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周易系辞传正解

上篇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地即乾坤,乾为天盘,坤为地盘。以尊卑配天地,此“天地盘”是易学应用之基本模式,也是易学之根本学理,“法象莫大乎天地”、“与天地相似”的“天地盘”模式,是圣人“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的发明。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承前句“天尊地卑”以明“天地盘

”上下尊卑即“贵贱”之位。也即是

“圣人之大宝曰位”的重要定位问题。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天盘主动,地盘主静(视运动),“乾刚坤柔”,乾为天为刚为动,坤为地为静为柔,天恒动,地恒静,故曰“动静有常”,乾为刚故刚表天盘之性,坤为柔,故柔表地盘之性,动静刚柔,皆是阐述“天地盘

”功能之情形。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此很明确,前文简要地讲述了“天地盘”的制定,此文接着阐述“天地盘”应用中的要点,判断吉凶的方法。“方以类聚”者,方,即是方法与方向。是判断吉凶的定点,即是指问什么事情看地盘什么宫位,一般所谓的“用神”位置。如问病看坎宫(指地盘位置。地盘称宫,天盘称卦。以下同此)。问考试为文看

坤宫。问父看乾宫。问母看坤宫。问失盗看坎宫。问门向看艮宫。等等。这就是“方以类聚”之所指。

“物以群分”则是指天盘所得为何卦?如得乾卦,即为君,为父,为玉,为圆,为马,坤为文,为众,为牛,为顺……。如得巽卦,即为风,为木,为长

女,为绳直,为工,为白……等等。“

天垂象,见吉凶”即是以地盘为问事之坐标,天盘卦

为断吉凶之卦象。

如问病,看坎宫之上得何卦?若得震卦,震为足,为肝。若得兑卦,兑为口,为肺。若得艮卦,艮为手,为背,为鼻。至于病体吉凶,再用“刚柔相推”之法层层追索,定出吉凶,故曰“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在天盘之卦称象,象是动态的,天体运动从未停止过,确实没有固定的、不变的位置,因而“天盘”卦是没有固定的整体的模式,故曰在天成象。但地盘相反,永远不变,成为固定的九宫八卦模式,故曰“在地成形。

”由于天地刚柔动静之不同,圣人“法天则地

”制定“天地盘”两盘之模式式各异。正由于一动一静,一恒一变,模拟乾坤之形象,满足了乾坤变化之易理。故曰:“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刚柔,指天地盘,“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即天动地静,天地盘相对运动,如相摩之式。天盘有八卦,地盘有八卦,天盘之卦数有八,不一定八卦全有,或此卦多彼卦少,总有八个卦,这八卦是从“相荡”而来。“荡”字很形象,即是动荡象波浪盘逐渐延伸弥漫而展开,即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的结构公式,排列而成,与地盘九宫八卦重合,而地盘取文王卦位,永恒不变,以观变化。“是故”二字,明确地是承接上文“天地盘”排卦形式的承接词。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这是上文“八卦相荡”之说,也是明确指出天地盘中由这八个卦组成,而各有其用。“鼓之以雷霆

”者,震为雷,艮为霆,霆为电闪也,此震艮二卦之义在“鼓。”“润之以风雨”,巽为风,雨为泽,巽兑二卦之义在“润”,故曰“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署”,日为离,坎为月;离为暑,坎为寒,系坎离二卦之义在寒暑往来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者,乾统三男,坤统三女。此乾坤二卦之义在统男女功上,于是震艮巽兑离坎乾坤八卦备,为天地盘中卦象亦无遗也。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此乾坤二字是指“天地盘”而言。非如上文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八卦中的乾坤。“乾以易知”者,谓“天盘”主动,设有定形,正由于天象的变化方能测知事物,是因变化而能知。

“坤以简能”者,谓地盘主静,以简要而能显其功能。地盘不动,卦位也恒定不变,永远如此,用作用神定位坐标,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坤西南,兑正西,永定如此。而天盘八卦是由大衍数筮成一个六爻卦体,再“荡”之而成“小成图”,即是“八卦而小成”之图,没有固定的卦象,“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今用“中孚之既济”排成如下:中孚既济

英语句子翻译技巧

英语句子翻译技巧 以下浅谈英译汉的几点技巧。 第一,翻译时注意英文的句型,英文的句型一般来说有相应的中文译法。如It的句型的翻译: (1)It is+名词十从句: It is a fact that…事实是…… It is a question that………是个问题 It is good news that………是好消息 it is common knowledge………是常识 (2) It is+过去分词十从句: It is said that…据说…… I 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 It is asserted that…有人主张…… It is supposed that…据推测…… It is believed that…据信……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It will be seen from ii that…由此可见…… It has been proved that…已证明…… It is general1y considered that…人们普遍认为…… (3)It is+形容词十从句: It is necessary that…有必要…… It is likely that…很可能…… It is clear that…很清楚…… It is important that…重要的是…… (4) It+不及物动词十从句: It follows that…由此可见…… It happens that…碰巧…… It turne d out that…结果是…… 第二,注意英语被动句的翻译。英文的被动句经常用汉语主动句表达,如:You are requested to give a performance 英文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请你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英文中被动意义也可以用汉语中含有主动意义的句子来表达。常译成“被”、“由”、“受”、

周易系词系辞上下

繫辭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為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

易经系辞下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下xi à传zhu àn 》 一Y ī 八B ā卦ɡu à成ch én ɡ列li è,象xi àn ɡ在z ài 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因y īn 而ér 重ch ón ɡ之zh ī,爻y áo 在z ài 其q í中 zh ōn ɡ 矣y ǐ 。 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推tu ī ,变bi àn 在z ài 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 系x ì辞c í焉y ān 而ér 命m ìn ɡ之zh ī ,动 d òn ɡ 在z ài 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 吉J í凶xi ōn ɡ悔hu ǐ吝l ìn 者zh ě ,生sh ēn ɡ乎h ū动d òn ɡ者zh ě也y ě;刚ɡān ɡ柔r óu 者zh ě,立l ì本b ěn 者zh ě也y ě ; 变bi àn 通t ōn ɡ者zh ě ,趣q ù时sh í者zh ě也y ě 。吉J í凶xi ōn ɡ者zh ě ,贞 zh ēn 胜sh èn ɡ者zh ě也y ě 。天Ti ān 地d ì之zh ī道d ào , 贞zh ēn 观ɡu ān 者zh ě也y ě。日R ì月yu è之zh ī道d ào ,贞zh ēn 明m ín ɡ者zh ě也y ě 。天Ti ān 下xi à之zh ī动d òn ɡ ,贞zh ēn 夫 f ū 一y ī者zh ě也y ě 。 夫F ū乾qi án ,确qu è然r án 示sh ì人r én 易y ì矣y ǐ 。夫F ū坤k ūn ,聩ku ì然r án 示sh ì人r én 简ji ǎn 矣y ǐ。爻Y áo 也y ě者zh ě , 效xi ào 此c ǐ者zh ě也y ě。象Xi àn ɡ也y ě者zh ě ,像xi àn ɡ此c ǐ者zh ě也y ě 。爻Y áo 象 xi àn ɡ动d òn ɡ乎h ū内n èi ,吉j í凶 xi ōn ɡ 见xi àn 乎h ū外w ài ,功ɡōn ɡ业y è见xi àn 乎h ū变bi àn ,圣sh èn ɡ人r én 之zh ī情q ín ɡ见xi àn 乎h ū辞c í 。 天Ti ān 地d ì之zh ī大d à德d é曰yu ē生sh ēn ɡ ,圣sh èn ɡ人r én 之zh ī大d à宝b ǎo 曰yu ē位w èi 。 何h é以y ǐ守sh ǒu 位 w èi 曰yu ē仁r én 。何H é以y ǐ聚j ù人r én 曰yu ē财c ái 。理L ǐ财c ái 正zh èn ɡ辞c í ,禁j ìn 民m ín 为w éi 非f ēi 曰yu ē义y ì 。 二èr 古G ǔ者zh ě包b āo 羲x ī氏sh ì之zh ī王w án ɡ天ti ān 下xi à也y ě , 仰y ǎn ɡ则z é观ɡu ān 象xi àn ɡ于y ú天ti ān , 俯f ǔ则 z é 观ɡu ān 法f ǎ于y ú地d ì,观ɡu ān 鸟ni ǎo 兽sh òu 之zh ī文w én ,与y ǔ地d ì之zh ī宜y í,近j ìn 取q ǔ诸zh ū身sh ēn ,远yu ǎn 取q ǔ诸 zh ū 物w ù ,于y ú是sh ì始sh ǐ作zu ò八b ā卦ɡu à ,以y ǐ通t ōn ɡ神sh én 明m ín ɡ之zh ī德d é ,以y ǐ类l èi 万w àn 物w ù之zh ī情q ín ɡ 。作Zu ò 结ji é绳sh én ɡ而ér 为w éi 网w ǎn ɡ罟ɡǔ ,以y ǐ佃ti án 以y ǐ渔y ú ,盖ɡài 取q ǔ诸zh ū离l í 。 包B āo 羲x ī氏sh ì没m ò ,神sh én 农n ón ɡ氏sh ì作zu ò,斵zhu ó木m ù为w éi 耜s ì,揉r óu 木m ù为w éi 耒l ěi ,耒l ěi 耨 n òu 之zh ī利l ì ,以y ǐ教ji ào 天ti ān 下xi à ,盖ɡài 取q ǔ诸zh ū益y ì 。

阅读表达解题技巧--句子翻译

阅读表达解题技巧 句子翻译 I. 命题特点 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并译成通顺的句子。句子往往是结构较为复杂的或者包括一些特定习语的句子。 该题型主要特点如下: ①难点:该考题读起来相对简单,难点在于汉语表达的准确性。 ②重点:词义的选择及引申,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语言的准确表达。 ③突出简单翻译技巧,如词、词组的省略及补译,译出it, they, this, that等代词的真正代表的含义,词义选择、引申、词性转换,长句的拆分与逆序翻译法等。考生应针对这些特点认真做好适当的准备。 设题形式:问题设置常用: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paragraph into Chinese. II. 答题技巧 ①善于分析句子结构,变抽象英语为具体汉语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主、谓、宾、定、状、补、表等分析出来,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然后针对各成分,采用不同的译法翻译出来。表达抽象则要求考生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例如:You are perfectly within the bounds of politeness in responding to a marathon e-mail with a brief reply. 译文:用简短的话回复冗长的电子邮件完全不失礼节。 /用简短的话回复马拉松式的电子邮件也是礼貌的。 total exhaustion 筋疲力尽farsightedness远见卓识careful consideration深思熟虑perfect harmony水乳交融feed on fancies画饼充饥with great eagerness如饥似渴 lack of perseverance三天打鱼,两天晒网wait with great anxiety望穿秋水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添砖加瓦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危在旦夕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英语表达往往比较抽象,汉语表达则比较具体。 ②切忌逐字逐句一一对应的翻译,尽量进行意译,即是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或者视情况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抓住重点的关键词句,要注意句首状语、副词、介词短语等,译文要通顺,合乎英语的习惯,书写要规范、认真。 大部分考生在开始做翻译时就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每一个单词分别是什么汉语意思。在没有完整理解英语句子的情况下,就直接做了“字字对等”的翻译,或者,在读完之后,并没有理

《周易》打印版

第三讲:周易 一、《周易》简介 (一)“易”与“经”的含义 “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的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典籍与权威性的著作。 《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曰:“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据说《连山》以艮卦为首,《归藏》以坤卦为首。二书均已亡失,唯剩《周易》流传下来。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他认为《周易》为周代的《易经》。即周朝的卜筮之书。 《易纬》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二)《周易》一书的结构 《周易》包括“本文”与“解说”两部分。 “本文”部分称为“经”,由64卦的卦象、64卦的卦辞和384爻的爻辞组成。其中,《上经》30卦,《下经》34卦。 “解说”部分称为“传”,是记载后人对卦、爻辞的各种解释和理论上的发挥,共有十篇,称作“十翼” 1. 《易经》 64卦指的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2.《易传》 《易传》是最早的一部解释《易经》的书。一般认为《易传》由战国时代的儒家所作。《汉书·艺文志》认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这是说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

“十翼” 《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 《说卦》《序卦》《杂卦》《彖传》上、下两篇是说明每一卦的基本思想,解释卦辞。《象传》上、下两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又称为“大象”),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又称为“小象”)。 《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系辞传》上、下两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 《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其原理、变化等。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的。 (三)《周易》的传承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又说“西伯拘羑里演周易。”(《自序》)孔子曾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然后传述《易》,儒家将《易经》冠为六经之首。 西汉《易》学衍化出孟喜、京房、施仇、费直、梁丘贺等不同派别,后汉郑玄、特别注重卦的形象与数字。 三国曹魏时的王弼一反汉代《易》家的学说,扫除象数,专言义理。 唐初孔颖达为王弼《周易注》作疏。李鼎祚的《周易集解》。 宋朝时期,程颐的《程氏易传》与朱熹的《周易本义》。 明代有来知德的《周易集注》。 清代则致力于汉易的复元,在汉学盛行之前有王夫之的《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 近代则有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 我们今天对《周易》的了解可看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中国人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古代的易经(论原则的书是)这类思想的基础。易经中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是有绝对权威的]。”

傅佩荣《解读易经》40-解卦

4 0、"解卦(下坎上震,雷水解, 二、"四为阳) 【4 0."1】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白话】 解卦。西南方有利。无所前往,那么返回来就吉祥。有所前往,早些行动吉祥。 【解读】 解卦是下坎上震,亦即“雷水解”。《序卦》说: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解卦象征化解险难,与蹇卦为正覆卦,所以卦辞要对照才可理解。 解卦之“利西南”,与蹇卦同,表示仍然适宜顺守而不必冒进。当大难缓解时,有两种选择: 一是“无所往”,不采取任何行动。“其”为语词,“复”为返,先固守阵地,休养生息,就可吉祥。二是“有攸往”,亦即仍须纾解患难,此时应该及早为之。“夙”为早,为速,这同样也是“吉”。 【4 0."2】 《彖》曰:

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白话】 《彖传》说: 解卦,有危险而行动,一行动就脱离了危险,这就是解卦。解卦对西南方有利,前往可以得到众人支持。无所前往,那么返回来就吉祥,如此可以取得中位。有所前往而早些行动吉祥,是因为前往会有功劳。天地之气化解开来,雷语就会兴起,雷雨兴起则百果草木都破壳而出。解卦的时势太伟大了。 【解读】 解卦下坎上震,震为动,坎为陷,为险,内险而外动,所以说“险以动”;震动在外,则是“动而免乎险”。由“解利西南,往的众也”一语,可知解卦与蹇卦相同,是由小过卦变来,亦即小过卦的九四如果往上成为九五(因而形成蹇卦),则有如九五进入坤卦之中(上卦因而成为坎卦),坤为众,所以说“往得众也”。不过,这句话说明解卦的背景与蹇卦相同,并未指出解卦本身的具体作为。 解卦的具体作为有二: 一是“无所往,其来复吉”,是说小过卦的九三来到九二的位置,形成了解卦,对九三而言是“乃得中也”。二是“有攸往,夙吉”,则是响应蹇卦彖辞所说的“利见大人,往有功也”,所以关键在于“夙”字,早些行动就可以像前面的蹇卦一样,“往有功也”。 “天地解”是指小过卦中的天位( 五、"上)与地位(初、二)之间,有两个阳爻相隔,互不往来;现在一变为解卦,则天地中的阴阳二气交感流通,有雷雨之象。解卦下坎上震,震为雷,坎为水,为雨。雷语大作,万物复苏,百果草木皆“甲坼(音:

句子翻译解题技巧

句子翻译解题技巧 Four Asian Tigers Color Blue /red Blue sky Blue sky lamp Green Bluebird Meet one’s waterloo White ~ 7-up/13 You are the architect of your own fortune. 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 1.翻译题介绍和考点归纳 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考试时,考生首先要弄清楚每题的考点,是考词汇还是语法内容。开始翻译时,应注意汉英在词性、句式和表达习惯上的特点,增加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义的词汇,如量词、助词、概括词、时态词、语态词、及其它解释性文字。

2.翻译时应注意的要点 1)句子的完整问题 句子的完整问题主要涉及主语。 For example “只要还有需求,我就有活着的理由,满足就是死亡” As long as I have a want, I have a reason for living. Satisfaction is death. “无论多么成功,人们都将继续面对困难” No matter how successful they become, people will continue to face difficulties. 2)动词形式和处理方式问题 动词形式和处理方式问题主要涉及该使用哪种非谓语动词形式和出现在主语位置上的动词。 For example

“确定目标是确保成功的第一步” Setting goals is the first step in achieving success. 将事物分类就是根据一定的计划把他们分组或排序 To classify things is to arrange them in groups or sequences according to a plan. 其它位置 “变化要求采取正确的行动” Change requires taking the right action. 除了将汉语的动宾结构处理为非谓语结构外,可以借助于英语的此类转换,将动宾结构翻译成“名词1+介词+名词2”结构 For example

周易之系辞传

周易之系辞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①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② 注释: ①悉:全,都。材:一本作“才”,二者通。三才即天地人。 ②道:三才之道。等:阴阳贵贱之差等:物,事物。此指阴阳二物,阳爻代表阳物,阴爻代表阴物。文:文彩。不当:谓阴物(爻)居阳位,阳物(爻)居阴位。 今译: 《周易》这部书,广大而完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备天地人三才而两两相重,所以成为(一卦)六画。六画不是别的,是三才之道。道有变动,所以称为爻。爻有不同等级,故称为物,物(阴阳)相杂,故称为文彩,阴阳两爻不当位,所以吉凶产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①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②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③ 注释: ①文王与纣王之事:指《周易》反映的是商纣王把周文王囚禁在羑里这一历史事件。即《彖》释《明夷》所谓“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②辞:指《周易》卦爻辞。危:危惧。易:平易。倾:覆。 ③其:代词。指卦爻辞。不废:无所遗。要:要旨。 今译: 《周易》成书,大概当在商代末期,周代德业隆盛之时吧?反映的当是文王与纣王的事情吧?所以《周易》含有危惧之辞,(其辞)由危惧变得平易,由平易变得倾覆。《周易》卦爻辞中所蕴含的道理十分博大,百物皆具备其中而无所遗弃。(卦爻辞中)这种危惧一致贯串《周易》的始终。其大要归于无咎。这就是《周易》的道理。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①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②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③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④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⑤ 注释: ①原始要终:与《系辞上》“原始反终”相似,穷其事物之初,又要会事物之末。始,初。要,约。初爻代表事物之初,故称“始”。终,终结。上爻代表事之末,故曰终。质:体。 ②杂:阴阳错杂。时物:指不同条件下的事物。时:时机。卦有卦时。爻有爻时。物:事。初:初爻。上:上爻,难知:初爻处下代表事之微,故曰难知。易知:上爻代表事物终结而彰明,故曰易知。本末:指初爻上爻。 ③初辞:初爻之辞。拟:比类。卒成:事最后形成。终:上爻之辞。杂物指阴阳杂居。杂,错杂。物,事,即爻不同代表事物不同。“爻有等,故曰物”。撰:一本作“算”,此当训为论述。辨:别。中爻:指卦中四爻。 ④噫:叹词。要:求。彖辞:即卦辞。二与四同功:二与四同为阴位同互一卦,有相同的功用。异位:指二与四处不同位置,二处内卦,四处外卦;二居中,四失中。近:就四而言,四多惧因近五之君。 ⑤不利远:阴不利于疏远九五,此就二言之。柔中;二以柔居中。三与五同功而异位:

傅佩荣《解读易经》11-泰卦

【】 泰。小往大来,吉亨。 【白话】 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 【解读】 泰卦是下乾上坤,亦即“地天泰”。《序卦》说:“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按礼仪去行动,就可以通达,并且平安。 爻由下向上为“往”,由上向下为“来”。泰卦乾下坤上,表示阳爻都来到下卦,而阴爻都前往上卦,阳大阴小,正是小往而大来。得到多而失去少,吉祥而通达。 阴爻与阳爻有些常用的对比词:阴爻为小,为小人,为臣,为女性等。阳爻为大,为君子,为君,为男性等。不过,两者相需相成,否则无法成卦,也无法写象宇宙与人声的复杂变化。 【】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白话】 《彖传》说:泰卦,小的前往,大的来到,吉祥通达。意思就是天地二气互相交流,使得万物通顺畅达;上位者与下位者彼此来往,使得心意相同。阳刚居内而阴柔处外,内在刚健而外在柔顺,进用君子而疏远小人。君子的作风在成长,小人的作风在消退。 【解读】 有往来才有变化,“小往大来”,所以“吉亨”。泰卦乾下坤上,乾为天,坤为地;天本在上而地本在下,现在天来到地之下,是为二气交感流动,万物自然生气蓬勃。比拟于人事,则是上位者来到下位者之下,顺应民情,“其志同也”。 接着三句谈到内外,可知下卦为内,上卦为外。乾为阳,为健,为君子;坤为阴,为顺,为小人。这是外柔内刚之象,既有原则又能顺应。 爻的运动由下往上,乾卦三阳爻在下,自然往上发展(君子道长),坤卦三阴爻在上,已经前无去路(小人逍遥)。 【】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白话】 《象传》说:天地二气互相交流,这就是泰卦。君王由此领悟,要根据天地运行的法则来设计制度,配合天地运行的条件来助成效益,借此引导百姓。 【解读】 泰卦的取象是天气与地气的交往。以“后”称君王,是由阴爻六五居于地位。

系辞传

《系辞传》也就是《系辞》,是《易传》的一部分,作为解释《易经》之用。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系辞》是《十翼》中的两篇。《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为系属之义。孔颖达疏:“系属其辞于爻卦之下。”为《周易》经文之外全书原理的通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肯定自然界存在阴阳、动静、刚柔等相反属性的事物;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的观点。认为相反事物的“相幸”、“相荡,、”相推“、”相感“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万物化生的源泉。提出”是故易有大极,大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宇宙衍生观。认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事物必须经过变革才有前途。同时又承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永恒性。还阐释八卦来源、占筮方法、圣人四道、乾坤德性和功用、九卦的含义等等。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巨大作用,传中提出的太极、两仪、道、器、神、几、意、象等,作为哲学范畴被后世广泛运用。文中以蓍求卦法成为象数学的重要依据。[1] 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易经》产生的情况及来源,二是《易经》与天地宇宙的关系,三是谈及《易经》不同的卦象如何构成,四是谈及《易经》的功能。它推翻了《周易》的起源与义理,推阐了《周易》的作用,同时解释了卦辞、爻辞的象征意例。 “《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经文的整体论说。文章探讨了《易经》的起源,介绍了古老的筮法,选释了部分爻辞。《系辞传》是一部具有很深蕴含的哲学著作。”第一章第一节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第一章第二节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第二章第一节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第二章第二节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第二章第三节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第三章第一节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三章第二节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人,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三章第三节

大学英语四级句子翻译的常用技巧

大学英语四级句子翻译的常用技巧 时间:2012-04-09 11:10:44 来源:中华考试网编辑:晴天娃娃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差异比较大的语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有人把英语句子比喻为“树木丛生、干枝纠缠的树林”,脉络难析,主次难辨,而把汉语句子比喻为“枝干分明的竹林”,脉络清晰,主次易辨。翻译时,根据表达习惯,英语、汉语的句子结构有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英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翻译时,也时常需要根据表达习惯,对句序进行相应的调整。 现代翻译理论认为,句子是最重要的翻译单位。大学英语考试大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题型也是以句子翻译为主。考生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那么对于处理四级考试中的句子翻译题必将是如虎添翼。本期着重介绍常用的句子翻译方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 正反、反正表达法 由于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概念时所采用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在表达否定概念时,英语和汉语使用的词汇、语法、语言逻辑就有很大的差异。汉语中有些词、短语或者句子是从反面表达的,而译成英语时则需要从正面进行表达,如例1、例2、例3。反之,汉语中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短语或者句子,译成英语时需要从反面进行表达,如例4、例5、例6。此外,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子结构,如双重否定(例7)、否定转移(例8)在译成英语时也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 I.汉语从反面表达,译文从正面表达 例1:他提出的论据相当不充实。 译文:The argument he put forward is pretty thin. (词) 例2:我们确信,年轻一代将不会辜负我们的信任。 译文:We are confident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prove worthy of our trust. (短语)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诒经堂续经解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诒经堂续经解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诒经堂续经解”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诒经堂续经解 一千四百三十六卷。 清张金吾(1787-1829)编。 张金吾字慎旃,一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 张海鹏之侄,与同乡陈揆友善。 少孤,天性聪颖。 少时便好学古诗文,及长,读书于“照旷阁”藏书 楼,便博览群书,学为考据,校《太平御览》诸 书。 嘉庆十四年(1809年),补博士弟子员,不久弃去。 受同乡先儒钱谦益、汲古阁毛晋影响颇深,致力于 藏书,研究校雠诸学,又潜心经术目录学。 叔父张海鹏好收藏典籍,金吾特别注重金元两朝遗书的搜集,合先人旧藏,得八万余卷,藏于他的书屋“爱日精庐”之中。 并撰《爱日精庐藏书志》四十卷,每着录一卷,先 列版本,其次辑录各家文集、《经义考》、《小学

考》、《全唐文》等书中有关序跋识语,然后汇辑所得、各为题解。

并依《四库全书总目》体例,对四库未收之书也按类增入。 所增着作的时代及作者以阴文刻入加以区别。 此书的体例为后来众多的书志所仿效。 尝因列朝文苑,唯有金代书籍散佚最多,所以广为搜集十二年,编成《金文最》一百二十卷。 采宋元以来经说八十余种,手订《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以补《通志堂经解》之缺。 其“诒经堂”、“诗史阁”、“求旧书庄”诸处,藏古今书卷甚多,张金吾并延请学者黄廷鉴专为抄书,校书。 撰《释冕》、《释弁》、《释龟》、《广释名》、《五经博士考》、《十七史引经考》、《白虎通注》等书,共二百余卷。 经学的研究,以清代为盛,纳兰性德编辑的《通志堂经解》实为经学之集大成。 纵观宋元以来诸家说经,放失较多,张金吾一方面拿出家藏密帙,又传抄文澜阁于经学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着作八十余种,仿照《通志堂经解》体例,编辑《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 汇辑唐、宋、元、明时期之书,先有《通志堂 经解》,次有钱仪吉《经苑》。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四十章*导读: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注解:反者,道之动。宇宙万物繁盛……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注解: 反者,道之动。 宇宙万物繁盛的反面虚静之处,含藏着无穷的生发动力,故《周易系辞》下传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一德之盛也。 现以十二月之卦象的运变为例,阐述这一规律: 十月,为至阴至静之时,其卦为坤,其象为10,六位皆阴,是纯阴之体。此纯阴之体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 十一月,虽为至寒,但一阳已生于下,其卦为复。复者,一阳来复也,其象为11,五位属阴,一位属阳。所谓冬至一阳生,乃是此意。渐趋于十二月。 十二月,其卦为临,其象为12,临即天地之生气到来之意。由此渐移于正月。 正月,其卦为泰,其象为01。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气通畅之意。万物草木皆应此而生。此时三阴三阳、阴阳相等,气候

温平。所谓三阳开泰即是此意。天开于子为一阳,地辟于丑为二阳,人生于寅为三阳。春字三横是表示三阳。中间透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开之意。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三阳所致。天道运行,必移于二月。 二月,其卦为大壮,其象为02。壮者,草木由幼弱至壮之意。此卦四阳二阴,阳大于阴,此为壮盛之意。渐移于三月。 三月,其卦为夬,其象为03。夬者,决也,阳决阴也。只有一阴,阳势强大逼决一阴之意。渐移于四月。 四月,其卦为乾,其象为04,乾为纯阳,是阳极之谓,此时万物迅猛生长,达至极盛。物极必反,阳至而阴。在阳达至极之时,必然生阴。故至阳的四月必移于一阴的五月。 五月,其卦为姤,其象为05,姤者,遇也,阳遇阴也。虽上有五阳,但下已有一阴渐生,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已开始逆转,向阴回复。渐移至六月。 六月,其卦为遁,其象为06,遁者,退藏也。是阴渐长而阳渐退藏的意思。 七月,其卦为否,其象为07,否者,塞也。此月虽是阴阳平衡之时,但生气已闭塞,与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阴在上而渐消,三阳在下而渐长;七月则是三阳在上而渐消,三阴在下而渐长。此谓之否。 八月,其卦为观,其象为08。观者,看也。是阴气显著而大为可观之意。

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编纂的原则与价值

第33卷第2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2 2012年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2012 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编纂的原则与价值 朱天助 (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摘 要:《周易系辞精义》一书是吕祖谦本以“理”释“易”的编纂原则广辑周敦颐、二程以及程门高弟等十三家论易著述及语录而成的。此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一方面,此书彰显理学家以“理”释易的特色,涵盖两宋理学家论易的主要论说以及对相关问题的争鸣,从中可勾勒出理学发展的曲折轨迹。另一方面,此书又多存各家佚文,可备辑佚及校勘他书之用。此书因缺乏融裁删削,不免存在重复、歧义、晦涩等不足;但也因此保留诸家易说的原貌。 关键词:吕祖谦;周易系辞精义;编撰流布;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2-0005-05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婺州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与朱熹、张拭齐名,称“东南三贤”,学者称“东莱先生”。呂祖谦生平撰述甚多,然其编著的《周易系辞精义》一书,却备受争议。因此,本文对该书的编撰流布,取舍原则、学术价值以及不足之处作全面的研究。 一编撰流布 《周易系辞精义》一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皆作二卷,今《古逸丛书》收录此书为一卷,又分上、下卷,实则相同。《古逸丛书》收录此书又名《晦庵先生校正周易系辞精义》,据《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皆无前面六字,杨守敬于《跋》中也谓“《精义》题晦庵先生校正,恐皆是坊贾所为”,因此,当从《周易系辞精义》之名。据《朱子语录》卷第一百二十二,朱子与门人李德之的两则对话,有论及《系辞精义》,(见下文分析)此书为吕氏所编无疑①。又据元董真卿之言②,此书确为补程 收稿日期:2012-01-05 作者简介:朱天助(1983-),男,福建漳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儒藏方向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 ①笔者按:《东莱太史别集》卷第十六有收录《答朱侍讲所问》一书札,就其两人问答内容而言,可知吕祖谦熟知程颐及其高弟(如杨时、吕大临、游酢)论《中庸》及《易传》异同之处。此与《精义》所引相应,可资参考。(《吕祖谦全集》第一册《东莱太史别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第593-597页) ②[元]董真卿曰:“《程传》正文只据王弼本,亦只有六十四卦,《系》、《序》有及爻卦者,掇入《传》中,故无《系辞》以后。至东莱吕氏始集周子、二程、张子诸家经说、语录及二程门人共十四家之说为《精义》以补之。”(具体见朱彝尊撰《经义考》卷二十,《程氏易传》条下,但此语不见于《周易会通》)董真卿曾刊刻《古易音训》一书,其说当有据。氏《易传》不解《系辞》以下之阙而纂,且此书可能曾与程氏《易传》合刻,朱子或有所校正,后人附加此六字,也非无据。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言“《馆阁书目》以为托祖谦之名”,然并无考辨,后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此说又附言“以为是书为托祖谦之名,殆必有据也”,遂将此书收录存目。后人多袭此说,以致此书流传不广。后来,杨守敬于日本昌平学收录此书,认为此书“所载诸家之说剪截失当”,可能托吕祖谦之名,但此书有辑录佚文可资考证之用,故收录于《古逸丛书》中,后来《丛书集成初编》、《续修四库全书》等丛书皆收录此书,流传遂广③。本文即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古逸丛书》本作底本,以下则简称《系辞精义》。 后人疑此书非吕氏亲撰,上已辨其误;然而笔者细审此书,发现吕氏门人弟子也可能参与编修,吕氏盖汇集各说而未及删削。最直接的证据便是此书存有称谓不一的问题,如底本第十八页引胡宏之言,称“五峰胡氏”,以区别于后文的安定胡氏(即胡瑗),然而第八页却仅曰胡氏,不知此是胡宏还是胡瑗,考核引文,才知此文出自胡宏《知言》一书,然前略去书名,易让人误为其《语录》。还有如全书引尹焞之语称尹氏,唯独第七页称尹先生,尹焞为程门高弟,吕氏称先生也可;然全书诸家皆称姓氏,此处反称先生,则此条当是出于吕氏门人之手。此外,全书引文有小失,第五页“胡氏知言”四字,依全书引文体例,后引《知言》 ③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清抄本一册,题作《周易系辞精义》二卷(存下卷)。另据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尊经阁文库有藏本,乃原江户时代加贺藩主前田纪等旧藏。核对《书录》所载的版本年代、题记与行款,与《古逸丛书》本完全相同,该藏本可能即是杨守敬在日所见本。(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 5

(完整版)英语长句子翻译技巧

英语长句子翻译技巧 对于每一个英语句子的翻译, 并不只是使用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多种翻译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在英语长句的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长句在科技性的文体中的出现极为频繁, 因此也就成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点, 通过对近年来试题的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所考查的绝大多数划线的部分都是长句。在翻译长句时, 首先,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句子,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其次要弄清英语原文的句法结构, 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 然后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再按照汉语的 特点和表达方式, 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 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英语长句的分析 一般来说, 造成长句的原因有三方面: (1) 修饰语过多;(2) 并列成分多; (3) 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句时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1) 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 (2) 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的引导词。 (3) 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 例如, 是否为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表语从 句等,若是状语, 它是表示时间、原因、结果、还是表示条件等等)。 (4) 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 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等。 (5) 注意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6) 注意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英语习惯于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 而汉语则不同,常常使用若干短句, 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 在进行英译汉时, 要特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将英语的长句分解, 翻译成汉语的短句。在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中, 我们一般采取下列的方法。 (1) 顺序法。当英语长句的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 可以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 (2) 逆序法。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 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 (3)分句法。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 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化成句子, 分开来 叙述,为了使语意连贯, 有时需要适当增加词语。 (4) 综合法。上面我们讲述了英语长句的逆序法、顺序法和分句法, 事实上,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 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 而是要求我们把各种方法综合使用, 这在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在一些情况下, 一些英语长句单纯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方便, 这就需要我们的 仔细分析, 或按照时间的先后,或按照逻辑顺序, 顺逆结合, 主次分明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以便把英语原文翻译成通顺忠实的汉语句子。

易经系辞上篇(注音版)

《周zh ōu 易y ì系x ì辞c í上 sh àn ɡ传zhu àn 》 一Y ī 天Ti ān 尊z ūn 地d ì卑b ēi ,乾qi án 坤k ūn 定d ìn ɡ矣y ǐ。卑B ēi 高ɡāo 以y ǐ陈ch én ,贵ɡu ì贱ji àn 位w èi 矣y ǐ。动D òn ɡ静jin ɡ有y ǒu 常ch án ɡ,刚ɡān ɡ柔r óu 断du àn 矣y ǐ 。方F ān ɡ以y ǐ类l èi 聚j ù,物w ù以y ǐ群q ún 分f ēn ,吉j í凶xi ōn ɡ生sh ēn ɡ矣y ǐ。在Z ài 天ti ān 成ch én ɡ象xi àn ɡ,在z ài 地d ì成ch én ɡ形x ín ɡ,变bi àn 化hu à见xi àn 矣y ǐ。 是Sh ì故ɡù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摩m ó,八b ā卦ɡu à相xi ān ɡ荡d àn ɡ。鼓G ǔ之zh ī以y ǐ雷l éi 霆t ín ɡ,润r ùn 之zh ī以y ǐ风f ēn ɡ雨y ǔ,日r ì月 yu è运y ùn 行x ín ɡ,一y ī寒h án 一y ī暑sh ǔ,乾qi án 道d ào 成ch én ɡ男n án ,坤k ūn 道d ào 成ch én ɡ女n ǚ。乾Qi án 知zh ī大d à始sh ǐ,坤k ūn 作zu ò成ch én ɡ物w ù。 乾Qi án 以y ǐ易y ì知zh ī,坤k ūn 以y ǐ简ji ǎn 能n én ɡ。易Y ì则z é易y ì知zh ī,简ji ǎn 则z é易y ì从c ón ɡ。易Y ì知zh ī则z é有y ǒu 亲q īn ,易 y ì从c ón ɡ则z é有y ǒu 功ɡōn ɡ 。有Y ǒu 亲q īn 则z é可k ě久ji ǔ,有y ǒu 功ɡōn ɡ则z é可k ě大d à。可K ě久ji ǔ则z é贤xi án 人r én 之zh ī德d é,可k ě大d à则z é贤xi án 人r én 之zh ī业y è。易Y ì简ji ǎn ,而ér 天ti ān 下xi à之zh ī理l ǐ得de 矣y ǐ;天ti ān 下xi à之zh ī理l ǐ得de ,而ér 成ch én ɡ位w èi 乎h ū其q í中zh ōn ɡ矣y ǐ。 二èr 圣Sh èn ɡ人r én 设sh è卦ɡu à观ɡu ān 象xi àn ɡ,系x ì辞c í焉y ān 而ér 明m ín ɡ吉j í凶xi ōn ɡ,刚ɡān ɡ柔r óu 相xi ān ɡ推tu ī而ér 生sh ēn ɡ变bi àn 化hu à。是Sh ì故ɡù,吉j í凶xi ōn ɡ者zh ě,失sh ī得d é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悔Hu ǐ吝l ìn 者zh ě,忧y ōu 虞y ú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变Bi àn 化hu à者zh ě,进j ìn 退tu ì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刚G ān ɡ柔r óu 者zh ě,昼zh òu 夜y è之zh ī象xi àn ɡ也y ě。六Li ù爻y áo 之zh ī动d òn ɡ,三s ān 极j í之zh ī道d ào 也y ě。 是Sh ì故ɡù,君j ūn 子z ǐ所su ǒ居j ū而ér 安ān 者zh ě,易y ì之zh ī序x ù也y ě。所Su ǒ乐l è而ér 玩w án 者zh ě,爻y áo 之zh ī辞c í也y ě。是Sh ì故ɡù, 君j ūn 子z ǐ居j ū则z é观ɡu ān 其q í象xi àn ɡ ,而ér 玩w án 其q í辞c í;动d òn ɡ则z é观ɡu ān 其q í变bi àn ,而ér 玩w án 其q í占zh ān 。是Sh ì以y ǐ自z ì天ti ān 祐y òu 之zh ī,吉j í无w ú不b ù利l ì。 三S ān 彖Tu àn 者zh ě ,言y án 乎h ū象xi àn ɡ者zh ě也y ě。爻Y áo 者zh ě,言y án 乎h ū变bi àn 者zh ě也y ě。吉J í凶xi ōn ɡ者zh ě,言y án 乎h ū其q í失sh ī得d é也y ě。悔Hu ǐ吝l ìn 者zh ě ,言y án 乎h ū其q í小xi ǎo 疵c ī也y ě。无W ú咎ji ù者zh ě,善sh àn 补b ǔ过ɡu ò也y 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