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直径立井井筒施工的井筒布置及机械化配套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473.50 KB
- 文档页数:2
ZM立井井筒施工标准(试行)2011-08-16 发布 2011-08-16 实施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立井井筒施工标准(试行)QB/LJSG 002-2011主编单位: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11年08月16日前言近年来,我国煤炭基本建设快速发展,建井技术工艺不断更新与进步。
为适应行业技术变革,优化统一立井掘砌施工的先进模式、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科学指导实施,提高施工水平,促进立井项目管理创新与发展,按照“模式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企业管理要求,特编写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以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规范为依据,针对工程特点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结合行业近年来形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工法,按照“系统可靠、装备精良、人员精干、管理高效”的原则,形成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立井施工方法、设备选型及配置、管理资源配置、技术工艺等新标准,做到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认真总结了立井井筒施工经验及近年来成熟的科技成果和施工工艺,广泛征求施工单位和行业内专家的意见,经多次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形成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十章,包括总则、施工准备、掘砌作业方式及机械化作业线配置、生产辅助系统、井筒及相关硐室施工、工序作业标准、施工安全、劳动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节能环保等内容。
本标准编审委员会成员、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安副主任:李馥友祁和刚殷建国王锐锋委员:李新宝赵中厚陆伦丁成华沈慰安代东生常胜秋钱会军马贵纯单卫雪范文博华德宏主要起草人:沈慰安钱会军马贵纯孙富刚程志彬范聚朝江军曹忠常韩华华德宏卫功柱陈玉宝王传礼吴悦光刘增东冯广奎李新勇赵德秀徐树岐罗勇张小美孙玉莲王同兵庄小青许守龙靳丽娟寇杨主要审查人:张胜利邓维国周兴旺孙金龙龙志阳李理化蒲耀年孟凡良井希珠李相锋邸春生生显锋李唐山曹军目录1总则………………………………………………………………………………………………( 1 ) 2施工准备…………………………………………………………………………………………( 2 )2.1井筒施工应收集的技术资料………………………………………………………………( 2 )2.2技术准备……………………………………………………………………………………( 2 )2.3场区布置……………………………………………………………………………………( 2 )2.4资源配置……………………………………………………………………………………( 3 )3 掘砌作业方式及机械化作业线配置……………………………………………………………(4 )3.1掘砌作业方式………………………………………………………………………………( 4 )3.2机械化作业线配置…………………………………………………………………………( 4 )4 生产辅助系统……………………………………………………………………………………( 14 )4.1 提升系统……………………………………………………………………………………( 14 )4.2 悬吊系统……………………………………………………………………………………( 18 )4.3 压气系统……………………………………………………………………………………( 19 )4.4 排水系统……………………………………………………………………………………( 20 )4.5 供水系统……………………………………………………………………………………( 21 )4.6 通风系统……………………………………………………………………………………( 21 )4.7 混凝土搅拌系统……………………………………………………………………………( 24 )4.8 通讯、信号及照明系统……………………………………………………………………( 24 )4.9 供电系统……………………………………………………………………………………( 25 ) 5井筒及相关硐室施工……………………………………………………………………………( 26 )5.1锁口施工……………………………………………………………………………………( 26 )5.2冲积层施工…………………………………………………………………………………( 26 )5.3基岩施工……………………………………………………………………………………( 28 )5.4井筒揭煤施工………………………………………………………………………………( 32 )5.5 井筒注浆……………………………………………………………………………………( 33 )5.6 井筒相关硐室施工…………………………………………………………………………( 36 )5.7 施工测量……………………………………………………………………………………( 36 )5.8 施工质量控制………………………………………………………………………………( 37 ) 6工序作业标准……………………………………………………………………………………( 39 )6.1掘进工序……………………………………………………………………………………( 39 ) 6.2支护工序……………………………………………………………………………………( 40 ) 6.3井内吊盘使用………………………………………………………………………………( 42 ) 7施工安全…………………………………………………………………………………………( 43 )7.1安装、拆接及维修作业……………………………………………………………………( 43 )7.2防坠防片帮…………………………………………………………………………………( 46 )7.3爆破作业安全………………………………………………………………………………( 49 )7.4通风、瓦斯及粉尘管理……………………………………………………………………( 50 )7.5防治水………………………………………………………………………………………( 51 )7.6季节性施工安全……………………………………………………………………………( 52 ) 8劳动组织…………………………………………………………………………………………( 54 )8.1项目部管理机构配置………………………………………………………………………( 54 )8.2项目部技术岗位配置………………………………………………………………………( 54 )8.3特殊工种岗位配置…………………………………………………………………………( 55 )8.4人力资源配置………………………………………………………………………………( 55 )8.5施工循环作业方式…………………………………………………………………………( 56 )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57 )9.1一般规定……………………………………………………………………………………( 57 )9.2 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7 )9.3 安全管理制度………………………………………………………………………………( 58 )9.4隐患治理和事故处理……………………………………………………………………( 58 )9.5职业危害管理………………………………………………………………………………( 59 )9.6消防…………………………………………………………………………………………( 60 ) 10文明施工和节能环保…………………………………………………………………………( 61 )10.1文明施工…………………………………………………………………………………( 61 )10.2节能环保…………………………………………………………………………………( 62 ) 本标准用词说明……………………………………………………………………………………( 64 ) 引用标准名录………………………………………………………………………………………( 65 )1 总则1.0.1为优化统一立井掘砌施工的先进模式、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科学指导实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立井项目管理创新与发展,按照“模式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企业管理要求,制定本标准。
大直径立井三层凿井吊盘设计李吉沧【摘要】A mine main shaft of Menkeqing Mine had a net diameter of9.6m and a depth of 786.66m.AⅥ type mine headframe was selected for the mine shaft sinking.In order to meet a rapi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the mine shaft ,a three floor sinking stage wa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with a floor space of 4m and 8 column connection.The sinking stage was mainly consisted of a stage frame ,stageplatform ,auxiliary stage ,feeding entry ,column ,suspended device and others.The stage structure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to arrange one main hoist and two auxiliary hoists.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mine shaft sinking ,the stage was safety and reliable and could ensure a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hoist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An expected effect was obtained.%门克庆煤矿主井净直径9.6m ,井深786.66m ,选用Ⅵ型井架凿井。
2024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矿业工程实务通关题库(附答案)单选题(共120题)1、关于矿井联系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井点应在联系测量前建立B.完成联系测量后应在井口附近建立连测导线点C.联系测量应至少独立进行三次D.联系测量的目的是形成井下测量控制网【答案】 A2、矿业工程项目矿、土、安三类工程的综合平衡,是决定整个矿山工程项目工期的关键。
根据矿山工程的特点,通常根据( )进度安排来布置各工作的施工顺序。
A.矿建工程B.土建工程C.安装工程D.机电工程【答案】 A3、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应由()组织编制。
A.设计单位B.施工单位C.监理单位D.建设单位【答案】 D4、下列关于铲运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铲运机是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工作B.对道路要求高,行驶速度快,操纵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C.常用在坡度20°以内的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等土方工程D.其运行路线可采用环形路或8字路线【答案】 B5、关于铆钉连接的优缺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塑性和韧性较好,传力可靠B.质量难检查C.构造复杂,用钢量多,施工复杂D.可直接承受动荷载【答案】 B6、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A.稳定性验算B.变形验算C.现场试验D.实验室模拟试验【答案】 C7、基坑深度一般在12m左右,宜选用()支护。
A.板式B.喷锚C.横撑D.土钉【答案】 D8、按照坚硬程度岩石可分为()。
A.硬质岩、软质岩、极软岩B.硬质岩、较破碎岩体、破碎岩体C.硬质岩、软质岩、极破碎岩体D.硬质岩、极软岩、破碎岩体【答案】 A9、当立井施工采用手持式凿岩机钻眼时,工作面炮孔深度宜取()。
A.1.5~2.0mB.2.0~2.5mC.3.0~4.0mD.5.0~6.0m【答案】 A10、关于浅孔爆破盲炮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盲炮处理应由当班班组长处理完成B.爆破员将炮眼中的起爆药及雷管挖出重新装药起爆C.在距离盲炮不小于0.3m处钻凿平行炮眼装药引爆处理D.解除放炮警戒后由爆破员处理【答案】 C11、巷道临时支护主要是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但巷道施工临时支护一般不采用()。
二建矿业管理与实务第 1题:多项选择题(本题2分)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在选择时,应综合分析和考虑如下因素()。
A.井筒穿过岩层性质,涌水量的大小B.井筒直径和深度(基岩部分)C.可能采用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条件D.施工队伍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E.施工地点和环境【正确答案】:ABCD第 2题:多项选择题(本题2分)在设计立井施工机械化作业线及其配套设备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应根据工程的条件,施工队伍的素质和已具有的设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 考虑,最后选定配套类型B.各设备之间的能力要匹配,主要应保证提升能力与装岩能力、一次爆破矸石量 与装岩能力、地面排矸与提升能力、支护能力与掘进能力和辅助设备与掘砌能 力的匹配C.配套方式应超前于作业方式,以提高效率D.配套方式应与设备技术性能相适应,选用寿命长、性能可靠的设备E.配套方式应与施工队伍的素质相适应【正确答案】:ABDE第 3题:多项选择题(本题2分)目前常用立井施工机械化配套作业线包括有()。
A.人工设备机械化作业线B.综合设备机械化作业线C.普通设备机械化作业线D.高强设备机械化作业线E. 一般设备机械化作业线【正确答案】:BC第 4题:多项选择题(本题2分)下列有关综合设备机械化作业线配套方案的正确表述是()。
A.该作业线由伞钻和高效能抓岩机组成B.这种方案应用最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C.该作业线可以满足千米以上井筒快速施工的要求D.该方案机械化程度高,设备使用方便E.它主要适应于井筒直径5~10m,井筒深度1000m的井筒施工【正确答案】:ABDE第 5题:多项选择题(本题2分)关于井筒预注浆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A.含水层距地表较浅时,采用地面预注浆较为合适B.地面预注浆的钻孔一般布置在大于井筒掘进直径1~3m的圆周上C.当含水岩层埋藏较深时,采用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是比较合适D.工作面预注浆的注浆孔间距取决于浆液在含水岩层中的扩散半径,一般为1. 5~3. 0mE.地面预注浆时,无论含水层厚薄,均可将含水岩层一次注完全深【正确答案】:DE第 6题:多项选择题(本题2分)井筒在施工时可能会出现涌水,关于工作面排水的正确说法是( )。
立井天轮平台的布置天轮平台的布置主要是将井内各悬吊设备的天轮和天轮支承梁妥善布置在天轮平台上,充分发挥凿井井架的承载能力,合理使用井架结构物。
我国凿井用的井架,多为标准金属亭式井架,天轮平台是由四根边梁和中间主梁组成的“曰”字形平台结构。
天轮平台布置原则如下:1. 天轮平台中间主梁轴线必须与凿井提升中心线互相垂直,即与井下巷道出车方向垂直,使凿井期间的最大提升动荷载与井架最大承载能力方向一致,并通过主梁直接将提升荷载传递给井架基础。
2. 天轮平台中梁轴线应离开与之平行的井筒中心线一段距离,并向提升吊桶反向一侧错动,以便使吊桶提升改为罐笼提升时,将提升钢丝绳平移至井筒中心线处,提升天轮无需跨越天轮平台主梁,天轮轴承座无需抬高,便于凿井期间在井筒中心线处设置吊盘悬吊天轮。
错开距离最大控制在450mm以内,以吊盘悬吊天轮和临时罐笼提升天轮不碰撞天轮平台主梁为原则。
否则,吊桶提升天轮将过多地探出天轮平台边梁,而主梁另一翼的天轮平台面积不但得不到充分利用,还需增设许多导向绳轮,反而使天轮平台的布置复杂化。
3. 天轮平台另一中心线和另一井筒中心线可以重合,也可以错开布置,应视凿井期间主提升卸矸操作是否方便,开巷期间临时罐笼出车线路是否便于从井架下面通过而定。
当凿井期间主提升为双钩提升时,往往采取天轮平台中心线与井筒中心线错开,而与提升中心线重合的布置方式。
天轮平台上各天轮的位置及天轮的出绳方向应根据井内设备的悬吊钢丝绳落绳点位置、井架均衡受载状况、地面提绞位置,以及天轮平台设置天轮梁的可能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5. 悬吊天轮的出绳方向,力求与井架中心线平行。
只有天轮平台过分拥挤或主、副井相邻一侧地面凿井绞车布置相互干扰时,才采取斜交布置,其夹角可取30º或45º。
6. 当凿井设备需用两台凿井绞车悬吊同一设备时,两个天轮应布置在同一侧,使出绳方向一致,以便于集中布置凿井绞车和同步运转。
双绳悬吊的管路尽量采用双槽天轮悬吊。
700m级超深竖井正井法施工凿井设备选型及应用【摘要】本文是对某输水隧洞工程超深竖井正井法施工凿井设备选型及应用进行总结,通过对煤矿行业正井法施工工法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提高了700m 级超深竖井施工速度,形成一套水利工程超深竖井施工设备选型配置方案及施工工艺,值得后续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超深竖井;设备选型;应用1引言水利工程竖井深度超过500m的工程较少,但在煤矿开采施工中超过500m的工程并不少见,但大都属临时通道,不永久保留,水利工程中竖井作为长期的施工通道存在,对其耐久性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工程追求与其他工程均衡施工的需要,往往施工工期紧张,这就要求配置高强度的机械化凿井设备施工。
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和工程的特有性质限制,水利水电工程大断面超深竖井需要选择正井法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竖井垂直提升系统引进矿山立井凿井的成套设施,并结合水工竖井的施工特点,进行提升系统凿井设备选型及技术改造,竖井正井机械化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成功引进和应用,一方面解决了深竖井地质条件复杂、安全保证率低等施工难题,另一方面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填补了水利水电工程深竖井正井机械化快速施工技术的空白。
2设计概况某输水工程某标隧洞总长为18.2km,主要包括TBM施工段(15.632km)、辅助洞室段(0.4km)及钻爆法施工段(2.168km)。
主洞采用1台TBM施工,断面形式为圆形洞,洞径7.03m。
根据地形地质及施工分段规划,TBM分两个施工段,独头逆坡掘进施工。
其中TBM1段长度为5.255km,TBM2段长度为10.377km,在TBM2段中间位置256+900桩号处设置S3-1竖井,井口高程1206.500m,与主洞交点高程538.386m,井深668.114m,净直径7.6m。
竖井井颈段28m范围采用HW150钢拱架,榀距1.0m;φ25砂浆锚杆,长3.0m,间排距l.0m;φ8@200mm钢筋网片,C25喷护混凝土,厚18cm。
第五章立井井筒表土施工立井井筒工程是矿井建设的关键工程。
我国立井井筒的特点:井筒深度大、断面积大、表土层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因此,导致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工期长。
虽然井筒工程量只占矿井建设工程量的5%左右,而施工工期却往往占建井总工期的40%~50%,而且凿井工程的总体布署,对后续工程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提高立井施工机械化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做好井内涌水的综合治理,是加快凿井速度,缩短凿井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工效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快矿井建设速度和缩短建井总工期的关键。
立井井筒一般要穿过表土与基岩两个部分,其施工技术由于围岩条件不同各有特点。
表土施工方案选择主要考虑工程的安全,而基岩施工主要考虑施工速度。
由于表土松软,稳定性较差,经常含水,并直接承受井口结构物的荷载。
所以,表土施工比较复杂,往往成为立井施工的关键工程。
近几年来,我国立井施工技术和机械化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中表土施工技术和施工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但在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深厚表土层中立井井筒的施工方法比较单一,施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立井井筒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不断推进深厚表土层立井井筒的施工技术。
在立井井筒施工中,覆盖于基岩之上的第四纪冲积层和岩石风化带统称为表土层。
由于表土层土质松软、稳定性差、变化大,且一般均有涌水;又因接近地表,直接承受井口构筑物的荷载,因此,对立井井筒施工方案的选择影响比较大。
表土通常是以土为骨架(主要是矿物和一些有机体),并和水、空气组成三相体,由于各个煤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的不同,土的结构性质(矿物成分和颗粒大小)、含水量、水压和渗透性,以及土层厚度和赋存关系等各项性能指标变化很大,反映在工程上的稳定性及施工时的难易程度差别也大。
其中对土层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土质结构性质和含水情况,而水对土的稳定性影响是很大的,如井内涌水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往往造成井筒片帮、壁后空洞、地面塌陷,以至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败。