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30.14 KB
- 文档页数:7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数的认识:认识自然数和数字0,认识数码和数位,认识数的位数,认识数的大小比较。
2. 加法与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认识加减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
3. 数与颜色、形状的关系:认识不同数字对应的颜色和形状,理解数字和颜色、形状之间的对应关系。
4. 数字的组成与分解:学会将一个两位数分解为十位数和个位数,认识将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个十、拆分成十个一的概念。
5. 分数的认识: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认识分数与图形的关系。
6. 数字的排序:学会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7. 分钟与小时的关系:学会将小时转换成分钟,学会将分钟转换成小时。
以上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初步建立起对数学的基础认识和运算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 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章自然数和加减法一、自然数自然数是0、1、2、3……所组成的数集,用N表示。
自然数的基本性质: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还是自然数。
二、加法加法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它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等性质。
三、减法减法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它分为正减零和正减正两种情况。
其中正减零等于原数,正减正的结果为差。
四、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进位加法是指加数的个位和进位的数相加。
借位减法是指减数不够时从高位借一位。
五、应用题应用题是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和条件进行计算。
第二章线段和图形一、线段线段是平面上由两个端点所确定的有限线段。
二、图形图形是指平面内所包含的有限个点、线段或连续面。
三、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根据形状可以分为点、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
四、平面镶嵌平面镶嵌是把平面几何图形按照要求拼接在一起的方法。
通过解决平面几何图形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几何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计数和算法初步一、计数的基本方法计数是指数数物品或个数的方法。
常用的计数方法有数童、点数、一一对应法等。
二、简便计数方法简便计数方法是指在具体计数中通过估算、分类统计等方法快速而简便地完成计数操作。
三、算法初步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固定的计算方法。
四、竖式加法竖式加法是一种便捷的加法计算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进行计算。
五、应用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计数和算法知识的应用。
第四章重量和容积一、重量重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因在数学中重量用质量来度量。
二、质量的大小和测量质量的大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容积的概念和单位容积是指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
常见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等。
四、重量和容积的换算重量和容积可以进行相互换算,常用换算方法有小数点移动法和立方米换算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重量和容积知识的应用。
第五章整数一、整数与自然数正整数、0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详细版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数学概念,为学
生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以下是本册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
1. 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整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大小比较。
此外,还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
位加法和借位减法。
2. 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开始接触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学
习了乘法口诀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 长度单位的认识: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并能够进
行长度的测量和比较。
4. 质量单位的认识:学生了解了质量单位,如千克、克等,并学会了
如何使用这些单位来衡量物体的质量。
5. 时间的认识:学生学习了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分、秒,并能
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6. 几何图形的认识: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学习了这些图形的基本性质。
7. 位置与方向:学生学习了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包括上下、
左右、前后等基本概念。
8.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生学习了如何收集数据,并能够使用图表来
整理和展示数据。
9. 应用题的解答: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了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难点易错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难点和易错点如下:
知识点:
1.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为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笔算方法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 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 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难点:
1. 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运用口算和笔算进行计算。
3.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
1. 在进行连加或连减时,容易将数字的位值混淆或忽略进位或借位。
2. 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忽略计算的顺序。
3.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或复杂的实际问题,可能难以理解和分析问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加与减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一、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1角=10分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一、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一、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第二部分: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 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 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 3.了解估算的意义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培养估算意识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会简单的估算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了解倍数关系会用除法表示 "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四、实践活动(具体知识点在各节中)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与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知识点:1. 掌握至少两种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方法;体会与乘法关系根据加法列出乘法算式2. 乘法的意义、书写、读法3. 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时知识点:第一节:数一数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简便,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第二节:儿童乐园1.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2.能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理解意义、掌握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第三节:有几块积木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第四节:动物聚会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意义.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知识点:1. 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 观察并识别几个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3. 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课时知识点:第一节:看一看 (一)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正面、侧面和上面)第二节:看一看 (二)用正方体搭建简单的物体并在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活动中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第三节:节日广场这一节实践活动是对本册前三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单元知识点:1. 编制和识记2-5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2. 运用2-5的乘法口诀能用一句乘法口诀正确计算两到有关的乘法算式3. 综合运用2-5的乘法口诀课时知识点:第一节:五环旗编制、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节:摘桃子巩固5的乘法口诀熟练进行乘法口算第三节:做家务编制、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第四节:需要几个轮子编制、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第五节:可爱的小青蛙巩固2、3、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第六节:小熊请客编制、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第七节:回家路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2至5的乘法口诀能较熟练地口算第八节:练习一巩固、应用2至5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单元知识点:1. 体会"平均分"的过程2. 通过几个步骤完成数量较多的"分一分"活动3.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4. 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5. 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6. 了解"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7. 掌握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课时知识点:第一节分桃子经历小数目实物平均分的过程,体会意义.能用图示方法解决平均分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全部分完和有剩余.第二节分苹果能用具体操作或图示的方法进一步解决一些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问题第三节分糖果体验大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与策略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第四节分香蕉认识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过程第五节飞行表演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第六节练习二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实际生活中平均分问题第七节小熊开店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除法的区别与联系.第八节运动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九节快乐的动物体会"倍"的意义,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第十节文具店结合具体问题,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第十一节花园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第十二节练习三表内乘除法的综合练习第十三节整理与复习(一)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单元知识点:1.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具体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会辨认其余的方向.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课时知识点:第一节东南西北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3.相反的方向: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另一个方向.第二节练习四1.练习辨认图中的方向,发展空间观念.2.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学过的有关方向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生活能力.第三节看望老人1.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2.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第六单元时、分、秒单元知识点: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面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单位换算.3.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课时知识点:第一节我们赢了结合情境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节一分能干什么通过具体活动,初步感受1分的长短.第三节作息时间表1.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2.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第四节月球旅行让学生通过看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书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单元知识点:1.编制和熟记6~9的乘法口诀2.能运用口诀正确计算表内乘法3.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在具体情境中简单估算课时知识点:第一节方格有多少1.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重点在后4句.2.体验估计的策略,培养估计意识.3.掌握6的乘法口诀,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节一个星期有几天1.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重点在后3句.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三节买球1.探索、编制并掌握 8、9的乘法口诀2.理解、掌握口诀间的联系,会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节整理与复习(二)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第八单元除法单元知识点:1.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2.较熟练地应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3.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除法问题课时知识点:第一节长颈鹿和小鸟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第二节小兔安家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复习除法的两类问题.2.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3.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第三节游乐场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第四节练习五1.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时,要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是几.2.已知要分的总数和要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3.已知要分的总数和平均每份的数,求能分几份,用除法计算.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单元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用适当方法收集、整理有用信息2.能根据统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3.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猜测活动课时知识点:第一节生日1.统计数据时先要调查、收集数据2.再把收集到的数据加以整理,用不同的颜色涂成直条或填入统计表的相应栏目里, 便于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作出决策.3.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第二节买书进行统计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问题进行简单推断第三节抛硬币1.在具体情境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有些事情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的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四节人类的好朋友根据信息提出有关乘、除法的问题第五节总复习全册知识分类复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加与减
1、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两个结果相加。
笔算方法: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或者用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求出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可以口算的不必列竖式计算。
第二单元购物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2角、5角;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2、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二、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满10分进为1角,满10角进为1元,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一、乘法的意义: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 读作a乘b等于c。
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
一、2的乘法口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
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
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2。
二、3的乘法口诀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3。
三、4的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4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4。
四、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5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5。
五、用乘法解决问题,在计算时,要准确地运用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测量
一、测量长度的单位
1、米和厘米都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或1m=100cm
二、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的方法:•
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物体的另一端与尺子对齐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
‚从一个整刻度到另一个整刻度,两数之间相差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三、知识拓展(选学)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一、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叫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有两种:•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二、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除数的运算叫除法。
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
a÷b=c读作a除以b等于c
四、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五、倍的意义
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一、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