历史的查阅的知俩人根本不是同一时期的人物,俩人之间相差100多年的历史。
那为什么苗族人民总讲他们放在一起呢?我猜可能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寄托和愿望吧!苗族人民将这种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串联在一起,从中表现出苗族人民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正因为苗族人民对务冒席的这份浓厚情感的存在。
使得苗族人民在绣片上表现的活灵活现。
每件艺术作品都是一个艺术符号,它也是人类创造的视觉产品,具有图像的符号。
图像基于现实生产,而现实也由图像来完成。
我们正处于一个被图像所包围的年代,在图像时代下,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有图像的存在,同时也与以图像为主建立的符号紧密相关,这也是表现了我们文化的承载,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现实的世界。
小结
苗族的刺绣是苗族文化的表现之一,也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每张绣品上都呈现了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大胆的色彩搭配,“图形应用”和“图形创造”的研究图形的变形和夸张都能够带给欣赏者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通过装饰和图像学的角度来欣赏艺术作品,能够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作品,能够有感同生受的共鸣感。
不光单纯的了解了画面的图形及构图还能挖掘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意义,能够更精准的了解苗族的文化、苗族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段泽民 . 湘西苗族服饰刺绣艺术特色探析 [J]. 美术学刊,2010(03).
[2] 余未人.苗人的灵魂:台江苗族文化空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