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56.01 KB
- 文档页数:3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3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3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样病毒,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属于杯状病毒科,具有高度感染性,10~100个病毒颗粒能引起感染,传播迅速,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2]。
诺如病毒的传染源包括病人、隐形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可通过食物、水及人与人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3-4],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幼儿园、学校和农村引起传播[5-10]。
2017年3月2日,兰州市城关区卫计局接到某家长电话反映某小学一年级二班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诊断,及时控制疫情,卫计局工作人员立即组织临床医务人员、流行病学人员、消杀人员赴学校调查,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定义疑似病例是2017年2月28日以来该校出现有呕吐或者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头痛、咽痛、咳嗽的学生和教职工;临床病例是指呕吐≥2次/天或/和腹泻≥3次/天,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确诊病例是指疑似病例中诺如病毒检测阳性者。
1.2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例定义通过学校晨检记录、缺课登记等对全校学生、教师进行病例搜索开展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就诊情况、治疗情况、发病前3日内的用餐情况、洗手情况、与患者的接触史及家庭成员发病情况。
1.3实验室检测采集发病学生的肛拭子标本以及发病学生课桌桌布表面擦拭样品,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双联检测(RT-PCR 荧光探针法)。
1.4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数据录入Excel 2007和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算相关指标的率,选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基本情况该小学为一所走读制学校,建筑面积3810m 2,校内建有一栋东西走向的5层的教学楼。
水房位于教学楼2楼,厕所建在教学楼的西侧,相对独立。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目的】:南充市顺庆区北城片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暴发疫情调查分析,为诺如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现学调查评估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采集标粪便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此次疫情共确诊88例病例,家庭聚集性和区域聚集性明显,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在28份大便标本中21份标本诺如病毒型Ⅱ阳性,1份诺如病毒Ⅰ型阳性,1份混合Ⅰ型和Ⅱ型阳性。
【结论】: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通过快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积极的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监测与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生。
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性腹泻A NOROVIRUS INFECTIIOUS DIARRHEA OUTBREAK EPIDEMIOLOGICAl SURVEY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unqing District, Nanchong C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0LI Chao, SUN Xiao-sheng ,FANG Jun-lin , HE CHUN-hongAbstract: 【Objective】: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orovirus infectious outbreak in beicheng district of shunqing district of Nanchong city,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of nooru. 【Metho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epidemic were evaluated by fiel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pecimen. 【Result】: 88 cases were diagnosed in this epidemic. Family and regional agglomerations were obvious. There were no serious cases and deaths. Of the 28 stool specimens, 21 were positive for Norovirus type II and 1 was positive for Norovirus type I. One mixed type I and type II positive.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is infectious diarrhea caused by Norovirus. Through rapi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ctive treatment, the epidemic has bee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health edu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mprov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drinking water and foo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rovirus outbreaks.Keyword : Norovirus,Epidemiological survey,Infectious diarrhea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感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由此引起的胃肠道症状疾病,起病急、病程短、传播速度快,且免疫保护时间短,人群普遍易感。
一起度假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程德俊;罗大林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24()4
【摘要】目的:对发生在某度假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制定防控策略,控制疫情蔓延。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二者结合分析,查找引起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因子。
结果:本次疫情共搜索发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42例,病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
其中发热为26人,占比
61.90%;有呕吐症状为22人,占比58.38%;出现腹泻症状的人数较多,为35人,占比83.33%。
对其中17例病例进行肛拭子采样,分别采用荧光PCR检测核酸和细菌学培养检测,最终在14例肛拭子标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
结论: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引起此次小木屋度假村暴发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微生物为诺如病毒GⅡ型。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程德俊;罗大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引起的暴发调查分析
2.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3.湖北省随州市某工厂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4.一起学校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目的:针对目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的相关探讨。
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年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及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分析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展现状及其爆发原因,结合病毒感染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措施。
结果: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例数共发生48起,发病3581例,发病例数由2006年的65例,到2012年上升为1043例。
结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次数与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的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针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制定预防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标签: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诺如病毒最早发现是在美国一个小城镇,于1968年的一次实验中得以发现并最终确认。
此种病毒特征以起病急、暴发例数多、传染速率快为主,病症体现为频繁呕吐与腹泻,多发生在冬季。
由于病毒对人体的胃肠消化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侵蚀作用,故也存在着“胃肠流道感”或“胃肠感冒”的称谓[1]。
诺如病毒按照基因组分类,可以分为五种,其中两种可感染鼠、牛等哺乳动物,而其余三种不仅能够侵害哺乳动物的身体,同时对人体健康能够形成巨大威胁。
随着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与居民健康指数的下滑,诺如病毒的发病例数开始逐渐增多,因此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调查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以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整理、总结和调查,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参考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相关数据。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作者:王桢冯罗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加醒脾养儿颗粒口服。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病毒性;腹泻【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1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恶心、呕吐、腹泻及排稀便或水样便,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輪状病毒(RV)是最主要的病原体,诺如病毒(NV)是仅次于RV引起腹泻暴发、流行的病毒[1],我国对于该病毒的研究开始较晚,且关于NV的治疗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流行季节NV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03月-05月本院儿科诊治患儿,根据患儿的病史及检验结果诊断病毒性腹泻。
经检测诺如病毒阳性患儿60例,年龄3-14岁,平均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补液、调节肠道菌群、喂养指导等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脾养儿颗粒口服,< 7岁4 g/次,每天2次,> 7岁4g/次,每天3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正常,且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无效: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疾病情况性无改善。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以 2019年广州市南沙区某幼儿园一起感染案例为例【摘要】目的:分析广州市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暴发疫情的数据和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疫情涉及病例26例和隐性感染者8例,罹患率为10.16%。
结论: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晨午检疾病监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有效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发生。
【关键词】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病学调查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通常在12~17h,传播方式以粪口途径为主【1】,亦可通过食物、水源、生活接触或吸入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传播,常在餐馆、托幼机构、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场所引起暴发。
2019年10月21日广州市某幼儿园向辖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该校多名幼儿自2019年10月13日起,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为确定疫情性质,评估疫情强度,查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现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定义1.病例:①临床诊断病例:2019年10月13日~10月31日,该幼儿园所有人员中24小时内呕吐2次及以上或/和腹泻3次以上伴有大便性状改变者。
②实验室确诊病例:有临床症状,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者【2】。
2.隐性感染者:无临床症状,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者【2】。
1.2流行病学调查查阅该校门诊日志、晨检上报情况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使用广东省卫健部门制定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病例个案表”,对该校全体人员进行追踪和回顾性调查,调查就餐史、饮水史、胃肠炎患病情况。
1.3实验室检测采集患病学生和厨工及教职工等工作人员的肛拭子、采集厨房和教室等外环境拭子,采集学校饮用水,送广州市疾控中心进行诺如病毒PCR检测。
诺如病毒临床又叫做诺瓦克样病毒,是引发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毒之一,归于杯状病毒科,感染性极高,10~100个病毒即可引发感染,且传播速度快。
该病毒的传染源多为患者、病毒携带者以及隐形感染者,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以及人与人间的密切接触等,人群普遍易感,多发于企业、学校以及农村等,对公众健康危害巨大。
因此,针对诺如病毒暴发事件展开流行病调查,了解其流行特征,对于疫情的防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2]。
本文对2020年6月- 2021年12月涟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一起由诺如病毒引发的腹泻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现报告如下。
1 事件背景2020年6月- 2021年12月涟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相关报告,某校几天之内,共58例学生及教职工相继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伴随或不伴随头痛、咽痛及咳嗽等表现,该校是一所寄宿院校,校内环境普通,通风良好,由初、高中部组成,共79间教室,583间宿舍,每间宿舍8~10人,通风正常,卫生良好;全院校共5327名学生,男2985名,女2342名;教职工210名,医务室1间,校医2名;食堂1座,设有“三防”,小卖部1家,证件齐全,校内用水由县内自来水厂提供,饮水则直【摘要】 目的 对一起由诺如病毒引发的腹泻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
方法 以涟水县2020年6月- 2021年12月由诺若病毒引发的58例腹泻患者为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对疫情发生、发展过程进行调查,并采集病例、食品以及饮用水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分析结果。
结果 58例患者中,腹泻占70.69%,发热占65.52%,腹痛占41.38%,呕吐占37.93%。
流行时间呈点暴露特征,涉及30多个班级,32间宿舍,以学生为主,男女发病率相当,可疑食品以奶茶、豆浆为主。
诺如病毒均显示阳性,其中G Ⅰ检出率为8.62%,G Ⅱ检出率为81.03%,混合检出率为10.3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88期385投稿邮箱:zuixinyixue@·公共卫生与防疫·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李兵1,王新利2(1.赤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2.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0 引言9月20日根据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阳性。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重新确定本次事件为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并把这一情况立即上报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教育局、市疾控中心。
并重新按感染性腹泻疫情开展调查,现将调查处置情况报告如下。
1 背景资料病例所在旗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6℃。
病例所在学校为寄宿制学校。
共三个年级组、46个班,共有学生2146人,教职工208人。
2 病例发现及就诊经过首发病例姜某、男、13岁、初一·一班学生,现寄宿于本校宿舍楼502室,于2018年9月17日21时左右发病,于2018年9月18日1时到旗医院儿科住院治疗。
经肛拭子采样检测为诺如病毒阳性。
末发病例王某、女、13岁、初二.十一班学生,于2018年9月22日发病,症状较轻,在门诊隔离治疗。
发病学生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其中一部分症状较重者留于旗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其余症状较轻者在门诊隔离治疗;校内教职工未出现类似症状病例。
3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3.1 核实诊断。
对本校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测进行进一步核实。
3.2 流行病学分布3.2.1 病例时间分布:67例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9月17日至9月22日,9月18日是发病高峰日(59例)。
3.2.2 病例年龄分布:全校共有5个年龄组(11-15岁组),均有病例发生。
3.2.3 病例班级分布:全校共有三个年级组、46个班中的28个班级有病例发生,本次发病学生主要集中在初二年级组,发病班级数占全校总班级数的60.86%,详见表1。
8 内蒙古中医药 血塞通分散片具有解痉止痛、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之功效。现化医 学研究证实,血塞通分散片之葛根素具有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 白,降低TXA:及抑制血小板凝聚,促使受损血管内皮恢复功能, 因此具有抗急慢性心肌缺血,预防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并能扩张 心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 参考文献 【1】杨秀明,郭勇娟.老年SH患者ABPM指标与LVH、MI及心律失 常关系.实用老年医学,2005,5. 【2]李婧.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MEF2A基因的新 突变研究_申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3). 【3]田昕,杨傲然,李丹.杨积武教授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 心绞痛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4. [41代龙.HPLC法测定血塞通分散片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 Rgl、Rbl的含量.齐鲁药事,2009,6. [5】柏俊,黄世福,孙备.血塞通分散片对血液流变学、血栓形成及微 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2.
藿香正气散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2例 汪曼云 摘要: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散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运用藿香正气散水煎服。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藿香正气 散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诺如病毒感染;腹泻;藿香正气散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06—0008一Ol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属中 医泄泻范畴。笔者2007年12月l1日~12月17日用藿香正气散 治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2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为某农场人员,性别 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46岁。符合卫生部07印发《诺如 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治方案(试行)》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藿香正气散:藿香10g,紫苏10g,白芷10g,桔梗10g, 陈皮10g,厚朴10g,大腹皮15g,半夏12g,白术12g,茯苓15g,生 甘草3g。每日1剂,每日4次1:3服,每次50~lOOm1。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治愈:经治疗3日内,症状(呕吐、发热、水样便)消 失,大便成形,便次<3次,日;显效:经治疗3日后,主要症状消失, 但大便尚不成形;有效:配合液体疗法,3日后症状减轻或改善; 无效:经治3日,症状无改善,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2.2治疗结果: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 效率100%。 3典型病例 肖某,女29岁,2007年12月11日入院。1天前,因饮用被污 染河水后出现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泻每日10余次, 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550004) 2010年1月22日收稿 为黄色水样便,无黏液、脓血;伴有头痛、发热、寒颤、肠鸣、肌肉 痛;苔白腻,脉濡。查体:T37.50C,全腹软,左下腹轻压痛,无肌紧 张及反跳痛;肠呜音活跃。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大便常规:无异 常。贵州省疾控中心大便、呕吐物检测出:诺如病毒。中医诊断:泄 泻(寒湿泄泻)。治以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升清降浊。方药:藿香正 气散。每日1剂,每日4次口服,每次50—100ml,2天后,呕吐、发 热、头痛、寒颤等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日1次。 4讨论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肉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 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 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传播。成人主要症 状见于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也可见于头痛、肌肉痛等。 本组病例属中医泄泻范畴,辨证为寒湿泄泻。引起泄泻的原因虽 比较复杂,而首当责之于脾胃。脾恶湿喜燥,外来之湿邪最易困 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引起泄泻,即《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藿香正气散主之。方中藿香辛温,理气和中,避秽 止呕,外散表邪,内化湿浊,表里同治;紫苏、白芷、桔梗开宣肺 气、散寒利湿;陈皮、厚朴、腹皮、半夏燥湿运脾,理气行水;白术、 茯苓、生甘草健脾胃以扶正。如此配伍,使表里同治,寒热头痛可 除,脾胃功能恢复,升降复常,则呕吐、泄泻可止。因此,藿香正气 散治疗本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有效、且廉价,适合基层医疗单 位推广使用。
儿童诺如病毒性腹泻特点及防控建议姚晓静发布时间:2023-07-05T04:16:16.05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姚晓静[导读] 目的:探究儿童诺如病毒腹泻特点,并基于此提出防控建议。
方法:选择金华地区2022年5月~2023年4月间采集检测232例腹泻儿童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检测法进行检测。
通过统计分析总结诺如病毒的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结果:(1)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
(2)3岁~5岁的儿童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
(3)诺如病毒一年四季皆会发生,1月~3月的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
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诺如病毒腹泻特点,并基于此提出防控建议。
方法:选择金华地区2022年5月~2023年4月间采集检测232例腹泻儿童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检测法进行检测。
通过统计分析总结诺如病毒的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结果:(1)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
(2)3岁~5岁的儿童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儿童。
(3)诺如病毒一年四季皆会发生,1月~3月的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
结论:年龄小的儿童易感染诺如病毒,且1月~3月为诺如病毒高发季节。
在进行诺如病毒防控时,可采用做好清洁卫生工作、避免带领儿童到人群聚集处、加强运动锻炼等方法,以降低儿童感染诺如病毒的概率,并为儿童的机体健康提供保障。
关键词:儿童;诺如病毒;腹泻特点;防控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其因潜伏期多为24小时~48小时,所以发病突然,极易被误诊为食物中毒[1]。
由于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可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因儿童的免疫力较低,且目前的治疗方法多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所以,需对儿童诺如病毒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防控。
鉴于其涉及到较多内容,所以此处就此进行研究,现对结果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金华地区2022年5月~2023年4月间采集检测232例腹泻儿童样本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