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锁-AQI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
- 格式:pdf
- 大小:245.48 KB
- 文档页数: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通风除尘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技术典型〔AQ/T4271-2022〕实施指南名目第一章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一、通风除尘系统的根基组成二、通风除尘系统的验收标准第二章通风除尘装置常用检测工具第三章通风除尘装置性能检测一、排风罩性能检测二、管道性能检测三、通风机性能检测四、除尘器性能检测第四章通风除尘系统综合效能监测与评估一、综合效能试验与评估基准值应该定二、排风罩风量的测定三、管道风速风量的测定四、除尘器运行监测与评估五、通风机运行监测与评估第五章监测数据使用治理一、监测数据使用二、监测与评估治理第一章通风除尘系统的组成一、通风除尘系统的根基组成通风除尘系统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关于有粉尘污染的车间,一般以局部通风为主。
一个完整的通风除尘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用排气罩〔包括密闭罩〕将尘源散发的含尘气体捕集;〔2〕借助风机通过通风管输送含尘气体;〔3〕在除尘设备中将粉尘分开;〔4〕将已净化的气体通过烟囱排至大气;〔5〕将在除尘设备中分开出来的粉尘输送出往。
因此,在通风除尘系统中的要紧设备有排风罩、通风机、管道、除尘器等。
在具体情况下,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具有以上设备,例如直截了当由炉内排烟气,能够没有排风罩;当在尘源四面设置就地除尘设备时,净化后气体直截了当排进室内,能够不要管道和烟囱;当利用热压排出热烟气时,可不设风机。
但在一般情况下都应有除尘设备,只是依据不同工艺设备及要求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除尘设备。
正常健康小贴士〔1〕除尘器按工作原理划分,可分为以下4种:〔1〕利用离心力作用将尘粒分开和捕集的旋风除尘器。
〔2〕利用液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的湿式除尘器。
〔3〕利用纤维滤料制成的袋状过滤元件来过滤和捕集粉尘的袋式除尘器。
〔4〕利用电晕极产生的电场使尘粒带电,并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在集尘极将尘粒捕集的静电除尘器。
二、通风除尘系统的验收标准验收通风除尘系统效果时,需要满足两个要求:〔1〕粉尘浓度不超过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2〕通风排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抵达排放标准限值的要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 emission standards of air pollutants(发布稿)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6)5 监测要求 (10)5.1一般要求 (11)6 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4)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定源大气污染物名录及有组织排放限值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要求 (21)附录D(资料性附录)企业建立污染物排放和控制台帐的基本要求 (26)附录E(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27)附录F(规范性附录)废气中二噁英类和多氯联苯毒性当量浓度(TEQ)计算公式 (32)附录G(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法 (34)附录H(规范性附录)环境空气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39)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控制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引导工业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污染源废气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与监督实施等要求。
国家或地方已发布针对行业、通用工艺或设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执行相应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其他污染源执行本标准。
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实施后,本市另行发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按其适用范围执行,不再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
标准修订记录表QJ环保产品中有害物质控制管理规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围 (1)2 规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Ⅰ级有害物质具体管理标准 (5)5 Ⅱ级有害物质具体管理标准 (23)6 有害物质环保标识管理及对供应商的要求 (24)附录A(资料性附录) RoHS同质材料计算方法及部分环境管理物质的详细信息 (26)附录B(资料性附录)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就有害物质使用实施的法律法规 (35)附录C(资料性附录)免于注册的物质清单 (39)附录D(资料性附录)注册需提交的信息 (40)附录E(资料性附录)我司重点物料关注表 (41)附录F(规性附录) REACH限制物质清单及使用要求 (42)附录G(资料性附录)第1批十五种高关注物质的检测流程 (58)参考文献 (61)前言格力电器股份技术标准是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是公司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
本标准规定了格力电器产品需要满足的有害物质控制标准,检验分析方法等,旨在使原材料供应商和公司部生产采用一致的控制标准,以符合欧盟及其他有关国家和地区或客户对电子电器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要求。
本标准与上次下发的版本相比的主要变化如下:——根据欧盟RoHS豁免条款修订决议修改本标准中关于RoHS各项豁免的表述(见4.1中表4,表6,表8,表9)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附录E为规性附录。
本标准由格力电器股份提出。
本标准由格力电器股份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格力电器股份制冷技术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茜、袁琪、曾伟强、蔡小洪、颜小琳、龙新文、文力、古文育、唐君、高海涛、思红、华、岳琳琳。
本标准于2005年12月首次发布,2006年5月第一次修订,2006年5月第二次修订,2006年7月第三次修订,2006年7月第四次修订,2006年9月第五次修订,2007年3月第六次修订,2007年9月第七次修订,2008年5月第八次修订,2008年7月第九次修订,2008年11月第十次修订,2009年2月第十一次修订,2009年4月第十二次修订,2009年7月第十三次修订,2009年9月第十四次修订,2010年1月第十五次修订,2010年4月第十六次修订,2010年10月第十七次修订,本次第十八次修订。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归纳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1.2 适用范围1.2.1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锅炉执行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执行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执行GB14761.1~14761.7-93《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排气执行GB 14621-93《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它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996-12-06实施)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在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适用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代替GB3548-83、GB4276-84、GB4277-84、GB4282-84、GB4286-84、GB4911-85、GB4912-85、GB4913-85、|GB4916-85、GB4917-85、GBJ4-73各标准中的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4-12批准1997-01-01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七务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原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废气部分和有关其它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原有各标准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亦有相当大的修改和变化。
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国家在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除本标准为综合性排放标准外,还有若干行业性排放标准共同存在,即除若干行业执行各自的行业性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由本标准取代,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下列各标准的废气部分即行废除。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3548-83 合成洗涤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6-84 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7-84 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6-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1-85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2-85 轻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3-85 重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6-85 沥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7-85 普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时规定了标准执行中的各种要求。
附件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20□□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Ambient Air Quality Index Daily Report (二次征求意见稿)
20□□-□□-□□发布 20□□-□□-□□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目 录 前 言.......................................................................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1 5 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3 6 其他要求..................................................................4 附录A.......................................................................5 附录B.......................................................................6
I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和实时报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和实时报工作的要求和程序。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日报技术规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的内容、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及结果发布形式等;也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实时报工作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实时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J/T 1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 环境监测信息处理传输技术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年第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定。 3.1 空气质量指数(AQI)air quality index 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种无量纲指数。 3.2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 单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指数。 3.3 首要污染物 primary pollutant 空气质量分指数最大的空气污染物。 3.4 超标污染物 non-attainment pollutant 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污染物,即IAQI大于100的污染物。
4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4.1 空气质量分指数分级方案 空气质量分指数级别及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如表1所示。
1表1 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物浓度值(BP,单位:毫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 二氧化硫
(SO2) 日均浓度值 二氧化氮(NO2) 日均浓度值可吸入颗粒物(PM10)
日均浓度值
一氧化碳(CO) 日均浓度值
臭氧(O3) 日-1小时 浓度最大值 臭氧(O3)
日-8小时 浓度最大值
50 (1) (1) (1) (1) (1) (1) 100 (2) (2) (2) (2) (2) (2) 200 0.800 0.280 0.350 24.000 0.400 0.265 300 1.600 0.565 0.420 36.000 0.800 0.800 400 2.100 0.750 0.500 48.000 1.000 (3) 500 2.620 0.940 0.600 60.000 1.200 (3) 说明: (1)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相应的污染物一级浓度限值,若一级浓度限值与二级相同时,取二级浓度
限值的1/2; (2)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相应的污染物二级浓度限值;
(3)臭氧(O3)日-8小时浓度最大值高于0.800mg/m3的,不进行其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
4.2 空气质量分指数计算方法
污染物P的空气质量分指数按公式(1)计算:
LoLopLoHi
LoHipIAQIBPCBPBPIAQIIAQIIAQI+−−−=)(
(1)
式中::污染物pIAQIP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污染物pCP的浓度值(SO2、NO2、PM10和CO采用日均浓度值,O3采用日
-1小时浓度最大值或日-8小时浓度最大值。对于城市区域为多测点的日均浓度值); HiBP:与相近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的高位值;
pC
LoBP:与相近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的低位值;
pC
HiIAQI:与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HiBP
LoIAQI:与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 LoBP4.3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级别根据表2规定进行划分。
2表2 空气质量指数及相关信息 空气质量指数
空气质
量指数级别
空气质量指数类别
及表示颜色 对健康影响情况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一级 优 绿色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 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
51~100 二级 良 黄色 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
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
户外活动
101~150 三级 轻微 污染 橙色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
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
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
151~200 四级 轻度 污染 红色 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
有影响
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201~300 五级 中度 污染 紫色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
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
>300 六级 重污染 褐红色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
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4.4空气质量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的确定方法 4.4.1 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按公式(2)计算:
(2) ),...,,,max(321nIAQIIAQIIAQIIAQIAQI=
式中::空气质量分指数; IAQI :污染物项目。 n4.4.2 首要污染物确定方法 空气质量分指数最大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若空气质量分指数最大的污染物为两项或两项以上时,并列为首要污染物。
5 日报和实时报的发布 5.1 发布内容 5.1.1 明确时间周期、区域范围或测点位置、各污染物空气质量分指数、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级别,报告时说明监测指标和缺项指标。 5.1.2 日报时间周期为24小时,时段为前一日的00:00至24:00;也可以1小时为间隔,滚动发布前24小时空气质量状况。 5.1.3 实时发布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
和臭氧(O3)点位小时平均浓度值,及臭氧(O3)8小时平均浓度值。每一整点时刻后即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