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海关管理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69
一、报关的含义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二、报关的分类(一) 按照报关的对象,分为运输工具报关、货物报关和物品报关(二) 按照报关的目的,分进境报关和出境报关(三) 按照报关的行为性质,分为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1、自理报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业务2、代理报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委托报关企业代理其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用下列实例再加以说明:例1:A公司是一家报关企业,B公司是一家外贸公司,B公司进口的货物委托A公司来报关,A公司进行报关的行为就叫做代理报关。
在报关时,A公司是以B公司的名义进行报关的,则此报关行为属于直接代理报关。
在实际的业务中,普遍采用的都是直接代理。
例2:A公司是一家快递公司,有公司委托A快递公司进行报关,那么在报关的时候,以快递公司的名义进行报关的,这种就属于间接代理报关。
三、报关的基本内容(一)进出境运输工具报关的基本内容:申报运输工具的名称及进出境时间,运输工具载运的人员、货物、物品的情况,及所携带货币的情况。
(二)进出境货物报关的基本内容:申报、配合查验、缴纳税费、提取或装运货物。
(三)进出境物品报关的基本内容1、进出境行李物品的报关:我国海关采用“红绿通道”制度。
红绿通道制度的选择见下表2、进出境邮递物品的报关:以“报税单”或“绿色标签”向海关报关。
3、进出境其他物品的报关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第二节海关管理概述一、我国海关的性质与任务(一)海关的性质:1. 海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实施监督管理的范围是进出关境及与之有关的活动,监督管理的对象是:所有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
3.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立法者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海关总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得制定海关法律规范,其制定的地方法规、地方规章也不是海关执法的依据。
报关概述与海关管理内容第一章报关概述第一节报关一,报关的概念报关是指进出口物资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物资、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1、由设关地进出境并办理规定的海关手续是运输工具、物资、物品进出境的差不多规则,也是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物资收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就履行的一项差不多义务。
2、通关与报关的联系与区不。
两者差不多上对运输工具、物资、物品的进出境而言的,但报关是从海关治理相对人的角度,公指向海关输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而通关不仅包括海关治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物资、物品依法进行监督治理,核准其进出境的治理过程。
3、报检、报验与报关不同,指的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输进出口商品检验、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其他检验、检疫手续。
一般而言,报检、报验手续要物于报关手续办理。
二,报关范围(一)进出境运输工具要紧包括用以载运人员、物资、物品进出境,并在国际运营的各种境内或境外的船舶、车辆、航空器和驮畜等。
(二)进出境物资要紧包括一般进出口物资,保税物资,暂准进出境物资,特定减免税物资,过境,转支和通运物资及其他进出境物资。
另外,一些专门形态的物资,如以货品为载体的软件也属报关的范围。
三,报关的分类(一)按报关的对象,可分为运输工具报关、物资报关和物品报关(二)按报关的目的,可分为进境报关和出境报关。
(转关物资也需办理相关的报关手续)(三)按报关的实施者不同,可分为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
(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要紧是针对进出境物资的报关而言)1.自理报关:进出口物资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业务称为自理报关。
进出品物资收发货人必须依法向海关注册登记后方能办理报关业务。
2.代理报关:指同意进出口物资收发货人的托付代理其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
报关企业必须依法取得报关企业注册登记许可并向海关注册登记后方能从事代理报关业务。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最近三年本章分值分布情况:第一节报关概述一、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全过程。
二、报关的分类(一)按报关对象分为:运输工具报关、货物报关、物品报关(二)按报关的目的分为:进境报关、出境报关(三)按报关的行为性质不同分为:自理报关、代理报关1、自理报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业务称为自理报关。
2、代理报关: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代理其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1)直接代理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报关。
(2)间接代理:是代理报关企业在进行报关的时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报关。
间接代理只适用于经营快件业务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
【例1·单选题】(2004年)由委托企业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这种报关方式叫()。
A、直接代理报关B、间接代理报关C、自理报关D、跨关区报关答案:A【例2·判断题】(2007年)间接代理报关只适用于经营快件业务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
答案:对【例3·判断题】(2006年)我国报关企业目前大都采取直接代理形式代理报关,即接受委托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报关企业自身的名义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
答案:错解释:以报关企业自身的名义向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属于间接代理。
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属于直接代理报关。
三、报关的基本内容报关的基本内容包括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例4·单选题】(2007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不列入报关范围的是()。
A.进出境运输工具B.进出境货物C.进出境物品D.进出境旅客答案:D【例5·单选题】(2012年)按照海关法律规定,()不列入报关范围。
A、进境运输工具B、出境货物C、进境物品D、出境旅客答案:D(一)进出境运输工具报关的基本内容1、运输工具申报的基本内容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或其代理人按要求向海关申报后,有时需还应海关的要求配合海关检查,经海关审核确认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可以上下旅客、装卸货物。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第一节报关概述一、报关的含义一般而言,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报关是与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境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在国际物流、国际交流和交往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人员进出境的情况。
国际贸易合约的履行是通过国际物流活动来完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规定:“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因此,由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出境并办理规定的海关手续是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的基本规则,也是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应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
《海关法》对海关行政管理相对人办理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等海关事务表述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办理报关手续”、“从事报关业务”、“进行报关活动”或者直接称为“报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出境活动中,我们还经常使用“通关”这一概念。
通关与报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都是针对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境而言的,但报关是从海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角度,仅指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而通关不仅包括海关行政管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核准其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另外,在货物进出境过程中,有时还需要办理“报检”手续。
报检也称报验,一般是指对外贸易关系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合同的规定或根据需要向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检验、检疫、鉴定工作的手续,是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工作的一个环节。
一般而言,报检手续的办理要先于报关手续。
二、报关的分类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等海关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报关义务时,根据其所涉及的报关对象、报关目的及报关行为性质的不同,可将报关分为以下3类。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第一节、报关概述一、报关的含义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运输工具、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全过程。
报关与通关的区别报关仅指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而通关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核准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二、报关的分类1、按报关对象(1)进出境运输工具的报关(2)进出境物品的报关(3)进出口货物的报关2、据报关目的(1)进境报关(2)出境报关3、据报关行为性质(1)自理报关(2)代理报关(直接代理、间接代理)三、报关的基本内容1、进出境运输工具①运输工具所载旅客人数;②进出口货物数量;③装卸时间;2、进出境货物(贸易性、以盈利为目的;数量大;税率较高)①一般进口出货物;②保税货物;③暂准进出境货物;④特定减免税进出口货物;⑤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⑥其他进出境货物;3、进出境物品(非贸易性;自用为主、数量少;税率较低)①进出境的行李物品;②邮递物品; ③其他物品;判断是否进出境的物品,有二个标准,一须“自用”;二须“合理数量”。
1、行李物品2、邮寄物品第二节、海关管理概述一、海关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海关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1、海关的职能监管、征税、缉私、统计其中,监管是海关最基本的任务。
监管包括现场监管和后续监管(保税监管、减免税监管)2、海关的性质(1)国家行政机关(2)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3)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二、海关的法律体系海关法律体系采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和海关总署三级立法的体制。
XX法结尾→XX条例结尾→XX办法结尾三、海关的权利行政审批权、税费征收权、行政审查权、行政强制权、行政惩罚权、其他权利1、海关权利的特点(可能选择题)(1)特定权海关享有对进出关境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主体资格,具有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具备这种资格。
第一章报关与海关管理第一节报关概述一. 报关的含义: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者运输工具的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二. 自理报关的含义: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以自己的名义向海关办理报关业务。
三. 代理报关(一) 含义: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的委托代理其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
(二) 直接代理:以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名义办理报关业务。
(三) 间接代理:以报关企业的名义办理报关业务。
适用于经营快件业务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
四. 进出境运输工具的仓单申报(一) 仓单类别:原始仓单/预配仓单/装(乘)载仓单。
(二) 出境运输工具的办理过程:1. 货物装箱前向海关传输预配仓单数据2. 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后提交运抵报告3. 海关办理查验、放行手续4. 在货物装载前传输装载仓单数据五. 进出境行李物品的报关(一) 采用“红绿通道制度”,即“申报通道”和“无申报通道”(二) 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申报单”六. 进出境邮递物品的报关根据《万国邮政公约》,进出境邮递物品由寄件人填写报税单(小包邮件填写绿色标签)第二节海关管理概述一. 海关的性质和任务(一) 性质:1.海关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2. 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3. 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二) 任务:监管/征税/缉私(公安、工商、税务、烟草专卖)/统计二. 我国海关的法律体系我国对海关法采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和海关总署三级立法的体制。
以《海关法》为母法,以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制定的部门规章为补充的三级海关法律体系三.海关的权力(一) 海关权力的基本内容1. 行政审批权2. 税费征收权3. 行政检查权4. 行政强制权:(1)扣留权:①对违反《海关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以及与之有关的资料,可以扣留②在2区内,对有走私嫌疑的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和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嫌疑人可扣留48小时③在2区外的,对其中有证据的运输工具、货物和物品可以扣留(2)提取货物变卖、现行变卖权:①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的货物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所有人申明放弃的③依法扣留货物、物品不宜长期保留的,经海关关长批准④在规定期限内未向海关申报的以及误卸或溢卸不宜长期保留的,经海关关长批准(3)强制扣缴、变价抵缴关税权: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①书面通知其卡户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从其账户扣缴关税②将应税货物变卖,以变卖所得抵缴关税③扣留并依法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变卖所得抵缴关税(4)抵缴、变价抵缴罚款权(5)滞纳、滞报金征收(6)税收担保(暂准进出境货物、保税货物)(7)处罚担保(8)税收保全:①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②扣留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或者其他财产5. 行政处罚权6. 配备武器权7. 连续追缉权8. 行政裁定权9. 行政奖励权(二) 海关权力的基本原则1. 合法原则: (1)行政主体资格合法(2)行使权力必须有法律规范为依据(3)行使权力的手段、方法、步骤、时限等程序应合法(4)一切行政违法主体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适当原则:(1)以公平性、合理性为基础,以正义性为目标(2)行政监督(行政复议)和司法监督(行政诉讼)3. 依法独立行使权力原则4. 依法受到保障原则四. 海关的管理体制与机构(一) 海关的管理体制1. 领导体制:集中统一的垂直领导体制2. 设关原则:在对外开放口岸和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海关(二) 海关的组织机构1. 海关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2. 海关缉私警察机构:与公安部联合,海关为主第三节报关单位一. 报关单位的概念: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