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 社会发展的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405.00 KB
- 文档页数:39
思则睿,睿则圣。
——周敦颐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No.20364 3618.下列事物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有①生产关系 ②三权分立思想 ③生产力 ④《圣经》⑤敦煌艺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9.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A.社会存在的变化并不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0.之所以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因为A.社会意识必须随社会存在同时变化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对立统一的10. “一种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不能由它自身来解释,而只能由社会存在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来说明。
”这句话A.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歪曲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D.全面说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1. 下列观点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有A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它相适应B .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D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12.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社会发展的规律》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理解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通过体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两种不同性质社会意识起不同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教学法和事例讨论法进行教学。
使学生认识我们要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的社会意识所起的巨大的促进作用的理解,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巨大指导作用的认识。
2学情分析
此节容易从唯物论出发,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较难理解,因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要重点讲述,并要结合一定的事例,理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以及物质与意识的区别与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教学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
4教学过程
1【导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教学设计
【导入】温故而知新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把这种关系运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活动】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